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让自己的孩子身心快乐
发布时间:2020-10-27 快乐的幼儿园教案 以快乐的幼儿园教案 快乐的幼儿园游戏怀着崇拜与激动的心情读完了王修文的《给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一书,心中感慨颇多
其中,我最大的感悟是作为家长,作为一个爱自己孩子的妈妈,我要让自己的孩子身心快乐。
怎样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为孩子创造幸福和谐的家庭氛围。夫妻之间不吵架,多和孩子交流,交流她在学校在外面的喜与忧,让孩子把父母当成自己的朋友,愿意把故事、心事倾诉给妈妈爸爸。而不是掩藏自己的内心,封闭自己,拉远和父母之间的距离。
其次,多抽出一些时间陪孩子,不能因为忙因为要照顾小二就忽略了这个让自己爱的无以言表的唯一。不要让孩子用压岁钱来买父母的时间。想一想,十岁左右的孩子需要我们陪伴的时间有多少?少之甚少。不能等她不需要我们陪伴时在一味自责。多陪孩子做一些游戏,多为她做些丰盛的正餐,多带她外出旅游,接近大自然,学习书本上没有的知识,那多么享受。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点滴岁月,因为时间真的过的很快。【说得太对了!孩子成长得非常快,过了四年级,马上成为一个大孩子,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每一段时光!】
第三,正确对待孩子犯错误,帮助孩子培养乐观、自信、善良、积极、热情、顽强、坚韧、勇敢的心,这是人生的正能量。孩子只有具备这些美好,强大的心灵才能战胜生活中的种种挫折,过得开心、幸福、感激每一次错误与失败。因为是它们又让孩子成长了很多,当孩子把牛奶打碎时,都能像那一位深谙教育之道的母亲一样赞叹他创造了一片牛奶的汪洋,那每个孩子都不会胆怯、忧郁了。一味的指责,批评只会让孩子更懦弱。何不多一些表扬、鼓励?特别是像译萱这种性格的女孩。其实说我们爱孩子,还不如孩子爱我们深。你再批评、指责她,她仍然马上就忘掉所有的不快,妈妈长、妈妈短。每每这时,我都那么惭愧。多少次告诉自己,我的宝贝是世上最优秀的女儿,可还是经常让她伤心,让她泪流满面。【您家宝贝儿确实很懂事,是个好孩子!妈妈要注意多鼓励、多幽默!轻松解决问题。】我好自责,一定要好好改改自己的脾气,真正做到爱孩子。
第四,帮助孩子快乐地养成一些好习惯,因为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以榜样的作用去影响孩子,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
我要自我反省,给孩子更好的家庭教育。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我只要我的孩子快乐
我的孩子甜甜既调皮又懂事,有的时候真是对她哭笑不得。她也不是一个特别有耐心的人(这一点可能像我),注意集中的时间不长,所以对她我并不强求一定要掌握什么,一定要在多少时间内学会什么,顺其自然发展可能更好些。
但最近我发现,孩子对于数字或是某些她不喜欢或是不愿意接受的东西,特别有排斥感,任凭你怎么教她,就是忘,而且并不在意你怎么评价她,好象无所谓的态度。这让我火极了,昨天晚上也终于让我按耐不住暴发了家庭暴力,小屁股上留下了我的手印,小手被我打得又红又肿。不为什么就是因为学古筝时态度不端正,弹了后面忘了前面,弹了前面又不记得后面。我也知道一定要她在一周的时间内把放下好久的古筝重新拿起来并把曲子弹得滚瓜烂熟对她要求是高了点,但给点压力也是必要的,否则最后会一事无成。
也不知道我这个做母亲的做得到底对不对,昨天我和孩子都很难过,事后我问甜甜:“妈妈这么凶,你不要妈妈了,好吗?如果你又出错,妈妈又打你怎么办?”一听这话,孩子哇的大哭了起来,抱着我说:“妈妈我要你,你打我吧,你打我吧!”我抱起孩子泪水终于也不听使唤地流了下来。
回想昨晚的情景,我可能做得过了,因为我太心急的缘故,试图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忽视了她到底能不能够承受。现在想想,我这样做想得到什么呢?想听别人的赞扬、想让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不,这些都不是我真正想要的,我只要我的孩子健康、勇敢、大胆,让孩子和自己比,努力了,成长了,那她就是最棒的!
今天晚上,我还会和孩子一起弹一弹琴,但在弹琴之前我会对孩子说:“对不起!”因为只有快乐才是我们应该真正追随的,我只要我的孩子快乐!
