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绘本故事《苏菲生气了》

发布时间:2019-12-17 幼儿园大班绘本说课稿 幼儿园大班绘本说课稿大全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

“生气了该怎么办?”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经常要面对的问题。当今孩子由于受到过多的宠爱,脾气都不太好。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到《苏菲生气了》这个绘本。故事告诉人们生气的时候,要学会找一个好办法让心情平静下来,让自己和身边的人重新快乐起来。我觉得这是一个教育孩子怎样面对生气,学会调节自己情绪的好教材,它有利于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于是设计了本节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利用故事的PPT创设情境,在情境中引导孩子阅读、理解故事。

寻找排解怒火的好方法,知道在生气的时候,用正确的方法排解怒火,让心情平静下来,做一个快乐的人。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绘本《苏菲生气了》的PPT,幼儿人手一张32K的白纸,人手一支黑色水彩笔。

2.经验准备:幼儿会唱歌曲《拉拉勾》。

活动过程

1.观察人物,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

(1)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她叫——苏菲。(PPT演示)仔细看一看,苏菲是什么样的表情,这样的表情说明苏菲怎么了?”

(2)师:平时苏菲脾气很好的,不轻易发火哦,猜一猜苏菲今天为什么这么生气?(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猜想。)

(3)师:苏菲到底为什么生气?我们一起走进这本图画书去看一看。谁认识书的名字?

(析:用认识新朋友的方式拉近了孩子和绘本的距离;通过猜想生气的原因让幼儿设身处地将自己和苏菲融合在一起,以便让他们感同身受地去阅读理解后面的故事。)

2.阅读故事,理解苏菲生气的心情。

教师讲故事(PPT演示):

这是一个美好的星期天,苏菲拿着心爱的猩猩玩具,玩得正开心,姐姐走过来抢她的玩具。苏菲没玩够,不肯给姐姐。两个人你拉我扯地抢起了玩具,最后,苏菲被拽得摔倒在地上,姐姐抢走了玩具。

(1)师:苏菲遇到这样的事,心情怎么样?

(2)师:你像苏菲这样生气会是什么表情?会做什么样的动作?请到前面来表演给大家看。

(请两三名幼儿表演后集体表演一次,相互看一看,简单点评一下。)

(析:以己度人是幼儿的思维方式,从这个角度出发,通过做一做、看一看、评一评能让幼儿更深刻地体会到苏菲的心情。)

(3)师:你们会这样做,那苏菲生气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呢?(PPT演示:三种发火的画面,如图。)

第一种:了解跺脚动作和红色影子的含义。

第二种:感知苏菲的怒火充满了整个屋子。

第三种:苏菲就像一座快要喷发的火山一样。

(析:这里的观察,给孩子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有了前面的情绪体验,这三个画面孩子就容易看懂了。)

3.说说、画画,寻找不生气的好办法。

(1)师:看这样子,苏菲真的是太生气了。生气好吗?有什么不好?

(2)师:生气的确不好,它会让我们心情很坏;让我们皮肤变差,人变老;会让我们生各种各样的病,身体受到伤害;还会让我们周围的人也不高兴,从而失去一些朋友。

(析:在孩子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梳理和提炼,能让幼儿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体现了尊重幼儿的教育原则。)

(3)师:那你们在非常生气的时候有什么好办法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请5—4名幼儿发言。)

(4)师:你们都有自己的办法呀!你能把自己的办法记录下来吗?可以画得简单一点,只要你自己能看懂就行。

(5)展示和交流记录内容:将全班幼儿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请小朋友逐个说明自己的做法。

(析:简单图示记录法能帮助孩子边画边完善自己的思考,而且每个孩子都得到展示和交流的机会,体现了平等性的教育原则。交流展示为幼儿提供了相互学习的平台,代替了传统的教师说教。)

4.赏析故事,了解自然排怒的方法。

(1)师:你们生气时会这样做,苏菲会怎样做呢?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教师配乐讲述故事。)

苏菲生气地往门外跑去,并且“嘭”地一声,用力把门关上。她跑呀跑呀,跑到门前的小树林里。她看到美丽的大树、柔嫩的小草,还听到动听的鸟鸣声。她放慢脚步着,走到一棵大树下,停住脚步,抬起头,看着树上的小鸟。

师:如果你是这只小鸟,你会对苏菲说什么?

