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要宽容孩子说的每一句话
发布时间:2020-10-15 幼儿教师活动方案 幼儿教师成长故事 中班幼儿教师工作总结午睡后,孩子起床,我给孩子发午点我发完后,问谁还没有,没有人回答,然后,我转身坐了下来,一会儿,我巡视了一下孩子们,发现林林没有午点,我就问:“林林,没有午点吗?”他点点头。我冲他笑着说:“那刚才老师问,你怎么没说话呢!”他也笑着回了一句:“你瞎眼了呗!”我当时也没太注意,也就没说什么,又冲他笑了笑。这时候,他旁边的小朋友,对我说:“老师,他刚才说你瞎眼了。”我听了,愣了一下,抬头看了他一下,刚想冲他发火,却发现他还是冲着我笑,我庆幸,幸亏自己没有发火,我意识到,他虽然说了脏话,其实,他根本就不理解其中的含义,更不理解它的好坏。我想:他可能是和那个大人学的,然后感觉好玩就学了来。孩子是天真无邪的,他们的话语也是天真的、纯洁的,他们的话语没有成人的那种阴险,有一个词很好“童言无忌”。我当着全班小朋友说:“林林,肯定能改掉,你们信吗?”“信!”“那我们一块帮林林改掉这个习惯行吗?”“行!”“林林你说行吗?”“行!”“嗯,老师相信你,肯定能改掉,我们拉拉钩。”我和林林拉了钩。我相信,我的孩子他能改掉这个坏习惯,因为,他们天真,他们可爱,他们值得信赖!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教师眼中的孩子——宽容种子
在餐桌旁吃完饭的小朋友,都会拿着椅子到等等区沿线整齐排列坐下,辰宇坐下时,另一位小朋友也拿着椅子坐在他身边,辰宇的手正好放在椅子两边,这位小朋友的椅子正好把辰宇的手挤到了。
辰宇本能地把手缩了回来。
辰宇对我说:“老师,他挤到我的手了。
”我叮嘱辰宇和其他小朋友,以后不要把椅子放得太近,坐好后要把手放到腿上,以防挤手。
并要求刚才不小心挤到辰宇手的小朋友向辰宇道歉。
没想到辰宇笑着对我说:“没关系的,老师,他不是故意的,反正挤得也不痛。
”本来旁边的小朋友很紧张的样子,现在也开心地过去抱了抱辰宇。
这个小家伙应该还不知道有“宽容”这个词,但我想宽容的种子已经在这个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
宽容是什么?简单来讲就是原谅别人的过错。
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可以让你更被人亲近,宽容可以让你交到更多的朋友,宽容可以让你体验到快乐!
“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下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下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下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
”
教师要把爱播撒给每一个孩子
生命是来之不易的!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和一个母亲,我们不仅要爱自己的孩子,更要爱自己班里的每一个孩子。
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今年春天,我们班接收了一位语言障碍的孩子。刚来的时候,他的妈妈告诉我:这个孩子除了会叫爸爸、妈妈之外,其他都不会说;小便他就“吱吱”,大便他就“啊啊”。通过了解,我才知道原因出在家长身上。他的妈妈从小不让他跟同龄孩子的玩,没有哄孩子的就一直让他跟父母呆在大棚里,耽误了这个孩子语言的发展。
我们都知道,3----6岁是幼儿语言飞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他的班主任,我跟配班老师对他制订了训练计划,让他学习日常用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我们的努力这个孩子现在学会了不少的日常用语;而且,就在放假前的教学成果展时,我听到了孩子久违的一声“老师”;当时,我激动的热泪盈眶,我们的付出是值得的!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任务不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我们只有用自己的爱心去爱他们,感化他们,相信我们的教育一定是成功的!
