记忆中的那片紫色
发布时间:2021-04-20 幼儿园说课稿中的学法 中班班级计划 中班班务计划一年前的一个春日,沿着新浏河风光带一直往西,穿过一个有点凌乱的荷塘,无意中探到了一个美丽的地方。这个地方也许很少有人去,但风景很美:河摊边,一片高高矮矮的香樟树林,树下、河滩边盛开着一丛丛紫色的菜花(除了颜色是紫色的外,其余和十字花科的油菜花都一样,后上网一查,大概叫二月蓝),旁边是一块碧绿的草地,不远处种着很多的垂丝海棠,花开正当时,粉红一片,引得勤劳的小蜜蜂好不忙活。这么美好的画面就留在了自己的记忆里。
又到春暖花开的时节,不由惦念起那个美丽的地方。趁着双休日天气晴好,约了朋友一起去那个地方,特别是想看看那一片“紫色的油菜花”。兴致满满地前往,然而昔日的美景已不复存在。原来开满紫花的河滩已经收拾整齐,除掉了杂草,统一铺上了绿绿的草坪;不远处的垂丝海棠已经不见踪影,种上了整齐的玉兰树。幸好那片草地还在,不然我真要怀疑自己是不是记错了地方。
带着满腹的遗憾,翻出了手机中存的去年拍摄的几张照片给朋友看,想让她知道那时的景色有多美。确实,现在城市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让我们周围的自然环境越来越美,但置身其中,总感觉有太多的统一划一,你不管走到哪里,都能看到类似的景致,时间长了,不免有点审美疲劳。而记忆中的那片风景,是那么的与众不同。它有一种自然的野趣和随性,有一种不经人工雕琢的恣意生长的生命力,让人有真正回归大自然的感觉,融入其中,闻花香,听鸟语,看小蜜蜂忙碌,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美好。
真的很遗憾那片地方被规划了,少了个踏春的好去处。(OK语录网 wWw.968OK.com)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记忆中的“野火饭”——童年的快乐
“童年”一个光想着就觉得非常美好的词,童年的朋友最亲密,童年的友谊最真诚,童年的游戏最精彩……童年的一切都那么令人快乐。记得小的时候特别爱和小伙伴玩“烧野火饭”的游戏,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过家家”。记得小的时候总在夏天的午后,等妈妈睡着后偷偷溜出来找小伙伴玩“烧野火饭”的游戏。现在的孩子玩过家家有整套的玩具:锅子、铲子、碗碟等等一大堆。在我的童年时代物资还是很匮乏的,但是农村多的是天然的玩具,任何东西在我们手里都能变成宝贝。一片残缺的瓦片就是一个锅,一个蚌壳就是一个碗(所以在夏天还有一件爱干的事就是跟着大人去河里摸蚌)几根细树枝就是筷子。用什么充当饭菜呢,那就是满地的野菜、小草和泥土了
,泥土是饭,小草是菜,当然我们也很讲究美感,会摘一些小花进行装饰,使“饭菜”更秀色可餐。还记得我是小伙伴中最会装饰“饭菜”的,每次都能将“饭菜”摆放的特别漂亮。我还有一手“绝活”:在泥土中加入水,捏出各种造型,再选择别致的野菜和小花加以点缀,每每都能赢得小伙伴的一片赞扬之声。为了获得造型好看的野菜、小草,我和小伙伴总会在下雨过后去田埂、桑树地里寻找,因为雨后的小草和野菜特别的翠绿、可爱。为了保持野菜的完整性我们通常会用小刀连根挖起,并把它们养在装了水的蚌壳中,以保持野菜的那抹鲜亮、青翠。
慢慢的这样的游戏已不能我们,我们想要做出真正可以吃的饭菜。那时我们就开始偷偷从家中拿来米、蔬菜和火柴做真正的饭菜。用砖头搭建一个“灶台”,选择大的蚌壳清洗干净,将它架在灶上,放入米、菜和水,“灶”里点上火,小伙伴们围在一起等着饭开锅。看到咕嘟咕嘟冒泡的米饭,一群人激动的不得了,还没等完全煮好就用手抓着吃了,也不管烫不烫。现在想来那饭是夹生的,而且米都没有清洗过,可那时却觉得无比的美味。有一次我们几个又躲在桑树地里偷偷的烧野火饭,却被下地干活的妈妈发现了,我害怕的躲在小伙伴的身后。可是妈妈并没有责骂我,而是把我们带到我家门前的空地上,用砖头搭了一个“灶”,并找出一个小锅,装上米、菜,调了味,和我们一起烧野火饭。那是我吃过最美味的一顿饭,以致过了那么多年,这美味的感觉还留在我的脑海中。后来妈妈跟我说:“以后再不许躲人家桑树地里这么干了,万一着火了可不是开玩笑的。”这一次我也破天荒的没有“阳奉阴违”,再也没躲桑树地里烧过野火饭。
紫瑜的转变
这个学期我们小二班来了位新朋友,叫紫瑜,比别的小朋友都更小了半岁,紫瑜幼儿刚入园的时候,不哭不闹也和我们老师说话,我们老师也非常担心这个年龄小的孩子,他能适应幼儿园生活吗?别的小朋友学了一学期,她能追上其他小朋友吗?