让孩子“自己管”自己
有许多事情就是这样,父母事事替孩子想周全,孩子就会想不周全,而只会在父母的“周全”中去享受;父母事事“不管”则能调动孩子的思维和四肢自己去管。让孩子“自己管”,他们就能逐渐地管好自己。
自从孩子上幼儿园起,我就训练孩子把自己用过东西放回原处。需要父母做的事,让孩子来提醒,孩子能做的事,父母从不代劳。
记得有一次孩子上少年宫学画忘记了带纸,我看到之后只是在一旁提醒孩子:“再检查一下,有没有忘记带的东西?”孩子漫不经心地回答“没有”,背起画夹就走了。
到教室才发现没带纸,于是只好自己回家去拿。有人说我这样不管孩子未免太过分了,但在我看来,对孩子来说,惩罚错误的方法,必须是让他自己去改正,如果父母替他们改正,则永远也“改不正”这个错误。这次孩子虽然上课迟到了,但这事给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后再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
现在儿子虽然才10岁,基本上能够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有一次,我和他爸出差了两天,他也能在家照顾自己。我觉得,有许多事情就是这样,父母事事替孩子想周全,孩子就会想不周全,而只会在父母的“周全”中去享受;父母事事“不管”则能调动孩子的思维和四肢自己去管。让孩子“自己管”,他们就能逐渐地管好自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孩子事事不管才是最好的管。
此外,我也很不赞成现在不少父母的做法,喜欢做孩子的保姆,使得五六岁的孩子不能自己吃饭,上了小学也不会穿衣服……这种保姆式的养护,会使孩子没有了自己动手的机会,丧失了基本的生存能力。
在亲子关系上,不少父母又以长者自居,言行专制,总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习惯于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孩子做这不行,做那也不行,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凡事一概由父母支配,结果使已经有了独立意识、独立人格的孩子在自尊心、上进心方面受到很大的伤害。
其实,父母虽然表面上管了孩子的事,却抹煞了孩子的独立意识。
让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
责任心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一个没有责任心、价值感的孩子,将来很难获得成功。作为家长,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以下原则是作为父母应该遵循的:
1.言传身教。
教育家陶行知说:“我要儿子自立立人,我自己就得自立立人。我要儿子自助助人,我自己就得自助助人。”要培养子女的责任感、事业心,家长首先就要敬业爱岗,有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因为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位启蒙教师。
2、让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
父母的包办行为会使孩子失去责任心。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爸爸妈妈要逐步教导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果孩子遇到困难,家长可在语言上给予指导,但是一定不要包办代替,给孩子机会把事情独立做完。
重播责任心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一个没有责任心、价值感的孩子,将来很难获得成功。作为家长,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以下原则是作为父母应该遵循的:
3、鼓励孩子做事情要有始有终,承担责任。
孩子好奇心强,什么都想去摸摸、去试试,但是随意性很强,做事总是虎头蛇尾或有头无尾。所以教给孩子做的事情,哪怕是很小的事情,爸爸妈妈也要有检查、督促以及对结果的评价,以便培养孩子持之以恒,认真负责的好习惯。例如,当孩子要养些花草动物时,家长在答应前,可以让孩子承诺定时浇水或给小动物喂养等。
4、培养孩子的耐心。
心理学家提出了用“等一下再享受”的原则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例如放学回家后要先完成作业再看电视或玩耍;让孩子学会忍耐,先面对痛苦解决问题,事后享受的快乐才会更大。否则尽管他们智力不比人差,成绩却因不肯用功而落后。
责任心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一个没有责任心、价值感的孩子,将来很难获得成功。作为家长,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以下原则是作为父母应该遵循的:
5、让孩子体验成功。
孩子通过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时,家长要给予积极肯定。家长的表扬与肯定会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增强其成功感和自豪感,使孩子明白自己能做很多的事、自己应该做很多事并且能做得很好。
让孩子快乐的玩水
让孩子快乐的玩水天热。xx说,妈妈,我不想穿鞋。
天热,xx说,妈妈,这里很脏,我把它洗一下,好不好。
xx看着水充满期待的看着我。
我说好。我知道他是想玩水了。
妈妈,你帮我把裤子卷起来嘛。我说不用了,你穿的是短裤。他说,要嘛,不然会弄到水的。我便象征性的再卷了卷。
有模有样的舀了水,把台阶冲洗了下。
眼光看向桶,又看向我,见我没有制止,便继续了。
舀的水不再规矩的往地上洒了,而是和着“咻”的音、“嘿”的音往其它地方飞了。腰弯下去了。一只手大半截都到水桶里去了。一只脚也放到水桶里去了。双手齐下了。双脚齐下了。
裤子湿了。衣服湿了。脸上有水了。头发也湿了。
我问xx,xx,我们可以冲凉了么?
