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爱可以没条件,但不可以没原则

发布时间:2020-09-30 幼儿园不可以教什么内容 幼儿园教师礼仪的原则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

爱可以没条件,但不可以没原则

爸爸妈妈对孩子的爱,没有条件,但是一定要有原则。

我们时时刻刻都爱着我们的孩子,无论他健不健康、漂不漂亮、听不听话、优不优秀,我们都愿意为他奉上所有的爱。

我们的爱,没有条件,但是,我们要有原则。

原则一:

我爱你,但你的坏习惯,我不能惯

欢欢是个乖巧可爱的小公主,很少用哭闹作为手段来达到目的,因为一次也没成功过。但上了幼儿园后,看到了同学的成功案例,于是活学活用起来。某天家里煮了白粥,但她偏要再单独给她煮份面条,最后更是躺到了地上。

妈妈没有答应她的无理要求,全家人该干嘛就干嘛,把她当空气。外婆也特别配合,她拿起扫帚扫起了地,扫到欢欢躺的地方时,对她说:“孩子,躺过去一点,我要扫地,别挡着,我扫完了你再躺回来。”

于是欢欢挪开后继续躺着哭。等外婆扫完地,又让欢欢躺回原来的地方,没想到欢欢居然真的又躺回去哼哼唧唧了。当了半小时空气的欢欢,终于发现别人的成功案例在她身上并不管用,于是爬起来讨好地说:“我觉得白粥也很好吃的”,说完自己屁颠屁颠地跑去把白粥吃了个干净。

其实小孩子很多行为只不过是试探,如果第一次就阻止,基本就不会有第二次同样的行为发生。像这样的坏习惯,第一次就要彻底杜绝,不能让它发生第二次。

原则二:

我爱你,但有些事情,你要学会要自己做

上小学后,家庭作业一下子增多了,小哲每天写完作业后就直接去洗澡睡觉,由妈妈帮他收拾书包,这次,妈妈出差三天,结果第二天就接到了小哲的电话。小哲在电话里焦急地告诉妈妈,“今天上学我没有带作业本,快让爸爸帮我送过来!”小哲还说,“都怪爸爸!连作业本都没帮我收好!”

然而第三天又出事了,小哲没有带水彩笔。小哲又急急忙忙打电话给妈妈,妈妈听了,觉得这不对,便对小哲说:“你不能自己想办法吗?比如跟不需要的同学借一借,或者共用?”妈妈意识到不能这样下去,让孩子太依赖自己,于是出差回来之后,就开始训练小哲自己收拾书包。

渐渐地,小哲不会再丢三落四了,也开始学着自己收拾房间,生活和学习都变得有条理了。

爱从来不是大包大揽,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帮他解决问题,这才是真正的爱。让孩子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时间久了,他会在成长中学会自立自强。

原则三:

我爱你,但有些挫折,你要自己面对

自从这学期开学,欣欣就不太高兴,昨天一回家,欣欣就躲到自己房间哭了。妈妈赶紧去安慰她:“宝贝,你怎么了?”

欣欣抽抽搭搭地告诉妈妈自己的委屈,原来,欣欣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上学以来一直都深受老师的喜爱。但是这学期班上换了新的班主任,一切都不一样了。

“妈妈,老师居然让我坐第四排,我一直都是坐第一排的。我跟她说想调位置,她不给我调,还批评了我。”欣欣泪盈于睫,愤愤不平。

“妈妈,老师整整一个星期都没有表扬我,他只表扬别人,他是不是讨厌我?”欣欣呜咽着,小小的脸上满是让人怜惜的惊悸。

“妈妈,老师今天一次也没有叫我回答问题,以后我永远都不会举手了。”欣欣的嗓子都哭哑了,这样的冷遇是从来没有过的。

“妈妈,我太痛苦了,我不想上学了。要不,你给我转学吧,转到有熟人的学校,我一天也不想在这个班待下去了!”女儿泣不成声。

妈妈震惊了,她没有想到女儿竟然因为这样的小事而痛苦成这样。她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女儿被自己跟前任班主任宠坏了,一点小小的挫折都不能面对。她跟孩子说,班上有50个同学都要回答问题,老师没有问你是公平的,老师没有表扬你,说明你要更努力,并没有答应女儿转学。

