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小喜鹊说得对》

发布时间:2020-12-28 幼儿园教案大班公开课教案 幼儿园中班公开课教案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倾听讲述,学习对话,理解故事主要内容,并能用较连贯的语言看图讲述故事。

2、通过想象、猜测、讲述,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体会小熊的心情变化,知道和同伴在一起要相互尊重,能虚心听取同伴的不同意见。

3、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问题导入:

师:小朋友新年已经到了,我们小朋友又长大一岁了,肯定又能干了一些,请问你们平时在家帮爸爸妈妈干活吗?做了什么?怎么做的?

小朋友们真能干,能帮家里做事了,那老师今天就要来考考你们了:

1.你知道怎样帮田里的菜浇水吗?(用什么浇,怎么浇)Www.yjS21.coM

2.你知道地里的玉米是怎么收的吗?(用什么收,怎样收)

3.你知道烧饭用的木材是从哪来的吗,又是怎么运到家里的呢?

二、结合课件,教师讲故事,帮助孩子理解故事内容。

1、引入:

师:你们看,他们是谁?小熊和小喜鹊是一对好朋友,你们想知道他们是怎样帮田里的菜浇水,是怎样来收田里的玉米,又是怎样帮妈妈去运木材的吗?

2、教师讲故事,分段揭示故事情节并提问:

第一段:

(1)故事里的小熊长得怎样的?小喜鹊呢?

(2)小熊长大了,熊妈妈要小熊帮忙做什么事情?(去田里给菜浇水)

(3)小熊是怎么做的,拿了什么去浇水?(有漏洞的桶)

(4)有洞的桶能浇水吗?为什么呢?(水会漏掉)

(5)小喜鹊是怎么提醒小熊的呢?

(6)小熊听了吗?他是怎么回答的?最后小熊浇成水了吗?

(7)最后熊妈妈对小熊说了什么?

第二段:

(1)过了几天熊妈妈又让小熊去干什么?(出示玉米地的图片:收玉米)

(2)小熊去的时候小喜鹊对他说了什么,可是小熊是怎么回答的?

(3)那么小熊能收到很多玉米吗?为什么?(幼儿先自由讨论,再回答)

(4)收了一天小熊收到了几个玉米?这时,你想想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第三段:

(1)过了几天,熊妈妈请小熊去运烧饭的木柴,这次小熊成功了吗?

(2)小熊是怎么做的?他先找了谁,说了什么?

(3)小熊和小喜鹊是怎样合作的?(先可以让孩子讲讲,然后再出示图片)

(4)小熊和小喜鹊回去以后,妈妈说了一句什么好听的话呢?

(5)小熊这次终于成功了,它的心情会有什么变化呢?

三、师幼共同表演故事练习对话

1、教师扮演熊妈妈,把幼儿分成两组,一组扮演小喜鹊,一组扮演小熊。(体会小熊的心情)

2、讨论:

(1)小熊做了三件事情,成功了几件?前两件为什么会失败?最后为什么去得了成功(只有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遇到事情能和别人商量合作,才能取得成功)

(2)你平时做事情前会和小朋友一起商量合作吗?你是怎么做的?

四、请三名幼儿在上台把故事表演一次

幼儿百科:喜鹊是鸟纲鸦科的一种鸟类。共有10个亚种。体长40-50厘米,雌雄羽色相似,头、颈、背至尾均为黑色,并自前往后分别呈现紫色、绿蓝色、绿色等光泽,双翅黑色而在翼肩有一大形白斑,尾远较翅长,呈楔形,嘴、腿、脚纯黑色,腹面以胸为界,前黑后白。留鸟。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扩展阅读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喜鹊说得对》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较连贯的语言看图讲述故事。

2.知道和同伴在一起时要互相尊重能虚心听取同伴的不同意见。

3.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小熊、小喜鹊图片

2.故事PPT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今天,有两位小动物要和我们一起学本领了,我们一起看看他们是谁?

教师出示小熊、小喜鹊图片。

二、出示PPT,欣赏故事。

教师朗诵故事,提问:

1.小熊和小喜鹊是好朋友,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2.熊妈妈让小熊干什么?

3.有洞的桶可以打水吗?小喜鹊是怎样提醒小熊的?

4.小熊到地里掰玉米,为什么又失败了?小喜鹊是怎么说的?

5.第三次小熊成功了吗?他是怎样和小喜鹊齐心协力合作的?

三、扮演角色,练习对话。

教师讲述故事扮演熊妈妈,幼儿扮演小喜鹊和小熊,进行对话。

活动延伸:

1.小熊为什么接连失败两次?最后为什么能去的成功?

2.你和好朋友是怎样合作劳动的?

