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随笔:老师,我来保护你
发布时间:2021-03-29 幼儿教育随笔 教育随笔 幼儿老师故事 上午我们进行完教育活动,准备带宝贝们出去晒晒太阳浴,这时隔壁班级的刘老师过来借东西,临走时和我开玩笑,推了我一下,没想到这个无意间小小的举动引来了“众怒”,孩子们一下子不受控制似的往我这边冲过来,小手边做手枪状,嘴里还不停的说着:“你敢欺负我的老师,砰、砰、砰”。孩子们挥舞着自己的“小手枪”一齐朝着刘老师发射,诚翔跑到我身边拉拉我的衣角对我说:“媛媛姐姐你别怕,我来保护你!”“我也来保护你。”健祎也跑过来说到。听完这些话,我心里好感动、好温暖。这时我急忙解释到:“小朋友们,刘老师刚刚和媛媛姐姐开玩笑的,不是真的欺负我。”孩子们似信非信的看了看我,又看了看刘老师。刘老师也急忙点点头说:“对呀,对呀,我们是在玩的。”听完刘老师的话,孩子们才放过了刘老师。临走时刘老师说:“下次再上你们班,我可是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了,不然又会引起“群攻”了。”说完我们哈哈大笑了起来。看着眼前这群天真的孩子们,心中不禁充满了成就感,我为能拥有你们这一群勇敢、善良的孩子们而感到自豪!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幼教随笔:老师,请你帮我……
通过这一件小事,让孩子懂得了“对人要有礼貌”的道理。也让我深深体会到:礼貌教育不是讲个故事,说说道理这么简单,而应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每件小事,及时的对孩子进行教育,往往最不起眼的一件小事,就会成为最理想的教材。
下午起床后,我正给孩子们梳头,烁烁走了过来,想拿钢琴上的皮扣,可是她人小胳膊短,够不着,就对我说:“你把皮扣给我吧!”我看她十分费劲的样子,刚想帮她拿过来,可她刚才的话突然在我的脑子里闪了一下,于是我改变了主意,问她:“刚才你说什么?”她不解的望着我:“想拿皮扣啊!”我点点头,对另一个孩子说:“洋洋,请你把桌上的书拿给我,好吗?”说的时候,我故意在说“请”的时候加重了语气。烁烁是个聪明的孩子,马上意识到该怎么做了,她对我小声说:“老师,请你帮我拿下皮扣来吧!”我笑着点点头,把皮扣递给了她:“不是老师不想帮你,而是因为你刚才太没礼貌了,现在,你这么有礼貌,老师特别喜欢帮助你!”烁烁不好意思的笑了。
通过这一件小事,让孩子懂得了“对人要有礼貌”的道理。也让我深深体会到:礼貌教育不是讲个故事,说说道理这么简单,而应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每件小事,及时的对孩子进行教育,往往最不起眼的一件小事,就会成为最理想的教材。
教育随笔:来,老师邀请你
教育随笔:来,老师邀请你
我班的涵涵小朋友,平时一到了玩游戏的时候就处于一种旁观、无所事事的状态。以至于同伴对他也是很少在意和关注的。今天,游戏开始后,他又开始这边看看、那边摸摸的。我走到涵涵面前对他说:“你愿意和我一起去小舞台看戏吗?”他看着我,点了点头。我又说:“我们先去超市买一点东西吧?”他表示同意。于是我牵着涵涵的手到了“小超市”,我拿了两罐汽水后看着他,他没说话,也不拿东西。我们就一起来到了表演区,坐在椅子上看表演。中途我不时和他谈谈“演员”的表演,还递了一罐汽水给他,他也边喝边看。过了一会儿,我说:“我们一起去小吃店吃点东西好吗?”涵涵拿着汽水笑着点点头。
为了让大家关注到涵涵,我走到哪儿都先对“招待员”介绍:“这是我的朋友,让他先点吧。”就这样,我带着涵涵走遍了教室里的每一个区角,邀请他玩了很多玩具、看了图书、吃了点心……
运用邀请式的语言让不主动的孩子和我一起加入游戏,同时也和其他幼儿接触,看他多高兴。在后来的活动、游戏中,涵涵比以前主动、开心了许多。
教育随笔:老师,我怕你
今天我们班组织了一节户外活动。当我走进孩子们时,一个戴眼镜的小男孩哭着向我走来,于是我便问他怎么了?谁知他哭得更凶了,嘴里好像在说“我怕血”。当时我还以为哪个小朋友摔倒了,便蹲下来仔细询问,可那个孩子却一直在哭,我始终都没有听清他在说什么。这时,王老师走过来了,就问他怎么回事,那个孩子重复着刚才的话,王老师听了,便让我先回避一下。我感觉好奇怪,难道我做错了什么?只见王老师把那个孩子带到了一边,说了些什么,一会儿那个孩子便不哭了,还主动跑过来向我问好。这节活动孩子们玩得都十分开心,再没有出现类似情况。后来我才知道原来那天泽泽是在说“我怕你”。
明哲小朋友有这样的表现,是因为孩子的社会性行为没有得到较好的发展。经过和其他老师交谈,我了解到,泽泽虽然从小在她爸爸、妈妈身边长大,但由于爸爸工作忙,妈妈则忙着带刚出生的妹妹,每天只能呆在家里,也不经常出门。在园,泽泽大多数情况下也是自己一个人玩,不和其他小朋友交流。王老师说,她刚接他们班时,泽泽也有类似表现,后来慢慢地也就好了。
由此我认为我们教师应该多和孩子交流。空闲时间多和他们说说话,问问他的兴趣爱好,多运用鼓励性的语言。其次,提供幼儿表现的机会,帮助幼儿建立自信。最后,做好家长工作,适当地给个别家长提建议,无论多忙,也要抽空多陪陪孩子。相信在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下,泽泽一定会健康快乐的成长!