欣欣很茫然,因为以前妈妈会给老师打电话表达意见,这次却让她自己面对解决,欣欣答应了,却不知道该怎么办,她依然总是哭着回来。然而妈妈永远只是耐心地帮她开解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从不提找老师或转学的事情。

慢慢地,欣欣不再是哭丧着脸回来,也会跟妈妈讲班级里的趣事,而不是再计较自己的特权,用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同学。她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孩子,每一朵花开都必须经历风雨,每一种滋味都应该要你亲自品尝,如果你不能让自己坚强起来去适应环境,环境不会反过来迁就你的。酸甜苦辣都是营养,喜怒哀乐皆有收获。挫折是你必然要经历的一个过程,我不能帮你逃避。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爱你无条件,但是有原则!


周末,我带孩子去超市,看见一个小男孩在缠着妈妈哭闹,仔细一听,是妈妈不允许孩子乱买零食,这位妈妈一怒之下冲孩子嚷嚷:“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啊?你再不听话,妈妈就不喜欢你了!”男孩的哭声并没有就此停住,反而哭得更大声。

妈妈终于气急败坏地发了狠话:“你还哭,你再哭妈妈就不要你了!你自个儿在这里哭吧!我不管你了,我走了”,妈妈果真转身而去,小男孩发了疯一样猛地追上去,紧紧地抱住妈妈的大腿,一边声嘶力竭地喊道:“妈妈!”,一边继续哭得痛彻心扉。妈妈拍了一下孩子的脑袋“别哭了,赶紧走。”

“再哭就不要你了!你自个儿在这里哭吧!我不管你,我走了。”我们总是有意无意地对孩子说出类似的话语,也许我们的初衷是好的:希望孩子听话,不调皮捣蛋、好好学习;但是,我们采取了错误的方式:用“妈妈的爱”作为威胁工具和惩罚手段!

对于孩子来讲,言下之意就是:如果我没有达到妈妈的要求,那么,妈妈——这个我最亲近、最信赖、最喜欢、我作为全部依靠的人,就不再爱我了!我将失去妈妈的爱,甚至失去妈妈!

当孩子听到这样有口无心的话,他会感到非常恐惧,他会担心,他会失去“安全感”,在此后的日子里,他会不断地反复试探和验证“妈妈是否爱我”,如果我怎么样,妈妈是不是就不爱我了?这些话就像刺向孩子的一把利剑,伤人又伤心。

“爱,是无条件的接纳,并着眼于光明处。”所谓无条件的接纳,就是无论孩子是什么样子,不管孩子身上有多少优点或者缺点,父母都要接受并鼓励孩子。

然而,实际情况是,我们只接纳了孩子表现好的一方面,或者说,只接纳孩子满足我们要求的那一面。我们希望孩子学习好,如果孩子学习好,我就接纳;我们希望孩子活泼,如果孩子活泼,我就接纳……反之,我们就很难心平气和地坦然接受。

这样的爱不是真爱,是“有条件的爱”,条件就是:只有当孩子达到我们的标准时,妈妈才爱你;不然,我们就发狠话“妈妈不再爱你了!”、“妈妈不要你了!”

杰尔任斯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她,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不懂得爱学生的人,不配当老师,不配进入教育的圣殿。”

“孩子最喜欢爱他的人,也只有爱才能培养他,当孩子看到并感觉到父母对自己的爱的时候,他会努力听话,不惹父母生气。”

父母对孩子的爱应该始终如一,而且要让孩子明白,父母对他的爱是不变的,不管他有哪些缺点,不管他做了什么事,不管他犯了什么错误,爸爸妈妈都会永远爱他。这样无条件的爱会带给孩子一种坚实的“安全感”。

6岁前,“安全感”对于孩子来说很重要,安全感是一个人心里健康的基础,是自信和信任他人的基础,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常常感到孤独、受冷落、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容易逃避问题、嫉妒别人等。

所以,不要让孩子感觉到犯错之后就失去了妈妈的爱,要让孩子知道,即便你没有达到爸爸妈妈的标准,我们依然爱你,这种爱是无条件的,但,有原则。

什么才是“有原则的爱”呢?

