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4个父母绝不能犯的忌讳,影响孩子成绩与未来!

发布时间:2020-12-19 幼儿园感恩父母活动的总结 教育孩子的听课笔记 幼儿园孩子的游戏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是当孩子走进学校开始,他们的老师就再是父母,而是站在三尺讲台上的那个人。很多家长可能不觉得,但这是事实:老师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巨大,等同于父母给孩子的影响。有这样一个说法:被老师喜爱的孩子,往往更自信,成绩也更加优秀,而被老师忽略的孩子,不仅会成绩下降,出现自卑情绪,在人际交往上也容易有障碍,有些敏感的孩子甚至会自暴自弃。

作为家长在和老师沟通交流时,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不该做呢?首先,下面这五个忌讳,一定不能犯。

1.没搞清楚事情之前和老师吵闹甚至动手

每一个孩子都是家长的宝贝,孩子在学校受了委屈,家长往往爱子心切,一时焦急愤怒都是正常的,但是在去学校讨说法前,务必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如果是自己的孩子做错了,主动道歉,如果是别的孩子犯错了,尽量心态平和地和老师反映情况,让老师帮助协调处理,如果是学校和老师的问题,可以协商解决处理。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理解和宽容的态度十分重要,这样会给老师留下很好的印象,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去和老师大发雷霆,会让老是觉得家长无理取闹,这样的负面影响对孩子是十分不利的。

2.不把学校、老师的规定当回事

对于学校和老师的规定,例如不让带手机去学校,禁止无故迟到早退等等,如果孩子有不理解的地方,家长需要做的不是盲目地顺从孩子的心意,跟学校和老师作对,帮助孩子调整心态,配合这些规定,不仅有助于老师工作的开展,对于孩子日后适应环境,自我调节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不参加家长会、不和老师沟通

孩子的教育,第一负责人应该是家长,而作为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和孩子在一起的老师自然是最了解孩子的一举一动的,老师希望和家长建立联系,及时调整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这个渠道就是家长会。

因此家长工作再忙,也务必抽时间去参加家长会,如果实在无法抽身,也最好定期和老师沟通,否则如果连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态度都是不重视的,老师也会觉得心有余力不足。

孩子最后的成长状态,是家长、老师、社会三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不与老师沟通,老师对孩子的教育没有一个整体把握,自然很难因材施教。

4.以领导姿态面对老师

现在很多家长会觉得,教育是服务行业,交了学费,老师和学校就听该为孩子提供最好的服务,但是教育并不是服务,或者说不是单纯的单向服务,而是心灵的引导和滋养。

对待老师最好的态度是尊重和信任,只有这样才能激活老师内心深处最崇高的情感,让老师更加安心放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中,用心培育孩子,给孩子最优质的教育。

切忌,以领导的姿态面对老师。【ZHE135.Com 零思考方案网】

希望每一位家长都能学会和老师平和、融洽地相处,共同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快乐地成长空间,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孩子美好的明天!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父母的建议影响孩子的成长


当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逐渐发展,大人们开始觉得他们不像以前那么听话了。这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布娃娃当然比真的娃娃好带;相反,父母这种期望孩子好管的心态,会成为家庭教育中明显的负担。

这个时期,父母对孩子的回应、评价和要求仍旧是极为重要的。学业的问题开始逐渐显现,父母是否能帮助孩子建立对学业的责任心和必要的学习习惯,将直接影响孩子将来的学习生活。正因为学习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所以孩子会从学习中建立一定程度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那些每天对孩子喊着“你给我好好学习”的父母,用催逼的方式破坏了孩子的责任心,导致孩子对学习产生了厌恶情绪。在这方面吃苦头的父母比比皆是。相反,那些能让孩子对知识产生兴趣,能让孩子在努力中品尝到自我价值的父母,则可说是给了孩子终生受益的精神财富。

