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白云
发布时间:2019-12-13 大班语言教案幼儿园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大班幼儿园语言教案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根据图片的形象进行合理、大胆地想象,创编出多种帮助小动物的情节。 2、要求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整地讲述出图片的主要情节发展过程。 3、引导幼儿在讲述时体验角色之间的情感,感受到帮助别人之后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白云》课件,白云形成的课件,小动物谢谢小动物的课件。 2、小动物遇到困难的图片:一是小松鼠搬东西;二是小鹿被大灰狼追赶;三是大熊猫受伤了;四是小刺猬想摘树上的果子。 3、带幼儿观察过白云,认识过白云的形成。 活动过程: 一、启发性谈话,引出课题。 “小朋友,上次你们观察过天上的白云,白云变形的本领可大啦,它会变成什么呀?”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动画片里的白云,它想怎样变呢?“ 二、观看课件,看看、想想、说说。 1、观看到“白云悄悄地飘走了。” “这朵白云为什么不和其它的白云一起变呢?它心里在想些什么” 引导幼儿说出白云的想法。 “说得真好,这朵白云不但要变得美丽,还要变得对别人有用处。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这朵白云会飘到哪里,会遇到谁。” 2、播放课件。 “咦,这只小猪怎么了?” “小猪为什么会这么伤心呢?” 启发幼儿想出可能让小猪伤心的不同原因。 “让我们和白云一起来问问小猪吧。” 播放课件 “原来小猪过不了河,看不到生病的外婆,小猪心里该多着急呀,白云想帮助小猪,小朋友,我们也一起来动动脑筋,帮帮小猪。”(提醒幼儿和旁边的小朋友商量一下。) 启发幼儿想出不同的办法。 “小朋友的办法真好,白云也想出了一个好办法,看看白云是怎样帮助小猪的。” 播放课件到“小猪高高兴兴地去看外婆了。” “白云想的是什么好办法呀?” “小猪过了河,心里真高兴,白云帮助了小猪,心里也很高兴。让我们看看白云接下来会碰见谁?” 2、观看到“小熊哭着说我要没有家了。” “白云又发现了一件什么事情?” “哎呀,原来是小熊家着火了,小熊多着急呀,它要没有家了,小朋友,快帮小熊想想办法吧,怎样才能又快又好地救火呢?”(提醒幼儿一起商量一下。) 启发幼儿想出好办法。 “小朋友们真动脑筋,白云也很动脑筋,看看它想了一个什么好办法?” 播放课件。 “白云想出了什么好办法?” “唉呀,白云怎么不见了?” 播放课件。 “咦,白云怎么又出现了呢?” 3、观看白云形成的课件。 “小朋友们真聪明,看,太阳一晒,小河里就会蒸发出水蒸气,升到天空聚在一起变成白云,当白云变成雨落下来,白云也就会消失不见了。” 三、完整地观看课件,知道帮助别人自己也会得到快乐。 “这部动画片真好看,让我们完整地看一遍,一边看一边轻轻地跟着一起说。” 幼儿欣赏,一边看一边说。 “小动物们都喜欢这朵白云,你喜欢这朵白云吗?为什么?” “如果你是这朵白云,你愿意帮助别人吗?” 四、请幼儿来帮助遇到困难的小动物。 1、 出示小动物遇到困难的图片。 “小朋友,这些小动物也遇到了困难,有的还很危险,如果你是白云,你会变成什么来帮助它们呢?请你先看看你要帮助谁,你就轻轻地走到这张图片的前面,想一想你这朵白云要变成什么才能帮上它的忙,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商量一下,等会儿请你讲给大家听。” 幼儿自由选择自由讲述。提醒幼儿帮完一只小动物后可以再去帮另一只小动物。 2、请部分幼儿来讲述自己的好办法,要求说清楚我要帮助谁,这只小动物遇到了什么困难,我是怎样帮助的。 3、播放课件,小动物们向小朋友道谢。“小朋友,谢谢你们,能得到你们的帮助,我们真是太高兴了。” “小朋友们帮助了小动物,小动物真高兴,你们高兴吗?” “是呀,帮助了别人,自己也会很快乐。” 五、幼儿学白云飘的动作,回教室。 “小白云们,我们一起飘出去玩变形的游戏吧!” 幼儿一起飘出去,在空地玩变形的游戏。yJS21.com更多精选幼儿园教案阅读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白云枕头》及教学反思
下面是“幼儿园语言教案《白云枕头》”的内容一文。让幼儿体验故事中人物情绪的变化,懂得同伴之间要团结互助,并学着去化解矛盾,初步了解故事内容,能根据观察大胆猜测故事内容,并主动积极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能按故事情节排图,体验同伴之间相互协作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故事内容,能根据观察大胆猜测故事内容,并主动积极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2、体验故事中人物情绪的变化,懂得同伴之间要团结互助,并学着去化解矛盾。
3、能按故事情节排图,体验同伴之间相互协作的乐趣。
4、喜欢并尝试创编故事结尾,并乐意和同伴一起学编。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白云枕头》。
2、自制大图书一本,小图片8幅每组一份,束带、小剪刀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播放PPT片断,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请小朋友们看一看:故事里有哪几个小动物?想一想:它们之间发生了些什么事?