于是,我们采取了措施:
首先,从生活上多关心帮助她,与她多亲近,逐渐消除她对幼儿园老师和小朋友的一些陌生感和恐惧感。每天入园时,我都会热情的与紫瑜打招呼,亲切的同紫瑜谈话,使她觉得我像家人一样在乎她。
其次,在许多事情上,对紫瑜一视同仁,比如在孩子穿衣服的时候,会悄悄的观察她的动手能力,让她自己穿脱衣服,碰到紫瑜脱不了的衣服再帮她的忙,并和紫瑜说上几句悄悄话,慢慢的紫瑜和我们更亲近了,现在每天早上来园也可以自己喊老师早了。看着她的一点一滴的进步,都让我非常感动。
第三,要加强与家园之间的联系、沟通。紫瑜一直是爸妈接送的,在家庭教育问题上,经常会与我们沟通交流,紫瑜有哪些地方不足的,家长们就会针对这些问题加强教育引导。
记录下我一天心中的色彩
生活是多彩的,心情也是多变的。我们工作的对象是脸上表情阴晴不定的孩子们,他们有着善变不稳定的情绪,这就导致了我们的心情也会随着他们的变化而发生着改变。一天之中,我们的心情大致会经历以下几种颜色。清晨——红色心情
经过双休日休息驱散了疲劳的我,清晨一觉醒来,看着冉冉升起的太阳,心情倍感愉快,美好的一天开始了。一路好心情地来到幼儿园,孩子们陆续来园。“老师早!”源源背着小书包,一脸微笑地主动与我打招呼。“源源早!”我边热烈地回应他,边蹲下身轻轻帮他把包拿下。别看源源爱调皮捣蛋,但礼貌习惯很好。“朱老师呢?”他边说边转动小脸寻找着年长的保育员,哦,发现了,他边喊“朱老师”边飞快地奔向走廊。走廊内传来了欢笑声。我的心里涌出了丝丝感动。我们在为孩子们创设着一个聿福的生活环境,在这个环境里,没有体罚,没有白眼,没有讥笑,没有歧视,有的是关爱、微笑、尊重和谅解。听着孩子们并不熟练的歌声伴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看着他们纯洁的眼神,心里除了感动更是一种责任。这种责任会驱使自己用最好的状态面对这群孩子。所以,清晨的红色心情包含着爱与责任。
上午——橙色心情
太阳逐渐升高,灿烂的光芒透过玻璃照射到了教室内,而我们忙碌的一天早已开始。我一边拿出准备好的教具,一边环顾四周。刚用完早餐的孩子有的在看书,有的在搭积木,有的坐在小沙发上抱娃娃。突然,积木区传来了哭声,原来是宁宁抢走了小杰用积木搭的枪。我边安慰小杰边示意宁宁到我身边来,谁知宁宁因担心受到批评竟然逃到了室外。上课时间快要到了,但事情还没有解决。于是,我放弃了早巳准备好的教学内容,把刚才的鲜活事例作为素材,尝试用小班孩子可以接受的方法对他们进行引导和直接示范,引导他们学会交换玩具、借玩具等与同伴友好相处的方法。尽管事件由个别孩子引起,但获益的是全班孩子。解决孩子们实际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往往比照搬教材书更有效,教师要学会观察事件,分析原因,提炼精华和实践运用,才会让自身的光芒放射持久。所以,上午的橙色心情包含着思考和挑战。
中午——蓝色心情
蓝色代表着浪漫,在这个特殊的环境里,我们的浪漫来源于喧闹了半天的耳畔因孩子的午睡而得到清静,紧张了半天的身心也暂时得到放松。虽然静静地坐在办公桌前,思绪却没有停止,想着各种资料的完成情况,策划着接下来将要举行的重要活动,考虑着第二天的活动安排。忙里偷闲地泡上一杯茶,润润半天没有喝水的嗓子,看看如此蓝的天如此白的云,心里就有了莫大的安慰。我们的心灵真是一片净土,对待工作孜孜不倦,不光想着要完成,还要追求高质量,并学会了张弛有度的工作方式。虽然我们没有工作8小时的安静,却拥有孩子们的欢笑。当然,这段暂时安静的时间会显得特别珍贵,我们可以边思考边放松,边忙碌边调节,使身心得到舒缓,以便有好的精力从容面对下半个工作日。所以,中年的蓝色心情包含着调节和放松。当然,前提是这段时间内不用看孩子午睡和开会。
