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自由探索玩梯子

发布时间:2021-04-07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笔记 游戏幼儿园怎么玩 幼儿园玩沙游戏

天我们开喊了玩梯子的活动,在自由探索玩梯子的时候,健健在一边喊着:“奋奋快来快来,你把梯子搬过来我们放在一起。”奋奋2听到后,托着梯子跑了过来,锐锐看到后立马过去帮他一起搬,到达后,健健把梯子放在自己的梯子前面,小朋友可以上下上下的爬,杨看到胡,把梯子搬过来和健健的并排放在一起,健健说:“你放到我们前面啊,这样梯子可以爬更长了。”杨摇头说:“这样不好玩,你们把梯子和我的并排放一排啊。”多多问:“并排怎么玩?”杨立马解释道:“然后我们在最上面爬,还能从高处往下跳,下面可以钻洞。”多多听了高兴的跑去和佳佳说:“佳佳,佳佳,我们把梯子放到胡杨那里去把,可以钻山洞玩。”佳佳听了后马上说:“那我去问问萱萱他们。”佳佳走到萱萱面前:“萱萱,我们要把梯子搬过去和杨一起玩吗?”萱萱说:“好啊。”于是多多帮佳佳他们吧梯子搬了过来,和杨的并排摆在一起,健健玩了一会儿后过来和杨说:“杨,杨,我把梯子斜的插在你们的屉子里,这样可以走小桥。”杨说:“还得,我来帮你。”立马跳下来和健健一起搬梯子拜访到自己的梯子空间里,锴锴搬了一个竹梯子往小山洞里放,说:“这下是要在梯子上爬过去的。”这时,苏邵从前边滚过来一个轮胎,引起了小朋友的注意,昊昊立马跑过来和苏邵说:“你怎么可以搬轮胎呢?”苏邵说:“我问了老师了,我们现在可以用轮胎和梯子一起玩。”

刚说完,好多小朋友立马调下梯子跑去搬轮胎,各种新奇的玩法层出不穷,健健说:“摆在梯子小山洞洞口,当门。”杨呼喊着:“齐齐多滚几个轮胎过来,我们把梯子架得高一点,像走天桥。”妙妙说:“在梯子前面摆几个高高低低的,当小山。”有了轮胎的加入,孩子们玩得更开心了。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满足孩子的探索欲望


孩子的世界是美妙的;孩子的世界是多彩的;孩子的世界更是充满神秘的,他们对什么事情都是那么的好奇:小鸟为什么会飞呀?树叶为什么会落下来呀?鱼儿为什么会生活在水里呀?等等孩子对生活充满着好奇和探索的欲望,当孩子探索世界的欲望端倪初露时,我们要注意保护和满足他们。

