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育儿心得:孩子的负面情绪如何疏导?

发布时间:2020-08-24 幼儿园孩子的游戏 教育孩子的听课笔记 教育孩子笔记

育儿心得:孩子的负面情绪如何疏导?

每个人都会有负面清绪,哪怕是小孩子也可能会有。这些情绪如果没有得到合理的宣泄,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威胁,因此家长要注意及时疏解、引导孩子的负面情绪,那么,孩子的负面情绪应该如何引导呢?

负面情绪“缠身”危害大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会遇到各种困恼,也会产生负面的情绪,但大多数人会克服这种倩绪,让自己生活得更好,所以负面情绪有时候反而可以激发你的正能量.但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他们并不是那么会排遣这些情绪。那么,这些负面情绪会对宝宝产生什么影晌呢?

很多时候,孩子在生活中流露出负面情绪其实只是他的一种表达方式,是想通过这些表达方式让身为家长的你重视,并帮他解决问题,所以不必将宝宝的负面悄绪想象得多么严重。但这种情绪如果得不到重视,没有进行及时的排遣时,这些负面情绪会“压”在宝宝身上,让他感觉沮丧,感觉不安全,甚至觉得生无可恋,所以家长平时要多关注宝宝。只有让他学会自觉避开烦恼、沮丧等消极情绪的困扰,实现情绪上“多云到晴”的转换,他才会更有勇气去面对以后,遭遇挫折失败始终积极进取,乐观向上。

负面情绪如何疏导

当孩子出现负面摘绪的时候,家长应该怎么办呢?关心宝宝的你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1.及时察觉孩子的悄绪。孩子跟成人一样,各种不开心的情绪后面都会有原因,家长要及时发现宝宝的负面悄绪,要及时问一下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出现,也许你自己不经常回家陪孩子也是他负面悄绪的导火索,所以,要经常陪陪孩子,倾听他的各种情绪和想法;

2.鼓励宝宝多交朋友。不善交际的宝宝大多性格抑郁,总会觉得孤独无助,负面情绪很容易找上门来,实际上。长时间沉浸在个人世界里对于宝宝的思维、眼界开拓也没什么好处,所以家长要鼓励宝宝多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多交一些活泼开朗的朋友,时间一长,宝宝也会变得开朗一点;

3.创建快乐的家庭气氛。家庭的气氛,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宝宝性格的形成。如果家庭气氛很紧张,爸爸妈妈之间的关系很不融洽。宝宝会感到害伯和恐惧,甚至产生其他不良情绪,这些情绪对于宝宝健康人格的塑造不利。一个充满了敌意甚至暴力的家庭,绝对培养不出开朗乐观的宝宝。所以,家长在日常生活也要多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如何教幼儿应对负面情绪?


导读:从事学前与特殊教育研究的张捷博士介绍,长期调查分析表明,成年人很多心理缺陷都源于幼儿时期的情绪问题长期得不到正确处理和疏导。幼儿在同龄人或是与成年人交流时,常常不知如何应对自己的心理冲突,这类冲突和矛盾如果长期不能得到疏导,有可能对孩子心理产生负面影响,最主要就是成年后对自己的心理情绪不能及时应对。

几乎所有幼儿园小班孩子都知道自己紧张时会口干、心跳加快、手心出汗,几乎所有小朋友都知道嫉妒是怎么回事。与孩子们细腻的感受相反,有70%以上的家长甚至一些幼儿园老师对小朋友哭闹知之甚少。一半以上家长认为孩子哭闹只是不开心的表现……日前,华东师大学前与特殊教育课题组公布了一项最新的专项调查结果。

家长应注意聆听孩子内心感受

全国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华东师大学前教育研究所所长朱家雄教授对记者表示,情绪与心理健康已经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代表着现代人的健康状况,“但过去人们往往忽视了幼儿实际上也和成人一样有丰富的情绪和心理。”他强调,现在绝大多数幼儿都被送入托幼机构进行培养,他们的内心情感与感受更需要成人的重视与聆听。家长应该重视对幼儿情绪方面的引导,这样才能教会幼儿今后正确面对自己的负面情绪。

幼儿常不知如何应对负面情绪

从事学前与特殊教育研究的张捷博士介绍,长期调查分析表明,成年人很多心理缺陷都源于幼儿时期的情绪问题长期得不到正确处理和疏导。幼儿在同龄人或是与成年人交流时,常常不知如何应对自己的心理冲突,这类冲突和矛盾如果长期不能得到疏导,有可能对孩子心理产生负面影响,最主要就是成年后对自己的心理情绪不能及时应对。

