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小班教师手记:突如其来的攻击

发布时间:2021-01-12 小班教师教育笔记 小班教师工作计划 幼儿园小班教师的教学工作计划

幼儿入园有不适应的情况很正常,大多数表现为哭闹,但是我这次遇到的是幼儿的攻击行为。成成由于身体较弱在开学时患感冒休息了几天才来园,他在来园第二天中午吃完午餐后自由活动时因为走路不小心被同伴的脚拌了一下突然跪倒在地板上了。我见状赶紧过去将他一把扶起以免他撞上椅子,可是不曾想到我的关爱被成成视作敌意,由于我是从他背后扶起他的因此他当我将他弄倒,当我扶起他时竟然抡起小手朝我脸上打来。这真是让我有些发闷,但是我很快调整自己情绪对他进行解释和安慰,可是成成并不领情还哇哇大哭起来。后来好不容易才使成成安静下来。

对于这件事我进行了冷静地分析,我认为孩子由于突然被拌和突然被老师扶起来不及作出判断,心里没有准备被吓到了才会出现如此举动;同时我通过观察发现这个孩子脾气较爆燥容易冲动。在事后我与家长进行了沟通,了解到孩子在家中由于老人很宠爱有发脾气的问题,妈妈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所以我们有必要家园合作一起对孩子进行正确地引导,逐渐帮他来改掉坏习惯。

虽然在工作中老师常会因为孩子的无知受些委屈,但是通过这件事使我认识到:保持冷静的头脑从孩子的角度去分析一下找出问题的关键才是妥善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作为老师更应当把握自己的情绪以关爱幼儿为己任,千万别冲动。[唯美句子 WEi890.com]

说实话我工作这十几年来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突发事件,但值得庆幸的是我很好地解决了问题,因为我是一个合格的老师,我的理智使我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我的工作经验和责任心使我做出正确判断妥善处理了问题,从而赢得了家长的放心。

看来对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我还要反复学习、研究;对于特殊幼儿我要继续观察了解,并要与家长多进行沟通,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的开展教育工作。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教育笔记:小手用来做好事


在我们班里,有几个调皮的孩子。徐庆炜是最厉害的一位,趁老师一不注意,他就欺负别人,每天有很多小朋友来这里告状。在一次区角活动中,有的孩子在涂画太阳,徐庆炜也拿起彩笔在别人的画上涂。几个孩子过来告状,我刚想批评他,只见他蹲在地上拣彩笔。我转念一想,平时批评他多了,也不见有什么好的改变,这次不如改变策略。于是,我用赞扬的口气说:“徐庆炜真乖,帮小朋友拣彩笔呢!这样才是个好孩子,好孩子可不能欺负小朋友,要像刚才一样帮助小朋友,多做好事,这样才行。”接着,我又对小朋友们说:“今天,我要表扬徐庆炜小朋友,他帮小朋友拣彩笔了……”我的话还没说完,孩子们就七嘴八舌地说开了。“徐庆炜昨天用手拧我了”一个孩子说。“徐庆炜那天在厕所里打我,还要把我推到厕所里。”又一个孩子接着说。徐庆炜四周看了看,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看着孩子们的情绪这么激动,我觉得不管教徐庆炜不行了,再这样下去会闯祸的。于是,我拉过徐庆炜的手,对全班的小朋友说:“徐庆炜以前用这双手欺负过很多孩子,但是今天他用这双小手做了一件好事,帮小朋友拣彩笔了。从现在开始,请小朋友们一起监督徐庆炜,如果他做了坏事,我们就一起帮助他;如果他做了好事,老师就表扬他。徐庆炜,你想为大家做好事吗?”徐庆炜睁大眼睛看着我,使劲儿点了点头说:“老师,我愿意。”“徐庆炜想用这双小手做好事,我们一起欢迎徐庆炜改正缺点为大家做好事。”我的话刚说完,活动室里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在以后的时间里,我发现徐庆炜有了明显的变化:经常帮小朋友搬椅子,捡掉在地上的玩具,平时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告徐庆炜状的小朋友越来越少了。看到徐庆炜的变化,我感到很高兴。对待孩子,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他,要抓住孩子的闪光点,让每个孩子都有良好的表现。

原来如此(手工课上)


