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宝剑锋从磨砺出,直面挫折犹得完美人生

发布时间:2021-03-27

幼儿小班语言活动方案。

家园共育讲究的是快乐专递,开心学习!教师与家长之间要互相理解、互相帮助,用心关注,用心倾听,用心帮助,帮助孩子发现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那么,家长需要做的工作有哪些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宝剑锋从磨砺出,直面挫折犹得完美人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如今,我们会经常看到这样的新闻:某人在工作岗位上与人争吵感到委屈后就跳河自尽;某孩由于成绩落后被老师或父母批评几句就离家出走……这些事件,都发生在我们周围。这些人从小被宠着,他们都是在赞美和表扬与迁就和溺爱的生活环境中长大,没有受过委屈和挫折。

可是现实的生活不会是一帆风顺,也不可能随你的意愿而改变的。在生活的道路上,任何时候都可能遇到困难,受到挫折。可以说,挫折伴随孩子成长的每一步。当孩子在生活遇到挫折时,我们应教育孩子克服畏难思想和依赖心理,鼓励孩子独立面对困难,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从容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挫折。

有一首歌唱得好:“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做父母的不能庇佑孩子一辈子。所以家长要有意识地对孩子加强挫折能力的培养,增强心理承受力,让他们身心全面发展。

从依依呀呀学语开始,我对孩子不娇惯、不纵容,尽管我从心里疼她,爱她,但是该“狠”的时候,我决不“心慈手软”。尤其在培养孩子抗挫折能力方面。YJs21.cOM

辩证地说,我倒希望孩子偶尔受点打击,因为挫折是孩子成长的最好老师,一所助人成熟、坚强的好学校。

自从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开播以来,女儿就一直是它的热心观众,不仅每天都观看节目,而且还积极参与节目。2004年5月初的一天,我发现7岁半的依依趴在桌子上一会写一会画,忙得连吃饭都叫不出来。问她忙啥呢?她说在给鞠萍姐姐和“顽皮”写信。我听了有些好奇,给她们写信干什么呀?“你不看节目呀?鞠萍姐姐和‘顽皮’主持的节目里,每天都要读幸运小观众的信,还要展示小朋友的照片呢。我也要给他们写信,争取做幸运小观众,让他们展示我的照片,让全国的小朋友都认识我。”女儿说得兴高采烈的,仿佛自己已经成了幸运小观众了。

我对她的这一想法表示赞赏,并表扬了她这种积极参与、敢想敢做的精神。但心里我很清楚,女儿这封信十有八九会石沉大海。我是老媒体人了,深知在浩如烟海的读者、观众来信中,要被抽中,不知道要有多大的运气。她妈妈看着女儿那快乐和满是憧憬的表情,内心有些不忍。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是不是该找个理由,让女儿放弃这个行动?

妻子向我说了自己的想法。我沉思了一下,觉得还是放手让女儿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一是给孩子一个参与的机会;二是给她一个面对挫折的机会。这对孩子不是坏事。

我们于是看着女儿忙活。她忙了很久,才写完给鞠萍姐姐和“顽皮”的信,又画了一副“顽皮”画像,然后拿来让我们看。字虽然写得丑了一些,但语句还算通顺,大大的“顽皮”画得也不错。我们对她又是一番肯定,她妈妈找来了信封和邮票。女儿将信和画及自己最满意的一张照片,装进了信封里,仔细地封好了,才肯吃饭。

第二天她早早就下楼了,在上学的路上,把信投进了邮筒。然后就开始了漫长的等待。每天她都要正襟危坐在电视机前,雷打不动地观看鞠萍姐姐和顽皮主持的《动漫世界》节目,节目快结束的时候,她总要紧张而又严肃地警示我们:别出声,好好听,看今天是不是读我的信!

而每当屏幕上出现的不是自己的照片时,她总是失望地说:“怎么还没念我的信?”然后神情就变得没落,别的节目也没兴致看了。我心里很难受,于是安慰她,一定要看淡这件事,全国那么多小观众,给鞠萍姐姐和“顽皮”写信的人不知道有多少,抽不到自己的是正常的。就如爸爸每天看那么多的读者来信,有多少读者收不到爸爸的回信呀?女儿点点头,可还是每天都盼着鞠萍姐姐和“顽皮”读自己的名字。

20多天了无音信,女儿彻底失望了,当再一次听到鞠萍姐姐和“顽皮”念别人的名字的时候,她大哭起来。我和她妈妈劝她别哭了,她伤心地说:“这是我经历的最大的打击了,我能不哭吗?”说得我和她妈妈心里也觉得酸酸的。

妻子抱着女儿,用母亲的抚摸安抚着女儿,并用责怪的眼神看着我。言下之意,当初如果想办法转移女儿的注意力,放弃写信,不是就没有今天这样的伤心了吗?我一点也不后悔当初的决定,在今后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女儿还不知道要遭受多少次类似的打击呢,我们能每一次都帮助她逃避吗?惟有勇敢面对,才能锤炼成强者!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挫折教育助男孩树立人生目标


父母是孩子生活中的一面镜子,是孩子的引路人。父母如何对待人生的挫折,首先是对父母人生态度的一个考验,其次是对孩子给予何种影响。如果父母在挫折面前积极乐观,把挫折看成一个人生的新契机,那么孩子也会在父母的影响下,直面人生的各种挫折,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各种挑战。如果父母在挫折面前消极悲观,回避现实,那么只能降低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更不利于教育孩子正视挫折。

人的一生从来不会一帆风顺,漫漫人生路,苦乐相掺,悲喜相伴,往往挫折坎坷比平坦之路更多。挫折会伴随每个男孩的一生,成为他们人生的一部分。从小不让男孩经历一些挫折,他们长大后可能就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从小让男孩学会抵抗挫折,他们就会成为一个在人生路上不断前行的勇者。所以,家长应该引导男孩认识挫折,正确对待挫折,从而战胜挫折。