留心幼儿的每一句话
在一节手工课结束后整理幼儿的作业时,由于怕幼儿玩剪刀,于是我就随口叫了一声:“刘玲,请你帮老师把这些剪刀放到厨子里面好吗?”她非常高兴地答应了。
但是,当我走到教室门口的时候,突然,陈星说:“老师,你怎么总叫爱刘玲做事,是不是你很喜欢她呀?”“因为她洗完手,做事情又快又好呀。
如果你的动作快,老师也会叫你的。
”不知道当时的回答有没有令她失望,我心里只是想:“这孩子可真敏感”后来,我细细地琢磨了她的话,才觉得我应该仔细想一想幼儿说的话。
通过这件事让我懂得了:原来幼儿的心都是敏感、细腻的。
他们会很关注老师叫谁多一点,会经常请哪个幼儿做事……在幼儿的眼中,谁被叫得多,说明老师一定喜欢她(他),而不喜欢自己。
慢慢地,幼儿自信心会逐渐减弱,与老师之间的感情也会逐渐变淡。
像陈星这样开朗、自信的幼儿都非常希望能得到老师的关注,何况班级中那么些比较内向的幼儿?其实每个幼儿都会有这样的心理,只是不像陈星那样坦率地与老师说而已。
后来,不再只叫“刘玲”做事了,我把机会分给班上的每一个幼儿,尤其是那些胆小、不爱运动的幼儿,我适当地叫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这样能够更好地锻炼其胆量和动手能力,如让他们当值日生、桌长等。
我们平时除了应该多注意幼儿的情绪、行为习惯、学习状况之外,我们还应该留心幼儿的每一句话……
老师要把爱洒向每一个孩子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老师要把爱洒向每一个孩子”!
我们班娅琦是一个性格内向又比较文静的小姑娘。
她梳着两个长长的小辫子,平时不爱多说话,表现不活跃,也从不给老师添乱,总是静静地坐在那里,如同草地上的一朵不知名的小花,从不引人注目。
今天午饭后,娅琦披头散发的来到我的面前,怯生生的对我说:“老师,我的辫子松开了,你帮我扎起来好吗?”我不假思索的拿起梳子,很认真的帮她把辫子梳好。
娅琦一脸的兴奋,边走边爱不释手的摸着自己的辫子,可一连几天,她总会披着头发让我给她梳辫子。
我感到有些奇怪,经过观察,发现原来是娅琦自己把梳的好好的辫子“破坏”了。
当我发现这一秘密时,并没有生气,而是和颜悦色的问她:“你的辫子梳得那么漂亮,为什么自己把它松开?”娅琦听了这话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轻轻的说:“老师你给子涵梳得头真漂亮,我也想让老师给我梳头,”噢,原来如此、前一段时间子涵妈妈上早班没有时间给她梳头,所以就把给孩子梳头的事托给了老师,没想到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却让娅琦记在了心里。
而她的话语也深深触动了我的内心。
平时我往往把注意力和精力放在了表现优秀和调皮的孩子身上,而忽略了班里那些比较安静,又不爱表现自己的孩子。
现在娅琦用自己的方式来引起老师的注意,来获得老师的关爱,这让我有些心酸、有些羞愧。
通过这件事,我想起了班里更多普通的不引人注目的孩子,她们也有着同龄孩子同样的内心世界,同样也渴望得到老师更多的关爱。
因此我们应该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把爱洒向每一个孩子,愿所有的孩子都能在老师的关爱下健康、快乐的成长。
关于“老师要把爱洒向每一个孩子”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幼师要把爱送给每个孩子
下面是“幼师要把爱送给每个孩子”的内容一文,给你带来丰富精彩的内容,欢迎阅读!