有一次手工课上,我教孩子们用剪刀剪纸,把老师画好的蘑菇剪下来贴在画有草地的纸上。在剪之前,我提了要求:“一手拿剪刀,一手拿纸,用剪刀沿着轮廓线把蘑菇剪下来。”为了让孩子们更明白我的要求,我又补充了一句:“把纸上空白地方剪掉。”

孩子们开始操作,我巡回指导,一个一个地看。当我走到璇璇旁边时,心里“噔”的一下,她桌上没有一个完整的蘑菇,她把蘑菇全都剪碎了,我很生气地问:“你看看你剪的蘑菇,怎么会变成这样,你没有听见老师提的要求吗?璇璇本来是很认真地剪着,听我这一说,”哇“的一声哭起来。

放学时,我重新给璇璇一些没有剪下的蘑菇,让她带回家剪。第二天,她把作业交来了。作业做得很好。我问她:“你为什么在幼儿园里不好好剪呢?”她告诉我:“老师说把空白的地方剪掉

幼儿教师随手小记


爱看电视的儿子儿子从小就喜欢看电视,记得他还不会走路的时候,坐在儿童车里,就知道找觉度看电视。有一次,发现他看着地面发呆,当站在他的角度看地面时,才知他在看地面上从电视里反射在地面上的画面。3岁时,他看电视更是不摘眼,我知道长时间看电视对孩子眼睛的危害,于是我坚持控制儿子看电视的时间,开始他坚决反对,有时以哭来威胁,和他讲道理他不听,我知道强制是不行的,就和他协议,以每天缩短十分钟来管制,不管电视节目玩不完成,只要到时间就必须关电视,慢慢的孩子习惯了,看电视的时间的得到了控制,同时他还认识了时间。现在,我为孩子挑选了一些与学习时间不冲突的节目看

,并坚持在1小时之内,还教会了孩子如何保护眼睛的常识。孩子的毛病是可以纠正的,千万不要迁就,要针对孩子的性格,改正孩子的缺点,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只要身心不受伤害,值!

爱的接力棒

合班并校后,我班的人数俱增,每天忙的不可开交,以前午睡后,我都会给那几个扎着小辫子的女孩认真地梳理头发,现在,只要他们的头发不是很乱,就作罢,也不知道什么原因,他们的头发也不像以前那样乱了。

一次,在和家长的交谈中,发现了其中的秘密,晨的妈妈这样问到:“杨老师,你是怎样教育孩子的,自从孩子上了大班,特别会体贴人,最令我感动的是她总是让我扎成睡觉不怕压的小辫子,还说‘我不想让老师再受累扎辫子了,我班多了很多小朋友,让老师再扎辫子,老师太累了,等以后我自己会扎辫子,妈妈也不用再受累了。’听了孩子的话,我的心里暖暖的,我真的很谢谢你。”我笑了笑,因为我知道,这是爱的收获,爱的传递。

在平日的生活中,我真心真意的爱着每个孩子,孩子们看在心里,他们也会学我们的样子,从小事做起爱身边的每一个人,体贴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愿所有的老师做孩子的镜子。

爱告状的铭

铭的嘴特快,不管小朋友之间发生什么事情,也不管与自己有没有关系,整天滔滔不绝,在老师面前告状,开始我还认真对待,慢慢发现爱“告状”是铭的缺点,一个孩子从小爱打小报告,将来在社会上结交不到很多的知心朋友,我从一下几点改变了铭:

1、告诉铭与自己无关紧要的事情,尽量不要插手,小朋友需要你的帮助时,你再插手,如果看到小朋友之间发生的问题不能处理,可以提醒他们请教老师或回家请教家长。

2、和小朋友交往时,不在背后议论别人的是非,不谈论小朋友在家的一些隐私。

3、每个人都有秘密,每个人都有不想让别人知道的事情,如果你的朋友告诉了你他的秘密,请不要随意传播。

经过一段时间的提示和监督,铭爱告状的毛病确实大有改观,但最快是一个人的性格,需要更长的时间去帮助他。

安慰

月月这段时间特别难缠,经常由父母送进活动室还不停的哭闹,并且嘱咐父母早点来接,时间长了,他的父母扔下她就走,月月哭着让我打电话通知她的父母早来接,有时我会拿出手机故意装出打电话的样子来安慰她。今天她又故伎重演,(经过观察这个孩子是在故意耍讨)我假装听不见,不加理会,和她坐在一着的颖看到后说:“我给你爸爸妈妈打电话吧!”说着,用手指表示出打电话状:“你好,你是月月的爸爸吗?他今天在幼儿园比较听话,早点来接,记住了吗?拜拜!”然后又告诉月月:“放心吧,你爸爸一定会早来接你的。”看到颖学我打电话样子

