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细心引导,耐心期待,孩子会给我们惊喜

发布时间:2021-02-15 教育孩子笔记 我们的城市幼儿园说课稿 我们的幼儿园活动方案 君君,是一个长的很漂亮的女孩。水汪汪的大眼睛,红红的嘴唇象花瓣。白白嫩嫩的皮肤。说起话来声音也好听,而且乐感很好。每次教新歌,她总是学的很快。而且她上课的感觉跟凌凌一样,充满灵气。

我一直在想这么有灵气的一个孩子,为什么性格跟凌凌完全不一样呢。让我第一次见识她的脾气是一次我在带上午班时,我在弹琴,孩子们听见音乐都拿起椅子坐到前面来,忽然毛毛边哭边追着君君跑。只见君君手里拿着一个玩具。我忙过去拉住君君问,原来君君抢了毛毛的小汽车要玩。我对君君说:“现在要上课了,把玩具还给他,等下课了再让毛毛给你玩,好吗?”一般的小朋友老师这么说都会答应。可君君跳着脚开始大哭起来

,边哭边喊:“不行,我要玩,我要玩!”还伸手过来抢拿在我手里的小汽车。引得旁边的小朋友都围过来看。我的课无法正常进行下去。

还有一次,她抢别人的玩具没抢到,甩起手朝别人就是一巴掌。完了还不解气,伸出自己的小脚就朝哪个小朋友身上踢。[检讨书大全 wWw.Jt56w.cOm]

最厉害的一次,她歇斯底里地大哭一阵之后,把教室里的一个货架推倒在地。

这个阶段的孩子模仿性很强,他们的很多行为都是模仿大人、父母的行为而形成的。在一次放学时,我和君君的妈妈谈了一次,谈了君君的这些表现。和她妈妈交流了一些孩子的教育方法。我期待着君君会朝另一个方向发展。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做事有耐心


生活中,很多孩子做事都缺乏耐心,漫不经心或有头无尾,令父母发愁。科学家的实验表明,在良好的环境下,3岁儿童能够连续集中注意力3-5分钟,4岁儿童连续集中注意力10分钟,5、6分岁儿童连续集中注意力15分钟左右。所以一般情况下孩子缺乏耐心是属于正常范围的,不必过于担心。不过,儿童的耐心也需要某些方法来培养,这些方法都很简单,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都可以采用。

 例如,孩子对画画挺感兴趣,可总是没耐心画完一幅完整的画。有一天,他只在纸上画了几棵小树,就跑去让爸爸跟他做游戏。爸爸看了看孩子的画,提议和孩子来个“画森林”比赛,看谁先在纸上画满小树,画成一片美丽的森林。孩子立刻高兴地拿起了画笔,专心致志地埋头画起来。

 又例如,孩子正在用积木搭一个大轮船,刚搭了一半,又在玩桌上一只小塑料瓶。妈妈看见了,知道他又没耐心搭积木了,于是走来对孩子说:“你看这只小瓶子像不像一只烟囱?我们把轮船搭好,然后把它放在轮船上做烟囱吧。”于是孩子回到积木游戏上来,直到一艘漂亮的大轮船被他“建造”起来,才跑出去跟小朋友玩了。

 这两个例子表明,当孩子没有耐心做完一件事时,而应该巧妙地设法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回原来的活动上,并且帮助孩子把活动变得更有趣,更富有吸引力。

小班随笔:孩子带给我们的惊喜


总以为小班的孩子很小,他们的想法很单纯,他们整天嘻嘻哈哈、一副无忧无虑的样子,但是与孩子们相处在一起,会发现我们会拥有许许多多值得回味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让我们成人有一番感悟,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孩子在喝水环节中的小插曲吧!

