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讲故事、写故事与记忆力
发布时间:2020-11-10 给幼儿讲故事 幼儿讲故事 幼儿教师讲故事 幼儿讲故事、写故事与记忆力幼儿讲故事与写故事的能力相差很大,这个相差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孩子不会写字,而是写故事更需要“记忆力”。今天幼儿园的博(5岁)写了一个近似完整的故事,整个过程花了近2个小时。在这个过程中,我反复见证了“写故事对记忆力的要求”。不知什么原因,博特别喜欢写字。我问过博为什么喜欢写字,他说是因为可以当写字老师。实际上,在幼儿园,我给学前班每个孩子都有可以当许多不同角色的机会,例如:即使辉不认识几个字,一样可以有机会当读故事的老师。因此,博说的这个原因,还是不能完全说明真实的原因。毕竟博还比较小,博妈以及D老师都没有鼓励他写字。而且博有时要我给他写字时,我还会时不时拒绝。我猜测他对写字很有成就感,因为他每次写完几个字后,都会拿过我给我看问我写正确了没有。我只能实话实说,他的确写正确了,而且写得很好。因为此估计他得到了肯定。博因为喜欢写字,而认识了不少字,与一般孩子因为读故事而识字很不相同。
今天学前班有4个孩子请假,只来了3个孩子。博如往常一样来得很早,而且一来就要写字(他提出一个想写的字,让我写好,他照着写)。因为,汉字多音字的问题,我对博有一个要求“如果要写哪一个字,必须用一句话告诉我,要不然我不知道是哪一个字”。我给他稍稍讲了一下一个读音有许多不同字的情况,现在博已习惯了“如果想写什么字,他会说出一句话来”。
今天博写的第一句话是“辉弟弟在火车上看见尘哥哥”。我感觉到这是一件事或一个小故事的开始,我就鼓励博写一个故事。然后博就开始顺着这句话讲故事,讲了好几句后,D老师问博“下一句写什么?”。他会想一会儿,句子写得越多,D老师每次问他“下一句写什么?”,他想的时间越长,但在之前他自己顺着前一句讲故事时都已讲述了几些句。这说明,他在回忆刚才自己的讲述,一般可以正确回忆,虽然时间越来越长。当然有时写的句子完全不是之前口头讲过的,也就是说回忆错误。
博写到十来个句子时,想要放弃了,好几次说“我不知道怎么写了。”然后D老师不停地用各种问题引导,或换个角色比如妈妈之类的,让他想一想“下一步会怎么办?”但博能进行迁移的次数少,迷惑的次数多。D老师最后说“我把已写过的故事读一遍,然后你自己决定接着写什么吧。”我读完一遍后,博又可以正常续写。当然越来后面,我需要读的次数会多一些,但还是能够让他知道接着写什么。
不过,博还是没有能坚持把故事写完。虽然他并没有啥特别的反感情绪,但我还是没有坚持鼓励他写下去了,因为孩子的记忆力还不足以让他写得过长。
从这件事的观察,我认为可以得出两个合理的猜想:1.写故事可以锻炼孩子的记忆力,2.幼儿还不适合写较长的故事。
今天博写故事的事情,让我想起孩子们在故事课讲故事的情景。有的小朋友讲故事的能力弱,我原以为原因是:1.妈妈讲故事少,模仿的材料少;2.生活经验不足;3.想象力欠缺;4.表达能力欠缺。现在看来,讲故事也是与记忆力有一些关系的,情况与写故事差不多。
因此,我猜想讲故事也是可以锻炼记忆力的。
既然这篇短文谈到了记忆力,让我想起死读经派的一个观点“从小让孩子多读经可以提高孩子的记忆力”,还有在论坛有网友说“一字不差地背语文课文,可以提高孩子的记忆力”。
提高记忆力当然重要,但锻炼孩子记忆力的办法不只一条或二条途径,我们又何必把它吊死在那些让孩子讨厌学习的练习上呢?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巧妙讲故事,省力又益智
巧妙讲故事,省力又益智已经讲了三个故事了,时间也差不多八点了,可五岁的女儿xx缠着妈妈还是要讲。“xx,明天讲好不好?”