比如:孩子吐口水,说脏话、偷东西、攻击他人、伤害他人、不遵守社会秩序、无节制地提出物质要求等等,对于孩子的这些不良行为和不合理要求,家长确实不能纵容,这就是原则。如果听之任之,或者助纣为虐,那就变成“无原则的溺爱”。

当孩子做错事,犯错误时,我们依然爱孩子,但是,我们不能纵容,应该耐心地引导和帮助改正。语言的警告可以说:“妈妈不喜欢你这样做”,而不要说“妈妈不喜欢你”,也就是,要就事论事,对孩子可以不爱他的某些行为,但是,不可以不爱他这个人。

至于“惩罚”的方式,并不是收回“妈妈的爱”,可以换成:事先与孩子做好约定,并让孩子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比如:如果你不能严格遵守约定,那么,下次一个东西也不买。

假如孩子这次不遵守,下次也不执行,怎么办?那是怎样坚持原则的问题,家长的态度要温柔,但是立场要坚定,“狠”就要狠到位,要是孩子一哭一闹一撒泼你就妥协,在关键时候心慈手软,当然不行。

《大卫不可以》,这个长着土豆脑袋露着小尖牙,挂着坏笑整日调皮捣蛋,把家里弄得乌烟瘴气,把妈妈气得七窍生烟的“小恶魔”,博得了多少“现实版淘气包”们的共鸣!

世上有哪个孩子不渴望自己像大卫那样,能够在洁白的墙壁上天马行空肆意涂鸦,在洗澡时大闹天宫把浴室变成游泳池,在锅碗瓢盆上疯狂敲响欢乐协奏曲,每天玩到全身黑乎乎、脏兮兮、夹着杂草和泥巴回到家,天不怕、地不怕、踩着摇摇晃晃的椅子攀高取物,把好吃的土豆变成玩偶,脚蹬高腰靴、穿上紧身衣、带上蓝眼罩、扮演无敌超人?

大卫的妈妈,隐藏在图书背后的主角,通篇只有一句话:“大卫,不可以!”虽然妈妈不曾露面,但是,书中早已读出她的愤怒和严厉。直到最后,大卫在客厅里打棒球击碎了花瓶闯下了祸,可怜的大卫被妈妈处罚坐在墙角的小圆凳上反省思过,一滴泪水从眼角流出,惶恐万分,真是让人又爱又恨的淘气包啊!

故事的结局,出人意料,暴躁抓狂的妈妈忽然变得温柔似水,亲切地呼唤:“宝贝,来这儿”“大卫,我爱你”!大卫一下瞪圆了晶亮的双眼,张开双臂扑倒妈妈的怀里,妈妈用她温柔的双手紧紧地把大卫围绕,轻轻地抚摸着,大卫则幸福地闭着眼睛,偎依在妈妈温暖的怀抱,尽情享受着浓浓的母爱,“风雨”过后见真情,妈妈的爱顿时化解了大卫所有的泪水,一个童年恶作剧的故事就收场于这样一个爱的动作。

无论你多么淘气,无论你把家里弄得多么乱,无论你给妈妈添了多少麻烦,无论妈妈多么生气……妈妈都会永远爱你,妈妈的怀抱永远是你温馨的港湾,这就是“无条件”的爱!

但是,有些不可以做的事情,还是不可以做,妈妈依然会制止你、规劝你,妈妈不喜欢你这样做,妈妈希望你改正,这就是“有原则”。每一个“我爱你”之后的转折“可是”,都是在提醒孩子对你这样做会引起什么后果,你要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你要为自己的错误和过失承担后果,你要尽可能想办法恢复或弥补,这就是“有原则”。

我没哭,可是我没有奖励!


一天在接孩子回家的路上,儿子就和我讲了在幼儿园的一些趣事,讲着讲着他提高了声音和我说:“妈妈,今天在幼儿园我没有哭,可是老师没有奖励我!老师说谁乖就奖谁的,我没哭,可是她奖给哭的小朋友了!”我一时无语,不知自己该如何和儿子解释。我随意的问:“老师的奖品是什么?”“糖!”我的思绪已是千里之外……

是啊,做幼儿园老师可真是难!即要哄哭的孩子,又要保护其他孩子,特别是孩子的心灵。在回家的路上,我一路无语,在孩子的这件事中,孩子会不会为了能吃到糖,下次他也哭?老师是不是有更好的处理方法?

其实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说:“谁不哭我就奖给谁吃!”这样自然而然的就能让哭的孩子停下来。或许先奖给不哭的孩子,然后说:“你们看这几个孩子不哭,他们有糖吃了,你们不哭,你们也有的!”这样也许也能启到一个榜样的作用。或许我们可以不用物质的奖励,老师用言语的指导孩子也是能被讲通的。

我想对老师说,请给不哭的孩子一个拥抱!

