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不能忽视
发布时间:2020-11-04 安全教育笔记中班 小学安全教育笔记 安全教育笔记 和以往一样,我认真地备着课,张老师拿着绸带带着孩子们出去上健康课去了,孩子们手里拿着绸带开心地唱呀跳呀跑呀,一番很热闹的场景,张老师和孩子们们也时不时地玩耍着,感觉很开心。过了不一会儿,就在我专心写着字时,一阵急促的跑步声朝我而来,我转头一看是张老师,一听她的语无伦次的声音,很严肃很紧张,我赶忙问:“出了什么事?”她说孩子磕破头了,快!快……我一听,吓了一跳,怎么会呢?出去的时候还好好的啊!容不得我多想,三步并作两步,急切地跑了出去。
只见那个小朋友的额头上有血。
这时孩子吓得已经哭了起来,我亲切的对她说:“别害怕,让老师看一看”,我赶紧从口袋里掏出手绢给孩子擦起来,一看孩子的额头上破了一个口子了,血不停地往外流,于是我和张老师赶紧抱着她上了医院。
来到医院后孩子的情绪渐渐地稳定了下来,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我们。
经过医生的处理,血总算止住了。
针对上课这一突发事件,我们特意对孩子们进行了一次安全教育,并让那个孩子把她当时的感受给大家讲述了一遍。
就这件事我也作了小结:上健康课之前老师必须首先向孩子们强调一定要注意安全,对于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老师一定要多长一只眼睛。
我们要时时刻刻的提醒小朋友注意安全事项,时刻观察幼儿的行为。
除了这些还不够,并请家长一起跟我们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我们和家长共同努力,让孩子们掌握更多的安全知识,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情,让我们的小朋友健康快乐地成长。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教育随笔:家庭教育不可忽视
最近,我园将举行全园徒手操比赛活动,各班都在积极准备。我班也在紧张的编排着,小朋友个个精神抖擞,只有欣欣小朋友站在那里一动不动,我上前问她:“你为什么不做?”“很累”“腿很疼”欣欣一脸的不情愿,任凭我怎样劝说,她一直不肯做,竟然蹲在地上头也不抬了。无奈,我真的拿她没办法了。
当今社会,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视为掌上明珠,家长过多的溺爱养成不少幼儿任性、懒惰、自私、娇气、怕脏、怕累、不爱劳动的不良行为,欣欣就是其中的一个。欣欣的爸爸是个船员,收入颇多,她家居室宽敞、富丽堂皇、家具簇新、一尘不染。欣欣的妈妈特别爱清洁,几乎成了洁癖。在家里欣欣什么事也不做,一切都有妈妈包揽了,妈妈还常关照她:“在幼儿园你不要乱摸乱碰,你这身童装很时尚,可不能弄脏、弄坏。”在她妈妈的感染下,使她在幼儿园很少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使她养成了不合群、不活泼、不爱劳动的不良习惯。事后我与家长进行了沟通,做好家长工作家园同步教育,帮助家长正确认识到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在幼儿教育中有着特殊的重要性。不良的行为习惯会阻碍幼儿将来的发展,家长们要向关心孩子的身体和智力一样关心孩子良好品质的养成,让家长意识到培养孩子爱劳动爱集体尤为重要,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教育支持老师的工作。
不能忽视孩子的情感
下面是“不能忽视孩子的情感”的内容一文,给你带来丰富精彩的内容,欢迎阅读!