插曲一:富有创意的想法

这天,自由户外活动结束后,该是上楼小便洗手喝水的时间了。在此之前,我一遍又一遍地讲了应注意的问题,特别在安全方面我着重提醒了几个平时特别调皮的孩子要遵守规则,排队小便洗手喝水。但是,当孩子们小便洗完手后,他们就像一群快乐的小鸟一样奔向饮水桶前。很快,在饮水桶处,一下子就聚集了七八个小朋友,他们你推我挤,谁也不让谁,谁都想第一个倒水喝。我急忙跑了过去,还没来得及说话,远远小朋友已经第一个冲到了饮水桶前,只见他并没有去挤,而是站在了饮水桶处,高举小手大声说:“来来来,先检票,检票后才能上车倒水喝。”俨然一副检票员的样子。再看别的孩子,有几个已经在熙熙攘攘中自觉站好了队。于是,其他幼儿也慢慢地排好了队伍,一只小手拿着茶杯,另一只小手伸出来认真地准备检票上车。“你可以上车喝水了。”远远笑咪咪地拍了一下站在第一个的小朋友的手,这个小朋友做了一个上车的动作,高兴地往杯子中倒好水,到一旁喝水去了。接着,第二个小朋友紧紧跟上……

我真没有想到那么当时有些混乱的局面,孩子们自己会解决得那么井井有条。孩子创意的想象给单调的排队喝水注人了新鲜的元素。使我们不由感叹:我们的孩子是多么有创意,多么有潜力!他们把这阵子“车子叭叭叭”主题中所学到的知识和开展的乘车游戏,巧妙而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实践中,解决了实际出现的问题,并且解决得又那么富有想象力和愉快感。

而平时,我们作为成人让幼儿遵守规则,只会说:“要怎么样,不许怎么样,不能怎么样。”为孩子规定了许多禁令,最终的用意只是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安全第一。试想一下,如果我早一分钟到达活动现场,孩子们就会在我的引导下自觉排好队或是我强制命令他们排好队,但结果会怎样呢?可想而知。他们根本不能想象出那么富有情趣的内容。我们都知道培养幼儿的秩序意识的重要性,可在每次遇到具体问题时,我们又总是习惯性地去代替孩子解决,总是不放心让孩子去试一试,不愿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而且有时也没有站在孩子们的角度去思考,没有很好地联系孩子们的实际生活经验去做。

插曲二:充满责任的爱心

提起丹丹、凡凡小朋友,他俩在自由活动中,都是调皮分子,不仅嗓门大,而且经常哈哈笑。他们的动作是那么的大大咧咧,由于他们的诸多淘气行为,给人最深的感觉印象就是调皮、不听话。

连续几天,发现朱晓丹、吕与凡小朋友喝水总是最后几个进教室。他俩会在水桶前磨蹭什么呢?带着好奇,我悄悄地尾随他俩来看个究竟。

只见饮水桶前他俩的身影正忙碌着,把饮水桶里一格一格的杯子拿出来,又放进去,我一看,心想,这两个小淘气又在干坏事啦!赶紧大步流星走过去,刚要叫他俩住手,却仔细一看,发现了事情的原委。原来有一些孩子喝完水,水杯并没有直接放回原来对应的标记格中,随意一放,就匆匆进了教室,而丹丹和凡凡两人就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这个任务。瞧!他们一丝不苟的小脸显得那么认真,当把水杯和标记全对应好了之后,他俩的小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喝水放水杯的新的发现使我们对孩子有新的感受和新的认识,也感受到了孩子对班级的一种充满责任的爱心。对于成长中的孩子而言,我们做老师的要善于走出思维定势,摆脱经验束缚,学会发现,让我们永远有新的发现,也就会发现孩子的闪光之处!

插曲三:真诚善意的提醒

一天,集体学习活动结束后,孩子们按惯例去排队喝水,而我在一旁督促提醒着孩子们。只见蒋子豪小朋友和另外几个伙伴在边吃边开心地聊着天,我上前正想打断他们,提醒他们快点喝水时,豪豪小朋友突然抬起头,用十分真诚的语气问我:“大李老师,你怎么不喝水?”他眨巴着稚气的双眼,继续说:“我的外婆说要多喝水才漂亮呢!大李老师你也快喝点吧!”听了他这一番话,我不由觉得心头一热。也马上回应了一声谢谢!