宝宝,不可以再哭了


为了让宝宝尽快拜托(baituo)初入园的抗拒行为,尽快适应陌生的环境,父母除了要与宝宝多沟通,还可以多和老师交流(jiaoliu),再利用(liyong)一些方法(fangfa),相信(xiangxin)可以有效(youxiao)减少(jianshao)宝宝哭闹情形的产生,让宝宝在愉快(yukuai)的心情中度过(duguo)幼儿园的生活。

1、事先(shixian)熟悉

宝宝有时候是因为不适应新环境才哭的,所以在把宝宝送倒幼儿园之前,应该先带宝宝去参观(canguan)幼儿园,或者经常带宝宝到公共场合(changhe)和其他的小宝宝一起(yiqi)玩耍(wanshua),让宝宝完成心(chengxin)理上的过渡,这样宝宝上幼儿园后,才不会因为不适应而哭闹。

2、建立安全感

刚开始带宝宝到幼儿园时,当你准备(zhunbei)离开(likai)时,一定(yiding)要先和宝宝告别(gaobie),告诉(gaosu)宝宝等到他放学时再来接他,让宝宝有很好的期待(qidai)。若宝宝不停地哭闹,请尽量安抚他。另外,将宝宝日常的生活情形和宝宝的一些固定习惯告诉老师,这样万一宝宝在幼儿园哭闹老师也能更好地安抚他。平时(pingshi)多了解宝宝在幼儿园的状况(zhuangkuang),适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养方式。

3、亲密(qinmi)接触

当宝宝因为不愿意(yuanyi)进入幼儿园而出现哭闹或不安的情绪时,可以和宝宝进行(jinxing)亲密的接触,抱抱宝宝,亲亲宝宝,让宝宝觉得安心,自然(ziran)可以减少他哭闹的情形。

4、转移注意(zhuyi)力

一开始接触新的事物时,有些宝宝会出现急躁(jizao)、害怕等种种负向的情绪反应,这个时候,可以利用一些方式来转移他的注意力。建议父母可以替宝宝准备他平时喜欢的玩具或物品让宝宝带到幼儿园,当宝宝出现哭闹的行为时,这些东西可以转移宝宝的注意力,安抚他的情绪。

5、满足要求

有些宝宝哭闹是因为肚子饿,或是想要一些东西,而没有人满足他才哭闹的。不要宝宝一哭就马上(mashang)责怪(zeguai)他,了解宝宝的需求,适当(shidang)地满足他的愿望(yuanwang),可以减少宝宝哭闹的情形。

结语

其实只要照顾者多注意观察(guancha)宝宝的性格(xingge)和生活习惯,给予正确(zhengque)的指导(zhidao),宝宝在幼儿园哭闹的情形会越来越少,渐渐(jianjian)恢复(huifu)欢声笑语。

孩子你可能一生都找不到特长,但那都没关系


那天,你玩溜溜球,回来时脸上挂着泪。

到家以后闷闷不乐。

我问你为什么,你并不回答。

等夜里到了入睡时间,我给你盖好被,亲亲你的脸,你突然问我:“妈妈,我有什么特长?”

我愣住了,不知怎么回答。“怎么说?”

你说:“妈妈,我们班的小朋友都有溜溜球,所以我让秀才给我买个溜溜球。等我拿到溜溜球,我才发现,我不会玩。”

我笑了:“不会玩没关系,只要你想玩,肯定能学会。”

你说:“可是我已经练好久了!”

我问你:“你的好久是多久?”你答,一个下午。

我大笑。

我告诉你宝贝,你每天练半小时钢琴,还总是去大便,练的时候三心二意,时而跪,时而站,你问我,我为什么还没有朗朗弹得那么好?

