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2020幼儿园大班教案《驴子和冰》及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0-05-30 幼儿园大班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驴子和冰说课稿 幼儿园大班教案反思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2020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驴子和冰》”。让幼儿通过寓言《驴子和冰》的启示要懂得听别人的忠告,能懂得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能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来讲述这个故事。

活动目标

1、能懂得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

2、通过寓言《驴子和冰》启示幼儿要懂得听别人的忠告。

3、能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来讲述这个故事。

4、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5、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能懂得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重点)

2、通过寓言《驴子和冰》启示幼儿要懂得听别人的忠告。(重点)

3、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讲述故事。(难点)

活动准备

课件、录音机、驴子和小麻雀的头饰。

活动过程

一、听录音导入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位好朋友,你们想知道他们是谁吗?(师出示驴子和小麻雀的头饰)

幼:驴子,还有小麻雀。

师:对,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讲一个故事,是有关这两个小动物的。你们想听吗?

二、课件播放故事,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

(初次感受故事内容)

三、师再次讲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师:刚才,小朋友都看得非常认真,下面老师想请小朋友想一想,驴子为什么会在冰上休息呢?

幼:举手汇报。

师:对了,驴子走累了,以为冰块是大街,所以就躺在上面休息。

师:谁看见驴子躺在大街上?

幼:小麻雀。

师:那小麻雀对驴子说了什么?

幼:(幼儿用自己的话回答)

师:(出示课件小麻雀对驴子说的话)师带领幼儿一起读一读。

师:读了小麻雀的话,你觉得小麻雀说得对吗?

师小结:

当别人对你说的话有用,我们把它叫做忠告。小麻雀说的话对驴子很有用,是正确的忠告。

(幼儿跟师一起学说小麻雀的话)你认为驴子应该听吗?

师:可是,这只驴子太累了,它没有理会小麻雀的忠告。

师:后来,驴子怎么啦?

幼:掉进冰水里了

(课件演示驴子掉进冰水里)

四、小朋友讲故事,表演故事

1、小朋友看书上的图讲述故事。

2、小朋友戴上头饰表演故事。

五、拓展活动。

1、小朋友们,那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听取别人对你的忠告呢!谁来说一说呢?(抽幼儿回答)

2、出示图片,请幼儿给这些小朋友一些忠告吧!(出示图片)师:小朋友们请看这些图片,你觉得他们的做法对吗?请你来给他们一些忠告吧!抽幼儿回答,教师指导幼儿语言表达完整,吐字清楚。

3、小朋友们都能给别人这么好的忠告,老师希望小朋友们在平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多听老师和家长对你们的忠告,这样会使小朋友们少犯很多很多的错误,让自己成为人人都喜爱的好孩子。你们能做到吗?(能)老师希望小朋友下来用行动来告诉我,好吗?(好)好了,这节课就上到这里。

故事

驴子和冰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累极了的驴子在路上慢慢地走着。它越走越慢,已经没有力气回到自己的家里了。

那时正好是冬天,天气非常冷,所有的街道都盖上了一层冰雪。

“我要在这里休息一会儿再走。”驴子说着,就躺在了地上。

一直饥饿的小麻雀拍着翅膀飞到它的身边,细声对驴子耳语:“驴子你不是躺在街道上,而是躺在结了冰的湖上,可要小心啊!”

驴子累坏了,它没有理会小麻雀的忠告。它打了一个大大的呵欠,睡着了。

驴子身体的温度慢慢把冰融化了,最后,“磕嚓”一声,冰列破碎了。

驴子掉进了水里,马上惊醒过来,急忙从冰中爬到岸上。它才想起小麻雀的忠告,后悔极了。

教学反思

此课是学前班一节语言课,通过学习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教育幼儿要懂得听别人的忠告的道理。

活动过程反思

(1)、幼儿的反思

本节课幼儿学得认真,对于老师的提问都能回答,尤其是幼儿带上头饰表演时积极性较高,但部分幼儿一开始举手上来时不知道说什么,如何表演,我觉得老师应该先示范一遍。对小麻雀和驴子的话应让幼儿多说说,最后的拓展活动幼儿看着图片说忠告时表述不是很到位。有的幼儿胆小还不敢说。

(2)、师幼互动的反思

本节课老师和幼儿的配合还比较默契,老师也能根据情况灵活处理,比如幼儿一上台后不知如何开始,老师能见机行事,引导幼儿进入状态。

最后,我觉得我能利用课件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效果还可以。

幼儿百科:驴的形象似马,多为灰褐色,不威武雄壮,它的头大耳长,胸部稍窄,四肢瘦弱,躯干较短,因而体高和身长大体相等,呈正方型。颈项皮薄,蹄小坚实,体质健壮,抵抗能力很强。驴很结实,耐粗放,不易生病,并有性情温驯,刻苦耐劳、听从使役等优点。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扩展阅读

2020幼儿园大班教案《凳子和椅子》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知道椅子和凳子的区别。

2.了解椅子和凳子不同的用途。

3.初步了解其特性。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重点难点:

1.了解椅子的凳子的区别。

2.明白凳子和椅子各自在生活中的优缺点。

教学准备:

儿童经验基础:幼儿有认识彩虹的经验

环境准备:制造“彩虹”的材料:镜子、浅盘透明的圆珠笔笔杆、水等

教学过程:

一、出示椅子

你们看,这是什么?