纵观历史,古今中外,凡是有所建树的人,无一不是在挫折面前经受住了考验,从而铸造一个不平凡的人生。每个人就是在不断地认识挫折、战胜挫折的过程中成长和发展的,只有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够勇敢地面对挫折、应对挫折、战胜挫折。如果不能正确地看待挫折,就会在挫折面前止步不前,怨天尤人,结果终将一事无成。

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如果父母希望儿子未来的人生少一些悲哀气氛,多一些壮丽色彩,就要让孩子早点懂得挫折是人生的常态。这样,当挫折到来时,孩子才会从容面对,而不是无奈逃避。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可以让孩子学会独立面对困难,激发孩子主动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克服困难的对策。

巴雷尼小时候因病成了残疾,母亲强忍住内心的悲痛,对他进行鼓励和帮助。她拉着巴雷尼的手说:“孩子,妈妈相信你是个有志气的人,希望你能用自己的双腿,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好巴雷尼,你能够答应妈妈吗?”母亲的话,像铁锤一样撞击着巴雷尼的心扉。从那以后,母亲只要一有空,就给巴雷尼练习走路,做体操,母子两个常常累得满头大汗。体育锻炼弥补了残疾给巴雷尼带来的不便,他在母亲的影响下,终于经受住了命运给他的残酷打击。通过刻苦学习,巴雷尼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大学毕业后,他以全部精力致力于耳科神经学的研究。最后,他终于登上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领奖台。

高尔基能够成为世界著名的文坛巨匠,与他童年遭受的挫折是分不开的。居里夫人所以能成为世界上唯一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也与她从小历经磨难、艰苦打下的知识基础和顽强的意志品格紧密相连。有人曾对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他们中间有50%以上的人都有过坎坷不幸的童年。爱迪生曾说:“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坚强的意志,不管环境变换到何种地步,他的初衷与希望仍不会有丝毫的改变,而终于克服障碍,以达到期望的目的。”

由此可见,人生正是因为经历了无数的挫折,才变得缤纷多彩,丰富充实。挫折从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不管喜欢不喜欢,乐意不乐意,挫折都会不期而至。让孩子明白挫折是生活的一部分,学会正确地看待挫折,孩子才能更快地成长、成熟,将来才会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

当然,有些自然灾害给人们造成的挫折仍然难以预测和防范,如地震、台风等,但一些人为因素造成的挫折是可以避免的。如接连出现的大学生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人际关系不良等产生的厌学,甚至跳楼自杀现象,就是因为他们不能正确地认识挫折。

所以,家长从小就要对男孩进行挫折教育,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一旦孩子树立了远大的目标,就不会轻易屈服于各种挫折。挫折发生时,鼓励孩子冷静分析,沉着应对,找到解决挫折的有效办法。平常和孩子一起探索战胜挫折、克服消极心理的有效方法,帮助孩子进行自我排解,自我疏导,从而将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增添战胜挫折的勇气。

荷兰人如何引导孩子直面死亡


7月24日上午,MH17航班40名荷兰遇难者的遗体回国,皇室出迎,国家降半旗。一具遗体一具棺木一辆灵车,都由八位士兵抬灵,民众自发在马路边注视运送车队,汽车停车亮灯致哀。这种哀悼神圣尊严,荷兰人直面死亡和伤痛的姿态令人动容。少年商学院专栏作者、在荷兰获得博士学位并定居下来的魏蔻蔻,从身边的案例着手,特地撰写了如下关于荷兰人引导孩子直面伤痛与死亡的专栏文章。 (上为市民夹道迎接遇难者遗体回国的场景)

别说“不要怕,有我在呢”

荷兰人对待恐惧,伤痛和死亡的态度,说简单点,就是“直接面对,彻底承受”,几乎没有“善意的隐瞒或谎言”这样的说法。比如在我们中国,如果一个老年人被诊断为癌症,那么医生一般会先告知其家属,而不会告诉当事人。而在荷兰,只要当事人是神智清醒的,医生都会直接和当事人交流,由病人自己决定是否告诉家属。

投射在日常生活里,荷兰父母也觉得他们只能向孩子忠实地呈现现实,而不是赋予自己强大的信息过滤权,去决定哪些是孩子该知道的,哪些不是。在孩子觉得害怕的时候,多数父母只简单对孩子说“不要怕,有妈妈/爸爸在呢”。心理学家认为,如果这样说,是一种没有长远价值的安慰和逃避。因为孩子在这句话的引导下,虽然得到短暂的慰藉,可是无法帮助他们解决恐惧的根源,况且父母不可能永远都在。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父母和孩子讨论恐惧,将恐惧肢解,细化地提出“不要怕”的具体解决放案。荷兰父母在这方面做得相对较好,比如他们会和孩子交流,“你在怕什么?你觉得那个为什么可怕?怎么样我们才能不怕”等等。这种方式对怕黑,怕虫子这些具体的东西很有用。孩子会认识到这些不可怕,建立识别和面对的意识,心理逐渐成长。

“孩子,我也和你一样害怕”

可如果孩子的恐惧是更深层抽象的情绪,如害怕亲人的死亡,就是另一种处理方式了——父母在孩子面前敢于承认自己的恐惧,让孩子知道某些情况下,恐惧无法避免,采取行动也无法解决,只能交给时间。

我想和朋友们分享一些我身边的故事。我一位朋友的六岁儿子,担心患癌症的外婆去世,怕得睡不着觉。他妈妈会拥抱着他,并不掩饰自己的痛苦和眼泪,对他说:“我也和你一样害怕,不过外婆现在不是还在我们身边吗?我们得好好珍惜外婆在的每一天。你要好好睡觉,明天才有精神去看外婆,对不对?”