一次吃好午饭,我带着孩子到草地上散步。

我手牵着第一个小朋友,正在和他讲竹子长竹笋的事。

可是我回头一看,队伍的最后几个小男孩围在一起趴在了草地上,是什么吸引他们呢?“老师,快来看呀,这里有个大洞。

”我听了忙走过去,原来真的有个大洞。

“这究竟是什么洞呢?”我自言自语地问到。

“是小虫子洞吧,草地上虫子多。

”顾超说道。

“不对,应该是青蛙洞吧。

”赵鑫皱了皱眉头说。

“我想是小刺猬的洞。

”杜铭认真地说。

我看孩子们没有头绪于是建议到:“我们应该仔细看一看,掏一掏,再说。

”“好”孩子们纷纷趴下来看,有的去摸一摸,还有的男孩子把手伸进去。

“我来试试,我的手长”薛志烨说,孩子们都试着用手来掏。

最后的出结论:这个洞很深,用手不行,应该去找长的棍子。

于是,陈虎找来了一根小树枝,他试了试,还是不行,这根树枝还是短。

这时大家都纷纷去找长的棍子。

“老师你看,我捡到一根很长的树枝。

”王广拿着一跟约一米半长的树枝气喘吁吁地说。

大家都紧盯着王广去掏洞,希望这根树枝能给大家带来好消息。

“捣不动了,到底了。

”王广告诉大家。

到底是什么洞呢?这么长?孩子们都很奇怪地思考着。

“老师,我估计是蛇洞。

”蒋明静说道。

孩子们还是在热烈地讨论着,各自都有各自的想法。

最后我建议大家可以通过问家长、看书、上网查等方法来解决问题。

给孩子一次探索的机会


由于明天要上《三只蚂蚁》和《蚂蚁搬豆》,所以今天我特地安排孩子了解蚂蚁的一些常识,给活动准备一些感知经验。

在教室里稍做要求后,请孩子带上一次性杯子出发了!赵老师提醒我说:“现在可能捉不到蚂蚁的,你应该在明天晨间活动时放些饼干屑,然后做完早操就可以捉到了!”当时,我马上为自己的莽撞感到惭愧,其实我自己也没有捉过蚂蚁,甚至由于小时侯的因素对蚂蚁有种恐惧的感觉,虽然我看过一些关于蚂蚁的常识,但是捉蚂蚁心里还真没有底。

于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也为了给孩子一次探索的机会,就带着孩子们出发了!

来到操场上,孩子们十分兴奋的带着杯子四处寻找,看着,跑着。

赵老师在几个垃圾筒旁边放了一些饼干屑。

因为没有蚂蚁,孩子们似乎有点遗忘了要干的事情,有的男孩子甚至开始追跑起来。

当一位新来的小朋友在干的水池边缝里捉到一只蚂蚁时,孩子们的兴致重新被点燃。

他们开始在边缝中找了起来,他们仔细的搜寻着。

看着他们认真细致搜寻而又充满好奇的模样,我忍俊不禁的笑了!

不一会儿有一两个孩子大声的叫起来:“这边有蚂蚁!”原来,赵老师放的饼干屑起作用了,虽然没几只蚂蚁,但孩子们的兴致如热浪翻滚。

接着又发现其他两只垃圾筒那里也出现了蚂蚁!孩子们争抢去捉蚂蚁。

虽然到最后5个杯子中一共捉到十几只蚂蚁,但是在捉的过程中我已经感受到了孩子参与活动的快乐!

周围的世界对孩子来说都是无比的神奇,他们有着及高的探索欲望,这就需要我们给孩子一定的探索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去建构属于自己的经验,进行快乐有效的学习。

而作为新教师的我,应该时刻带着一颗虚心好问的心,要经常与比我年长的老师交流、询问,减短自己冗长的摸索,从而实现有效的教学!

教育随笔:爱探索的孩子


一次,壮壮小朋友用放大镜不停地看着他的一盆“文竹”,教师站在一旁不知道他想做什么,刚想开口问个究竟,但又不忍打断壮壮,于是一直站在一旁看着。

一会儿,壮壮回过头来,对老师说:“我终于看到文竹的茎上有白色的像鱼鳞一样的东西了。”我也凑过去,拿起放大镜仔细地看了起来,原来真有一些。他兴奋地告诉我,“这才是文竹的叶子,我们看到的文竹的叶子其实是它的茎。”

案例分析:壮壮在活动中,比较具有问题意识观察也很耐心,而且幼儿在活动中,对材料的敏感说明孩子对身边事物比较有好奇心,而且养成了观察的好习惯。

改进方向:在探索中教师和幼儿的经验是互动的,有时是教师借助材料给予幼儿以启发;有时幼儿借助材料,通过观察发现让教师增长见识,开阔眼界。所以老师应该及时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孩子的问题意识,产生与生活实践,那么实践中,孩子如何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呢,老师此时的角色就举足轻重了。

玩大型玩具时的孩子(玩滑滑梯)


