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孩子变乖了

发布时间:2020-10-19 教育孩子笔记 升中班了教育笔记 幼儿园了教案

不管哪个年龄班,都会有几个让老师头大的孩子,这类孩子活泼好动、反应灵敏,在他们身上总能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例如:入厕时两个孩子能坐在厕所台阶上面对面聊得不亦乐乎;几个孩子会兴奋的摆弄着消防栓玩,相互展示自己对这个“武器”的了解……有时孩子的行为可能是出于对事物的好奇或是一种探索欲望,但是作为对孩子富有全权监护责任的幼儿老师而言,孩子的这些行为、举动无疑是种考验,因此,在幼儿园里,我们经常会在发现孩子做危险的举动时给与他们制止或是批评。班里的孙乾浩小朋友是个聪慧、漂亮的小男孩,但有时也会有一些不好的行为和习惯,例如:每天的午睡时间他都不能做到安静的独立入睡,每次如果老师陪着还能睡着,如果老师没有陪在身边他就像孙悟空一样开始大闹天宫了,有时还会影响到旁边的小朋友,我们尝试了很多种办法,结果都收效甚微。一天,当孩子们又都进入寝室准备午休时,浩浩一个人在教室里到处游荡,根本没有想午休的意向,正好这时我在打扫卫生,我便随口说道:“浩浩,走,帮我打扫卫生去,”于是,浩浩随我到走廊里拖地,我需要什么工具就让他帮我拿,而且在我用完后他还会马上主动再帮我把工具送回去,看到浩浩这么有“眼力劲”我便一遍遍的夸他,看得出来他感觉很自豪,接下来,让他回寝室午休时他虽没有自己独立睡着,但是相比较来说,明显安静、规矩了许多。后来,有时我会故意让他帮着我拿这个做那个,然后适当的夸奖他,慢慢的我发现,浩浩变得越来越有礼貌了,也不再故意跟老师唱反调了,有时他还会主动帮小朋友打抱不平,谁被谁推倒了;哪个小朋友遇到困难了……孩子淘气了,惹事了,家长或老师或多或少都会觉得心里有一股无名火,有时冲着孩子发通脾气或许能让自己的情绪平静些,但是有时换一种方法或许效果会更好些,在发火前盯着孩子的眼睛看三秒,或许你会想到更好的教育方式。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小编推荐

教育随笔:“小淘气”变乖了


徐浩洧小朋友是我们班有名的“小淘气”,他特别的爱跑,一直在不停地跑!上课跑,下课跑,还总是去打扰别的小朋友,孩子们常告他的状;老师:“他不睡觉,还是围着寝室不停得跑,弄得我们都睡不好觉。”我多次对他进行谈话教育,但都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反而越来越厉害,到后期他甚至去将其他的小朋友推倒,将坐在凳子上的小朋友一把拽下来!这个孩子令我很是头疼。但一直没找到很好的办法去令他改变。

有一天,我看见墙顶上有个地方很脏,我爬上桌子准备打扫,由于站的高心里怦怦直跳,生怕摔下来,双腿也似乎颤抖起来,突然我感到椅子不再晃了,低头一看是徐浩洧两只小手使劲的扶着椅子,那股认真劲让我非常的感动,我突然觉得他也不是那么的调皮了。

我下来,对徐浩洧说:“你真懂事,谢谢你帮助老师”,并在他脸上亲了一下。也许以前从没这样夸过他,他一下子就表现的很高兴,特别的开心,也变乖了很多。

从那以后,我发现徐浩洧比原来听话了,偶尔管不住自己的时候,我只要稍微一提醒:“徐浩洧小朋友近期很棒的哦!”他马上就会坐的端端正正的,认真听课。活动时,他也特别喜欢和我在一起,邀请我做游戏,从他那带着稚气的脸上我看得出他的内心充满了激动和自信。我们的“小淘气”也不再淘气乱跑了。变成了一个“小暖男”。

老师不经意的表扬,对孩子来说太珍贵了,也许会改变孩子的一生,所以,老师们,不要吝啬你的表扬,你的表扬是对孩子最大的肯定!

