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区轶事、晨锻活动
发布时间:2021-04-02 幼儿晨会故事 大班幼儿阅读区活动方案 幼儿区角餐厅活动方案游戏开始了,小玮快速的来到了语言区、笑着说道:“今天我是主持人。”说完便整理着东西,这时嘉嘉也搬着小椅子走了过来,笑着说到:“我今天也要做主持人。”说完,便将小椅子放了下来,去抢小玮手里的卡片,小玮着急的说:“你干嘛,我才是主持人。”嘉嘉看了看小玮,大声的说到:“我才是主持人。”两人抱着卡片谁也不让谁。小玮、嘉嘉来到语言区时说自己是主持人,说明嘉嘉、小玮清楚的知道自己扮演的角色,熟悉游戏的玩法。可是两个人都想做主持人发生了矛盾,两个人抢来抢去,谁也不让谁,说明嘉嘉、小玮缺乏一定的分享精神。
晨锻活动wWw.YJS21.COM
晨锻时,孩子们都很开心,只见然然和淼淼在场地上快速的跑着,然然不停的喊着:“你别追我,老师,他要抢我的东西。”接着然然快速的放下玩具坐在上面,淼淼用力拉,试图将玩具枪过来,我走上前了解,原来然然和淼淼都想玩这个绿色的玩具,然然先拿到了,可是淼淼还想玩,想从然然的手中抢过来。活动过程中,然然和淼淼想玩同一个玩具,然然先拿到了玩具,于是淼淼就去抢,说明然然和淼淼两个人缺乏一定的分享精神,对于自己喜欢的玩具不愿与别人分享、轮流玩。两个人在活动场地上快速的跑着,缺乏一定的安全意识。
yJS21.com更多精选教育笔记阅读
晨间锻炼活动:你跳,我也跳
早上的晨间锻炼活动开始了。你看到张沁玉在跳圈,于是你走过去问到:“张沁钰,我们一起来跳吧。”张沁玉说:“好的啊”。你和张沁玉就开始了跳圈游戏,过了一会你对张沁玉说:“我们一起跳到一个圈里吧,要记住不能够碰到外面哦,不然会被鳄鱼吃掉的”。“好的,我知道了,我不会跳到外面被鳄鱼吃掉的,你也要小心一点,不要到外面去了”。于是,你和张沁玉就开始玩了。一会你先跳进圈里,张沁玉跟着跳进圈里。一会张沁玉先跳进圈里,你跟着跳进圈里。你在跳到圈里的时候,还会下意识的朝圈里看一看,有没有位置让张沁玉跳进来。就这样你们玩着你跳,我也跳的游戏……
在活动中,你能够主动与他人交流,可以看出你是个比较活波、能干的孩子。在跳圈的时候
,你能够自己动脑筋和同伴讨论,得出新的玩法,又可以看出你是个爱动脑筋、聪明的孩子。还在两人跳同一圈的时候,可以考虑到别人是不是能够跳进来,又说明了你是个能为他人考虑,善良的孩子。
在今后的活动中,你可以邀请更多的伙伴一起加入到游戏中来。也可以去尝试一下其他活动,感受其中的趣味也未尝不可哦!
