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心得:我教孩子学理财
发布时间:2020-12-19 教育教学理论笔记 孩子上幼儿园学什么 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笔记事情源起孩子喜欢的带方向盘的车子。作为妈妈是非常不喜欢买这种既不能益智又不能增能的玩具,但是爸爸呢答应把这个东西当作生日礼物。于是呢,妈妈想了个办法,让孩子通过学习英语,压腿等方法来挣到钱,最后用这笔钱来自己买这个车子。
原本打算学一部电影50元,但是呢,后来觉得时间太久,孩子根本感觉不到收获,定为,每学一天一元钱,压腿,每十分钟一元钱。孩子想和我谈条件,说准时做完作业也给一元钱,被我坚决的制止了,做作业就是该做的,没有钱。和朋友聊起,都觉得我给的太高,说给一角钱就够了。不过呢,我认为让他快速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有点刺激是可以的。YJS21.cOm
开始只是想刺激孩子进入学习状态,后来逐渐升级,如果攒够了钱,还剩了怎么办,孩子喜欢游泳,但因为太小,没有正式学。于是和孩子谈,如果想去游泳,自己挣钱吧,鉴于室内游泳馆太贵,妈妈愿意出一半的钱。但是事实上孩子对这个没太大的感觉。
随着今后金钱的增多,钱放在那里怎么办呢,妈妈明确的告诉他,要想办法生息,钱生钱也是挣钱的一种办法,比如股票。但是股票需要大额资金的介入,孩子这点钱是不够的。那么怎么能让少有的钱生息呢,就放在余额宝里吧(我怎么感觉有点像做广告)妈妈大致算了一下,放100元进去,差不多每天有一分钱,这样,钱就不停的在下崽崽了,虽然大人们几乎都不在乎那么一分钱。
孩子也提过是不是可以捡矿泉水瓶子挣钱。。被妈妈义正言辞的拒绝了,完全不行。因为做这些事的时间如果拿来学习,今后会有更大的利益。
随着机制的提升(机制),基本上已经完善体制。挣钱,扣钱,基本有了明确的标准。孩子的小帐本也开始全面。相信孩子在这懵懵懂懂的挣钱方式中,会慢慢有个钱的概念,只是需要家长正确引导,不能唯利是图。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育儿心得:学教孩子
育儿心得:学教孩子
妈妈老师,很多人以为有教育孩子的天然优势,我也曾这样想。着眼从宏观到微观,论据有正面有反面,假以亲情包装,想成为孩子人生路上的指路人。书上说孩子发展要全面,可我关注最多的还是学习。嘴上说成绩不重要,真考砸了,只能说虚伪地压住气,不让喷发,说不定哪天就成导火索了。
两位不曾谋面的朋友,让我对教孩子有了新的认识。
一位是古古,认识他是在一个摄影群,平时除了欣赏大师们的佳作,很少聊天,偶然听说他有个清华大学的儿子,保研读博,厉害了得。遂虚心请教,古古说家长要做的就是搞好后勤,创设一个宽松愉悦的家庭氛围。学习的事少说,因为学校老师会说,说的比家长更好。如果忍不住要说,选用现实版的励志故事,让孩子知道,通过努力也可能达到自己想要的工作和生活。
一位是张潮歌,和张艺谋合拍《印象刘三姐》,电视里她和观众分享育儿心得。张导说,她只做旁观者,不参与女儿成长的流程。自己要做的是树立一个标杆,一个榜样,现身说法,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是怎样的,选择自己喜欢的并为之努力。
两位朋友的谈话,异曲同工,我明白自己犯了大忌,说教过多。自作聪明地想为儿子指点,以为可以不走或少走弯路,不曾,却成了指指点点。难怪儿子不满,好啦好啦,这些老师都说过了,到家里还要听一遍,耳朵都麻木了。幡然醒悟,从此闭嘴,耐心倾听。聊及某事,只陈述不评价。
学习后实践,儿子说,老妈,你是我们同学中极少能和儿子关系处理这么好的妈妈。
借小文感谢两位朋友,并与来空间的朋友分享。
育儿心得:学会跟孩子讲道理
育儿心得:学会跟孩子讲道理
讲道理是一种与孩子进行良好沟通的方法,也是充分尊重孩子的体现。跟孩子讲道理要讲究一定的技巧和方法,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父母在面对孩子时,语言方面占有很大的优势,而且有越来越不讲道理的倾向。在许多家庭里,父母对孩子的教导里最常见的必属“听话”二字。但鲜少有父母对孩子说为什么要听话。其实每个孩子在某个时候做的事情都有动机,而孩子在那个时候作出的行为是他认为最恰当最合理的方式。因此,当父母批评孩子的行为时,应该听听孩子的说法,给他们辩解的机会。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做到以理服人。一味让孩子听话,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学会跟孩子讲道理,让自己讲的道理孩子懂,孩子愿意听,会听。而且讲道理也是一种双向沟通的方式,因此也要给孩子讲道理的机会。
