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中班教案《播种的季节》及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0-06-01 幼儿园中班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反思 幼儿园教案及反思

活动目标

知道春天是播种的季节,能积极参与种植活动,体验劳动的乐趣。

在种植活动中感受春季的明显特征,亲近大自然,萌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1)知道春天是播种的季节。

(2)认识各种各样的种子,知道种子会发芽、成长。

(3)知道种子发芽需要阳光、水、土和肥料四个好朋友帮忙。

(4)有观察过植物实物和图片的经验。

2、物品准备

(1)请家长们为孩子准备一个小花盆,样式越漂亮越好,目的是激发幼儿参与兴趣。也可以用奇思妙想制作一个"花盆",要有底盘,防止漏水。

(2)准备一种种子,(如豆苗、香椿、大蒜……)最好与其他幼儿准备的不同,方便幼儿探索和观察。

(3)准备园艺的小工具,如小铲子、喷壶、化肥、一次性手套和塑料袋等。

活动过程

幼儿在家长和教师的支持与陪伴下,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来到北房镇环岛公园亲手探究种子种植的全过程。

1、谈话活动

师:孩子们,大家看看这里和咱们上次来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幼:花儿开了,柳树发芽了,小草都长出来了……师:谁知道春天是什么季节?

幼:春天是播种的季节。

师:播种什么呢?

幼:种子。

师:种子发芽需要哪些好朋友的帮助?

幼:需要阳光、水、土和肥料……

2、活动提示

师:今天咱们外出来到这里种植种子。孩子们都准备了什么材料和工具?

幼:我准备了小铲子、水和花盆……师:咱们种植种子的时候,要注意:

(1)注意安全,不要伤到自己的小手小脚,拿小铲子时活动要慢一点,可以请家长帮忙。

(2)注意卫生,不要坐在或跪在地上,小心不要把土弄到眼睛里,也不要弄到别人身上。

3、种植活动

幼儿自由分组进行种植,可以和家长或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去种植,发现了什么或遇到什么问题可以相互交流。教师随机指导、及时鼓励表扬并用照片记录孩子们活动的点点滴滴。

4、成果展示【36Gh.Com 合同范本网】

请孩子们将自己种植好的盆栽聚集到一起,大家分享交流,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反思

1、亮点

孩子们能走出教室来到大自然,活动场地扩大了,孩子们在清新的大自然中非常放松、欢愉。

孩子们能和家长一起参加幼儿园的集体活动,和妈妈或家人在一起种种子,心里非常开心,孩子们都喜欢在家长面前好好表现,大大提高了活动的氛围和效果。

户外活动的安全系数大大提高了,相当于大人孩子1:1。

充分发挥了家长优势,家长有种植经验,可以一对一的进行细致入微的指导,孩子的学习效果提高了。

2、不足

由于活动参与人员较多,我一个人说话的声音音量有限,不能充分照顾到全体人员,下次活动可以准备一个扩音器,效果会好许多,也保护了嗓子。

组织户外活动时,可以带上录音机,会丰富孩子们的活动形式,增加幼儿活动兴趣,气氛、效果都会更好,下次注意。

幼儿百科:播种适当与否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为提高播种质量,播种前除精细整地外还要做好种子处理,以及劳力、畜力和播种机具等的准备。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编辑推荐

中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种瓜》


设计背景

许多小朋友都吃过西瓜,却不知西瓜是怎么得来的,现在我就他们一起体会种瓜的过程。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2,让幼儿了解种西瓜的整个过程,同时感受收西瓜时的心情。

3,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重点难点

1,让幼儿通过儿歌,体会人们劳动的艰辛。

2,通过学习生字“欢”,“喜”,让幼儿体会获得劳动果实时的喜悦心情。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一幅。

2,字卡“欢”“喜“。

3,西瓜苗,西瓜,洒水壶。

活动过程

小朋友知道西瓜是怎么得来的吗?春天来了,农民伯伯开始工作了。我们小朋友想不想学种西瓜呀?(想)想的话一起和林老师去种西瓜好不好?