我要加一句,这种情况下,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做“最优假设”,别说:“外婆在医院得到最好的治疗,相信医疗、相信科学,说不定外婆会很快好起来的。”这样完全是不负责任地给孩子增加希望,如果现实不是这样,对孩子的打击更大。

当孩子问起爸爸,她只重复强调“去世了”

在荷兰,无论孩子多小,父母都不会向孩子隐瞒家庭重大变故的信息。孩子的亲人去世了,家长就明白的告知什么是“死亡”,不会骗说去出差了,出远门了等等;父母离婚了,谁生病了,也直接告知孩子,并解释这些是怎么回事。

我的先生是荷兰人。他公司里的一个员工叫桑德拉,她老公在她儿子Dirk只有4岁的时候出车祸骤然离世。

她当天把Dirk从学校接回家,就对孩子直说了:“爸爸死了!今天爸爸骑摩托车的时候出了事故,他永远地离开我们了。从今天起,只有妈妈和你了,爸爸再也不会回家了。明天起我们还要处理很多事情,比如爸爸的葬礼,你要去给爸爸道别。我们的生活在短时间内会有些改变,比如你这几天暂时不会去上学;有可能你会看到妈妈哭,还有很多家人会哭,我尽量做到不大哭,但是有很多东西会和以前不一样了。”

Dirk似懂非懂,问:“那我过五岁生日的时候,爸爸会不会来呢?”桑德拉红着眼睛说:“不会了,因为爸爸死了,爸爸再也不会出现在你任何的一次生日派对里了。”Dirk大哭,桑德拉搂着他说:“宝贝,妈妈也很难接受和相信,可这件事的确发生了,我们只有一起面对。”

Dirk参加了爸爸的葬礼,给爸爸的棺材上撒土说再见。可是因为他太小了,之后还是经常问起为什么爸爸不在,桑德拉每次都重复强调爸爸去世了。我看不下去,劝她不要太勉强。可我先生非常赞同桑德拉的做法,说必须要反复重申概念,让Dirk真正明白什么是亲人的亡故,这样对他有好处。因为他的生活已经决定了他必须比其他孩子要更早的了解死亡,他应该尽快学会接受。

Dirk大概在4个月后,总算接受了父亲离开的事实,并学会了如何与这个事实相处。桑德拉每周会在亡夫遗像前的花瓶里插上一束白玫瑰,而Dirk每天都会给花瓶里的白玫瑰换水。他会拍着心口说:“爸爸去世了,就算爸爸再也不能来看我,我还是会永远想他。奶奶说了,我们都要习惯在没有爸爸的时候也要快乐的生活。”

Dirk现在已经9岁了,爱好跆拳道和弹钢琴,喜欢吃炸鸡腿和小羊排,和妈妈还有继父及妹妹一起和乐融融的生活。他依然每天给爸爸遗像前花瓶里的白玫瑰换水,生日的时候,在遗像前多点一支白蜡烛。

“决不能说他可怜”

在这种“直面伤痛”的文化里,“受伤”便不再是孩子们撒娇的理由。若孩子的伤痛和挫折是因为不可抗拒的外因造成的,大家都会关爱、支持,一起面对,想办法改善,那个凝聚力的正面能量之强,特别让人感动。若孩子的伤痛,是自己不守规矩造成的,家长几乎完全不同情,也不表现心疼,而是非常“狠心”的让孩子反省,接受教训,及彻底承受后果。

前阵子为了迎接巴西世界杯,在开赛那天,我先生家族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把房子装饰成橙色。我老公10岁的外甥Armin的任务是剪橙色的彩带,结果他不专心,抬头看电视,一下子就把左手大拇指顶端的肉剪掉了,鲜血奔涌。

我们第一时间处理了伤口,并带他去医院包扎。他很坚强,没有哭。医生说,这几天会疼痛,在之后的两周他的大拇指会逐渐愈合,可指尖的麻木感会持续大概6-8周。

回家后,他坐着休息,大家也没有特别关注他,继续装饰房子。我帮他倒了杯水,喂他喝,他妈妈马上过来说:“他要喝水你让他自己倒,不要喂他喝,让他自己想办法。”说完又回头对着他说:“你只是大拇指受了伤,你的手还可以活动,医生说了你这个伤痛要持续6-8周,在以后的这段时间你要学会忍着不方便也要自理自己的生活。”

我说了句:“算了,Armine好可怜!”以他爸爸为代表的全家人都炸开锅了:“他有什么可怜的?从他七岁开始使用剪刀,我们就反复告诫他用剪刀时要专心,如果不专心会有什么危险。他今天不按学到的做事,自己边剪边看电视,伤了他自己,只能说他不够聪明不守规矩,决不能说他可怜。”

于是,在之后吃晚饭,漱口,洗澡(他带了个橡皮手套自己洗),睡觉,都是他自己应付的,临睡前,他和我们亲吻道晚安,然后对他父母说:“爸爸、妈妈,我记住了,以后再也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了。”

他睡了之后,他父母才在我们面前表现出了对儿子的关切,除了拿着医生开的药膏反复研究外,还不断问我中医有没有什么草药对皮肤恢复有帮助的。

我们中国的父母喜欢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孩子过滤痛苦、筛选信息,希望尽可能的让孩子一路坦途,避免磨难,结果孩子缺少学习挫折之后如何修正自己的机会,成年后可能会更艰难。其实,磨难不用刻意营造,更无需回避,它来的时候,大家一起真实面对,分享和学习承受它的过程就行了。如何给孩子一个有韧性和厚度的人生,取决于父母的选择和态度。

直面和接受伤痛需要很多勇气,甚至连拿出这份勇气都需要一个磕磕绊绊的过程。因此,我们何不将这份勇气提前献给我们的孩子,让他/她知道,不要羡慕别人的幸运,不用懊恼自己的遭遇,遇到什么,就稳稳的接住,全力承受。选择坚强,但不用逞强,要有直面的态度和寻求帮助的准备。这难道不是一份最好的礼物吗?

