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观察手记是家园沟通的桥梁
发布时间:2020-07-01 幼儿园游戏的观察 幼儿园家园活动的方案 什么是幼儿园的游戏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幼儿园观察手记是家园沟通的桥梁”,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教师观察手记,是在许多幼儿园中比较常用的一种记录形式,教师通过观察手记的纪录了解儿童的进步与问题,并与家长沟通。
家长通过读教师观察手记,了解宝贝在园的情况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观察手记1
飞飞虽然是新来幼儿园的小朋友,但是她快4岁了,已经上过其他的幼儿园。
来到新的环境,飞飞没有表现出哭闹的现象,每到午休时,飞飞比较难入睡,她总是跟老师说她不想睡。
老师就会拿给她一本书,让她坐在床边看,休息一会儿。
还有几次,班里的老师有时候就拍她睡觉。
持续几天,飞飞早上来园情绪一直不是很好。
妈妈告诉老师,她是为中午睡觉的事情发愁。
家长的疑问:这个幼儿园是飞飞自己选择的。
刚来那几天,她的情绪还不错。
可这几天,她总是跟我说中午不想睡觉的事,好像这件事对她很有压力。
她每天总跟我念叨,我也挺烦的。
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宝贝的睡眠时间有个体差异,而且三四岁的宝贝相对于两三岁的宝贝,睡眠时间会明显缩短。
所以,幼儿园会给4岁以上的宝贝重新安排午休时间,每天吃过午饭,还要求他们休息一会儿。
到下午一点半时,睡不着的宝贝可以起来,有老师陪同做安静的活动,不强迫他们中午必须睡觉,他们午睡的压力也就没有了,而且中午可以做一些好玩的事情。
这样,中午的时间对于他们来说会变得有吸引力。
对于不午睡的宝贝,家长可以在晚上让宝贝早点入睡,以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观察手记2
豆豆最近在幼儿园的活动量增加了,跟着小朋友跑来跑去的。
每天下午家长来接后,还要在幼儿园的院子里再玩一会儿,回到家也要在小区里和其他小朋友玩,每天总是精力充沛。
晚上回到家,已经在幼儿园饱餐过一顿的他,看到家人吃饭,又跟家里人一起吃,而且吃了很多。
家长的疑问:豆豆回家又吃了这么多,是不是下午在幼儿园吃饭没吃饱啊?
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宝贝入园后,每天三餐两点,吃饭比在家里规律,而且幼儿园每天下午是4:30左右吃饭,而家里一般都是7点左右吃晚饭。
这个时间距离他在幼儿园用餐已经3个小时过去了,吃完的东西经过这么长时间也基本消化完了。
所以当他看到家人在吃饭,还很有食欲地跟着又吃了很多。
幼儿园里有很多这样的小朋友每天晚上回到家里,还要跟家人再吃一顿。
观察手记3
小勇快4岁了,最近他总爱和班上其他年龄相仿的男孩子在一起模仿“奥特曼”的样子打怪兽。
可宝贝的动作轻重控制不好,有的时候,就会打到别的小朋友,于是经常有小朋友来找老师,说“某某打我了”。
家长的疑问:小勇特别爱看“奥特曼”的光盘和书。
在家时,不管他高兴还是不高兴,总是模仿“奥特曼”的动作打打闹闹的,我们也很怕他会伤到别人。
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宝贝也有自己崇拜的偶像。
有的崇拜“孙悟空”,有的崇拜“天线宝宝”,宝贝们在生活中经常会模仿偶像的动作和语言。
家长在给宝贝买光盘和书籍的时候,一定要有选择性,而且要给予适当引导。
在幼儿园,老师也经常会提醒小朋友,可以和小朋友闹着玩。
但当别人表示不愿意这样,或你的动作让他不舒服时,就要立刻停止这样做。
不知道本文“幼儿园观察手记是家园沟通的桥梁”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编辑推荐
让孩子成为老师和家长沟通的桥梁
眼下正是农忙时节,村里的人趁着天气好,都忙着晒麦子。忙碌的同时流露着丰收的喜悦。可是这一晒不要紧,把宽宽的大路挡住了三分之二,家长在接送孩子的路上自然多了一些障碍。
园里通过开会决定印制《致家长的一封信》,提醒家长在接送孩子的路上注意安全。离园前,我同往常一样还是对孩子们进行最后十分钟的安全教育。今天的安全教育当然就是麦收时节的安全问题了,正好这些问题在《致家长的一封信》里都包含了。于是我灵机一动,为何先不发这一封信,先让孩子与家长交流老师所嘱咐的安全问题呢。比如,当爸爸妈妈推车时;当爸妈妈在路上遇到难走的地方减慢速度时;当爸爸妈妈没时间,爷爷奶奶送自己入园时……这时候让孩子做提醒人,跟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说一声“路上难走,慢点骑车”。我想爸爸妈妈在听到这句话时,心里肯定会是暖暖的,同时也给孩子一次锻炼的机会,学会关心家人,学着向爸爸妈妈传达老师的话意,做家长和老师之间的桥梁,这不两全其美吗!