妈妈走后,我就问他:“你为什么想当火车头啊?”他说:“因为当火车头能拉着老师的手……”他的话让我一怔,平时,当火车头的宝宝都是比较乖的宝宝,而我却忽略了平时比较调皮的宝宝们,我原以为,他们还小,对于老师表现出来的小细节不会很在意的,就这样,我忽略了其他宝宝的感受,忽略了其他宝宝也需要老师的关爱,我怀着深深的内疚紧紧的抱着他,等我松开他时,我看到了他脸上羞涩的笑容。
无论是男孩或女孩,调皮或文静,都需要老师的关怀和爱心。
我们班有个非常调皮的宝宝,其实用调皮来形容他还不算贴切,他不是调皮,而是有一点“霸权主义”,只要其他的宝宝和他抢玩具,或者碰他一下,他马上就啊呜一口咬上去,我们没少批评过他,可就是不见成效,渐渐的,我也不怎么喜欢他了,有一天,他妈妈送他来幼儿园,他妈妈对我说:“老师,以后你们开火车时能让我们宝宝做一次火车头吗?他非常想当火车头。
”妈妈走后,我就问他:“你为什么想当火车头啊?”他说:“因为当火车头能拉着老师的手……”他的话让我一怔,平时,当火车头的宝宝都是比较乖的宝宝,而我却忽略了平时比较调皮的宝宝们,我原以为,他们还小,对于老师表现出来的小细节不会很在意的,就这样,我忽略了其他宝宝的感受,忽略了其他宝宝也需要老师的关爱,我怀着深深的内疚紧紧的抱着他,等我松开他时,我看到了他脸上羞涩的笑容。
从此以后,他变了很多,虽然他还是咬人,可他明显要比以前好多了,可改变最大的人是我,我要用我加倍的爱,去关怀那些曾被我忽略的心。
老师,在每个孩子的心中都是神圣的。
可每个孩子在老师的心中又是怎么的?让我们走进每一个孩子的内心世界,去认识他们,了解他们,关爱他们,用爱滋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田。
关于“幼师要把爱送给每个孩子”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家长一定不要对孩子说的四句话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有的时候就会口无遮拦,想说什么说什么,那是因为家长不了解一些话说出口以后对孩子有什么样的影响。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也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老师,他们的言传身教,甚至是一举一动,都会对孩子产生很深远的影响。当然,这里的孩子是指还不具备很明确的辨别是非能力的宝宝。以下四句话,建议家长一定不要常对孩子说。 第一句:"你看人家谁谁"
家长爱比较,这种比较大多是拿自己孩子的短处和别人孩子的长处比较,这样的做的初衷显然是想让孩子清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奋起追赶,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但真的能起到这样的效果吗?不见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都有自己的缺陷,别说是个不懂事的孩子,就是你历经世事沧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经验满腹的大人,也有不如人的地方。而这样拿自己孩子短处和别人长处对比,不仅不会让孩子完善,更有可能的是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从而让孩子陷入两种困境:一种是自卑,另一种是嫉妒。我的父母嫌我不如别人,我比不过他,我抬不起头,我嫉妒他,这两种情绪一旦形成,立刻相互转化,从而对孩子的性格产生深远的影响。
鼓励永远是最好的教育。
第二句:"别人抢你东西,你不会抢他的啊"
大人看着自己孩子受欺负,心里不爽,但又实在不好意思亲自动手去帮孩子抢,只能希望自己的孩子自己能争口气,于是就教育孩子,别人怎么对你,你就怎么还回来。
想想,这样的思想多么可怕,以怨报怨,怨怨相报何时了。今天小朋友抢了你一颗糖果,你告诉他要抢回来,于是无形之中孩子头脑中就形成了这样一种思维方式,等长大了,别人打你一拳,你要砍他一刀;别人得到上司宠爱,你要想方设法破坏,人一旦把仇恨的种子埋进心里,就会变成一条毒蛇,盘踞你的大脑,滋生出报复心,而这样的种子,正是当年家长一句"别人抢你东西,你不会抢他的啊"种下的。
第三句:"爸爸对你好还是妈妈对你好?"