家庭教育——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家庭教育——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家庭教育,是一个人在家庭这个特殊社会结构中所受的教育,一般指一个人从出生到自己组成家庭之前所受到的来自家庭各方面的影响,包括有意识的知识传授、道德教育和有意识的家庭生活氛围的陶冶。按照传统观念,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

家庭教育的特点表现:

一、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二、家庭教育是教育孩子的起点和基点;

三、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造就孩子成才的基础条件;

四、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优化孩子心灵的催化剂;

五、家庭教育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孩子一生。

儿童是有自尊心的,如果我们在教育儿童时忽视他们自尊心的存在,常常对他们批语指责、甚至打骂,不注意给孩子留面子,常在孩子同伴面前或外人面前数落孩子的不是,责骂惩罚孩子,使孩子在同伴中抬不起头,没有地位,这样不仅达不到教育目的,反而大大刺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激动孩子的憎恨,敌对和紧张情绪,促使孩子养成报复,自卑的不健康心理。有用的真东西是需要静下心来思考、提炼的。教育孩子并没有父母想像的那样复杂,抓好了亲子关系、习惯培养、学习这三件大事,父母成为杰出的父母,孩子成为杰出的孩子,就都不是遥远的梦幻了。

注重细节,养育完美女孩!


从出生到7岁——女孩主要的成长任务是长身体

从出生到7岁这段时间里,女孩的成长任务主要是身体的发育。在这一阶段,女孩将要学会走路、说话、思维,这也为她今后的智力发展奠定了基础。

说起这一阶段的小女孩,很多父母都会自豪地说:

“我5岁的女儿已经能背将近百首古诗了。”

“我女儿才4岁,她已经能讲很多故事了。”

……

的确,在这一阶段,由于出色的语言和记忆天赋,女孩确实表现的比男孩要优秀,但正因如此,父母更容易犯教育错误。

美国的儿童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女孩子在10~11岁时才会有理性的思维,如果在孩子的能力还没有达到时就强迫她们去理解事物,只会打击家长的积极性并加重孩子的负担。

一般来说,如果父母试图让一个小女孩的思维能力加速发展,这样只会令她在今后的日子里对自己失去信心。

为什么这样说呢?

我们都知道,女孩是很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在她小的时候,她往往为了博得父母的喜欢而努力地进行学习和练习,比如背诗歌给父母听、学儿歌和舞蹈为父母和他人表演……

但值得女孩父母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女孩都是学习的天才。当女孩长大后,很多女孩子很可能再也不能像小时候那样很容易地取得成绩,用成绩来博得父母的喜爱。

当小时候与长大后的落差过大时,脆弱的小女孩就会感觉到无法接受,进而对自己失去信心。这也正是很多女孩子小时候性格开朗、聪明伶俐,长大后反而形成内向、自卑个性的最主要原因。

在这一阶段,父母最容易犯的第二个教育错误就是,试图用讲道理的方式赢得女孩的合作。

其实,如果我们试图让一个只有三、四岁的小女孩接受我们所讲的那些大道理,或者听从我们的告诫,这些都是违背女孩成长规律,或者说是拔苗助长的一种教育方式。因为一个刚刚学会说话的小女孩是不可以理解这些大道理的。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个阶段的孩子所犯的错误呢?

一位妈妈这样介绍了自己的经验:

以前,我每天要告诉女儿好多次,让她玩完橡皮泥后把它装到盒子里,要不然橡皮泥风干了就不能玩了。但我发现,她总是记不住我所说的话。后来,我才意识到我所讲的这些大道理对她完全不起作用,于是,我每次都会亲自帮她把橡皮泥放好,我在用行为告诉她该怎么做。我示范了几次之后,女儿就开始模仿我的样子把橡皮泥放好了。

小女孩从出生到7岁只会象征性地思维,父母不能指望她们像大人一样用逻辑思维理解问题,或朝着一个目标有步骤地执行自己的计划。她们记不住一些家庭的规则,所以父母必须用行动告诉她们怎样去做,并不断地提醒她们。

当然,对于一些女孩必须要避免的行为,例如小女孩经常自己跑到马路上去玩,或者吃掉到地上的食品等,这时父母有必要给她一个明确的态度:“不!没有我的带领,你自己不能过马路。”“你不能吃掉到地上的这些脏东西。”并且父母需要不断地重复并提醒她。只有这样,她才能知道父母所说的话是真的,她才会真正意识到自己的这种行为是不被允许的。

给父母的建议

了解了这一阶段小女孩的特点,父母们还需要了解以下几点知识和技巧。

方法一:这一年龄阶段的女孩需要父母为她做决定

在这一年龄阶段,女孩喜欢的东西会有很多,如漂亮的头花、不同款式的衣服、大大小小的洋娃娃……但父母不能为她们提供过多的选择,因为选择太多,她们反而会感到无所适从。

例如,如果妈妈这样问女孩:“你晚饭想吃点什么?”这个问题对于还处在形象思维阶段的人来说太难了,她们往往不知道该怎样回答。

但如果妈妈这样问她:“宝贝,你晚饭是想吃馒头,还是想吃包子?”这样女孩就能很快做出决定。

有些父母认为,如果给女孩很多选项,让她自己做出选择,这不是很好的教孩子怎样做决定的机会吗?但是,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为女孩提供的选择范围太宽泛了,她们会因不能理性思维而对这些选择感到很困惑。