于是我今天我决定先试试,看看这些三四岁的孩子到底能不能胜任这项工作。离园的钟声响起了,我没有下发《致家长的一封信》,而是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着让孩子见到爸爸妈妈时,应该跟他们说的话:“路上很难走,慢点骑车”。因为这是第一次口头通知,我只想看看效果怎样,这一次比起以前发书面通知,我可是付出了几倍的口舌。
第二天,我早早的来到活动室,在等待家长们带来的好消息的同时。心里也多了一份忐忑,万一孩子们都忘了传达怎么办。不一会儿,家长们陆陆续续进来了,在短暂的交流后,我知道孩子们把老师的话捎到了,来送孩子的家长无一不对我们表示感谢,其中有一位家长的话我牢牢的记在了心里,“虽然我们农忙很累,但有老师和孩子的一句话,再累我们也欣慰,孩子的一句话让我看到孩子真的长大了。”
由此可见,家园沟通不一定非得用书面的形式,让孩子做桥梁效果同样很好
“开放”的活动,家园的“桥梁”
“开放”的活动,家园的“桥梁”
家长开放日作为家园联系的重要形式,是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了解幼儿在园学习、生活的窗口,是一项家长和小朋友都非常喜欢的活动。我们小(三)班的小朋友经过在园的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生活,学会了许多新的本领,他们非常想把自己学到的本事表现给自己的爸爸妈妈看;而家长们呢,也非常想了解一段时间以来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到底是怎么学习和生活的?自己的孩子真的象老师讲的那样进步那么大吗?
在小朋友和家长们的期盼中,我班开展“家长开放半日”活动。首先,我们向家长展示了晨间锻炼和小点心的开展情况。接下来,我们两位教师展示了两节教学活动。
钱老师语言活动《我是一个大苹果》,从教材的选编到教法的设计,较多的考虑了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喜欢儿歌,朗朗上口;喜欢角色扮演)和心理特点(活泼、好动;对吃的东西较感兴趣),让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自然地学念儿歌,并有兴趣地尝试仿编儿歌,明白吃东西前要洗手。通过活动,培养了幼儿的创造性发散思维和社会性情感,让幼儿不但喜欢吃大苹果,而且也喜欢吃小苹果。并且愿意请客人先吃苹果。
我的是综合活动《我的“风筝”飞起来》。我们班许多的孩子,已经有过放风筝的经验。风筝颜色、形状丰富多样,对小班幼儿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所以,我利用我们身边常见的资源——塑料保鲜袋,让幼儿探索让塑料袋飞起来的方法。在活动中,鼓励幼儿自己发挥想象、动手动脑,让他们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得到了支持和鼓励,通过让看看、想想、说说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探索“风筝”的制作法的过程中,鼓励幼儿勇敢地试一试,孩子们非常乐意接受这种方式,尝试起来也信心十足。最后孩子们高举自己制作的风筝,奔跑着、嬉戏着,小小的风筝带给它们非常大的乐趣,他们体验了制作成功的快乐!
