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一片想象的天空
发布时间:2020-10-28 幼儿园说课稿裸一片落叶 幼儿想象力的活动方案 幼儿想象故事幼儿的想象基本上是以无意为主,他们的想象是一种联想,是由感知到的联想起有关的形象。
它受一定的情绪和兴趣的影响,而有意想象正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
培养幼儿的有意想象,首先要从幼儿的无意想象入手。
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我和小朋友一起到操场散步,当孩子们抬头看到天空时,广阔的视野给孩子们带来了愉快的情绪。
这时。
孩子们有感而发一些议论,这就是幼儿的无意想象。
我抓住这一想象的意识,进行启发,鼓励孩子去仔细的观察利用视觉的感受去大胆地想象。
小朋友观察后说:“天空象一块蓝色的布,”、“天空上有许多的大绵羊”、“天空上有许多小羊在奔跑”、“天上有一个张大嘴的大狮子”等,孩子们在观察中争论着,在争论中想象着。
老师适时地加入给孩子的想象推到了高潮,并启发小朋友由表及里,从简单到复杂积极地想象着。
这样使孩子想象得到了深化,在活动和观察之中,幼儿的想象力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yJS21.com更多精选教育笔记阅读
给孩子一个想象的空间
假日的儿童乐园热闹极了,绿茵茵的草地上,五花八门的各种游戏设施都在吸引着孩子们。小朋友有的在滑滑梯,有的在开小电瓶车,有的坐旋转飞机,还有的坐跷跷板什么的。侄子乐乐在我的带领下,一口气玩了好几个项目,我看出他有点累了,就提议在公园的长椅上休息一下。喝了几口果汁之后,乐乐又准备去玩儿了。这回该玩什么呢?他的目光落在了不远处的秋千上。我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见一架秋千上坐着一个胖嘟嘟的小妹妹,妈妈陪在她身边,正慢悠悠的推着秋千。而另一架秋千上则坐着一个比乐乐大一些的小男孩,他看起来是个玩秋千的老手,不仅自己就能荡起来,而且荡的很高。两个小朋友都玩得很高兴,真让乐乐羡慕,可是他们看起来没有想走的意思,什么时候才能轮上我玩儿呀?“姑姑,你说秋千好玩儿吗?”乐乐问我。但他的眼睛一直盯着秋千,意思是让我帮帮自己的忙。“你想玩秋千呀!可是一个小朋友已经在那里玩上了,你对他说:让我玩儿一会儿吧。你想象他会怎么样?要是你一直站在那里不说话的看着他玩儿,那他又会怎么样呢?要是你希望姑姑帮你玩上秋千,那姑姑会怎么做呢?”
也许是我从荡秋千的小男孩身上有所悟,我忽然觉得乐乐的依赖心太重了。我看出乐乐很想玩秋千了,便下决心让他自己解决问题,于是才对乐乐说了这番话。我问完以后,用期待的眼神看着孩子。乐乐虽然没有做声,但显然他在想我刚才说的话。
过了好一会儿,乐乐径直走到秋千那里。他先是看着小男孩,引起了小男孩的注意,然后用商量的口吻说这个小朋友说:“等你玩儿完了,让我玩儿一会好吗?”结果呢?正如他预想的那样,那个已经玩了半天的男孩很痛快的答应了,而且让乐乐没有想到的是,那个男孩立刻就让了位子,跑开了。乐乐坐在秋千上,向我招了招手,看他的样子真是开心极了。
通过想象可以在头脑中设想事情讲如何进行,会有哪些结果。交往是人们相互作用的过程,一方的行动会引起对方的相应反应。我利用乐乐想玩秋千的机会,促使他对将要做出的行为可能会带来的后果做了一番想象。乐乐则运用自己的想象,成功的进行了一次人际交往的活动。
我想说:遇到适合的机会,爸爸妈妈也可以给孩子提出一些问题,请他设想一下,别人在和自己交往的时候,可能会说些什么话,做些什么举动。给孩子一个空间让孩子通过想象自己解决问题。
给孩子想象的空间
给孩子想象的空间
今天下午户外活动,我孩子们用大纸箱玩开汽车的游戏。老师当指挥员,孩子当司机,在游戏中司机要听指挥员的口令,看指挥员手里的信号灯来游戏。在玩的过程中,只听平时特调皮的世轩喊了起来:“哎呀,不好了,我的车没油了,怎么办呢?”其他司机听他这么一说,也嚷嚷起来:“我的车也没油了,我的车也没油了。”做为指挥员的我马上问:“没油了这可怎么办?车没法开了。”只听聪明的志国说:“开到加油站去加油。”“对对对,到加油站去加油。”孩子又模仿到加油站给车加上油,车子又开动了
