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总是习惯把爱藏在心底
发布时间:2021-02-24 感恩父母活动总结 幼儿好习惯故事 幼儿感恩父母活动总结 第一次接触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是在大学时彭懿老师的讲座中。绘本以孩子思维的角度,向我们呈现了一个简单而又温馨的故事!兔宝宝用它仅有的肢体动作与匮乏的见识,努力地表达着它对妈妈的爱!而父母的爱却在轻描淡写中流露出伟大与无私!第一次听,就被其伟大无私的爱而深深感动,更被小兔的种种表现而吸引!这是一个进行爱的教育的好题材,所以我选择它作为本次家长开放日的活动。让家长看到孩子在幼儿园的语言表达和各方面表现的同时,提供他们彼此之间大胆表达爱的机会!因为,现在父母忙于工作,很少有机会将他们对孩子的爱大胆的表达出来,孩子更是不懂父母深深的爱意。
在活动现场,孩子们对小兔表达爱的方式进行了大胆地想象与猜测,也对小兔独有的表达爱的方式蠢蠢欲动,一个个都努力地展示自己张开手臂、高高举起的最大极限,并口中念着:我爱你有这么多!家长不仅看到了自己孩子的表现,更被他们的爱意所感动!最后,我请每个孩子都用抱一抱、亲一亲的方式去向自己的妈妈(长辈)表达爱意!从家长的灿烂的笑容中看出深深的感动。甚至,有位母亲流泪了,她说:平时照顾孩子的时间太少了,我总觉得亏欠孩子!
我们也被此情此景所触动。是啊,父母总是习惯把爱藏在心底,很少尝试大胆地说:孩子,我爱你!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最好的父母是"刚刚好"父母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父母们也在不断调适着自己,"期望孩子成为最好的孩子,期望自己是个最好的爸爸或妈妈",这是一些儿童乐园的家长们最大的心愿和动机。在一些幼儿心理乐园里,家长们渐渐明白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顺应孩子的心理发展,这才能使孩子成为最好的孩子。那么,如何成为最好的父母呢,其实,最好的父母是"刚刚好"的父母。什么是"刚刚好"的父母呢?
1、"刚刚好"的父母不苛求完美
不苛求完美的父母允许自己的孩子是一个既有优点又有缺点的孩子,明白自己的孩子在某方面善长,而在另一方面不善长是正常的。不苛求完美的父母经常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和成长过程中一点一滴的进步,并且很少放大孩子的缺点和不足。不苛求完美的父母,不光不要求自己的孩子做到完美无暇,更不责令和要求自己是个完美的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无论是经济上、精力上还是精神上,不透支,不过度承担,只是根据自己的现实情况尽力而为、顺势而为。
2、"刚刚好"的父母不是万能父母
"刚刚好"的父母绝不是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万能的父母,而是在孩子面前表现真实的父母。没有任何一个人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面对于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父母们要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会、不明白是很正常的,向孩子表达自己的不会,并不会损害作为父母的威望,父母可以鼓励孩子独立思考,或者跟孩子一起思考和探索,这反而会更加促进亲子关系的亲密发展和孩子智能的发展。