在半日活动的最后,我们召开了简短的“家长会”。向家长简要介绍了半日活动的主要活动安排和各项活动的目标,家长在半日活动中主要看什么?怎样看?介绍了近二、三个月来班级的主要活动、班级环境、班级幼儿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家长配合的工作,让家长比较全面的了解我班的各项工作。
本次活动内容丰富、紧凑,比较全面的向家长展示了幼儿在园生活的各项主要活动。不管从孩子,还是家长来看,都很开心。孩子们看到自己的父母来参加活动并和自己做游戏,都非常兴奋,活动的情绪非常高昂;家长们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各方面都取得了这么大的进步,也非常的开心。并且通过半日活动,家长们也更能了解班级开展的活动和工作的辛苦,从而更能理解老师的工作。家长们纷纷对本次活动表示满意,对老师表示感谢!
感谢各位家长积极参加本次活动,希望家长朋友们能一如既往地关注和支持我们班级的活动!
幼儿园老师的观察日记
教师观察手记,是在许多幼儿园中比较常用的一种记录形式,教师通过观察手记的纪录了解儿童的进步与问题,并与家长沟通。家长可通过读教师观察手记,了解宝贝在园的情况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观察手记1:幼儿园的插班生
飞飞虽然是新来幼儿园的小朋友,但是她快4岁了,已经上过其他的幼儿园。来到新的环境,飞飞没有表现出哭闹的现象,每到午休时,飞飞比较难入睡,她总是跟老师说她不想睡。老师就会拿给她一本书,让她坐在床边看,休息一会儿。还有几次,班里的老师有时候就拍她睡觉。持续几天,飞飞早上来园情绪一直不是很好。妈妈告诉老师,她是为中午睡觉的事情发愁。
家长的疑问:这个幼儿园是飞飞自己选择的。刚来那几天,她的情绪还不错。可这几天,她总是跟我说中午不想睡觉的事,好像这件事对她很有压力。她每天总跟我念叨,我也挺烦的。
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宝贝的睡眠时间有个体差异,而且三四岁的宝贝相对于两三岁的宝贝,睡眠时间会明显缩短。所以,幼儿园会给4岁以上的宝贝重新安排午休时间,每天吃过午饭,还要求他们休息一会儿。到下午一点半时,睡不着的宝贝可以起来,有老师陪同做安静的活动,不强迫他们中午必须睡觉,他们午睡的压力也就没有了,而且中午可以做一些好玩的事情。这样,中午的时间对于他们来说会变得有吸引力。对于不午睡的宝贝,家长可以在晚上让宝贝早点入睡,以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观察手记2:回家吃得多是不是幼儿园没吃饱
豆豆最近在幼儿园的活动量增加了,跟着小朋友跑来跑去的。每天下午家长来接后,还要在幼儿园的院子里再玩一会儿,回到家也要在小区里和其他小朋友玩,每天总是精力充沛。晚上回到家,已经在幼儿园饱餐过一顿的他,看到家人吃饭,又跟家里人一起吃,而且吃了很多。
家长的疑问:豆豆回家又吃了这么多,是不是下午在幼儿园吃饭没吃饱啊?
