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今日话题:幼升小住宿,您同意吗?

发布时间:2020-12-21 幼儿科学小故事 升中班了教育笔记 幼儿童故事

每年幼升小最先开始有行动的就是民办校,而大多民办校是全住宿的,也有一部分民办是可以选择走读或是住宿,相信在这个问题上咱们爸爸妈妈都会有自己的见地,这周我们来聊聊这个吧~

我们先来看看住宿和走读各有什么选择理由吧!

选择住宿

1、锻炼孩子生活自理能力

2、锻炼孩子学习自主能力

3、孩子迟早是要离开父母的,何不早一点开始

选择走读

1、孩子还小,在家一样可以锻炼能力

2、在父母身边有利于亲子关系的培养

小编认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是否适合住宿也要根据孩子的情况酌情确定,所以大家也来说说如果是您,会让孩子选择住宿吗?理由呢?YJs21.CoM

@haidy1258:不太建议那么小就寄宿,不寄宿的孩子不代表独立性就会差,希望在这些美好的年华里,父母都能有幸和孩子在一起,这是往后的再多美好都换不来的。

@琪琪妈妈:我觉得住宿制对小孩子不是很好,因为年纪小的孩子在心理上对父母还存在依赖感,强行将孩子推出去很可能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不适,缺乏安全感。

@张大大:住宿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养小孩子的独立性,但是必须考虑孩子的自主性和内心承受能力,以免得不偿失。

宝爸宝妈们,你们怎么看呢?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今日话题:你觉得爸爸妈妈应该“陪读”吗?


最近经常听说孩子在上课外班的时候后面有一些爸爸妈妈在旁听,有些爸爸或者妈妈还会认真的记笔记,晚上回家如果孩子不会了再给孩子讲一遍!感叹爸爸妈妈认真负责的同时也会反思这样做到底对不对?是不是真的对孩子有帮助呢?

再或者孩子年纪小的时候,学校留作业,爸爸妈妈晚上要坐在孩子旁边“监督”,大家觉得爸爸妈妈应该“陪读”或者陪着孩子学习吗?如果需要监督娃们学习,大家又觉得怎么样的方法更合适呢?下面我们收集了一些家长的观点供大家参考:

@如如妈加油:要是陪读,父母做笔记,回家应该是孩子给父母再讲一遍效果才好。孩子听进去理解了,又能张开嘴讲,效果应该不一样的吧。

@zhangyi_cameo:低年级最好能陪读,可以适时纠正小朋友不好的学习习惯,督促他们能思想集中地完成作业/学习。同时可以和孩子一起复习当天老师教的知识点,帮助他们巩固加深。再有就是培养孩子预习的习惯。个人感觉孩子小的时候,家长的陪读还是很重要的。

@童妈girl:我觉得在孩子比较小,不是很自觉的时候需要陪读,我本人也比较青睐有陪读的兴趣班,确实回家一旦有些题目不会还可以点拨一下,否则是一头雾水不知道,有时候看了答案还是百思不解。

看来,各位家长也是各有不同的想法的。小编觉得,陪读不是不可行,但是要适度。家长们在孩子比较幼小的阶段都会比较担心孩子出现问题,这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过度的陪读势必会导致孩子产生依赖心理。所以,家长们切记:该放手时要学会放手哦!

今日话题:“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有道理吗?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好像由来已久,叮咚最近也看了一些关于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说法,站在各方的立场上,大家都是有道理的,其实这件事情本身也没有对错之分,只是跟各个家庭的情况以及选择有关~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您觉得“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有道理吗?