一,出示挂图,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了解画面的内容。

二,教师提问:

1,我在哪里呀?(篱笆下)

2,种了一棵什么呢?(一棵瓜)

教师出示一棵西瓜苗,叫一个小朋友示范种西瓜的动作。

3,种了西瓜之后,我们是不是就坐在那里等西瓜长出来呀?(拿出洒水壶)

启发幼儿回答:不是,要施肥,浇水,天天来看它,它才能发芽,开花。

4,经过我们的辛苦劳动,终于结出了一个?(西瓜)

三,教师捧着个大西瓜,引导幼儿用高兴的语气来朗读:“大西瓜呀大西瓜,

欢欢喜喜抱回家。

小结:注意自己的表情,动作,语言要丰富,边演边朗读,以引起幼儿学习朗读儿歌的兴趣。

活动延伸:小朋友,现在你们都知道西瓜是怎么得来的,你们回到家里后,和爸爸妈妈一起种西瓜,然后帮它施肥,浇水,到时候看谁的西瓜长得最大。

教学反思

整个过程小朋友气氛都比较活跃,他们都能积极参与,亲身体验种西瓜的整个过程,老师也只是起到一种指导的作用。小朋友们都很高兴,知道西瓜是藤打的,不是树结的,得来不容易。当然,在课堂这么短的时间幼儿体会不出劳动的艰辛,我以后会经常带他们到郊外,多长见识!

2020幼儿园大班教案《种子的传播》及教学反思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幼儿园大班教案《种子的传播》及教学反思”,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

活动目标:

1.了解种子的不同传播方式,并根据不同传播方式进行分类。

2.能与同伴共同探究,用适当的方式和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

3.培养幼儿喜爱大自然的感情,产生继续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4.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5.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我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搜集关于种子的各种图片和资料带领幼儿到野外实地观察体验,收集种子,丰富幼儿的前期经验。

2.实物准备:蒲公英,苍耳,莲蓬等各种种子,幼儿形象直观的了解探究的对象、展板。为下面的分类活动做好准备。

3.课件准备:网上搜集到了《种子的传播》。

活动过程:

1.通过观察,引发幼儿对种子外部形态及传播方式的兴趣。

(1)导入谈话。

教师:你们见过植物的种子吗?今天老师和小朋友带来了一些种子和关于种子的资料。我们一会去看一看,这些种子是长什么样的,你还能发现哪些关于种子的秘密呢?可以和好朋友讲一讲。

请幼儿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带来的种子或关于种子的资料。

(2)观察后谈话。

教师:刚才我们看了种子和关于种子的资料。你看到了什么种子?它是什么样子的?关于种子,你还知道它们的哪些事情?

教师小结:这些种子大小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也不同,有的是带毛的,有的是带钩的,还有长刺的呢。种子有什么用呢?

教师:种子除了可以食用,还可以用来种植,传播,长出新的植物来。那野地里的植物,没有人去种植,它们的种子是怎样来传播的呢?

(收集种子的过程为幼儿做好了课前知识准备。而观察法是科学活动中最常见的方法,在第一环节中老师让幼儿从感知中激发兴趣,从而投入到探索活动中去。幼儿通过观察了解一些种子的特征,为下一环节中了解种子的外部形态与传播方式之间的关系作好了铺垫。)

2.观看录像,了解几种常见的种子传播方式。

(1)教师播放录像,帮助幼儿了解几种种子传播的方式:①风力传播(蒲公英);②人和动物的传播(苍耳、野葡萄);③水力传播(莲蓬);④弹力传播(凤仙花)。观看时教师可以让幼儿学说一些种子的名称。

(2)教师通过提问,出示相应的种子图片和传播方式字卡,并让幼儿学做动作。开始的风力传播可以跟老师做,水力、动物和弹力传播可以让幼儿自己创作动作。

教师:刚才你看到了什么种子?它是靠什么来传播的?

教师: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蒲公英种子传播的样子。风来啦,小种子快飞起来吧……(其他种子同上。)

师幼小结:植物的种子一共有几种传播方式呢?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3)了解种子形态和传播方式之间的关系。

教师:为什么蒲公英的种子会随着风儿去旅行呢?(因为它的种子长得很轻,并且有绒毛,像一把降落伞,可以借助风力传播。)

教师:为什么苍耳的种子能靠动物来旅行呢?