是呀!平时,总是我们成人在不停地提醒孩子,想不到孩子心里也有一把衡量爱的天平。虽然只是简单的几句话,但这真诚善意的提醒,却流露出孩子发自内心的对我们老师的浓浓情谊,让人不由地感悟到爱的付出与回报是等价的……

发生在孩子们喝水时的小插曲故事确实令我们很惊讶,也很感动!透过孩子们喝水的小插曲故事,我们感受到了孩子们给我们成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所以,有时我们不妨再多等一分钟,学会换位思考,更多地给予孩子们一些时间,一些理解,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处理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们自身获得成长的机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我们的心会更贴近孩子!

爱心 耐心 细心


我们班最小的宝宝杨媛茜是个不满三岁的小女生。她虽小,但是胆子很大。可她也有个不好的习惯,就是喜欢摸别人的耳朵。在平时也是个小机灵鬼,总是喜欢乱跑,坐不住,你叫她回来她也不听,有时还会撒娇的坐在地上不起来。我觉得象她这种爱跑,不听老师喊的宝宝。你要具有爱心,耐心和细心。如果你硬是强来的话,很容易造成宝宝对你的反感。刚开始我叫不听杨媛茜时我会说;“你不过来等下老师妈妈不请你玩游戏噢~·”可是这样她根本不听,然后我生气了,便会大声说;“茜茜宝宝,你在不过来,等老师妈妈过来了拉。”照样也还是不怕,当我走过去想牵她坐好时,她就撒娇的坐在地上不愿意起来,这让我很头疼。可是我发现,当我很耐心的去和她沟通时,她其实很明白事理,也很听话的坐好。我观察到她其实是想上厕所,或是听课太久了感到无趣时她就会想找东西玩,不想坐那里,就会到处乱跑。其实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方式及方法来发现及掩饰自己的内心世界,只要善于观察及细心教导,就能够走进幼儿的内心,强硬制的方法是不可取的,那样做只能更令幼儿反感,不听老师的话。

我们应正确引导孩子


在班里,往往懂事听话的孩子会得到我们更多的关爱,而那些调皮、爱捣乱的孩子往往得到的是我们的批评,但仔细回想起来,其实那些调皮捣乱的孩子,也需要得到老师的关爱。魏金程小朋友是我们班的调皮大王、捣乱鬼。在与幼儿的交往中也特别容易发生冲突,小朋友们都不喜欢跟他一起玩。但在我的观察中,魏金程小朋友其实特别喜欢与小朋友交往,也非常愿意与他们一起游戏。每次活动,他都积极的参加,总希望得到老师和小朋友的关注。但它与人交往的方法不太正确,所以经常导致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发生。针对这种情况,我在平时有意识的与他进行接触,有时摸一下他的头,有时给他一个大大的微笑,有时与他交谈在与小朋友玩时,遇到情况怎么办,鼓励他与小伙伴要搞好团结,互相谦让,有玩具大家玩,学会与小朋友共享快乐……魏金程小朋友的手工制作比较棒,在活动时,我刻意拿着他的作品向小朋友进行展示,进行表扬,引导孩子们向他学习。慢慢的,魏金程小朋友的笑声多了,小朋友们都爱跟他玩了。其实,每个孩子的内心世界都是纯洁的、善良的,让我们给那些调皮的孩子多一点关心,多一些爱护,换种态度看他们的顽皮。

耐心等待


在角色游戏“医院”中,大家玩得不亦乐乎:挂号处工作人员在帮病人填写基本情况,医生们忙着给病人诊病:“请问你哪里不舒服?”“你不用害怕,我先来帮你量一下体温。”腾腾正在给病人打针,突然他跑出活动室,从体育角拿来一条跳绳。我急忙跟过去,正想制止他,转念一想:不要着急,先观察他拿绳子做什么再说。只见他把绳子一端绑在门框上,一边对病人家属说“病人需要打点滴”,一边将绳子另一端按在病人手腕上,然后拿起“针管”做往绳子上端加药的动作……原来腾腾是以绳子作输液器,我还以为他想玩跳绳,差点错怪他了。幸好我耐心等待,认真观察,避免了一次错误的干预。