我班的范宇宁小朋友因为感冒,半个月没来儿园上课了。
平时他来的时候,总是跟在老师的身边转来转去,一有机会就和老师说说话,聊聊天,这几天没来,还真有点想他。
今天早晨来到幼儿园,就看见范宇宁小朋友已经在活动室里玩积木,心里真高兴。
可是因为忙于接待别的小朋友,我没来的及跟他打招呼。
范宇宁站在离我较近的地方,看了看我,想说什么,却没有说出口,独自玩起了积木,好像不认识我似的。
我立刻意识到了我是不是冷淡了孩子。
于是,我放下手中的事情,走过去注视着他,热情的说:“哎,范宇宁来了,你的感冒好了吗?老师都想你了,并轻轻地在他的脸上抚摸了一下。
他一下子抬起头来,高兴地答应了一声,好了。
下午,我刚到班里,范宇宁一眼就发现了我,飞快的跑过来,王老师,王老师。
一下子扑到我的怀里,我真被他深深的感动了。
孩子是敏感的,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爱,就连一声问候,一个动作,孩子都知道老师是喜欢他的。
从这一件小事中我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该更加细心一些,不能忽视孩子的情感,要珍惜爱护他们天真的童心。
关于“不能忽视孩子的情感”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幼儿的生存教育不容忽视
现在的孩子由于备受大人的保护和溺爱,因而生活自理、生存自主、自控、自救、自我防范等方面的能力非常弱。这给我们幼教工作者敲响了警钟:决不能忽视对幼儿进行生存教育。因此,幼儿时期加强生存教育是势在必行的,它关系到幼儿的生存、安全与健康,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和平安。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引导孩子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让孩子多看、多想、多做,增长见识,促成孩子及早自主自立。
二是培养孩子自救能力。让孩子了解诸如“生存的意识、条件、手段、方法以及为什么会死亡”等方面的系统科学知识,教给孩子“怎样面对强暴”、“如何救助触电者和溺水者”等生存的具体方法。
三是培养自我防范能力。教给孩子“如何辨别好人和坏人”、“如何应付突发事件”、“怎样进行自我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四是对孩子宣传自主自救的典型事例。如6岁的小孩拨火警电话救护心脏病突发的母亲;司马光7岁时砸缸救人等,都是孩子们的楷模。我们应让孩子从他们身上体会精神、领悟意志、掌握方法,以增强幼儿的生存意识,提高幼儿的生存素质。
不可忽视小问候
今天早上,我正在打扫卫生区,孩子们一声声甜甜的问候声,时时从耳边飘过来,我低着头边打扫边机械的应付式地回答着。突然,张静雯跑到我的跟前说:“老师,你是不是不喜欢我了?”“没有啊!”我从沉思中醒悟过来搪塞着,并亲切地摸了摸她的头,向她回报了一个灿烂的笑容。
“那为什么我喊你,你只是‘嗯’了一声呢?”张静雯满脸的疑惑不解。
我有些内疚,连忙解释说:“刚才老师正在想一件事情,你喊我,我听见了,没来得及和你说话,真对不起。”张静雯似乎一下子明白了许多,一转身,飞似地跑了。她边跑边向院子里的小朋友炫耀:“老师还是非常喜欢我的。”
幼儿的心灵是纯真的,同时也是敏感的。他们很容易满足,但又非常在意大人的一些细小的行为。可以看出,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在幼儿的心中是何等的重要!一个极其平常的问候回应,不仅代表着教师的爱、教师的关怀,更体现着教师对幼儿的尊重和喜爱!
亲亲我的小手绢
作为一个幼儿教师,我们不仅要传授给孩子知识,还要时时保护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对日常工作中的小细节,我们都要加强管理,帮助孩子改正不良的生活习惯。
这几天我发现有几个幼儿洗完手总是随手扯过一块毛巾匆匆擦几下就跑开了。虽然每块毛巾上都写上了幼儿的编号、贴上了对应的标志,但总有几个幼儿完全不看标志、也不管是不是自己的就去擦手。这样很容易造成细菌和病毒的交叉感染,不利于孩子的日常保健。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在班里开展了“亲亲我的小手绢”的活动,告诉孩子,小手绢喜欢干净的小手,洗完手要和自己的小手绢亲一亲。小手绢会特别高兴。这个办法还很奏效,有些孩子洗完手后就去找自己的小手绢了,嘴里还说:“亲亲我的小手绢。”
小记号,要环保
今天,我像往常一样从餐厅把消过毒的水杯拿回教室,然后看着水杯上的标签逐一往水杯架上放。突然我发现,红红的“苹果”不红了?绿绿的树叶不绿了?我一下子意识到,这些功不可没的即时贴在消毒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制作即时贴的材料在消毒时遇到高温,会产生有毒物质,给水杯造成污染。