我答,因为你没有朗朗练习得多。

你又问我,如果我跟朗朗一样练习,我就是钢琴家吗?我答,不一定。得看你有没有天赋。你问我,什么是天赋?我答,就是特长,是上天在你出生时候就发给你的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今天,你问我,你有什么特长。

好吧,孩子,我回答你:我不知道。

我努力找你特长的门,送你去画画,送你去弹琴,送你去打羽毛球,送你去学游泳。有时候你很喜欢,可练习了一段,你就不想去了。我尊重你的选择,我把你的不想练,归于你没有这方面的特长。

有些家长,会逼着孩子学习他们不擅长的东西,不喜欢的东西,比方说奥数,英语,演讲。我什么都没有强迫你做,因为根据我自己的成长,我发现,我对很多事情有兴趣,但都没有深入下去,直到有一天,我发现用笔书写文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我给你爸爸写了好多情书,很可惜都丢失了。如果你爸爸还保存着的话,等我死后,搞不好变成你其他弟弟的遗产。虽然,我肯定不希望这样。

我在自己意识到我喜欢用笔抒发情感,并且很擅长以后,就再也没有放下过。我上课写,下课写,出去玩写,呆在家写。我可以很安静地呆一个月,什么都不讲,因为我把话都写成了文章——还变成钱了,在我活着的时候。

我观察过你,你很像你的父亲——天生聪明,一学就会,别人还在懵懂的时候,你已经了然于胸了,这是你的优点,但同时是你的短板。你会个皮毛以后,就不太想往下钻,你把时间花在玩上。

你听过的歌,自己会从IPAD上搜索并下载,无论中英文,这点让我很诧异!因为那些电影插曲,我既不知道名字,也不会旋律,我不知道你怎么找到搜索关键词的。

你想要学的医学知识,已经超出我的范畴,你会自己在网上找视频,找文章,哪怕字都没认全,你也能猜出大概,我到现在都记得你大喊“止咳平瑞(喘)汤”。

妈妈能帮你的,是给你打开每一扇通往特长的门,然后你自己瞧一眼,最终,你一定会选出一条你喜欢的,能够坚持久长的道路,成为那个领域的佼佼者。你天资原本就很高。

妈妈最近老有紧迫感,刚看到的消息,有个小姐姐只16岁,就获得了进入世界顶尖学堂的门票;还有个小哥哥,才14岁,就找到了检验胰腺癌的方法;我掐指一算,娃呀,你剩下的时间不多啦!你咋还无知无觉地打游戏看喜羊羊呢?

妈周围的同伴们,每年都上网报喜,这家考取了哥大,那家进了清华。妈妈只有羡慕的份儿,妈总是怯生生跟大家说,最不济,我儿子能上电影学院啊!

妈妈跟别的妈妈相比的特长是,我有足够的耐心等你成长。

你长第一颗牙的时候,都11个月大了。已经满地爬。我到现在都记得你爬过卧室,爬过走廊,爬到客厅,爬到妈妈坐的沙发前,示意我给你一根手指,你用初露牙尖的牙床,重重地咬了我一口,告诉我你长牙了。

妈妈多高兴!好多孩子四个月就开始长牙,在你出生的短短生涯里,妈妈就要耐住煎熬,扛住周围人所有唠叨,不给你乱吃补品帮助你长牙。

今年你9岁,乳牙才脱了六颗。你的同学们中班就开始脱了,现在满口恒牙。我又在煎熬。我想,每个人有自己的弹道,你会按照自己的轨迹,旋转出黑暗奔向阳光。

所以,我做好准备,你可能这一生都找不到特长,或者跟妈妈一样,26岁开窍,30岁就成名了。随你。开心就好。

即使没有特长——像绝大多数人一样,他们一生都没有找到比别人优秀的地方——那也没有关系。

只要你善良,诚实,可靠,一定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其他的,并不重要。

孩子,老师不能把你怎样,但外面的世界可以!


这是一个真实的事情:两名高中男生围殴老师,还对着镜头嘶吼:“我是学生,你们能把我怎样?”这就是被《未成年人保护法》喂得无知无畏的初生牛犊!

我有一个学生,喜欢钻研奥数,却走路慢慢吞吞总爱迟到,同学给他起了个雅号叫“奥特慢”。后来他被父母送到英国念高中。有一次回国,他给我们讲了个经历,却对自己感触很深。

原来他假期去一家华人开的中餐厅打工,结果第一天上班就迟到了五分钟,于是被解雇了。他没有想到,第一次因为迟到所受到的严厉惩罚,竟是丢了饭碗。而最令他醍醐灌顶的,是那个华人老板的最后忠告:“小伙子,如果我不解雇你,你就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残酷!”