小豫是我们班比较特殊的一个孩子,他喜欢一个人玩游戏,这天我们玩滑滑梯,孩子都非常的高兴,非常兴奋的开始了游戏,但是小豫却不敢爬上去,只是在滑滑梯的附近转圈。我觉得他也想很玩,但是不敢玩。

于是我走过去扶着他去玩,他勉强的爬了上去,从一个小滑滑梯上滑下来,下来后小豫露出了非常开心的笑容,同时自己又开始了第二次的尝试,这次他没有从小的滑梯上下来,慢慢的走到了大滑梯旁边,但是走到大滑梯边上时,他却不敢滑下来了,坐在那里不动了。后面的小朋友的路也被堵住了,大家在通道中挤来挤去的,我提醒幼儿从小豫的旁边绕过去,从弯弯的滑梯上滑下来。同时我在一旁鼓励小豫,希望他能勇敢的滑下来。但是最后失败了,小豫坐在滑梯口不敢动了,我爬上去把他扶下来。

孩子想玩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凡事都要慢慢来,循序渐进的进行,小豫对自己缺乏自信心,大滑梯的高度较大,所以对小豫来说比较“恐怖”,可以先引导他多玩玩小滑梯,熟悉了之后再加大难度,进行大滑梯的游戏。

之后小豫又开始玩小滑梯,这次滑下来的时候,他的衣服和扶手摩擦后产生了静电,这小小的静电又吓坏了小豫。不管我怎么安慰他,他都不愿意再接近滑滑梯了。小豫比较胆小,需要鼓励,更需要锻炼。

孩子在家的时候什么事都是爷爷包办代替的,因此缺乏自理能力,也受不了任何的挫折,遇到困难后往往只选择退缩。在平时的活动中老师应该有意识的引导孩子养成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从小事做起,例如:洗手时,请孩子不害怕冷,愿意伸手去洗,能够自己把袖子拉起来等;午睡时能自己学习穿脱衣服、鞋子等;能积极主动的参加体育活动,愿意跟大家一起玩游戏。

在家时也请爷爷逐渐放手,给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让小手能够得到充分的锻炼。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些画笔、橡皮泥等,这样孩子在家的时候可以让孩子练习搓圆、搓长等,通过游戏的形式来锻炼孩子的小手,并及时的鼓励和表扬孩子,让他体验到成就感,从而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户外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表现,不仅能反应孩子的内心,也反应了孩子现有的能力,我们应仔细观察,从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珍视孩子的探索与操作


在幼儿科学教育中,“探索与操作”既能满足幼儿动手和交往的需要,又因充满新奇和刺激而深受孩子们青睐。因此,它是孩子学科学的必经之路。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科学就是探秘,探秘就是乐趣。许多有科学成就的人终身忘不了爱因斯坦这句誓言,把它当作座右铭,他们认为:当今不少自然科学书术语过多,枯燥乏味。其实,培养孩子爱好自然科学,并不需要多么高深的理论,多么昂贵的设备,只需我们珍视孩子们可贵的好奇心,让孩子在宽松的心理环境下自由操作、探索、想象、创造,并加以积极引导,这对于幼儿一生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纲要》中的科学目标中第一条就明确提出: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的,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首先,我们对幼儿的观察技能进行了训练,使他们学会了用各种感官去考察事物。老师要及时为孩子提供丰富的活动材料和感知活动机会,才能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科学的兴趣。为此,我们在区域化学习活动中特别注重了这一方面的材料投放和内容选择。选择的内容是幼儿感兴趣的,是符合幼儿认知发展水平的;所以作为一个有心的老师就要善于在活动中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的“兴奋点”,并善于把幼儿自发的观察纳入到教师有组织的活动中去。例如:我们在科学区提供了多种视觉材料,开展了相应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幼儿通过观察,找出其共同特征与特殊之处,从中发现其外形特征的各种变化;提供香水、鲜花、水果、蔬菜及其他有特殊气味的物品,让幼儿通过嗅觉分辨各种气味,通过气味来识别不同的物品;提供各种布料、各种植物的杆、不同温度的物体等,让幼儿通过触摸增加对物体的认识;提供各种食物和无害液体等味觉材料,让幼儿通过品尝,识别各种物体的味道。

