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托班数学教案:小手比一比

发布时间:2020-02-27 幼儿园托班数学说课稿 幼儿园小班数学比长短说课稿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教案

活动目标:yjs21.com

1、复习认识1-4的数字形,引导幼儿能用手指头表示数字1-4。

2、初步学习点数,并说出总数。

活动准备:数卡1-4、点卡1-4。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用儿歌引出活动主题:“一像小棍细又长,二像小鸭水中央,三象耳朵能听话,四像小旗迎风飘。我们这首儿歌念到了数字宝宝4,那现在我们就请它们来和我们一起做游戏吧。”

二、基本部分

1、游戏:我出几你念几。出示数字宝宝,请幼儿念出卡片上相应的数字。

2、用手指表示数字。

师:现在就请小朋友伸出你灵巧的小手,告诉我的小手都有哪些本领?那么你会用小手表示数字宝宝吗?

教师带领幼儿用手指表示1、2、3、4,同时纠正幼儿的错误手势。

3、游戏:我来说你来比。教师一边出示数字卡片一边说出数字,请幼儿用手指来表示。也可请幼儿担任小老师。

4、游戏:找朋友。教师出示点卡,与幼儿一起学习点数,并说出总数,用数字卡片表示出数量。

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一些小动物,他们说想给自己找一个数字宝宝做朋友,请小朋友们来帮帮它们吧。”“我们一起来数数这张卡片上有几只小狗。”

三、结束部分

检查数卡与点卡的对应是否有误,发放小贴纸鼓励幼儿。

师:“现在小动物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我们再来检查看看它们都找对了没有。”“小动物们说谢谢大家帮助它们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它们有礼物送给小朋友(发放贴纸),现在它们要回家了,下次再来和大家一起玩吧,再见。”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扩展阅读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数一数,比一比》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数一数,比一比

目标:

1、教幼儿学习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判断7以内数的多少。

2、要求幼儿听清老师的问题,并在集体面前大声地回答。

准备:教具,贴绒蓝色大圆片5个,红色圆片从大到小6个,桔黄色小圆片7个(图一),贴绒数字5、6、7,实物卡(图二"八)。

学具:第一、二组:3排点图卡(图九)若干张,数字印章,印泥,幼儿用书画面25;第三组:看标记贴图形纸卡,糨糊,各种图形纸片;第四组:填空格图卡,点子印章;第五组:添、去点作业纸,铅笔;第六组:印比6、6少的点子纸,印章。

过程:

1、集体活动。

(1)逐一出示图二"八,“请小朋友仔细看,说说卡片上有几个什么?”

(2)正确判断7以内数量。

出示图一,“黑板上有什么?”“哪种颜色的圆片最多?哪种颜色的圆片最少?你是怎么知道的?为什么我看时觉得红圆片最多,橘黄圆片最少?谁能想个办法,换一种排法让我们一看就清楚,谁的数目最多,谁的数目最少。”启发幼儿将每种颜色片片排成一行,“现在看看谁最多、谁最少?”“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幼儿将三排圆片一一对应比较)请小朋友说说每一排有几个圆片,谁来给每排圆片送数字朋友。

(3)小结。

”要想知道谁多谁少,不能看物体大、小,也不能看排队长、短。而是要数一数每排有几个,才能比出谁多谁少。“

2、小组活动。

一、二组,给最多的点子印数字。三组,看标记贴图形。

四组,按序填空格。五组,添、去点子。

六组,印比6、7少的点子。

教师重点指导第一、二组的活动小组。

3、活动评价。

表扬能边操作边讲述的幼儿,并提醒幼儿将游戏材料整理好。

中班数学教案《画一画、比一比》


活动目标:

1、通过画一画、比一比,使幼儿进一步理解7的实际意义,能熟练地将数物进行匹配,并能较顺利地感知自然数列中前后两数的量的关系。

2、培养幼儿良好的作业习惯,提高幼儿作业的能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数卡1——7,数群卡1——7。

学具:幼儿用书、笔等。

活动过程:

一、复习认识7以内的数。

1、给数字画像。

2、拍手游戏复习7以内数的形成。!!