二、理解故事内容,并尝试根据观察来猜测故事情节的发展。
(出示大图书,书师幼共同围坐在一起看图书讲述。)
1、看图书第①——②页,老师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
(1)胖小猪和小白兔吵架了,它们都生气了,小朋友想一想,它们生气的时候会说些什么气话呢?
(2)你知道胖小猪和小白兔生气了是什么样子吗?谁愿意上来做个气呼呼的样子给大家看一看。
(3)“可是,到了晚上怪事儿发生了”,小朋友们猜猜到底发生了什么奇怪的事儿呢?(4)第二天,胖小猪看到小白兔变成了一只小黑兔,胖小猪心里会有什么感觉呢?它为什么会难过呢?
2、幼儿讨论:
师:看来,胖小猪是后悔了,不应该说这样的话去伤害小白兔!胖小猪心里好难过啊,我们一起来想想吧,看看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小白兔变回来?把你的想法告诉旁边的小朋友吧!
3、继续看图书③——⑧页,老师提问:
(1)胖小猪看到一朵朵白云在脚下飘过,它想到了什么?它是怎么做的。
(2)小白兔用白云洗澡真的会变白了吗?当小白兔又变得雪白雪白的,它想到了谁?
(3)小白兔是怎么样用剩下的白云帮助胖小猪的?
(4)小白兔为什么会感到“难为情”呢?
(5)胖小猪为什么枕着白云枕头就能睡着呢?
4、猜一猜故事的题目:
师:故事讲完了,你们知道小白兔送给胖小猪的枕头里装的什么吗?(白云)对了,那老师就请你们猜猜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白云枕头)
三、播放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完整欣赏一遍故事。
师:老师要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老师把这个故事做成了动画片,想看吗?可是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一边听故事,一边想一想。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的,好吗?
(幼儿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看动画片《白云枕头》。)
1、鼓励幼儿大胆提问,老师耐心解答。
师:故事听完了,小朋友们,你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有没有什么问题要问老师的?
2、师:老师也有问题要问你们噢:
(1)当小白兔的毛又变得雪白雪白的、胖小猪也能美美的睡一觉了,这一天,他们又碰在一起了,他们有没有和好呢?
(2)如果你是小白兔你又会对胖小猪说什么呢?
(3)胖小猪和小白兔都知道做错了事要及时改正,真是好样儿的。小朋友们如果你和好朋友吵架了,他生气了,不理你了,你该怎么办呢?
四、老师小结:
师:小朋友们,我们在幼儿园里有许多好朋友,大家一起学习、一起游戏、一起生活,是一件多么开心的事啊。可是有时难免也会有点儿小矛盾,大家闹得不开心,这没关系,只要大家及时认识并改正自己的错误,互相宽容、互相原谅、互相理解,珍惜朋友之间的友谊,老师相信你们还是会成为好朋友的。好了,最后,让我们一起来找个朋友、拉拉小手、唱起歌儿、跳起舞儿吧!(播放音乐,幼儿自由结伴跳舞。)
活动延伸:
(按故事情节排图)
1、出示故事图片,请能力强的幼儿到前面来,尝试按故事情节发展的先后顺序排列图片。
2、老师示范讲解怎么样做小人书。
师:先将图片按顺序排好对齐,再用束带穿过图片左上角的小孔,稍微拉紧,你们看一本漂亮又好看的小人书就做好了,你们也想做一本属于自己的小人书吗?赶紧动手吧!