幼儿百科:喜鹊是鸟纲鸦科的一种鸟类。共有10个亚种。体长40-50厘米,雌雄羽色相似,头、颈、背至尾均为黑色,并自前往后分别呈现紫色、绿蓝色、绿色等光泽,双翅黑色而在翼肩有一大形白斑,尾远较翅长,呈楔形,嘴、腿、脚纯黑色,腹面以胸为界,前黑后白。留鸟。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喜鹊说的对》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倾听讲述,学习对话,理解故事主要内容,并能用较连贯的语言看图讲述故事。

2、通过想象、猜测、讲述,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体会小熊的心情变化,知道和同伴在一起要相互尊重,能虚心听取同伴的不同意见。

3、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问题导入:

师:小朋友新年已经到了,我们小朋友又长大一岁了,肯定又能干了一些,请问你们平时在家帮爸爸妈妈干活吗?做了什么?怎么做的?

小朋友们真能干,能帮家里做事了,那老师今天就要来考考你们了:

1.你知道怎样帮田里的菜浇水吗?(用什么浇,怎么浇)

2.你知道地里的玉米是怎么收的吗?(用什么收,怎样收)

3.你知道烧饭用的木材是从哪来的吗,又是怎么运到家里的呢?

二、结合课件,教师讲故事,帮助孩子理解故事内容。

1、引入:

师:你们看,他们是谁?小熊和小喜鹊是一对好朋友,你们想知道他们是怎样帮田里的菜浇水,是怎样来收田里的玉米,又是怎样帮妈妈去运木材的吗?

2、教师讲故事,分段揭示故事情节并提问:

第一段:

(1)故事里的小熊长得怎样的?小喜鹊呢?

(2)小熊长大了,熊妈妈要小熊帮忙做什么事情?(去田里给菜浇水)

(3)小熊是怎么做的,拿了什么去浇水?(有漏洞的桶)

(4)有洞的桶能浇水吗?为什么呢?(水会漏掉)

(5)小喜鹊是怎么提醒小熊的呢?

(6)小熊听了吗?他是怎么回答的?最后小熊浇成水了吗?

(7)最后熊妈妈对小熊说了什么?

第二段:

(1)过了几天熊妈妈又让小熊去干什么?(出示玉米地的图片:收玉米)

(2)小熊去的时候小喜鹊对他说了什么,可是小熊是怎么回答的?

(3)那么小熊能收到很多玉米吗?为什么?(幼儿先自由讨论,再回答)

(4)收了一天小熊收到了几个玉米?这时,你想想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第三段:

(1)过了几天,熊妈妈请小熊去运烧饭的木柴,这次小熊成功了吗?

(2)小熊是怎么做的?他先找了谁,说了什么?

(3)小熊和小喜鹊是怎样合作的?(先可以让孩子讲讲,然后再出示图片)

(4)小熊和小喜鹊回去以后,妈妈说了一句什么好听的话呢?

(5)小熊这次终于成功了,它的心情会有什么变化呢?

三、师幼共同表演故事练习对话

1、教师扮演熊妈妈,把幼儿分成两组,一组扮演小喜鹊,一组扮演小熊。(体会小熊的心情)

2、讨论:

(1)小熊做了三件事情,成功了几件?前两件为什么会失败?最后为什么去得了成功(只有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遇到事情能和别人商量合作,才能取得成功)

(2)你平时做事情前会和小朋友一起商量合作吗?你是怎么做的?

四、请三名幼儿在上台把故事表演一次。

幼儿百科:喜鹊是适应能力比较强的鸟类,在山区、平原都有栖息,无论是荒野、农田、郊区、城市、公园和花园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但是一个普遍规律是人类活动越多的地方,喜鹊种群的数量往往也就越多,而在人迹罕至的密林中则难见该物种的身影。喜鹊常结成大群成对活动,白天在旷野农田觅食,夜间在高大乔木的顶端栖息。喜鹊是很有人缘的鸟类之一,喜欢把巢筑在民宅旁的大树上,在居民点附近活动。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小蚱蜢》


活动目标:

1、了解小蚱蜢的行动方式,朗诵儿歌,体验儿歌的趣味性。

2、能够用动作表现蚱蜢等动物的动作。

活动重点:了解小蚱蜢的行动方式,朗诵儿歌,体验儿歌的趣味性。

活动难点:了解小蚱蜢的行动方式,朗诵儿歌,体验儿歌的趣味性。

活动准备:课件《小蚱蜢学跳高》。

活动过程:

1、引入

(1)播放课件【视频小蚱蜢】,请幼儿说说画面上是谁?有什么本领?你见过吗?

(2)教师:这是小蚱蜢,它们跳得很高,今天也有只小蚱蜢要跳高,跳去哪里呢?

2、理解儿歌

(1).播放课件【儿歌欣赏】,请幼儿完整欣赏儿歌。

教师:儿歌里的小蚱蜢在干什么?