(析:让孩子扮成小鸟劝说苏菲,给了孩子表达自己爱心的机会,让孩子学做助人为乐的人。)

(2)教师继续讲故事。

苏菲听了小鸟的话,心情好多了,她继续向前走去。她看到一棵好高、好大的树,忍不住爬了上去。

师:苏菲在大树上向远处眺望。啊!真美!她会看到哪些美丽的景色呢?

(析:海边的美景是无限的,这里留给孩子充分想象的空间,让他们用优美的语言描述海景,从而促进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也教给他们发现自然美的方法。)

师:看到海边一间间漂亮的小房子,苏菲想到了自己的家,想起了爱她的爸爸、妈妈和陪她玩的姐姐。突然,她觉得姐姐抢她玩具也没那么生气了。于是苏菲就从树上下来,向自己家走去。

(3)教师讲述故事到结尾。

5.唱唱跳跳,轻松、愉悦地结束活动。

(1)师:小朋友,现在苏菲的心情怎么样?原来生气并不可怕。

(2)师:在幼儿园里,你们会和小伙伴发生矛盾,也有生气的时候,以后遇到这样的情况你该怎么办呢?

(析:故事里的苏菲遇到的是在家里生气的情况,但实际生活中,孩子们更多的时候会在幼儿园,会和同伴有矛盾,所以要进一步探讨和小朋友有了矛盾该怎么办。)

(3)师:除了你们刚才想的办法,我还有一个好办法,你们想知道吗?我们以前学过一首歌,这个办法就是歌里唱的。(教师哼唱歌曲开头一句:你也生气了,我也生气了……)想起来了吗?歌曲叫什么?

(4)师:孩子们找一个曾经生过他气的小伙伴一起来拉拉勾吧!

(5)音乐响起,幼儿演唱歌曲《拉拉勾》,结束活动。

(析:歌唱表演调节了课堂气氛,体现了动静结合的原则,也通过诙谐、有趣的歌曲告诉孩子一种方便有趣的主动和好的方法。)

6.延申活动,记录生气情况再教育。

老师为孩子准备一本记录本,遇到孩子生气了,家长记下日期,孩子用简单的图示记下平息怒火的方法。一段时间以后,根据记录的实际情况再交流、讨论,进行后续教育。

附故事:苏菲生气了

一个星期天,苏菲抱看心爱的大猩猩玩具玩得正高兴,姐姐走过来说:“该轮到我玩了!”苏菲还没玩够,不愿把玩具给姐姐。姐姐就来抢。姐妹俩你拉我拽,最后,姐姐把玩具抢走了,苏菲气坏了。

苏菲气得直跺脚,苏菲气得大吼,苏菲气得像一座快要喷发的火山。她气得跑出门去,“嘭”地一声重重地把门撞上。她跑向门前的小树林,她看到树林里有大块的岩石、绿绿的蕨草、美丽的大树,还听到小鸟唱着动听的歌。她放慢脚步走呀走,走到一棵大树下,停住了脚步。她抬起头静静地听小鸟唱歌。过了一会儿她又向前走去。她走啊走,看到一棵好大的树,她忍不住爬了上去,坐在高高的树枝上向远处望去,哇!远处的大海真美!

最后,苏菲心情平静了下来,她从大树上下来,往回家的方向走去,越走越快,很快就回到家。她推开家门,屋里有一股好闻的气味,妈妈张开手臂说:“宝贝你终于回来了!”姐姐邀请她一起玩拼图,一切又回到原来的样子。

yJS21.com更多精选幼儿园教案阅读

中班下学期语言教案《苏菲生气了》


绘本解读

这个故事讲的是苏菲和姐姐争玩具,生气了,冒火、发脾气,后来跑出去,来到大自然里,不多久气消了,回来后一切恢复了平静,这个故事非常简单,它就写出一个孩子由生气到气消的复杂心里过程。

通过这个故事,孩子们会在比较中发现,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些不顺心的事,也时常会生气,但在情绪不加以控制的情况下,我们再也看不到生活中美好的一面;当我们心情平静时,我们往往能发现生活中被我们忽略掉的美好,从而获得幸福、快乐的感受。进而懂得负面情绪需要我们采取一种正确的方式或方法来宣泄,那样才会获得快乐、幸福的感觉,才会发现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

2.通过对比、联想,感受苏菲生气时和心情平静时周围景物的不同。

3.联系生活实际,正确处理负面情绪,发现生活中的美。

教学过程

一、质疑题目,激趣阅读

1.出示PPT《苏菲生气了》封面

质疑:苏菲是谁?为什么生气?