其实,在女孩7岁之前,许多事情必须由成人来做主,例如吃什么水果、什么时候刷牙、什么时候睡觉等等。

又如,“你想去莉莉家玩吗?”这种问题是小女孩无法自己决定的,这时,父母就要根据女儿平时是否喜欢和莉莉玩之类的线索来判断,如果她确实喜欢,父母可以向她建议:“你可以去找莉莉玩一会儿呀!”这样女儿就会高高兴兴地找小伙伴去玩。

很多父母也许会认为这样养育女孩有点“专制”了,他们会问:“我们的女儿是怎样想的?”“她自己喜欢怎样做呢?”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如果还没有理性思维的能力,小女孩更喜欢父母替她做决定。如果父母在做决定时态度和蔼而又坚决,是很容易赢得女儿的合作的,这样会使她有安全感,因为她知道父母再为她负责。当然,当7岁之后,当女孩有了理性思维的能力,她就不再需要父母再为她做决定了。

方法二:不要让小女孩过早地进入成人世界

一位6岁女孩的母亲曾这样说起她的女儿:

我和丈夫离婚后,女儿已经和她的父亲生活了两年。但最近我发现,我6岁的女儿现在变得像个小妻子,她向我诉说爸爸的工作、爸爸的生活、爸爸对金钱的忧虑以及几乎一切她爸爸过去总是跟我讲的事情。

我的女儿刚刚6岁,我觉得这会对她的成长不利。于是,我和女儿在一起的时候,我会努力地使她感觉到轻松。如我会和她玩“过家家”、玩捉迷藏、对她扮滑稽的鬼脸等,但我却发现女儿已经不喜欢这些了。她喜欢同我像大人一样聊天,询问我现在的状况等。我觉得这对她太不公平了。

的确,这对于只有6岁的小女孩来说是很残忍的事情。如此小的年龄就被拉到成人的世界里、就感受到了成人才能感受到的压力,这对她的成长是很不利的,她甚至还会由于心理不堪重负而造成心理歪曲。

当然,这是一个很特殊的事例,这个小女孩生活在一个离异的家庭里。但即使在一个正常的家庭里,父母也要遵循女孩正常的成长规律,不要过早地把她拉入到成人的世界里。

那么,怎样才能避免使女孩受到成人生活中的烦恼和忧虑的影响呢?

首先,我们不能把小女孩看作一个小大人一样来对她开玩笑,如:“你长大后打算找一个什么样的男朋友呀?”或者,称她为小淑女,并希望她的行为像大人一样,这些通常都会使这一年龄段的女孩感到困惑或不知所措。

其次,当女孩做出一些符合她们年龄段的事情时,父母应该及时表扬她,这样她才不会对成人世界感兴趣,或者被成人世界所吸引。

方法三:尊重这一年龄段女孩的情绪

婴儿时代,女孩常常用哭来表达她们感情上或身体上的痛苦。如尿布湿了,感觉到饿了、冷了,或者是孤独了,女孩都会哭。这时,由于女孩还不会表达,父母总会去耐心地寻找原因,直到婴儿不哭不闹为止。

当女孩会说话之后,她们哭闹的原因也复杂起来,有时是因为她需要父母的关注、有时是她感觉父母不再爱她了、有时还可能是因为她与小伙伴之间发生了误会等。但此时的父母开始不相信女孩,他们开始否认女孩的情绪。如他们经常这样对女儿说:

“你一定不是这样感觉的!”

“你一定是装的!”

“没事的,打针一点都不痛!”

……

于是,在情绪被父母否定之后,女孩开始变得不再喜欢与父母合作,她们有时甚至会像小男孩那样跟父母对着干。这时,女孩的父母开始疑惑了:“我的女儿为什么越来越不听话呢?”

其实,并不是我们的女孩越来越不听话,而是她们长大了,她们有了自我意识。当她们的感觉、情绪被父母否定后,她们就会不高兴,于是便有了不与父母合作的行为。所以,要想让我们的女孩一直做“乖乖女”,父母就要学会尊重她们的自我意识、尊重她们的情绪。

对此,一位明智的父亲很有经验:

一个4岁的小女孩对爸爸说:“爸爸,我不想去看医生,医生会伤害我的。”

“我知道,去看医生,医生就有可能给你打针。你很怕打针是吗?”

“嗯,我不想打针,打针很痛。”小女孩很认真地说。

“爸爸知道打针很疼,爸爸小时候也这样认为,不过你不用怕,爸爸会在你身边一直陪着你的。”

终于,在爸爸的耐心引导下,小女孩同意去看医生。

与男孩相比,女孩要敏感得多,当她的感觉和情绪被父母否定之后,她的反应要比男孩强烈得多。因此,有时,认同她的感觉和情绪,往往是促使女孩更乐意与父母合作的主要因素。

完美假日之樱花纷飞


去年的时候,我背着我的小小行囊,和妈妈一起去了日本。那里有纷飞的樱花,梦幻的迪斯尼乐园,和田野的气息。

可爱的迪斯尼建筑,充满童趣的乐园,还有妈妈和“大灰狼”的合影,是我们在日本度过的最快乐的时光。

上图:可爱的迪斯尼建筑

那许愿墙是我无意中发现的,上面许许多多的心愿,和我们的漂流瓶是多么相似啊!

每个人都拥有美好的心愿,那么这个充满美好的墙,不是很值得纪念吗?