3、游戏——会变的数卡,进一步感知数列中前后两数多1少1的关系。

二、幼儿作业。

1、(出示范例)教师引导幼儿审题,并示范做题目。

2、幼儿翻开书,和老师一起读题目。

3、幼儿做建构书P6的作业——数物体,写相应的数字。

4、P12看数字画礼品。

5、P24用添1或去1的方法让数字和圆点一样多。

三、展示、评价幼儿作业。

四、收拾用具后结束本次活动。

小班数学比一比教案反思(1000字)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教案对于教师来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案有助于新手教师对于教材和知识点的把握更有力度,那么一篇好的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急你所急,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小班数学比一比教案反思”,仅供你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小班数学比一比教案反思【篇1】

教学目标:

1、教会幼儿区别高矮,初步掌握高矮的相对关系。

2、教幼儿一些简单的比较方法,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

区别高矮和一样高及学习比较高矮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高矮的相对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三副、布一块、日常生活中能比较高矮的实物若干

教学过程:

一、教幼儿区别高矮和一样高

1、出示课件一,图为由于生活习惯不同,健康情况不同,长得高矮不同的两个娈生姐妹,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找出她们的不同点(结合卫生习惯教育引入高和矮)。

2、逐一出示实物,让幼儿比一比,谁高谁矮,还是一样高。

3、请两个小朋友上来比比谁高谁矮,还是一样高,再请全体幼儿互相比比,谁高谁矮,还是一样高。

4、请幼儿说说自己熟悉的东西中什么是可以比较高矮的。

二、教幼儿一些比较高矮的方法

1、请一高一矮两个小朋友,矮的站在凳子上,前面用一块布遮住,让幼儿判断,谁高谁矮。当幼儿发生错觉时,揭开谜底,并告诉幼儿比较高矮时要把物体放在同一高度。

2、出示课件二,图上有一棵树距离近,一棵树距离远,让幼儿判断树的高矮,当幼儿发生争论时,拉回较远的那棵树,让幼儿再次进行比较,然后告诉幼儿比较高矮时,要把物体放在相近的地方,否则比较的就不正确了。

3、出示课件三,一只长颈鹿在地上,一只猴子爬到树顶,猴子低下头对长颈鹿说:瞧!我长得比你高。提问:猴子的话对吗?为什么?

三、告诉幼儿简单的高矮的相对关系

1、请一高一矮两个小朋友比较,再让高的小朋友跟老师比较或让矮的跟更矮的小朋友比较,使幼儿知道:高的小朋友跟矮的小朋友比是高的,跟老师比是矮的,矮的小朋友跟高的小朋友比是矮的,但跟更矮的小朋友比是高的。告诉幼儿单独的某样东西是不能定高矮的,要看它跟什么比较。

2、请三个小朋友上来,再请一个幼儿为他们从高到矮排队,并说出谁高谁矮,谁比谁高,谁比谁矮。

3、发给每个幼儿纸和笔,请每个幼儿依次画高矮不同的三棵树。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通过三个活动环节,让幼儿感知物体的高矮,比较高矮;学会运用高高的、矮矮的、比较高、比较矮、最高、最矮等语词,并理解物体高或矮的相对关系;初步尝试将物体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有序排列。我认为本次活动设计是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先请两个幼儿上台比较高矮,让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比起图片来更直观,先让幼儿自己来比较,更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再来观察图片比较高矮,最后进行排序。幼儿学起来是层层递进的,对高矮概念掌握的较好,完成原先设立的目标。

小班数学比一比教案反思【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让幼儿喜欢数学。

2、愿意上课大胆举手回答问题。

3、能按照物体的长短差异排出3"5个物体的序列。

【活动准备】

1、长短不同的裤子图片。

2、小吸管、小木棍、硬卡纸条等若干套(3—5个为一套),排序底板若干。

【活动过程】

一、裤子比一比。

1、观察裤子。

教师出示挂图中的4条裤子。

师:看,妈妈给宝宝买了什么?妈妈买了几条裤子?它们一样吗?哪儿不一样?引导幼儿观察裤子,并说出它们长短不一样。

2、比裤子。

师:哪条裤子长,哪条裤子短?

教师和幼儿一起把裤子两两比较,得出结果。

二、裤子排一排。

1、教师出示长短排序板。

师:妈妈让宝宝排一排裤子,你觉得哪条裤子放在前面?可以怎么排呢?