孩子逐渐进入青少年期,父母在孩子生活中的主导地位逐渐开始被老师、同龄人、公众人物等取代。但是,父母作为应答者依旧发挥着格外重要的作用。孩子的梦想是否得到了鼓励和支持,孩子是否能在学业之外拥有自己的空间,都与父母作为应答者的表现密切相关。亲子关系是否和谐,父母是否能够通过恰当的方式给予孩子合理的建议,将会影响到孩子能否顺利地成长。

这个时期的孩子在感情和理性方面都尚未成熟,易于冲动的他们因为缺乏必要的经验而容易选择一些过激的做法。他们面临异性的诱惑、同性的竞争、自我性格的构建等主要的问题,在生活中摸索并尝试建立令他们满意的自我,就仿佛矿工在黑暗中淘金。他们的探索有可能失败,他们的冲动有可能走火,他们的伤痛需要抚慰。遗憾的是,他们的父母虽然依旧跟他们生活在一起,可是在精神方面,父母并不在场。悲剧不时在发生,许多人一生都不能抚平少年时期留下的心理创伤。成长的疼痛、心路历程的落寞和挣扎,让很多懂得心理学的人发誓:自己以后一定要做“在场”的父母

总之,在很长时间里,孩子通过父母的要求来要求自己,通过父母的评价来自我认识,通过父母的允许来规划自己的生活,通过和父母互动,构建和发展与父母的关系。孩子在与父母的各种“互动”中,建立了最初的信任感、安全感、价值观,以及爱和归属感。同时,他们从父母的态度中,形成了对待自己的立场和方式,包括自我评价、自我安慰与调节、看待自己的方式,以及对待欲望、物质、压力等各种事物的态度等。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而言,这些都是十分关键的。

父母会影响到孩子的可能性


不同的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同的,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性质和效果上也有很大的差异。有的家庭,一眼就能看出父母投在孩子身上的影子;有的家庭,孩子跟父母的个性正好相反。这就是取决于家长们得方法的不同。

孩子不可能完全不受父母的影响,也不可能是父母分毫不爽的的复制,这两个极端,都是不可能,但是在两个极端之间,确有各种各样的类型,那么,家庭对孩子的影响结果究竟有几种情况呢?

第一种扬弃性影响

真不知道这个孩子象谁,好像既不象他爸爸,也不象我……

那次我跟他回他的家,真难想象他是从那样一个家庭走出来的,他的身上根本看不到家庭的影子……他有点象他爸,但又有很大不同……

有的家庭,孩子虽然广泛的受到父母的影响,但是有明显的扬弃和很大程度上的丰富,不知内情的人或者对于家庭影响不敏感、缺乏经验和观察力的人,

会感到这个孩子的特点和他的家庭背景以及他的父母相去甚远。这种情况也是存在的,但是相对于前两种情况来言,是比较少的。这种情况出现,一般具备这样的条件:

孩子天生有开放式的可塑性;2孩子很早就离开家庭独立生活,家庭之外有着丰富而独立的阅历;3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要求不是硬性的、非如此不可的。

第二种反向影响

他一点也不象他父亲,他父亲多厚道的人呀,不象他没便宜的事儿不做,一句实话没有……没想到那个家伙还有这么厉害的孩子,真是“鸡窝里飞出金凤凰”……

类似于这样的现象在生活中也十分常见的,老子英雄一生偏偏养了个败家子,爸爸懦弱无能,可是儿子顶天立地。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林肯,他的父亲鄙视知识、目光短浅,而林肯却求知若渴,自学成才,从小胸怀大志,在小卖部帮工居然去竞选议员。这其实也并不奇怪,一方面物极必反,一方面还有它的合理的其他道理。

一般出现“反向”教育效果的家庭,需要具备这样几个条件:

1、父母对孩子愿望和压制导致极端的逆反;