其次,我们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幼儿天生的好奇心是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基础。好奇心又是兴趣的先导,从小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就要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从而使幼儿主动学习科学,“迷”上科学。但是,低估孩子学习科学的潜能比高估更可怕。虽然孩子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学习的起点,他们对花鸟鱼虫、日月星空的好奇心很强烈,但还是需要我们善加引导才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行为,还能丰富他们的想象、活跃他们的思维。例如:到了冬天,孩子会有这样一个问题:“冬天为什么我们的嘴里会冒白气呢?”对于这样的问题,老师光凭用嘴说是解释不清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幼儿做“水的三态变化”的小实验,这样的活动既可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增强其观察的兴趣,又可以使幼儿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学习科学知识活动。这样的活动最容易被幼儿接受,同时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更高。

再次,我们重视了幼儿积极参与的意识,引导他们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幼儿园科学教育不仅要让幼儿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而且要让幼儿经历科学发现的过程,让幼儿在老师精心设计的活动中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幼儿来说,态度的形成需要实践的过程,技能的形成需要反复的模仿练习,而知识的获取主要通过感性经验的积累。他们常常依靠动手操作来认识和理解世界,而他们所能认识和理解的也往往局限于他们可以自己可以动手操作的具体事物。例如:在科学活动《如何使物体移动》中,幼儿会尝试用多种方法使物体移动,在活动过程中,出现了用手推、拍、拉、滚,用脚踢,用水冲,用一个物体去作用于另一个物体等等的热闹场面。由此看来,有多种正确答案的提问能充分唤起每个幼儿以往的经验,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性,并使幼儿按自己的理解去解答问题。在活动中,幼儿不仅获得了有关力的经验,而且发展了独立性和扩散性思维能力。

最后,我们强调了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在这一方面,我们主要结合了幼儿的一日生活,利用各种机会,随机地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我们幼儿园的课题研究是《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因此孩子们十分喜欢绘画活动。趁此机会,我们及时鼓励幼儿大胆使用颜色,鼓励幼儿把绘画使用的颜色与人们所穿衣服的颜色和周围环境中的颜色进行比较。在比较过程中,幼儿不仅对颜色有了较精细的区分,而且学习了认识事物的方法。与此同时,我们还引导幼儿注意食物的变化,青菜炒熟之后变小了,大米煮熟之后变大了,螃蟹、大虾煮熟之后会变颜色等等,这都是孩子们重要的科学经验。另外,日常生活中的散步也是孩子们学科学的好机会,散步时,让幼儿注意树木的变化、天气的变化,或者让幼儿闭上眼睛,听一听有什么声音,再睁开眼睛看一看声音是从哪里来的。

探索与操作活动一般由简单到复杂、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逐步进行的。因此,我们老师要尊重孩子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情感态度、知识能力等方面的特点,因材施教,帮助他们实现个性化发展。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注意观察,珍视孩子们的探索观点与操作过程,用心倾听孩子们的心声。

观察记录:户外玩涂鸦墙与水管探索墙


观察内容:

今天的区域时间我们全班小朋友来到了户外玩涂鸦墙与水管探索墙。女生选择了水管墙,一开始大家各玩各的,倒水的进口数量远远比小朋友的数量要少,大家你挤我我挤你。杜钰茹跑过来说:“陈老师,好多人在抢水管!”我看小朋友们也没有要合作的意思,于是提醒到:“大家能不能试一试合作倒水呢?可以一个人扶漏斗一个人倒水!”女生们一听立马开始找自己的合作伙伴,自己安排谁去等水谁在这边扶着漏斗。玩了一会儿,我发现又有小朋友在其中一个水管前面挤来挤去抢着倒水,原来他们这组有三个人,两个倒水的人因为谁先倒水争起来了,看见我走了过去,两个人立马停了下来。