于是,我把所有的即时贴从杯子上撕了下来,把标签贴在橱子上。这样,孩子们每天都能用上安全无污染的水杯了。
午检也不容忽视
晨检是幼儿园日常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午检也同样不容忽视。记得这周周三要睡午觉时,我给我班的宗敬坤小朋友还有其他几个小朋友吃药,我把荆钰林的两粒药片放在他的小杯子那里,叫荆钰林来吃药,等荆钰林过来时我去拿药,却发现那两片药不见了。我问吃药的另外两个小朋友有没有见,他们都说没见。快睡觉了,我又问刚才那两个小朋友,刘紫晨说是宗敬坤拿了,可宗敬坤就是不承认。没有办法,我们老师只好摸摸他的口袋,他却用力捂着自己的口袋说没拿,杨老师和王老师去摸,先是拿出一块馒头,后又摸出一个打火机,王老师又一伸手被口袋里的针扎了一下,摸到口袋最下面,您们猜是什么?就是那两片药。在找药时同时发现了好几样危险的物品,幸好教师发现得早,否则后果真不敢想象会是怎样。
在此我也想提醒老师们:不管工作多忙多累,安全问题一定要多加注意。午睡前要利用饭后的时间对幼儿进行午检工作,以防尖锐、坚硬或细小的物品带入寝室,对幼儿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教师在巡视午睡时,更要细心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及时发现问题,杜绝午睡中出现意外事故。
不可忽视地细节
在组织每一次教学活动时,我们都会事先做好许多准备。如:备课、准备教具、设计提问及游戏等。一切都似乎非常完善,活动应该能按照我们的预想顺利地进行。可是,有的时候,一个疏忽、一个细节的失误,都会导致活动的不完美。对此,我深有体会。有一次,我在进行语言教学《慢吞吞地压路机》。由于有挂图,故事情节也很吸引人,所以孩子们都非常地感兴趣。为了让孩子们体验压路机的速度非常慢,我设计了一个游戏,就是让孩子们模仿“压路机”,把我们教室里的“路”压平整。孩子们都非常地兴奋,兴冲冲地当起了“压路机”。可是,不一会儿,我就听到一个孩子的哭声。一看,她已经坐在了地上,眼角这儿也被碰红了。原来,由于孩子们比较多,教室的场地又小,所有的孩子都挤在一块儿,结果互相碰在了一起。事后,我想:如果我在设计游戏的时候,多考虑一下场地的问题,让孩子们分成几组游戏,或者让孩子们到比较开阔的室外做这个游戏,或许就不会发生这起“撞车”事件了。虽然最后活动还是顺利地进行下去了,但是我总觉得这次的活动有了一个小污点,显得不够完美。所以,在教学及生活当中,有些细节是不可忽视的。如果你忽视了,或许就会留下遗憾了!
不该忽视的乖孩子
一、个案
方方是一名四岁的小女孩,自小班入园后,她不像其他小朋友那样爱哭闹。她倒很安静,从不吵闹,从不多说一句话,从不主动与小朋友交往,喜欢自己一个人静静地坐着,看着小朋友玩。她不用我们老师过多的操心,真是一个“乖孩子”。
你看,别的孩子都争先恐后地挤到我面前,大声嚷着“老师,我要,我要布娃娃”“老师,我要汽车”“我要小飞机”……唯独她安静地坐在位置上,眼巴巴地看着我。“你要玩玩具吗?”“要”她轻轻地说。“你想玩什么?”无语,她用手指了指娃娃。她平时沉默寡言,不能用流畅的语言与别人交流,对话通常是被动的一问一答或不答,其行为表现为明显的交往退缩。
二、分析
退缩行为是幼儿的一种消极性社会适应表现,它的基本特征是幼儿对自己缺乏自信,行为常有退缩表现。如果不及时帮助幼儿消除这种行为,久而久之,定会影响幼儿的人格健康,导致幼儿一生的心理障碍,使幼儿产生自卑感,甚至形成孤僻、冷漠、懦弱、多愁等不良性格,直接影响他的人生历程。因此,我们千万不能忽视这些“乖孩子”,应及早觉察幼儿的退缩行为,并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影响,以幼儿克服退缩行为和心理障碍,树立自信心、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通过了解分析,造成方方退缩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方方性格内向、胆小、不善与人交往。
2、家庭环境的影响,使方方语言表达能力落后。
方方父母工作忙,先后由讲永康话的外婆和讲宣平话的奶奶照顾,由于生活在混杂的方言环境中,较少使用普通话交流,使方方的语言表达能力落后。
3、方方有过尝试失败的体验,使其不敢与人交往。
上半年方方曾在私人幼儿园就读,她那不同与其他小朋友的永康话和宣平话,曾引起同伴的嘲笑,打击了她的自信心,从而使她产生了退缩行为。
三、对策
1、家园配合,发展语言。