“呒——,妈妈,我还要听,你再讲。”xx使劲摇着妈妈的手臂。
“妈妈工作了一天,回家后又烧饭洗碗,很辛苦,想休息了,明天再讲吧。”
“不,妈妈,再讲一个!”女儿在恳求。
“不讲了!一个也不讲!要听,你自己去点易读宝。”
“哇——”xx伤心地哭了起来。
这样的情景,许多家庭都在无数遍地重复着。如今,年轻的父母都明白这样的道理:给孩子讲故事有助于想象力的培养,有助于智力的开发,于是,特地买来了大量故事书,每天晚上一个一个地讲给孩子听。可讲着讲着,父母们发现,孩子的胃口越来越大了,每晚,一个不够要两个,两个不够要三个……发展到最后,讲故事成了父母的负担,不得不向孩子讨饶。不讲吧,觉得对不起孩子,连这么一点正常的要求都不能满足;讲吧,又实在感到麻烦和疲劳。怎么办?有的父母买来了易读宝,让孩子自己点着电子书听读。易读宝可省去人工朗读,解放了父母。起初,孩子还喜欢,可时间一长,有的孩子就不满足了:一是可以用易读宝的故事毕竟有限;二是易读宝没有互动,总感觉不够亲切。许多孩子还是想听父母亲自朗读,哪怕普通话不准,哪怕这个故事已经重复了无数遍。这就给年轻的父母出了难题:如何尽量满足孩子的胃口需求而又避免自己重复讲述的麻烦与疲劳?要解决这个难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智慧地科学地讲,具体地说,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式:
一是轮流对讲。给孩子讲故事,不能老是捧着书读,照本宣科,而是要经常变换方法。小孩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同一个故事,听十遍八遍都不嫌多。讲这种已经讲过多遍的故事时,可以采用轮流对讲的方式,就是父母先讲几句,再让孩子来讲几句。孩子虽然不认识字,但是看着画,自己也能讲一些。比如讲《白雪公主》这个人人喜爱的故事,大人先讲第一段:“从前,有一个小公主,她的皮肤像雪一样白,大家都叫她白雪公主。在白雪公主很小的时候……”到这里戛然而止,要孩子接下去:“她的妈妈就去世了。”然后再由父母讲几句,孩子讲几句。这样轮番着讲,既可以减轻父母的朗读强度,也可以训练孩子的表达能力和记忆能力,有着一石双鸟的作用。如果孩子接得顺,父母要大力表扬。
二是猜读续接。在讲新故事时,父母不要一口气把故事从头到尾马上读完,可以在中途停几停,让孩子根据已有的信息,来猜一猜下面的情节。比如讲《狼和小羊》的故事,在讲到这里时:“小羊说:‘狼先生,您住在上游,我住在下游,我怎么可能把您的水弄脏呢?’狼无话可说,但它还是不肯放过小羊。”问孩子:狡猾的狼会用什么办法呢?要孩子来思考。当故事发展到小羊委屈地说:“狼先生,那怎么可能呢?去年我还没生下来呢?”时,又可以停一停,让孩子猜狼又会怎么办。一开始,孩子可能会乱猜一通,但如果讲清狼的特性,再巧妙引导,多猜几次,孩子的猜读能力就会强起来。猜读续接,既可以减轻单一朗读的疲劳,又能增强孩子的主动参与,有利于孩子想象力发挥,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互动阅读。