张捷在做课题时曾接触过一个小女孩,脾气非常暴躁。妈妈的解释是孩子“遗传”了爸爸和爷爷的坏脾气。在给这名幼儿做咨询时张捷发现,妈妈常常因为小事批评她,导致小女孩根本无法面对自己的小小失误,也无法面对自己心中很小的负面情绪。而爷爷和爸爸为小事常发脾气,也导致小女孩习惯了用发火或大哭来表达自己几乎所有的负面情绪。

幼儿并非什么都不懂

专家指出,目前在我国系统促进儿童情绪健康与社会能力发展的课程十分缺乏,不少父母往往更关注孩子语言能力、智力和体质的发展,而忽略他们情绪与社会能力的健康发展。专家特别提醒,父母千万不能抱有幼儿反正不懂的想法,应更细致地关注幼儿的内心冲突,而这些冲突常会从幼儿的生活细节中体现出来。父母可从孩子心理细节入手,及时处理幼儿不良情绪和心理冲突。

面对孩子的不良情绪,应该如何引导?


面对孩子的不良情绪,应该如何引导?情景一:

儿子**的头碰到爸爸的后背上,结果嘴角出血了。儿子哇哇大哭:“爸爸,你不好,我不能原谅你!”小爸还心疼儿子:“那你打爸爸一下,原谅爸爸吧?”儿子不依不饶:“我不能原谅你!”其实儿子是自已碰到爸爸的后背上,责任在自已。因为家长不忍心孩子哭而把责任揽过来,结果孩子心安理得的平静下来不哭了,但实际上这样做的结果对孩子特别不好,让孩子感受不到他应该承受的责任。我赶紧纠正了爸爸的错误,对儿子说:“怎么能怪爸爸呢?是你自已不小心撞到的,是自已的责任,不能埋怨爸爸!”小爸也马上认识到自已错了,赶紧附喝:“对呀,是你自已撞到的,不能怪爸爸!”但是又给儿子一个台阶下,马上说:“你打爸爸一下,就原谅爸爸吧!”结果儿子只是用小手拍了爸爸的胳膊一下说:“我原谅你了!”自已马上笑了接受了这个现实。

这是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情,面对孩子的这种情况,相信很多人都会像小爸一样去做,但是这样做的后果久而久之就让孩子分不清自已应该承担的责任,遇到问题还会推卸自已应付的责任,长大后也会是个没有责任心的人。所以有时说生活无小事,从任何一件小事情中都可以学到东西,培养孩子的优秀品德也是从生活中的小事抓起。

情景二:

儿子**这几天搭积木时非常钟爱那几个蓝色的小块,非常凑巧的是那些蓝色小块是个单数,所以摆到最后就有一个剩下。儿子非常伤心,大喊着:“为什么总是少一块呢?”昨天晚上为了这个还哭了。嘴里嚷着:“超市里的叔叔阿姨不好,我要打死他们呀!”我不解,问他:“为什么呀?”“因为超市里的阿姨卖给我少了一块?”这是典型的推卸责任找理由。我抱起他在客厅里转悠,听他不停地报怨:“这个不好,那个不好,我要打死他们!”最后都涉及到警察了,刚开始我除了问他‘为什么’外就不说其它话,等他稍平静下来,我带着惊喜开心地说:“为什么是少一块呢?是多给你一块呀?”“是吗?是多一块呀?”儿子明显不相信问道。“当然喽!每次搭时不都剩下一块吗?那就是多的呀!不是少一块,是多一块,对不对?”“噢,是这样!原来多一块呀!”他终于有些相信了,很快心情就开朗起来,趴在我肩上亲热地搂住我笑。后来又玩积木时就没嚷着“少一块!”的话。

小孩子就是这样,想法很单纯,在他心里认准的就是少一块,但其实这也是我们成人所说的心态问题,甚至可以说是乐观和悲观的区分。换个角度换个思维换个方式,同一个问题就会是不会的结果。孩子的这种情绪如果不及时纠正,长大就有可能发展成为典型的悲观主义者。所以出现这样的事情,要鼓励孩子换个角度去看问题,让他走出这个怪圈,引导他走向乐观向上的思维上来。

后来在睡觉时我又给儿子讲道:“遇到问题首先要考虑怎么去解决,不能怨天尤人,更不能想不明白而去伤害他人,钻牛角尖悲观得难以自拔,换个角度想想可能会收到另外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就像不是‘少一个’而是‘多一个’一样!”儿子听了我的话,竟然一声不吭地听完后说:“知道了,妈妈,晚安吧!”