小手举起来


在教学活动中,大多数的孩子们都会很认真听我讲着,但却发现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能够积极举手发言并且思维活跃的总是那么几个孩子,如张潇文、巩俊毅、李姿鸣、彭玉涵等。然而,另外有一些孩子却很少发言,常常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为什么这些孩子不爱举手发言呢?是因为对提出的问题回答不出来,还是本身上课不够专注,从而使得思绪游离与活动之外;或者是即使知道答案,却因为生性胆小而不敢回答。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逐渐发现了这些孩子不爱举手发言的有几种不用的原因所在,并随后采取了相应的教育措施。有的孩子是因为胆小而不敢回答问题,我就鼓励他们大胆举手,并及时对孩子的回答予以肯定和表扬,使他们能够逐步养成大胆发言的好习惯。对于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孩子,我就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提醒、引导,帮助他们将注意力及时引回来。对于年龄偏小的孩子,我提问题时尽可能提得简单些,从而帮助他们获得更多自信。与此同时,我还对积极举手发言的孩子给以物质性的奖品来刺激他们,如小粘贴、糖、小馒头等,激发孩子们通过举手回答问题来获得礼物的愿望。经过了这段时间的培养,孩子们在大胆回答问题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班级里积极举手发言的孩子越来越多,孩子回答问题时的声音也响亮了许多。看到那一只只高高举起的小手,我的心中充满了希望和感动。

幼儿教师随手小记17篇


活动室内的哭声区角活动时王宇等几个小朋友正在结构区内搭建楼房,他们几个小朋友既分工又合作,关系相当融洽。这是王允小朋友走进了他们的活动区域,王宇就和他的伙伴一起把王允轰了出来,于是王允在活动室内大声哭了起来。我知道他们之间的交往发生了问题,便走近王允,鼓励他想个好办法,并教她有礼貌的去和结构区地小朋友商量,同时我也与王宇等几个小朋友沟通,在我双方说合之下,王允走进了结构区,和小朋友玩了起来。在幼儿园这个大家庭里,学会礼貌是很重要的,我要让每个孩子变的有礼貌,做孩子的榜样,让每个孩子都掌握和运用好一些简单的礼貌用语,教育孩子友好相处,在大集体中与家长配合教育孩子做一个身心全面发展的新一代接班人。

教孩子传递信息

每个月底我都会让孩子把家园联系手册捎回家与家长沟通孩子的表现,大部分孩子能按时带回,让手册起到真正的作用,但也有的孩子一个星期都带不来,家长抱怨孩子不会学舌。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这情有可原,为了让我的工作做得扎实有效,在平时的活动中教育幼儿不管上课或与别人交流,都应双眼注视对方,精心听讲,学习转述一些简单的话语。为了训练那些口语表达能力差的孩子的转述能力,我在区域活动中利用打电话的形式让幼儿转述一些语句,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那些做事拖拉的孩子基本能传达我的语意,我的各项工作开展的也在顺利的进行着。

教育孩子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在一次与家长沟通时,听到这样一句话:“孩子在家不会坐,吃顿饭都坐不好,画图爬在桌子上,我们说不听,希望老师在幼儿园加强教育,老师的话孩子最听。”看来家长把教育孩子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老师身上,经过我们向这位家长说明,这位家长才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其实有这种想法的家长不止这一位,每位家长都应该知道,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自己,老师在幼儿园里指导教育,在幼儿园里监护孩子,可是在家中家长却是孩子的监护者,是孩子习惯养成的督导者,孩子有错应该及时纠正,不要只等老师,如果把指正孩子错误当成是做恶人,请不要把这个机会也让给老师,希望有这种想法的请端正思想,抓住随机教育的机会,帮孩子养成好的习惯。