2、孩子极端厌恶、排斥或者父母的价值观和做法,立志改变。

有些家长性格极为外向,爱说话、爱表现,孩子却腼腆、内向,喜欢独处和深思。这种现象可能是因为孩子作为旁观者,发现了父母这种个性的不足,觉得父母不值得效仿,也可能是因为父母某个方面过度发达和张扬反而压抑了孩子这方面的倾向。

第三种同向影响

哎呀,这父子俩简直象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简直就是一个“翻版”……

我一直纳闷这孩子怎么小小年纪这么厉害,直到我见到了他父亲,有那么厉害的父亲必然就出现这么厉害的儿子……

这种情况在生活中是比较普遍的,所谓“虎父无犬子”“船家的孩子会凫水”。这种情况表现的是,父母对孩子的同向影响,比如,父母比较有抱负,孩子也从小有志气,父母尔虞我诈,孩子也从小狡猾。

这种“同向”教育效果的往往具备这样的条件:

1、父母对孩子教育要求颇具影响力

2、孩子对父母的价值观、人格特质表示赞同和敬佩

当然,与孩子与父母生活时间的长短也有关系,但是在一起生活的时间的长短不起到决定作用,短时间的相处也可以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现实中,每种家庭都曾走出过了不起的人物,但是不可期望我们能够主掌孩子的命运孩子的道路,我们是孩子命运的一部分,是孩子道路的一个阶段。亲子教育是一个崭新的学科,我们需要从生活本身学习的还有太多。

四种类型父亲影响孩子未来前程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在新书中论证说,你在职场中是获得成功还是失败与你拥有一位什么样的父亲有关。超级成功型父亲如果你是超级成功型父亲的儿子,你可能会表现出一种“受阻性”——出于对父亲的叛逆心理,你的工作表现可能会远远不及你真正的能力,你在事业上可能不会取得太大的成就。

“计时炸弹”型父亲如果你是“计时炸弹”型父亲的儿子,你可能会拥有一种不同寻常的取悦他人的能力。乍一看来这种能力对你的工作会有帮助,但是事实上在工作中你可能过分专注于取悦他人,而不敢与他人有直接的冲突或者提出异议。

被动型父亲如果你是被动型父亲的儿子,你可能在情感表达上会有障碍。在一个工作和生活并不太分明的工作环境中,能否与同事有足够的情感交流十分关键。

缺席型父亲如果你是缺席型父亲的儿子,你在与男上司合作以及和其他公司高层人物互动方面可能会出现障碍,你很容易对上司产生敌意和愤怒。而且,你可能会有打击同事的倾向,并且常常会有愤怒情绪。

如何做一个好的父亲?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许多父亲拘泥于所谓教育的内容和原则,而忽视了教育的时机和方式,把与子女的关系搞得很僵。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家长向子女传递情感的过程。有位父亲曾对我说:“养不教,父之过。随时随地纠正和教育孩子是我做父亲的职责。”他15岁的儿子却说:“我觉得父亲从来就没有喜欢过我,在他眼里,我浑身都是毛病,我的存在使他没有了快乐。”当一个父亲把管教孩子只看成是一种责任、怕别人说自己不尽责时,就会失去对孩子的爱和沟通能力。这样的教育缺乏良好关系的认可。

在多数家庭里,父亲热衷于扮演权威的角色,使教育成为一厢情愿的事,随着孩子的成长,这样的权威会受到挑战。心理学家认为,父亲首先要与孩子分享情感,不能总是充当指导者。此外,教育孩子必须有良好的亲密关系作基础,关系的影响力大于教育的内容。

父亲和孩子建立亲密关系的最好时机是孩子两岁以后。这时,父亲可以像一个“讨厌”的第三者,进入母子关系圈中。在西方,让两岁的孩子拥有单独睡房已是一种促进儿童心理成长的共识。中国的孩子跟母亲可以睡到很大。不夸大地说,许多儿童的心理问题都是因此而产生的。

