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家园桥梁(一鸣宝贝家长经验)
发布时间:2020-10-12 小班家园共育 小班家长会活动总结 幼儿园家长会家园工作计划宝宝现在已经上了幼儿园三个月了,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进步,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有自己的思想、情感、爱好,经常会问“为什么?”等问题,伴随着他的成长,作为家长希望能给予他幸福的生活,但更希望他能快乐、健康地生活。
我们家宝宝吃饭可是最让我们家里人头疼的一件事,一日三餐,每一餐都得吃上好长时间,但自从宝宝进了幼儿园后,我们发现宝宝开始慢慢养成了吃饭的好习惯,,虽说还是有点慢,但是比以前已经是进步好多了。为此我深深感受到幼儿园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影响真是十分关键的,自从上了幼儿园后,宝宝的自理能力越来越强了,不仅自己学会了穿衣服,整理玩具,而且还能经常主动帮助我们大人做家务,所以在家我们经常夸赞宝宝长大了,真是越来越懂事了。
我家宝宝在家总是说个不停,但是在陌生的环境中或者见到陌生人的时候却不大喜欢跟别人交流,刚开学那几天早上去上学的时候都不跟老师问好。为了帮助孩子开口说话,我就带着孩子去早市买东西,最初是买孩子比较喜欢的水果,让孩子跟卖水果的阿姨说他想买什么东西,然后再让孩子自己付钱,慢慢的孩子越来越喜欢自己买东西了,同时也喜欢跟别人交流了,我感觉宝宝进步很快的。
宝宝现在比较喜欢做题,智力测试题中的连连看走迷宫找不同,宝宝都很喜欢。自从上了幼儿园宝宝更是喜欢把幼儿园学到的回家后教我们,所以,我们经常互换角色,让宝宝当我和宝爸的小马老师,小马老师很喜欢给我们讲课,这种方式很管用的。每当孩子当老师的时候他就真的跟个小大人似的,可懂事了,这样我们一家人就可以快快乐乐的学习。现在许多家长都十分关注对孩子的教育,“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输在同一起跑线上”,为此,许多家长都从幼儿时期开始抓孩子的学习教育。其实幼儿时期孩子应该是玩着学的时候,不能像学生那样教的,应该多用游戏的方式让他学知识,学道理,培养他的兴趣爱好。的确,孩子是天真无邪的,有自己的世界观,我们不能以成年人的功利思想去逼迫他们学这学那,这样反而会束缚了孩子的独立个性和想象能力。应该根据他们的兴趣发展他们的能力。平时,要更多的注意培养孩子对待事物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这样他才会真正地生活地快乐。
我们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宝宝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也渴望老师能在这方面多给我们支持,指导。非常感谢老师对我们家小宝的关爱!我们共同努力愿宝宝健康快乐的成长!加油吧!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小班家园桥梁(然然宝贝育儿宝典)
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一家人都宠着护着,养成了孩子很独的性格,让家长觉得现在的孩子都不好管,也很无奈。其实,我觉得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起着关键作用,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教材,所以家长应该做好榜样,父母良好的言行使孩子终生受益。
一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宝贝都很聪明,所以我们不要小看和低估他们,尤其三岁以后,跟他们就更要斗智斗勇了。然然是我们家唯一的宝贝,在一家人的呵护下长大,虽然性格有点内向,但自尊心却特别强。有一次,我去幼儿园接他,由于人太多他没看清楚,把别人当成了他爷爷,当时我看见后就笑了,结果他很不高兴,觉得自己被嘲笑了,然后就哭了。我马上意识到自己伤到了他的自尊心,我主动道了歉,说明道理,这才不哭了。作为家长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很重要,当着外人和陌生人不要训斥孩子,有时候你摇摇头或者瞪瞪眼,他就明白了,孩子的领悟能力相当强的。
二要多和孩子交流,做他的朋友
然然从小就是一有事就知道哭,也不说话,我就告诉他,先不要哭,告诉妈妈,为什么哭呀?有什么事你要说出来,你不说别人怎么会知道,该怎么帮你解决。慢慢的他就知道了,有事要说出来才能解决。对孩子要敞开心扉,多和他交流和沟通,不要总觉的他小,什么都不懂,知道了事情的缘由,不要一味的训斥和打骂,要耐心的讲解,跟孩子做真正的朋友。
三对孩子要注意关爱方式
现在生活条件好,好多家长尤其是家里的老人对孩子太过溺爱,不要把孩子当成永远长不大的人,事事都包办代替。我们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对孩子提出新的要求,帮助他成长,就算做的不好也不要打击他,而且要信任他,鼓励他,给他学习的机会,这样才不会压制他的聪明才智,否则他永远长不大。
其实作为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有时候可能顺其自然,告诉他生活的常识,做人的道理,把握好尺度,会更有助于孩子的成长。希望宝贝健康快乐的成长
2020家长——老师,孩子沟通的桥梁
家长是老师密切的合作伙伴,我们将共同承担教育的重任。而且本学期是大班的最后一个学期,家园的共育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幼小衔接工作的重点之一。