随机处理作者和获得荣誉奖项

【教学意图】学生通过观察封面、课题,会自然而然地获得关于故事的某些信息。但这些信息又不够完整,我们在此引导学生将这些信息整合后,提出自己希望知道的答案,从而更大地调动了孩子们阅读故事的积极性,同时也在训练孩子怎样读故事,怎样读懂故事。

二、创设情境,走进故事

1.出示PPT苏菲在玩玩具。

思考:苏菲把黑猩猩放到玩具卡车上,她们准备到什么地方去玩呢?

【教学意图】通过情感移植,使学生走进文本,走进苏菲的内心世界,为理解后面的故事情节坐好铺垫。

2.出示PPT苏菲的玩具被抢。

质疑:这时,姐姐来了…… 你看到什么了?

猜想:此时,倒在车上的苏菲会怎么想呢?

【教学意图】学生通过观察,会发现苏菲受伤倒在车上,姐姐抢过玩具后没有理会摔倒的妹妹,家里的宠物猫在这场“战争”中受到惊吓。进一步迁移学生的情感,拉近人物和学生的距离。

3.出示PPT苏菲生气时的四幅画面

评价:快看看苏菲的样子,请用一个四字词语来形容或用一个二字词语来形容。

【教学意图】由于这四张图片画面比较夸张,学生很轻易就会感受到红色所代表的愤怒的情绪,充斥着整幅画面。从而渗透给学生一个认识:当人们生气时,不仅面貌丑陋,而且让人感到害怕。

猜想:此时苏菲会做什么呢?

【教学意图】情感迁移,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负面情绪不仅让我们变得丑陋、可怕,而且很容易让我们作出错误的决定。

4.出示PPT苏菲离家出走的三幅画面

观察:苏菲,你看到了什么呢?这些树木和你平时到树林里玩时看到的一样吗?

【教学意图】通过引导观察,帮助学生认识到当负面情绪控制我们的大脑时,我们平时所看到的美丽的事物也就随即变得丑陋、狰狞了。

5.出示PPT老山毛榉树的三张图片

解疑:老山毛榉树是一种在美国和欧洲经常见到的大树的名字。就像我们中国常见的杨树一样,枝繁叶茂,高大粗壮。

猜想:苏菲爬到这棵高大的老山毛榉树上后会看到什么呢?

配乐想象:苏菲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会想到什么呢?

【教学意图】启发想象,在情境中引导学生借助发现生活中的美丽景色,陶冶心灵,排解负面情绪。

6出示PPT回家路上和迷失在树林的对比图

对比质疑:当苏菲和家人大吵一架后,愤怒的她毅然跑进森林,现在心平气和的她决定要回家了。你们发现有什么变了吗?

配乐想象:是呀,苏菲一边走一边对树林笑,对小动物唱。她为什么这么高兴呢?

【教学意图】学生通过对比,会发现当苏菲心情舒畅后,看到的树林又变得那么明亮、可爱,仿佛在对苏菲点头微笑。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情绪可以影响我们看到的世界。只有健康的情绪才会让我们发现世界的美丽,从而获得更愉悦的心情。

猜想:欢蹦乱跳的苏菲此时回到家里,又会发生什么事呢?

7.出示PPT温暖的家庭三幅画面

猜想:看图,家人们对苏菲说的第一句话会是什么呢?

评价:苏菲的家里有一股什么味道呢?

质疑:苏菲的画里都画了什么呢?为什么要画树呢?