晨间锻炼活动笔记:一物多玩
晨间锻炼活动开始了,凤凤小朋友今天选择了跨跳区。她对我说:“我很喜欢玩羊角球。”她走到玩具架旁,拿了一个大大的羊角球,然后愉快地开始玩球了。她坐在球上跳着玩,她跳的速度比较快,她只是用一种玩法。后来,她对跳的玩法兴趣降低了,走到一旁去休息了,她开始观看同伴的活动。这是,我发现了她的心态,我想让她去尝试其他的玩法,就走上前去对她说:“想一想,这个球还可以怎样来玩呢?”她想了一会儿,对我摇摇头,没有想出来。这是,旁边的一位小朋友想出了夹球跳的方法,他把球放在两条腿的中间,夹着球往前跳。凤凤觉得很好玩,就学着同伴的方法把球夹着跳。同伴的想发让凤凤受到了启发,后来,凤凤也想出了一种新的玩法:把球放在背上当靠垫来玩。其他的小朋友觉得她的方法很有趣,也都把球当起了靠垫,只听见一个小朋友说:“休息的时候也可以这样玩,一点都不累。”
这次活动之后,我想:单一的活动方法会使幼儿的活动兴趣降低,而且让幼儿长时间玩一种方法会让幼儿出现疲倦状态。因此,不同的玩法能够吸引幼儿,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在引导幼儿创编新玩法的时候,教师一开始可以让幼儿进行模仿,在模仿的基础上再进行创造。幼儿同伴之间的相互学习也是非常可贵的,还能使幼儿受到启发、扩展思维。
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体育锻炼的时候,可以先对幼儿进行观察,关注幼儿的运动方式以及对运动的兴趣,观察幼儿的活动状态与心理,再对幼儿提出要求与建议。要鼓励幼儿主动向同伴学习,共同分享新的有趣的运动方法。教师还可以将幼儿设计的方法进行归纳,以便在以后的游戏中让幼儿共同学习。
教育笔记:清明节轶事
今天下午我们小学部那边组织师生为烈士扫墓,吃过午饭,同学们就抬着花圈排着整齐的队伍出发了,看到这一幕,我的心不免又沉重起来。不想这事也一下子吸引了我们幼儿园这边的众多眼球,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纷纷,听起来其主要议题就是:花圈太好看了,这是给谁的?我还没来得及解释,宁宁就问:“老师,哥哥姐姐们要去给谁送花圈?”我语气深沉的回了一句:“给烈士”,“老师,烈士是谁?”不知谁又喊了一句,这时,我不由的看了看他们一眼,那天真无邪的一张张小脸上分明写满了疑问和期待,本就沉重的心情更为沉重了。不是吗?对于我们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来说,有谁不知道烈士呢?他们在我们的心里的分量可以说是举足轻重的
,可现在我眼前的孩子却不知道烈士是什么,随即我的内心一紧,为孩子们爱国教育的缺失而痛心。为了及时补救由我们大人所造成的过失,我马上召集孩子们来到活动室,向他们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一谈起,同时又联系上电视上演的抗日战争片子,敌人的凶残、解放军的勇敢等等,让他们知道了共产党、毛主席、解放军,了解了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那是用烈士的鲜血换来的。从而知道了在战争中牺牲了的解放军和有功人士都称之为烈士。为了永远纪念他们,我们每年的清明节都要去给他们扫墓,寄托哀思。
孩子们听得入了迷,教室里鸦雀无声,每个人脸上都渐渐蒙上了一层严肃的神色,我知道这次的活动我没有白费,我想它一定会在他们以后的人生中,留下较深的烙印,那就是从此知道并了解了烈士所代表的真正含义,从而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种下爱祖国、爱人民、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种子。
在区域活动发生的事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在区域活动发生的事”!
通过区域活动不断细致、深入地开展,我班的小朋友特别喜欢区域活动。
星期五下午,孩子们与往常一样进入区域开始玩游戏了,我看到有好几个小朋友们都往运动区跑,因为他们特别喜欢玩球。
跑得快的幼儿在球筐里东翻西挑的,跑得慢的也一哄而上,不一会便听见孩子们的吵吵嚷嚷声,甚至你推我挤地抢球,有的幼儿上面的球不拿,偏要弯着个背捡最底下的,这样一来,影响了其他小朋友拿球,大家就这样一个叠着一个,嘴里还不停地嚷嚷……看到这情景,我赶紧跑上去,让小朋友分散,并要求他们按顺序拿球,这才避免了万一会发生的危险。
通过这件事,我不由想到,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长辈都把好东西留给小孩,好吃的、好玩的一个人独享,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谦让的精神。
作为老师和家长,我们应该多注意这方面的教育,作为教师应注意及时引导,因为孩子毕竟是孩子,特别是在区域活动时难免会出现争抢玩具的现象。
耐心教育他们友好地与同伴玩,让他们学会谦让。
不知道本文“在区域活动发生的事”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区域活动建筑屋趣事
现在的区域活动越来越受到孩子们的喜欢。因为我们的材料越来越丰富,孩子们选择的余地也越来越多了。本月我选择观察的区域是建筑屋,对于这个区域有孩子喜欢也有孩子不喜欢,喜欢的孩子就老是喜欢往这个区域里面钻,不喜欢的孩子往往就是去也不去的,所以导致去这个区域的永远是那么几个人,所以我就在想怎样使幼儿喜欢上这个区域。还有我发现很多幼儿在进行这个区域时是冲着这个区的玩具去的,所以我就在想如何使幼儿在搭建时能够搭建尽量打的建筑物。
本次我们班每周一都开展雪花片的搭建活动,有了这个做铺垫孩子们也渐渐的喜欢上了建构屋。原来孩子们在进行雪花片的搭建是都是自己一个人搭,搭出来的作品都是小小的,但是现在慢慢的发现孩子们在搭建的时候胆子大了起来,搭建出来的作品也大了了很多。可是孩子们到这个区域以后就玩这个雪花片了。于是我就告诉小朋友,你们的雪花片搭出来的作品有没有觉得太单一了呢,你们看我们的建筑屋有那么多的材料可以供我们选择,我们为什么不把这些材料组合起来呢,这样我们搭出来的东西才可以变的更加的丰富呀!