三是即兴编创。有时,老故事讲腻了,新的故事书身边又没有,可孩子还是想听。怎么办?就来个共同即兴创编。父母拟出几个相关的事物,再把它们联系起来,大家一道编故事,看谁编得合理和有趣。比如根据“风筝、小鸟和蜻蜓”来编一个关于飞的故事,或者根据“蚯蚓、泥鳅、蝼蛄”编一个关于钻洞的故事。编创故事,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对孩子要求不能太高,目的不在于能编出什么故事,而在于让孩子明白:故事就是聪明的人编出来的,作为小孩子,不能光是听,要学会自己编创。
故事中长大的孩子聪明,可怎么讲故事,这里大有讲究。
父亲幼儿教育:故事的威力
突然的脚痛今天有所缓解,本来是要去跑步的,但经不住娘俩的劝,看着餐桌上的炒鸡蛋,就应允了。
儿子跌破自己搬来的椅子上对我说:“爸爸,弟弟来盛饭,爸爸来搬好哇?”是与平常是倒过来的。母亲是个菩萨心肠,从不让他盛饭,怕他浪费掉。我应允了。
吃饭时,她让小老虎问我,今天的鸡蛋好吃么哇?是弟弟打蛋,点灶火,倒油,炒蛋,上盆的。我简直不可信,可她这样说,我不得不信了。儿子吃着自己盛的饭和自己炒的鸡蛋,吃的速度很快,而且很有味。我不禁又给他讲起了故事。
我很会说故事,不管是现成的或现编的,都能说的有声有色,我的学生听得双眼直直的,何况小老虎了。我一直觉得讲故事对孩子的思维和与孩子的感情培养有着不可低诂的作用,在我严格要求下孩子对我有点悚的情况下
,我觉得讲故事已迫在眉睫了,就是基于孩子听不太懂。不久前开始的故事时刻,孩子显然很吃这一套,听得津津有味,欲罢不能。孩子从未如此的纠缠,一种幸福感鼓动着我。
在严厉的父亲面前,让孩子如此的缠绵,我做到了。
我和儿子讲故事
从儿子三岁时起,讲故事就成了我和他每晚的“必修课”。如今儿子六岁了,讲故事依旧是我俩每晚的话题。我们讲故事的方式也由当初的我讲他听,发展到现在的我问他讲、他讲我听、他编我听。
我问他讲。比如讲《小鸭得救了》这个故事:一只小鸭在一口枯井边玩,一不小心掉到枯井里。小鸟看见了,赶忙去请大象伯伯来救小鸭。大象伯伯大步中亚一看,扭头就走,走到小河边,用鼻子吸足了水,跑到枯井边,把鼻子里的水放到枯井里。大象伯伯来回跑了几趟,小鸭浮出了井口,终于得救了。讲完故事后,我问儿子:①是谁救了小鸭?②是谁请来大象伯伯的?③大象伯伯怎么救小鸭的?④为什么小鸭不会被水淹死?⑤小鸡会游泳吗?由于儿子专心致志地听故事,因此这些问题都能顺利地回答。儿子回答完问题,我又设置了一个问题让儿子来思考:小军、小明两个小朋友踢足球
,一不小心把球踢到了一棵大树的树洞里,伸手掏够不着,怎么办?儿子想了好一会儿说:“用水灌,球就出来了。”我还鼓励儿子想其他办法,儿子很积极地动脑筋。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儿子的注意力得到了培养。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儿子学会了思考。
他讲我听。有的故事我讲过几遍后,儿子比较熟悉了这时我就要求儿子把这个故事讲给我听。儿子讲故事的时候,不光讲情节,而且一些精彩的词语我也要求儿子用原话来说。比如,在《白雪公主》故事中,对白雪公证形象的描绘是:“嘴唇红得像樱桃,皮肤白得像雪,头发像黑檀木一样闪闪发亮。”我要求儿子能准确地讲出来。有时候他忘记了,我提醒他,他能马上回忆起来。儿子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句与句之间的衔接是学龄前儿童及小学低年级儿童说话中的一个弱点,许多孩子不懂得怎样衔接两个句子,常听见孩子在说话时反复使用“然后”“后来”等词。在儿子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我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用词的技巧,让他学会使用一些转折词和表示时间的词,提高他语言表达能力。