情况分析:

由于这是小朋友们第一次来水管墙活动,水管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全班女生单独操作,导致一开始小朋友们之间相互争抢,合作意识不太明显,经过我的提醒后在开始合作玩游戏。我应该在游戏之前跟小朋友们讲解下:“你们看看,水管的数量只有这么多,但是小朋友人数太多了,你们准备怎么办?”让她们自己思考下怎么来组织这个区域游戏。

教育措施:

自主游戏是我们现在一直强调的观点,如何保证在区域游戏中幼儿的自主性呢?以今天的活动为例,老师应该在活动前让小朋友们在了解整个区域游戏的规则与材料,然后给小朋友们一些时间思考下,最后自主地分配自己的角色,自主地思考游戏的方式与规则。如果在游戏过程中发现了问题要先给幼儿自我调节的时间,如果发现问题还在继续发酵就要及时地进行指导或者是直接干预,以保证游戏的顺利开展。

激发孩子们热爱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走,看云去。蓝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孩子们抬头寻思着云的秘密,云在孩子们的惊奇声中不停地变幻着,像绵羊、像恐龙、像地图……。很想有这样的一幅画面,但是天空不做美,是个阴天,只有大面积的云,显得沉沉的。有点失望,但也在意料之中。蓝天白云的日子真得少了,感叹人类的发展给孩子留下的是什么。

因为早有遇料,备课时就把第一部分观察云放在了最后环节,怕黑压压的云加固了孩子们对云朵想象的思维。课前也提议孩子有阳光的日子观察一下云。接着收集了许多典型的云朵图。整个环节从说云到“看”云,到扮“云”,最后去户外看云。

在孩子们的已知经验中也有关于云的感知,于是,在活动中有了讨论,他们的观察往往比成人更细致

,更富有想象力。

“云朵为什么会变化呢?有谁会来帮助它呢?”这个疑问把孩子引向了“风儿和云彩”的游戏,是风儿在给云朵做游戏,云之所以会动是因为有风。于是我成了风儿,孩子们则成了云朵,风儿轻轻吹着,云朵儿飘着变着。班里孩子很能用肢体语言来表现,因而云朵的变幻也就很多。

最后环节引伸到现实中,想让孩子去关注身边的物——抬头就能看到的天空。我们看了,只可惜云还是沉沉的。“记着,天晴有云的日子别忘了带孩子看云!”我对自己说,所有的再完美的图片与讲述都抵不了孩子亲身的感受。教育的最后是要回归自然,《看云去》的目的除了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与运用语言和肢体动作表达自己对云的认识外,更有深层次的意义,那就是教本中,对这一主题的说明。“幼儿生活在奇趣盎然、绚丽多彩的大自然中,蓝天白云,风霜雨雪,日出日落,这一切都使幼儿感到新奇和有趣。………在三周的活动中,我们带着幼儿一起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倾听大自然的语言,分享大自然的美妙,体验大自然的魅力,激发他们热爱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给孩子充分探索的机会