3、幼儿分组合作排图,老师巡回指导,并给予操作有困难的幼儿以及时的帮助。
4、鼓励幼儿带上自制的《白云枕头》的小人书去给好朋友讲故事。
活动反思: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幼儿实施语言教育,帮助他们提高阅读、倾听、表述、欣赏的能力,促进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使他们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得到发展。
在这节活动中,我打破了以往的教学模式,将故事做成动漫。首先以剪辑的故事片断导入激发幼儿兴趣;再以看自制的大图书讲述故事的形式导入故事情节,其目的主要是增加孩子兴趣、培养注意力。这中间,我不断的抛给了孩子一个又一个问题,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大胆表述,并参与故事表演,力争使每个幼儿都有表现的机会。最后播放多媒体课件,幼儿完整欣赏一遍故事,在幼儿进一步熟悉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我又提出了新的问题“如果你和好朋友吵架了,他生气了,不理你了,你该怎么办呢?”,来提升幼儿生活经验,解决活动难点,让幼儿懂得:即使和朋友发生了不愉快的事,只要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相互宽容,及时原谅别人,化解矛盾,大家还会是好朋友的。
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们一直在感受着语言的氛围,使孩子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和想象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延伸活动将语言与其它学科巧妙的结合起来,故事依然继续。但我觉得遗憾的是:鼓励孩子主动提出问题是亮点,孩子们的想像力丰富,提问也是千奇百怪,由于自身的经验不足,有些问题却没能准确而又巧妙的表达出来。因此教师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在课堂上应对孩子的各种表现。
幼儿百科:枕头,是一种睡眠工具。一般认为,枕头是人们为睡眠舒适而采用的填充物。从现代医学研究上认识,人体的脊柱,从正面看是一条直线,但侧面看是具有四个生理弯曲的曲线。为保护颈部的正常生理弯曲,维持人们睡眠时正常的生理活动,睡觉时须采用枕头。枕头一般由枕芯、枕套两部分构成。
中班语言教案《白云》
活动目标:
1.懂得诗歌中运用的比喻手法及其作用,学会理解躺白云柔软等词汇,学习运用好像的句式。
2.通过欣赏,使儿童对初次接触的诗歌感兴趣。
3.乐意聆听及表达。通过诗句的表达。
4.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感受白云的动态美。
5.适当仿编并让幼儿学会用普通话朗诵。
活动准备:
1.《白云》配乐朗诵诗歌磁带、录音机。
2.字卡(白云、躺、棉花糖、模特等)
3.儿童对白云又感性认识。
活动过程:
1.引出诗歌。
①户外观察白云:拉开窗帘,让幼儿观察天空中的白云。
②提问小朋友们:"白云是什么什么样的形状啊?他们都有哪些颜色呢?"(鼓励小朋友们说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另外"白云姐姐是什么时候才出来和小朋友一起玩呀?,什么时候他们还会变脸?"
2.学习诗歌。
①通过录音中轻柔的配乐诗朗诵,使幼儿对白云更加了解和熟悉。
②出示字卡,让幼儿字卡学习词汇,并初步了解"…好像…"以及"有时…有时…"句型。还让小朋友做出相应表情。
③老师有表情的朗诵,再让幼儿有感情的跟读。
3.创编诗歌。
①再次户外观察白云,并进行适当仿编(老师可以这样问:"白云除了像棉花糖、模特、魔术师,还像什么啊?)