看到幼儿异常的言行,教师很容易失去耐心,急于制止、纠正或指导,但由于不了解幼儿言行背后的真正意图,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因此,在游戏中,教师应学会认真观察、耐心等待,以宽容、平和的心态看待幼儿游戏时的表现,分析幼儿言行背后的原因,了解幼儿的真实想法,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方式介入和指导。

耐心等待吃饭慢的孩子


在幼儿园里,幼儿进餐慢是很多教师遇到的的问题,也是一个尴尬的话题,因此,对待这样的孩子,我们要有耐心,不能催促他们,还是要求他们细嚼慢咽,独立进餐。中午吃饭我们分饭菜时,可以让吃饭慢的孩子们先上来取菜,或少盛多添,每次盛的饭量少,孩子们吃完了,老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呀,你今天有进步了,一下子就吃完了,再来一碗好吗?”孩子们也会很高兴的点点头,再来一碗。等下午家长来接孩子们的时候,我们就会听见孩子们对妈妈说“妈妈,我今天吃饭很快,吃了三碗,老师表扬我了。”家长们也会高兴地对孩子说:“宝贝,你真棒!”这样的做法不仅让吃得慢的孩子们体验到快乐,同时也让家长们放心。

此外,当其他幼儿都吃完时,我们可以安慰这些吃饭慢的孩子们:“没关系,其他小朋友先去进行其他活动,你们慢慢吃,老师边收拾教室边等着你。”这样也可以消除幼儿吃饭慢的恐惧心理。久而久之,吃饭慢的孩子们也会有所改变,那么我们的进餐就会变得愉快而轻松了。

孩子虽然调皮,但也给我们带来惊喜


“老师,我们什么时候春游啊?”“老师,是不是明天春游呢?”“快了,快了,到时去的时候会跟你们说的。”就这样,宝贝们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春游这件大事给盼来了。

4月27日上午,宝贝们带着零食,背着小书包早早来到幼儿园,连平时来得很迟的安安,也早早到来。此时的孩子,激动万分,巴不得现在就出发。大概8:40分,我们排着队伍正式出发。虽然,春游的地点在小区内,但对于宝贝们而言,依旧热情高涨,正所谓“醉翁之意不在地点,在乎快乐的心情也”。宝宝们之间,排着长长的队伍,一会儿看看这里,一会儿瞧瞧那边,似乎美丽的风景永远都看不完。在途中,宝宝们看到叔叔、阿姨、爷爷、奶奶特别热情,都会不由自主地向她们打个招呼问声好。一下子受到了大家的称赞,真是一帮懂事的孩子啊!

走了一会儿,宝宝们也有点累了,我们选了个凉快的地方,垫上报纸坐了下来。最期待的时刻终于到来,只见,宝宝们一坐下,就掏出小书包里的零食,兴奋地吃了起来,“老师,帮我瓶盖拧一下。”“老师,帮我薯条拆一下。”顿时,我左右两边跑,忙得不可开交啊。“老师,这颗糖给你吃。”“老师,这个薯片给你。”一下子功夫,宝贝们都走上来喂我吃东西,真是开心,顿时,感觉我也早已不是老师的角色,而是她们的好朋友啦!

宝贝们已经真正有了学会分享的意识啦。这不,天佑小朋友是最勤快的一个啦,分得最忙的一个就是他啦,一会儿分果冻,一会儿分薯条,别看他月份小,但真的比我们班上部分宝宝懂事很多。突然,管理小区业务的叔叔们从我们这边走过,他们说:“你们是不是就是小博士幼儿园里的小朋友啊?”“嗯,是的。”宝贝们懂事的回答了叔叔们的话。随即,子楠小朋友,拿着自己爱吃的零食,迅速跑到一位叔叔面前,把好吃的东西递给了叔叔吃,虽然没有大胆的说,但她的行动已经足以证明了一切。路上,又来了一位小弟弟,宝宝们一个个又迫不及待地跑到弟弟面前,把好东西拿出来给弟弟吃,顿时把弟弟给围住了,弟弟害羞得直躲到妈妈身后去。真是一帮可爱的孩子,不愧是大家的开心果啊!