@gracetang0:我觉得还是有起跑线这一说的。我家是一年级新生,男孩,之前是公办幼儿园,进了一所还算不错的民办小学。在9月份的幼小衔接过渡期以后,老师开始要求写字了。我家明显有差距,写字不够规范,老是返工,擦了写,写了擦,本子上都擦出洞来。默写也全是叉叉,拼音和汉字都不符合要求。我现在每天晚上花很多时间矫正他的书写。我觉得家长和孩子都要摆正心态,熬过这一阶段,毕竟未来还有很多年的学习生涯,这是一次长跑,起跑慢了,就在后程发力。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zhangyi_cameo:符合自己孩子能力的适当提早学习还是很有必要的,学习一段时间后,孩子比同班的小伙伴学得多,掌握得快,课堂反应,作业水平,考试成绩的出色表现,对孩子的自信心是很重要的。我身边有好多成功案例。

@猫头鹰0:人生是场马拉松,关键是跑到最后,笑到最后,而不是起跑在前。永远心怀梦想,拼搏奋斗,永不言弃才是最重要的。

@cmcmcmcmd:这是别有用心的人或者机构忽悠家长出钱的口号。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如果与自己比,不断进步,各阶段都有新的起跑线。关键是个体觉醒的迟早,不存在输赢。在现阶段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家长们为了给孩子争取机会,各尽其能,主要表现是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提前学习,以便在各种考试中领先,是一种“抢跑”行为。对大部分孩子而言,长期效应是弊大于利,虽然短期来看是有利的。本人也曾被裹挟其中而与孩子疲于奔波在各种补习班,如果有二胎,肯定会有所取舍,不再盲目上当。

@旭旭妈米:初衷都是好的,为了孩子美好的未来,力所能及的给予最好的,只是有的时候仅仅是主观的意愿。难免只是自己的初衷,却违背了孩子的选择。尽管孩子小的时候是没有多少明确的选择的,年幼的他们只当是懵懂。但是,就算置高了起跑线,人生中的每一个节点不是一样的重要,越是转折的时候越起着支配命运的关键。个人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至使至终人格的培养,好习惯的养成,这才是赢家的护身符。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境遇,都能坦然面对,泰然处之,乐观、积极。不是说:性格决定命运吗?“不是还有一说”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吗?“真的这么认为的。

那么,你怎么看呢?

今天你说话算数了吗?


很多时候我们常常说话不算数,有些事情可能也不是那么重要,或者我们是不小心忘记了,其实这没什么太不了的。因为,我们都清楚这个成人世界里的游戏规则,也要自己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一句话,我们明白什么时候应该说话算数。

可是,对宝宝该怎么办呢?还是一句话:做不到的事情不要承诺孩子,承诺了就一定要做到。说得简单,要做到这一点还真不容易呢!

话说这一段时间,宝宝比较迷恋动画片>,从幼儿园回到家后换好衣服,洗完小手,立刻就打开电视放我们给他买的碟看。(现在他自己什么都会开,我们已经没法通过不给他开机阻止他了。)不过,我们也都规定了他每天收看的时间,一天只能看一集,大概十五分钟左右。可是他老是说话不算数,看过一集还要看。于是,我和老公决定第一次给他点颜色看看。

这一天我和老公下班回家后,一进家门,看到他又在聚精会神地看动画片,相视一笑。过了一会儿,一集结束了,宝宝才注意到我们回家了,跑上前抱着我开始谈判:“妈妈,就让我再看一集吧,我保证再看一集就关电视。”考虑到他最近表现不错,我答应了他,并强调说:“看完这集真的要关哦。”

宝宝说话不算数了。在第二集快要结束的时候,他就偷偷地斜眼瞧我,我只当什么也没看见,还是低头看书,老公也假装赶紧去了卫生间。第二集演完了,宝宝还当作没什么事儿似的继续看。我抬头看他一眼说:“第二集演完了吧,去关上吧,乖孩子。”

他扭扭屁股没动,接着和我谈判:“妈妈,我还想再看一集。”

我说:“那怎么行?是你答应妈妈只再看一集,妈妈才让你看的,你不能说话不算数啊?”

“我就说话不算数!我就说话不算数!”宝宝开始耍无赖。这时,老公从卫生间里出来,想求情,被我用眼神瞪了回去。

我说:“你非要再看一集也行,那就是要用明天的配额了,本来是明天能看一集的,今天多看了,明天就一集也不能看了。”(我以前做出进出口工作,这会儿把专业术语也拿出来。)

“行,我明天一集也不看。”说完,宝宝乐滋滋地开始享受他又争取到的权利。

当晚,我就和老公达成协议,明天誰也不能心软,说不能看就不能看。(老公老容易妥协,所以我再三警告他,要是明天再这样,我就......)