教师:为什么莲子的种子能靠水来旅行呢?

教师小结:原来种子的传播方式和它长的样子有很大关系呢。

(种子的传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为了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传播的含义,我从网上下载了现成的录像。幼儿观看了种子的四种传播方式之后提问,根据幼儿回答,教师逐一出示传播方式图卡,并进一步追问:为什么它会用这种方式来旅行呢?从而初步解决了形态与方式之间的关系问题。这是本活动的重点难点所在。在了解种子的四种传播方式时,教师借助动作帮助幼儿记忆,又起到了动静交替的作用。)

3.拓展知识,了解更多种子的传播方式。

(1)幼儿讨论。说说生活中见过的传播现象。

教师:除了录像中看到的,生活中你还认识哪些植物的种子?它们靠什么来传播的?

(2)拓展介绍。出示几种典型传播方式的种子图片(喷瓜、椰子、无花果种子等)。

教师:你们知道它们的传播方式吗?老师进行适当讲解。

(《纲要》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老师在此环节中提出发散性的问题来联系生活:你还知道种子的其他旅行方式吗?让幼儿回忆生活经验,通过讨论交流、幼幼互动,说出更多种子的传播方式。为了拓展幼儿知识面,教师还准备了一些比较奇特的种子传播方式图片,来激发幼儿对种子传播现象的兴趣。)

4.根据种子的外形特征进行种子传播方式的分类。(老师先让幼儿认识展板上简笔画的传播方式标记图。)

教师:老师在每一组的桌子上都放了一些图片,请你看看这些图片上的种子是怎样传播的?可以和好朋友说一说,然后按照它的传播方式贴到展板上。你不知道的可以和好朋友商量商量。

教师引导幼儿根据种子的传播方式,将小图片在展板上按标记图分类粘贴,最后师幼共同进行讲评纠错。

(老师在这一环节运用了操作法,让幼儿与材料互动,让幼儿拿着图片说一说、分一分、贴一贴,通过动手动脑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5.延伸活动。

教师:如果你还想知道更多种子的传播方式,可以回去问问爸爸妈妈,还可以和你们的爸爸妈妈一起去大自然中找一找,好吗?

(最后的提问:你们知道种子为什么要去旅行吗?引导幼儿懂得种子的旅行是为了繁殖后代,同时让幼儿知道很多种子是依靠人类来传播的,通过这个问题和活动延伸自然衔接,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及观察。)

教学反思:

幼儿对此活动很感兴趣,尤其喜欢摆弄实物,这样可以更直观地来认识这些实物,来亲手触摸、观察、发现。孩子们兴趣大增,有的孩子在活动后还想了解有关这方面的知识,达到了教学目标。

幼儿百科:种子是种子植物的繁殖体系,对延续物种起着重要作用。种子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除日常生活必需的粮、油、棉外,一些药用(如杏仁)、调味(如胡椒)、饮料(如咖啡、可可)都来自种子。植物、大树、花草也是种子繁殖而来。.许多种子能进行食用,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 有关《种子的传播》课件


活动目标:

1、发现植物的种子,初步了解种子的特殊传播方式。

2、对种子的传播方式有继续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带领幼儿参加寻找秋天的远足活动。和幼儿一起收集农村比较常见的植物。(苍耳、蒲公英、刺毛球、“麻雀窝”、臭草、红菱、牛膝、蓟……)

2、多媒体课件。

3、幼儿有一定播种的经验。

评析:教师能根据幼儿园所处环境,选取乡土教材作为活动内容,活动内容来源于幼儿生活,体现了活动生活化的原则。

评析:活动准备既有教具等物质材料的准备,又有知识经验的准备,活动能考虑让幼儿在已有经验上获得发展,符合维果兹基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

活动过程:

一、第一次探索活动,感受好玩。

1、谈话导入,那天,我们去田野里寻找了秋天,你看见些了什么?

幼:喇叭花、菊花、蒲公英、狗尾巴草、麻雀窝……

回来时你带了些什么?

幼:蒲公英、麻雀窝、刺毛球、臭草……

今天他们藏在哪里?