二、出示凳子

那这又是什么?

三、比较凳子和椅子

1.揭示正确说法:凳子、椅子

2.你们看看凳子和椅子有什么区别?

四、凳子和椅子在生活中的用途

1.你们想想看我们在什么时候坐过凳子?什么时候坐过凳子?

2.坐过的椅子多还是凳子多?

3.你喜欢做凳子还是椅子?为什么?

4.你们看看凳子和椅子有什么区别?

5.你们想想看我们在什么时候坐过凳子?什么时候坐过凳子?

6.你喜欢做凳子还是椅子?为什么?

分析反思:

在孩子已有的基础上能快说的说出椅子和凳子的优点,也知道椅子和凳子在生活中用途,活动中都很感兴趣兴趣点很浓厚。

幼儿百科:椅子是一种日常生活家具,一种有靠背、还有扶手的坐具。古代席地而坐,原没有椅子。据文籍记载,椅子的名称始见于唐代,而椅子的形象则要上溯到汉魏时传入北方的胡床。而现代的椅子追求美观时尚,一些椅子不再单单是坐具赋予更多科技,使人类更方便。

2020幼儿园大班教案《狗和猴》及教学反思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幼儿园大班教案《狗和猴》”。让幼儿了解绕口令的句式特点,感知绕口令的韵律和节奏,能发准字音狗(gou)和猴(hou),能口齿清楚准确流畅地朗诵绕口令,感知绕口令内容的趣味性,体验同伴合作朗诵绕口令的有趣。

活动目标:

1.能发准字音狗(gou)和猴(hou),能口齿清楚准确流畅地朗诵绕口令。

2.了解绕口令的句式特点,感知绕口令的韵律和节奏。

3.感知绕口令内容的趣味性,体验同伴合作朗诵绕口令的有趣。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重难点:

能正确朗读绕口令,音调准确,语言流畅

能快速朗读绕口令,字词发音准确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理解内容:狗和猴河里的小桥上,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这天从桥东走来了一只狗,从桥西走来了一只猴。他们走着走着,刚走到桥心,"哎哟"狗和猴头碰头,撞到了一起。这可吓坏了他们,他们匆匆忙忙往回跑。狗跑了几步回头望了望,猴跑几步也回头望了望。不知道到底是狗害怕猴呢还是猴怕狗呢?

师:老师把这个故事改成了一首儿歌,我们来听一听(师快速朗诵绕口令)师:和平时听到的儿歌有什么不一样?(速度更快)

二、理解绕口令,梳理句子

1.师:我们刚才听到的这首儿歌叫做绕口令,让我们再仔细的听一次,狗和猴发生了什么事!

2.教师再次朗诵。(慢速)问:你听到了什么?追问,能用儿歌中的话来说吗?(幼儿回答,老师借用图谱理解绕口令内容)

3.师朗诵。完整呈现图谱。

三、尝试朗诵绕口令

1.看图谱,朗诵绕口令(师大声)师:我们看着图谱把绕口令念一念。

2.对字音进行引导,再次朗读。(师小声)

师:刚才孩子们都能完整的朗诵出来,真棒。请看这一句······一定要念准了,我小声你们大声。再念一次

3.(解决刚才遇到了困难)拍手慢速朗读一次师:请小朋友们小手拿出来,边拍手边念绕口令。1234准备开始(老师起节奏)······

4.拍手快速朗读一次(没发准的字音可再次纠正)师:表现不错。如果再快一点你们行吗,我们来挑战一下。小手,1234准备开始······

5.再次快速拍手朗诵师:我们可以再快一点吗?1234准备开始······

四、手指游戏师:我们把它改成手指游戏,一起来动一动我们的手指。先看我做。

五、接龙游戏

1.请你们和我一起接龙游戏游戏:我念前半句"桥东走来"你们念后半句"一只狗"。我们来试一次,准备开始。

2.加大难度:我念一句:桥东走来一只狗;你们念一句:桥西走来一只猴。小手,准备开始。

五、表演

1.合作练习师:请两个小朋友一起做手指游戏练习儿歌。练习的时候可以玩手指游戏和接龙游戏。

2.分组表演师:请你们表演,其它几组认真听,他们念得怎么样?