下午——黑色心情
黑色心情不会每天都来临,但又是防不胜防的。孩子们在园的磕磕碰碰有时难免,遇上这事教师心里总觉得有块阴影,想着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其实沟通也是有方法的,教师除了站在主动的位置上,利用接送时间向家长说明情况外,还要因人因事而异。昀昀是我班比较调皮的一个孩子,一次在操场上排队时他独自往相反方向奔跑,结果摔在地上,额头磕破了一点皮。我们带他进行了伤口处理后,采用了“提前预知法”,及时向他爸爸讲明了情况。家长最了解自己孩子的性格,反而连连向老师表示歉意。成成因穿的衣裤肥大影响了活动,走路时摔在了椅子边上,额头鼓起一个包。于是,我们请每天接送孩子的保姆转交给家长一封信,写明了事情的原因及对孩子穿着的建议,让家长感觉老师是真正为孩子着想的,以此来消除家长的不满。因为这类事件给教师带来了黑色心情,大家都会想方设法摆脱这种局面,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事情处理得圆满些。所以,下午的黑色心情包含着主动和积极。
离园——绿色心情
送走了最后一个孩子,园内恢复了宁静,映入眼帘的只有操场上那些郁郁葱葱的大树。顺势做一下深呼吸,整个身心放松下来,疲劳也随之而来。慢慢地走向办公室,再次坐在办公桌前整理一天的思绪,回想着孩子们有趣的举动:明明早上一边哭一边装作很坚强地说自己午睡要快点睡,不爱吃饭的楠楠一口气连吃了4个鸡翅膀,熙熙很大度地将好吃的食物与同伴分享,爱打人的娴娴午睡时帮助别人拉衣袖……从这些小事的回忆中,我找到了工作的快乐,快乐的心情驱散了疲劳。真想在回家的路上独自漫步在绿绿的林阴小路上,静静感受绿色带给我的清馨和遐想。绿意净化了我们的灵魂,也让我们看到了一片生帆勃勃的景象。所以,离园时的绿色心情包含了快乐和恬静。(姜惠萍)
教育随笔:那个喜欢绿色的女孩子
小班孩子对颜色的喜好最明显的就是女孩子了。她们大部分喜欢粉色,因为所有动画片里的公主都是粉粉的,梦幻的颜色就是粉色。她们对粉色有一种十分偏执的狂热,画画用的水彩笔要是粉色,买的衣服要是粉色的才好看,连扎头发的皮绳也要是粉色的。就是在这种大环境下却偏偏出了一个喜欢绿色的女孩子,我们叫她莹莹。
莹莹是一个十分好动的女孩子,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坐在椅子上的时间不超过一分钟。她对于我们说的话都是充耳不闻,依旧自己做自己的事情,她不能明白为什么我们需要她不要离开小椅子,也不明白为什么我们要求她吃饭的时候不走来走去。她就是一个很有自己想法的孩子。上课的时候一直看着窗外,吃饭的时候也是吃一口玩一会,画画的时候整页纸上都是画满绿色的线条。
这样的孩子不是接收不到你的信息,只是她更偏执于自己的想法。绿色性格的孩子是需要别人不要去扰乱自己现有的一个状态,我们害怕她影响到我们教授常规的进度,她也害怕我们影响她去熟悉周围事物的一个脚步。而且喜欢绿色的莹莹显得有点无欲无求,我们让她多和其他小伙伴一起玩玩具,她不需要,让她去玩滑滑梯,她也不想。所有大部分孩子喜欢的事情,她都显得兴趣盎然。时间久了,那些被我怂恿去带莹莹一起玩的女孩子们,也都不愿意和她一起玩耍了。
