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园中班教案《春风》及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0-06-01 幼儿园中班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反思 幼儿园教案及反思

活动目标:

1.谈话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尝试创编诗歌,并感受诗歌优美的韵味。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理解诗歌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

字卡、操作卡、小图卡若干、磁带、观察春天。

活动过程:

一、谈话:经验回顾,说说春天的特点。

1.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带着谁来了?(出示春姑娘图片)

2.利用图夹文形式教师逐一出示图卡,进行描述春天的特征。

春风一吹

吹绿了……吹来了……

吹开了……吹醒了……

吹得……轻轻飘

小朋友们……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并根据回答贴出相应的图片。)

二、集体创编:尝试创编诗歌《春风》

1.教师依据幼儿提出的想法,示范创编诗歌的方法。

2.个别幼儿自由选择

三、自由创编:指导幼儿利用操作图卡来进行创编

1.介绍材料和操作方法。

2.幼儿练习创编,互动交流。

3.展示作品。

活动反思

1、活动的选材结合季节特征,并把已有的知识经验迁移到新的环境中,教师在活动中注意运用开放性的提问引导幼儿发现、思考、充分培养幼儿创造思维。

2、教师为幼儿提供独立活动和创意活动的机会,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在活动中的审美体验和创造。

3、在尝试使用图记中也有一定的技巧,首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抓住时机运用图记。

归纳了三点:图--字--词句的过渡。

小班出现图记时多以阅图为主,它可以出现在学诗歌之前,而且图记要大,具体形象,色彩鲜艳,幼儿对图记有了一定理解认识后,可采用标志、手势、来学诗歌。

中班多以图夹文的形式出现,在制作图记时开始向抽象性过渡,可出现简笔画,数量多一些,也可偶尔出现文字符号。

4、根据此类活动我还展开相应的延伸活动,如《夏天》《我爱》,都是通过以上的形式创编不同的诗歌内容,孩子的创造空间更加宽泛,口语表达能力也大大增强。

幼儿百科:春是四季之一。从节气意义上讲,春季的开始是在立春(2月2日至5日之间),春季的结束在立夏(5月5日至7日之间)。在欧美,春季从中国的春分开始,到夏至结束。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编辑推荐

幼儿园中班教案《风车》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制作简易风车,体验制作乐趣。

2、通过玩风车探索什么样的纸更适宜做风车。

3、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学准备:

1、材料准备:

纸张(报纸、宣纸、瓦楞纸、手工纸、挂历纸、皱纹纸、锡纸)、吸管、安全钉若干、幼儿个人猜想记录、集体记录表。

2、经验准备:

有玩风车的经验,知道制作风车的方法,在玩的过程中提出提问,对什么纸适合做风车有了疑问并做了猜想。

教学重难点:

记录根据风车转动情况,并与同伴交流分享。

探究不同纸张风车转动的实验过程。

活动过程:

1、说一说。

(1)引导幼儿回忆猜想制作风车的纸张。

教师:猜想了哪些纸适合做风车?

幼儿:报纸、手揉纸、瓦楞纸、宣纸、图画纸。

(2)分享自己的猜想。

教师:你是怎样猜想的?为什么?

幼儿:瓦楞纸结实,不会破。

幼儿:手揉纸柔软,会转得快。

幼儿:图画纸硬,会转得快。

教师:怎样才能知道你的猜想是否成功呢?

2、做一做(制作风车)。

根据自己的猜想选择纸张制作风车。

3、玩一玩(感知风车的转动)。

让幼儿到户外动手玩一玩自己亲手制作的小风车,让幼儿感觉、发现谁的风车转得更好。

4、想一想(由分享个人验证结果引出集体验证表进行经验梳理)。

教师:你的验证结果是什么?是哪里出了问题?(引导幼儿分析“为什么用瓦楞纸、皱纹纸制作的风车转不起来”。)

教师:你的风车转得很快啊,请你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样的纸制作的?(引导幼儿总结什么纸适合做风车)

5、评一评(集体验证结果,选出最适合做风车的纸)。

教师:能转动的风车是哪些纸做的?哪些纸最适合做风车?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区域活动时到手工去制作风车。