这两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孩子的不良情绪,任由其发展安抚他,可能会让他平静下来,但是长期发展的结果会对他的性格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会影响他的健康成长。所以不要怕孩子一时的不快,该说明的得说明,让他认识到问题出在哪里,相信几次下来后孩子会认识到自已的责任和看问题的态度。长期来看,孩子才会有健康的人格发展。

因小失大,生活中无小事,说的都是这个道理呢。

如何面对孩子的不良情绪?


如何面对孩子的不良情绪?儿子遇到不高兴的事就大喊或者发脾气,这样的事曾困扰我多时,给他讲道理吧,这种时侯他根本听不进去,旧嚷不误,任由他不理会,他会叫一段时间甚至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满脸通红。这时我都等他平静下来后再讲道理,但是对儿子来说印象不深刻,到时还会再犯呀!

上面所说的情况,其实小时侯很少发生,只是到了幼儿园之后,刚开始我以为是到幼儿园不适应或者说在外面无法发泄,回家后才有所表示,但几次下来,我觉得问题点不对,几次讲道理,但效果不大。

昨晚我们早早吃完饭,带着小自行车出去骑,天渐渐黑了,他的情绪也变得烦躁,几次下了车嚷着:“我不喜欢黑天呀!把月亮摘下来炒了吧?”我一听乐了赶紧接过去:“你很有创意呢?怎么才能把月亮炒得好吃呀?”“先把月亮切成块,然后加点葱姜蒜爆炒!”想了一下又补充,“还是再加点鸟肉吧?”“鸟肉?什么鸟呀?”我不解,儿子一听笑了:“不告诉妈妈,这是秘密!”我们笑作一团,儿子靠在我身上。我趁机说他:“儿子,你都是男子汉了,要调整好自已的情绪,天黑天亮,日月更替都是很自然的事情,我们人类无法改变,无论是白天黑天都好呀!白天工作,晚上休息,对吧?”儿子想了想点点头。后来又玩了一会,或许是没玩够而天又黑了吧,他又说起黑天的坏话了,又有点耍赖的感觉。这次我看着他蹲下身来说:“天黑了不好,我儿子都没玩够呀!”儿子一听我说连忙接上:“不对妈妈,天黑了,我们回家吧?”他倒来了个一百度大拐弯。我们拉着小自行车高高兴兴地回家,连上六楼他都自已上去,还给我唱了歌。

这让我很感慨,为什么以前发生这样的事,我说了同样的话效果不好。这次是因为我和儿子产生了‘共鸣’,我理解了他的感受,‘悲情或同情教育’顺着他的感受说,他一下子就心坦荡了。我这才想起,前几天看《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这本书所说“和孩子沟通要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之上,另外,还要有技巧:需要a同时照顾孩子和父母的自尊;b要先说出表示理解的话,然后再提出建议或意见。”这句话说得是多么的正确!!书没少看,但应用起来却总是不能利用到点上。这次总算用对了。沟通很需要技巧呀!

晚上洗完澡,他提出想玩回积木,我答应了他,他坐在床上摆着,过了一会儿好像有些困了,摆的积木倒下了,他又嚷上了:“怎么就光倒呀?站不住呢?”我看着他:“是呀,是原因呢?动动脑筋吧?”他看了我一眼,“妈妈,你抱抱我吧?!”“行,来妈妈抱!遇事不能急,要先动动小脑袋想一想!”我说他,他靠在我身上说:“我又忘记了!”我一听真乐了,瞧瞧这小子,已经开始接受我的教育了。我抱起他在地上转了几圈,然后放下他,他高高兴兴地收拾好积木,又玩了一会橡皮泥,又重新洗漱,听了故事睡去。

想想,面对孩子的不良情绪,家长首先要冷静,先同情说出他的感受,然后再提建议,有时也可以说出一些轻松的话或者只是抱起他,拍拍他的肩膀,他都会安静下来,这时再趁机讲道理,往往效果最好。