教育随笔:我来当老师
幼儿园的孩子由于年龄小,认知能力也有限。所以他们的学习或表达需要依靠具体事物或情景。所以我们的教育活动以“游戏”为主,在游戏中体现孩子的愿望。但是经常听到家长反映,孩子在幼儿园不学什么东西,只是看着而已。孩子回家问他们说什么都没学。这不是把我们在幼儿园里的工作都埋没了吗?
怎样才能让孩子把在幼儿园学到的知识带回家呢?我就利用离园前的一小段时间来组织孩子的复习活动。首先,整理好他们的衣服及卫生,然后一起复习当天的学习内容,并布置孩子也来当“小老师”。回家后教给自己的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等,让孩子比一比,看谁做的更好。
经过一段时间,我就很少听到抱怨的了,而是更多的询问他的孩子是说的什么内容,他们有时听不出来,此效果真是立竿见影,也让我们的孩子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离园活动,何乐而不为呢。
利用与家长的交流,向他们说明我们的教育宗旨是促进孩子的体智德和认知规律,不能盲目,让我们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孩子的进步。
教育随笔:老师你看着我
老师你看着我
今天是幼儿园上交论文的最后期限。我坐在电脑前,十指如飞。
“嘭”的一声,门被推开了。率率手里扬着一张纸跑了进来:“张老师!送你一张画!”
“哦.真好看,谢谢。”我快速地用余光扫了一眼递到眼前的画.十指依旧不停,键盘发出清脆的“哒哒”声。
率率兴奋地仰起小脸,说:“我给你讲讲我的画!”他踮起脚尖.凑到我跟前,认真地说:“这个是我,这个是张老师……”他边看着我边说着。见我还盯着电脑屏幕,就使劲地拽我的胳膊:“张老师.你看着我嘛!”
“你说,你说,老师听着呢!”我心不在焉地应付着,眼睛依旧没从电脑上移开。
“不行!”这下率率可真急了。他伸出小手,将我的脑袋使劲扳向他自己这边,“老师,你看着我嘛!”
“这孩子,怎么这么较真呢!”我无奈地停下手,看着率率。这时我才发现他的嘴巴已撅得老高,眼里还噙着泪水。
“对不起。对不起!”我意识到自己错了,急忙将率率揽了过来,“老师刚才太忙了。老师错了,现在你讲吧,老师看着你听你讲。”
这时率率的脸上方才有了一点笑意。他每讲一句,就要看看我是否在认真听。而我一直认真地听着.不敢有丝毫的分心。
“谢谢你,这幅画能送给老师吗?”“好吧!”率率大方地把画递给了我,满意地走了。
此时,我却再也无法静下心来打稿子了。“老师,你看着我”这句话撞击着我的心灵。平时我们总在鼓励幼儿大胆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想。可当幼儿向我们认真表达时,我们往往未能成为一个认真的倾听者。多少次在我们的忙碌和漫不经心中,孩子们失去了表达的兴趣和信心。因此,做个认真的倾听者,让孩子在你的专心倾听中感受到被关注和被理解,享受到表达所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是很多教师要做的功课。
幼教随笔:老师 你真好
通过这件事,我改变了以前的看法:总以为玩沙脏幼儿不喜欢。但是现在我觉得孩子们在这块沙地里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玩儿得非常尽兴。
一、老师你真好
今天早上,我在打扫卫生时,荣生小朋友的母亲跑来对我说:“老师,你把荣生领进来好吗?”我惊奇地问:“荣生在哪?他怎么不进来?”妈妈着急地说:“他今天早上不愿来幼儿园,现在在幼儿园门口,就是不进来。”我放下手中的活跟着荣生的妈妈来到幼儿园门口,只见荣生在车上边哭边喊:“我不上幼儿园,我不上幼儿园!”我过去问他:“你为什么哭?”他看了我一眼,更伤心地哭了起来。
我好不容易、哄他来到活动室,让他坐下,等他母亲走后,我蹲下身子,抚摸着他的头说:“荣生,你能不能悄悄地告诉老师,你为什么哭吗?”他满眼泪水地说:“老师,我想跳舞,你能不能跟舞蹈老师说一声,让我跳舞吗?”我一听,终于明白了,原来舞蹈老师在排节目时,嫌他动作不到位,昨天把他裁了下来。我说:“咱们不跟舞蹈老师练舞蹈了,老师看你走的模特步很棒,那你就参加咱们班的节目吧!”他说:“老师,我能行吗?你会不会又不用我了?”我说:“不会的!”只见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趴在我的身上说:“老师你真好!”