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在有时间的情况下,尽可能的调整自己给出的条件,看看她的欲望实在哪个方面。时间一久,我发现,她的乐感很好,新授的儿歌教过一遍之后,她基本上也就会了。而且她对我弹钢琴特别感兴趣,所以上音乐活动的时候,我就让她坐在离钢琴最近的位置,这样她就能看见我弹钢琴,而且注意力也更加集中。平日的交谈,我也把话题集中在“你今天穿了什么颜色的衣服呀”“你看这个颜色是不是很好看呢”“你看xx穿的这个颜色的衣服好漂亮,你愿意和她一起去玩xx”让她更积极去喜欢别的颜色。时间久了之后,你会更发现,她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开始久了,也愿意与他人交流了。
孩子的成长本身就是一件很慢的事情,不要过于焦急的去“鞭策”孩子。让她慢慢来。
教育笔记:忆童年
心血来潮,清明这一天,带孩子到我村文化大院荡秋千,孩子可开心了,因为平时他让我带他去,我也总是找理由不带他去。
一到文化大院,就看到许多孩子在玩,非常热闹。而我的孩子就一边忙着与认识的伙伴打招呼,一边奔向秋千,秋千是他最喜欢玩的。他自己荡不高,就让我帮忙,我抓住绳子,用力来回摆动,秋千荡的越来越高,孩子的笑声也越来越响亮。
看着他可爱的笑脸,听着他欢快的笑声,我的思绪却走远了,飞到了我儿时的年代,记得当时,秋千也是我的最爱,特别是清明节前后,我们这些儿时的伙伴几乎天天坐在秋千上,不肯离开。记得,当时我村过清明节最浓的风俗是荡秋千、吃鸡蛋.而荡秋千是最壮观的
,因为全村会架起高高的许多不同花样的秋千,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喜欢上去荡一荡,可高兴了。当时的秋千有这样一种,我们这里叫“一担狗”,就是中间支起架子,放上一根长长的横杆,横杆两头各吊一架秋千,就像一个人挑着一负担子,两头各坐一人,让秋千转起来,像磨盘一样,人在上面就像飞起来一样,特别好玩,只要做上去,我们就不肯下来。还有一种叫“翻秋千”,就跟现在的摩天轮类似,架子很高,周围吊着一圈秋千,至少可以四五人同时玩,当时,年龄小,胆子也小,就没敢上去玩,现在想想,真后悔没尝试一下,依我想象肯定很刺激。虽然没有尝试到“翻秋千”的味道,可我们每年这个时候,都不会放过村里其他的秋千。我们几个伙伴相伴着挨个秋千玩,甚至饭都顾不得回家吃,急得父母不得了。想想那时侯,无忧无虑过的非常快乐。
小时侯,不只荡秋千,我们还有许多好玩的呢,虽然我们那时侯没有现在这么多的现成玩具玩,但我们自己制作了许许多多好玩的玩具,像跳皮筋,用一根长长的皮筋系成圈,几个伙伴就可以一起玩了;还有跳绳、跳大绳(一根大绳,两人分别拿着绳的两端,一起向一个方向抡绳,好多人一起跳,真壮观.)、踢毽子、跳房子、玩石子泥巴等等,虽然没有现在玩具好看,但一样好玩,并体验到制作的乐趣。现在的孩子都有好多现成玩具玩,变形的、遥控的、塑料的等等,根本想不到自己制作玩具的快乐,有的甚至离开现成玩具就不知怎样玩了。
“妈妈,再帮我荡的高点。”孩子的叫声,把我从回忆中拉回来,看着正玩的高兴的孩子,心里特别温馨,童心一动,也坐上了孩子旁边的秋千,跟孩子一起荡起了秋千,来重温儿时的感觉。
不开心的紫嫣笑了
今天一早我就发现紫嫣小朋友的情绪不太好,通过和她妈妈交谈,我了解到,紫嫣周末去医院检查了眼睛,被查出右眼弱视,需要进行视力矫正。从今天开始要滴眼药水,几天以后还要戴眼镜矫正。紫嫣也是为此而不开心。
忙完早餐,我带孩子们在户外休息,孩子们都和自己的小伙伴玩的兴高采烈,兴致很高,而紫嫣却自顾自地趴在轮胎旁边,不笑,也不说话。
“怎么了,紫嫣?”我走到她身边,关心的问候。“想妈妈了!”紫嫣眼里含着泪水,慢慢的回答。我把她揽在怀中,牵着她的小手对她说:“紫嫣,看到你这么不开心,老师心里也很难受。我想,如果你妈妈知道你不开心了,她一定也会不开心的,你想让妈妈不开心吗?”“不,我要让妈妈开心!”“那你就要高兴一点,你妈妈才会开心呀!”