3、"刚刚好"的父母不仅仅是父母,还是孩子的好朋友
父母对于孩子来说,所扮演的角色不应仅仅只是父母,尤其是现今独生子女居多,孩子的伙伴关系建立相比以前有兄弟姐妹的时期要困难,因此,父母就更加需要以好朋友的身份和角色与孩子进行互动,为孩子的伙伴关系建设和发展树立好榜样,引领、帮助孩子自然、顺利地与小朋友们建立良好关系,进一步为孩子能够安全地从家庭分离,很好的适应外界环境做好铺垫。
父母们在成为父母的过程中,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心路历程,各种辛酸、艰难和幸福,值得细细品味、咀嚼、回忆和珍藏。父母们在承担起孩子的教养这一伟大责任的同时,尤其需要放松自己,对孩子不强求,不担忧,顺其自然,轻松育儿,孩子有了自由轻松的空间和氛围才能更好的成长,父母们也就实现了作为父母的最大价值。
尿裤子不是习惯(托班)
作为一个托班的班主任,在学校里每天都面对一群2岁多的宝宝,每天和他们相处在一起真是欢声笑语不断,有时候也是哭笑不得。
每天都有几个小朋友是坐校车来的,由于孩子自理能力差,他们家长也都会让宝宝带着换洗的裤子,因为宝宝小,尿裤子是经常地事,家长也觉得是习惯了。这一天早上做完早操,我们班的宝宝集体站好队去厕所小便,到了厕所门口大家都自觉的去了男女厕所,只有润润没有去厕所。于是,我就过去提醒他,他说他不小便,我用手一摸他裤子,他已经尿裤子了。我把他抱到屋子里边给他换裤子边说:“润润,现在天气冷了,你要小便要跟老实说哈,不能尿裤子了,很冷啊”
让我意想不到的是他的回答“没事,我奶奶给我还拿了一条裤子,你在给我换”,我真的不敢相信是两岁孩子的思想。我接着说:“润润,你怕不怕打针啊,现在天气冷了,尿裤子容易着凉,会感冒的。感冒了就会打针,这是奶奶给你拿的最后一条裤子了,你在尿裤子就会打针了。”他就默默地没说话。到了第二天,我又提醒了他一次,我说“润润,今天奶奶我没有给你带换洗裤子,你今天小便要和老师说,我陪你去厕所,好吗?”渐渐地,润润再也没有尿过裤子。
我觉得每个宝宝都是一个“小人精”,我们不能忽略他们的思想,他们其实懂得一些简单的道理,只要我们慢慢引导他们,他们会越来越听话懂事的。
把爱深化在日常活动中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跟孩子们说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但总觉得这些小公主、小皇帝们还是以自我为中心,很少考虑到别人的感受。但有件小事改变了我的看法,谁说小公主、小皇帝们不会关心帮助别人的?
早上晨间活动后,XY扭扭妮妮的哭了起来,旁边的SS说:“你怎么这么娇气的,又哭了!”(因为平时XY讲话就比较娇气)XY听了,哭得更厉害了!mm走过来说:“你怎么这么说她的,她可能不舒服吧!”又转身问XY,“你是不是不舒服呀?”XY点点头。这时老师走过去,得知孩子有些不舒服,便带去保健室看了一下。回教室后,孩子们都围了过来:“你怎么啦?”“要不要喝点水!”一声声的嘘寒问暖,让我感受到了孩子之间的浓浓情意!
这几天天气冷了
,班级孩子的出勤率低了些,晨间点名时总有孩子会问同伴怎么还没来得,是不是生病了,想同伴之类的话,说明在孩子心里还是有同伴的。
小小的孩子,有时其实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自私、任性,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都有一颗善良的种子,只要我们心中有爱,并把爱深化在日常活动中,这颗种子会在孩子们的心里生根发芽的。
教育随笔:把爱放在第一
教育随笔:把爱放在第一
明明是个聪明的小朋友,可是他却生性好动,非常调皮,不管是什么活动都喜欢东窜西跑,无法安静下来,常常惹得我很生气却又拿他没办法。