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宝贝入园后,每天三餐两点,吃饭比在家里规律,而且幼儿园每天下午是4:30左右吃饭,而家里一般都是7点左右吃晚饭。
这个时间距离他在幼儿园用餐已经3个小时过去了,吃完的东西经过这么长时间也基本消化完了。所以当他看到家人在吃饭,还很有食欲地跟着又吃了很多。幼儿园里有很多这样的小朋友每天晚上回到家里,还要跟家人再吃一顿。
观察手记3:幼儿园里的小“奥特曼”们
小勇快4岁了,最近他总爱和班上其他年龄相仿的男孩子在一起模仿“奥特曼”的样子打怪兽。可宝贝的动作轻重控制不好,有的时候,就会打到别的小朋友,于是经常有小朋友来找老师,说“某某打我了”。
家长的疑问:小勇特别爱看“奥特曼”的光盘和书。在家时,不管他高兴还是不高兴,总是模仿“奥特曼”的动作打打闹闹的,我们也很怕他会伤到别人。
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宝贝也有自己崇拜的偶像。有的崇拜“孙悟空”,有的崇拜“天线宝宝”,宝贝们在生活中经常会模仿偶像的动作和语言。家长在给宝贝买光盘和书籍的时候,一定要有选择性,而且要给予适当引导。在幼儿园,老师也经常会提醒小朋友,可以和小朋友闹着玩。但当别人表示不愿意这样,或你的动作让他不舒服时,就要立刻停止这样做。
幼儿园老师最想告诉父母的话
1、对待我们应该就像朋友一样。因为,当你的孩子看到我们的关系很亲密,他也会感到很愉快。
2、要把握好时间。如果你每天总是担心上班迟到,结果匆匆忙忙地把孩子送到幼儿园,这会使孩子感到紧张。要腾出一些时间来帮助孩子安顿下来;而且如果某天下午你很忙,你可以提前给我们打电话,这样等你来接孩子的时候我们会提前给他准备好。
3、给孩子穿普通的衣服。当你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来时,不要给孩子穿太好的衣服,否则当他不小心把染料弄到衣服上的时候,他会有挫折感。
4、不要把玩具带到幼儿园里来。小孩子通常是不喜欢与别人分享他自己的玩具的。
5、要带足孩子的用品。如果你的孩子的尿布用完了,要我们从别的孩子那里借用,这是不公平的,而且只有自己带的才是最适合孩子的尺寸。
6、把你从家里带到幼儿园的东西写上孩子的名字。
7、给我们留一些你的小物品。当孩子想你的时候,我们可以把你留下的这些东西给他,这些通常会使你的孩子感觉舒服一些。
8、送孩子到幼儿园时,要微笑着和孩子说再见。想到要一整天见不到孩子,所以当与孩子说再见的时候,父母的心情都很复杂,但不要让孩子知道这些。如果当你要离开的时候,表现得很难过,那么孩子会更不愿与你分开。
9、把孩子放在幼儿园里请你放心。我们希望你的孩子过得愉快,而且我们会尽我们的努力使你的孩子感觉这里就像他的家里一样。
10、你要知道,你的孩子并不总是兴高采烈、情绪良好。他既然在家里有情绪不好的时候,那么他在幼儿园里也是,所以对他的小脾气不要反应过度了。
11、尽量守时。如果我们说我们在5点半下班,毕竟,我们也想按时回到自己的家。
12、看看我们给你写的字条或我们的留言本,上面通常有重要的信息。
13、在家里要和在幼儿园的要求保持一致。如果你在家里允许孩子把玩具扔得到处都是,而这在幼儿园里是不允许的,那么孩子就会觉得无所适从。
14、你是你的孩子最重要的老师。如果你的孩子穿反了裤子,不会系鞋带,请不要急着责怪我们,因为你平时在家里就需要教孩子自立。
15、告诉我们关于孩子生活环境的变化。如果你家中发生了一些重要的事,不要告诉孩子:在幼儿园要保守秘密。孩子要在幼儿园里呆很长时间,和幼儿园里的老师和其他小朋友相处时,他也需要觉得自己很诚实。
幼儿园小班观察笔记
一、幼儿教育笔记观察对象:孙玉亚(女)
观察地点:
小(一)班教室
小玉亚小朋友文静,可爱,是从其他幼儿园转来的插班生,刚开始不太适应.情绪低落,随着时间的推移,小玉亚哭闹的现象好了许多,特别是由周托转入日托后,情绪更有好转.小玉亚现在非常愿意接受老师对她的关怀,并愿意和老师交谈.
在进餐方面几乎每次都是第一名.
喜欢参与英语教学活动.
瞧她五岁的样子真甜.