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并讲述自己的想法。

2、鼓励幼儿自主地排裤子,然后说一说自己用什么方法排的。

3、教师和幼儿讨论长短排序的方法。

沿着排序板上下面的一条线将裤子放整齐,可以用眼睛看,找出最长(最短)的裤子排号,()再通过两两比较依次排序;也可以每次找出最长的裤子,发现长了再调整。

三、给物体排排队。

1、讨论活动规则。

师:小吸管、小木棍、硬卡纸条都来找小朋友帮它们排队啦!

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总结:先找出物体中最长或最短的一个排好,在比剩下的物体,找出最长或最短的往下排,排好后说一说。

2、幼儿操作活动。

教师提醒幼儿将材料在排序板上排整齐。

教师鼓励幼儿参与多组操作活动。

小班数学比一比教案反思【篇3】

发展要点:

1、引导宝宝和大人比一比高矮以及身体各部位的长短、粗细、大小。

2、通过游戏增强亲子间情感与语言的交流。

活动准备:

宝宝在情绪愉悦情况下开展此活动。

活动价值:

1、当宝宝看到记录身高、墙壁上记号在不断上升时,宝宝对自己身高变化有了具体的、独特的体验,这是培养自我意识的最好机会。

2、记录身高、身体各部位长短、粗细、大小的数字从小到大,在不断变化着。

数字的比较,高矮的比较,都让宝宝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字。这是培养宝宝坚持性的最好示范。

活动过程:

一、指导员与家长互动:

刚出生时,您的宝宝可能只有50厘米左右。可有一天,你会惊奇地发现,

宝宝比桌子高了,比鞋柜高了、比隔壁的小姐姐高了……是的,您的宝宝每天在身体、智能、情感等方面都在迅速得变化着……

开展此活动,主要是引导宝宝和大人比一比高矮以及身体各部位的长短、粗细、大小。同时,通过游戏增强亲子间情感与语言交流。

二、亲子游戏:

1、指导员和宝宝比高矮。

2、家长和宝宝比高矮:

●宝宝长到妈妈的什么地方了?

●谁的手更长、更大、更粗?

●谁的脚大、谁的脚小?

3、宝宝和宝宝比高矮。

观察要点:

●观察宝宝能否正确感知大人与自己身体部位的大小、高矮、粗细等。

●观察宝宝喜欢比较身体的哪个部分?并作出相应的动作。

温馨提示:

1、在比较的过程中,家长应注意不要以谁更高、更大等为胜者,否则容易挫折宝宝游戏的积极性。应让宝宝体验到自己是可爱的,也是会慢慢长大的。

2、有的宝宝语言发展可能迟缓,家长不要强迫宝宝说,可以细心观察宝宝的反应与表情等,再引导宝宝表达。

活动迁移:

1、为宝宝制作一本成长记录册,可以保存一些宝宝不同年龄阶段拍的照片,记录一些宝宝成长中的趣事,让宝宝体验成长的快乐。

2、在家庭中,设计身高记录表,还可以画一张成长曲线图,让宝宝更清楚地看到自己身体的变化、发展的过程,增强活动的趣味性。

小班数学比一比教案反思【篇4】

教学目标:

1、让幼儿感知并认识数字1、2、3。

2、幼儿学会用手指表示数字1、2、3。

教学重难点:

感知并认识数字1、2、3。

教学准备:

1、卡通数字1、2、3。

2、数字1、2、3的大卡片以及相应图片。

3、魔术口袋,各色数量的塑料小胶棒、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4、各色数字1、2、3小卡片幼儿人手一套。

5、数字儿歌磁带。

6、自制数字箱三个。

教学方法

游戏法、情景法、练习法,赏识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主题,认识数字1、2、3

1、教师组织幼儿一起玩手指游戏:长长短短,高高矮矮,大大小小,宽宽窄窄,胖胖瘦瘦,咕噜咕噜1,咕噜咕噜2,咕噜咕噜3,我们大家一起玩。

2、听数字儿歌,引出数字1、2、3

儿歌:

1像铅笔细又长,2像小鸭浮水上,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扬,5像秤钩秤东西,6像口哨能吹响,7像镰刀割小麦,8像麻花拧一遭,9像勺子能盛饭,10像筷子加鸡蛋。

今天我们请来了数字宝宝1、2、3,我们看看他们像歌曲里唱的那样,(教案出自:教案网)像铅笔、小鸭和耳朵吗

3、让小朋友大胆想像数字1、2、3还像什么,感知字形。(对大胆想象,积极回答的幼儿给予掌声鼓励)