“走走走走走,我们小手拉小手,走走走走走,一同去郊游----”。喝饱了,吃足了,也休息够啦!宝宝们唱着欢快的歌曲,安全返回园里,此时,她们已深深沉醉在那一刻快乐的时光中-----。

引导孩子友善待人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引导孩子友善待人”,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友善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是每个人都应遵守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因此,我们从孩子小时候起就要引导其友善待人。

孩子是家里的“小霸王”,有什么好事都要尝“先头”,有好吃的他先吃,有好玩的他先玩,又好用的他先用。“小霸王”是家里的小指挥,他想和谁玩,就和谁玩;他想上哪儿,成人就得陪他上哪儿;他想要什么,成人就得给他准备什么,要是不顺着他,他就会又打又闹,又哭又叫。人们舍不得孩子伤心,于是就由着他的性子来。

孩子进了幼儿园,那是“霸王”见“霸王”,个个雄赳赳、气昂昂、威风凛凛,一派毫不失落的样子。刘照进见刘金锟来了,把他身前的小椅子往腿上一放,把小椅子弄得四脚朝天或朝前:“不给你坐,就是不给你坐。”“我就要坐,我就要坐。”说着就去抢,抢着抢着就撕打起来……韩一灿正在玩玩具,马成良凑上来了:“我也要玩玩具。”韩一灿两只小胳膊一抱,把玩具搂在怀里:“不给你玩,不给你玩。”“我就要玩,我就要玩。”说着,马成良伸手就去抢,说时迟,那时快,韩一灿拉过他的手,“啊呜”咬了一口,马成良立刻“哇啦、哇啦”哭了起来……李书谣来了,挨着贾子墨一坐,贾子墨立刻推他一把:“我不挨着你,你爱流鼻涕,太脏、太脏”…..这就是我们托班的小娃娃,象这样的故事,说都说不完,现在不引导他们友善待人,还等待何时!

当刘照进再把小椅子搬起来时,我走到他身边蹲下来,拉着他的手说:“刘照进,今天早上,李文卓和李坤洁一进活动室,就和老师一起给小朋友们摆放椅子,等着小朋友来坐,你说他们做的好吗?”“好!”“老师领着小朋友到另一间活动室去,你自己在这儿行吗?”刘照进急了:“不行,不行,我害怕,我害怕!”“那你又不给小朋友坐小椅子,这个活动室里没有小椅子坐,当然需要另找一个活动室了。”“老师,我给小朋友坐椅子,我还要向李文卓和李坤洁学习,给小朋友搬椅子。”“刘照进,你真棒,你已经进步了!”说着,我翘起了大拇指,小朋友们也高兴地一边拍手一边呵呵的笑起来。

当韩一灿不给小朋友玩玩具时,我便找时机开导她。“韩一灿,瞧,你的玩具掉在地上了,也没有人给你捡,要是有小朋友和你一起玩玩具就好了,你掉了玩具他给你捡,他掉了玩具,你给他捡,那你们该多开心呀!要是有好几个小朋友一起玩玩具,你插个宝塔,他搭座高楼,她插把手枪,你既可以玩你的宝塔,又可以玩他们的高楼和手枪。”“好呀,好呀!我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玩具了!”“那好,愿意和韩一灿一起玩玩具的小朋友过来玩吧!”这时,过来几个小朋友,韩一灿非常高兴地接受了他们,并且,地上的玩具也重新回到了桌子上。

我把李书谣迎进活动室,拉着她的手对孩子们说:“李书谣从来不和小朋友打架,是个好孩子,谁愿意挨着他?”“我愿意挨着她,我愿意挨着她”,“让李书谣来我这儿,”“让李书谣来我这人”……在一片赞许声中,我把目光投向贾子墨:“贾子墨,你愿意挨着李书谣吗?”“我就是不愿意挨着她,她光流鼻涕。”“小朋友,老师告诉你们一件事,李书谣小朋友有时候是流鼻涕,可是这是李书谣自己控制不了的事情,因为她有轻微的鼻炎。如果李书谣流了鼻涕,我们赶紧给她擦掉,那你们之间就成了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小朋友了。如果李书谣进了活动室,我们提醒他摘下帽子,出活动室时提醒她戴上帽子,出远门时提醒她戴上口罩,平时提醒她不要随便脱衣服,李书谣就不会感冒,慢慢的鼻炎就好了,就不会再流鼻涕了。这样,我们不仅成了李书谣的好朋友,还成了李书谣的保健医生呢!”“我愿意做保健医生!”说着,贾子墨跑上前去,把李书谣从我手里“抢”走了。