果不其然,第二天,宝宝死缠烂打地要看>,我对他说:“你怎么能说话不算数,你昨天非要再看一集,把今天的配额用完了,所以今天不能看了,一集也不能。”

没想到宝宝故伎重演:“那我今天就看一集,明天我不看了。”嘿,看来他已经理解了配额的意思。

“那不行,说到的就一定要做到。你什么时候见妈妈说话不算数,答应你的事儿没做到?”

宝宝歪头想想,摇摇头。哼哼,幸亏我背景好,底子牢,为这一天的到来早就做好了准备,不然被宝宝揭了短就惨了。

“所以呀,妈妈说了今天不能看就一定不会让你看,再哭也不用,你还是别闹了吧。你觉得妈妈说话算数吗?”

宝宝先是点点头,反应过来以后又不甘心的摇摇头,然后张圆了长满二十颗牙的嘴巴大哭起来。而我呢,一点儿都不心慈手软,任凭你泪雨纷飞,咬定青山不放松!

宝宝哭了,闹了,累了,一看不管用,只好和他爸爸下楼骑自行车去了。

第三天,宝宝从幼儿园回来迫不及待地打开了电视,看完一集后,刚要做势耍赖,忽然想起前一天的惩罚,回头儿看我一眼,乖乖地关了,我立刻大加赞赏:“宝宝,你真棒!你说话算数,说关就关,妈妈真信任你!”

宝宝一听,还真不谦虚,顺杆儿往上爬“我已经长大了,是一个说到做到的男子汉!”

嘻嘻,宝宝性格塑造中的又一关通过了!

我又成功了!给我这个妈妈点掌声吧。

最后还是总结一下经验:

一是爸爸和妈妈合理分工扮演角色,事先要计划一下,并且想好方案应对宝宝的突发的各种高招和问题。(我家宝宝高招较多,不提前准备不行。)

二是惩罚的执行力度一定要强,一定要到位。把一切抗干扰因素提前排除掉。(提前让我公婆把他们的屋门关上了。)这是最关键的一点,各位家长在效仿时一定要挺住这一关。

三是宝宝遵守了承诺后一定要大加赞扬,并要清楚的说明你表扬他的原因,或者是他什么地方做得对。而且以后只要是类似的行为,每次都要给予表扬,让他把一次性的行为变成经常性的习惯,再变成他性格中的一个部分,终身伴随。

后记:那天宝宝和爸爸下楼去玩的时候,老公为了发泄心中的不满,嘟囔着:“真是狠心的妈妈!”宝宝马上附合:“就是!”看着他们父子俩惺惺相惜地走出家门,我乐了。我相信自己是对的,宝宝长大后也会同意我的做法的。

您教会孩子意外应急措施了吗?


有资料表明,52%以上的意外伤害发生在家里,甚至就发生在父母的眼皮底下。所以,“家即将成为儿童意外伤害的第一场所”的论断,并不是危言耸听的。

正因如此,家长很有必要教会孩子一些防范和处理意外伤害的方法。这一点,国外可能做得比较好,要不然人家也拍不出《小鬼当家》这样的影片来。

笔者有个朋友,夫妇俩带着儿子长期旅居国外。在国内的父母亲十分想念孙子。上个暑期,老人一再要求接孙子回来住一段时间。没想到就在孩子回国的第三天,朋友的父母亲家里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煤气爆炸事件,两位老人在事故中当场丧生。惟独他的孩子躲在一个沙发背后,幸免于难。

据孩子事后回忆,那天晚上,他随爷爷奶奶从亲戚家回来,一进门就闻到一股浓烈的煤气味,爷爷奶奶嘱咐他站在客厅别动,他俩一前一后进了厨房,想去关掉煤气开关,可能是爷爷眼睛不好,老半天也找不到管道煤气的开关,后来他听到奶奶叫爷爷开灯找,他一听,连忙大喊一声“不能开灯”,就钻到了沙发背后。