3.评价师:(选个别幼儿)说一说,他们朗读得怎么样?(一组比一组要求可以更高)活动延伸:

请孩子们回家后把这首绕口令朗诵给自己的家长欣赏。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之所以获得良好的效果,分析原因主要在于:首先,在内容的选取上,我对原作品进行了分析与修改,并结合中班孩子的认知特点将一些比较拗口的话进行了修改,使其琅琅上口。这首绕口令中有孩子既熟悉又喜爱的动物“狗”和“猴”,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活泼有趣地描写了两只动物相对过独木桥在桥上相遇的情形。特别是第五句、第六句“猴跑几步望望狗,狗跑几步望望猴。”比较诙谐生动地写出了两只动物可爱的神情,最后很自然地道出了“不知是猴让狗还是狗让猴”。第二,在教学设计上我充分发挥了多媒体的作用,运用动态的形象吸引孩子的注意,启发了孩子的想象,帮助孩子形象的理解了绕口令所表述的内容。而手指偶的运用又进一步激发了孩子参与表达表现的兴趣。本次教学活动,又开阔了我对开展民间文学活动的视野,绕口令是民间文学活动中比较独特的语言艺术形式,它以特有的魅力与长处,自由灵活地传情达意,不仅能锻炼孩子发音清晰准确、口齿灵俐,从中也渗透了品德教育。

幼儿百科:有科学家认为狗是由早期人类从灰狼驯化而来,驯养时间在4万年前~1.5万年前,发展至今日。被称为“人类最忠实的朋友”,现如今是饲养率最高的宠物。其寿命约十多年。

2020幼儿园大班教案《盆和瓶》及教学反思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2020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盆和瓶》”。让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联系"盆"、"瓶"、"碰"的普通话发音,引发幼儿对绕口令的兴趣,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目标:

联系"盆"、"瓶"、"碰"的普通话发音,引发幼儿对绕口令的兴趣。

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盆和玻璃瓶两个,装水的瓷碗七只。

指导要点:

1、教幼儿练习时,先从单音节"盆"(pen)、"瓶"(ping)、"碰"(peng)入手,再由练习句子扩展到整首儿歌,由少到多,由慢到快地进行。

2、让幼儿用筷子轻轻敲击几中盆和玻璃瓶,聆听各种器皿发出的不同声音,知道不同的物体敲出的声音不同。

3、教师念绕口令,让幼儿辨析哪些字的读音很象"盆"、"瓶"、"碰",练习幼儿的听力。

4、由句子到整首儿歌练习绕口令,评比哪个小组哪个幼儿念的好。

教学反思:

在第一次上绕口令的时候,我认为这首绕口令很简单。学习练习盆、瓶、碰的普通发音,并学会绕口令就行了。我只用了示范朗诵的方法教幼儿,在示范过程中,我用了缓慢的速度进行,一遍幼儿容易理解和听清楚绕口令的含义。接着,我让幼儿进行跟读,可是我发现幼儿的发音不准,总是会记不住,或者是词语混淆了。最后学了好就才学会,有些吃力。

幼儿百科:盆与碗的本质区别在于,盆的边缘比内壁要厚,而碗的边缘较内壁要薄。

2020幼儿园大班教案《狐狸和兔子》及教学反思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2020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狐狸和兔子》”。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合作创编、表演童话剧的快乐,尝试用不同的语气、语调创编故事中狐狸与兔子的主要对话,知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不同的语气、语调创编故事中狐狸与兔子的主要对话。

2、体验与同伴合作创编、表演童话剧的快乐。

3、知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教学重难点:

幼儿在创编对话时,语气、语调与故事角色的匹配

幼儿合作创编并且表演情节

教学准备:

视频、故事录音、PPT

教学课时:

第二两课时(共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故事图片引出活动

1、引出活动

最近我们在表演童话剧《狐狸和兔子》,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

你还记得,故事中提到了怎样的狐狸和兔子?

——小结:狡猾的狐狸遇上了善良的兔子,故事就这样开始的。(听故事录音开始部分)

二、尝试创编台词

1、狐狸、兔子介绍自己房子时各自的对话

(1)出示图片一(狐狸和兔子各自的房子)

提问:睡在这房子里会有什么感觉(外形、作用)

提问:兔子和狐狸会怎么介绍自己的房子?

2、狐狸出场

(2)看啊,狐狸来了。

听音频(事先准备狐狸和兔子的音频)

提问:兔子和狐狸说话时的声音听起来有什么地方不同?

(3)出示幼儿说的不同之处,制作成卡片贴在黑板上作为记录(口气、语调、情感等)

(4)幼儿听一听、学一学

——兔子的声音很温柔,狐狸的声音又尖又细,不同的声音能表现不同性格的角色

3、视频表演

肖老师也录了视频,分别是狐狸骗兔子、狐狸赶走兔子的片段,看了以后,说说这两段视频说了什么?