第二个关键时期是孩子6岁时。这时,父亲要积极参与家庭的互动和规则的建立。独生子女给家庭关系带来许多挑战,父母与孩子需要相互形成一种情感三角,才能使家庭关系得到平衡。父亲要对孩子好,必须先和太太感情深厚。

第三个关键期是孩子的青春期。比起母亲来,在外惯了的父亲更易于接纳和认同孩子的独立。在传统文化中,父亲常常是家庭的边缘人,他们乐于闯天下,把孩子留给母亲。这样的父亲喜欢回来诱导成年的男孩离家,和他一同涉难犯险,体味人生。由于独生子女的关系,现代父亲更多地扮演了非传统的角色,使孩子失去了自然的同盟者和很好的领路人。现代父亲的潜意识中怕失去唯一的孩子,他们怕孩子长大后与他们分离,因而甘愿听凭孩子在一片黑夜迷茫般的内心困惑中摸索着成长。

3种类型父亲影响孩子未来前程


“计时炸弹”型父亲

如果你是“计时炸弹”型父亲的儿子,你可能会拥有一种不同寻常的取悦他人的能力。乍一看来这种能力对你的工作会有帮助,但是事实上在工作中你可能过分专注于取悦他人,而不敢与他人有直接的冲突或者提出异议。

被动型父亲

如果你是被动型父亲的儿子,你可能在情感表达上会有障碍。在一个工作和生活并不太分明的工作环境中,能否与同事有足够的情感交流十分关键。

缺席型父亲

如果你是缺席型父亲的儿子,你在与男上司合作以及和其他公司高层人物互动方面可能会出现障碍,你很容易对上司产生敌意和愤怒。而且,你可能会有打击同事的倾向,并且常常会有愤怒情绪。

如何做一个好的父亲?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许多父亲拘泥于所谓教育的内容和原则,而忽视了教育的时机和方式,把与子女的关系搞得很僵。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家长向子女传递情感的过程。有位父亲曾对我说:“养不教,父之过。随时随地纠正和教育孩子是我做父亲的职责。”他15岁的儿子却说:“我觉得父亲从来就没有喜欢过我,在他眼里,我浑身都是毛病,我的存在使他没有了快乐。”当一个父亲把管教孩子只看成是一种责任、怕别人说自己不尽责时,就会失去对孩子的爱和沟通能力。这样的教育缺乏良好关系的认可。越是这样,越能把孩子“逼上梁山”,产生逆反心理。

在多数家庭里,父亲热衷于扮演权威的角色,使教育成为一厢情愿的事,随着孩子的成长,这样的权威会受到挑战。心理学家认为,父亲首先要与孩子分享情感,不能总是充当指导者。此外,教育孩子必须有良好的亲密关系作基础,关系的影响力大于教育的内容。

父亲和孩子建立亲密关系的最好时机是孩子两岁以后。这时,父亲可以像一个“讨厌”的第三者,进入母子关系圈中。在西方,让两岁的孩子拥有单独睡房已是一种促进儿童心理成长的共识。中国的孩子跟母亲可以睡到很大。不夸大地说,许多儿童的心理问题都是因此而产生的。

第二个关键时期是孩子6岁时。这时,父亲要积极参与家庭的互动和规则的建立。独生子女给家庭关系带来许多挑战,父母与孩子需要相互形成一种情感三角,才能使家庭关系得到平衡。父亲要对孩子好,必须先和太太感情深厚。

第三个关键期是孩子的青春期。比起母亲来,在外惯了的父亲更易于接纳和认同孩子的独立。在传统文化中,父亲常常是家庭的边缘人,他们乐于闯天下,把孩子留给母亲。这样的父亲喜欢回来诱导成年的男孩离家,和他一同涉难犯险,体味人生。由于独生子女的关系,现代父亲更多地扮演了非传统的角色,使孩子失去了自然的同盟者和很好的领路人。现代父亲的潜意识中怕失去唯一的孩子,他们怕孩子长大后与他们分离,因而甘愿听凭孩子在一片黑夜迷茫般的内心困惑中摸索着成长。