禁不住的诱惑

一次去超市,给儿子买了一盒浸泡型的番茄蛋花汤,第一次喝成品菜汤的儿子三口两口喝了个精光,喝完后说:“妈妈,这个汤太好喝了,可惜我忘了让你也尝尝。”平时儿子吃东西,都会先让家人品尝,虽然我们不舍得,但他有那份心我们心里挺高兴。可今天禁不住第一次和香气的诱惑,竟然忘了,我想忘了就忘了吧,反正是第一次,以后想着就行了。可是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慢慢地儿子忘了让我们品尝的次数多了,开始迈入吃独食的门槛。为了纠正孩子刚形成吃独食的习惯,我与家人商量以后孩子吃东西,大人必须品尝,不能因为东西少或贵就不舍得吃。后来在一家人的共同努力下,孩子纠正了吃独食的毛病,儿子从此以后不再吃独食,学会了分享。幸亏我们发现的早,邻里都夸我有一个懂事的儿子。

见样学样

吃鸡蛋时孩子们会把大块的蛋壳放入了垃圾桶,一些细小的蛋壳却洒在了桌子上和地面上,有时蛋黄也会掉在桌子上和地上,看上去及不卫生。多次强调,孩子们依然如故。小班的孩子动手能力差,为了保证室内的卫生,我只好自己再处理这些细节,用桌布擦一遍桌子,然后打扫地面卫生。今天又吃鸡蛋

教师随笔:直击小小运动会


今天,是我们幼儿园第九届“小小运动会”,全体教师和幼儿参加了本次比赛。首先是开幕式,裁判员、运动员入场,大型幼儿体操汇演,园长致开幕词,然后是代表发言,运动会开始了。我们中班组第一个比赛项目是一分钟左右手交替拍球,孩子们的小手是那么灵活,速度是那么快,参加拍球比赛的孩子平均一分钟拍200多个,真为宝贝们感到自豪!第二项是大拖鞋接力,紧张而活跃的气氛,放松而喜悦的心情,孩子们可爱而又笨拙的小手,协调而又默契的配合,让我看到了孩子们坚强的一面。第三项是羊角球接力,孩子们一个个像小兔子一样跳的特别快,孩子们你追我赶的精神着实让我佩服,从一而终,坚持到底!第四项是推车障碍物接力,孩子们娴熟的推车动作,勇往直前,一鼓作气的韧劲让我觉得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成人去学习,没有对比赛结果的太多在意,有的只是绚丽多彩的比赛过程。第五项是抬水接力,孩子们运筹帷幄,乐在其中。第六项是投篮比赛,每个孩子有三次机会,总个数最多者获胜,孩子们机灵着呢,不急不慌,看准了就投。没想到我可爱的孩子们还有成熟睿智的一面呢!…

通过这次小小运动会,锻炼了幼儿的身体,培养了他们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发展了幼儿的耐力、自制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或许我们没有得到太多的荣誉,但对孩子们来说,参与便是最大的快乐!过程的绚丽多姿永远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小小运动会”顺利地落下了帷幕,但孩子们的比赛声、加油声、笑声、留在了赛场。在赛场上空久久荡漾。亲爱的孩子们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与自豪,老师相信将来的你们必定是赛场无敌!我爱我亲爱的孩子们!(李慧)

正确认识和对待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摘要] 从分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不同种类及不同心理学流派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解释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纠正幼儿攻击性行为措施;同时,本文还指出,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对其心理健康和幼儿教育都有一定积极意义。

]关键词] 幼儿攻击性 行为纠正

攻击性行为是幼儿期的孩子比较经常出现的一种问题行为,它对攻击者或者被攻击者的身心健康发展都有着许多不良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和探讨它,以便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本文从攻击性行为的性质、意义等方面探讨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及其产生的规律。

一、什么是攻击性行为

心理学把攻击性定义旨在导致他人身体上或心理上的痛苦的有意伤害行为。这种有意伤害行为包括直接的身体伤害(打人)、语言伤害(骂人、嘲笑人)和间接的、心理上的伤害(如背后说坏话、造谣诬蔑)。有伤害他人的意图但未造成后果的攻击性行为仍然属于攻击性行为,但幼儿在一起玩耍时无敌意的推拉动作则不是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身上都会有或多或少的表现,它一般表现为打人、骂人、推人、踢人、抢别人的东西等。