上图:许愿墙

富士山和樱花是大家都知晓得,

只是第一次,那么近距离的接触,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樱花飘落,刹那间世界停留在这一秒。

风拂着脸,就像温柔的手。

仰起头,望见尽头的富士山。

忽然想起北岛诗集中的一段话:

一切都是命运

一切都是烟云

一切都是没有结局的开始

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追寻

一切欢乐都没有微笑

一切苦难都没有泪痕

一切语言都是重复

一切交往都是初逢

一切爱情都在心里

一切往事都在梦中

一切希望都带着注释

一切信仰都带着呻吟

一切爆发都有片刻的宁静

一切死亡都有冗长的回声

我愿以生命来交换下一次的完美。

只是已然错过。

育儿心得:挫折教育


育儿心得:挫折教育

昨天接孩子围棋学习下课,经过一家体育用品店,儿子看中了一款蓝色的滑轮鞋,经过试穿后还算满意,又挑选了一套护具,包括护膝、护肘、头盔等。一向办事利落的俺立马就掏钱付账了。经过老板娘简单的滑行指导,儿子乐滋滋的穿上鞋子就开步走,没想到脚下的轮子不听他使唤,一下子就摔倒在地了,看来穿滑轮鞋来滑行并不是那么容易滴。给儿子耐心的讲解要想稳稳的滑行,首先必须从穿滑轮鞋走路开始,一步一步脚踏实地走稳了,再开始练习滑行。

没想到儿子摔了几个跟头后,儿子泄气了竟然嘴里嚷嚷:“太难了,太难了,我不学了,妈妈你给我把鞋子退了吧。”看着儿子一副垂头丧气的模样,我又心疼又可气,这么一点点小小的困难就退缩,以后遇到更大的挫折怎么办呢?我耐心的给儿子讲解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并不是与生俱来就掌握很多本事,大家都是经过刻苦的练习才学会掌握每一项本领的,你看每一个玩滑轮的孩子,开始都会摔很多跤,妈妈当初学习溜冰的时候也是手都摔肿了啊。儿子似乎明白了些。

中午吃过午饭,儿子不睡午觉,干脆穿上了滑轮鞋,在我值班(孩子爸爸外出开会,奶奶回老家,因为我值班一个星期,儿子就跟着我值班了)的走廊里来回练习了起来,跟着儿子身边牵着他的小手充当教练角色,不断提醒他脚步慢点,两腿撇开,身体前倾保持平衡......哎呀,一不小心又摔跤了,整整一个小时,儿子数不清摔了多少跤,每次摔倒后,儿子马上自己爬起来,继续调整姿势前进,寻求最佳平衡方式,不断的摔跤,爬起,站立,稳身,开步,前进,平衡,摔跤,爬起.......骨子里倔强不认输的儿子一遍遍的练习着,小手掌跌打红肿了,小屁经过多次的跌摔也有点生疼,揉着小屁股,儿子对我说:“妈妈,怎么没有护掌啊。”心疼啊,妈妈没有想那么周全,再说这里也没有卖这个的吧。

终于,一个小时后,儿子可以松开我的手单独滑行了,不顾已经疲惫的小身子,儿子晚上又在楼下练习了起来。正好晚上,给儿子讲的睡前故事是《乔丹落选之后》,是关于乔丹落选后,他自信执着,努力刻苦、进取拼搏的故事,中学时候的乔丹1.88米的身高,很热爱篮球运动,他报名参加校篮球队,竟然被教练拒绝了,乔丹不气馁,执著申请,最终虽然教练答应他加入校队,但是条件是他必须为其他队员抱一年球衣,于是,赛场边多了一名特殊的球员,他不参加比赛,怀里抱着一堆球衣,眼神专注看着赛场上球员们的一举一动,赛场下,他刻苦练习,一遍遍投篮。利用一切机会勤奋练习,乔丹终于拥有精湛的球技,成了一名正式的球员,而这才是乔丹运动员生涯的开始。提问儿子这个故事说明的道理,儿子非常响亮的答道:“遇到困难,大家都要相信自己能战胜它。要努力练习,像今天我跌倒了自己爬起来,不认输,不断练习终于会玩滑轮了,就是战胜了这个玩滑轮的困难啊。”是的,面对困难与挫折,我们要积极乐观的面对,相信自己能战胜,以进取之心去挑战人生可能遇到的每一个难题。

好方法帮助塑造完美宝宝


1)活动水平

留意什么:你的婴儿真的对从她的弹力椅上看世界感到满意?又或者她从看换尿布转为看摔跤比赛?

如何处理:如果孩子的活动水平低,你可能不想用太多的身体活动来打击他。

相反,给予孩子足够的选择--悬挂仪器,路边的活动带--来激发孩子。

相反,高度活跃的婴儿对刺激有很高的忍受性。他可能在手脚上更快发展,例如比其他婴儿更快学会走路。负面影响:你需要对孩子的安全十分警惕,因为他比其他成熟婴儿更有可能惹上麻烦。在孩子学会到处滚动时就要移除婴儿床上的配件,一定要在移动板上使用安全带,而且永不让孩子一个人呆在弹力椅上,否则他有从椅上翻下来的危险。然而可能有好的方面:他可能是一个好的睡眠者,因为所有活动都使他累透了!

2)规律性

留意什么:你的孩子是否像闹钟一样有规律地睡眠、饮食甚至是排便?或者他拒绝你给他强加规律的每个尝试?

如何处理:对于一个有规律的婴儿来说,现在应尽量围绕孩子的习惯来计划日子--他的安全感就是基于此--而且这会让你好过些。当他长大一点之后,他能忍受日常错过的小睡。

如果是不稳定的孩子,尽量不要太严格以免让自己难受。不要执着于常规,但尝试每天保持相同的元素。例如,在同一张椅子上喂奶并坚持孩子喜欢的安抚方式。还有要明确地坚持睡眠时间--婴儿仍然需要休息,否则他们会变得情绪不稳。

3)社交能力

留意什么:不管动作多么突然,当你的孩子被任何人抱起时都会笑和发出叫声么?又或者他看上去天生就对陌生人不安,甚至抗拒祖母的亲近?