望小玉亚小朋友尽快适应新的集体生活
二、幼儿教育笔记观察对象:王中朋
王中朋小朋友是班上的小帅哥,老师特别喜欢看他做手指操的样子,双脚并拢,眼睛一直盯着你.
能主动和老师大声打招呼.
对英语歌曲很感兴趣.
动手能力有所提高,如:穿,脱衣服方面.
望王中朋小朋友说话声音稍微大些,更自信些,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做到.
幼儿观察记录:快乐洗手
幼儿观察记录:快乐洗手
小小班幼儿在洗手的过程中,总会听到不断的告状声:“老师,他又在玩水!”“老师,XX没有挽袖子”……每天这些事情总是重复发生。过去,我总是反复提醒常规要求,“洗手时要这样……要那样……注意……”可效果总是不好。
我想,幼儿天性好玩,喜欢新奇的事物,但也因其年龄特征注意力容易分散,但遇到喜爱的游戏也会乐此不疲。因此,教师应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征,并深受幼儿喜爱的内容,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于是,我调整了策略。
这天,在孩子们洗手时,我也加入进去,并有表情地唱起了《洗手歌》,这是我从《洗洗小手》改编过来的歌曲:
挽起袖口,洗洗小手,我们来洗――手……甩甩抖抖,甩甩抖抖,水珠飞跑了……
我边唱歌曲边洗手,当我唱倒甩甩抖抖时,时而快抖,时而慢抖,夸张地动作一下子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过来,纷纷跟我学起来。格格甚至一边随歌曲的内容进行表现,一边把自己的想法也融入动作之中。
让洗手环节趣味化,游戏化,让幼儿在歌曲的强弱,节奏快慢的变化中,通过动作表现歌曲内容,表达自己对歌曲欢快的感受,能促使它们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现在,就连以前幼儿最爱敷衍的挽袖子,甩手,摘毛巾等环节,孩子们都愿意主动完成了。
教师应做有心人,引导幼儿建立适合其年龄特征,能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科学合理的常规。尤其是如何引导幼儿由“要我怎样做”变成“我要怎么做”,值得我们每一个幼教工作者深思。
幼儿观察记录:饭前洗手
观察目的
能自觉主动的洗干净小手
观察目标
在吃点心或者吃法的时候,能够自觉主动的洗干净小手。
观察记录
每当吃点、吃饭,孩子们先洗手,已成为必然的习惯。有一次上午吃糕点时,孩子们一组一组轮流到洗手间洗手,可焦景灏说:“老师,我手不脏,不用洗的,不信你看,”说着伸出了手。面对这么简单的问题,我没有说话,其他孩子开口了:“细菌是看不到的,吃到肚子里会生病的,吃点以前一定要洗手的。”玉泽不好意思的跟随孩子们去了洗手间。
分析评价
让孩子从小养成讲卫生的习惯非常重要,面对灏灏提出的问题:手不脏,不用洗。我想这个问题,对每个孩子来说,都会有明确的答案,所以我采取沉默,目的是把机会留给孩子,使灏灏潜移默化的受到教育。针对这点,在日常生活、主题活动中,我还经常借助故事、游戏等向幼儿传授讲卫生方面的有关知识,让幼儿意识到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仅关系到他的身体健康,也是文明礼貌的标志。逐渐的灏灏变了,不仅自己的卫生搞好了,班里的卫生也做得非常到位,现在的他真的成了一个爱清洁讲卫生的好孩子了。
支持策略
1.每个孩子所处环境不同,他的习惯也不同。但是吃饭前要洗手是很重要的,比起教师直接说出来,让其他小朋友告诉他,效果会更好。
2.在平时的学习活动或者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穿插讲授一些注意卫生的知识,让灏灏和类似的小朋友都能知道注意卫生的重要性。