首先要让孩子学会倾听。要跟孩子讲道理,首先要让孩子学会倾听,一个不会倾听的孩子,同样不会听父母讲道理的。只有会倾听了,孩子才会把父母说的话放在心上。其次,批评,处罚孩子一定要说明理由。父母批评孩子时,一定要说明理由,而且理由要充分,给孩子树立将道理的好榜样,这样才让孩子信服,达到预期的效果。第三要给孩子辩解的机会,当孩子作出不恰当的行为时,其背后肯定是有原因的。因此,当父母批评孩子的行为时,应该听孩子的说法,给他们解释的机会。最后,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才能充分了解孩子的想法,建立在彼此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沟通,对他们讲道理才会产生良好的效果。鼓励孩子说出心里的想法,有利于营建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利于随时把握孩子的真实情况。父母了解孩子的情况,还能对孩子不正确的一些想法进行纠正,将孩子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保障孩子健康成长。
育儿心得:我和我的孩子们
育儿心得:我和我的孩子们
陪伴着孩子们成长,是妈妈最幸福的一件事。孩子们成长过程中,会有形形色色的有趣事情发生,对的、错的、好的、坏的、开心的、伤心的……我愿与孩子们一同分享生活中点滴的喜怒哀乐,与孩子们共同成长!
我家的生活方式极为传统,小朋友从小都由老人带着,老人想法大家都是知道的,惯着宠着,没办法只好与老人“斗智斗勇”,既要教育孩子,也是在开导老人丢弃传统的老思想。育儿方面虽然谈不上很成功,但却获得了不少的心得。
一、以身作则,成为孩子们行动的表率。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无形中影响着孩子们,我和我的孩子们约定,不论是在家或是外出,自己的行为要做到一致。
1、很小的细节--丢垃圾:在家中,所有的果皮纸屑必须丢在垃圾筒内,家中也有专门的袋子是用来装饮料瓶等可回收垃圾的,让孩子了解资源回收、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外出,更不能马虎卫生问题,如果没找到垃圾筒,自己想办法拿好或放包内,等到了垃圾筒的地方再丢。老人出门有时会随手乱丢,在孩子面前不能指责老人,而是亲自捡起来然后告诉小朋友:“奶奶年纪大了可能一时忘记了,以后我们一起来提醒奶奶,好吗?”这样小朋友会觉得自己很有存在感,像是一个小小的监督员,即使玩得很疯也不忘自己的“使命”!
小插曲:孩子的爸爸经常性会随地吐痰,我和孩子们提了一个小建议,每次看到爸爸随地吐痰,就给爸爸开“罚单”,让爸爸为自己的不文明行为买单,既培养了孩子们的文明意识和责任心,又制止了爸爸的不文明行为。
2、排队:地铁等公共场所电梯,之前这一块我也做的很不好,没有左行右立的概念,自从去过台湾旅游后,发现他们那里人再多,只要乘电梯的人都是相当自觉的靠右排队,左边一条道永远是空出来让急事行走的人用的。经过多次和孩子们强调“左行右立”,现在出行小朋友也会非常自觉的遵守;其他地点的排队,告知孩子一定要做文明礼貌的好孩子,插队是很不文明的行为。出行需要排队时,有时孩子的奶奶会上前和别人聊天顺道插队,我就会告诉孩子们奶奶做的不好,孩子们会马上将奶奶拉回来,这样奶奶自己也不好意思了!接孩子放学时时常会看到一些奶奶们,甚至是一些年轻的爸爸妈妈们,会当着孩子的面一股脑的插到最前面,无形中就给孩子们造成了负面影响。
表率作用是很重要的,孩子通过自己的观察,可以从家长那里得出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从而树立行为的准则。只有家长以身作则,才能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教育孩子。在工作和生活中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给孩子作出一个好的表率与榜样。
二、不惯溺,让孩子学会坚强,做一个有担当的男子汉