如何处理:如果你的孩子善于社交,制造多点机会让他与他人相处--参加游戏团、去公园,和当你外出时带上他一起。

不要强迫害羞的孩子应对不熟悉的情形。保持你与他的亲近知道他表现出他准备好与别人相处了--用过发出声音来陪伴他,或者,如果他年纪稍大,通过尝试让他不再坐你大腿并尝试到处爬行的方法。而且不用担心:尽管孩子会有一点内向,他会交到朋友的--只是以他的步调。

甚至最友好的婴儿会经历一些难熬的时候--被称作陌生人焦虑症--大概在9个月左右,这一直到18个月左右会逐渐减少。

4)适应能力

留意什么:你的孩子是否特别喜欢哭?又或者他拒绝在自己婴儿床以外的地方睡觉并把没吃过的食物吐出来给你?

如何处理:随和的婴儿能有足够适应性去忍受改变和接受生活中的陌生人。对于这种个性类型来说旅行是毫不吃力的--他可以在酒店房间或祖母怀里睡得和在自己房一样好。喜欢孩子的适应性,但不要利用它。例如,即使他准备好迎接新保姆,确保在你离开之前他们一起玩得很好。

如果你的孩子不是那么能适应,当引进新事物到他的生活里时要慢慢进行。即使是表面看起来很小的变化--例如你换了新眼睛或爸爸刮胡子了--也可能完全吓到他。如果你准备带他出去,带上一些熟悉的物品,例如孩子喜欢的篮子、书本和玩具,一边他有一些家的感觉。

5)热情

留意什么:你的孩子用震天动地的哭喊--大声地--表现情绪么?又或者被某事烦扰时他更喜欢啜泣?

如何处理:当你想安抚你的小表演家的每个哭喊时,如果你没能做到也不要感到愧疚。

这是婴儿热烈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如果你再也不能忍受了,把他放在婴儿床里并自己休息一下。而且要记在心里:有朝一日这种热情可能会让他成为一位优秀学生,因为他也会把他的所有干劲放进学习里。

对于没那么热情的婴儿来说,生活看起来会过得更为容易,但你必须更努力去明白他的想法。留意他(注意无聊厌倦的信号和阴沉的脸,例如到处看)并与孩子谈论他的感觉--“噢,你不喜欢这种噪声!”--这样他知道你在他身边并参与了他的生活。

6)性情

留意什么:你的孩子睡醒时微笑并整天保持着?又或者他以怒容、呜咽或埋怨开始一天?

如何处理:快乐的婴儿不喜欢什么?你可以通过一起玩耍来加强与孩子的联系:唱歌、互相吹口哨和玩愚蠢的游戏。

如果孩子皱眉头比笑要多的话你也不要感到焦头烂额--这不代表他不爱你。尽最大努力里确保他没有不舒服或生病,并且确保提供给他足够的微笑和感染来帮助他更积极地看世界。随着他长大并学会更好地表达自己,他的哭喊应该会变少。秘诀是保持孩子快乐,让他们做自己。

7)注意力涣散

留意什么:你能通过转换场景或提供新闻玩具来快速安抚婴儿吗?又或者当他不能得到他想要的或当他想要的时候没能得到时,孩子会很难平静下来吗?

如何处理:让容易分心的孩子远离麻烦或避免发怒是很容易的。

简单地让他离开他就会忘了这件事。但要记住事物也有可能在消极方面使孩子分心--例如,吵闹的房间可能会影响喂食--因此尽可能减少这些刺激因素。

如果孩子注意力集中些了,他可能在午睡不会留意到剪草机的声音,但当出现状况时,随时准备好行动--带着玩具或奶嘴。

8)固执

留意什么:你的孩子是不会轻易放弃的类型?他是否尽力拿到玩具或拒绝换尿布?又或者当他不能拥有玩具会哭喊并喜欢三心二意地改变活动?

如何处理:让固执的孩子带破浪鼓去信桌子,或在他玩耍的地方给他换尿布。通过增加玩具来让他保持忙碌--例如在CD架不再是一个挑战时,引进另一个分类器形状的玩具。

如果你的孩子不是那么固执的,则反过来:不要急着给他不适龄的玩具。如果你需要,让他做许多活动来使他忙碌。

9)敏感

留意什么:你的孩子对很小的刺激:噪声、人群、湿尿布或冷的床单都会大惊小怪吗?又或者他很少被环境或常规中的改变激怒?

如何处理:对敏感的孩子无论何时尽量保持环境是安定的:柔和的灯光、温和的音乐,和不过度的陪伴。用低沉的声音与他交谈,并在睡觉前避免过多的活动,否则他可能在安定自身上遇到问题。

如果你的孩子是没那么敏感的,经常检查他的尿布以确保尿布干净并使他感觉舒适。这种婴儿甚至对疼痛没有太多反应,因此当他们生病时可能会变得服从的和迟钝的而不是暴躁易怒的。

不管孩子的早期倾向如何,试着不要在头几个月太给他定型分类。当你学会与孩子的独特因素合作时,几乎所有性情特质可以是有积极作用的。这就是人们所知的“合适的好处”:接受你的孩子的能力并帮助他适应。最后,在让孩子变成快乐、适应力强的儿童的过程中,你对孩子的特质和行为的领悟及反应会发挥很长远的影响--这会带给你带来更多地满足。母亲与孩子的血缘联系,让你想养育并保护的孩子,这想法甚至在孩子出生前便会出现,但现实中,当你了解并认识自己与孩子,强烈的母爱会进一步发展,而且会在你的能力中变得坚不可摧。

完美假日之香港亲子游


带孩子去了趟香港。

走之前心里是颇不愉快的,那些苦闷,不说也罢!走的时候虽然把心态调整了又调整,但心仍不是很晴朗。

下了飞机,立刻感觉了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湿润和温暖,心也不再那么寒冷。红磡海逸酒店的海景房,放眼过去,维多利亚港尽收眼底,水面干净而空旷。

迪斯尼乐园,大多数游戏都是10岁以下的孩子玩的,儿子已经略显大了。不过他的兴致到还很高,毕竟还是孩子。大人只是凑热闹罢了。

3D电影,置身情景之中的感受,米奇鼠彷佛就在你眼前走动,它扔出的盘子彷佛一下就飞到你脸上了。。。孩子们惊叫着,欢闹着,我在感受这热闹的气氛的同时,心里也豁然开朗。人之所以感觉到困难,都跟你带了有色眼镜有关,正如这3D电影,你摘了那专用的眼镜,眼前就都是平面的东西了。所以,不要作茧自缚了罢,那些烦恼,忘了也罢!