,在接下来玩的过程中,孩子们又想象出了很多新的玩法,使活动更加生动有趣。
孩子们的游戏活动,不一定按我们规定的模式去死板的玩,孩子们可在游戏中大胆发挥想象创造出自己的新玩法,会更加增进游戏的乐趣,不要局限、捆绑孩子的想象力,无论在任何活动中,让孩子去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吧!只要他们玩的高兴学的快乐就行。
对不起,宝贝
离园时间快到了,我让孩子们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忽然,小波小朋友喊了起来:“老师,我的小本本不见了?不知被谁拿去了?”听孩子这么一喊,马上龙胜说:“是家琪拿去了,在她的书包里,我看见了”。听孩子们这样一说。我记起在下午活动的时候,曾记得看见家琪的桌上是有个小本本,还挺精致的,我在心里也泛起了嘀咕:“这孩子怎么就改不了呢!就喜欢拿别人的东西,说过她好多次了,近段时间没有报告她的,我还使劲的表扬她不乱拿别人东西了,今天老毛病怎么又犯了,哎!真气人。”
不容我多想,我把家琪叫道我面前,摸着她的头说:“家琪,你是个乖宝宝,怎么又拿小朋友的东西了,我们不是说好了,以后不随便拿朋友的东西吗?”家琪抬头看着我,大声说:“我没拿,是小琪给我的,我不知道是妮可的。”听孩子这么一说,我忙询问小琪是怎么回事,经过了解,才知道事情是这样的。妮可把小本本送个小琪,小琪又转手送给了家琪,妮可把这事忘了,结果就说自己的小本本不见了,就出现了开头的一幕。我弄明白事情的经过后,我及时表扬了家琪,并向孩子诚恳道歉道歉。
小孩子的话的确半真半假,作为老师要学习学会琢磨分析孩子的话。正确对待发生在孩子们之间的点滴事件,作出正确的判断,不要冤枉了孩子,伤害了孩子自尊,只有这样孩子才生活得开心舒心,健康快乐成长。
把想象空间留给孩子
记得有一天到了离园的时候,还有几个小朋友没有人来接。
我就让他们拿出笔来画画。
孩子们都很高兴,边画边说自己画的内容。
过了一会儿,辉辉小朋友的爸爸来了,他一看到儿子的画就说:“看看你画的鱼泡泡怎么不是白色的,涂的这个样子难看死了。
”我看见辉辉本来兴奋的小脸一下子冷了下来,爸爸的话像一盆冷水泼向了他,他噘起了小嘴。
我立刻走过去问清原因。
原来辉辉把泡泡都涂上各种颜色,爸爸看了就不高兴地指责他。
看看辉辉紧张的小脸,我连忙拉着他的手说“你的鱼真厉害吐了这么多好看的泡泡,你为什么要给这些泡泡涂上这些颜色呢?”“我喜欢这些颜色,就像彩虹一样美丽。
老师,你也觉得好看是吗?”我笑着点点头说:“是的,我好喜欢你这幅美丽的图画。
”听了我的话,辉辉又开心地笑了。
接着,我和辉辉爸爸谈了一会儿。
我告诉他,按自然现象画画固然好,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记忆力,但若孩子能画出自己的所想所见则更有意义,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能得以发挥。
我们不仅要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还要抓住孩子们创造契机,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听了这些,辉辉爸爸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辉辉也高高兴兴地牵着爸爸的手回家了。
给孩子一次机会,成就天空一片蓝