幼:田野里

评析:当幼儿回答田野里时,(而实际上是在活动室里)教师没有作出恰当的反应,可见教师对幼儿回答的倾听、及应变能力还较弱。

出示苍耳、蒲公英、麻雀窝。

2、让幼儿玩苍耳、蒲公英、麻雀窝。玩过后教师提问:

⑴刚才你玩了什么?

幼1:蒲公英

幼2:麻雀窝

幼3:苍耳

⑵它们长什么样呀?⑶你是怎么玩的?

麻雀窝为什么飞起来,还有什么也飞起来了?为什么蒲公英也会飞?

为什么苍耳可以粘在头发上?

评析:“你看见些了什么?”“回来时你带了些什么?”“刚才你玩了什么?”这三个问题答案是基本相同的,由此可见,教师的提问语过于罗嗦,应注意提问语的准确性、科学性和精练性。

二、第二次探索活动,发现种子。

1、引导幼儿发现种子。蒲公英、苍耳和麻雀窝的种子在哪里呀?

2、幼儿发现种子。把它们的种子找出来,每人找一粒种子,找到后放进盘子里。

3、幼儿互相交流。

⑴刚才你找的是哪种植物的种子?

⑵苍耳的种子藏(麻雀窝的种子长)在哪里?它们的种子是什么样的?(咖啡色的,椭圆形,扁扁的……)

⑶那他们的种子为什么长得这么特别呀?

4、逐步展示课件。

⑴看第一段。谁带蒲公英去旅行?为什么风能帮它?。来.源,它的种子最后怎样了?

⑵经验转移。苍耳浑身长满刺,谁会帮它传播种子?

⑶看第二段。师:苍耳传播种子需要谁的帮助?教师出示相应(动物)的标志。

评析:教师原想借助于视频展示仪帮助幼儿更好地观察种子的特征,但视频仪调的颜色太暗,不清晰,反而干扰了幼儿观察,给了幼儿认识错误的认识。充分的准备是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教师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开展教学活动,但在选择时应考虑到课件是为了活动服务,该课件制作较粗糙,与活动的配合不够紧密,并不能起到很好的辅助教学的作用。

三、第三次分组探索活动。教师出示另外一些植物。这里还有一些有趣的植物,他们传播种子需要谁的帮助呢?(……)

活动反思:

如何通过教学学生们了解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并找到果实或种子形状结构与传播方式之间的规律,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我思考良久的问题。

中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我喜欢的季节》


活动设计背景

春夏秋冬是一个更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各种不同的变化。为中班幼儿设计《我喜欢的季节》的谈话活动,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四季的不同,区分和了解各个季节的不同景象。同时,让孩子说出自己喜欢的季节,可以让孩子明确自己的喜好和正确认识各个季节在不同时期呈现出的不同景象,让孩子感受大自然的变化,体会大自然的奇妙。

活动目标

1、围绕“我喜欢的季节”为主题进行谈话,学会用“我喜欢夏季(或春季、秋季和冬季),因为…,我不喜欢夏季(或春季、秋季和冬季),因为…”的因果句式来表达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原因,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2、培养幼儿专注地倾听同伴谈话,轮流交谈的习惯,并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讲述自己对四季的认识。

3、使幼儿积极参与小组讨论,乐意在集体面前自然大方地谈话。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幼儿专注地倾听同伴谈话,轮流交谈的习惯,并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讲述自己对四季的认识。

活动准备

1、事先让幼儿在家人的帮助下填写调查表“我喜欢的季节”。

2、老师准备好春、夏、秋、冬不同景物的图片和投影设备。

活动过程

1、引出谈话主题,激发幼儿谈话兴趣。

(1)老师:现在是什么季节?你觉得是什么季节?(鼓励幼儿用完整语言回答问题,表达自己对四季的了解、感受)。

(2)带领幼儿观看图片和投影设备,让幼儿充分认识四季。教师带幼儿来到布置好图片和多媒体投影等物品的活动角,通过让幼儿观察实物、图片、投影等方式,让他们认识四季,并选出自己喜欢的季节。