在中国式教育的娇宠之下,让学生罚站也如走钢丝,迟到自然可以逍遥法外。但多年以后,因一种积习所引发的重创,这该是多么痛的领悟啊!

记得多年前,当班主任,处理过一起校园单车失窃案,案情很快就水落石出,主演就是班上的一个熊孩子。单车物归原主后我将他和他的家长叫来,准备和犯错的孩子和家长好好聊聊,他的父亲却说:“我们家不差钱,孩子就是一时贪玩,说多了会伤害他的自尊。”也许,这位天真的爸爸认为,有钱即不算窃,贪玩就不犯法。如果有一天,比尔盖茨突发奇想去难民营行窃,那就只能当做过家家吗

其实,我只是想叮嘱一句——孩子,长大之后没有儿戏,校园之外没有温室!请记住,外面的世界不会轻易原谅你!

是的,亲爱的孩子,老师是不能把你怎样,但外面的世界可以。家长,你可以原谅孩子,但外面的世界不会轻易原谅。孩子的成长没有儿戏。

有个新闻:一名中国留学生为了和女友约会,未经同意,私自闯入女友的寄宿家庭,被警察以“私闯民宅”的罪名逮捕了。这个热恋中的大孩子怎么都没有想到,一次浪漫的约会竟会约来荷枪实弹的警察。

校园里的温和与包容,让我们已经习惯了肆无忌惮地侵犯别人的领地,可以把同桌的课本藏起来,可以在别人的背后画乌龟。但外面世界的秩序和文化却各不相同,所以,这次你不是被警告了,你被捕了!

我们总希望孩子学习高精尖的东西,但损失的是家教和门风,是做人的常识与底线。有一次聚餐,朋友带着孩子,孩子爬上桌,像飞轮一样转动菜台,什么好吃就往自己嘴里抢,大人根本没办法伸筷子。我问朋友,你不管管孩子?他说,现代教育要解放天性,不能拿老一套束缚孩子。

他没有想过,一个孩子最后是要成为公民的,是要进入社会的,如果漠视别人的存在,当别人的权利受到伤害的时候,他的天性能保证他一生的幸福吗?如果一个孩子没有被自己的爹妈管教,那他被社会修理的时候会付出怎样的代价?

所以说,好门风能教我们做人的涵养。好门风一代一代的传承,能让我们在这个迅疾变化的时代里,找到内心不变的温暖,找到属于自己的真正的人生价值和秩序。

没有父爱,孩子可能心理失衡


没有母爱的孩子固然不幸,但只有母爱,没有父爱的孩子同样可怜,甚至还可能出现种种心理失衡的症状。母爱不能替代父爱。

“照料孩子与父亲无关”的“局外人”观点,不是误解便是偏见。其实,婴儿刚刚呱呱堕地,就渴望父爱了。当孩子出生第二个星期后,大多数婴儿留意父亲的嗓音,甚至模仿父亲的举手、伸手等简单动作。大多数孩子对与父亲进行的特殊的游戏,如上抛,用劲拥抱,快速奔跑等,更是情有独钟,而且也能体会到父亲特有的“阳刚之气”。

调查显示,即使孩子尚处于“朦朦胧胧”的婴儿期,缺乏父爱也会出现种种症状,诸如烦躁不安、夜哭不眠、食欲减退、抑郁易怒等等。心理学上认为这便是“父爱缺乏综合征”。

各国儿童心理健康专家都对与日俱增的“父爱缺乏综合征”投以关注的目光,并加紧有关的专题研究。研究表明,缺乏父爱的孩子年龄愈小,罹患“综合征”的危险便愈大;男孩的危险比同龄女孩大1—3倍;而且,在双亲俱全但父爱缺乏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患上“父爱缺乏综合征”的可能性更大。研究统计数据还显示,少时患“父爱缺乏综合征”的中学生,辍学率比一般孩子高2倍,犯罪率也高2倍;如果是女孩,长大后成为单身母亲的可能比一般女孩高出3倍。

爱可以用什么方式表达


一位美国爸爸如是说:

▲我会常常用又大又暖的毯子裹着女儿,带她到庭园里,让她坐在我的大腿上,我们一起观赏月亮和星星,这对我们俩来说是最美好的时候。

▲我给我的每一个孩子都保存了一本他们四到九岁的日记。我让他们知道,我是多么地爱他们。没有这些记录,他们的一些重要瞬间,美妙时刻将很容易遗忘,也靠着这日记,他们成长中的趣事、思想、乃至“恶作剧”都能如实地记录下来。