从这件事上,我们可以看出孩子们的自尊心是多么的强,那我希望各位老师在处理孩子们每件事情上,能多考虑以下孩子们的感受!
二、玩沙
我们幼儿园地处农村,幼儿的户外活动场地很大,就在院子的一角有一块沙地,平日我们都不太留意,但是最近课下活动时,我发现总有三三两两的幼儿蹲在沙地里玩沙子,有的还在堆沙子,有的不只在地上画什么,直到上课铃响,才恋恋不舍的离去。
今天户外活动时,本来是安排滑滑梯,可是泽乾却跑到我面前对我说:“老师咱们能不能玩沙子呀?”我想:何不借这次机会去看看他们到底在干什么呢!于是我领着孩子们来到沙地里,这时他们象一群放飞的小鸟,“飞”到沙地里忙了起来,一会儿工夫,子哲对我说:“老师你看我画的村庄。”有的在画树和小鸟,画得不好没有关系,用手一抹,重新开始,有的两人一伙在堆小山,瞧孩子们那股认真劲儿,没想到一块小小的沙地,却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通过这件事,我改变了以前的看法:总以为玩沙脏幼儿不喜欢。但是现在我觉得孩子们在这块沙地里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玩儿得非常尽兴。
教育随笔:老师,我自己来
今天美术活动时,孩子们都在认真地给小花伞涂色,我巡视了一圈,看着孩子们的小花伞不如我想象的那么好,我就拿起油画棒帮他们添几下,修一修。“翰宝,你这个伞边上没有涂到,像老师这样按序从上往下涂,不要着急。”“颜色要均匀,不能留空白的地方”,我走到飞飞身边对他说。他低下头去开始进行加工。
过了一会儿,大部分的小朋友都画好了,我看见成成小朋友还在认真地涂着,我走过去一看,好多地方没有涂均匀,我正想帮他修改时,他很快拿走画纸,对我说:“老师,我自己来。”当时我愣住了,看着成成的眼神好像在对我说:老师,这是我的小花伞,我自己用心能涂好,上面的图案是我的想法,你为什么要破坏我的作品呢?是呀,我们老师总自以为是地为孩子的作品进行修改,为了让作品看起来更加锦上添花,可是孩子们却不这么想,他们都想自己独立完成自己的作品,这样才能真正尝到成功的喜悦。
《纲要》艺术领域目标指出:要让儿童“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成人“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所以在幼儿艺术活动中,教师们认识到:感受、喜欢、大胆表现才是我们在艺术活动中应该追求的教育价值,我们的艺术教育活动不是以造就艺术家为最终目的的,艺术教育是通过艺术活动,提高幼儿对艺术的兴趣,培养幼儿的艺术审美创造力,发展幼儿智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艺术启蒙教育。儿童艺术活动更多的需要情绪、情感的支持,所以我们应该变过去的“要我画”为“我想画”“我能画”。我们要做的是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支持幼儿大胆地表达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达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不要怕,我来保护你
每天午睡和起床的时间,能力强的孩子自己穿脱衣服,而那些小年龄的孩子则由我们帮助穿。
昨天中午起床后我和往常一样一边给那些个小不点穿衣服,一边享受着听他们的小秘密。
晨晨过来,侧着头冲我“嘻嘻”笑,我也回她一个微笑,一边继续帮昊昊拉裤子。
过了一会,我感觉身后有人推了一下,回头看是晨晨,她正笑眯眯地看着我,我知道这是孩子表达喜欢的方式,也没在意,过不多久,身后的一股力量使我失去了平衡,人往前倒在孩子们的被子上。
我回头看,原来是晨晨和瑜瑜(可能刚才瑜瑜看到晨晨的亲昵行为我没有排斥,便也加入了进来),正当我要跟她们讲话的时候,宁宁走过来,拦在了我和她们两个人的当中,嘴里还一边说着“不要怕,我来保护你”,还试图把他们推开。
我连忙阻止了他,把他抱在怀里。
在幼儿园居然有这样一个正义的小男生会保护我,这让我感到幸福。
去年曾经听宁宁的妈妈说过,在家妈妈如果受到委屈了宁宁定会义无反顾地冲过来保护妈妈。
这让我想起了我们近段时间正在谈论的一个话题——幼儿非智力因素在生活中的影响。
我们成人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普遍对幼儿智力因素关注比较多,如经验的积累,知识的建构等,而往往忽视幼儿作为社会成员基本的道德礼仪。
从小培养幼儿的责任感是我们当代教师应重视的一个教育目标,只有有责任感的人才能被人们所接受,也才能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