通过谈话,紫嫣的情绪好了很多,我趁机问她,最想和哪个小朋友玩,她告诉我想和苏子桓玩。我走到子桓身边,对他说:“子桓,老师交给你一个重要的任务,紫嫣小朋友今天不开心了,你能去和她玩一会儿,让她变得开心吗?”子桓拍拍胸膛,大声说:“保证完成任务!”于是子桓走到紫嫣身边,两个小伙伴开始了交流,不一会儿功夫,我就听见了他们俩开心的笑声。
孩子的要求就是这么简单,一个好朋友的陪伴就能把所有的烦恼一扫而光。作为他们的看护者,我们需要细心观察,考虑到所有的幼儿,了解他们的小小愿望,并且满足他们的小要求,让每一个孩子都开心、愉快,让他们真正的拥有幸福的童年!
我会走迷宫啦!特色花片
我会走迷宫啦!ff左手拿了一张汽车迷宫,右手拿了一张鸡妈妈迷宫,想了一会儿,选择了鸡妈妈迷宫。他抬头问我:老师,这个怎么玩啊。我说:还记得之前老师教过的走迷宫要先找什么吗?ff说:箭头。我追问:箭头是什么意思啊?ff想了想说:箭头么就是进去的地方呀,老师你怎么自己都不记得了啊?我说:是呀,那就请你从进去的地方,找找怎样出去帮助鸡宝宝找到妈妈吧。ff用手从箭头那里开始比划,走了大约一半,ff头转过去看看别人在干什么?一会儿就跑掉了。我提醒他,小鸡找不到妈妈都哭了,ff这次回来一下找到了箭头开始走迷宫,这次一会儿就走了出来,ff说:小鸡宝宝不哭了。
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领域中“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的目标1中提到“3-4岁幼儿对感兴趣的事物能仔细观察
,发现其明显特征。”ff对走迷宫很感兴趣,也能通过自己的观察找到出口和入口,符合指南上相应的年龄特征。只是从游戏中看,小班上学期孩子的注意力时间是非常短的,虽然ff队这个事情很感兴趣,但中途还是会被其他的事情吸而分散注意力。
小班上学期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是正常的年龄特点,教师应给予幼儿创设有童趣的情境,用拟人化的语言,激发幼儿操作的兴趣。
特色花片
一早进教室栾栾就来到建构区,她拿起雪花积木就开始搭起来。刚开始很有耐心的一片一片搭,可是,搭了一会没有成功,她看看旁边的小朋友,又开始搭起来,还是没有成功,她把积木放在一边,我走了过去,和她说:“我们一起试试吧。看看你想搭个什么样的呢!”于是在我的帮助下,终于把一朵小花搭好了。
学绣花、记忆大考验
学绣花角色游戏一开始,绣花坊里就坐满了小朋友。菊菊拿出自己早上没有绣好的“猫头鹰”,继续开始绣。不一会儿一根咖啡色的绣花线就绣完了,他把作品拿到我的旁边,让我帮他打结。他重新选择了一种颜色的绣花线又开始了刺绣,这次绣的是“猫头鹰”头上的三角形图案,他沿着轮廓线开始绣,线的距离离轮廓线还有一段距离,漏出白白的布,这时,一旁的华华对他说:“你要绣到黑线上。”说完便示范给菊菊看,菊菊点点头说:“我知道了。”又继续开始进行刺绣活动……
刺绣活动是一个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看到成果活动,所以我们的绣花坊在区域活动时,幼儿也会进去进行刺绣活动。菊菊虽然是男孩子,但他对刺绣活动很感兴趣,也能安静的进行刺绣活动,刚开始刺绣还没有掌握刺绣的方法,他寻求老师、同伴的帮助,解决刺绣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记忆大考验
杨浩然、秦静冉来到益智区,然然就说我们看20秒就可以了,请旁边的源源数数,源源说:“开始”,两人一起认真地看着,“时间到”,源源把图片挡住了,两人就开始在KTV板上进行记录,然然就写了2张图片,“9”和“4”,“太阳是几?”然然想了很长时间也没有写出来,冉冉也写出了2张图片,其中一张图片还不正确,然然说:“时间太短了,再时间长一点。”他们又进行了一次游戏活动。
然然、冉冉第一次来玩这个游戏,就挑战很多图片,时间又比较短,所以在游戏的过程中,只记住了2张图片。刚开始游戏,可以从图片少的开始,成功以后再挑战图片多的,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