孩子一天天长大,要允许他犯错误,允许他发泄,只是要教会他学会如何控制和调整改善所谓的不良情绪,这才是最主要的事情。和孩子一起经历这些成长中的事情,感觉自已重生一样,有时连自已都觉得和儿子一起在成长呢。

育儿心得:如何面对调皮孩子


育儿心得:如何面对调皮孩子

从古至今,教育一直是一个备受重视的话题。如何教育好孩子,尤其是如何去教育和面对调皮孩子,让很多家长和老师很头疼。下面我就运用教育学的方法来具体谈谈。

其实,孩子多动、调皮是很正常的现象,家长和老师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不能因为孩子调皮就一通乱骂甚至拳脚相加,但也不能一味溺爱没有底线,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好一个度,在这个度的范围内允许孩子调皮,允许孩子去遵循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去做一些事情,这很重要。设想一下,如果你的孩子特别听话,你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平常唯你是从,没有自己的主张,唯唯诺诺,胆小怕事,沉闷无趣,你会喜欢这样的孩子吗?我想你肯定不会喜欢的,所以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要教育,去纠正他一些不好的行为和习惯,但同时也要跟孩子一点自由的空间,让他慢慢的自己养成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他今后的成长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其次,对于老师老说,每天要面对那么多学生,不可能天天被一些调皮的学生弄得焦头烂额吧。我这里也有一些办法。第一,不要以淘气孩子为中心,有时候可以冷落他。因为有的调皮孩子淘气就是想引起你的注意,想让你去重视他,你如果在他调皮的时候去在全班批评教育他,他非但不会觉得羞耻,反而可能会因此感到骄傲自豪;第二,家校联合教育孩子,因为孩子就两个地方,家里和学校,所以如果有一方对孩子没有严加管教的话,就有可能产生1-1=0的效果,那样可能我们老师进再多的努力也是枉然,就是要加强学校和家庭的沟通,这样我们才可能会产生1+1》2的效果,所以这一点很重要。

最后,我觉得就是要抓住调皮孩子的心理,这些孩子一般是自尊心强,好面子,又或者是由于某些因素对自己自暴自弃,想通过一些手段去寻找刺激。因此,我们需要在与孩子的沟通中,不断去推敲孩子的心理,然后对症下药,从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去引导他,终有一日他会变成一个活泼又不失懂事,独立又不失可爱的乖孩子,也祝愿你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家长或老师,祝你早日成功!

育儿心得:如何引导孩子学习


育儿心得:如何引导孩子学习

我在刚刚怀锡锡时,就开始买一些育儿方面的书看。其中,很偶然的一次机会读到孙瑞雪老师的《捕捉儿童敏感期》,我觉得孙老师的很多观点很有道理,于是碰到一些问题就会按照书上的说法去尝试。锡锡从小就对数字敏感,记得7-8个月大的时侯,每次抱他上下楼时,他都会指着数字让我读给他听。后来,我们就帮他买了蒙台梭利的教具给他玩,因为这些教具都是木制的,而且能很直观的跟数学对应起来,他玩得不亦乐乎。再比如3岁半的时候,突然对音乐很感兴趣,而且愿意听奶奶喜欢唱的那些经典老歌,于是我们就帮他买了一个移动小音箱,他随时可以拿着音箱听。

锡锡阅读敏感期的到来大概是2岁半的时候,有一天爸爸朋友送了一本绘本《我不知道我是谁》,锡锡特别喜欢看,晚上睡觉前在床上让妈妈给他读,读完一遍还让读,真的是百读不厌。等到3岁上幼儿园,老师家访时竟然能一字不错的读给老师听。自从读了《我不知道我是谁》后,就开启了读绘本的模式,整个幼儿园阶段都是在读绘本,还经常被老师邀请给小朋友们读。到了小学阶段,突然有一天,锡锡对妈妈说:“妈妈,以后别给我买绘本了,我觉得太简单了,我喜欢读字多一点的书。”于是,这个阶段又喜欢上了外星人、百科等方面的书。百科类的书大多是到网上买的,而外星人的书主要是去图书馆借阅。整个幼儿园至小学二年级,锡锡大概读了400本书(自己买300本左右,图书馆借100本左右),除此之外,还订阅了一些杂志。现在阅读已经成为锡锡的一个爱好和习惯。我们家里随处都摆着书,锡锡随时随地都可以阅读。

总结下锡锡阅读的方法就是:

首先,根据锡锡每个阶段的阅读特点选书,比如上小学之前喜欢读绘本,那就买绘本。但是绘本也有很多主题,如果某个阶段喜欢小猫主题的,就买跟猫相关的绘本;某个阶段喜欢花卉主题的,就买跟花有关的绘本;某个阶段喜欢恐龙主题的,那就买跟恐龙相关的绘本;

再次,给锡锡创造一个家庭读书环境,我们家不管是卧室还是客厅,随处都放着书,让孩子随时能够拿到书读;

最后,适当的阅读引导,锡锡上小学之前每天晚上大部分都会有一个小时的阅读时间,可能那个时候真的是阅读敏感期,所以我就抓住这个机会,陪伴他阅读。等到上了小学,他不需要陪伴阅读,同时,也不喜欢妈妈读给他听了。所以你只需要把买好的书推荐给他,有时候,我选的书他不一定喜欢看,比如四大名著,刚买回家,锡锡说:“妈妈,我不喜欢看这种类型的书,我喜欢看外星人的书。你以后别买这种书了。”我就说:“好,明天我去退掉了。”嘴巴上虽然这么说,但我还是悄悄的把书放到书柜里了,过一段时间,他居然拿出《西游记》看,还说:“这本书真好看。”我不禁偷偷地乐了。

总的来讲,我们作为家长,首先要帮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让孩子觉得读书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在书上能知道很多在生活中不知道的知识。然后给孩子创造一个阅读环境,那么孩子自然就喜欢阅读了。

我觉得,如果我们能够帮孩子顺利度过每一个敏感期,孩子的内心会很平和。不会轻易发脾气,遇到什么事情都很听商量。

进入小学后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因此学习方法就很重要。锡锡每一科采用的学习方法都不一样。比如

语文:把写作作为重点培养。我们家很重视周末的户外活动及其他的走出家门的活动,尤其重视每年的家庭旅行。因为,在我看来,写作是需要素材的积累的,而走出家门,是积累素材的最好方法,特别是每年旅行后,都会请锡锡写一篇游记,素材的积累+广泛的阅读+平时的练笔,我想,写一篇合格的作文应该是容易做到的。

英语:要磨耳朵。我觉得英文的学习说到底就是一个先输入再输出的过程,就像小孩子学讲话一样,他需要将近两年的输入,差不多2岁时才能讲话流利。因此,英语要多听。就像锡锡,一首英文歌,如果连续听半个月,大部分都能自己唱出来。再比如,英文版的《白雪公主》,锡锡听了一个学期,居然都能读出来了。如果想让宝宝不经过汉-英的转换直接能说出英语,可以配合着自然拼读法的学习。总之,多听+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好英语不难!

数学,要进行知识面的拓展。意思是课本是基础,尤其是计算题一定要熟练,锡锡在一年级期末数学没有考到满分,就是因为计算题马虎。然后,再帮孩子买一本跟教材配套的课外书,这本书最好是题型与课本相似,但难度要比课本大,每周可以做一两道,主要是为了拓展孩子的思路。另外,学数学要多折腾,比如上周锡锡遇到一道小猫分鱼的数学题,读了三遍题还是搞不明白啥意思。于是,我们就让锡锡自己扮演小猫,拿一些吃饭用的筷子充当小鱼,演示了几遍自己就明白了,从中知道要求什么,已知什么。课外题型拓展+勤于演练,是可以学好数学的。

相比于学习知识,其实我和爸爸更重视锡锡一些品质的培养。比说到做到,比如守时,跟别人约好了时间不要迟到。再比如要诚实,如果你不愿意做什么,可以跟别人说明原因,但一定不能撒谎等等。人品对一个人的成功很重要。

同时,我们也希望锡锡长大后能做一个快乐的人,能做一个能感受幸福的人。因此,我们也很重视能够为自己增加乐趣、陶冶情操的一些能力培养。比如,我们会请锡锡坚持一项体育运动,从二年级开始踢足球,到现在已经坚持快一年了。这个暑假打算学会游泳,希望每周能够游一次。我们请他学这些不是为了打比赛而去学,而是让他感受到运动的乐趣,在运动中培养他的耐力。让他知道运动会让自己更加有活力,身体更加健康。再比如,我们会支持锡锡参加学校的合唱团,接下来,也会打算学一门乐器。我觉得音乐对一个人大脑的训练及心情的愉悦很重要。会让自己更有艺术气息。

平时,也很注重对锡锡做家务的培养,比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自己收拾书包,自己洗红领巾,自己房间的垃圾自己倒。每年过生日,都会请锡锡为家人做一道菜,例如,7岁生日时,学做凉拌青瓜,8岁生日时,学会做西红柿炒蛋。

另外,我们会很平等的与锡锡相处。他能自己做决定的事情,就尽量请他自己做。比如在预算之内买什么样的衣服,每天穿什么样的衣服、穿几件,买什么样的牙膏牙刷等等,他都可以自己决定。有些事情不能由他决定,也请他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然后再一起商量决定。因为,毕竟孩子总有一天要远走高飞,希望那时候的他,能够独立,能够顶天立地!