4、感知数字1、2、3

分别请出大数字宝宝1、2、3(出示数字大卡片),将数字和卡通图片相对应,让幼儿看看数字是否像歌曲中唱的一样,加深幼儿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随意出示大数字卡,让幼儿念出卡片上相应的数字。

5、用手指表示数字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伸出你灵巧的小手,告诉我你的小手都有那些本领

教师说出数字,幼儿用手指来表示。同时也可以选择幼儿担任小老师。

游戏:看实物出手指。

教师从魔术口袋中拿出相应数量的塑料小胶棒、三角形、正方形、圆形,(教案出自:教案网)让幼儿点数,说出数量同时用手指头来表示其数量是几。

活动延伸:

1、游戏:数字宝宝回家(加强对字形的感知和认识)

(小朋友们真棒,现在数字宝宝请小朋友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带领幼儿随音乐走出活动室,在草坪上撒上1、2、3的各色数字小卡片,让幼儿将数字1、2、3捡起来分别送回他们的家里。

2、数字找朋友比赛:

(草坪上摆放有数量是3的:积木、小桶、盒子;数量是2的:苹果、香蕉、梨子;数量是1的:帽子、鞋、衣服。)将小朋友分做两组进行比赛,分别把自己的数字卡片放在摆的实物下,看哪一组摆的快而正确。

活动反思

把对1、2、3数字的感知与游戏结合在一起,既培养了幼儿的点数数的能力,又达到了幼儿游戏的目的,整个活动幼儿情绪高涨。再通过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对数字进行形象化的比喻,加深了对数字的记忆。利用魔术口袋变换不同图形的卡片,练习让幼儿用手指表示个数,慢慢让数所表示的意义深入幼儿的心里。最后利用数字宝宝回家、数字找朋友的游戏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一个数所表示的是物体的个数。同时也锻炼了幼儿小手的灵活性,同伴之间的合作意识。

小班数学比一比教案反思【篇5】

活动目标

(一)尝试用重叠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大小,体验活动的乐趣。

(二)学习制作标记表示大小分类的结果。

活动重难点

(一)重点:尝试用重叠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大小。

(二)难点:学习制作标记表示大小分类的结果。

活动准备

(一)幼儿事先学唱歌曲《碰一碰》。

(二)幼儿用书第7册第7页。

活动过程

(一)小手小脚比一比——尝试用重叠的方法比较手或脚的大小。

1.幼儿随音乐用重叠的方法比较手的大小。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来和好朋友比比手的大小吧,可以怎么比?(引导幼儿运用重叠的方法比较。

教师:找一个朋友比一比,找一个朋友比一比,比哪里?小手比小手。(幼儿随音乐做动作,用重叠的方法比较手的大小。)

教师:再换一个朋友比一比。(随音乐再次游戏。)

2.运用重叠的方法比出大手王。

教师:谁是我们班的大手王?我们再来比一比,如果你的手小,请回到位置上,如果你的手大,请继续找人比。(幼儿根据要求继续随音乐游戏。)

3.用同样的方法比出小手王、小脚王、大脚王等。

(二)鞋子分一分—观察鞋子的不同特征并进行分类。

1.观察鞋子的不同特征。

教师:这些鞋子都一样吗?它们有什么不同?

2.尝试按大小特征将鞋子分类,并进行连线。

教师:这里只有2个鞋架,怎么分呢?(当幼儿分成3类时,如根据款式、颜色分,引导发现只有2个鞋架可以放,提示根据大小分类,并用连线表示。)

3.幼儿将鞋子分类放进鞋架里,并制作标记。

教师:有什么办法让妈妈知道1个鞋架放大鞋子,1个鞋架放小鞋子?(当幼儿根据大小分时,启发幼儿制作标记表示分类结果,如给大的鞋架上画上大圆点,给小鞋架画小圆点。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数一数,比一比


教学目标:

1、教幼儿学习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判断7以内数的多少。

2、要求幼儿听清老师的问题,并在集体面前大声地回答。

教学准备:

教具贴绒蓝色大圆片5个,红色圆片从大到小6个,桔黄色小圆片7个(图一),贴绒数字5、6、7,实物卡(图二~八)。

学具第一、二组:3排点图卡(图九)若干张,数字印章,印泥,幼儿用书画面25;第三组:看标记贴图形纸卡,糨糊,各种图形纸片;第四组:填空格图卡,点子印章;第五组:添、去点作业纸,铅笔;第六组:印比6、6少的点子纸,印章。

教学过程:

1、集体活动。

(1)逐一出示图二~八,“请小朋友仔细看,说说卡片上有几个什么?”