晚上7点,天已经黑了,迪斯尼闭园,烟花迷幻,天空绚烂多彩!孩子们欢呼,大人唏嘘!突然心生寂寞,也替那烟花寂寞:她们盛装出世,用自己瞬间的绚烂取悦了别人的心空,生命短暂而寂寞,旷世的凄凉!

所有的门票、自助餐11岁以下的孩子都半价,我儿12岁。买票的时候没有人查你的证件,只是顺口问你:小朋友多大?孩子总是抢着说12岁!彷佛很得意自己已成年。有一次我们前面排队的一个孩子个子高他一头,说10岁,自然半价。孩子鄙夷了半天,我赶紧解释:“人家也许不过个子高而已”。孩子满脸的不相信,其实我也不信。香港这5天,很多次被问到年龄问题,从来说不出口的是11岁以下。

去了香港大学,孩子俨然觉得没有北大清华好,没有校园,依山而建的楼群,拥挤。也没有文化氛围。问孩子将来想不想来这里读书,孩子说不想。我没说什么,其实我知道,想来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都说香港是购物天堂,我想对有钱人来说是这样吧,我只shopping了半天,我觉得没什么好选,只给朋友带了几样化妆品,那是她托付给我的。我自己照她的清单也买了几样。

孩子此行最开心的就是观鸟了,香港气候湿润,鸟类很多,在海边,在公园,鸟的叫声都很清脆,孩子的笑容也很温暖!其实,孩子有自己的爱好,很好!何必强求太多。

吃不习惯香港的饭,不是我挑剔,只是我生于平民,最喜的还是家常的粗茶淡饭,回到家连吃了三天的稀饭咸菜,才觉得补了这几天的伙食!

香港,我去过了!

家园共育《宝剑锋从磨砺出,直面挫折犹得完美人生》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小班语言活动方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锋锋的坏习惯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锋锋的坏习惯”,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我们的锋锋自理能力很强,是个聪明又能干的孩子,但是他有一些不好的习惯:喜欢吃白饭,不吃菜;不是自己的东西却一定要说自己的;明明是做错了却...
    2020-07-01 阅读全文
  • 直面挫折珍爱生命名人名言四十条 倍珍惜每刻青春,使它在有限的生命线段内尽可能发出最大的光和热。佚名~~这方面的句子还有哪些呢?知您所想,为此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从网上收集整理了“直面挫折珍爱生命名人名言”,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2022-09-21 阅读全文
  • 描写人生舍与得的哲理句子收藏 生命的价值就在于他的一次性。你永远没有后悔的余地(机会)所有的快乐和伤痛,所有的微笑和泪水。只能代表过去。选择了生就放弃了死,选择了希望就放弃了失望,选择了明天就别再留恋今天。~~hello,以上句子你喜欢吗?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描写人生舍与得的哲理句子”,赶紧看看对您有没有帮...
    2022-09-19 阅读全文
  • 挫折教育助男孩树立人生目标 父母是孩子生活中的一面镜子,是孩子的引路人。父母如何对待人生的挫折,首先是对父母人生态度的一个考验,其次是对孩子给予何种影响。如果父母在挫折面前积极乐观,把挫折看成一个人生的新契机,那么孩子也会在父母...
    2022-02-05 阅读全文
  • 描写朋友之间谈人生舍与得的感悟短句 人生并非都是选择题或是是非题,大部分是应用题,要用我们一点一滴的论证,取舍的过程,做错了也没关系。~~我想你此时想把这些短句分享到朋友圈吧?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收集并整理了“描写朋友之间谈人生舍与得的感悟短句”,仅供您参考。...
    2022-09-22 阅读全文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锋锋的坏习惯”,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我们的锋锋自理能力很强,是个聪明又能干的孩子,但是他有一些不好的习惯:喜欢吃白饭,不吃菜;不是自己的东西却一定要说自己的;明明是做错了却...

2020-07-01 阅读全文

倍珍惜每刻青春,使它在有限的生命线段内尽可能发出最大的光和热。佚名~~这方面的句子还有哪些呢?知您所想,为此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从网上收集整理了“直面挫折珍爱生命名人名言”,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2022-09-21 阅读全文

生命的价值就在于他的一次性。你永远没有后悔的余地(机会)所有的快乐和伤痛,所有的微笑和泪水。只能代表过去。选择了生就放弃了死,选择了希望就放弃了失望,选择了明天就别再留恋今天。~~hello,以上句子你喜欢吗?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描写人生舍与得的哲理句子”,赶紧看看对您有没有帮...

2022-09-19 阅读全文

父母是孩子生活中的一面镜子,是孩子的引路人。父母如何对待人生的挫折,首先是对父母人生态度的一个考验,其次是对孩子给予何种影响。如果父母在挫折面前积极乐观,把挫折看成一个人生的新契机,那么孩子也会在父母...

2022-02-05 阅读全文

人生并非都是选择题或是是非题,大部分是应用题,要用我们一点一滴的论证,取舍的过程,做错了也没关系。~~我想你此时想把这些短句分享到朋友圈吧?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收集并整理了“描写朋友之间谈人生舍与得的感悟短句”,仅供您参考。...

2022-09-22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