从攻击性行为的意向性来分,攻击性行为可以分为目的性攻击(源于愤怒的情绪,目的是给他人造成痛苦或伤害,并以此乐。)和手段性攻击(也存在伤害他人的动机,但伤害是为了达到其它目的,而不是给他人造成痛苦)。从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来看,前者比后者要严重得多,它更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从攻击性行为发生的频率来分,可以把攻击性行为分为习惯性攻击性行为(个别幼儿由于多次发生攻击性行为而又没有得到有效地控制,因而养成某种习惯,频频发生,成为习惯性攻击性行为。)和偶发性攻击性行为(某个幼儿只是偶然发生的一两次攻击性行为。大多数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属于这一类)。前者是严重的心理问题,它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特别关注,它产生的原因也特别的复杂,在纠正时,一是,需要我们找出其行为背后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二是,要有相当的耐心,因为作为一种习惯,它的形成已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而它的消除当然也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其中还会有反复性。而后者则只是一般的行为问题,只要我们能进行及时的有针对性的教育,都会取得比较理想的教育效果。

二、全面认识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意义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不仅仅会影响到他们道德行为的发展,而且任其攻击性行为不断升级,并延续到青少年时期,幼儿就容易产生攻击性人格,并造成其今后人际关系的紧张和社交的困难,有的甚至还可能会转化为犯罪行为。正因为如此,一般人们都认为,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应该有效地控制和制止。

但是从另外一种角度看,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对幼儿教育,以及对幼儿自身的发展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对于这一点,人们却很少认识到。那么,幼儿攻击性行为主要有哪些积极意义呢?我认为,幼儿攻击性行为至少有以下两点积极意义:

1.攻击性行为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有一定保护作用。攻击性行为是幼儿宣泄内心冲突或紧张的一种方式,它在客观上可以避免不满情绪在幼儿心中过多地积聚,从而避免引起更为严重的心理疾病,对孩子的心理健康起到安全阀的作用。如,攻击性强的孩子,在不顺心、烦闷压抑的时候,敢于发泄内心的不满情绪,这样就可以避免不良的情绪长期滞留在心中,这样的孩子一般就不会形成畏缩、压抑、懦弱、逆来顺受的不良个性,他们以攻击性行动来保持心理的平衡,这样对其心理健康起到的一定的保护作用。从这种意义上说,采用攻击性行动,比强行压抑内心的不满,更有利于孩子心理的健康。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要鼓励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因为攻击性行为仅仅是幼儿宣泄内心不满情绪的诸多形式中的一种,而且这种方式也并不是最好的方式。

2.还击型的攻击性行为,客观上起到教育主动攻击者的作用,同时对他自己的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当一个幼儿被攻击时,他作出还击则是一种很正常的自然反应,我觉得没有必要受到指责。他的还击,会使得主动攻击者认识到:攻击别人没有“好果子”吃,攻击不会获益,进而减少他们的攻击性行为。相反,如果被攻击的幼儿一味地忍让,一味地消极躲避,就会助长主动攻击者的霸道行为,这当然也不利于主动攻击者心理的健康发展。另外,遭到攻击而奋起还击,这是幼儿在为自己的权利而战,这是一种勇敢的表现,是一种良好的品质,这比逆来顺受,消极地躲避别人的攻击,更有利于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

因此,我们对幼儿间的相互攻击性行为进行处理时,一定要认真区分谁是主动攻击者,谁是还击者,然后分别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绝对不应让主动攻击者从攻击中得到任何“好处”,否则就是对他们攻击性行为的鼓励。

当然,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我们并不是鼓励孩子们去“以牙还牙”,“以怨报怨”,因为这样做也会助长幼儿的暴力倾向,使幼儿学会攻击性行为。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还击也并不是对付被攻击的最佳的或者是唯一的方式,除此之外,还有语言警告、或向其他小朋友求助,或向老师报告(这不是恶意的告状,而是相当于我们成人间以法律的形式处理纠纷,保护自己权益的一种方式)等。

三、心理学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解释

幼儿为什么会有攻击性行为,这一直是许多儿童心理学家最感兴趣的问题之一。不同流派的心理学家从各自的研究立场出发,对这一问题提出各自不同的主张,其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攻击性行为是幼儿在遭受挫折后宣泄精神压力和紧张情绪的一种方式

