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地震了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9-12-12 幼儿园中暑了怎么办教案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 幼儿园大班教案健康 活动目标:1、了解严重的地震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危害。
2、了解地震发生的原因以及发生地震时的一些现象。
3、知道发生地震了不要惊慌,树立自救意识。(工作总结之家 WwW.Dg15.COm)
活动准备:
《地震来了怎么办》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让幼儿观看地震录像,引出活动主题。
1、教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段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教师:刚才我们看到的画面,你们知道是发生了什么事吗?(地震)
3、教师:你从哪些方面看出是地震?(教师引导幼儿从房屋破坏、地面裂开、人员伤亡等方面进行描述。)
教师小结:视频里面的地面剧烈的摇晃,移动,房屋一间一间的倒塌,人们纷纷窜逃,哭声喊声连成了一片。
二、 引导幼儿理解地震的含义
教师:你们知道为什么叫地震吗?(因为地震指的是剧烈的地壳运动,使地面迅速发生颤动。)你知道地震是怎么产生的呢?你知道吗?
教师小结:我们人类是生活在地球的表现叫地壳,地壳不是静止不动的,他像一个顽皮的孩子总是不停的运动,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地壳在运动呢?那是因为他运动的慢,如果他运动力气过大、过猛,地壳上的岩层就经受不住里的冲击发生断裂,于是出现了地震!
三、结合ppt图片,了解地震所造成的危害。
1、教师:你们遇到过地震吗?你在哪里见过地震。
教师小结:我们这里没有发生过地震,但是在其他地方发生过大地震比如我们中国唐山市在1976年发生过7.8级大地震,2008年在汶川县发生了8级大地震,2010年玉树发生了7.1级地震!2013年雅安发生7级地震。在国外也经常发生地震。小精灵儿童网站出品
2、教师:地震时有什么景象,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危害!(老师结合图片讲述)老师这里收集了一些地震后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教师小结:地震了,会摧毁了所有的房屋,地震还造成了山体滑坡; 造成了桥梁中断;压死压伤了许多人;许许多多的人失去了亲人,无家可归,也有许许多多的小朋友成了孤儿!
四、引导幼儿学习自救的方法!
师:如果发生地震我们该怎么办呢?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编辑推荐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地震了怎么办》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严重的地震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危害。
2、了解地震发生的原因以及发生地震时的一些现象。
3、知道发生地震了不要惊慌,树立自救意识。
4、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5、知道在发生危险时如何自救。
活动准备:
《地震来了怎么办》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让幼儿观看地震录像,引出活动主题。
1、教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段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教师:刚才我们看到的画面,你们知道是发生了什么事吗?(地震)
3、教师:你从哪些方面看出是地震?(教师引导幼儿从房屋破坏、地面裂开、人员伤亡等方面进行描述。)
教师小结:视频里面的地面剧烈的摇晃,移动,房屋一间一间的倒塌,人们纷纷窜逃,哭声喊声连成了一片。
二、引导幼儿理解地震的含义
教师:你们知道为什么叫地震吗?(因为地震指的是剧烈的地壳运动,使地面迅速发生颤动。)你知道地震是怎么产生的呢?你知道吗?
教师小结:我们人类是生活在地球的表现叫地壳,地壳不是静止不动的,他像一个顽皮的孩子总是不停的运动,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地壳在运动呢?那是因为他运动的慢,如果他运动力气过大、过猛,地壳上的岩层就经受不住里的冲击发生断裂,于是出现了地震!
三、结合PPT图片,了解地震所造成的危害。
1、教师:你们遇到过地震吗?你在哪里见过地震。
教师小结:我们这里没有发生过地震,但是在其他地方发生过大地震比如我们中国唐山市在1976年发生过7.8级大地震,2008年在汶川县发生了8级大地震,2010年玉树发生了7.1级地震!2013年雅安发生7级地震。在国外也经常发生地震。
2、教师:地震时有什么景象,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危害!(老师结合图片讲述)老师这里收集了一些地震后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教师小结:地震了,会摧毁了所有的房屋,地震还造成了山体滑坡;造成了桥梁中断;压死压伤了许多人;许许多多的人失去了亲人,无家可归,也有许许多多的小朋友成了孤儿!
四、引导幼儿学习自救的方法!
师:如果发生地震我们该怎么办呢?
活动反思: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和实际演练,让全班幼儿知道了,地震虽然目前是人类无法避免和控制的,但只要掌握一些技巧,也可以从灾难中将伤害降到最低,遇到困难不要退缩,遇到危险不要慌张,要学会冷静对待天灾,小朋友之间要从小培养互帮互助的情感友谊,树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心巢屋。
幼儿百科:地震(英文名称:earthquake)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地震来了怎么办大班教案
地震时的正确应对行为能够有效减少地震灾害的损失,只有通过教育,我们才能在地震来临时做出正确的反应,最大程度地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以下是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地震来了怎么办大班教案”,以供参考,欢迎收藏阅读!