【教学意图】继续情感迁移,渗透给学生善于利用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排解内心的负面情绪,珍惜家庭的和睦。

三、结合生活,评价人物

1.当苏菲的玩具被姐姐无情抢走后,我们看到了一个(可怜)的苏菲;

当妈妈也站在姐姐一边指责苏菲时,我们看到了一个(可怕)的苏菲;

当气愤蒙住了苏菲的眼睛,我们看到迷失在大森林里的(伤心)的苏菲;

当大自然用它宽广地怀抱温暖了苏菲,我们看到走在回家路上的(高兴)的苏菲;

当一家人又像以前一样坐在一起玩起有趣的拼图游戏,我们看到了爸爸怀抱中(幸福)的苏菲。

2.你喜欢苏菲吗?为什么?

【教学意图】以填空的方式,帮助学生重温故事内容。再次渗透绘本背后想要告诉我们的:愤怒的情绪,使美丽的事物变得丑陋。因此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做个健康的孩子。

四、情感升华,重温绘本

1.总结:生气是生活中很自然的一件事,但通过《苏菲生气了》这个故事,我们找到了一个好办法,可以让我们摆脱愤怒带来的坏心情,再次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一切,那就是走进大自然,净化我们的心灵。难怪这个故事在国际上获了大奖。

2.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个故事。

【教学意图】趁热打铁,让《苏菲生气了》这个故事住进孩子的内心,让健康的理念住进孩子的内心,让更多的多姿多彩的绘本故事住进孩子的内心。

五、拓展延伸

1.生活中,宣泄负面情绪的方法很多,你一定也发现了不少。把自己的一个情绪小故事写下来,或画下来,和大家共同分享。

【教学意图】作文教学向来是学生比较头疼的,但是借助绘本教学,学生会自发地找到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以另一种形式将自己内心的想法真是滴记录下来。虽然这种作文形式并不正规,但是却培养了学生写作的兴趣。

幼儿园大班公开课语言教案《菲菲生气了》含反思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幼儿园大班公开课语言教案《菲菲生气了》含反思》

大班公开课语言教案《菲菲生气了》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围绕故事情节展开讨论并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了解菲菲情绪变化的过程及原因,知晓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学会自我调节,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公开课语言《菲菲生气了》含反思教案吧。

教学目标:

1、了解菲菲情绪变化的过程及原因,知晓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学会自我调节。

2、围绕故事情节展开讨论并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

4、知道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教学重点:

了解菲菲情绪变化的过程及原因,知晓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学会自我调节。

教学难点:

围绕故事情节展开讨论并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准备:

菲菲生气了的ppt

教学课时:

1课时(30分钟)

教学理论依据:

这个绘本故事是大班主题活动《我自己》的一个谈话活动,故事《菲菲生气了》从孩子们最经常遇到的问题展开故事,一步步展现小姑娘菲菲如何慢慢地平息怒气,又回到家里,避免了与姐姐的正面冲突。故事里有一句关键的话语:"是广大的世界安慰了她。"给孩子们提示了一个解决问题和平复情绪的方法。

情绪教育是幼儿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门课题,尤其是已经懂事的幼儿常常不知道要如何处理愤怒、生气的情绪,因此出现争吵打闹,而《菲菲生气了》正是一本谈"情绪"相当好的绘本,故事中菲菲的情绪变化过程描写得非常逼真,能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给幼儿良好的暗示。透过故事幼儿可以理解菲菲情绪变化的过程及其原因,知道生气是一种正常的情绪表现,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能尝试自我调节情绪。

值得一提的是,绘本中画面色彩与故事情节配合得相得益彰,画家在创作这本绘本是是用颜色来表现菲菲的情绪的。菲菲生气时的红色画面,冲出家门时连树林都是红色的,随着她步入树林,怒气渐渐消散,画面颜色演变成橙色、深紫红色、深蓝色,到菲菲坐在大橡树的树干上面对平静的湖水时,整个画面已经是蓝、白、绿的清凉色调。最后,菲菲安静地回到家里时,画面又转为温暖的橙色。

然而作品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绘本以图为主,文字简单,如果仅仅按照文字进行朗读是没有情境的,在讲故事时许多地方是需要展开的。因此,在教学活动前,按照教学的需要对作品进行一定的改编。