这是精神分析论的观点。他们认为:“攻击性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先决条件;反之,挫折的存在也总是导致某种形式的攻击性行为。”弗洛尹德认为,在人们受到挫折后,除非允许他们宣泄自己的攻击性,否则攻击性的能量将受到抑制而产生压力,由于这种能量要寻找一条输出通道,因而便产生暴力行为,或者以精神疾病的状态显现出来。威廉?门宁格也认为:“竞争性的游戏能为人的攻击内驱力提供一个不寻常的令人满意的出路”,只有生气者对于使自己受到挫折的人或物进行一种安全的,没有自疚感的攻击,精神发泄的效应才最明显。从上述观点出发,他们认为,减少攻击性的根本方法就是尽可能地减少人们的挫折。

上述原理,在幼儿园中,我们也可以找到许多可以印证的例子。比如,经常被班里的老师和同伴忽视的某幼儿,为了引起老师和同伴对他的关注,有一天他可能会突然暴发出极强的攻击性行为──这是幼儿被关注的心理追求受挫的结果。又如,一个体质虚弱的男孩,为了一展自己的能耐,也可能会突然暴发攻击性行为,如,愚弄和欺凌比他更弱小的同伴或动物──这是幼儿追求自我价值感受挫折后的一种反应。再如,某学前班的幼儿因父亲是扫垃圾的,在同伴面前总觉得抬不起头来,同伴一提及他爸爸的职业,他就以拳相对,而老师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就特意请他的父亲来到班上向小朋友们介绍环卫工作的意义,还特别介绍了垃圾的意义,这使得该班幼儿获得了许多闻所未闻的知识,大家从此都很敬佩这位幼儿的父亲,这样,这位幼儿的尊重需求得到了满足,其攻击性行为也就大大地减少了。

根据上述原理,为了减少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我们该做的是:一是,努力创造条件,尽最大可能地满足幼儿的各种合理的心理需要。如,公正地对待每个幼儿,尽可能多地关注和尊重每一个幼儿,让每个幼儿都有成功和表现自我的机会,对幼儿的期望要合理,不宜过高,因为过高的期望只会增加孩子的挫折感,增加其攻击性行为,要尽量减少对幼儿的不适当的限制和控制,以减少他们的挫折感,进而减少其内心压力,减少其攻击性行为的产生。二是,努力为他们提供宣泄内心压力的多种形式和途径。对孩子的攻击性行为,不应采用简单的堵截方式(如限制幼儿的活动、不理会幼儿的申辩等)让幼儿“安静”地压抑其攻击性,因为被压抑的攻击性情感不会因此而消失,而是会深入到他们的潜意识中,危害其身心健康,过分压抑的结果往往导致攻击性能量的过度积聚,最终会暴发的更为猛烈的攻击性行为。所以说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宜“疏”不宜“堵”,我们要努力创造各种机会,让幼儿宣泄其内心的紧张情绪,以减少他的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可能性,如经常组织幼儿参加一些消耗能量的竞赛性游戏,特别是竞赛性体育游戏以及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游戏活动;另外,还可以多与每个幼儿交谈,交流情感,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在适当的时间和场合还应允许幼儿大哭或大喊大叫,以减少其消极情绪的能量在他们心中的积聚,进而减少其攻击性行为。这里需要特别提醒大家的是:不能让幼儿通过摔打物品的方式来发泄其内心的不满情绪,因为大量的研究表明,这样的宣泄不一定能减少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有可能还会在其宣泄后习得更多的攻击技能,产生更加强烈的攻击倾向。

(二)攻击性行为是幼儿在其周围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经验积聚的结果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是其与周围的人或物交互作用的过程获得的,其中他在这一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一个幼儿攻击另一个幼儿,抢他的东西,被欺负者哭着躲开,攻击者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下一次就会对同一孩子或别的孩子采用攻击性行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被欺负者的退缩谦让,鼓励了攻击者的攻击性行为。又如,性情温顺的幼儿,在一般生活情境中,往往被动地甚至忍辱负重地承受着富有攻击性的游戏伙伴的各种非礼待遇,并成为其发泄的对象或牺牲品,但在某些特殊场合下,当这些幼儿遭遇到攻击性强的幼儿的非礼时,他们也会奋起反抗,如果这些反抗意外地获得成功而使他们自己的尊严得到维护,那么,这种偶然的但却成功了的反抗经验,不仅增加了这些幼儿以自卫性的反攻击来应对非礼遭遇的倾向,而且也逐渐培养了他们在未遭受非礼的情况下主动地对别人施以非礼或攻击。