户外活动结束后回到活动室,与平时一样,小朋友们都去入厕、喝水。

可是,我发现活动室内有几个小朋友聚在一起讨论着什么,我走近他们后发现每个人手里拿着一只蚂蚱。

见我过来,仲一彬小朋友马上问:“老师,蚂蚱的肚子一鼓一鼓的是在呼吸吗?”还没等我回答,李妍诺便说:“不对,呼吸都是用嘴,哪有用肚子的。

”这时候围拢过来的小朋友越来越多。

何不用这个机会做个实验呢?于是我请孩子们分成两组,一组是认为蚂蚱用嘴呼吸的,一组是认为蚂蚱用肚子呼吸的。

结果后一组的幼儿没几个。

“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个实验。

”我一边说着一边找来两个矿泉水瓶子,把里面装满水。

然后,把一只蚂蚱的头放在水里,身体固定在外面,而把另一只蚂蚱的肚子放在水里,头固定在外面。

孩子们在等待着结果。

待了一会儿,我们又去看的时候,孩子们一眼就发现了那只在动的蚂蚱。

杨博涵说:“老师,那只头在水里的蚂蚱憋气本领真高。

”不少孩子也是说“是”。

这时我把两只蚂蚱取出来放在桌子上,肚子在水里的一只死了,头在水里的一只仍在动。

我告诉孩子们:“蚂蚱是用肚子呼吸,而不是用嘴呼吸的,所以肚子浸在水里,它不能呼吸了,所以憋死了。

”实验结束了,我表扬了大家爱学习、乐于探索的精神。

相关推荐

  • 孩子自主地去探索和发现 课间活动中,大家各自做着各自的事情,有玩的,有看书的,有和朋友说悄悄话的,一切似乎都是这么自然。 忽然,一声很不和谐的叫声引起了班级内的骚动来,紧接着,就听见“老师,你来……”还是这声又尖又脆的声音,...
    2020-10-30 阅读全文
  • 探索大自然作文优选 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为大家选取了题目为“探索大自然作文”的文章希望大家喜欢。作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关心社会问题,通过写作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如果写不好作文,可以从自身出发有意识的去改变。将这篇文章标记为重要的收藏请方便查看!...
    2024-07-04 阅读全文
  • 探索名言 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模式的实际探索中,我们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制定符合我国各地区农村实际情况的科学合理、切实有效的生态文明建设与保护模式。~~你喜欢这种文案吗?你也许需要"探索名言"这样的内容,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你能喜欢!...
    2023-08-02 阅读全文
  • 探索《恐龙》 一、活动背景:暑假里,我给教室的墙面装饰了一番,主题是“恐龙”,形形色色的各种恐龙让开学来的孩子们大开眼界,平时在他们的视野中很少有这些庞大的动物,对孩子们来说恐龙是“丑陋”、“恐怖”又是那么的神秘,...
    2019-12-12 阅读全文
  • 科学探索游戏主题:圆圆的玩具 网站小编为你编辑《科学探索游戏主题:圆圆的玩具》一文,希望为你人工作带来帮助!幼儿园中班科学探索活动:圆圆的玩具是一篇不错的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觉得有用就收藏了,对教案做了稍微调整,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
    2021-08-07 阅读全文

课间活动中,大家各自做着各自的事情,有玩的,有看书的,有和朋友说悄悄话的,一切似乎都是这么自然。 忽然,一声很不和谐的叫声引起了班级内的骚动来,紧接着,就听见“老师,你来……”还是这声又尖又脆的声音,...

2020-10-30 阅读全文

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为大家选取了题目为“探索大自然作文”的文章希望大家喜欢。作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关心社会问题,通过写作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如果写不好作文,可以从自身出发有意识的去改变。将这篇文章标记为重要的收藏请方便查看!...

2024-07-04 阅读全文

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模式的实际探索中,我们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制定符合我国各地区农村实际情况的科学合理、切实有效的生态文明建设与保护模式。~~你喜欢这种文案吗?你也许需要"探索名言"这样的内容,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你能喜欢!...

2023-08-02 阅读全文

一、活动背景:暑假里,我给教室的墙面装饰了一番,主题是“恐龙”,形形色色的各种恐龙让开学来的孩子们大开眼界,平时在他们的视野中很少有这些庞大的动物,对孩子们来说恐龙是“丑陋”、“恐怖”又是那么的神秘,...

2019-12-12 阅读全文

网站小编为你编辑《科学探索游戏主题:圆圆的玩具》一文,希望为你人工作带来帮助!幼儿园中班科学探索活动:圆圆的玩具是一篇不错的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觉得有用就收藏了,对教案做了稍微调整,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

2021-08-07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