他编我听。听了许多故事后,儿子学会了自己编故事,如《贝贝和小宇》《贝贝长翅膀》《妈妈永远年轻》《幼儿园的一天》等。虽然有些故事编得比较幼稚,但充满了孩子天真浪漫的幻想,展现了他丰富的想象力。每当他给我讲他编的故事时,我总是带着赞许的目光看着他,认真地听他讲故事。听完后,表扬他,鼓励他多编故事。有时还把他编的故事记下来,再读给他听。他看到自己编的故事被妈妈用笔记录下来了,会高兴得蹦起来。这是孩子的梦,我们做父母的应该让他有梦,应该让他的思想插上翅膀,去搏击长空。
我和儿子已经讲三年的故事
,我们还会讲很多很多的故事……
给孩子讲故事、陪孩子听故事
我们是普通的三口之家,我和爱人都是从事教育工作的,我家的宝贝叫朱弈阳,就读于经济开发区中心幼儿园小四班。我们是工薪阶层的家庭,什么都很简单化,唯有学习是重头戏,所以家里最多的就是藏书,我的,爱人的,儿子的,我们则变成了大书虫和小书虫。
说到育儿的点滴,我们虽都是教育工作者,但真的很忏愧,我们是很不合格的家长,陪伴孩子学习游戏的时间是有,但耐心教育的次数却不多,很多的时候是因为工作疲劳之后的不耐烦,唯有一件事是在坚持做的,就是给孩子讲故事、陪孩子听故事。
我是喜欢看书的,打小就喜欢,所以我的孩子还坐在摇篮里的时候,我就已经开始给他看书了,因为自己的喜好,提前给他灌输了起来。虽然那时候他还不会说话,他只会把书扔来扔去,还会把精美的书给撕破,连老人家也认为这是不必要的事情,但我一直坚持着。刚开始的时候,宝贝会把书一次次地扔出摇篮,我会一次次地捡起来给他,后来他开始翻弄起彩页,我就教他怎么拿书,怎么翻书,会走以后,宝贝就会看书了,而且会有模有样地坐着安安静静地翻一会。于是我就开始从不同的途径来收罗适合两岁孩子看的书,只要晚上有时间,我就陪他一起看书,一个故事,两个故事一直到好多故事,从简单的图画书到有字的故事书,刚开始他喜欢反复听他最喜欢的故事,年龄稍大了以后,他对新书感兴趣,所以我就隔一阵买,隔一阵买,我把买衣服的爱好转成了买书,几乎每个晚上,宝贝都会跟随我沉浸在故事的王国里。让我欣喜的事发生了,打这以后,家里的书本即使已经讲过很多遍,但都是完好无损的。两周岁不到的时候,他能把一个简单绘本《小猪奴尼》从头讲到尾了,打这以后,全家都支持我给孩子买书、看书了。
宝贝两周岁过后,有一段时间我和爱人都比较忙,没办法,就把孩子托给了老人,在打包的时候,我特意在袋子里装了几本书。爱人跟我打趣:老人又不会讲故事,你拿来做什么?但我还是坚持装了进去。后来老人告诉我们,每天晚上睡觉前和早晨醒来的时候,阳阳都会拿书看,老人看在眼里就忍不住了,根据图片内容讲了起来,结果被小家伙推翻了:奶奶,不是这样讲的,于是反过来他教育起了老人家。在不知不觉间,小家伙已经养成了看书的好习惯。
但没人讲故事给宝贝听是多么遗憾的事情啊,随即,爱人在网上买了一个会讲故事的小布丁,这里的故事讲得比我生动多了,而且内容很丰富,但宝贝一开始不适应,吵着要妈妈讲故事,我就故意找借口推脱,一段时间过后,他逐渐喜欢上了小布丁,每天睡觉都要抱着,听完几个故事才肯睡觉。