刚开始孩子们把雪花片和小块垫子组合大,用垫子搭了一个停车场,在用雪花片搭出一辆辆小汽车,然后把小汽车都停到停车场去。刚刚开始的停车场知识单层的,于是我们结合生活中的停车场经验,孩子们开始搭建双层的停车场,然后还给汽车做轨道。
一步步的进步,一步步的开动他们的小脑筋,我们的建筑屋越来越热闹,来玩的小朋友都舍不得离开了。孩子的想象力是无穷大的,有时候他们往往会被一些事物所局限,但是我们要正确的引导孩子们,这样他们的收获往往会超出你的想象。
中班区域活动小故事
中班的孩子已经有了较强的自我意识,同伴间的交往能力也明显增强,会有各自友好的小群体,也经常是几个小群体在一起开展一些游戏活动和讨论活动,所以在区域活动中,同伴间的相互合作的意识也有了积极性的上升。特别是男孩子,一向都是以活跃的群体出现在老师的面前,他们对趣味性较强的走迷宫和棋类特别的感兴趣。以下是我班几个男孩子参与活动的前后经过。
陶晨、宇辰、永畅是很要的小伙伴,他们经常在区域活动时结伴进入益智屋,一开始是讨论走迷宫的事情,各自拿着一张迷宫图看着走着,有时会讨论一下,觉得没有劲了就一起打打闹闹,因为我没有规定具体的游戏规则和方法,所以他们尝试了自己的游戏方法,持续了一段时间后就被其他的事情带走了心思,他们有些漫无目的,但因为有好伙伴,所以游戏的兴趣还是很高,我就在一旁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看他们接下来会对其他什么事情感兴趣。
有一天,班级的区角里拿来了几张漂亮的报纸,上面有棋谱,陶晨第一个发现,课后,他就立即叫上了他的好伙伴,他们就在区角里翻弄起了这张报纸,讨论着:“这个棋谱我见过。”“我也见过,我还知道是怎么玩的。你看”正当陶晨拿起报纸准备比划时,老师敲小铃了,上课的时间到了,我看见他们几个小伙伴的眼神在上课之前还停留在那个角落里,肯定是好奇心在驱使。于是我觉得自己有必要抓住机会参与到他们的活动中了。
这周三的区域活动开始了,我有意地把他们安排在了有棋谱的区域里,他们也强烈的表示出了自己的这个愿望。活动开始了,他们把这张报纸拿出来放在桌上,很爱惜的铺平了,陶晨是很有号召力的,他是这几个孩子里的头“玩这个是要骰子的。”可是他也没有头绪,到底应该拿怎么玩,只是在那里比划着,其他几个孩子就在一旁看,因为他们没有找到骰子,我就提醒了他们:“区角里不是有瓶盖吗?”宇辰很快的拿来了瓶盖当骰子,我再一次提醒“你们不是玩过石头剪刀布吗?”于是陶晨命令到:“我先和永畅玩,你们看着。”于是游戏开始了,他们选定了一个起点,用石头剪刀布的方式决出了输赢,陶晨头脑很灵活,一下就知道了输赢的方式,而永畅的反应比较慢一点,可赢了到底走多少呢,他们商量着,“就走一格吧。”“走一格很慢的,走两格吧。”“还是走一格,你看,路很短的。”于是决定了走一格,两个轮回后,遇到了他们伸出来的是一样的,“这样走吗?”我摇摇头,表示他们可以继续往前,第一轮的游戏在我的带领下走到了终点,旁边看的孩子就有些跃跃欲试了,但又显得不够自信,我就说:“你们看,石头碰剪刀,剪刀肯定输了,剪刀剪步,布就碎了,而布却能包石头,如果一样就再来一次。明白了吗?”孩子们点点头,于是游戏继续以缓慢的速度开始了,我就离开了。
这次活动后,带动了其他孩子,有更多的孩子参与了进来,而最先玩的那几个又在讨论着换一个规则玩是否更有意思,我想这会带动他们思考的积极性,更会以他们群体合作的智慧来丰富他们的游戏内容,提高区域活动的学习和游戏价值,正因为孩子们有了这样浓厚的兴趣,我的指导才有如此好的效果,而介入的艺术便是教师要有敏锐的目光发现并抓住孩子的这个兴趣点,及时和适时的介入,孩子有了想要学习的东西,又有了老师给予的正确的学习方法,就能自己去建构知识,孩子都是很聪明,就看老师如何引导。所以指导区域活动的关键是老师要善于及时发现,善于适时介入,善于正确指导。