教育随笔:“调皮鬼”变乖了


我班的周**小朋友很帅气、可爱。平时很讨人喜欢。可是这个看起来很可爱的小男孩却是个实打实的“调皮鬼”。我经常跟他说的话就是“周**,上课的时候不要和小朋友讲话”“周**,吃饭的时候快点吃,不要把脚翘在板凳上!”老师,周**刚才又跑去玩玩具了!”老师,周**上完厕所又在里面玩水了……”每天班上都能不停地听到老师的“抱怨声”和小朋友的告状声。可是好听的话、批评的话说尽了,这个调皮的小男孩仍然我行我素,着实让我们三位老师头疼。可是这天发生的一件事却让我对这个小男孩有了新的看法。

到了快吃午餐的时候,小朋友正在洗手间里入厕、洗手。我在教室里准备摆放小朋友吃饭的碗和盘子。不经意间,抬头一看,一向最喜欢趁洗手时玩水的周**竟然一声不响地站在旁边看我摆碗。“你的手洗完了么?”我问。“洗完了。”他随口回答了我一句,眼睛依然盯着我手里摆放的碗和盘子。看着他一副聚精会神的样子,我试着问道:“周**,你帮我去给每组的小朋友发盘子”没想到他很快地答应了,端着盘子快速走到每一张桌子前,认真地摆放了起来。

这个平常总是很调皮,不守规矩的小男孩,摆放起盘子的样子是那么的认真。很快他就把盘子给摆好了。还帮我把小朋友洗手后擦的毛巾又全部给我挂的又整齐又好。“恩,周**今天真能干!”看着他认真的小脸,我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大声表扬了他。却没想到这句很简单的表扬,让平常总是吃饭很慢的他今天吃午餐时出奇地快,而且吃得又快又干净。直到全班小朋友吃完,班上的常老师收拾桌面时,周**又主动提出要帮老师一起收拾盘子和摆桌子。

看着眼前这个表现的十分能干的小男孩,很难让人相信这就是那个平常总爱惹老师头疼的周**。这也不禁让我想起了原来给他们过的一篇童话故事《小河马有用处》。故事中的小河马因为在各项比赛中都输掉了,而被大家叫成:“没用处”。最后在小松鼠的帮助下发现了自己的用处,知道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而被老师“抱怨”和小朋友“告状”的周**不正是故事里那个“没用处的小河马”么?“原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故事中小河马这样说道。是的,眼前这个调皮的、令人头疼的周**也有着自己的长处,他会主动提出帮助老师收拾整理餐桌,会帮助老师摆放盘子,还会帮小朋友去整理那些挂的乱七八糟的毛巾。也许,他还有其他更多的优点没被发现……这也让我深深感到,对待每一个孩子,作为老师不能只看到他身上的缺点,每一位孩子都会有自己的闪光点,而我们作为孩子的开发者,引导者要善于发现这些闪光点,细心对待每一个孩子,让更多的像周瑞这样的孩子发挥自己的长处,用自己的细心去关爱每一位孩子。

孩子们改变了我


上学时,我的成绩一向是最好的,所以志向挺远大的,没想到,毕业后自己成了一名幼儿教师。我喜欢静,但与孩子们在一起,每天都是吵吵闹闹的。因而对工作没有兴趣,对孩子从没有爱意、没有好感,总觉得五、六岁的孩子知道什么呀?可是自从那一件事后,使我改变了对孩子的态度,提高了对工作的积极性。

那是在一节活动课上,让幼儿玩绳。我先给他们示范跳绳,可是我刚跳了几下,绳子就勾住了我的鞋跟,我毫无准备的就被放到了地上。当时,摔的我半晌才起来。我眼里含着泪,守着孩子没好意思让它掉下来。此时孩子们都围上来了。“老师,摔着胳膊了吗?”“老师,疼吗?”“老师,我扶起你来吧!”还有几个细心的孩子,过来给我擦眼泪。那时我的我的心痛的比摔的还疼,哽咽着说不出话来。“孩子们,老师对不起你们!”我的心好内疚啊!

从那以后,我以一种全新的姿态投入到了工作中,因为孩子们的关心给了我工作的动力,也坚定了我一定要把工作干好的信心。

我知道当幼儿教师比较平凡,也比较清贫,但是这项工作不仅是我自己的,它还属于一个个孩子的。我时常被孩子们的爱感动着,也用同样的爱回报他们。

孩子们,我爱你们。

孩子变得爱发言了


幼儿在幼儿园内除了学习课程知识外,最重要的也就是养成教育了,所以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比较重视孩子平时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同时,也注重培养孩子在参加集体教学活动时的积极参与,与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的好习惯。