我们班的孩子活泼好动,其中不乏有调皮捣蛋的幼儿,他们就喜欢给你搞出点小动作来,好像一天不弄出点事情他们就不高兴。俊俊是我班最调皮的一个男孩,他每天惹的事情使最多的,不是这里弄弄,就是那里搞搞,每天对他真是没得办法,弄得头痛不已。今天上完第一个教学活动,孩子们刚吃完餐点,就逐个的排队喝水,非常的安静有序,(我们是1—10号先来在依次来的)可是俊俊呢就是不受约束管制,只见他拿着杯子在教室里跑来跑去,一部小心就把水撒在了桌子上了,我刚想去说他,可是只见他已经迅速的用手一擦,这一擦到好,被他发现了一个秘密。他兴奋的大叫:“你们快来看呢?我画了条大鱼.”他这么一喊,班里的孩子就沸腾起来,纷纷跑过来看,嘴里还直说:“真像,真像,俊俊你真棒!”朋友们的赞叹声让俊俊更加的来劲,当众表演起来,还有的幼儿连水都不喝了,也学起来了,用手指沾点水在桌子上画戚画来,可怜的桌子被弄得水迹斑斑。我给刚要发作,却猛然发现孩子们不经意中创造了一幅幅美妙绝伦的画:有的像朵花,有的像棵树,有的画的还是小动物,看着他们创作中忘我的神情,我不忍心说些什么,就让他们画吧,尽情的画吧……
在看着他们画的同时我突然想到,这不正是一次很好的美术教学活动吗?孩子们可以不受任何的局限,不受纸张大小,不受老师命题自由大胆的尽情的绘画,真的,我不想破坏这美妙的时刻,于是就大声的说:“孩子们,今天我们第二堂是美术活动,就用水来作画,你们画吧。”
事后,我在想这次活动是孩子们不经意中自然生成的,它体现了孩子们的聪明才能,积极的创新意识,极大的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从某种方面说明,调皮的幼儿并不是消极的,它从某个程度推动了班级的建设。记得一个伟人说过:“一个好教师,不能让幼儿那种成为好人的火焰熄灭。”我们应该尊重幼儿的意愿,走入孩子的世界,给孩子多一点的自信,多一点的鼓励,多一点的理解,多一点的机会,孩子一定会成就天空一片蓝。
给孩子想像的空间
整天与孩子们相处在一起,他们时时刻刻都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奇。
这不,又到自由户外活动的时间了,在活动前我一遍又一遍地讲了活动时应注意的问题,特别在安全方面我着重点了几个平时非常调皮的孩子,生怕他们惹出祸来。
但是,随着我的一声令下,孩子们就像一群快乐的小鸟一样欢呼着奔向大型玩具。
很快,在滑梯的入口处,一下子就聚集了十几个孩子,他们你推我挤,谁也不让谁,谁都想第一个爬上去。
我急忙跑了过去,还没来得及说话,柳雨政小朋友已经第一个冲到了滑梯口。
我刚要喊他下来,让他排好对队注意活动秩序,但他却并没有爬上去,而是站在了滑梯口处,高举小手大声说:“来来来,先检票,检票后才能上车。
”俨然一副检票员的样子。
再看别的孩子,有几个已经在熙熙攘攘中自觉站好了队。
这时,我及时表扬了柳雨政和排队的幼儿。
于是,其他幼儿也主动排好了队伍,伸出小手认真地准备检票上车。
“你可以上车了。
”柳雨政拍了一下站在入口出第一个小朋友的手。
那个孩子高兴地爬上了滑梯……我真没有想到那么混乱的局面,让孩子们自己会解决的那么井井有条,并且又那么富有想象力和愉快感。
平时我们大人让幼儿遵守规则,只会说:“不要怎么样,不许怎么样,不能怎么样。
”为幼儿规定了许多禁令,用意只是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
但是,如果幼儿整天生活在我们大人规定的生活里,他们会快乐吗?试想一下,如果我早一分钟到达活动现场,孩子们就会在我的引导下自觉排好队或是我强制命令他们排好对,但结果会怎样呢?可想而知。
他们根本不能想象出那么富有情趣的内容。
我们都知道培养幼儿的秩序意识的重要性,可在每次遇到具体问题时,我们又总是习惯性地去代替他们解决,总是不愿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探索,也很少站在孩子们的角度去思考,更少联系孩子们的实际生活经验去做。
如果再等一分钟,给孩子们一片自由想象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处理一些简单的问题,会不会有意想不到整天与孩子们相处在一起,他们时时刻刻都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奇。
