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行为习惯:宝宝是左撇子,要强行纠正吗

发布时间:2020-09-30 幼儿园说课稿要脱稿吗 幼儿行为故事 幼儿园宝宝游戏

整理了行为习惯:宝宝是左撇子,要强行纠正吗,希望对新手爸妈对早期孩子正确教育引导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孩子做事情总习惯用左手,一些爸爸妈妈认为非常奇怪,有的小朋友也会因此变得不太合群。那么,如果孩子惯用左手的话,是否需要帮助孩子纠正吗?

1.没有必要强行纠正

孩子和别的小朋友在一起的时候,有时候会因为使用左手导致一些问题,所以爸爸妈妈会考虑是不是要帮助孩子纠正。

育儿专家表示,其实没有这个必要,只要没有影响生活,用哪只手都是可以的。不过爸爸妈妈一定要赶快帮助孩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宝宝能够和他人和谐相处,让孩子能够收获友谊,而不是陷入独立状态。

2.使用左手或更聪明

手是由大脑操控的,人类的右脑又被叫做“艺术脑”、“智慧脑”,平时使用左手的人会更多地使用右脑部分,这样就可以通过刺激脑叶而掌握更多的艺术天赋,让孩子发展地更好。

所以说,爸爸妈妈平时可以鼓励孩子多使用一下左手,这样可以刺激右脑的开发。平时生活中,大家都普遍使用右手,所以爸爸妈妈可以让孩子学着用左手使用剪刀、筷子等,在日常生活中多多锻炼就好。

3.不妨左右手一起动

人类左右手分别由右左大脑主管,人类发展到现在,大脑只有很小的一部分被开发。所以说,平时多使用左右手能够帮助人类大脑的开发和运用。如果爸爸妈妈想让孩子变得更聪明,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要让孩子多使用左右手。

一些孩子经常用左手写字,效率低下,爸爸妈妈总是会要求他改正。专家建议爸爸妈妈可以用平常心看待,帮助孩子赶上学习进度,和老师进行沟通,共同对孩子进行帮助,而不是强行要求孩子换只手写字,这样学习速度反而会更慢。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行为习惯:如何帮宝宝改正讨人厌的行为


整理了行为习惯:如何帮宝宝改正讨人厌的行为,希望对新手爸妈对早期孩子正确教育引导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爸爸妈妈过于宠爱孩子可能会让孩子养成一些讨人嫌的性格或习惯。孩子以后终究是要一个人走的,所以爸爸妈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孩子养成讨人爱的性格。那么,孩子到底什么样的行为是讨人嫌的呢?爸爸妈妈又应该如何帮助孩子改正呢?接下来就一起来看看吧。

1.总是破坏东西

一些孩子毁坏欲强,总是喜欢把东西拆坏,到别人家也是这样。如果爸爸妈妈不及时制止孩子的这种行为,孩子以后或许会变成很危险的人物。

如果发现孩子有破坏行为,爸爸妈妈一定要正视孩子的行为。如果孩子是故意这样做的话,那一定要对孩子进行一点小惩罚,让孩子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

2.缺乏礼貌

一些孩子见到认识的长辈不打招呼,不愿把食物和玩具跟别人分享。有的孩子还会说出骂人的话,喜欢挥舞拳头。

孩子缺少礼貌都是爸爸妈妈的教育不够,因此如果希望孩子变成一个人见人爱的人,就一定要让孩子学会礼貌,不要太溺爱孩子,告诉孩子基本的礼仪,告诉孩子该如何尊重别人。

3.动个不停

一些孩子非常喜欢动来动去,总是静不下来。在吃饭的时候,孩子会把筷子勺子弄到地上去,把饭菜撒到桌上,不好好吃饭。

孩子为什么会做出这些行为呢?是表达自己的不满?是为了让爸爸妈妈注意到自己?还是孩子的性格就是如此呢?

爸爸妈妈一定要先搞清楚孩子好动的原因,如果是为了让爸爸妈妈关注到自己的话,爸爸妈妈就要多花点时间陪伴孩子;如果孩子是因为情绪激动的话,那么爸爸妈妈首先要安抚孩子,让孩子静下来;如果孩子是性格不好,爸爸妈妈就要及时教育孩子,别让孩子太放肆。

大家都不会喜欢讨人嫌的孩子,所以爸爸妈妈一定要帮助孩子改掉这些行为,让孩子变得人见人爱。

行为习惯:从小就要教会宝宝刷牙


整理了行为习惯:从小就要教会宝宝刷牙,希望对新手爸妈对早期孩子正确教育引导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很多爸爸妈妈认为等到孩子的牙齿长出来以后再进行口腔护理也为时不晚,事实上,在宝宝出生后,爸爸妈妈就要重视起宝宝的口腔护理了。

通常情况下,孩子到了两岁半,20颗乳牙都长出来以后,就应该教导宝宝刷牙;3岁的时候最好就能够让孩子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

刷牙第一可以清洁牙齿、去除牙菌斑;第二还可以按摩牙龈,帮助血液回流,可以改善局部营养和氧的供应,让牙龈能够更好地抵御细菌的侵袭。

那么宝宝刷牙要注意什么呢?