三周岁到了以后,我开始增加了一些益智类的书,比如说走迷宫,找不同,拼图等,一开始他没有耐心,我也着急,宝贝看书的兴趣也明显淡了,转向看动画片了,和爱人分析了一下原因,可能是一下子给予的太多,于是我放慢了脚步,先给他找相同,再找不同,先玩益智类的玩具,再看益智类的书,一直到入园前,他尝试拼10块以下的简单图形,开始走简单的迷宫,开始和我一起做他所谓的益智类的作业。
入园以后,在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我们发现他的口语表达能力也逐渐提高了,因为平时我们只是注重他的倾听习惯和阅读习惯,所以我们很感谢老师,虽然他有些内向,但老师会积极的鼓励,虽然他发言声音轻,但老师会耐心给他响亮发言的机会。上学后的每个晚上,我有时会因为忙碌,就在一边自己看书,他也会自己手捧着书看很长的时间,我知道,他现在会主动地专注地看书了。
我从小与书为友,现在我的宝贝也与书为友,这或许就是一个好习惯的传承,希望我们的宝贝徜徉在书的仓储里。
给孩子讲故事能改善注意力
给孩子讲故事能改善注意力
妈妈们也许都发现了,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是孩子的共性。年龄越小,控制注意力的时间越短,比如1~2岁左右的孩子,注意力最多不会超过3分钟。如何改善宝宝的这种现状呢?
专家分析,这类孩子具有注意力分散度较大的气质特点,应该及早给予帮助,否则到学龄时期就会出现多动症症状。对于这类孩子,可以用讲故事的方法来提高注意力。讲故事前,先与孩子面对着面手拉着手坐好,然后再有声有色地讲故事,并经常用眼神和体态、语言与孩子交流,还可以用提问的方式让孩子参与讲故事。直到发现孩子的注意力实在无法坚持集中时,立即宣布“今天故事讲到这里,明日继续”。随着听故事时间的延长,注意力的提高,可以发展到让孩子收听广播里的故事。其他活动形式也可按类似方式进行。
在训练孩子注意力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刚开始训练时,可能孩子并不合作,这时切忌打骂孩子,否则他们会对训练产生厌恶情绪,导致训练无法深入进行。
2。训练内容一定要围绕着“玩”字,切忌认字、写字或课堂式教育。
3。训练时间长短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年龄与特征决定,不要用成人的标准去衡量与要求孩子。
幼儿园里的故事
幼儿园里的故事
(一)腰疼
昨天早上送宝宝上园,宝宝要和妈妈谈“早上心”,下午接宝宝,要求谈“下午心”,晚上上床睡觉,搂着妈妈的脖子要谈“晚上心”。我的个儿子呀!
从早到晚,凡是宝宝眼睛睁着的时候,想法多得不得了,话比想法更多。知道妈妈不会总是不耐烦地听自己“唠叨”,但是妈妈肯定不会拒绝和自己谈心,宝宝就变法找着借口跟妈妈说话。
在床上,宝宝放松了,回忆着一天的经历。漫无边际地和妈妈闲聊。突然,宝宝想起了一件事情。
妈妈,我今天呀,腰疼得很。
啊!哪里疼,怎么个疼法,为什么疼?
妈妈一边揉着宝宝的腰,一边紧张的问。
为什么呀?妈妈,我怕说了你会生气。
怎么会呢,赶快说,妈妈绝对不会生气,但是宝宝哪里出问题了妈妈必须知道。
奥,妈妈。哎呀……
宝宝吞吞吐吐。
快说呀!急死人了。
今天呀,中午我们老师让我坐在床上,一直坐着。坐得我腰疼的呀。
那你为什么不睡着呢,坐床上干什么,睡着多舒服呀。
妈妈,我不能睡。老师不让睡。
啊,又是为什么呀,大中午不让睡觉干什么呀!