3.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利用承诺奖励的教育方式,激励他进步。
幼儿观察记录:我是宝宝的爸爸
区域活动时,一向“沉迷”于建构区的你今天来到了“猪猪之家”,你会当什么角色呢?我很好奇,远远地关注着你!你进去后,欣怡和大智也跟着进来了。这时,你对他们说:“我是宝宝的爸爸,你做妈妈”你指着欣怡说。这时你又看看大智,说:“你就做宝宝的哥哥,行不行?”大家也都同意了你的分配,你们便进入了游戏。
欣怡抱起宝宝,跟宝宝游戏起来。你看看地上有些脏,便拿起扫帚,“地上这么早,我先来打扫下!大智,你去把厨房的面条和辣椒整理下,待会儿我来做饭给宝宝吃!”只见你手拿扫帚,从最里端往外清扫着,扫的很认真,角角落落都扫了一遍,然后把垃圾会到一块儿,扫进了簸箕里,倒进了垃圾桶。接着你去卫生间洗了下手,来到厨房间开始忙活起来,不一会儿,你端着碗往抱着娃娃的欣怡那边走去,“来,我做了辣椒荷包蛋面条,你喂给宝宝吃吧!”欣怡喂起宝宝来,你又跑到厨房,煎起荷包蛋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样的学习可能在发生
你是个很有主见的孩子,一到区域,你就占据了主导地位,对角色进行了分配,对各自的任务也进行了分工,你是一位很好地指挥家,你的同伴对于的分工,都很配合!真是好样的,说明你在同伴中也树立威信,大家愿意服从你的而安排。另外今天你在区域活动中,充当了娃娃家的爸爸角色,老师发现你是一位非常负责任勤劳的爸爸,你扫地,做饭,整理厨房,一切事情完成的都是井井有条,值得小朋友们向你学习。
下一步学习的机会和可能性
今天的你在爸爸的角色上完成的不错,老师希望你在学习本领和进行其他游戏时,也能像今天在区域游戏中一样,认真、投入、有责任心,这样的你,一定会变得更加棒!将来进入小学后,你一定会是一位出色的小学生!加油吧,孩子!
观察记录: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
观察情况记录:今天早上我们开展了一项艺术手工活动——会动的关节,活动一开始我给幼儿们讲解了人身体的关节部位,并进行了多次活动练习以便让幼儿熟悉各个关节,在熟悉过程中明俊呈表现的很积极,并且很快掌握了人体关节名称。之后我们开始了手工活动,在开始制作之前我向幼儿讲解了制作方法、步骤以及注意事项,在幼儿都明了之后我才分发制作材料。拿到制作材料的时候,明俊呈的兴趣很大,愿意跟着我一步一步地开始制作。但是在之后制作过程中,因为关节部位的衔接需要扣子进行扣合,但是扣合的难度有一点大,慢慢地他就失去了耐心,开始左顾右盼直到后来的胡乱窜位,打扰其他幼儿的制作甚至抢夺其他幼儿已经制作好的作品。
评价与分析:此次手工制作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虽然我提供了一些步骤图,但一些能力较弱的幼儿常常会出现听得懂步骤方法,而无法真正实施,所以常常完成不了作品。明俊呈此次活动主要在于关节部位不能成功衔接扣合以及自身耐性不足导致失败。
教师介入及策略:首先,我表扬了一些制作成功的幼儿,让他们讲解了一下制作方法和步骤并要求明俊呈向被抢幼儿道歉;其次,我将离开自己座位还在到处乱窜的明俊呈拉回到了自己的座位,并告诉他要耐心地等待;最后,我拿出了明俊呈制作的半成品,告诉他衔接得不对的地方并帮助他重新扣合,在我帮他制作的时候要求他认真观察。
改进措施及目标:
1、帮助他将衔接错误的关节重新放好再扣合;
2、在认真观看正确示范之后,要求他自己进行制作;
3、在他实在是无法独自完成的时候予以帮助,给他充足的空间并在活动中不断地对他的进步进行表扬和鼓励,增强他的自信,直至完成。
教育措施实施效果:经过一系列的引导和帮助,他最终完成了此次手工活动,虽然最后的作品被揉的皱皱巴巴,但总归是成功了,看到他得意地一次次将自己的作品向他人展示的时候,我也由衷的替他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