相反,如果攻击者在首次采取攻击性行为时就被还击者击败──不但没有从攻击中得到任何好处,而且还受到被攻击方的痛击;或者那些被攻击的幼儿在试图进行反抗的过程中却失败了,那么,这两类主动攻击的幼儿都不可能从中获得攻击性行为。前者的攻击性行为会由此而明显地减少,或者此后他们在采取攻击性行动之前一般都要三思而行,而不敢像以前那样随意地对他人进行攻击。而后者则可能继续保持着对攻击性幼儿的顺从和对攻击性幼儿各种形式的非礼与攻击的忍受。因此,对于那些幼儿在遭受攻击时,所表现出来的一味忍让、消极躲避等消极应对行为,我们老师也不应给予表扬和鼓励,否则,很有可能会使他们形成懦弱和只会逃避问题的性格,最后还可能会发展为害怕上幼儿园,害怕与人交往的心理疾病,这也会给他们本应欢乐的童年生活蒙上了一层阴影。另外,鼓励一部分幼儿的忍让,其客观上是在鼓励另一部分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对于这一点,我们老师也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在处理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时,一是,尽可能地不要让攻击者(不管他是主动攻击者,还是被动攻击者)从攻击性行为中得到任何好处,否则就是鼓励其攻击性行为;二是,对于被攻击后一味忍让的幼儿,要教会他们通过报告老师等有效渠道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这对他自己以及对攻击者心理的健康发展都是有益的。

(三)攻击性行为是模仿学习的结果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幼儿攻击性行为是其观察和模仿的结果。幼儿习得攻击性行为,其关键是他们从影视片、文学作品、同伴、成人中看到或听到了攻击性行为的榜样。因此,减少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关键是减少攻击性行为的信息源。

据上述原理,为了减少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一是,应该尽可能地不让幼儿看带有暴力情节的影视片,也不要给幼儿讲带有暴力性质的故事;二是,不要对幼儿进行体罚,因为体罚不仅会伤及幼儿的身心,而且它本身就起到不良的示范作用,同时它还会增加幼儿的心理挫折感,因此。它往往会使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增加;三是,多为幼儿提供“协商”解决冲突的榜样;四是,当幼儿表现出攻击性行为时,应对之进行及时的适当的批评教育,以教育他本人及其同伴。

总之,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和形式是多种多样,我们在纠正幼儿攻击性行为时,首先要注意在深入了解其产生的内因和外因,然后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只有这样,我们的纠正工作才会取得预期的效果。

参考资料:

[1][美]B.Raven和J.Rubin著:《群体心理学》,刘永和编译,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

[2]杨丽珠、吴文菊:《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美]埃利奥特?阿伦森著:《社会性动物》,郑日昌等译,新华出版社,2001。

[4]高申春著:《人性辉煌之路──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为袖手旁观击掌


刚入园的张晓涵小朋友由于年龄较小,所以不管在哪方面老师都很照顾她,而她也逐渐习惯了这种“特殊待遇”。这不,今天洗完手后,她又对着老师喊:“老师,我的秋衣出不来。”正当我准备去履行这项我自认为义不容辞的义务时,张晓涵旁边的月月说:“来,我帮你。”说完,就开始“一本正经”地进行这项工作。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也由原来的替代者变成了旁观者。