吃午饭了,别的小朋友都已经安静地坐下来准备吃饭了,可是一明还在大声地讲话并不停地摆弄着凳子,一会儿把凳子举过头顶,险些砸到别的小朋友,一会儿又不考虑自己的安全站在凳子上面跳下来。等饭菜都发好了,他又拿起勺子在嘴巴里咬着玩,多次提醒仍然没有效果,于是,我决定先把他的勺子收起来,期望他能认识到错误并改正过来,但是他非但没有,反而把错误进一步扩大,用手去抓饭来吃,并故意做出各动作,眼睛还挑衅地望着我,一副“其耐我何”的表情,惹得其他小朋友哈哈大笑,见别人大笑,他闹得更欢了,干脆在活动室里面来回跑动,或去玩一边的玩具,又或去碰倒别人的饭碗,最后搞得整个进餐过程就像是他自己的“个人表演秀”,不仅他自己不能好好吃饭,还影响了其他小朋友。
户外活动时,一明就更象是一头脱了缰的“野马”,根本就不听指挥了。
每次他犯了错误,我几乎都是用很强硬的态度来要求他按照我所要求的来改正,但是几乎每次都是他的态度比我还硬,收效甚微,达不到我所想要的效果,偶然的一次机会,我却发现他竟然很乐意地把他的错误改了过来。
那天,又到午睡时间,他又在床上滚来滚去,一会又叫别的宝宝,跟别人说话,一会又把被子盖住全身,弓起身子,在被子里面“跳舞”,还不时抬起头来看看我是否在看他,可就是不睡觉,我看到这样,刚想生气发作,像往常一样好好地批评他,可转念一想,每次我都以这样严厉的方式来对待,可他却并不吃这一套,这次不如给他来点“糖衣炮弹”,看看效果如何。于是,我没有像往常那样用批评的方式来要求他做好,而是走过去,轻轻拍拍他的背,在他耳边小声地说:“老师刚才都看见了,知道你表演的很棒,但是你看现在宝宝们都睡着了没有人能看到了,不如好好的睡觉,等睡醒了,我们起床后再在小朋友面前进行表演,好吗?”也许是一直以来都习惯了老师对他犯错误后的严厉批评,不知道也从来没见过老师也会这么柔声细语地跟他提要求,他两只眼睛发亮,接着很听话地点了点头,然后乖乖地躺下来睡觉,再没有说话。看着他的表现,我突然很自责也觉得很感动,原来自己一直都在一个误区里面徘徊,以为对待这些调皮的孩子只能是“严师出高徒”,只能是严厉点再严厉点,不知道原来很多时候,或许和风细雨般的教育更适合他们!
叔叔,我爱你、好习惯
昨天吃晚饭的时候,一切都和往常一样,昊昊分凳子,坐下吃饭,吃着吃着突然昊昊奶奶说:昊昊,你不是有话要给你叔叔说嘛,快点说吧。只见昊昊什么也不说,只是抿着个小嘴笑,光笑就是不说。我这心里就犯嘀咕啦,昊昊会说什么呢,让他叔叔给买玩具、买好吃的,还是。。。。。。。。。。。在巨大的好奇心下,我也接着问昊,你到底想给叔叔说什么呢,快点说啊,就这样接着问了好几遍才慢吞吞的、脸上还带着腼腆的笑说:叔叔,我爱你。我听昊这么说,有点惊讶!我说大声说,叔叔听不到,然后昊又大声的说了一遍,在场我们几个都哈哈笑起来,小昊昊也跟着笑。我就和奇怪的问问奶奶,昊怎么会突然这么说呢,奶奶说,今天从放学到回到家一路上就说,奶奶我爱你,爷爷我爱你,妈妈我爱你,爸爸我爱你,叔叔我爱你,婶婶我爱你,就这样嘟囔了一路
,到家之后就给奶奶说;我想告诉叔叔我爱你“。所以就有了刚才那一幕。在这里我想说的是:看着昊昊在一点点改变,一点点的成长,真的与幼儿园的环境是分不开的。
好习惯
时间过的好快,转眼十二天没有更新了,前几天网速不好,所以一直没有给科进更新日志,今天打扫完卫生,抽出一点点的时间给科进更新一下喽!
自上周幼儿园开了幼小衔接家长会之后,大班的孩子们就得必须八点之前到校了,还安排了值日,科进是周三做值日,做值日的时候孩子们会早一点到校,家长和孩子们都明白,这是园领导在给孩子们培养更好的习惯,以便让孩子们进入小学后能更快更好的适应新的环境,整理书包的问题大概一年前老师们就开会说过了,要孩子们自己整理书包,这一点科进做的不是很好,都得我们提醒之后才能完成,我们希望科进在幼儿园的最后一年里能把自己所有的事情做的更好,养成更多更好的习惯,让我们更省心!!!