1、宝宝的牙齿随时都会长出来,有一些宝宝在长牙的时候还会出现流口水、烦躁、咬物、擦牙床、摇头晃脑等情况,一般不用特别给宝宝治疗,平时给宝宝补充适当的钙和适量的维生素D,经常带宝宝出去走走就可以了。

2、宝宝在长牙齿的时候还会咬乳头或咬物,吸吮手指等,这是由于宝宝的牙床痒痒。妈妈一定要保证宝宝咬的物品的卫生,防止出现胃肠道疾病。平时最好控制不要让宝宝咬手指,不然会咬的时间长了以后会造成牙齿排列不齐,咬合度不够。

3、孩子在小的时候还没有掌握将刷牙时口内残留的牙膏全部吐出的技巧,因此总是会把牙膏吞到嘴巴里面。

可吞咽的婴儿牙膏就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宝宝,里面有着天然木糖醇、氟化钠等天然成分,不含有任何研磨剂、发泡剂、香料和色素,能够有效地保护牙齿,同时误吞后也不会对宝宝造成什么影响。

4、婴儿可吞咽牙膏可结合手指牙刷来使用,只需要挤一点点牙膏,然后轻刷或涂擦乳牙和牙龈,如果还不会漱口,可以在刷完牙以后拿毛巾轻轻擦拭。当然,使用可吞咽牙膏不是说不用漱口,只是为了防止危害,所以也不要太早使用。

一副好的牙齿对宝宝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爸爸妈妈一定要多加关注,在孩子的牙齿长出来之前就要注意保护。

行为习惯:宝宝不一定都要睡午觉


整理了行为习惯:宝宝不一定都要睡午觉,希望对新手爸妈对早期孩子正确教育引导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很多幼儿园的小孩子午睡时间就是不肯睡觉,反倒会捣乱,或者玩耍。大家以为孩子是调皮,其实是因为到了4岁后,孩子不一定需要睡午觉了,如果被迫睡觉,他可能会变得焦虑、烦躁。

有些孩子中午不乖乖睡午觉,还可能被家长或者老师训斥,结果发现被训斥的孩子会抗拒上幼儿园。所以有些人提议让愿意睡觉的小朋友午睡,而不想睡觉的就在活动区玩耍。

虽然说孩子累了,中午补充一下睡眠还是很有好处的,但是现在很多幼儿园对于睡觉是强制性的,甚至遇到不友好的老师会指责、批评、训斥小孩子。

还有老师规定如果不睡觉就乖乖躺在床上不许乱动,试想一下换做你在不允许动的情况下躺床上一两个小时受得了么?事实上小孩子睡觉都有规律可循。

0-3个月

不满一百天的宝宝睡眠是非常好的,除了吃就是睡,每天要睡十几个小时。当孩子出生后,慢慢有了白昼的意识后,孩子白天睡觉的时间会慢慢变少,然后会形成睡眠规律。

4-8个月

这个阶段的宝宝白天要睡三觉,早上、中午、傍晚。一般来说,早上和傍晚睡觉的时间会比较短一点,因人而异,几十分钟到一个小时都是有可能的,不过到了中午,孩子睡觉的时间就会长一点了,有的孩子可能会睡两个小时左右。

8-12个月

这个年龄的宝宝每天白天只要睡两次就好了,上午和下午都会小睡一下,一般来说,一个多小时到两个小时的睡眠就能保证精力充沛一整天了。

13-15个月

当宝宝超过一岁以后,白天的时候只要睡一觉就可以了。爸爸妈妈不妨把宝宝上午的觉慢慢延后到接近中午,然后下午要睡觉的宝宝可以把睡觉时间延迟到傍晚的时候,慢慢地,宝宝就可以演变成午睡加夜间早睡了。