为了帮助幼儿更清晰的了解菲菲情绪的变化,我们对作品进行了分析和处理。

1、为作品分段,理清思路。

根据菲菲情绪的变化,可以将作品分为四段:第一段--菲菲为什么会生气(生气的原因);第二段--菲菲生气但听不到别人劝(升起的状态);第三段--菲菲怎么自我调节情绪(让自己从生气到不生气的方法);第四段--菲菲回家(不生气了)。

2、调整相应情节,改编故事。

在分段的基础上,对于故事中的一些情节进行了调整。当菲菲生气时,有很多"角色"都在劝慰她,在这些"角色"中,我们保留了大树、小松鼠、小鸟、大石头、小花小草、微风,这些为幼儿所熟悉的"角色"。同时,因为这是一次谈话活动,因此也将一些不必要的情节,如"爬树"等进行了删减,帮助幼儿更清晰的掌握故事的来龙去脉,为谈话活动的开展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一、观察画面提问:

1、这个小孩叫"菲菲",你们发现她怎么了?

2、生气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3、菲菲生气了,非常非常的生气,她是为了什么事而生气呢?

(意图:通过观察画面,知道菲菲生气了,引出故事。)

二、围绕故事线索,展开谈论

(一)、欣赏故事第一段

1、出示画面(幼儿观察图片,结合故事内容讨论、讲述)提问:菲菲为了什么事而生气呢?

2、教师讲述故事第一段:"姐姐用力夺走了菲菲的大猩猩,菲菲跌倒在地上,菲菲生气了,她踢呀打呀,她叫呀喊呀,她想把所有的东西都砸掉,菲菲生气了,非常非常生气,菲菲是一座就要爆发的火山,她跑了出去……"(过渡到第二段)(意图:通过谈论画面,了解菲菲生气的原因。)

(二)、讲述故事第二段

1、师讲述故事第二段,幼儿倾听提问:

(1)"菲菲跑了出去,一直跑,一直跑,一直跑到了森林里。"大树看到生气的菲菲会对她说什么呢?(幼儿回答后用故事语言继续往下说--大树说:"菲菲,你怎么啦?"菲菲理也不理,继续往前跑。)

(2)小松鼠看到了又会怎么说?(幼儿回答后用故事语言继续往下说--小松鼠说:"菲菲,你怎么啦?"菲菲听也不听,还是继续跑着,直到她再也跑不动了,她靠着大树呜呜的哭了起来。)

(3)大树和小松鼠都想要关心菲菲,菲菲为什么对他们理也不理呢?(她很生气)

2、小结:生气的时候是什么也听不进的,菲菲继续跑,继续跑,一直到她跑不动为止,她靠着大树呜呜地哭了起来!

(意图:通过倾听故事,了解菲菲生气的状态。)

(三)、讲述故事第三段

1、出示菲菲不哭的图片,启发幼儿观察。

设疑:菲菲到底用了什么办法让自己快乐起来的呢?

2、教师讲述故事第三段"咦!……慢慢往家走。"(幼儿安静倾听)提问:

为什么菲菲刚才很生气,现在不生气了?(引导幼儿说说故事里的内容)(预设提问:其实菲菲在这里已经找到了好办法让自己快乐起来,菲菲看到了谁,好像在对菲菲说什么?)

3、小结:菲菲发现,听听鸟叫、看看美好的事物、安静地休息会就可以让自己平静下来,感觉好多了,于是菲菲慢慢的往家走。

教学反思:

从执教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组织语言还有待加强,如何让孩子对你的提问或是小结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小百科:菲菲:形容花草茂盛、美丽的样子。也用作女孩名字。