教师:小蚱蜢是怎样跳上狗尾草的呢?可请幼儿用动作模仿。

教师:当小蚱蜢跳上狗尾草得意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小蚱蜢会高兴吗?为什么会摔下来呢?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同时初步了解不能骄傲自满。

3、朗诵儿歌。

(1)再次播放课件【儿歌欣赏】,请幼儿欣赏。

(2)播放课件【朗诵儿歌】,请幼儿看着画面学念儿歌。

(3)播放课件【朗诵儿歌】中的"小蚱蜢学跳高",请幼儿跟着画面一起念儿歌数遍。

4、认识小蚱蜢。

(1)播放课件【蚱蜢的照片】,请幼儿仔细观察蚱蜢的样子。

(2)播放课件【蚱蜢在哪里】,请幼儿找找蚱蜢。

(3)播放课件【跳跃的小蚱蜢】,了解蚱蜢的弹跳力。

(4)活动结束。

幼儿一起到教室外,学小蚱蜢蹦跳。

活动延伸:

播放课件【秋天的虫虫】,教师可请幼儿说说秋天还有哪些昆虫?它们长的什么样?有什么特殊的本领?了解更多秋天的虫虫。

附录:

儿歌:小蚱蜢学跳高小蚱蜢学跳高,一跳跳上狗尾草。

腿一弹,脚一跷,哪个有我跳得高!

草一摇,摔一跤,头上跌个大青包。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家》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家

课题名称:家

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内容,掌握儿歌的结构特点。什么是什么的家。

2、鼓励幼儿根据儿歌提供的线索,尝试初步创编儿歌的兴趣。

准备:

1、背景图

2、白云、小鸟、小羊、小鱼、蝴蝶每人一个

3、天空、树林、草地、河水、幼儿园

过程:

(一) 引入主题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新朋友,

2、你们想知道他们是谁吗?

3、对了你们说对了,

4、现在就让我们这些好朋友起一做个游戏吧。

5、你们玩完乐也累了,

6、现在听音乐找到自己的家。教儿歌

7、你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家,

8、现在我们帮助他们也找到自己的家好吗?

9、教师提问?蓝蓝的天空是谁的家?茂密的树林是谁的家?绿绿的草地是谁的家?清清的河水是谁的家?红红的花朵是谁的家?美丽的幼儿园是谁的家?

10、幼儿看图分组说

11、幼儿看图连贯的集体说

(二) 让幼儿充分想象,创编儿歌

1、你们都吧好朋友送回家了,请你们在动脑筋想一想,蓝蓝的天空还是谁的家茂密的树林还是谁的家?绿绿的草地还是谁的家?清清的河水还是谁的家?红红的花朵还是谁的家?美丽的幼儿园还是谁的家?

2、明天我们一起把大家想的聚在一起说给小朋友听,我们一起再来做个游戏吧。

相关推荐

  •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喜鹊说得对》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较连贯的语言看图讲述故事。 2.知道和同伴在一起时要互相尊重能虚心听取同伴的不同意见。 3.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2020-12-10 阅读全文
  •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喜鹊说的对》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倾听讲述,学习对话,理解故事主要内容,并能用较连贯的语言看图讲述故事。 2、通过想象、猜测、讲述,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体会小熊的心情变化,知道和同伴在一起要相互...
    2020-12-14 阅读全文
  •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小蚱蜢》 活动目标: 1、了解小蚱蜢的行动方式,朗诵儿歌,体验儿歌的趣味性。 2、能够用动作表现蚱蜢等动物的动作。 活动重点:了解小蚱蜢的行动方式,朗诵儿歌,体验儿歌的趣味性。 活动难点:了解小蚱蜢的行动方式,...
    2020-09-29 阅读全文
  •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家》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家 课题名称:家 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内容,掌握儿歌的结构特点。什么是什么的家。 2、鼓励幼儿根据儿歌提供的线索,尝试初步创编儿歌的兴趣。 准备: 1、背景图 2、白云、小...
    2021-06-21 阅读全文
  • 中班语言公开课教案《伞》 【活动目标】 1、理解并学说儿歌,知道为小动物们匹配最合适的伞。 2、想一想、说一说,尝试仿编儿歌,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3、愿意扮演角色,表演儿歌,体验互动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大树、蘑菇、荷叶...
    2020-09-30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较连贯的语言看图讲述故事。 2.知道和同伴在一起时要互相尊重能虚心听取同伴的不同意见。 3.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2020-12-10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倾听讲述,学习对话,理解故事主要内容,并能用较连贯的语言看图讲述故事。 2、通过想象、猜测、讲述,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体会小熊的心情变化,知道和同伴在一起要相互...

2020-12-14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了解小蚱蜢的行动方式,朗诵儿歌,体验儿歌的趣味性。 2、能够用动作表现蚱蜢等动物的动作。 活动重点:了解小蚱蜢的行动方式,朗诵儿歌,体验儿歌的趣味性。 活动难点:了解小蚱蜢的行动方式,...

2020-09-29 阅读全文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家 课题名称:家 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内容,掌握儿歌的结构特点。什么是什么的家。 2、鼓励幼儿根据儿歌提供的线索,尝试初步创编儿歌的兴趣。 准备: 1、背景图 2、白云、小...

2021-06-21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理解并学说儿歌,知道为小动物们匹配最合适的伞。 2、想一想、说一说,尝试仿编儿歌,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3、愿意扮演角色,表演儿歌,体验互动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大树、蘑菇、荷叶...

2020-09-30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