②把小朋友的想法组合起来,编进诗歌里朗诵。
活动延
1.让幼儿充分发挥想像,画出自己心目中的"白云"。
2.结合舞蹈动作表演诗歌。
附录:白云
白云像棉花糖,
看起来好柔软,
躺下去一定很舒服。
白云像模特,
一天到晚都在换衣服,
有时穿白的,
有时穿黑的。
白云像魔术师,
变来变去,
把小动物都变到天上去了。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云彩和风儿
活动目标:1、激发创编诗歌的愿望,尝试使用诗歌的语言创编《云彩和风儿》,并能自信地讲述创编内容。2、培养幼儿想象的丰富性,思维的独创性,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积极向上的情感。3、通过感受诗歌优美地意境,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活动前,幼儿已多次观察过云彩的变化,对云的形成有了初步的了解。已欣赏过散文《云彩和风儿》材料准备:多媒体教具一套。已运用多种材料和不同的方法表现了云的形态,并制作成云彩画。活动重点: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活动难点: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发展言语表达能力,尝试创编。
活动过程一、谈话:我制作的云彩。1、观看云彩壁画,幼儿介绍自己前段时间制作的云朵,说说制作的云朵像什么。2、运用多媒体教具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各样的云。师:“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千变万化云,看一看这些云像什么?”(配乐欣赏诗歌:云彩和风儿)二、讨论云彩变了些什么?云彩为什么有趣?为什么云彩会变?三、配乐朗诵《云彩和风儿》。四、游戏创编诗歌:会变的云彩1、幼儿用动作来表现云彩。老师扮“风儿”,幼儿扮“云彩”。“风儿”一吹,“云彩”就变出不同造型来,用诗歌的语言表达云彩的变化。2、幼儿分组进行创编诗歌活动。五、延伸活动:在语言角定制一本诗歌本,供幼儿继续诗歌的创编。在表演角活动时,可以继续进行游戏,表演云彩的变化。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两朵白云
设计意图 晴朗的天气里,和孩子们一起坐(躺)在草地上,仰望蓝天,湛蓝湛蓝的天空中白云飘飘忽忽,变幻无穷,孩子们喜欢极了,他们常常交流着“这朵白云变成了……”“那朵白云变成了……”有的还模仿白云变化的样子飞来飞去。顺应孩子们的兴趣,我选择了绘本《两朵白云》,借以引导孩子们了解绘本中两朵白云变化的情况,理解其中的关系,并在游戏情境中积极体验变化的快乐,感知文学作品优美的语言,从而深深爱上文学作品。 活动目标 1.学会用“我变成××”“我变成××在做××”的句式表达白云的变化,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2.通过游戏“白云变变变”,积极体验、感知两朵白云的变化规律——“关系变”,从中感受朋友间的关系。 3.完整欣赏绘本,感受散文丰富的语言和优美的意境,产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观察白云,了解白云变幻无穷的特性。 2.材料准备:《两朵自云》flash课件、展板、白云记录表每两人一份。 3.场地创设:活动室内布置与绘本内容相关的场景。 活动过程 玩一玩 自然状态下,师幼共同以白云的身份“飞”进活动室。玩一玩“变变变”的游戏。 1.教师边飞边作风吹状,幼儿随着风吹而变化,师:“风吹来了,白云变变变,你变成什么了?” 幼儿表述。师对幼儿的变化与表述进行回应,对孩子们创造性的表演表示鼓励。 2.师幼再次飞呀飞,风一吹,云变了,师:“你变成什么了?在做什么?”(提高语言表达要求) 先请表达能力稍强的孩子回答,以便对后面的孩子起示范作用。 3.白云飞累了,找个地方坐下来休息吧。 听一听 教师以白云的身份,以讲述自己的故事的方式,巧妙地引入《两朵白云》的故事。 师:“我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白白,我的好朋友叫茫茫,我们常常在一起玩变变变的游戏,想知道我们变了些什么吗?” 教师用flash课件完整讲述故事,幼儿倾听。讲到白云变化的时候教师适当停顿,让幼儿猜测白白和茫茫会变成什么,幼儿边思考边听故事。