妈妈,因为中午我不想睡觉,老师就让我和马雨欣,还有别的不睡觉的小朋友坐着。
哈哈。原来这样呀。宝宝精力过剩,周末中午常常不睡觉。在幼儿园肯定情况也不好,打扰别人,故老师让他坐着,不满意老师的做法,绕着弯子表达他的情绪——腰疼——差点让我坐得生病了。哈哈。哈哈。妈妈就差捧腹。
(二)蛋壳里的红枣
幼儿园的体检结果出来了。好家伙,宝宝既缺铁、又缺锌。现在的孩子怎么回事。什么食品都供应充足,动不动还缺这少那,真是没有办法。怪不得小东西最近一两个月天天喊着吃瘦肉,并且每顿饭都要求吃。以后呀,可要小心,凡是孩子一段时间对什么食物特别的感兴趣,一定要留心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快补吧!锌,靠食补可能慢,干脆买了口服液。铁嘛,鸡蛋,瘦肉,红枣,绿叶蔬菜、动物肝脏、血液、芝麻酱、花生,都含有丰富的铁,可以搭配给宝宝吃。于是,开始行动。宝宝倒也吃的挺配合的。
周天让孩子吃菠菜时,告诉宝宝,菠菜里含有丰富的铁,要多吃,而且还要吃红枣,也有很多铁在里面。
妈妈。我给你说,哈哈。宝宝面带笑容眯着眼睛,前仰后合。
看着宝宝狡黠的样子,妈妈知道肯定又是搞怪的什么事情。每次宝宝说可笑的事情时,自己先乐得不行。
妈妈,我给你说,早上老师给了我两颗红枣。我把鸡蛋剥开把鸡蛋吃了,然后用蛋壳把红枣包住了,老师根本不知道。哈哈。
嗯……,怎么能这么做呢,不想吃可以还给老师,跟老师说自己不喜欢吃,下次不要发给自己。怎么能那样子去骗老师呢?
妈妈做生气状。
宝宝收起了笑容,很委屈。妈妈,我说了,可是老师每次总是发给我。我真的不喜欢吃。
幼儿园的一日三餐是营养膳食,老师发给孩子们红枣肯定是合理搭配,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孩子不喜欢吃,老师必须让吃,产生了矛盾,孩子就想出了这样,既不让老师生气,还能解脱自己的办法。
儿子从小就不爱吃枣。无论是新上市的鲜枣还是储存的干枣,都不吃。最让他听话的幼儿园的老师也不能改变他。现在他想出了这样一个最他来说“两全其美”藏匿红枣的招,妈妈真是不知道该欣赏儿子的聪明可爱的小脑袋,还是该责备宝宝。
宝宝给妈妈说了这件事情,可能心里就坦然了。看来妈妈的出面给请老师帮助解放一下儿子的思想,让他改变习惯爱上红枣,而不是把它藏起来。
教养笔记:我给女儿讲绘本故事
教养笔记:我给女儿讲绘本故事
记得那年某时,在得知上天将赐予小天使的那一刻。我的反应跟所有准父亲一样:欣喜如闪电般瞬间刺激着身体的每个细胞;甜蜜如涌泉般瞬间奔向身体的每一处毛孔。但兴奋过后,却又有一种使命感促使我在问自己:我的将来会是一个好爸爸吗?怎么做才能当好爸爸呢?我能成为女儿心目中的英雄吗?脑海也不时的憧憬出各种形象:时而穿着带S标志服随时保护着她们母女;时而却穿着睡衣双手捧着绘本故事书在给女儿细细讲述……“嗯,还是从好朋友开始做起吧”我对自己说。