16-21个月

这个年龄的宝宝每天可以进行一个正常的,长达2个小时左右的午睡。晚上睡眠充足,加一个午睡就可以让宝宝一天都充满精神。

22-36个月

很多的宝宝还是会坚持睡两个小时午觉,而有些小孩子已经根本不愿意也不需要睡午觉了,每天身体有用不完的力气一样。

36-48个月

依旧是大部分孩子要在中午睡一两个小时,而有些孩子只要在比较疲劳的时候睡一会儿就行,根本不需要再睡午觉。如果家长强迫他们睡午觉就会产生抗拒心理,甚至影响宝宝心情。

通常情况下,午睡时间是在正午时分,大约在12:30-13:00开始睡,然后睡一两个小时就足够了。在睡午觉的同时也要让孩子早睡早起,这样才能够让睡眠间隔差不多,不能让孩子到了晚上已经困得不行或者到了睡觉的点依旧非常有活力。

必须纠正宝宝4种无礼行为


宝宝到了一定阶段,随着模仿学习和独立意识的发展,宝宝的一些行为会变得很肆无忌惮。比如会直呼长辈的姓名,对老人家没有礼貌等等。如果家长不注意纠正宝宝的这些无礼行为,很容易成为宝宝的不良习惯哦!

在成长的过程中,宝宝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会有很多让父母疑惑“为什么会这样”的言语和行为,比如4岁多的宝宝竟然说出一些类似“老婆我爱你”的成 年话。宝宝在公共场合上的一些“没大没小”行为更是让父母感到非常难堪。宝宝的行为举止超出了这个年龄段该有的成熟度,表现得无礼、霸道,给人造成的直接 印象就是“这个小孩一点都不可爱”。

1、直呼父母姓名

我们在美剧中经常会看到外国的小孩直呼父母的名字。但是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我们一直都认为直呼长辈姓名是没礼貌的行为,尽管一些父母对于小孩直呼自己的名字持无所谓的态度,甚至鼓励孩子直呼自己的名字,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孩子的这种“没大没小”行为刚开始都是来自对他人的模仿,特别是在孩子学习语言的阶段,他们很快便学会大人之间的称呼方式。当父母听到孩子对自己的称呼,觉得好玩并且给予孩子回应,孩子便不会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何不当,这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种无形的强化。

你可以这样做:如果出现孩子直呼父母姓名的情况,父母就要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称呼用语了,告诉宝宝直呼长辈姓名的行为是不礼貌的,然后引导宝 宝称呼父母要用“爸爸”“妈妈”,叫别人要用“叔叔、阿姨、老爷爷、老奶奶”。对于孩子有意为之的呼喊,父母可以先不理睬他,等他正确称呼你了,你才对他 做出回应。

2、故意跟大人对着干

宝宝到了2、3岁左右,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你会发现以前宝宝都是很听话的,现在却总是和父母唱反调,妈妈叫他往东他便偏要往西。宝宝对人对事开 始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和诉求,因而和大人的冲突也会增多,他们往往通过这些叛逆行为来表现自己已经是个“小大人”,有足够的能力去完成一些事情。

在公开场合中,宝宝的这些对抗行为让父母难以下台,因而对孩子呼喝责备,却让事情更难解决。如果父母能够抓住宝宝的心理特征,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想法,或许你会发现更好的解决冲突的办法。

你可以这样做:对于宝宝的无理行为,父母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如果孩子大哭大闹,最好就是以冷处理的方式,把他撂在房间里让他独自冷静反 省;如果宝宝只是有点情绪失控,父母不妨以柔克刚,给他一个拥抱,宝宝很容易在妈妈爱的抱抱中平静下来;如果宝宝表现得真的很过分,父母也可以以严厉的口 气和态度批评孩子,告诉他这样做的后果将会是什么,让他知道已经到了爸妈容忍的底线了。

3、对老人不尊重

在孩子眼里,父母是有着一定的父母威严的,因此在父母面前也不太敢做一些“出格”的行为。但是爷爷奶奶对于孙子孙女百般溺爱,这样让孩子不断地 单方面索取祖辈对他无私的爱,他会觉得这一切都是应得的,不懂得珍惜。渐渐地,孩子稍有不满就会发泄到祖辈身上,表现得没规矩。

你可以这样做:如果孩子将不满的情绪发泄在老人家身上,或者在行为上肆无忌惮,父母要立刻制止孩子的行为,并要求他向对方道歉。父母要让孩子意 识到父母对于他的这种不礼貌的行为是非常反感抗拒的。事后,父母还应该对孩子刚才的行为做“思想工作”,帮助孩子一起冷静分析他言行的错误,同时也要教给 孩子如何在合适的场合和时机来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

另外,父母还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好尊老的表率,有意识地经常在孩子面前表达对老人的尊重。父母还可以利用家庭日、生日会等活动契机,让孩子有机会表达对祖辈的尊敬和关爱,进行正面引导和鼓励。