2、引导幼儿围绕主题,讲述、交流自己的调查表。

(1)老师引导个别幼儿进行示范性讲述:老师:你为什么喜欢…,为什么不喜欢…?(引导幼儿用“我喜欢…,因为…。我不喜欢…,因为…”的句式较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调查结果,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安静的倾听别人的讲述)。

(2)幼儿两两合作,轮流讲述自己的调查表,谈谈自己喜欢的季节和喜欢的原因。老师巡回进行指导,注意发现幼儿问题和讲的好的方面,给与针对性指导。(3)集体交流,请部分幼儿在集体面前,围绕主题进行讲述、交流,讲述中运用较完整、连贯的语句。

3、运用交流与提问,拓展谈话的范围,激发幼儿深层次的兴趣。

(1)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春夏秋冬各有什么特点?它们的联系与区别在哪里?启发幼儿围绕主题,有兴趣地与旁边的小朋友进行交流与讨论(或集体讨论),使幼儿进一步加深对主题的认识。

(2)教师进行评价与总结。通过交流自己喜欢的季节后,让幼儿充分认识四季的,了解它们的变化和不同之处。

教学反思

中班孩子的交谈和谈话能力整体情况来看都具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智力水平也处于正在发展时期,社会实践经验基本为零。所以如果能为中班幼儿设计一个感受、体会大自然的变幻,说出自己喜欢的季节,充分认识四节的谈话活动,对幼儿的身心都有很好的发展和提高,话题也能较好的引起幼儿兴趣,为其发展提供了帮助。

相关推荐

  • 中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种瓜》 设计背景 许多小朋友都吃过西瓜,却不知西瓜是怎么得来的,现在我就他们一起体会种瓜的过程。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2,让幼儿了解种西瓜的整个过程,同时感受收西瓜时的心情。 3...
    2020-09-30 阅读全文
  • 2020幼儿园大班教案《种子的传播》及教学反思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幼儿园大班教案《种子的传播》及教学反思”,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活动目标: 1.了解种子的不同传播方式,并根据不同传播方式进行分类。 2.能与同伴共同探究,用适当的方式和...
    2020-08-11 阅读全文
  •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 有关《种子的传播》课件 活动目标: 1、发现植物的种子,初步了解种子的特殊传播方式。 2、对种子的传播方式有继续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带领幼儿参加寻找秋天的远足活动。和幼儿一起收集农村比较常见的植物。(苍耳、蒲公英、...
    2021-12-24 阅读全文
  • 中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我喜欢的季节》 活动设计背景 春夏秋冬是一个更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各种不同的变化。为中班幼儿设计《我喜欢的季节》的谈话活动,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四季的不同,区分和了解各个季节的不同景象。同时,让孩子说出自...
    2020-09-30 阅读全文
  • 幼儿园中班教案《种大蒜》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乐意参加种植活动。 2、学习并尝试用“按”的方法种大蒜。 3、关注植物的生长,愿意连续观察自己种植的大蒜。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教...
    2020-11-13 阅读全文

设计背景 许多小朋友都吃过西瓜,却不知西瓜是怎么得来的,现在我就他们一起体会种瓜的过程。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2,让幼儿了解种西瓜的整个过程,同时感受收西瓜时的心情。 3...

2020-09-30 阅读全文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幼儿园大班教案《种子的传播》及教学反思”,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活动目标: 1.了解种子的不同传播方式,并根据不同传播方式进行分类。 2.能与同伴共同探究,用适当的方式和...

2020-08-11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发现植物的种子,初步了解种子的特殊传播方式。 2、对种子的传播方式有继续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带领幼儿参加寻找秋天的远足活动。和幼儿一起收集农村比较常见的植物。(苍耳、蒲公英、...

2021-12-24 阅读全文

活动设计背景 春夏秋冬是一个更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各种不同的变化。为中班幼儿设计《我喜欢的季节》的谈话活动,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四季的不同,区分和了解各个季节的不同景象。同时,让孩子说出自...

2020-09-30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乐意参加种植活动。 2、学习并尝试用“按”的方法种大蒜。 3、关注植物的生长,愿意连续观察自己种植的大蒜。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教...

2020-11-13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