教学评析:

活动生成源于幼儿在玩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材料也是根据幼儿猜想,提供了生活中常见而又熟悉的纸张,如报纸、挂历纸、锡纸……并使幼儿在户外游戏和玩中充分感知和探索,让他们发现和感受周围世界的神奇,体验和领悟科学就在身边。活动中让幼儿自我猜想、自我验证,在游戏中引导幼儿积极主动探究“什么纸张最适宜做风车”。活动游戏性、操作性强,体现了让幼儿在做中感受,做中学习的教育方法。教育活动流畅,环节层层递进,教师的提问启发性强。活动中记录方法新颖,采用实物(具体纸张)记录的方法,既具体形象,又缩短了幼儿记录的时间,将更多的时间用于探究纸张的适宜性。

活动可以更开放一些,如不一定非得让幼儿猜想哪一种纸张适合做风车,可以让幼儿猜想哪些纸张适合做风车,然后让幼儿制作多个风车,这样幼儿可以将几种纸张制作的风车进行比较(也可以与同伴比较)从而得出更科学的答案。

教学反思:

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都是老师为孩子先准备好材料,幼儿只要制作就行了,这样就剥夺了孩子自主学习的机会。而这次我为孩子提供了多种制作材料,让幼儿自己动脑筋选择材料过程中包含了丰富的学习内容,而且孩子们对于自己选择的材料很喜欢,制作风车的过程也十分顺利。

优点:

问题是孩子学习的开端,也是教师了解孩子的窗口。本活动正是抓住了孩子们在玩风车的过程中提出“用什么纸制作风车更好”这一问题生成的。孩子们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他们学习发展的过程,也是他们积极思维、发展个性、培养良好学习态度和方法的过程。

不足:

由于前期经验铺垫不够充分,有的幼儿因为对制作风车的方法不是很熟练,所以即使选择了适合做风车的纸张也没有得到成功的体验。针对此种现象,教师并没有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

在科学活动中,教师恰当把握时机,当老师知道有的幼儿想用皱纹纸做风车后,老师没有急于否定,而是等幼儿发现皱纹纸做的风车转不起来时,才引导幼儿分析“为什么用皱纹纸制作的风车转不起来”。幼儿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活动的闪光点,教师能抓住这些教育契机及时引导幼儿主动探究。

幼儿百科:风车是一种不需燃料、以风作为能源的动力机械。早期风力机又称风车。现代风力机多指发电用风力机,亦有用于提水灌溉的。

幼儿园中班教案《大风》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起风时周围景物的特点。

2、能理解诗歌的含义,学习排比句式的结构。

3、初步接触重点子词:扔、花瓣、羽毛、一起。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1、让幼儿感受起风时周围景物的特点。

2、能理解诗歌的含义,学习排比句式的结构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音带、大字卡、诗歌读本人手一册。树、花、小鸟头饰各一、风车一个、羽毛、花瓣、树叶若干。

活动过程

一、感知活动

1、谈话交流,结合生活经验讨论起风时周围的景象。

2、出示风的图片,引出挂图,幼儿观察挂图,说说图上有什么。

(用有。。。。。。有。。。。。。还有。。。。。。说出图上事物)

3、教师播放音带,幼儿翻阅图书,倾听诗歌。

4、讨论诗歌内容。

5、教师出示全部挂图,师幼共同阅读,理解诗歌内容。

(1)学习第一小节

师:我们来看先发生什么事?(师读)

提问:

1、诗中的大风先找谁玩呀?

2、大树和大风玩了吗?

3、大树把什么给了大风,让大风和他一起玩?

4、它是怎么给的呢?(出示字卡“扔”)

5、大树把树叶给大风玩,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2)学习第二小节

师:接着大风又会去找谁呢?(师读)

提问:

1、诗中大风找谁玩?

2、大风找花朵玩,花朵把什么给大风?(出示字卡“瓣”)

3、花朵把花瓣给了大风,说了些什么?它是怎么说的?

(3)学习第三小节

师:大风找了大树,花朵一起玩,还找了谁一起玩呢?(师读)

提问:

1、大风去找了谁玩?