我想,作为父母我们就做一个辛勤的园丁就好,及时地浇水、施肥、松土、剪枝,静等开花结果。即使它不开花也没关系,可能他将来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相关推荐

  • 如何教幼儿应对负面情绪? 导读:从事学前与特殊教育研究的张捷博士介绍,长期调查分析表明,成年人很多心理缺陷都源于幼儿时期的情绪问题长期得不到正确处理和疏导。幼儿在同龄人或是与成年人交流时,常常不知如何应对自己的心理冲突,这类冲...
    2021-10-13 阅读全文
  • 面对孩子的不良情绪,应该如何引导? 面对孩子的不良情绪,应该如何引导?情景一: 儿子**的头碰到爸爸的后背上,结果嘴角出血了。儿子哇哇大哭:“爸爸,你不好,我不能原谅你!”小爸还心疼儿子:“那你打爸爸一下,原谅爸爸吧?”儿子不依不饶:“...
    2020-10-30 阅读全文
  • 如何面对孩子的不良情绪? 如何面对孩子的不良情绪?儿子遇到不高兴的事就大喊或者发脾气,这样的事曾困扰我多时,给他讲道理吧,这种时侯他根本听不进去,旧嚷不误,任由他不理会,他会叫一段时间甚至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满脸通红。这时我都等...
    2020-11-27 阅读全文
  • 育儿心得:如何面对调皮孩子 育儿心得:如何面对调皮孩子 从古至今,教育一直是一个备受重视的话题。如何教育好孩子,尤其是如何去教育和面对调皮孩子,让很多家长和老师很头疼。下面我就运用教育学的方法来具体谈谈。 其实,孩子多动、调皮是...
    2020-08-17 阅读全文
  • 育儿心得:如何引导孩子学习 育儿心得:如何引导孩子学习 我在刚刚怀锡锡时,就开始买一些育儿方面的书看。其中,很偶然的一次机会读到孙瑞雪老师的《捕捉儿童敏感期》,我觉得孙老师的很多观点很有道理,于是碰到一些问题就会按照书上的说法去...
    2020-07-27 阅读全文

导读:从事学前与特殊教育研究的张捷博士介绍,长期调查分析表明,成年人很多心理缺陷都源于幼儿时期的情绪问题长期得不到正确处理和疏导。幼儿在同龄人或是与成年人交流时,常常不知如何应对自己的心理冲突,这类冲...

2021-10-13 阅读全文

面对孩子的不良情绪,应该如何引导?情景一: 儿子**的头碰到爸爸的后背上,结果嘴角出血了。儿子哇哇大哭:“爸爸,你不好,我不能原谅你!”小爸还心疼儿子:“那你打爸爸一下,原谅爸爸吧?”儿子不依不饶:“...

2020-10-30 阅读全文

如何面对孩子的不良情绪?儿子遇到不高兴的事就大喊或者发脾气,这样的事曾困扰我多时,给他讲道理吧,这种时侯他根本听不进去,旧嚷不误,任由他不理会,他会叫一段时间甚至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满脸通红。这时我都等...

2020-11-27 阅读全文

育儿心得:如何面对调皮孩子 从古至今,教育一直是一个备受重视的话题。如何教育好孩子,尤其是如何去教育和面对调皮孩子,让很多家长和老师很头疼。下面我就运用教育学的方法来具体谈谈。 其实,孩子多动、调皮是...

2020-08-17 阅读全文

育儿心得:如何引导孩子学习 我在刚刚怀锡锡时,就开始买一些育儿方面的书看。其中,很偶然的一次机会读到孙瑞雪老师的《捕捉儿童敏感期》,我觉得孙老师的很多观点很有道理,于是碰到一些问题就会按照书上的说法去...

2020-07-27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