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家长如何帮孩子打理压岁钱?
发布时间:2020-06-20 幼儿压岁钱的活动方案 教育孩子笔记 家长教育笔记随着经济的发展,晚辈们收取的压岁钱也是水涨船高,一个年过下来,有的是数千元,有的是上万元,这也给家长帮助孩子打理压岁钱提出新的考验,南都记者了解到,家长打理小孩压岁钱方式也在发生变化,有培养理财型、劳动回报型、部分抽取型等。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放进红包分给晚辈,相传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的发展,晚辈们收取的压岁钱也是水涨船高,从十元、几十元,到几百元、几千元,甚至上万元。这样的红包变化,也给家长帮助孩子打理压岁钱提出了新的考验。
让孩子从小学会理财
家境殷实的陈小姐去年决定陪儿子去美国读小学三年级。起先陈小姐并没有决定这样早把儿子送出去,但不少朋友在国外,在这些年带儿子出去旅游的过程中,朋友及丈夫都劝她带儿子出国读书,关键是儿子小佳在美国旅游期间喜欢上了国外的环境氛围,强烈表达了去国外读书的愿望,这最终促使陈小姐辞职专职陪儿子去国外读书。由于家庭条件不错,小佳每年都能收到上万元红包,这些年积存下来已有十多万元。“想当年我们小时候没有这个条件,都是十元、二十元的红包,而且还全部要上交给父母,没有压岁钱的概念,也没有理财概念。”陈小姐说,自己决定从小培养儿子的理财意识,一开始就给儿子办了张银行卡,密码也告诉儿子。从儿子上幼儿园起,陈小姐就开始告诉儿子,这是他自己的钱,可以通过一些理财的方式增值,增值部分他可以抽取20%用于购买自己喜欢的玩具和书籍。
从上小学起,在父母指导下,小佳已慢慢懂得通过部分定期存款、部分定期购买理财产品,及部分委托父母购买股票的方式来理财的不同,及收益不同,每年平均收益率能达到8%左右,而且可以从收益中抽取20%购买玩具和书籍。“一是培养他理财的概念,让他从小有这种意识,二是控制他花钱,避免他因家庭条件好就乱花钱,养成大手大脚的习惯。”陈小姐说,在这种引导下,儿子已经开始有理财意识。YJs21.cOM
红包得给孩子留一点
“小时候过年收到的红包也有几百元,当时心里美滋滋的,可一过完年就被爹妈全收回去了,心情就像过山车一样失落。”严小姐说,为此,她后来决定等女儿懂事后不这样做,满足女儿收红包的美丽心情。
严小姐说,现在条件好了,每年女儿收到的红包都有三四千元,她给女儿定的原则是,少的话就是留一半,多的话留四成,作为平时零花钱,可以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或者请同学吃东西,但是要记账。“而且我定了个要求,如果第一年零花钱用得合理的话,第二年预留则更多。”严小姐说,这样培养女儿的理财意识,也让女儿懂得节约,并从合理节约中获得奖励,效果不错。
干活才奖励一点红包钱
为了培养儿子的劳动意识,李先生和妻子商量后决定从红包使用开始。“以前儿子小的时候都是请钟点工,或大人自己做家里的卫生。”李先生说,儿子读到小学后,他们决定让儿子做家务,并且可以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 李先生说,儿子以前收到过年的压岁钱,总会提出要求自己留一部分使用,但担心小孩乱花钱,李先生并没有完全满足这一要求,而是与儿子商量达成协议,可以通过做家里的卫生来获得报酬。“现在多是独生子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小孩的自理能力都比较弱。”李先生说,让儿子做家务,一是锻炼他的自理能力,二是让他从小懂得获取金钱必须靠努力的道理。李先生定的要求是,扫地拖地一次20元,洗碗一次10元。一个月下来,李先生的儿子也能通过劳动挣到几百元,但由于是自己劳动所得,李先生儿子从不乱花这些钱,而是都用在购买书籍或学习用品上。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育儿知识:家长该如何陪孩子玩?