这不,又到自由户外活动的时间了,在活动前我一遍又一遍地讲了活动时应注意的问题,特别在安全方面我着重点了几个平时非常调皮的孩子,生怕他们惹出祸来。
但是,随着我的一声令下,孩子们就像一群快乐的小鸟一样欢呼着奔向大型玩具。
很快,在滑梯的入口处,一下子就聚集了十几个孩子,他们你推我挤,谁也不让谁,谁都想第一个爬上去。
我急忙跑了过去,还没来得及说话,柳雨政小朋友已经第一个冲到了滑梯口。
我刚要喊他下来,让他排好对队注意活动秩序,但他却并没有爬上去,而是站在了滑梯口处,高举小手大声说:“来来来,先检票,检票后才能上车。
”俨然一副检票员的样子。
再看别的孩子,有几个已经在熙熙攘攘中自觉站好了队。
这时,我及时表扬了柳雨政和排队的幼儿。
于是,其他幼儿也主动排好了队伍,伸出小手认真地准备检票上车。
“你可以上车了。
”柳雨政拍了一下站在入口出第一个小朋友的手。
那个孩子高兴地爬上了滑梯……我真没有想到那么混乱的局面,让孩子们自己会解决的那么井井有条,并且又那么富有想象力和愉快感。
平时我们大人让幼儿遵守规则,只会说:“不要怎么样,不许怎么样,不能怎么样。
”为幼儿规定了许多禁令,用意只是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
但是,如果幼儿整天生活在我们大人规定的生活里,他们会快乐吗?试想一下,如果我早一分钟到达活动现场,孩子们就会在我的引导下自觉排好队或是我强制命令他们排好对,但结果会怎样呢?可想而知。
他们根本不能想象出那么富有情趣的内容。
我们都知道培养幼儿的秩序意识的重要性,可在每次遇到具体问题时,我们又总是习惯性地去代替他们解决,总是不愿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探索,也很少站在孩子们的角度去思考,更少联系孩子们的实际生活经验去做。
如果再等一分钟,给孩子们一片自由想象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处理一些简单的问题,会不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给孩子一片真实、快乐的成长空间
小威是个很可爱的孩子,虽然平时有点调皮,但他仍旧是个让老师放心的孩子。可是,昨天放学的时候,突然发现他的左脸上青了一大块。本以为他是和同学打架了,才弄成这样的。所以,问他究竟怎么了。可是,让我感到疑惑的却是小威的回答。起先他吞吞吐吐的没有说话。于是我想,还是先和他妈妈说明下情况吧。可是当我一提到他妈妈,小威就急了,他马上说这是不小心撞到了墙壁弄出来的,妈妈已经知道了。我带着疑惑又看了眼伤口。怎么也不像是撞的呀,倒像是被打了。当时想着,既然他说是撞的,那就明天晨会课上利用这个例子好好地教育下班级中的小朋友们,以后走路要专心。
于是,在今天的晨会课上,我提出了这个例子,并且请小威说说当时的情况,这时候,小威显得很着急,都说不出话来了。于是我肯定了这中间一定有一些问题。等晨会课结束,我将他请到了办公室。我明确的告诉他,这个伤口肯定不是撞出来的,欺骗老师是不对的。于是他小声的说,妈妈不让他把事情告诉老师。再三询问才知道,这是他爸爸打的。因为他在做口算题的时候有点粗心,做错了几道题目,爸爸在一气之下动手打了他。
在了解到事情的真相后,我教育他以后千万不可以欺骗老师,当然也不能欺骗其他人。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对于他家长的做事态度,我决定和他们好好沟通。作为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怎么可以教孩子说谎呢?孩子在做题时避免不了会犯错,家长应该有耐心,教育孩子相信家长比我们老师更有体会。不可能一教就会,就说孩子小的时候学说话,也不是家长教了一遍就会说了呀,必须一遍遍强调,才能在孩子的口中渐渐地听到清晰的字眼。
给孩子一点的空间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给孩子一点的空间”!