出示两段无声音的表演

幼儿说说理由(动作、神态、表情)

小结:相同的动物可以用不同的动作、神态、表情表演出不同的心情。

(3)再看一遍视频,配上声音、动作

(4)放完整视频,幼儿跟着试一试

4、兔子重新回家

(1)提问:兔子被赶出了自己房子后,想了什么办法要回房子

今天的结局不一样了,兔子是聪明、勇敢的,她会想什么办法要回房子?

(2)我们来尝试做导演,两人合作,分别扮演狐狸和兔子,演一演兔子被赶出后想要回房子时他们的对话。

两人尝试表演

(3)展示

请2到3组幼儿上前表演,观众点评(通过评价动作、表情、语调等)

幼儿评价同伴的表演

三、欣赏童话剧,激发幼儿表演欲望。

这是你们的剧照,像不像为小朋友继续表演新编的故事呢?下次再来试一试。

教学评析:

根据大班童话剧的目标中提到的:“能创造性地表演同一主题中的不同情节,表现不同角色的形象”这一点,结合这一目标,我借助故事中“狐狸的房子融化了,兔子的房子还好好的,狐狸求兔子借住一晚上,倒把兔子赶出来家”一句话,引发幼儿的想象,启发幼儿根据角色的性格、故事情节合理、大胆地创编相关台词,一步步将幼儿自己创编的情节、对话转变为童话剧的一部分,从而推动大班幼儿合理想象的能力。另外,教案中也关注大班幼儿合作表演的能力,结合“大班能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表演,并能合作、协商进行角色之间的分配以及情节的展开”,在上一环节的创编台词、表演基础上递进要求,两人合作表演,并由幼儿进行评价,进一步巩固表演中神态、动作、语气的表演要素,推进幼儿自主表演的能力。

幼儿百科:哺乳纲,食肉目犬科动物。属于一般所说的狐狸,又叫红狐、赤狐和草狐。

相关推荐

  • 2020幼儿园大班教案《凳子和椅子》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知道椅子和凳子的区别。 2.了解椅子和凳子不同的用途。 3.初步了解其特性。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重点难点: 1.了解椅子的凳子的区别。 2.明白凳子和椅子各自...
    2020-09-05 阅读全文
  • 2020幼儿园大班教案《狗和猴》及教学反思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幼儿园大班教案《狗和猴》”。让幼儿了解绕口令的句式特点,感知绕口令的韵律和节奏,能发准字音狗(gou)和猴(hou),能口齿清楚准确流畅地朗诵绕口令,感知绕口令内容的趣味性,体验同...
    2020-06-04 阅读全文
  • 2020幼儿园大班教案《盆和瓶》及教学反思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2020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盆和瓶》”。让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联系"盆"、"瓶"、"碰"的普通话发音,引发幼儿对绕口令的兴趣,引导幼儿细致...
    2020-06-12 阅读全文
  • 2020幼儿园大班教案《狐狸和兔子》及教学反思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2020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狐狸和兔子》”。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合作创编、表演童话剧的快乐,尝试用不同的语气、语调创编故事中狐狸与兔子的主要对话,知故...
    2020-06-08 阅读全文
  • 2020幼儿园大班教案《大树和喜鹊》及教学反思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2020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大树和喜鹊》”。让幼儿感受树和喜鹊生活的变化,并用语言较清楚的表达出来,欣赏、理解散文,有感情地朗读散文,通过教师大声...
    2020-06-12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1.知道椅子和凳子的区别。 2.了解椅子和凳子不同的用途。 3.初步了解其特性。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重点难点: 1.了解椅子的凳子的区别。 2.明白凳子和椅子各自...

2020-09-05 阅读全文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幼儿园大班教案《狗和猴》”。让幼儿了解绕口令的句式特点,感知绕口令的韵律和节奏,能发准字音狗(gou)和猴(hou),能口齿清楚准确流畅地朗诵绕口令,感知绕口令内容的趣味性,体验同...

2020-06-04 阅读全文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2020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盆和瓶》”。让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联系"盆"、"瓶"、"碰"的普通话发音,引发幼儿对绕口令的兴趣,引导幼儿细致...

2020-06-12 阅读全文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2020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狐狸和兔子》”。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合作创编、表演童话剧的快乐,尝试用不同的语气、语调创编故事中狐狸与兔子的主要对话,知故...

2020-06-08 阅读全文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2020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大树和喜鹊》”。让幼儿感受树和喜鹊生活的变化,并用语言较清楚的表达出来,欣赏、理解散文,有感情地朗读散文,通过教师大声...

2020-06-12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