玩是很重要的
“只学习,不玩耍,聪明的孩子会变傻”是欧洲家长的一句谚语。由此可见在欧洲,玩对一个孩子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请中国年轻父母参考。
这个时代,婴儿时期也变成了激烈竞争的一部分,几乎从婴儿出生的那一天,父母便急于为他们的孩子开始了人生规划。家长认为早教班和培养爱好对孩子很重要,而这时候他们的孩子还在摇篮里。今天的孩子们带着家人的期待进入了幼儿园。父母通常会忘记轻松的童年对孩子的至关重要。
孩子们是通过玩来发现世界的
孩子们希望所有的时间都在玩,而父母认为他们的孩子应该通过早教班来学习新事物。应该记住,游戏是儿童学习的一种手段,孩子们是通过玩来发现世界的。孩子玩一些简单的东西就会产生生动的想象力,例如,在孩子的眼里,一个装家用电器的纸箱可以变成一个床,一座房子,一座城堡等。
两岁左右的孩子喜欢模仿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的动作。孩子们尝试着刮胡子、晾衣服等。自由的玩耍提高了这个年龄孩子的创造力。
父母应该记住不要用成人法则来制止孩子们玩,如果你的女儿想要给她的娃娃穿不匹配的衣服或想把天空画成红颜色,请不要“纠正”。如果她被纠正并用成人指导的“正确”的方式玩玩具,她会失去信心和兴趣。父母经常倾向于有趣的智力玩具,但这些玩具对孩子来说可能太复杂了。
孩子们怎样懂得分享
两岁的孩子还不懂什么是分享。如果一个两岁的孩子想带走另一个同龄孩子最喜欢的玩具,这个被拿走玩具的孩子可能会哭,甚至对拿他玩具的孩子发脾气,这是很正常的。然而这个时刻,很多的家长会告诉自己的孩子,“小朋友们要懂得分享”。可是家长们想过没有,分享这个概念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显得太先进了,孩子之所以不去争抢是因为他们觉得“不能抢,要分享”是父母的命令。
如果两个孩子同时抓住一个玩具,或者去抢别人的玩具,请家长引导孩子去玩别的玩具。其实一开始孩子们并不真正关注其他的孩子,而是喜欢某个玩具。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有一种想与其他孩子一起玩的心态,他们会主动表现出慷慨。这个时候,父母可以稍加引导,“孩子们应该轮流玩一个喜欢的玩具”,这便是分享。
潜意识行为限制孩子的视野
父母下意识区分女儿和儿子。难道女孩天生应该喜欢玩娃娃?只有男孩可以玩汽车和玩具士兵?女孩不应该去爬树或玩男孩的游戏?父母在抚养子女,有一些行为和活动限制了孩子的视野,性别偏见告诉家长,女性是弱者。
选择合适孩子年龄段的玩具
父母应该选择能让孩子认真坐着玩一段时间的玩具。选择的玩具需要更多的感官参与,同时使用触觉、视觉和听觉。感官参与越多,学习效果越好。比如视频游戏不是培养注意力和专注力,只会导致注意力和专注力的波动。这些视频在屏幕上有快速移动的图像,不需要思考,孩子仅仅是机械的看着目标移动。这仅仅是为了好玩,没有学习。选择合适的玩具让孩子必须有关注的对象。而拼图游戏、乐高玩具会强制一个孩子必须思考和发挥其想象力。
花时间陪你的孩子
父母应该花大量的时间陪他们的孩子,而不是只给孩子买玩具,父母也应该和孩子一起玩玩具。例如乐高是一个很好的发展关注力的玩具。然而,如果你离开孩子,让其独自玩一套乐高,周围是一堆碎片,孩子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父母应该演示如何拼装玩具。父母也可以陪孩子一起画画、拼图。帮助孩子聚集他们的注意力,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
更为重要的是,父母不应坐着看电视或希望让孩子年长的兄弟姐妹陪孩子玩。孩子需要家长的参与和指导。
如何处理“小富翁”的压岁钱
春节期间走亲访友,每个孩子都会拿到不少红包,少则几百,多则上千,加起来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拿到压岁钱,孩子们个个笑逐颜开,而对于家长们来说,如何处理好这笔钱,成了一道难题。
“孩子今年春节收了好几千元的红包,很自豪地说自己成了小富翁。我们担心他乱花钱,想替他保管,他不让,为这事还和他妈妈吵了一架。”家长冯先生说,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手上的现金多,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如何处理孩子们手上的压岁钱?记者专程请教了几位教育专家,专家们针对这一问题给予了详细解答。
给孩子建立理财账户
国务院特贴专家、特级教师林泽龙认为,中小学生判断是非的能力较差,再加上自制力不强,容易模仿成人的消费方式,所以除了要帮助孩子正确理财外,还要通过言传身教使他们树立健康的消费观。
“3年前,我带着小孙女儿去银行办了个活期存折,把她过生日得到的红包、过春节得到的压岁钱和平时奖励她的钱全都存了进去。当时和她商量,这笔钱全部 用在她的学习上,去年孙女儿到一所民办学校读初中,三分之一的学费用由她在银行所存的压岁钱来交。”林泽龙认为,这样可以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而 且,孩子把自己所攒的钱用在求学上,会更珍惜学习机会。建议家长给孩子发压岁钱要有度,不要给孩子发太多钱。有的家长将压岁钱全部没收,看似简单安全,其 实并不可取。这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在无形中打击他们自我理财的积极性。