xx说,好。妈妈,再等我一下下。
再一下下后我们便开开心心的冲凉了。
一个孩子,能放肆玩水,便觉得快乐无比了。
育儿心得:让孩子快乐的方法
育儿心得:让孩子快乐的方法
对父母来说,使孩子拥有快乐性格的最佳方法就是:使家庭充满快乐和温馨。在幸福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由于具有快乐的性格,成年后能够幸福生活的比不幸家庭长大的孩子要多得多。下面有9种快乐秘方,你可以在孩子身上尝试一下:
1、有时间享受“不受限制”的快乐
家中父母希望居室整洁,周围的邻居又喜欢安静。孩子一旦开始喊叫、跳跃,父母便会想办法制止,孩子只好越来越乖了。表面上,是父母管教有方,但由此带来的是:孩子的热情和活力在一点点丧失,孩子的心灵也感受到了压抑。但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需要带着童真的想像力尽情地玩耍,需要有时间去抓萤火虫、打雪仗、看蜘蛛做网、蚂蚁搬家——这些按照孩子自己的步伐去探索世界的活动,更能给他们带来真正的快乐。
2、关心他人
孩子需要认同自己是家庭和社会有价值的成员,父母应尽量给孩子提供接触社会、关心和帮助他人的机会。如让他把家里的旧玩具收集起来,送给需要的小朋友;帮助照看比自己年纪小的小朋友;帮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等等。在家里,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关心,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让孩子从小就懂得关心父母,关心长辈,懂得分享。儿童心理学家指出,儿童在很小的年纪就能享受到帮助别人的快乐。
3、体育活动
和孩子一起滑雪、一起骑车、一起打球……这些活动不但能增进孩子的健康,更能让孩子笑口常开。并且在活动中还能增进亲子关系。好的身体状况和运动技能,有利于让儿童树立正确的自我形象观。
4、笑出声来
笑出来,对你和孩子的健康都有好处。有些父母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严肃的形象,以为这样才有尊严。其实不是那么回事,笑出声来,并不会失去你的尊严。让你的家中充满笑声,并经常给孩子一个拥抱,它们是最好的爱的表达。有没有听说过:“一个人一天需要4次拥抱,才能存活;8次拥抱,才能维持;16次拥抱,才能成长。”亲子间感情不要放在心里,爱她就要表达出来。
5、更具体的表扬
父母应特别强调孩子令人满意的具体行为,表扬得越具体,孩子就越清楚哪些是好的行为。表扬其实包含两个部分:一是父母说的话语,二是孩子据此作出的推断。表扬越具体,孩子越能够根据父母的话对自己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当孩子做好一件事或掌握了一种技能的时候,不要总是简单地说:“做得不错”,要指出他们具体细节的成功。比如“你今天把那个摔倒的小妹妹扶起来,真让妈妈高兴。““我喜欢你画的这些树。”具体的表扬会让孩子产生更大的满足。当然,也要注意不要表扬过度。从小要让孩子认识到,真正的表扬来自于他们战胜了挑战之后。
6、艺术的魅力
音乐、舞蹈、文学等各种艺术形式会极大地丰富孩子的思想修养,培养他们的艺术情操。这些艺术形式将成为一个感情的释放口,帮助他们表达自己和对世界的情感,并从中获得生活的快乐。
7、不要苛求完美
孩子毕竟是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有限,总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父母不可太过于追求完美,父母如果总是对孩子表示不满和批评,会伤了孩子的自尊,失去自信。所以,下一次当你再要抱怨的时候,先想一下,这个过错是不是跟他们的年龄有关?10年后他们还会这样做吗?如果你的答案是否定的,就别再唠叨个没完。记住:你和孩子之间的感情总比他把袜子放在哪里要重要得多。
8、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技巧
当孩子认为自己能解决一些问题时,可以让他们产生良好的自我感觉,能树立起信心,并且有了下次自己解决难题的勇气。当他们遇到难题时,你可以按下面的步骤教会他们解决问题的技巧:发现问题;让孩子描述出他想要的结果;帮他设计出要达到这个结果的步骤;让他自己想,哪一步他能够自己完成,哪一步需要别人的帮助;在他确实需要帮助的步骤上提供帮助。
9、给孩子显示自己的机会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天才和技能,展示这些能给他们带来极大的喜悦。“妈妈,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好不好?”这时即使你在厨房做饭,也要满足他这个愿望,并适时地给予肯定:“你讲得真是太棒了。”要知道,能和你分享他喜欢的这个故事,对他是多么地快乐。孩子的热情、能通过你的分享和肯定,转化成良好的自尊、自信,而这些品质对他们一生的快乐都是最宝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