4、人来疯

每次家里有来人做客的时候,宝宝都特别的兴奋,行为举止和平常很不一样,谁的话也不听,有时候叽叽喳喳地乱说话,不懂礼貌。宝宝的“人来疯”表 现可能由于平时出席这样场合的机会太少了,所以他太想要表现自己来引起大家关注;或者是平时受到父母的约束太多,现在父母碍于情面又不便在公开场合过多管 束孩子,孩子便把握这个机会尽情地发泄一把。

你可以这样做:在家里来客人之前,父母可以和孩子做一次“教育”工作,给孩子提出一些礼貌举止的要求,做好约法三章。平常父母可以多带孩子到他 人家里做客,或者教育孩子一些接待客人的方法,比如学会叫人、给叔叔阿姨倒茶,孩子有了更多接触外人、招待客人的机会,便逐渐形成礼貌待客的好习惯。

如果孩子出现了“人来疯”的举止,父母还是尽量不要在众人面前严厉批评孩子,以免挫伤他的自尊心,父母可以用眼神或语言提醒孩子注意举止,告诉 他不要忘记事前的约定。事后,父母可以和孩子开总结会,对孩子的表现进行评价,为他指出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不够,这样的分析有助于改进宝宝的待客行为。

相关推荐

  • 行为习惯:如何帮宝宝改正讨人厌的行为 整理了行为习惯:如何帮宝宝改正讨人厌的行为,希望对新手爸妈对早期孩子正确教育引导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爸爸妈妈过于宠爱孩子可能会让孩子养成一些讨人嫌的性格或习惯。孩子以后终究是要一个人走的,所以爸爸妈...
    2020-09-30 阅读全文
  • 宝宝是左撇子怎么办? 导读:首先要分析孩子左撇子的原因。我们知道,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这两半球的分工各有偏重,左半球的逻辑思维能力强,右半球的形象思维能力强。儿童时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因此孩子的右脑...
    2021-11-16 阅读全文
  • 行为习惯:从小就要教会宝宝刷牙 整理了行为习惯:从小就要教会宝宝刷牙,希望对新手爸妈对早期孩子正确教育引导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很多爸爸妈妈认为等到孩子的牙齿长出来以后再进行口腔护理也为时不晚,事实上,在宝宝出生后,爸爸妈妈就要重视...
    2020-09-30 阅读全文
  • 行为习惯:宝宝不一定都要睡午觉 整理了行为习惯:宝宝不一定都要睡午觉,希望对新手爸妈对早期孩子正确教育引导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很多幼儿园的小孩子午睡时间就是不肯睡觉,反倒会捣乱,或者玩耍。大家以为孩子是调皮,其实是因为到了4岁后,...
    2020-12-14 阅读全文
  • 必须纠正宝宝4种无礼行为 宝宝到了一定阶段,随着模仿学习和独立意识的发展,宝宝的一些行为会变得很肆无忌惮。比如会直呼长辈的姓名,对老人家没有礼貌等等。如果家长不注意纠正宝宝的这些无礼行为,很容易成为宝宝的不良习惯哦! 在成长的...
    2021-02-26 阅读全文

整理了行为习惯:如何帮宝宝改正讨人厌的行为,希望对新手爸妈对早期孩子正确教育引导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爸爸妈妈过于宠爱孩子可能会让孩子养成一些讨人嫌的性格或习惯。孩子以后终究是要一个人走的,所以爸爸妈...

2020-09-30 阅读全文

导读:首先要分析孩子左撇子的原因。我们知道,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这两半球的分工各有偏重,左半球的逻辑思维能力强,右半球的形象思维能力强。儿童时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因此孩子的右脑...

2021-11-16 阅读全文

整理了行为习惯:从小就要教会宝宝刷牙,希望对新手爸妈对早期孩子正确教育引导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很多爸爸妈妈认为等到孩子的牙齿长出来以后再进行口腔护理也为时不晚,事实上,在宝宝出生后,爸爸妈妈就要重视...

2020-09-30 阅读全文

整理了行为习惯:宝宝不一定都要睡午觉,希望对新手爸妈对早期孩子正确教育引导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很多幼儿园的小孩子午睡时间就是不肯睡觉,反倒会捣乱,或者玩耍。大家以为孩子是调皮,其实是因为到了4岁后,...

2020-12-14 阅读全文

宝宝到了一定阶段,随着模仿学习和独立意识的发展,宝宝的一些行为会变得很肆无忌惮。比如会直呼长辈的姓名,对老人家没有礼貌等等。如果家长不注意纠正宝宝的这些无礼行为,很容易成为宝宝的不良习惯哦! 在成长的...

2021-02-26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