日常在组织教学活动时,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当老师有问题要问孩子的时候,能够积极举手发言并且思维活跃的就那么几个孩子,像尚如桢,王尚尚,李浩博,等。然而,另外一些孩子却很少发言,常常是一副“跟我没关系”的样子。为什么这些孩子不爱举手发言呢?是因为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不会回答,还是本身上课不够专注,思想不知道跑到哪去了呢?或者是即使知道答案,却因生性胆小而不敢回答。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逐渐发现了这些孩子不爱举手发言的原因所在,并随后采取了相应的教育措施。像王可可、马可,等孩子是因为胆小而不敢回答问题,我就鼓励他们大胆举手,并及时对孩子的回答予以肯定和表扬,使他们能够逐步养成大胆发言的好习惯。对罗毅城、何思源等,这些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孩子,我就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提醒、引导,帮助他们将注意力及时引回来。对于年龄偏小的孩子,我提问题时尽可能提得简单些,从而帮助他们获得更多自信。与此同时,我还对积极举手发言的孩子给于物质奖励,如卡片、贴画,小糖果等,以激发孩子们通过举手回答问题来获得礼物的愿望,从而达到幼儿积极回答问题的目的。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培养,孩子们在大胆回答问题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班级里积极举手发言的孩子越来越多,孩子回答问题时的声音也日益响亮起来。看到那一个个高高举起的小手,我的心中充满了希望和感动。

孩子变得爱举手了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比较重视在养成孩子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同时,也注重培养孩子在参加集体教学活动时积极参与、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的好习惯。

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当老师有问题要问孩子的时候,能够积极举手发言并且思维活跃的就那么几个孩子,像潘思琪、王佳旭、顾世行等。

然而,另外一些孩子却很少发言,常常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

为什么这些孩子不爱举手发言呢?是因为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回答不出来,还是本身上课不够专注,从而使得思绪游离与活动之外;或者是即使知道答案,却因生性胆小而不敢回答。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逐渐发现了这些孩子不爱举手发言的原因所在,并随后采取了相应的教育措施。

像紫怡、清清等孩子是因为胆小而不敢回答问题,我就鼓励他们大胆举手,并及时对孩子的回答予以肯定和表扬,使他们能够逐步养成大胆发言的好习惯。

对翔翔、晶砾、航航这些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孩子,我就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提醒、引导,帮助他们将注意力及时引回来。

对于年龄偏小的孩子,我提问题时尽可能提得简单些,从而帮助他们获得更多自信。

与此同时,我还对积极举手发言的孩子奖以社会性刺激物,如五角星、小糖果等,以激发孩子们通过举手回答问题来获得礼物的愿望。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培养,孩子们在大胆回答问题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班级里积极举手发言的孩子越来越多,孩子回答问题时的声音也日益响亮起来。

看到那一只只高高举起的小手,我的心中充满了希望和感动。

教育随笔:孩子,你变了


**才二十三个月,年龄在班上的小朋友中小一点,比较调皮(也可以说调皮有点过分了),老师上课他喜欢走来走去,还拿着小汽车在地板上磨擦出“吱吱”的声音。喜欢把教室里的积木一个一个往窗外扔和其他孩子争论时还要打人。

如果发生了什么事情我要苦口婆心的劝说,他答应了一会就没事,给他讲很多道理,做事,但收获甚微,跟家长也经常沟通,但没起到效果,于是我改变了策略。

首先,他能主动参与活动,我就马上表扬他,让他明白,老师欣赏他这种行为。其次,我开始处处留心观察他的言行举止,寻找合适的时机对他进行教育。后来我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爱帮老师做事情,爱收拾玩具、爱当值日生等。于是我有意安排他做这样的事情,当众表扬,奖他五角星,他心里美滋滋的。做的也更积极了。在这些基础上,我对他提高了要求,他也慢慢的接受了,有一次,活动结束有点晚了,平时我总喜欢请一个小朋友分分勺子,但今天我一看时间,来不及了,我就自己动手分。我正在发勺子时,**跑过来忽然对我说:“张老师,嗯、嗯、嗯。”(这个孩子开口比较晚,最多能说三、四个字)我想他大概要替我发勺子吧,我给了他一些,他可高兴了,一个一个放入小朋友的碗里。当时我真为他的进步感到高兴。

当然,**毕竟是只有二十三个月大的孩子,某些时候还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有时候和同伴发生矛盾时,他还会动手打人,有时还要看看我在不在,但他毕竟还是有了很大的进步。

由此我也意识到,没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细心的饿观察,根据他们自己的特点进行指导。同时还要仔细思考,他们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对症下药。