幼儿园大班绘本阅读活动:朱家故事


目标: 1.观察画面,捕捉细节,大胆推测和表达故事内容。 2.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懂得家中的事情要共同承担。 准备: 1.PPT(演示文稿),部分绘本图片,黑板,小铃。 2.人手一本《朱家故事》绘本,用长尾夹夹住绘本的后半部分。 过程: 一、阅读封面,产生探究朱家故事的兴趣 1.回顾拍全家福的经验。 师:你们拍过全家福吗?和家人~起合影时你的心情怎么样,表情是怎样的? 2.认识朱家成员,发现朱家全家福的与众不同。 师:这是一张朱家的全家福,照片上分别是朱先生、朱太太和两个孩子。你觉得这张全家福怎么样?(出示PPT画面,引导幼儿观察人物表情、动作的不同寻常。) 师(小结):是啊,朱家所有的重量都压在朱太太一个人身上,朱太太看上去心情一点也不好。让我们一起看看这本《朱家故事》,找找朱太太心情不好的原因吧。 二、自主阅读,理解朱太太不快乐的原因 1.幼儿自主阅读绘本的前半部分,寻找朱太太心情不好的原因。 (教师引导幼儿看看朱家父子在做什么,朱太太又在做什么。) 2.幼儿分类梳理朱家父子和朱太太在家所做的事情。 师:朱太太为什么心情不好?这一家人都在做什么呢?你从第几页上发现的?(教师根据幼儿的表述将各人所做家务的图片分类贴到黑板上。) 师(小结):原来全家人的事情都由朱太太一个人做,朱家父子从不分担,难怪朱太太闷闷不乐。 三、分段阅读,感受朱太太离开家后朱家的变化 1.倾听故事,理解朱太太离开的原因。 师:直到有一天,朱先生和孩子像平时一样打开家门,可是没有人迎接他们,家里静悄悄的。壁炉上留着一封信,写着“你们是猪”…… 师:朱太太为什么说朱家父子是猪? 师(小结):原来朱太太觉得朱家父子三人太懒惰了,简直跟猪一样,所以生气地离开了家。 2.自主阅读,感受没有朱太太的朱家生活。 师:朱太太离开家后有人做家务吗?朱家的生活会有什么变化呢?请打开“小锁”(长尾夹)阅读绘本后半部分,找找朱太太离开后朱家的变化吧。 (幼儿自由阅读图书第15页之后的内容,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发现朱家的变化。) 3.交流分享,感受朱家的变化。 师:朱家发生了什么变化?人物有变化吗?环境呢?为什么画家要把这些全都画成猪的样子? 师(小结):朱太太离开家后,朱家的生活全乱套了,家里又脏又乱,就跟“猪”的家一样。 4.大胆表达,初步体会“共同承担”的意义。 师:这时他们最希望谁回来?为了留住朱太太,父子三人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教师根据幼儿的表达调整之前摆的各人所做家务的图片,感受朱家在家务分工上的变化,初步体会“共同承担”的意义。) 四、完整欣赏故事,懂得共同承担的道理 1.完整欣赏故事。 (幼儿边看PPT边听教师讲述故事。) 师:父子三人共同承担了家务,他们的表情怎么样?朱太太现在的心情怎么样呢? 师(小结):瞧,全家人一起动手、共同承担,这样家庭才能幸福快乐!你喜欢现在的朱家吗? 2.联系生活实际,表达“我也会分担”。 师:你们家里的家务都是谁做的呢?你会帮爸爸妈妈分担哪些事情呢? 师(小结):你们也会做家长的小帮手,真棒!全家人一起分担家务,相信你们的家也是幸福快乐的。

幼儿园中班下学期语言教案《苏菲生气了》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

2.通过对比、联想,感受苏菲生气时和心情平静时周围景物的不同。

3.联系生活实际,正确处理负面情绪,发现生活中的美。

4.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5.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质疑题目,激趣阅读

1.出示PPT《苏菲生气了》封面

质疑:苏菲是谁?为什么生气?

随机处理作者和获得荣誉奖项

【教学意图】学生通过观察封面、课题,会自然而然地获得关于故事的某些信息。但这些信息又不够完整,我们在此引导学生将这些信息整合后,提出自己希望知道的答案,从而更大地调动了孩子们阅读故事的积极性,同时也在训练孩子怎样读故事,怎样读懂故事。

二、创设情境,走进故事

1.出示PPT苏菲在玩玩具。

思考:苏菲把黑猩猩放到玩具卡车上,她们准备到什么地方去玩呢?

【教学意图】通过情感移植,使学生走进文本,走进苏菲的内心世界,为理解后面的故事情节坐好铺垫。

2.出示PPT苏菲的玩具被抢。

质疑:这时,姐姐来了……你看到什么了?