今天放学晚接的时候,我们班大部分的家长都非常准时的来接自己的孩子。
只有倪天宇和黄立洲两位小朋友还没有接走,他们俩就在教室里安静的坐着,睁着大眼睛使劲的往外看。
我在教室里收拾整理,看着他们着急的样子,猛然想到今天吃餐点的时候还多了一个苹果(有个小朋友没有来),于是我就说:“想家了吧,没关系的老师还在呢,对了这里还有个苹果想不想吃呢?”听了我的话,他们俩都急忙跑到我跟前抢着说:“我要吃,我要吃”可是就有一个苹果怎么办呢?,他们来俩都睁大眼睛看着我仿佛在说:“老师,你说怎么办呢?”我刚想要把帮他们解决,可又一想:“这样的问题时常发生,何不乘今天让他们自己解决呢,也许是个很好的契机呢”于是我就说:“这个苹果问题也挺让我为难的,到底该怎么办呢?你们又没有好一点的办法啊”他们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睛也鼓滴滴的直转,我也微笑的看着他们,过了一会儿,倪天宇说:“那不让黄力洲吃吧,我在家一直吃的”黄力洲一听连忙说:“不不,我家也有的,老师让天宇吃吧”他们俩你推我,我推你,我看着哈哈大笑说:“那你们都不吃,苹果怎么办呢?”力洲听了小声的说:“要不,老师你把苹果分开来,我们一人一半分开来吃好吗?”天宇也表示故意还直说:‘我们是好朋友,现在都有的吃了,真好!“我听了也表示同意,已经到了我想要的结果了。
于是就把苹果分开,他们俩津津有味的吃着苹果,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也暂时忘记了还没有人接的难过……一场风波就这样在无声中平息了。
事后我在想,在平时的教学教育中会经常出现这种吵闹争夺的现象,如果在孩子一求救,一告诉,老师立马就解决,孩子们也许一开始表面是会认同,可心里肯定辉不服气。
而且也不符合“以幼儿为本“的教学理念。
我们老师可以用一两拨千斤的方式,先去安抚幼儿的情绪,然后引导幼儿自己去解决问题,这样既解绝了问题,又增进了孩子的协商能力,有助于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有时候包办并不是最好的,有时候,我们应该给幼儿一定的空间,让幼儿自己去商量,这未必不是件好事。
关于“给孩子一点的空间”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孩子的想象力无法想象
午饭时间快到了,我让孩子们分组去洗手,很快,三个组的小朋友分别洗完回到坐位上,剩下最后一组和几个上厕所的小朋友,我站起来刚想到厕所里去看一看,孟令轩从厕所里慌慌张张地跑出来说:“老师,你看王丽斐在往厕所里倒东西呢?”我赶紧来到厕所一看究竟,王丽斐站在测坑旁,正手拿洗洁精往厕所里倒。
我刚要发火,忽然发现厕所里有没冲干净的大便,我马上明白了王丽斐的用意,轻声地问:王丽斐你想干什么?王丽斐一惊,马上说:“老师,厕所很脏……”我说:“这是老师洗碗用的东西,洗厕所不能用这个,以后厕所脏了要告诉老师,让老师来擦,好吗?”他默默的点点头。
我让他用肥皂洗洗手回到位子上去。
就此,我向全班小朋友上了一堂不随便动老师东西的教育课。
通过这件事说明孩子年龄小,许多事他们不明道理,有些事只是模仿成人去做。
通过这件事也说明,幼儿做事只能凭着自己的主观经验或个人的情绪去做,这是幼儿固有的特点。
如果我们了解了孩子的心理,学会用孩子的眼光去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