1、在教室门口开辟家园互联栏:家长配合、育儿经验、本月保教目标、主题介绍等栏目,让家长了解教育教学的重点,知道一些行之有效的育儿经验,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
2、充分利用家委会力量,通过家委会成员向大家宣传一些园内重要事务、信息及教育动向,及时反馈家长的意见。
3、多渠道的家园联系方式,如:电话联系、家访、家长留言、班级电子邮箱等。
4、使用好“班级网站”使家长及时了解探索型主题活动等的开展,以更好的进行配合。
5、定期召开班级家长会,举办大班幼儿家长讲座、家长学校。
6、及时做好家访工作,了解幼儿在家情况。
7、及时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并把每个孩子的情况真实地反馈给家长;抓住与每个家长的交流机会,帮助家长解决困难,经常与家长换位而思,赢得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帮助。
中班家长家庭育儿经验
中班家长家庭育儿经验
孩子是父母手中的宝,每一位家长都竭尽全力用最佳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宝贝,希望自己的宝宝会闪闪发
光。其实,孩子上了幼儿园,我们最大的感受就是“父母要和孩子一起成长”。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
他会有更多新的发现、新的疑问,他甚至会想要去做一些新的尝试,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及时的对孩子
的疑问给予真实、客观的回答,而且要抓住孩子的兴趣点,引导他做更多的想象、思考。同时,我们做
父母的也要学习更多如何与孩子交流、如何与孩子做朋友、如何教育孩子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在我家宝
宝的成长过程中,身为母亲的我是这样做的:
一、对孩子要有爱心
作为母亲,我觉得我应该努力尽到做母亲的责任,为她营造一个幸福、温馨、和谐的家,健康、快乐的
成长环境。因此,我尽可能每天自己去接送孩子,因为我要在从家里到幼儿园的路途中与她做一些简单
的交流,并且能在幼儿园与她老师的简短沟通中,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我总尽可能多陪孩子一些
时间,因为我要与孩子之间多增加一些亲情,多尽一些当母亲的责任;我要陪着孩子慢慢长大,我不想
看到有一天突然发现孩子长大,而我却很惊讶。我尽可能带孩子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因为我要告诉她,
集体的生活是幸福的,每个人都是集体的一员,要学会与大家分享。我尽可能带孩子出去游玩,因为我
要让孩子在大自然中,寻找春夏秋冬的足迹,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二、善用赞美和鼓励
陶行知先生在50多年前就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是解放孩子,而解放孩子,首先就要赏识孩子。
没有赏识就无从谈教育。”将心比心,当我们家长在单位里,领导给我们一个肯定的眼神或鼓励的话语
时,我们的干劲肯定要比以前足。所以对待孩子,也要用相同的方法,看到孩子一点的进步,就要适当
地表扬,但表扬要实质性的,要针对性的,不能空洞泛泛的,不能全部都以“你真棒”来代替。另外,
能在众人面前表扬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能更快地促使孩子增加自信心。当然犯了错误了也要适当批评
指正,但他们更需要表扬和鼓励,如:这次他做错了,一定不要大声责备他,要告诉他为什么错了,并
给他一次怎么改正的机会,更不能伤害他的自尊心,当然,父母都会溺爱孩子,但原则性的东西必须坚
持,要让他知道哪些东西是不能要的,哪些事是不能做的。
三、让孩子爱上阅读
阅读是影响孩子一生的良好习惯,一本好书将陪伴孩子一生。因此,我为孩子购买了各种优秀的图画书
,和孩子一起阅读。我习惯在临睡前给她讲个小故事,为了吸引孩子听故事,我把孩子编讲进故事里,
这样马上就吸引了她听故事。在阅读的过程中,孩子爱问为什么,我总会耐心地给予解答,或引导孩子
自己观察和发现,鼓励孩子用自己的话语来表达。讲完后我就让他独自看书,当然,我也以身作则,专
心看书。基本上天天如此,慢慢地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成长,随着孩子的成长,阅读的内容也不断
的丰富和深厚。
四、让孩子学会自主
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的独生子女,家长轮番对着一个孩子施爱,凡事都抢着帮他们做,让孩子们没了独
立性和自主性,从而使他们在以后的道路上,遇到挫折就不知如何面对。所以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的独
立性。每天让孩子做简单的事,如穿衣、洗脸、刷牙、学会整理自己的玩具、衣物等。凡事我们都会问
:“宝贝,你还有什么好办法吗?”或是“这样行吗?”孩子虽小,可是他们也有自己的思想,凡事我
们多与她沟通和交流,让她多出点子,这样就让他们以后进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生活中让孩子
多尝试、多锻炼,看着他们吃亏、碰壁,我们仍保持旁观者的态度,这样孩子会学会在困境中和他人沟
通,更有自主性。
以上只是我个人一点浅薄经验,随着孩子的长大,还要不断学习更新的教育理念和更多科学的教育方法
,向老师请教,多与老师和其他家长交流,向做得好的其他家长学习,让孩子能够更加健康、快乐地成
长!