乖孩子的催眠术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应制定合理的幼儿一日生活作息制度。而每天饭后两小时的睡眠是幼儿一日生活的重要内容,对幼儿的身长发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让每一位幼儿进入甜美的梦乡成为我们保教人员的工作职责之一。在幼儿午睡管理中,我发现我班总有个别幼儿翻来覆去睡不着,其他班也有类似的现象。这些睡不着的孩子要躺在床上长达2个小时,这2个小时对于他们来说是何等的漫长,又是何等的难受和心烦。由此还带来了一些如咬被角、撕棉絮等不良习惯。时间长了,甚至害怕上幼儿园,有的则干脆要求父母与老师定君子协定。协定的内容当然是小朋友可以不睡觉。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极为有利的午睡却给少数孩子的心灵蒙上了阴影,这不得不让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深思。以前,我总是先和孩子的父母联系,请他们协助幼儿园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然后再三和孩子谈心告诉孩子只有天天睡好觉,小身体才会长得棒棒的。再者,就是利用孩子喜欢的五角星来激励他们。尽管我使尽了浑身的解数,收效却仍然很微小。最后不得不放弃个别幼儿,执行君子协定。今年,我班又有一个名叫雯雯的瘦瘦弱弱的小女孩,虽然平时十分懂事乖巧,从不和小朋友争抢玩具,课间也是安安静静的,甚至让老师感觉不到她的存在,但就是睡不着觉。按理这样的乖孩子常常是把老师的要求当圣旨。从雯雯小朋友睡觉时的表情不难看出,她竭力想让自己进入梦乡,可事与愿违,就是睡不着。我呢,给她唱摇篮曲,与她妈妈交谈,甚至每天轻轻地拍打抚摸。可还是无效劳动。四月中旬我园组织孩子们到长江边春游。孩子们甭提多高兴了,连平时最安静的小雯雯也在江边跑来跑去不弈乐乎。远足回来,孩子们睡得特别香甜。而开学以来从没睡着过的雯雯竞也带着甜甜的微笑睡着了,还发出了均匀的鼾声。睡梦中的雯雯让我想起了其他不睡觉的孩子:怡怡、婧婧晴晴……这一连串文静小女孩的名字让我若有所思。再想起平时班上一些最先睡着而且睡得香甜的竞然都是些顽皮的小男孩。我忽然有了一种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莫非是这些乖孩子平时太乖以至于运动量太少因而睡不着觉。于是我在课间有意识地给小雯雯增加运动量,吃过午饭后坚持带孩子们外出散步半小时。这一招果真灵验,像催眠术一样,孩子们很快就全部酣然入睡。乖孩子的催眠术使我想起平时经常挂在嘴边的“要尊重幼儿,了解幼儿的实际需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个体差异,开展保教工作”等教育观。以前幼儿园组织学习这些教育观时,觉得自己太熟了,几乎倒背如流,学校领导是老生常谈,学习时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根本没有心思去听去想。在幼儿午睡问题上我还是想当然地运用一些自己认为比较有效的教育方法,而没有去了解幼儿睡不着觉的真正原因,没有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身心发展特点去指导幼儿。这不禁让我汗颜。由此我想到了高尔基的一句话“每个人都应知道,把语言化为行动比把行动化为语言困难得多”,教育观念的转变不能仅停留在口头上,一定要落实到行动上。

听话不等于乖孩子


在大多数成人眼里,那些说话温文尔雅,性格文静老实,做事循规蹈矩的孩子是“很听话’’、“很懂事”、“很顺眼”、“很讨人喜欢”的乖孩子。殊不知这一“乖”字,压抑住了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的自由发展。

我们班上有几位“乖”孩子,遇事低眉顺眼,唯唯诺诺,一味驯服,从不表达与老师不一样得意见、想法。说句心里话,老师们、家长们都喜欢“乖”孩子,但从教育的角度想,我更希望充分发展孩子的个性,让他自由发展、不受压抑。

现在许多孩子怯懦而谦卑,习惯接受指令,缺乏冒险、坚强、泼辣、勇敢的素质,应该说和传统的教育思想:“不能干这,不能干那。”有很大关系。我们不能总以大人的标准去苛求孩子。对孩子应当宽容些,允许他们淘气些、顽皮些,鼓励他们对事物提出自己的看法。因为在某些淘气顽皮的背后,往往闪烁着智慧的星光。