(2)正确判断7以内数量。

出示图一,“黑板上有什么?”“哪种颜色的圆片最多?哪种颜色的圆片最少?你是怎么知道的?为什么我看时觉得红圆片最多,橘黄圆片最少?谁能想个办法,换一种排法让我们一看就清楚,谁的数目最多,谁的数目最少。”启发幼儿将每种颜色片片排成一行,“现在看看谁最多、谁最少?”“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幼儿将三排圆片一一对应比较)请小朋友说说每一排有几个圆片,谁来给每排圆片送数字朋友。

(3)小结。

“要想知道谁多谁少,不能看物体大、小,也不能看排队长、短。而是要数一数每排有几个,才能比出谁多谁少。”

2、小组活动。

一、二组,给最多的点子印数字。三组,看标记贴图形。

四组,按序填空格。五组,添、去点子。

六组,印比6、7少的点子。

教师重点指导第一、二组的活动小组。

3、活动评价。

表扬能边操作边讲述的幼儿,并提醒幼儿将游戏材料整理好。

相关推荐

  •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数一数,比一比》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数一数,比一比 目标: 1、教幼儿学习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判断7以内数的多少。 2、要求幼儿听清老师的问题,并在集体面前大声地回答。 准备:教具,贴绒蓝色大圆片5个,红色圆...
    2021-06-09 阅读全文
  • 2020小班数学活动说课稿:小手比一比 一.说教材:《小手比一比》是幼儿园小班数学内容,本节课要求幼儿对1.2.3这几个数能手口如一的点数,一般来说,3-4的幼儿对数的概念有一定的认识,让幼儿学习手口一致点数。可以为幼儿在今后学习数学打下基...
    2020-09-23 阅读全文
  • 中班数学教案《画一画、比一比》 活动目标: 1、通过画一画、比一比,使幼儿进一步理解7的实际意义,能熟练地将数物进行匹配,并能较顺利地感知自然数列中前后两数的量的关系。 2、培养幼儿良好的作业习惯,提高幼儿作业的能力。 3、培养幼儿...
    2021-05-25 阅读全文
  • 小班数学比一比教案反思(1000字)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教案对于教师来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案有助于新手教师对于教材和知识点的把握更有力度,那么一篇好的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急你所急,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小班数学比一比教案反思”,仅供你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2022-10-31 阅读全文
  •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数一数,比一比 教学目标: 1、教幼儿学习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判断7以内数的多少。 2、要求幼儿听清老师的问题,并在集体面前大声地回答。 教学准备: 教具贴绒蓝色大圆片5个,红色圆片从大到小6个,桔黄色小圆片...
    2019-12-12 阅读全文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数一数,比一比 目标: 1、教幼儿学习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判断7以内数的多少。 2、要求幼儿听清老师的问题,并在集体面前大声地回答。 准备:教具,贴绒蓝色大圆片5个,红色圆...

2021-06-09 阅读全文

一.说教材:《小手比一比》是幼儿园小班数学内容,本节课要求幼儿对1.2.3这几个数能手口如一的点数,一般来说,3-4的幼儿对数的概念有一定的认识,让幼儿学习手口一致点数。可以为幼儿在今后学习数学打下基...

2020-09-23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通过画一画、比一比,使幼儿进一步理解7的实际意义,能熟练地将数物进行匹配,并能较顺利地感知自然数列中前后两数的量的关系。 2、培养幼儿良好的作业习惯,提高幼儿作业的能力。 3、培养幼儿...

2021-05-25 阅读全文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教案对于教师来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案有助于新手教师对于教材和知识点的把握更有力度,那么一篇好的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急你所急,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小班数学比一比教案反思”,仅供你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2022-10-31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1、教幼儿学习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判断7以内数的多少。 2、要求幼儿听清老师的问题,并在集体面前大声地回答。 教学准备: 教具贴绒蓝色大圆片5个,红色圆片从大到小6个,桔黄色小圆片...

2019-12-12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