可是根本来不及,只听得啪的一声,一团火球和一声巨响后,整个厨房和餐厅窗户都炸飞了。事后有人问孩子,怎会知道煤气泄漏时不能开灯?他回答说,老师在课堂上教的。

还有一次,笔者接诊了一个足底被烧着的塑料袋严重烧伤的小女孩,当时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小女孩只有三四岁,来医院前她和她的表妹在堂屋的一个火盆旁烧火,她的表妹不小心把一叠塑料袋丢进了火盆,小女孩赶紧用火钳将它夹了出来。当时她的妈妈在厨房做饭,看到堂屋内有火光,就叫她把地上的火踩灭。没想到小女孩当时没穿鞋,只穿了一双尼龙袜子,本来这火不用管它也烧不着什么东西,一踩反倒粘上了她的脚板心,痛得她跛着一只脚乱跳,这一跳就像是一把扇子,扇得火越烧越旺,把整个足底烧得不成样子。

相关推荐

  • 今日话题:你觉得爸爸妈妈应该“陪读”吗? 最近经常听说孩子在上课外班的时候后面有一些爸爸妈妈在旁听,有些爸爸或者妈妈还会认真的记笔记,晚上回家如果孩子不会了再给孩子讲一遍!感叹爸爸妈妈认真负责的同时也会反思这样做到底对不对?是不是真的对孩子有...
    2021-01-11 阅读全文
  • 今日话题:“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有道理吗?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好像由来已久,叮咚最近也看了一些关于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说法,站在各方的立场上,大家都是有道理的,其实这件事情本身也没有对错之分,只是跟各个家庭的情况以及选择有关~ 今...
    2020-12-31 阅读全文
  • 今天你说话算数了吗? 很多时候我们常常说话不算数,有些事情可能也不是那么重要,或者我们是不小心忘记了,其实这没什么太不了的。因为,我们都清楚这个成人世界里的游戏规则,也要自己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一句话,我们明白什么时候应...
    2021-04-17 阅读全文
  • 大学生住宿合同范例6篇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下,签订合同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都是不可或缺的,你是不是也想拟定出一份优质的合同吗?“大学生住宿合同”这篇文章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特意挑选现在向您推荐,我们会尽力为您提供更多的实用建议!...
    2024-07-10 阅读全文
  • 您教会孩子意外应急措施了吗? 有资料表明,52%以上的意外伤害发生在家里,甚至就发生在父母的眼皮底下。所以,“家即将成为儿童意外伤害的第一场所”的论断,并不是危言耸听的。 正因如此,家长很有必要教会孩子一些防范和处理意外伤害的方法...
    2021-04-01 阅读全文

最近经常听说孩子在上课外班的时候后面有一些爸爸妈妈在旁听,有些爸爸或者妈妈还会认真的记笔记,晚上回家如果孩子不会了再给孩子讲一遍!感叹爸爸妈妈认真负责的同时也会反思这样做到底对不对?是不是真的对孩子有...

2021-01-11 阅读全文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好像由来已久,叮咚最近也看了一些关于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说法,站在各方的立场上,大家都是有道理的,其实这件事情本身也没有对错之分,只是跟各个家庭的情况以及选择有关~ 今...

2020-12-31 阅读全文

很多时候我们常常说话不算数,有些事情可能也不是那么重要,或者我们是不小心忘记了,其实这没什么太不了的。因为,我们都清楚这个成人世界里的游戏规则,也要自己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一句话,我们明白什么时候应...

2021-04-17 阅读全文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下,签订合同在工作中和生活中都是不可或缺的,你是不是也想拟定出一份优质的合同吗?“大学生住宿合同”这篇文章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特意挑选现在向您推荐,我们会尽力为您提供更多的实用建议!...

2024-07-10 阅读全文

有资料表明,52%以上的意外伤害发生在家里,甚至就发生在父母的眼皮底下。所以,“家即将成为儿童意外伤害的第一场所”的论断,并不是危言耸听的。 正因如此,家长很有必要教会孩子一些防范和处理意外伤害的方法...

2021-04-01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