有一次,班里平时比较淘气的几位小朋友在厕所好长时间没有出来。我走进去一看,原来几个小朋友围在地上看蚂蚁,嘴里还不听得说着:“你看小蚂蚁排着队爬”“让我看看它们有几条腿”,我听着他们的议论,觉的很有意思,他们正处于一个不稳定的阶段,他们善于探索,喜欢冒险,老师要保护孩子的这天真好奇的个性,保护他们创造性思维的源泉。这是随机教育的最佳时期。于是,我蹲下来告诉孩子们天可能要下雨,小蚂蚁正忙着搬家,孩子们的兴趣非常高。我借此机会让孩子们认真观察蚂蚁并把它们画出来。

孩子的淘气不是件坏事,关键是怎样对淘气的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如果当初老师是一句呵斥的话,也许就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几年前,冰心老人曾经送给老师和家长一句话:“淘气的男孩是好的,淘气的女孩是巧的。”让我们的孩子的个性自由一些吧。

相关推荐

  • 顽皮的他变乖了 小为是我班最顽皮的孩子,总是手不停、脚不住的而且爱和周围的小朋友讲个不停,真让老师揪心。 经调查发现,这孩子的父母忙于做生意,没时间管教孩子,长期由奶奶带着。 鉴于这种情况,我多次给孩子的父母交流过,...
    2020-11-10 阅读全文
  • 4招让任性孩子变乖巧 碰到调皮任性、不听管教的孩子,每个家长都会很头疼,既不能任凭孩子“肆意妄为”,又舍不得采取“强硬手段”。其实,小孩子的行为难免出现偏差,与其批评和对抗,不妨耍些“小花招”,巧妙纠正和引导,让孩子“变乖...
    2021-03-01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小淘气”变乖了 徐浩洧小朋友是我们班有名的“小淘气”,他特别的爱跑,一直在不停地跑!上课跑,下课跑,还总是去打扰别的小朋友,孩子们常告他的状;老师:“他不睡觉,还是围着寝室不停得跑,弄得我们都睡不好觉。”我多次对他进...
    2021-06-01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调皮鬼”变乖了 我班的周**小朋友很帅气、可爱。平时很讨人喜欢。可是这个看起来很可爱的小男孩却是个实打实的“调皮鬼”。我经常跟他说的话就是“周**,上课的时候不要和小朋友讲话”“周**,吃饭的时候快点吃,不要把脚翘在...
    2021-05-12 阅读全文
  • 别再让你的孩子学“乖”了 我的专业是教育学,经常对教育问题保持特有的敏感和理性,对于传统的育儿理念当然也也持有谨慎的接受态度。 在传统的育儿理念中,我们最喜欢用的词是“乖!”你想你会在什么情况下对孩子用“乖”?是不是他在非常守...
    2021-01-27 阅读全文

小为是我班最顽皮的孩子,总是手不停、脚不住的而且爱和周围的小朋友讲个不停,真让老师揪心。 经调查发现,这孩子的父母忙于做生意,没时间管教孩子,长期由奶奶带着。 鉴于这种情况,我多次给孩子的父母交流过,...

2020-11-10 阅读全文

碰到调皮任性、不听管教的孩子,每个家长都会很头疼,既不能任凭孩子“肆意妄为”,又舍不得采取“强硬手段”。其实,小孩子的行为难免出现偏差,与其批评和对抗,不妨耍些“小花招”,巧妙纠正和引导,让孩子“变乖...

2021-03-01 阅读全文

徐浩洧小朋友是我们班有名的“小淘气”,他特别的爱跑,一直在不停地跑!上课跑,下课跑,还总是去打扰别的小朋友,孩子们常告他的状;老师:“他不睡觉,还是围着寝室不停得跑,弄得我们都睡不好觉。”我多次对他进...

2021-06-01 阅读全文

我班的周**小朋友很帅气、可爱。平时很讨人喜欢。可是这个看起来很可爱的小男孩却是个实打实的“调皮鬼”。我经常跟他说的话就是“周**,上课的时候不要和小朋友讲话”“周**,吃饭的时候快点吃,不要把脚翘在...

2021-05-12 阅读全文

我的专业是教育学,经常对教育问题保持特有的敏感和理性,对于传统的育儿理念当然也也持有谨慎的接受态度。 在传统的育儿理念中,我们最喜欢用的词是“乖!”你想你会在什么情况下对孩子用“乖”?是不是他在非常守...

2021-01-27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