仆人型的爱影响孩子未来生存能力


这种家长心中有一种模糊的爱的感觉,一般都对家人给自己的爱不满。有被爱的欲望,但不知这种感觉如何实施,以为什么都满足孩子,像对上帝那样对待孩子就行了,其实是把自己内心想得到的爱理想化之后用在了孩子身上。

以为孩子是至高无上的,只有无尚敬仰地对待孩子才是爱,只有这样的爱才能让孩子感到幸福和快乐,于是就把高级餐管服务员照顾客人,电影里看到的宫女照顾皇上的感觉拿来对待孩子,在孩子出现不良情绪或者有任何要求的时候,都以一种谨小慎微的态度和卑躬屈膝的方式来满足孩子。这种爱的方式不是建立在互相平等的基础上的,而是将孩子的地位抬得比自己高,使自己屈居于仆人的地位,使孩子失去了有力量的家长和成长的导师。但孩子感受到的却是过于被重视,会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主宰,以为全世界的人都会这样对待他。对于别人以平等的态度对待自己反而觉得受了委屈和伤害,结果使得其他人都远离他,因为没有一个人愿意找一个皇上留在自己身边。

这样的孩子一旦进入群体,也会以高贵的身份与群体进行交往。由于很少顺应别人,不能感受别人的需要,也从来不知道应该怎样服务于他人,这孩子就会被群体排斥。对于孩子来说,莫名其妙地被人不喜欢,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会产生受害感,要么以为是自己不好,认为自己是一个令人讨厌的人,进而在生活中变得极其自卑和萎缩,要么横行霸道,蛮不讲理,回到家里对亲人极其暴虐和强势,以缓解白天所受的压抑。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在这种境地下都无法找到生活的快乐,其生活是极其可悲的。

这种爱,没有分寸,会给孩子造成只要别人顺应自己,自己无需顺应别人的错误意识,最终使孩子不能成长起利他的精神,不会关怀别人,也无法与别人很好的相处。由于不能体贴他人,也无法为别人服务,孩子就会成为一个不能很好生存的人,一味地掠夺家长,最后只能靠别人养活,靠啃老度过一生。在家长老年后,他依然不能体恤老人,不能计划和组织自己的生活资源,反而认为社会不公、怀才不遇,既可能危害亲人又可能危害自己。

父母对孩子性格的影响


刚出生的孩子犹如一张白纸,单纯可爱。可为何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演变出了不同的性格。众所周知,除了遗传因素环境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外家庭环境的影响则最为深远。

离园活动时,小朋友正在书写数字,王立惠的爸爸来接他时还剩一点就写完了,李老师便让家长稍等一会儿。就在这时,我们班的“小淘气”姜建宇小朋友就开始捣乱了,时不时动动王立惠的笔和本,影响小朋友写字。李老师发现后变出声制止了他,可李老师刚转过身姜建宇又开始捣乱了。这下王立惠的爸爸发火了,冲着自己的孩子吼道:“你是不能揍他?笨死吧,就老实在那儿让人欺负。”李老师见状连忙上前调和,让孩子爸爸消消气。孩子们见状都吓得鸦雀无声

,王立惠唯唯诺诺的躲在李老师的身后一言不发,好似下一刻爸爸的巴掌就会落到自己身上似得。就这样李老师安抚了王立惠爸爸好长时间才让家长压下火来,带着孩子离开了。这样让我从中看到了王立惠小朋友性格形成的原因。正是因为爸爸的火爆脾气导致了孩子胆小内向的性格。第二天,孩子来园后我特意询问了他,爸爸在家中经常发火吗?孩子点了点头。这更加印证了我的想法。

本以为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可是渐渐地我发现,王立惠小朋友变了,经常会有小朋友跑到老师跟前告状说王立惠打他了。活动时间也时常能看到他违反活动规则与他人打闹的场景。但一点到他的名字却依然是那副唯唯诺诺的样子。很明显孩子听了家长的话,开始慢慢变成原本那个自己不喜欢的他。