还是上天的安排。我与女儿间的讲绘本故事马拉松却也在接下来的日子拉开了帷幕。
要说第一次给女儿讲绘本故事,还是在“未来妈妈”俱乐部老师的见意下开始的。睡前,在妻子的催促下,打开绘本,新奇地对着爱人隆起的肚子开始讲述:“从前啊,有个国王……”起先有些不自然,但久而久之,却能感受到小家伙在那里侧耳聆听,时而听得闭眼陶醉,时而却在她的空间里手舞足蹈。
时光推移,随着女儿出世的第一声啼哭、牙牙学语、跚跚学步、到踏入她的蒙养殿堂----幼儿园……直到现在,园里的绘本故事也自然成为她的所爱,似乎打开图书的那一刻,便打开了一个奇妙的世界。所以每逢周末接孩子,她会象只快乐的小鸟,飞跳着给你一个拥抱。然后递给我们爱书袋,催促我们讲里面的故事。而我讲故事的功底呢,随着日积月累,也在不断提升。几年北京生活的普通话,再加上点抑扬顿挫的语调,在一次幼儿园老师的指点下,又学会了利用变声来替换角色,功力不说炉火纯青吧,但也算得心应手。所以每每与她妈妈的“故事较量”中总能得到女儿的首选。
记得有一天的下午,我带着几分疲倦回到家,迎接我的是正在翻阅绘本故事的母女俩。女儿见到我更是二话不说,提着绘本就奔向我,嘴里喊着“爸爸讲故事。”“爸爸有些累了,还是妈妈继续给你讲吧。”妻子在边上劝道。“不嘛,爸爸给我讲!”女儿还是坚持,同时用稚嫩的眼神询问我。“好,来!爸爸给你讲,宝贝女儿。”我边说边把他抱到我的座位挨着,打开故事书。
这本书的故事主题其实很简单,是主人公与怪兽间的善恶斗争。但情节却发展得跌宕起伏、几经周折。在我绘声绘色的描述下,女儿则在一边紧锁小眉,忽闪着睫毛,紧盯着书本,完全进入了故事的角色。当讲到主人公遭遇失败跌入山谷,又侥幸地找到密室正准备解救亲人时怪兽却再次出现。一场决定胜负的大战正蓄势待发时,我的声音却戛然停止了。等了几秒,女儿的注视也书本转移到我的脸上。而我也带着几分诡异的笑容对视着女儿。女儿终于安奈不住了,说:“后来呢,爸爸后来呢!”而我的反应是故作痛苦轻轻地咳了几声说:“爸爸好像嗓子有些干了,哎呦!”妻子在边上朝我皱了皱鼻子,做了个鬼脸,似乎揭穿了我的把戏。女儿看了看我,一咕噜下地。在她妈妈的帮助下,颤颤巍巍地端来一杯白水。我接过水,押了一口。心理却想:“这卖关子可不能这么轻易结束喽。”于是续而又痛苦地说道:“不错,好女儿!只是不幸的是爸爸的肩又感觉酸疼酸疼的,哎!不好讲啊”再看女儿的反应,果然,她认真地起身,爬到我背后,拽紧的小拳雨点般地轻轻落在我的肩背。还不时关切地问:“爸爸是这儿吗?…还疼吗?”