晨间户外锻炼:玩垫子
晨间户外锻炼的时候,玩的是垫子,孩子们说垫子可以拿来跳,可以拿来顶头上等等,分享完各种方法后,大家就开始分散玩起来了。
周尧拿了两块垫子,我问他:你要两块垫子做什么?周尧:我要跳,从这块跳到那块。他摆好垫子,两个垫子离得有1米不到点,他在一块垫子上甩了甩双臂,是在做准备起跳的动作。一会他一跃而起,跳在了两块垫子的中间,周尧叹了口气说:啊呀,太远了。这回他把一块垫子挪近了一点,他眼睛瞄了下两块垫子点点头说:这次应该可以了。说完再尝试,从准备动作开始,双脚一下离地稳稳地跳在另一块垫子上,周尧朝着我比了一个胜利的动作说:耶。
过了一会我又过去看他,他的垫子又多了几块,我问他哪里来的,他回答说:我和她们一起合作玩。听了他的回答我笑了,他还懂得合作啦,我要看看他是怎么合作的。只见他和心荃还有雨昕拿来自己的垫子,凑在了一块,在地上摆开一字型,周尧告诉她们:这是河,我们要跳过去,不然就掉下去淹死啦。心荃和雨昕都连忙点头。她们一个接着一个跳过去,然后继续回头再跳一次,反复了几次。
几次游戏后,周尧觉得累了,心荃提议说:我们去休息下吧,她指着大树下的花坛,周尧和雨昕也飞快的跑到花坛准备坐下来。周尧好像又想到了什么,回去拿垫子,拿回垫子来后对她们说:这个可以做坐垫,坐着一定很舒服。两个小姑娘也跑回去拿垫子,学着周尧的样子坐着,舒服的摆摆腿。
区域故事——温馨家园活动
在今天的区域活动中,进入温馨家园重点观察的孩子是多多。温馨家园全面改革过,增添了很多新的材料,环境也重新创设了,孩子们对到这个区域活动的欲望都非常强烈。在活动前和孩子们讲解了在这个区域可以进行的玩法,例如分角色的示范。
区域活动开始了,选择到温馨家园活动的孩子一到里面后就开始抢自己喜欢玩的材料,把刚讲的玩法分配角色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了,看得出来,他们更感兴趣和喜欢的是那套新的厨具和那些新增添的蔬菜水果,这对她们来说是新鲜有趣的。多多是个男孩子,多多在知道温馨家园里知道要照顾娃娃,但是他没有过多地用其他方法照顾,而是一直抱着娃娃,不知道到底应该如何照顾娃娃,可以做些什么事,于是我走过去和多多进行了交流。我问:“多多,你在干什么呀?”多多说:“我在照顾宝宝啊!”我说:“恩,宝宝在你怀里一定很温暖。那如果他饿了呢?”多多想了想,说:“我可以给他吃东西啊!”我继续问:“那给他吃什么呢?”多多听了,走到温馨家园的柜子旁开始寻找,他拿起一个奶瓶,开心地说:“我可以给他喂奶喝啊!”旁边的蕊蕊看了多多的举动,觉得很有趣,也去抱个娃娃,开始喂奶,两个人还慢慢地帮娃娃开始换衣服,一起愉快地玩儿起来了。
在刚开始的活动中,多多只知道单一的抱孩子,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似乎没有其他的想法。多多会出现这种情况也是正常的,因为他的社会性意识还比较薄弱,生活经验也比较欠缺,他虽然知道要干什么,但是却不知道到底应该怎么做。这时候,老师以角色的身份进入,引导带领孩子们进行游戏,这样在和孩子一问一答的过程中引发孩子的思考,孩子的生活经验也会逐渐加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