1、不当面袒护:有时我在教育孩子时,孩子的奶奶会说:“他们还那么小,以后大了就懂了!”这时就必须要既教育孩子又开导老人,让孩子知道就算有奶奶这个“保护伞”,错就是错,有错就改是好孩子;告诉老人想要袒护也不能当着孩子的面,这样会使他们性格扭曲、不明是非。
2、不包办替代:在家力所能及的家务得由孩子来做,比如扫地、洗碗、擦桌子,我就会大宝、小宝分工,在他们完成自己的劳动后,给予适当的奖励。由于一直以来大宝是我妈妈带的比较多,老人包办意识太强,所以动手能力和体贴程度不如小宝,而小宝在我的“使唤”下坚强成长,已经有点像小小男子汉了。一次我拿了很多东西,小宝走走自己回过头来从我手中抢走一袋物品(里面装着他们喜爱的玩具),我就问小宝“你是想要拿你的玩具还是看妈妈东西太多啦才来帮我忙的啊?”他不假思索的说“我怕你拎不动!”当我回头问大宝要不要帮忙时,他却说他好热拎不动。从此以后我妈妈也开始“使唤”大宝了,每每看到小宝留好吃的给我,而大宝总是想不到时,老人包办的想法也慢慢开始转变了。我相信没有学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家长。
三、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要有爱心懂得谦让
交往能力对人的一生是很重要的,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因此容易任性以自我为中心。还好我家的是双胞胎兄弟,从小就让他们了解与同伴交往的重要性,不争抢、友爱、互助、谦让。兄弟之间发生矛盾后,老人的第一反映就是哭的一方是对的,不问原由的责备另一个宝;而我的态度就是多观察、少干涉,先制止他们的矛盾(行为),让他们冷静下来后听听他们的想法,然后给他们分析对错,让他们在相处的分歧中慢慢体会。特别是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相处的时候,总归会有发生矛盾的时候,都是家里的宝,要做到不偏袒过错、也不过谦责备(偏袒自家孩子,会让孩子自私、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对错意识;因为过谦而责备无错的自家孩子,也会使孩子分不清对错,不能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其实孩子们都很聪明,有时候不是他们不懂如何解决问题,而是家长干涉太多后,让他们知道了捷径。多教育、多开导、多分析,对于孩子的成长肯定是没有坏处的。
我认为:活泼开朗的性格对于孩子的一生都是有利的,孩子在学习、生活中会遇到一些挫折。这时,父母不应用指责、批评的语言,而是多用鼓励的口吻引导他们,让他们始终保持活泼、开朗。特别对于孩子爱玩、好动的天性,不要一味地去压抑,要让孩子保持天真、活泼的天性,留有一个快乐、无忧的童年。
家庭教育也是父母的自我教育,对我们每个父母都是素质上的考量。不管采取什么方法来教育孩子,只要让我们的孩子感到生活的幸福,愉快、健康、乐观的面对生活,让他(她)有爱心、有自信、对前途满怀希望,那么,我们就是成功的家长。
儿童理财教育:游乐中学理财
大多数成年人都觉得,理财是大人的事,与小孩无关,而相关研究表明,良好的理财习惯并不是与生俱来的,3-13岁是儿童理财教育的关键期。近日羊城晚报记者了解到,有些家长不仅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的理财观念,还选择一些帮助儿童更好地认识社会、体验理财的儿童游乐场所,让孩子在游乐中学会合理地用钱。
育儿专家建议,在孩子还没有形成稳定的消费观念之前,应帮助孩子建立理性投资理财的观念,让孩子知道钱是怎样来的,应该怎样合理地花。理财,在孩子眼中是很抽象的,所以需要在生活中实践、体验。
据记者了解,目前国内多家知名儿童游乐场所内均有自己的金融体系,如中国银行就在位于广州旧白云机场候机楼的星期8小镇设立了仿真体验馆,孩子们通过模拟的银行网点,可以进行银行账户开户、现金存取、押钞等多个银行业务的体验。
“由于在这里学习了如何赚钱、如何将钱存入银行,我的孩子将原来由我保管的压岁钱存到了银行。”已经多次带孩子来此体验的刘小姐告诉记者。
有教育专家认为,最好的教育孩子认识金钱的方式就是在生活中引导孩子体验和管理金钱,这也是引导孩子学会规划梦想和管理人生的生命教育。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念、理财意识和良好的理财习惯,将让孩子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