只要是自己的孩子,无论爸爸妈妈对孩子都不可能有了差心,这种情况下问出这样的问题就是无事生非。很明显,孩子很难在这个问题里做出什么选择,因为在他心里,根本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爸爸妈妈对他都很好,但必须要回答,这个时候有一个完美答案就是"爸爸妈妈都好"。家长问出这个问题,很明显是想听这个完美答案,他们会觉得孩子懂事,因而夸奖几句。久而久之,孩子在回答的时候,为了得到父母的表扬,就会不自觉地就带上一种迎合,奉承的意思,你喜欢听什么,我就说给你听,慢慢孩子长大了,不用教就懂得察言观色,阿谀奉承,溜须拍马,这种东西绝对不是天生的,幼年的教育在其中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第四句:"谁欺负你,爸爸(妈妈)去给你打他"
这句话很平常,或许在说出口的时候并没有什么目的性,只是父母为表示对孩子的喜爱,是啊,孩子是心头肉,自己还舍不得捅一指头呢,别人要敢打还不急了眼?但这样的话说多了,就会给孩子这样一种心理暗示:别人欺负我,我不怕,我爸爸(妈妈)会给我报仇。再往下发展,或许会主动去欺负别人,反正有父母在背后撑腰呢。
这就是仗势。父母教给孩子的,应该是自立自强,绝不应该是仗着另一股力量去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孩子小,受了欺负父母可以报仇,进入社会了呢?孩子又会不自觉地想到倚仗父母的金钱,关系,实在没有可仗的了,就会想方设法寻找更强大的势力去投靠,这样的人,本质上已经坏掉了。
就是这么稀松平常的几句话,恐怕很多家长都在无意之间对孩子说起过,但很少有人考虑过这几句话会对孩子的人格起到怎么样一种作用。很多时候,看似复杂的事情,原因其实很小很微不足道,尤其是这种心理上的暗示,更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影响。或许即使在这样的教育下,你的孩子仍然可以成长为一个可以对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但他的品质,绝对会存在瑕疵。
要给每一个孩子理智的爱
有一次下午的户外活动,小朋友都在开心的玩着。可是,文涛自己在一旁坐着,于是我就走到他的身边和他说起话来了。一会儿,我总感到有人在旁边扯我,转头看,原来是孙陈俊。我问:“陈俊,你怎么老扯老师呀?”他说:“老师,我想和你说说话。”听了这句话,我震住了。记得园长告诉过我们:要给孩子理智的爱、全面的爱,做到每天都与班里的每一个孩子说说话、与每一个孩子有身体接触。我认为我一直很努力的做着,但还是出现了这种情况,心里挺不是滋味。陈俊的这句话不禁让我想到了他平时的一些状况:有时别的小朋友做错了事情老师说了这小朋友后,陈俊也总是重复刚才的错误。现在想来,并不是他不知道这是错误的,而是他想和老师说话。平时班里孩子多,有时总是对特别活泼和特别沉默的孩子的照顾比较多,因而对与孙陈俊这样处在“中间”的孩子的交流就少了许多。这件事情不禁让我思绪万千,也给我提了个醒:在以后的工作中不管多忙,每天也要与每一个孩子的交流,与每一个孩子拥抱。因为有时老师的一句温馨的话语,一个关爱的眼神一个爱抚的动作或一个拥抱,就会让孩子感到无比的温暖,甚会改变孩子的一生!
教育随笔:老师要挖掘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
宝贝们入园三周了,整体都很不错。但是班级还是有个比较特别的宝宝李俊豪小朋友,三岁多了,从不开口说话。日常的一些行为更是让我们老师有点无法理解,不吃小朋友的饭菜、不睡午觉、不肯上厕所。。。。不说话不沟通是我们最头痛的事情。每天到幼儿园,他给了自己一个界限,虽然不愿意进教室的门,但是他会找到一个标记,每次走到他自己的标记为止就不会往前面再迈出一步了。对于一个这么小的孩子来说,有这些举动确实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
这个星期,为了不让豪豪一个人孤立,我们几个老师花了更多的心思去引导他。每次活动,总是一个老师抱着他坐在旁边与小朋友一起开展活动,久而久之,我们发现豪豪有很多的进步了,老师教手指游戏时,他也会摆摆自己的小手,听到有的比较吸引人的声音也会听到他兴奋的学念,虽然发音不是很出来,但是我们都看到了宝宝的进步。组织孩子们喝水上厕所的时候,我们也总会把豪豪带着跟小朋友一起,平常他都是用自己的水壶喝水,所以没有动过幼儿园给他准备的口杯。我第一次教他认识了自己的口杯15号,并指给他让他自己去取,后来我们惊奇的发现,他居然一次就记得了,这是一个很大的收获。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需要好的伯乐去发现,我们相信豪豪是个很聪明的宝宝,我们小一班以后将更加细心的发现和挖掘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