猜想:此时,倒在车上的苏菲会怎么想呢?

【教学意图】学生通过观察,会发现苏菲受伤倒在车上,姐姐抢过玩具后没有理会摔倒的妹妹,家里的宠物猫在这场“战争”中受到惊吓。进一步迁移学生的情感,拉近人物和学生的距离。

3.出示PPT苏菲生气时的四幅画面

评价:快看看苏菲的样子,请用一个四字词语来形容或用一个二字词语来形容。

【教学意图】由于这四张图片画面比较夸张,学生很轻易就会感受到红色所代表的愤怒的情绪,充斥着整幅画面。从而渗透给学生一个认识:当人们生气时,不仅面貌丑陋,而且让人感到害怕。

猜想:此时苏菲会做什么呢?

【教学意图】情感迁移,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负面情绪不仅让我们变得丑陋、可怕,而且很容易让我们作出错误的决定。

4.出示PPT苏菲离家出走的三幅画面

观察:苏菲,你看到了什么呢?这些树木和你平时到树林里玩时看到的一样吗?

【教学意图】通过引导观察,帮助学生认识到当负面情绪控制我们的大脑时,我们平时所看到的美丽的事物也就随即变得丑陋、狰狞了。

5.出示PPT老山毛榉树的三张图片

解疑:老山毛榉树是一种在美国和欧洲经常见到的大树的名字。就像我们中国常见的杨树一样,枝繁叶茂,高大粗壮。

猜想:苏菲爬到这棵高大的老山毛榉树上后会看到什么呢?

配乐想象:苏菲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会想到什么呢?

【教学意图】启发想象,在情境中引导学生借助发现生活中的美丽景色,陶冶心灵,排解负面情绪。

6出示PPT回家路上和迷失在树林的对比图

对比质疑:当苏菲和家人大吵一架后,愤怒的她毅然跑进森林,现在心平气和的她决定要回家了。你们发现有什么变了吗?

配乐想象:是呀,苏菲一边走一边对树林笑,对小动物唱。她为什么这么高兴呢?

【教学意图】学生通过对比,会发现当苏菲心情舒畅后,看到的树林又变得那么明亮、可爱,仿佛在对苏菲点头微笑。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情绪可以影响我们看到的世界。只有健康的情绪才会让我们发现世界的美丽,从而获得更愉悦的心情。

猜想:欢蹦乱跳的苏菲此时回到家里,又会发生什么事呢?

7.出示PPT温暖的家庭三幅画面

猜想:看图,家人们对苏菲说的第一句话会是什么呢?

评价:苏菲的家里有一股什么味道呢?

质疑:苏菲的画里都画了什么呢?为什么要画树呢?

【教学意图】继续情感迁移,渗透给学生善于利用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排解内心的负面情绪,珍惜家庭的和睦。

三、结合生活,评价人物

1.当苏菲的玩具被姐姐无情抢走后,我们看到了一个(可怜)的苏菲;

当妈妈也站在姐姐一边指责苏菲时,我们看到了一个(可怕)的苏菲;

当气愤蒙住了苏菲的眼睛,我们看到迷失在大森林里的(伤心)的苏菲;

当大自然用它宽广地怀抱温暖了苏菲,我们看到走在回家路上的(高兴)的苏菲;

当一家人又像以前一样坐在一起玩起有趣的拼图游戏,我们看到了爸爸怀抱中(幸福)的苏菲。

2.你喜欢苏菲吗?为什么?

【教学意图】以填空的方式,帮助学生重温故事内容。再次渗透绘本背后想要告诉我们的:愤怒的情绪,使美丽的事物变得丑陋。因此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做个健康的孩子。

四、情感升华,重温绘本

1.总结:生气是生活中很自然的一件事,但通过《苏菲生气了》这个故事,我们找到了一个好办法,可以让我们摆脱愤怒带来的坏心情,再次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一切,那就是走进大自然,净化我们的心灵。难怪这个故事在国际上获了大奖。