给10岁之后的孩子话语权
海南中学任课教师、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张凯畿认为,如何处理压岁钱,家长要打有准备之仗,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来说,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一般来说,在孩子10岁之前,可由父母代管;10岁之后,家长在春节前就可以和孩子好好探讨一番,听听孩子的意见,是由他自己保管好,还是由父母代管好。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尊重他的意见,可以增强其内心的幸福指数。
教育孩子不要攀比
张凯畿还为广大家长支招说,要教育孩子不去和别的小朋友攀比,否则,压岁钱会成为内心的负担。家长给别人家的孩子发红包时,具体数目也最好不要让自家孩子知道,免得孩子耿耿于怀。有的亲戚朋友给孩子的压岁钱数额很大,父母可在孩子没打开红包之前,把钱先收起来,甚至没必要告诉其具体数额。此时,善意的隐瞒,是对孩子纯洁心灵的一种保护。张老师还倡议说,春节发压岁钱是对孩子的一种祝福,是一种传统文化,数额不要太大,心意到就行,否则,压岁钱就变味了。
让孩子学会科学消费
还有专家建议,快开学了,务必要采购一些学习用品,可以留少部分压岁钱由孩子自主支配,鼓励其根据自己的需求添置学习用品、购买课外读物,或者和孩子商量用压岁钱交学费书费,既可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也能培养孩子的自立精神和家庭责任感。另外,也可以教育孩子利用压岁钱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长辈购买节日礼物或生日礼物,花钱多少无所谓,关键是增加亲情,培养孩子的孝心。也可鼓励孩子为贫困落后地区的小朋友奉献爱心,帮助失学少年儿童上学,开展一帮一活动等,培养孩子助人为乐的精神。
育儿知识:如何培养孩子理性?
育儿知识:如何培养孩子理性?
父母训练孩子理性要点:
首先是父母一定一定要理性,不受世俗污浊氛围的影响,父母要有坚定的信念:诚实、善良、包容、认真、负责、进取、吃苦、吃亏、质朴、勤俭……等等品质,从长远而言,一定是更有利于孩子的幸福和成功的。
与孩子交往不要“起心动念”,不要有情绪:父母说话没有情绪、行为没有情绪。
尽量把孩子当作大人一样对待,用对待大人的方式和孩子说话交往。
尽量减少、逐渐减少使用儿语;尽量减少、逐渐减少宝宝、宝贝、小宝贝、莎莎、聪聪、婷婷……之类的称呼。
尽量多地对孩子做过的一些事情进行事后的总结、复盘。
困难、不爽、打击、不舒服、身体受伤……的情况是训练理性特别好、也特别重要的机会。比如,对轻微的不舒服、伤痛,可以采取忽视或无视的态度,轻描淡写地说一声“哈哈,没事的,过一会儿就不痛的了”,同时平静地、轻轻地拍拍孩子。当孩子无意中突破了原来不敢突破的事情时,应及时与孩子总结“孩子,你终于敢做××了,表扬你!你发现吗,你原来害怕的事情实际上也并没有像你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哦……”
这样的事情发生的时候,都需要进行总结,这一点非常重要。
五六岁之后,应该和孩子解释“理性”的概念,让孩子逐渐懂得并践行,懂得“按照理性去思考和行动”的意义,懂得“按照‘应该’去思考和行动”。
意志力训练,意志力对理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城市的孩子,跑步是训练意志力的重要方式,但不能慢跑,跑步必须“过极限”才能提升孩子的意志力。
尽量表扬过程,尽量避免表扬结果。
教育观念必须改变。父母不应该有“一定要孩子幸福!”的观念,应该换成“一定要孩子成长!”的观念。
育儿知识:如何给孩子讲道理?
“讲道理”是很多的家长会采用的一种教育方式,但是现在发现,一些特别喜欢讲道理的家长,他的宝宝却不是非常听话。
“行不言之教”是传诵千古的经典教育方法,就是做比说重要。
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这3种方法对孩子有害无益。做“不讲道理”的家长,有3条建议。
第一,“讲道理”不要口是心非。
想给孩子说几条道理,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觉得这“道理”你自己也相信。家长可以一个人待一下,思考一下自己到底是怎么想的?
第二,切不可把“不讲道理”做成“不讲理”。
有一部分的爸爸妈妈其实很少对孩子讲道理,但是他们是另外一个极端,跟孩子几句话说不拢就把孩子骂一顿或打一顿,这其实就变成了“不讲理”。在打了孩子后,接着又深情地讲“孩子,我打你的原因是什么”,通过煽情来为自己的行为找个借口。
第三,避免向孩子灌输庸俗的人生经验。
想自己的孩子能够明事理,家长最好是减少嘴巴里说的道理,多做一些合道理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