只见月月先按我们大人的方法,尝试着把手伸进涵涵外衣的袖口中,无奈袖口太紧,月月的手只能伸进去一小部分,这可怎么办呢?月月又进行第二次尝试。首先她把涵涵外衣的拉链拉开,然后把手伸到涵涵外衣里面,并试着把涵涵的秋衣使劲往袖口方向塞,可塞来塞去,涵涵的秋衣还是出不去。这时的月月一点也不灰心,继续进行她的探索。她眉头紧皱,这儿看看,那儿扯扯,随即眉头开始舒展,不用看也能猜出她又有新主意了,果然不出所料,她非常迅速地把涵涵外衣袖子脱下来,又顺势把里面的秋衣拉下来塞到涵涵的手里,而涵涵这时也已完全明白月月的意思,一会儿,涵涵攥着秋衣的小手就伸到了袖口外面。至此,月月的“伟大工程”终于结束了,两个人脸上都露出了会心的微笑,我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实际上,我们身边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类似上面这种成人做起来易如反掌,而幼儿却感觉巨大无比的事情。也许在成人眼里,我们几秒钟就可完成的动作,却让幼儿花费几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似乎不值得,但通过这件事,我更加真切地体验到,正是这几分钟的操作让幼儿不仅解放了手,解放了头脑,而且也培养了幼儿勇于探索的精神,使幼儿的身心在做中得到了发展。由此看来,在现行的幼儿教育中,成人更应多些“偷懒”,多些“袖手旁观”。

相关推荐

  • 突如其来的老师家访作文范例 写好作文对于学习语文是非常重要的,为了锻炼我们思考问题的能力,你知道写好一篇老师家访的作文的关键是什么吗?一篇优秀的作文可以通过文字表达内心的情感。写老师家访的作文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帮大家整理了突如其来的老师家访作文”,希望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收集的这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2-08-24 阅读全文
  • 如何教育攻击性强的孩子 如何教育攻击性强的孩子 松松和妈妈一起到真真家去做客,刚开始两个小朋友在一起玩得非常开心,不知道怎么回事,松松用力把真真推倒在地,抢了真真手里的玩具,就跑到另一个房间去玩了。而真真一个人坐在地上伤心地...
    2021-05-14 阅读全文
  • 突如其来害怕长大的句子(60条) 生活中心情是因为某些外界因素而发生变化,心情好时生活中的事情也会顺利一些,可以选择写一些文案说说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我们可以将所有发现的优秀文案说说进行摘抄。你有收集文案说说的习惯吗?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突如其来害怕长大的句子”,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2-09-15 阅读全文
  • 突如其来的暴雨作文500字(7篇) 小学语文是非常重要的一门科目,而写作在语文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部分。为了提高我们的想象力,让我们的思维更加活跃,一般老师会依据近期所学知识布置写一篇关于暴雨的作文的作业,你知道写好一篇描写暴雨的作文有哪些方法吗?下面是由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突如其来的暴雨作文5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
    2022-08-11 阅读全文
  • 突如其来的亲人离世朋友圈65句 当我们内心有很多伤感的情绪时,大家往往会发一些伤感的文案。人在悲伤的情况下更容易写出伤感的句子,你知道哪些伤感句子能够让人们瞬间泪崩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出于你的需要,为你整理了突如其来的亲人离世朋友圈,欢迎大家参阅本文句子!...
    2023-03-04 阅读全文

写好作文对于学习语文是非常重要的,为了锻炼我们思考问题的能力,你知道写好一篇老师家访的作文的关键是什么吗?一篇优秀的作文可以通过文字表达内心的情感。写老师家访的作文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帮大家整理了突如其来的老师家访作文”,希望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收集的这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2-08-24 阅读全文

如何教育攻击性强的孩子 松松和妈妈一起到真真家去做客,刚开始两个小朋友在一起玩得非常开心,不知道怎么回事,松松用力把真真推倒在地,抢了真真手里的玩具,就跑到另一个房间去玩了。而真真一个人坐在地上伤心地...

2021-05-14 阅读全文

生活中心情是因为某些外界因素而发生变化,心情好时生活中的事情也会顺利一些,可以选择写一些文案说说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我们可以将所有发现的优秀文案说说进行摘抄。你有收集文案说说的习惯吗?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突如其来害怕长大的句子”,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2-09-15 阅读全文

小学语文是非常重要的一门科目,而写作在语文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部分。为了提高我们的想象力,让我们的思维更加活跃,一般老师会依据近期所学知识布置写一篇关于暴雨的作文的作业,你知道写好一篇描写暴雨的作文有哪些方法吗?下面是由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突如其来的暴雨作文5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

2022-08-11 阅读全文

当我们内心有很多伤感的情绪时,大家往往会发一些伤感的文案。人在悲伤的情况下更容易写出伤感的句子,你知道哪些伤感句子能够让人们瞬间泪崩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出于你的需要,为你整理了突如其来的亲人离世朋友圈,欢迎大家参阅本文句子!...

2023-03-04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