通过倾听感受散文丰富的语言和优美的意境,产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改编后的故事内容见附件) 想一想 教师以白白的身份和幼儿一起回忆、梳理故事内容。 师:“我和茫茫玩得真开心啊,咦?我们刚才都变了些什么呢?我都不记得了。” 分三个层次进行梳理: 1.“我变成了什么?”(根据孩子的回答梳理先后顺序) 2.“我的好朋友茫茫变成了什么?” 3.“我变××,茫茫变××”(梳理变化规律,从中感受关系) 变一变 教师和幼儿一起玩变变变的游戏,重点进行关系变。 师:“我的好朋友茫茫飞走了,没有人和我玩了,可我还想玩,怎么办呢?”(引发小朋友想玩的欲望) 师生一起玩“变变变”,分三个层次: 1.教师为中心变,幼儿应对变。 师:“白云飞呀飞,风吹来了,变变变,我变成了一朵花,你变成什么陪我呢?”幼儿想出各种与花有关的东西应对,如我变成小草,长在你旁边陪你玩;我变成蜜蜂,采花蜜;我变成蝴蝶,围着你飞呀飞;我变成水,给你喝,让你快快长大;我变成肥料,给你施肥,让你越长越壮…… 2.幼儿为中心变,其他幼儿应对变。 师:“白云飞呀飞,风吹来了,变变变,他变成了一座桥,你变成什么陪他玩呢?”幼儿可以想出很多与桥相关的东西,如我变成汽车在桥上开,我变成摩托车在桥上开,我变成自行车,我变成船在河里陪着桥,我变成小鱼在河里游,我变成乌龟在河边爬…… 3.幼儿两两结对变。 师:“我和茫茫是好朋友,我们两人一起变真有意思,你有好朋友吗?你愿意和好朋友一起变吗?” 小朋友两两结对变。 师:“你们变得真多呀,就像我和茫茫一样,我想把你们变的东西记下来,好吗?”幼儿两人共拿一张记录表,一边变一边请老师帮忙将变的内容记下来。 说一说 孩子们将记录表全部展示到展板上,教师和幼儿一起观察记录表,并用散文诗中优美的语言,将这些变化串成一首长长的属于孩子们自己的诗,激发他们的成就感。 师:“呀,自云们变了这么多,都可以串成一首长长的诗了。” 天真大,天真蓝,蓝蓝的天空一朵云都没有。白白来了,茫茫来了,我来了,你也来了,我们一起变变变。我变成××,你变成××,我变成××,你变成××……天黑了,白白回家了,茫茫回家了,我回家了,你也回家了。蓝蓝的天空一朵云也没有了,没有云的天空真安静,安静的蓝天真美。 活动延伸 1.在游戏区域投放一些有关联的物体图片,丰富幼儿的经验,启发他们编出其他有关联的诗句,如:你变成一张纸,我变成一支水彩笔;你变成小雨滴,我变成一把小花伞等。 2.美工区提供画纸,供幼儿玩“变变变”游戏之后将自己变化的的东西画下来。 活动评析 本节活动采取积极体验式教学方法,努力将教师、文本、孩子融合在一起,让师生在自然状态下,没有任何压力,没有任何杂念,沉下心来,静静地体会、感受,享受课堂中那种恬静、美好的气息。也许这样的课堂没有太多波澜,看上去不是那么热热闹闹,但却是纯净、自然、流动的,也是顺畅的。附:散文故事(对原文进行了改编) 天真大, 天真蓝, 蓝蓝的天大极了! 蓝蓝的天真安静, 安静的蓝天真美! 天边有一个小白点, 小白点儿会飞, 向这边飞,越飞越近,越近越大。 那就是我——白白。 天边又有一个小白点儿, 那是我的好朋友茫茫, “茫茫,快来!快来跟我一起玩!” 我说:“我们来玩变变变。我先变,你再变。” 我变变变,变成了一辆小汽车。 茫茫说:“看我的,我也变了。变变变——”(教师双手张开做老虎状,并稍稍停顿,待幼儿思考、猜想、表达) 茫茫变成了一只小老虎。 我说:“不行不行,我要重新变,变成一个甜甜的、圆圆的水果。” 我变变变,变成了——(故意停顿,让幼儿猜一猜) 我变成了一个大苹果。 茫茫说:“我现在要变成——(教师伸出手,暗示幼儿,请他们猜一猜茫茫会变什么)一只大手。大手拿你的这个大苹果。” 茫茫一只大手,要来拿大苹果。 我说:“不行,不行,我不让你拿,我要变成一只美丽的——”(请幼儿猜测之后,教师讲“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 茫茫说:“蝴蝶真美丽,我也要变一样东西和你一起玩。”(讲述稍慢,并强调,让幼儿感知变化的关系) 茫茫变成了一只白鸽子。 我们俩一起飞呀飞,真开心。 这时候,风大了,我站不稳,连忙变变变,变成了一座山,稳稳地站着。 茫茫说:“你变成一座山,那我就变成一列火车,钻山洞。” 茫茫变成了一列长长的火车。 风更大了,我站不稳了,重新变变变—— 我变成了一座桥,稳稳地站着。 茫茫说:“你变成桥,我就变成一只帆船,陪着你!” 风越吹越大,把茫茫吹走了,我追呀追,没有追上。 茫茫走了, 天上一朵云也没有了。 没有白云的天空真安静, 安静的蓝天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