书是家长和孩子沟通的桥梁
我一直以为,童书是儿童的专利,但当我和女儿一起看完这本《汤姆.索亚历险记》时,我发现,原来一本好的童书也是能打动成年人的。这本书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然而,就在那唯美的语言中,人性的美一点一点地渗入我们的心灵,直至让我们感动。我想,这就是文学的力量。
本书里的汤姆?索亚,作者马克?吐温把他描绘得栩栩如生。汤姆与他的心腹知己哈克,演绎了一个又一个故事。汤姆淘气、顽皮,不安分守己,碰上哪一个大人都对他有点厌恶。但这一个形象是少年儿童追捧的目标,因此本书极受少年儿童欢迎。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能够与哈克、乔这些朋友远走高飞,直到孤岛生活一周多,就是汤姆的一个“壮举”。现在儿童应该学习的
,就是汤姆的胆量与智慧,而不是父母的溺爱。
在这本书里,我和我女儿仿佛被小主人公汤姆.索亚带到了他的童年,他的家、他的学校。汤姆有许多好朋友:哈克贝恩、乔埃哈波、班恩罗杰、吉姆哈林斯……汤姆并不乖巧,他是个捣蛋鬼,又十分聪明,勇敢、正直、乐观。最重要的是,他有自己的主见。而我女儿以前做事总是要我做主,让我帮她想主意,没有自己的想法。有时,一个人在家,一定要让我告诉她在家做什么,做完了事,又要打电话给我,问接下来要完成什么任务……
自从读了这本书以后,我觉得她能自己做主,有自己的主见。能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变成了像汤姆索亚一样勇敢、有主见的孩子。
作为我们家长可以在空的时候读一些书中的文章给孩子听,激起他续读的欲望,也可以与孩子一起共读,听听孩子对文章的理解,和孩子说说读书的心得。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拓宽孩子的知识面,而且还能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让我们大家一起和我们的孩子在书中进行零距离性的沟通,让书变成家长和孩子之间沟通的宏伟桥梁吧!
小班家长育儿经验交流
小班家长育儿经验交流
xx年6月3号我们全家在满怀期待中迎来了嘉嘉小朋友,从此我们家庭又多了一个小开心果,我也成为了一位幸福的全职妈妈陪他一起成长。时间飞逝,现在小家伙已经上幼儿园了。经历了生活中那么多点点滴滴,每天的成长与精心地照料作为妈妈都能体会到很多的不容易和心血付出,但看着他健康快乐成长的历程,心里感到特别的幸福和欣慰!有一首儿歌是我们最喜欢听的《我有一个家》,里面的歌词形象的描述了我们的家庭:
我有一个家幸福的家
爸爸妈妈还有我从来不吵架
爸爸去挣钱妈妈管着家
三人相爱一样深我最最听话
我有一个家幸福的家
爸爸妈妈还有我常一起玩耍
爸爸的主意大妈妈管着他
我们三人一条心什么都不怕
这就是我们的幸福的家!