▲记得在我还是小孩的时候,我的父亲常双手握住我的手,目光凝视着我,然后握我的手三次,好像对我说:“我爱你。”现在我也用同样的方式,试着握住我女儿的手,女儿会用双手回握我,我非常激动。

一位美国妈妈如是说:

▲我是一个工作的妇女,每天不得不很早地离开家,我的小宝贝们很少能对我说“再见”。为了能让他们知道我有多么地爱他们,每天早上离家前,我现行悄悄地进入他们的房间,给他们每人脸上一个深深的吻,到孩子们起床时,会从镜子里看见妈妈留下的鲜红的吻,让他们知道妈妈是爱他们的,并向他们说“再见

▲每逢周末,我会把准备好的午餐放在一个野餐篮里,带着我的四个孩子举行一次美妙的活动。那一整天,就我和孩子们一起散步、放风筝、玩球。我的小宝贝们知道,这是一周中最特殊的时间。

相关推荐

  • 杨澜: 我可以接受孩子失败, 但不能接受他没有尝试 我的女儿先是在一所公立小学读书,然后在北京的国际学校上中学。有一次我在餐桌上问她两种学校的教育方式有什么不同,她想了想回答说:“在本地的学校,老师总是让我们别犯错误;在国际学校,老师鼓励我们不要怕犯错...
    2021-01-25 阅读全文
  • 不上幼儿园可不可以? 论坛里经常有这样的讨论,家长觉得自己有能力有精力来安排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所以不需要去幼儿园。 或者有的人,不够自信,想和大家求证一下这样的想法是不是行得通。 不上幼儿园肯定是可以的,实际上很多孩子(甚...
    2021-07-16 阅读全文
  • 爱你无条件,但是有原则! 周末,我带孩子去超市,看见一个小男孩在缠着妈妈哭闹,仔细一听,是妈妈不允许孩子乱买零食,这位妈妈一怒之下冲孩子嚷嚷:“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啊?你再不听话,妈妈就不喜欢你了!”男孩的哭声并没有就此停住,反而...
    2021-08-28 阅读全文
  • 没有不可能读后感 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符合您需求的“没有不可能读后感”列表,我将在这里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供您选择。文字的力量是无穷的,书籍里蕴含的道理是教人受益终身的,当我们看过作者写的作品,并获得了一些启发之后。 读后感是通过文字表达自己阅读体验和心得的方式。...
    2024-08-19 阅读全文
  • 学习分辨可不可以吃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学习分辨可不可以吃》!学习分辨可不可以吃教案图片 【教案准备】 1、教学挂图《可不可以吃》。 2、各种糖果、小点心和饮料等。 3、和上述食物颜色、...
    2021-07-14 阅读全文

我的女儿先是在一所公立小学读书,然后在北京的国际学校上中学。有一次我在餐桌上问她两种学校的教育方式有什么不同,她想了想回答说:“在本地的学校,老师总是让我们别犯错误;在国际学校,老师鼓励我们不要怕犯错...

2021-01-25 阅读全文

论坛里经常有这样的讨论,家长觉得自己有能力有精力来安排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所以不需要去幼儿园。 或者有的人,不够自信,想和大家求证一下这样的想法是不是行得通。 不上幼儿园肯定是可以的,实际上很多孩子(甚...

2021-07-16 阅读全文

周末,我带孩子去超市,看见一个小男孩在缠着妈妈哭闹,仔细一听,是妈妈不允许孩子乱买零食,这位妈妈一怒之下冲孩子嚷嚷:“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啊?你再不听话,妈妈就不喜欢你了!”男孩的哭声并没有就此停住,反而...

2021-08-28 阅读全文

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符合您需求的“没有不可能读后感”列表,我将在这里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供您选择。文字的力量是无穷的,书籍里蕴含的道理是教人受益终身的,当我们看过作者写的作品,并获得了一些启发之后。 读后感是通过文字表达自己阅读体验和心得的方式。...

2024-08-19 阅读全文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学习分辨可不可以吃》!学习分辨可不可以吃教案图片 【教案准备】 1、教学挂图《可不可以吃》。 2、各种糖果、小点心和饮料等。 3、和上述食物颜色、...

2021-07-14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