2.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个故事。

【教学意图】趁热打铁,让《苏菲生气了》这个故事住进孩子的内心,让健康的理念住进孩子的内心,让更多的多姿多彩的绘本故事住进孩子的内心。

五、拓展延伸

1.生活中,宣泄负面情绪的方法很多,你一定也发现了不少。把自己的一个情绪小故事写下来,或画下来,和大家共同分享。

【教学意图】作文教学向来是学生比较头疼的,但是借助绘本教学,学生会自发地找到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以另一种形式将自己内心的想法真是滴记录下来。虽然这种作文形式并不正规,但是却培养了学生写作的兴趣。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能使孩子在看看、想想、说说中发展思维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整个活动孩子们始终能保持情绪愉快、情感投入、思维活跃。从这个绘本本身来看,《苏菲生气了》和孩子的生活非常的贴近,苏菲生气是因为玩具被姐姐抢走了,那这个问题是孩子们在平时的游戏中经常遇到的,这就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共鸣;再加上绘本中苏菲生气时的夸张画面,让孩子很容易就感受到了苏菲生气的程度。课堂中动静交替,让孩子在课堂中动起来。苏菲生气时的表情非常的夸张,于是我利用这个环节,请小朋友做一做“你在生气的时候会做什么动作呢?”孩子的动作非常的夸张,有咬牙切齿的,……非常的有意思,课堂中的气氛非常的活跃。

幼儿百科:生气指发怒,因不合心意而不愉快。

相关推荐

  • 中班下学期语言教案《苏菲生气了》 绘本解读 这个故事讲的是苏菲和姐姐争玩具,生气了,冒火、发脾气,后来跑出去,来到大自然里,不多久气消了,回来后一切恢复了平静,这个故事非常简单,它就写出一个孩子由生气到气消的复杂心里过程。 通过这个故...
    2020-09-30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大班公开课语言教案《菲菲生气了》含反思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幼儿园大班公开课语言教案《菲菲生气了》含反思》大班公开课语言教案《菲菲生气了》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围绕故事情节展开讨论并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了解菲...
    2022-04-06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大班绘本阅读活动:朱家故事 目标:1.观察画面,捕捉细节,大胆推测和表达故事内容。2.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懂得家中的事情要共同承担。准备:1.PPT(演示文稿),部分绘本图片,黑板,小铃。2.人手一本《朱家故事》绘本...
    2019-12-17 阅读全文
  • 幼儿园中班下学期语言教案《苏菲生气了》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 2.通过对比、联想,感受苏菲生气时和心情平静时周围景物的不同。 3.联系生活实际,正确处理负面情绪,发现生活中的美。 4.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5...
    2020-12-31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大班绘本阅读活动:国王生病了 设计意图我班开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题活动,我选取《国王生病了》这个幽默风趣的绘本故事进行教学,以幼儿情感和兴趣为依托,通过情趣化的教学环节,让幼儿懂得许多事情是需要亲自体验的,不能依赖别人,更不能...
    2019-12-17 阅读全文

绘本解读 这个故事讲的是苏菲和姐姐争玩具,生气了,冒火、发脾气,后来跑出去,来到大自然里,不多久气消了,回来后一切恢复了平静,这个故事非常简单,它就写出一个孩子由生气到气消的复杂心里过程。 通过这个故...

2020-09-30 阅读全文

现在向您介绍幼儿园教案《幼儿园大班公开课语言教案《菲菲生气了》含反思》大班公开课语言教案《菲菲生气了》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围绕故事情节展开讨论并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了解菲...

2022-04-06 阅读全文

目标:1.观察画面,捕捉细节,大胆推测和表达故事内容。2.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懂得家中的事情要共同承担。准备:1.PPT(演示文稿),部分绘本图片,黑板,小铃。2.人手一本《朱家故事》绘本...

2019-12-17 阅读全文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 2.通过对比、联想,感受苏菲生气时和心情平静时周围景物的不同。 3.联系生活实际,正确处理负面情绪,发现生活中的美。 4.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5...

2020-12-31 阅读全文

设计意图我班开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题活动,我选取《国王生病了》这个幽默风趣的绘本故事进行教学,以幼儿情感和兴趣为依托,通过情趣化的教学环节,让幼儿懂得许多事情是需要亲自体验的,不能依赖别人,更不能...

2019-12-17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