都说女儿是父亲的贴心小棉袄,这话确实不假啊。这哪是简单的捶背啊,对我来说,此等享受简直就是被女儿打通了任督二脉。什么疲劳、什么烦恼都随之烟消云散了,换来的只有家庭给予的温馨。
当然了,给女儿讲故事的回报不是每次都是享受。一次,在女儿听完一个环保主题故事后,发现女儿变了。每次餐后,会惊奇地发现女儿拿着递给她的餐纸撕下一半擦嘴,另一半叠好,放回原处。嘴上还自豪地喃喃自语:“保护树木。”这还不算,遭遇还在后面呢。
由于我家的热水源到洗漱台有段距离,所以每天刷牙,我会习惯性地打开热水朝向放水,等热水源到洗漱台间水管内的冷水放尽,洗脸时就能得到热水了。也不知哪天早晨,刷牙中的我,突然看见女儿出现在我身边,顺着小凳,凑到洗漱台前把水一关,崩着小脸,认真地对我说:“爸爸!你不是跟我说过,地球还有很多地方遭受着缺水吗?那你还浪费水?”那表情,酷似一个将要开罚单的交警。还好我反应快,立即陪着笑脸,竖起拇指乐呵呵地对她说:“说得好,你是对的。其实……其实吧……冬天洗脸用冷水还有助于面部毛孔收缩呢,呵呵!好,不错。”
那天开始,结局是可想而知的。大冬天的,每天早晨,我被凉水浇得面部肌肉几近麻木,还得挂着笑容跟她们一起出门。
绘本故事一直伴随着女儿的成长。当然,我与女儿间的绘本故事马拉松也远远没有结束。故事是我们对孩子传播知识的工具,它更是我们对孩子传达爱的纽带。有一天,女儿凑到我耳边问我:“爸爸,我的理想是当一名宇航员,你的理想是什么呀?”我想了想,微笑着说:“我的理想是当李雨嘉的好爸爸。”女儿用小脸贴着我。我知道,这是女儿在表达对爱的感知。祝福你!孩子。也希望你能把我们对你的那份爱,传播给你身边的每一个人,传播给属于你的下一代。
孩子多讲故事更能发挥想象力
孩子多讲故事更能发挥想象力
不记得是从最近哪一天开始了,奇奇小盆友迷上了给我们讲故事,他原话是这样说的:“妈妈,你想听什么故事呢,只要告诉我名称就行了,我一定会给你好好讲故事的。”原来一直都是我们给他讲故事多,现在人家自告奋勇的要给我们讲还真是求之不得呢,于是我便每天都“欢天喜地”的等着晚上点故事听他给讲了。注意,是我出题目让他来讲哟!
每天晚上入睡前,他都会说妈妈,你想听什么故事呢,快告诉我吧!于是,我便起个故事名称,有时他会出口就编个故事讲出来,虽然故事情节简单且语句不是百分百的通顺,但也是有情节的有头有尾的。有时他会对我起的名称说他还没有想好呢,要等想好了过几天再讲给我听,我便说好,呵呵。
下面的三个小故事就是我创意的名称然后奇奇花几秒钟创意的内容,哈。。。
《小蟋蟀唱歌》有一天呢,一只小蟋蟀特别想学唱歌,于是它仔细找教唱歌的学校,后来终于找到了,在它学会唱歌了后一天晚上回家唱给爸爸妈妈听,正唱歌时,突然听到“呯”的一声响,把小蟋蟀吓了一大跳,抬头一看原来是家里的小灯泡被烧坏了。小蟋蟀就再也不敢唱歌了。
《小猪喝水》有一天一只小猪到沙漠里玩,走着走着它觉得非常渴,突然他看到前面有个湖,于是他一头就扎了下去,结果弄了一身的沙子。哈。。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小猪看到的是海市蜃楼。
《蚂蚁搬豆》有一只蚂蚁在外面玩,他看到了一个豆子可是呢自己又搬不动。于是他赶紧跑回家找他的小伙伴来帮忙,可是等他们回来后却发现豆子不见了。于是他们就往家走,结果走着走着忽然飞过来一个豆子,他们惊喜坏了,赶紧抬着这个豆子回家。可是等抬回家后,发现没办法吃它,因为它太硬了。于是又一起把豆子抬到外面扔掉了。
我在享受这听故事的快乐的同时也不停的琢磨奇奇讲的故事内容能反映出他的什么心理。同时也知道他清楚了什么是海市蜃楼,豆子是硬的,喜欢和小伙伴合作。。。所以听孩子编故事真的是好处多多呀。
培养孩子每天给你讲个故事吧,让孩子的想象力带着你飞翔的同时还能尽享愉快的亲子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