说起育儿心得,我生孩子之前一直在上班,没带过孩子,教育孩子完全没有任何经验,特别是他婴儿时期担心照顾不好他,就买来育儿经验的书籍和营养食谱,自己在摸索中带宝贝,经历了婴儿时期不分昼夜的母婴喂养,婴幼儿时期的咿呀学语和摸爬滚打学中走路,再到幼儿时期对事物的认知与探索,每次的成长与进步都很为他自豪。
记得两岁时睡觉前突然背起了三字经,我和爸爸都没教过的,甚至自己都背不全,所以感到特别的惊讶,后来才明白是经常给他放的儿歌故事,自己默默的记在心里。所以说每个小孩子都是有潜能的,只是我们有时没有发现而已。
今年老公生日那天,儿子三岁不到,我们一起从外面玩回来,儿子自己到阳台洗手,好半天不见他出来,只听见花花的流水声,他爸爸刚要去责备他浪费水,却看到儿子竟然拿着刷子,帮他刷没来得及刷的鞋子,到嘴边的责备全没了,给了儿子一个温暖的拥抱。这是他送给老爸最珍贵的一件生日礼物!所以当我们静下心了也要反思一下自己,有时候对孩子说话的态度和语气一定要调整好,否则也会伤害到他们幼小的心灵!也许孩子们的内心世界非常简单,我们还没真正去了解,这一点我也在努力学习!希望我们家长也都抽时间多增加亲子时间,给快乐加分!
现在宝贝上幼儿园已经一个月,经历了初入校园的短暂分离焦虑期,现在在老师的教导下,适应了团体生活,会自己吃饭,学会了礼仪礼貌等问候语,不像在家那么任性和依赖父母,这些都要感谢老师的辛勤培养,辛苦了可爱的天使们!相信在我们一起的努力下共同培养出祖国的花朵!将来也为国家做贡献,加油!
大班家长育儿经验
大班家长育儿经验
我们对孩子的期望:健康的身心、良好的习惯、广泛的兴趣;身心健康是孩子一生幸福的基础;良好的习惯是一生幸福的保障;广泛兴趣是一生幸福的源泉。我们家孩子既属于放养型,自然生长;又属于群居型,熏陶成长。为什么说是放养型呢,因为我们在她学习跟生活上基本属于放权型,让她自己来选择。在学习上我们对她的要求都是在她这个年龄段能做到的,我们不强求她学多少知识,如果她想学我们一定提供条件,如果她不想学我们也不会去逼她。我想在学龄前最重要的是培养良好的习惯。我们平时在家基本不开电视,她跟我们在一起时要么画画要么看书要么玩玩具,如果画画我们就陪在她身边上上网,如果看书我们就陪着她也看看书,如果她玩玩具我们就陪着她一起玩一会儿。她跟着她婆婆时那是肯定会看电视的,我想没有哪个孩子不看电视的,她一个人或者跟她弟弟妹妹在一起时看动画片,跟着她婆婆在一起时就会跟婆婆看婆婆喜欢的,但她看电视的时间一般都不长,而且看电视她学会了好多字,比如社会写真、喜羊羊、灰太狼等,都是看电视学会的字;看电视也让她学会了要尊重别人的喜好。她现在知道婆婆爱看社会写真、爸爸舅舅姨夫喜欢看球赛、舅妈喜欢看湖南卫视。她跟他们在一起看电视时一般都选择他们的喜好,但是一到广告时间肯定是看她的动画片了。所以适当给孩子看电视也不是没有好处的。在生活上我们从来不包办她的事,她自己的事一般都是她作主。比如今天想穿什么衣服,明天想去哪玩,是学画画还是学乐器,我们都让她作主。我个人感觉一个孩子如果你把家长的意愿强加给她,她也许会接受但那是因为家长的权威作用,我更多地时间是让她去思考。比如今天想穿什么衣服她隔天晚上就会把衣服准备好,因为她有过早上再找衣服换来换去结果差点迟到的例子,所以她懂得做事要早准备;还有像我们经常带她出去嘛,一般出发之前我会做个计划再列个物品清单,她经常看到我这样做,后来要去那儿玩时她会很注意去看那儿的天气预报,也会把自己的物品整理好,如果她自己整理的物品少带了她就自己承担后果,或者没得玩具玩或者没得零食吃。所以我们在这样的事上不替她作主,让她学会思考,学会选择,学会承担责任。为什么说是群居型呢,因为我们家庭的关系,家里平时生活在一起的人比较多,跟她同龄的孩子有三四个,她们经常在一起吃饭、在一起玩游戏。如果其中一个孩子的表现不错时我们都会去表扬他,这样就让其它的孩子有了榜样,觉得哪样做是对的哪样做是错的。我们平时工作也比较忙,但是只要是节假日我们肯定会带她出去旅游,从她四个月开始我们就带她游山玩水了。我们的旅行一般都是三四户家庭,这样她就三四个伙伴了,因为其他孩子都比她大,跟着伙伴们一起旅行经常会让她学到了新的知识、新的游戏、新的歌曲什么的,让她在旅行中也能快乐成长、快乐学习。所以我们家女儿是在熏陶中成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