2、小鸟把什么给大风了?(出示字卡“羽毛”)

3、他是怎么给的呀?

4、小鸟为什么把羽毛给大风呀?

(引导幼儿感知,实际上是大风把树叶、花瓣、羽毛吹下来,他们随风飘舞,就像在和大风玩耍)

(4)学习第四小节

师:大风真是个调皮、贪玩的孩子,找了那么多的朋友玩,他觉得还是不够,我们来看看它又去找谁了呢?(师读)

1、大风最后找谁玩?

2、小朋友和大风玩吗?

3、那小朋友他是怎么说的呀?(出示字卡“一起”)

(5)欣赏诗歌,完整感知

教师与幼儿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

教师重点指导幼儿在朗读过程中适当地停顿,表现大风调皮、活泼的神态。

二、体验活动

1、大风还会和什么玩呢?

(教师引导幼儿回忆生活中的场景,如:大风吹动衣服、树枝、旗帜,吹起灰尘、沙粒。)

2、如果大风找你玩,你会和大风玩什么?

(鼓励幼儿设想不同的情景,如:放风筝、扫地、晾衣服)

三、教师小结

四、表演环节

1、请个别幼儿用肢体语言表演诗歌内容。

2、集体表演诗歌内容。

五、游戏:

《大风和树叶》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幼儿们的积极性很高,在加上教师课前准备充分,幼儿学诗歌也特别的认真,所以在回答的过程中幼儿们也能够很准确的描述出诗歌的内容。特别在表演诗歌的环节中,幼儿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来进行表演,这是我没有预料到的。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的语言不够精练,所以在这方面还是需要在平时就加以练习。

幼儿百科: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太阳光照射在地球表面上,使地表温度升高,地表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而往上升。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风》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感官感受风并让幼儿知道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能感觉到。

2、让幼儿知道空气流动形成风。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了解风的好处与坏处,以及人们怎样利用风和战胜风灾。

4、对风有浓厚的兴趣,热爱生活乐于探索。

5、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

难点:风可能给人类造成的危害和预防风灾的办法

活动准备

扇子纸板彩条有关风的图片(有益的风和有害的风)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导入引发幼儿的探索欲望,让幼儿闭眼教师用扇子在每个小朋友脸前扇一扇,使幼儿感知风的存在。教师拿出彩条让幼儿吹一吹,扇一扇,跑一跑

(二)、基本环节

1、通过提问让幼儿说出风的特征

2、引发幼儿讨论风真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又实实在在崔在着,它是通过周围空气流动形成的,只有你周围有空气就会有风产生

3、教师通过扇子,纸板,彩条让幼儿亲自动手轻轻的扇和用力扇,感受风的大小和速度,让幼儿说出风速大力量也大

解风能为人类做哪些贡献热气球飞上天、凉爽、衣服晾干、树叶摆动、放风筝、种子的传播等等让幼儿了解风对人类的害处

发大水、沙尘暴、把房子吹倒、泥石流,打翻渔船等等

4、风有时为人们做好事,有时做坏事,不过人们的本领可大了,想出了许多办法不让风做坏事,种树建防风林、提前预报减少给人们带来的危害

(三)、结束环节

教师引导幼儿回答:你们了解风了吗?在知道了它的好处与坏处后,你们愿意和风成为好朋友吗?(引导幼儿讨论)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的收获可真大,不但认识了风,知道他有大小、有方向,还学会怎样制造风,请你们回家再找一找资料,想一想,怎样才能将这些有害的风变成对我们有用的风,看看是不是又有新的发现和收获。

(四)、延伸环节

今天我们知道了风给我们带来好处,也能给我们带来坏处。风还会和我们一起做游戏。现在在没张桌子上都有一个风车和一小筐材料。请你们选择自己认为可以用的材料,让风车转起来。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重难点是感受风的大小、体验风的方向,由于风是一种比较抽象的事物。在活动前,我特地布置了任务,让孩子们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寻找风的踪迹,让他们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同时,获得风的初步概念,及相应的零散的、模糊的生活经验。