“霸王”小班级正在向“友爱”小班级转变。

教师,不是容易做的。栽花的人,先要懂得栽花的方法,花才能养得好;养蜂的人,先要懂得养蜂的方法,蜂才能养得好;育蚕的人,先要懂得育蚕的方法,蚕才能育得好。教师,只有懂得教育孩子的方法,才能引导孩子走向正确的道路。

关于“引导孩子友善待人”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 耐心对待孩子 一般而言,孩子6岁以后就应尽量减少体罚,而到了12岁就应完全停止了。 6岁以后,多数孩子已经进入学校了,独立自主意识有了较好的发展,自尊心越来越强,开始努力地做事情,渴望着凭借自己的能力、勤奋,不断带...
    2020-11-17 阅读全文
  • 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做事有耐心 生活中,很多孩子做事都缺乏耐心,漫不经心或有头无尾,令父母发愁。科学家的实验表明,在良好的环境下,3岁儿童能够连续集中注意力3-5分钟,4岁儿童连续集中注意力10分钟,5、6分岁儿童连续集中注意力15...
    2020-09-29 阅读全文
  • 耐心引导任性宝宝 有些小孩当有客人到来或去做客的时候,显得特别任性,不顾周围大人的劝阻,随心所欲,稍不满足,就大吵大闹,非要大人满足他的要求不可。这种任性的孩子,从撒娇开始,到吵闹为高潮。做家长的,要想办法帮助孩子克服...
    2021-09-08 阅读全文
  • 小班随笔:孩子带给我们的惊喜 总以为小班的孩子很小,他们的想法很单纯,他们整天嘻嘻哈哈、一副无忧无虑的样子,但是与孩子们相处在一起,会发现我们会拥有许许多多值得回味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让我们成人有一番感悟,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
    2020-03-05 阅读全文
  • 学会耐心等待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学会耐心等待》,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学会耐心等待教案图片 【教案准备】 温馨小提示的照片;纸和笔、糖果。 【教案过程】 一、游戏导入教案,激发孩子的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
    2021-08-19 阅读全文

一般而言,孩子6岁以后就应尽量减少体罚,而到了12岁就应完全停止了。 6岁以后,多数孩子已经进入学校了,独立自主意识有了较好的发展,自尊心越来越强,开始努力地做事情,渴望着凭借自己的能力、勤奋,不断带...

2020-11-17 阅读全文

生活中,很多孩子做事都缺乏耐心,漫不经心或有头无尾,令父母发愁。科学家的实验表明,在良好的环境下,3岁儿童能够连续集中注意力3-5分钟,4岁儿童连续集中注意力10分钟,5、6分岁儿童连续集中注意力15...

2020-09-29 阅读全文

有些小孩当有客人到来或去做客的时候,显得特别任性,不顾周围大人的劝阻,随心所欲,稍不满足,就大吵大闹,非要大人满足他的要求不可。这种任性的孩子,从撒娇开始,到吵闹为高潮。做家长的,要想办法帮助孩子克服...

2021-09-08 阅读全文

总以为小班的孩子很小,他们的想法很单纯,他们整天嘻嘻哈哈、一副无忧无虑的样子,但是与孩子们相处在一起,会发现我们会拥有许许多多值得回味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让我们成人有一番感悟,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

2020-03-05 阅读全文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学会耐心等待》,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学会耐心等待教案图片 【教案准备】 温馨小提示的照片;纸和笔、糖果。 【教案过程】 一、游戏导入教案,激发孩子的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

2021-08-19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