爱听好话成了习惯
现在社会,大家都爱听好话。尤其是现在的现状,人口老龄化严重。计划生育也很严格,所以导致了一个家庭至少四个老人守着一个孩子。所以,孩子的地位越来越高,那他们在家庭中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小公主,小王子,同时,也想对出现了溺爱泛滥的现象。
近几年,孩子的叛逆,孤傲等现象比较严重,同时一部分来自家庭的影响。这不,在刚开学的几周里,我就发现了我们班的宝宝就有几个脾气不一般的孩子。晓彤是一个漂亮的三岁小女孩。她长得很干净很美丽,她的妈妈每天也打扮的他很漂亮。每次到学校都能得到老师的赞扬。有一天,另外一个美女又出现在了大家的视线里,她叫靖宇,她长得皮肤白皙,大大的眼睛很美丽,她的性格也很文静大家都情不自禁的很喜欢她。有一天早上,彤彤和宇宇的奶奶们同是送两个小美女到学校。大家都说“哇,两个美女呀”这时的彤彤有些别扭,就开始昂着头问自己的奶奶说“奶奶,我最漂亮,我比他漂亮对吗”旁边的奶奶说“对对,咱家彤彤是最美得”只见当时的彤彤就高高兴地跑向教室了。
其实,人的美不在于外表,心灵美是最重要的。也许现在的家长太爱自己的孩子了,以至于教育孩子忽视了很多“谦虚,认真,诚实”等很多做人的最起码道理。
让爱成为一种习惯
清晨来园时,孩子们在家长的陪同下走进活动室,我就会热情地迎接,并从家长怀里接过孩子:“你今天真漂亮。”“你真能干,自己来幼儿园的。”“你今天早饭吃什么呀?”让孩子一进幼儿园就有一份好心情。因为我想让孩子明白:老师是多么爱他们。
晨间锻炼时,我喜欢与孩子一起玩、一起疯,并随时关注孩子的活动情况。如果熟了,就及时提醒孩子们脱衣服,并用干毛巾擦去孩子背上的汗。活动结束,我会督促孩子及时把衣服穿上。因为我想孩子们明白:老师多么爱他们。
午餐时,我忙碌的穿梭在孩子们中间,随时关注他们的进餐情况,并告诉他们盘中餐的营养。看到孩子们吃得津津有味时,我觉得没有什么事情比这更幸福的事情了。我想让孩子们明白:老师是多么爱他们。
午睡时,我总是不厌其烦的帮这个孩子脱衣服,帮那个孩子掖掖被角,并让故事伴随孩子进入甜美的梦想。孩子们熟睡了,我还是不断地来回巡视,帮助蹬被子及时盖好,以免着凉。因为我想让孩子们明白:老师是多么爱他们。
孩子们身体不适时,我更是用心关注,了解他的现状,并随时做好准备。当孩子呕吐或大便在身上时,我又会毫不犹豫地伸出双手,帮孩子孩子清理污物,并换上干净的衣服。因为我想让孩子们明白:老师是多么爱他们。
游戏时,我与孩子玩做一团,尽情地享受童年的欢乐。当孩子不小心踩了别人一脚时,我就引导孩子向对方说“对不起”,以表歉意。
借东西时,我要求孩子对同伴说:“请你把这东西借给我,好吗?”归还时,我督促孩子对孩子对同伴说:“谢谢!”
离园时,我提醒孩子要与老师、同伴说声“再见。”
晚上入睡时,我要求孩子孩子与父母道声“晚安。”…….
无数件小事,一个个平凡的日子,如涓涓的溪流,滋润了我,也滋润了孩子们。我让孩子们明白:爱人者才能被人爱,只有爱成为我们的追求,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时,我们生命之花才会更加馥郁芬芳。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
星期天坐车走亲,刚上车却听到一个稚嫩的童声说:“妈妈,刚才上车的那个奶奶没座位了,我们让她坐我们的吧?”那位年轻时髦的妈妈说:“小孩子别多事”,孩子说:“我们幼儿园老师说要给爷爷奶奶让座。”妈妈说:“那是在幼儿园里,要听老师的话,做一个乖宝宝,我们现在在车上,老师看不到的。”孩子看了看那个奶奶没有说话,继续自己玩自己的了。
听到这样一段对话,我内心感到非常沉闷,在幼儿园里我们教育孩子平时要尊老爱幼,学雷锋做好事,在日常生活中这位妈妈却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刚刚建立的爱心
,却被她这样的话语磨灭了。虽然这样的家长极少数,但是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也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我们平时家园沟通共同教育孩子,是为了让孩子在家中和幼儿园中一个样,不要让孩子变成“一个小宝两个样”,为了孩子的明天,为了让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让孩子从小有健康向上的心理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希望这位母亲从这件事上能够及时反省自己,做好孩子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