家庭是“制造人类性格的工厂”,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影响儿童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方方的交往主要源于语言障碍,要想使其问题行为得以矫正,首先应从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入手。经与方方的父母沟通,他们表示愿意积极配合我们的矫正活动。我对他们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在家中,尤其是方方在场时,坚持使用普通话;二是父母必须尽量抽时间多与她接触,进行感情交流,如给她讲故事,多和孩子交谈、做游戏。让家长打开家门,走出封闭的小天地,给她寻找伙伴或带孩子去走亲访友。改变家长那种看到孩子很乖,就好像什么都好的看法。通过家长园地刊登一些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文章,引起家长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在改善方方家庭环境的同时,使其内敛的情绪得以放松。在此基础上,我在班里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帮助方方的活动。
2、重视环境的创设,营造充满爱的氛围。
布朗芬布伦认为:“发展是人与环境的复合函数。”环境对人的性格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应为幼儿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小班幼儿离开父母,进入陌生环境多多少少会遇到一些问题,会产生心理焦虑,那是很自然的。关键在于我们老师要理解孩子、要和孩子多沟通,多交流感情,让幼儿感受到老师真诚、温暖的爱,从而使幼儿对老师产生信任。
早晨来园时,我面带微笑地主动抱抱她、亲亲她、迎接她,有礼貌地向她问好,从简单的对话中引起孩子说话的欲望。课后和她玩“木头人”“猜拳”“猪尾巴”等游戏;午睡起床后,变着花样给她梳不同的发型;有空就主动寻找话题,与她聊天交谈,如:“你这件衣服真漂亮,是谁买的?”“今天谁送你上幼儿园的?”“你最爱吃什么?”等等。即使她不理不睬,我也想猜她的心思,帮助她解决困难,让她相信依靠老师,使她感到老师像朋友,老师喜欢她。
3、寻找“闪光点”,引导同伴接纳、关爱他。
单纯有老师的关爱还是不够的,同伴的接纳,关心也同样了很重要。我们应充分发挥同伴、集体的作用,教育小朋友之间要团结友爱,互帮互学。我还有意识地把她的座位安排在性格外向,爱说爱笑的小朋友旁边。让活泼开朗的幼儿和她游戏、交谈、给她以积极的影响。我还为她安排了生日活动,让她生日那天感受到幼儿集体的温暖,感受老师和小伙伴的关心。生日那天,小朋友都拿着早已准备好的礼物围在她的身边。有送的小红花、有的送图画、有的送糖果,大家都一起唱着《生日快乐》的歌,并且每人送她一句美好的祝辞“祝你生日快乐”。方方捧着礼物,听着歌声,她神情异常,眼睛有点湿润了。
我发现《生日快乐》、《两只老虎》等歌曲,孩子们非常喜欢唱,方方也喜欢唱,在没人注意的情况下,她能很完整地跟唱。此外,我还发现方方喜欢韵律性较强的儿歌,于是经常请方方上台为大家朗诵。方方不愿也不敢上台,我就请几大胆的孩子陪着一起表演。起初,方方站在台上低着头不张口,但我还是和小朋友一起为她鼓掌、加油。渐渐地,尽管她很胆怯,尽管几乎听不到她的声音,但方方终于能在众人面前张口了。通过经常性地唱歌、念儿歌,方方用完整语句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同时她的自信心也增强。
4、创造机会,让其体验成功,增强自信。
我们在帮助幼儿认识自己的长处,相信自己的力量,给幼儿创造成功的机会。美国哲学家艾马松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对自信心不足的幼儿,具有退缩行为的幼儿。我们要为其增强自信,就是“成功是自信的第一秘诀”,即让她体验成功。
我有意识地为她创造成功的机会。自从她开始信任我,喜欢走到我身边后,我就选一些简单的问题或任务让她完成。我多给她发言的机会,声音高低先不作要求,只要她说,就多鼓励她。提供给她锻炼的机会。如“请你去叫豆豆进来梳头。”“请你把这本书给冰冰”等,积极为她创设与同伴主动交往的机会。每当她完成任务后,就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一个拥抱、一个亲吻、一个五角星或一朵小红花等。尽量创造机会,让其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帮助她勇敢地迈出主动与人交往的第一步。
四、效果