孩子的性格形成受家庭环境的影响相当大。如果早期教育能给孩子以足够的关爱,让他在被爱的环境中长大,他就会勇敢、自信,懂得和别人友好交往,自然没有人敢随便欺负他;相反,如果家人之间行为粗野,经常互相指责、抱怨,动不动就恶言恶语,甚至暴力相向,孩子就会胆小怕事,被人欺负也不敢吭声。当然,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当被欺负的负能量积累到极限,就会爆发出来,这时,角色就会转换,总被欺负的孩子就会突然变成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的“好战分子”。

作者:于福宁来源: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新牟幼儿园

相关推荐

  • 父母的建议影响孩子的成长 当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逐渐发展,大人们开始觉得他们不像以前那么听话了。这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布娃娃当然比真的娃娃好带;相反,父母这种期望孩子好管的心态,会成为家庭教育中明显的负担。 这个时期,父母对孩子...
    2021-04-10 阅读全文
  • 父母会影响到孩子的可能性 不同的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同的,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性质和效果上也有很大的差异。有的家庭,一眼就能看出父母投在孩子身上的影子;有的家庭,孩子跟父母的个性正好相反。这就是取决于家长们得方法的不同。 孩子不...
    2021-09-13 阅读全文
  • 四种类型父亲影响孩子未来前程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在新书中论证说,你在职场中是获得成功还是失败与你拥有一位什么样的父亲有关。超级成功型父亲如果你是超级成功型父亲的儿子,你可能会表现出一种“受阻性”——出于对父亲的叛逆心理,你的工作表现...
    2021-03-08 阅读全文
  • 3种类型父亲影响孩子未来前程 “计时炸弹”型父亲 如果你是“计时炸弹”型父亲的儿子,你可能会拥有一种不同寻常的取悦他人的能力。乍一看来这种能力对你的工作会有帮助,但是事实上在工作中你可能过分专注于取悦他人,而不敢与他人有直接的冲突...
    2021-02-08 阅读全文
  • 仆人型的爱影响孩子未来生存能力 这种家长心中有一种模糊的爱的感觉,一般都对家人给自己的爱不满。有被爱的欲望,但不知这种感觉如何实施,以为什么都满足孩子,像对上帝那样对待孩子就行了,其实是把自己内心想得到的爱理想化之后用在了孩子身上。...
    2021-03-29 阅读全文

当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逐渐发展,大人们开始觉得他们不像以前那么听话了。这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布娃娃当然比真的娃娃好带;相反,父母这种期望孩子好管的心态,会成为家庭教育中明显的负担。 这个时期,父母对孩子...

2021-04-10 阅读全文

不同的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同的,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性质和效果上也有很大的差异。有的家庭,一眼就能看出父母投在孩子身上的影子;有的家庭,孩子跟父母的个性正好相反。这就是取决于家长们得方法的不同。 孩子不...

2021-09-13 阅读全文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在新书中论证说,你在职场中是获得成功还是失败与你拥有一位什么样的父亲有关。超级成功型父亲如果你是超级成功型父亲的儿子,你可能会表现出一种“受阻性”——出于对父亲的叛逆心理,你的工作表现...

2021-03-08 阅读全文

“计时炸弹”型父亲 如果你是“计时炸弹”型父亲的儿子,你可能会拥有一种不同寻常的取悦他人的能力。乍一看来这种能力对你的工作会有帮助,但是事实上在工作中你可能过分专注于取悦他人,而不敢与他人有直接的冲突...

2021-02-08 阅读全文

这种家长心中有一种模糊的爱的感觉,一般都对家人给自己的爱不满。有被爱的欲望,但不知这种感觉如何实施,以为什么都满足孩子,像对上帝那样对待孩子就行了,其实是把自己内心想得到的爱理想化之后用在了孩子身上。...

2021-03-29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