幼儿百科: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太阳光照射在地球表面上,使地表温度升高,地表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而往上升。热空气上升后,低温的冷空气横向流入,上升的空气因逐渐冷却变重而降落,由于地表温度较高又会加热空气使之上升,这种空气的流动就产生了风。

幼儿园中班教案《风来了》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了解风和我们生活的关系;

了解风的形成,了解制造风的方法;

通过感觉感受风的存在。

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活动准备

扇子、羽毛、吸管、肥皂泡、电风扇、风筝

活动过程

1、教师请小朋友摸一摸,抓一抓周围,看看能不能得到风。

2、请幼儿描述风。(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可以用眼睛看见风吹树叶、小旗;可以听见风的声音;可以感觉风吹在脸上凉凉的)

3、青青和果果来到广场放风筝,果果问青青,风是从哪来的?

4、果果对青青讲解风的产生:风是因为空气流动形成的。空气流动得慢,就是微风;空气流动得快,就是强风。

5、小朋友制造风。用扇子扇一下,产生了风;用口吹一吹,产生了风。风扇转动,感觉风扇周围有风。

6、了解风和我们的关系:风能发电,风能传播种子;风可以把湿衣服吹干。有时海上风力过大,就是台风,产生强降雨;有一种龙卷风,能把大树连根拔起,甚至吹毁建筑物,对人类产生危害。

活动延伸

到户外,吹泡泡,放风筝,进行体验风的活动。

教学反思

风是我们每天都要接触到的一种自然现象,虽然每天都能遇到,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却是最熟悉的陌生事物。上这节教育活动,就是为了让幼儿了解关于风这一自然现象的一些简单常识。我最大限度的调动自然资源,选择生活中可利用的实物进行了此堂课,让幼儿可以亲身感受到风,只有让幼儿亲自感受到风的存在,才可以体会到单凭口说理解不了的知识。

幼儿百科: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太阳光照射在地球表面上,使地表温度升高,地表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而往上升。热空气上升后,低温的冷空气横向流入,上升的空气因逐渐冷却变重而降落,由于地表温度较高又会加热空气使之上升,这种空气的流动就产生了风。

相关推荐

  • 幼儿园中班教案《大风》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起风时周围景物的特点。 2、能理解诗歌的含义,学习排比句式的结构。 3、初步接触重点子词:扔、花瓣、羽毛、一起。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
    2020-12-12 阅读全文
  • 幼儿园中班教案《风车》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制作简易风车,体验制作乐趣。 2、通过玩风车探索什么样的纸更适宜做风车。 3、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学准备: 1、材料...
    2020-11-16 阅读全文
  •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风》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感官感受风并让幼儿知道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能感觉到。 2、让幼儿知道空气流动形成风。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了解风的好处与坏处,以及人们怎样利用风和战胜风灾。 4、...
    2020-11-09 阅读全文
  • 幼儿园中班教案《风来了》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了解风和我们生活的关系; 了解风的形成,了解制造风的方法; 通过感觉感受风的存在。 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活动准备 扇子、羽毛、吸管...
    2020-11-04 阅读全文
  • 幼儿园中班教案《春晓》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欣赏理解古诗,感受故事的意境美和语言美,学习有感情地朗诵。 2、能用自己的语言大胆地表达对春天景色的感受。 3、理解古诗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2020-06-01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起风时周围景物的特点。 2、能理解诗歌的含义,学习排比句式的结构。 3、初步接触重点子词:扔、花瓣、羽毛、一起。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

2020-12-12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1、制作简易风车,体验制作乐趣。 2、通过玩风车探索什么样的纸更适宜做风车。 3、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学准备: 1、材料...

2020-11-16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感官感受风并让幼儿知道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能感觉到。 2、让幼儿知道空气流动形成风。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了解风的好处与坏处,以及人们怎样利用风和战胜风灾。 4、...

2020-11-09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了解风和我们生活的关系; 了解风的形成,了解制造风的方法; 通过感觉感受风的存在。 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活动准备 扇子、羽毛、吸管...

2020-11-04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欣赏理解古诗,感受故事的意境美和语言美,学习有感情地朗诵。 2、能用自己的语言大胆地表达对春天景色的感受。 3、理解古诗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2020-06-01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