经过一年的家园配合,在双方共同的努力下,方方的语言表达能力、交往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她能在小朋友面前大声说话,能主动与小朋友进行交往,友好地参与游戏。她有了很多好朋友,现在还经常邀请好朋友到她家玩。方方还能上台朗诵儿歌、唱歌了,在幼儿园开展的“小歌手”比赛中还得了三等奖。方方的自信心增强了,渐渐与小朋友产生了认同感,在交往中不再退缩了。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必须改变以为那种只看孩子智力水平,只关心、身体健康,忽略心理健康水平、个性发展水平的陈旧观念。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孩子表面看来好象很听话,是个“乖孩子”但情感淡薄、性格脆弱、意志薄弱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应引起我们教师和家长的关注。幼儿期是幼儿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也是个性形成的时期。应抓紧这个关键期,培养幼儿良好的人格特征。在幼儿园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还特别要注意与家长的密切配合,指导家长了解和掌握家庭心理健康的知识,消除产生心理健康的隐患,实行早期干预、治疗。
作为教师我将不断学习、探索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在工作中应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我将永远记住关心孩子、热爱孩子、尊重孩子,用爱去滋润孩子的心田,“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我深信:只要相信幼儿,热爱幼儿,耐心教育就可以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为他们将来更好适应社会环境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
不可忽视的“小报告”
“老师,xx踩着我的脚了!”“老师,xx抢我的玩具了!”……每次听到这样的小报告,我总觉得不耐烦.因此,我不太喜欢爱打“小报告”的孩子,认为他们是“多事的小家伙”。
可是,这天发生的一件事,却让我对“小报告”有了截然不同的看法。
这天,我带孩子们到院子里做早操,正在前面走着,忽然一个声音在耳边响起:“老师你看明明......”我顺势一看,哟
,可不得了!只见明明站在窗台上,手里拿着操圈,眼看就要跳下去了,真危险!我赶紧撒腿跑了过去,趁他不注意迅速把他抱了下来,那颗悬着的心才算落了地。
一场意伤害外事故避免了,我转过头去对着刚才那个打小报告的孩子说:“谢谢你,好孩子!”此刻,我的耳边又响起了一个个“小报告”。我忽然觉得,不可忽视小报告,因为它为我提供了真实鲜活的教育素材,又为我敲响了警钟,同时,这也是孩子们关心他人的表现啊。所以,要留心“小报告”!
安全问题不应忽视
今天上午,一节活动课上,我出示挂图《交通标志作用大》激发了孩子们的活动兴趣。我问他们在哪里见过这些标志?有的说:“在公路上”,有的说:“在十字路口”......
平时最爱举手发言的龙龙小朋友怎么了?一声不吭,几次提问,他都不举手,龙龙怎么了?不舒服吗?不管我怎么问,他就是紧紧地闭着嘴,一个劲儿摇头,我觉得不对劲,再低头一看,龙龙的衣服扣开了,可就是找不着扣子在哪儿。想到刚才龙龙的样子,我明白了,急忙让龙龙张开嘴,扣子果然在嘴里,他说:“我怕小朋友们拿去。要是扣子丢了,回家妈妈要批评我的。”
通过这件事,使我认识到,幼儿的安全隐患无处不在,虽然一粒小小的纽扣,孩子一不小心咽下去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因此,我们在一日活动中,要注意多观察孩子的表现,防患于未然,杜绝一切意外事故的发生。
懂得节俭的瑶瑶
是呀,我观察到了瑶瑶平时穿的衣服虽然干净、漂亮,但都是屯旧的。听了她的话我感到内疚,这条裤子是不应该买的。
就在这时,我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教育孩子们要向瑶瑶学习,做个勤俭节约的好孩子,平时穿衣服不是新的就好,而是干净的就好。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人们的衣、食、住、行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也要响应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勤俭节约、杜绝浪费,继承老一辈的光荣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