地震来了怎么办大班教案(篇1)
教案目标:
1. 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包括地震的原因和危害。
2. 学习正确的地震应对措施和求生技巧。
3. 引导学生了解地震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其应对自然灾害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内容:
1. 地震的基本知识
2. 地震应对措施和求生技巧
3. 地震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1. PPT或教具:地震图片、地震模拟器或视频等
2. 学生参与活动的道具:地震求生箱等
教学步骤:
引入:
1. 使用图片或视频等教具展示地震的场景,引起学生注意和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对地震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入:
1. 介绍地震的基本知识,包括地震的定义、原因和危害等。
2. 通过教具或实例演示地震的过程和危害,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地震的威力。
探究:
1. 介绍地震应对措施和求生技巧,如地震来临时应迅速躲到坚固的桌子或桌下,保护头部并保持姿势等。
2. 分小组讨论或合作完成地震求生技巧的展示或演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紧急应对能力。
拓展:
1. 引导学生探究地震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如地震预防知识的普及和应急救援的能力等。
2. 通过展示相关真实地震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减少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和伤害。
总结:
1. 总结本节课的重要内容,强调地震的危害和应对措施。
2. 激励学生将所学的地震安全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展示:
1. 学生展示地震求生箱的制作和使用方法,共同学习和分享。
2. 让学生宣读自己制作的地震安全宣传标语或口号。
延伸活动:
1. 邀请地震防灾专家或消防员来校进行地震安全知识的讲解和演示。
2. 组织学生参观地震模拟器或参加相关的应急演练活动。
教案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和危害,学会正确的地震应对措施和求生技巧,增强地震安全教育意识和能力,为应对地震灾害提供基本指导。同时,通过讨论和活动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地震来了怎么办大班教案(篇2)
目标:让学生了解地震的基本情况,并学习地震来临时的保护措施,以及应急逃生的方法。
准备材料:
- 图片或视频展示地震的破坏力和影响
- 地震逃生演练指南
步骤:
1. 介绍地震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可呈现图片或视频)
- 解释地震是地壳发生剧烈震动的自然现象,并造成破坏和伤害
- 强调地震的无法预测性,让学生了解地震可能随时发生
2. 讨论地震的安全知识
- 提问学生关于地震的问题,例如:地震会带来哪些危险?如何保护自己?
- 结合学生的回答,解释如何保护自己:
- 在室内时,选择结实的家具旁的避震点(桌子下、柱子旁等)
- 远离玻璃窗、大型行动家具和易倒物品
- 保护头部、躲避掉落物品
3. 演示逃生方法
- 展示逃生演练指南,解释其中的步骤
- 逃生前:检查家中逃生设备(消防器材、应急包)的位置,沟通逃生计划和地方的避难点
- 逃生时:步行迅速而不是跑步,保护头部并躲避掉落物品
- 在户外:远离高楼、电线杆等潜在危险物品
4. 地震逃生演练
- 分发或展示地震逃生演练指南
- 请学生模拟逃离教室场景,根据指南进行逃生演练
- 观察学生的表现,并给予及时的指导和鼓励
5. 总结和讨论
- 回顾地震的基本知识和逃生演练的步骤
- 讨论学生在演练中是否遇到困难,如何改善逃生效果
- 鼓励学生将地震安全知识传达给家人和朋友
注意事项:
- 在进行演练时,确保教室内没有危险物品,并指导学生行动要谨慎小心,避免受伤
- 如果学生对地震有恐惧感,请在教学中给予适当的安抚和心理支持
地震来了怎么办大班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明白地震的原因和不同等级的地震。
2. 培养学生正确的地震应对观念和应急行动意识。
3. 培养学生获取并传递紧急信息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与团队意识。
教学准备:
幻灯片、地震模拟器、纸张、彩笔、教学挂图、教具模型等。
教学活动:
1. 导入(5分钟)
- 向学生展示一些地震的照片或视频,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
- 你们知道地震是什么吗?
- 你们听说过哪些地震的消息?
- 地震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2. 知识讲解(15分钟)
- 使用幻灯片和教具模型等辅助教学,介绍地震的概念、原因和地震等级等相关知识,确保学生理解。
3. 地震应对讲解(10分钟)
- 向学生介绍地震发生时的正确应对措施,如:
- 在地震时,首先要保护自己的头部,找到结实的桌子或者其他可以遮蔽的物体躲避。
- 如果没有桌子或其他遮蔽物,应躲避到墙角或者贴靠在墙壁旁边,保护头部。
- 避免站在窗户或者易倒的物体旁边。
- 防止被掉落的物品砸伤,尽量躲到没有物品掉落的地方。
- 如果在户外,在安全地方远离建筑物、电线杆等高大建筑物。
- 地震过后,情况稳定后才离开避难地点,小心走动,避免受伤。
4. 地震演习(20分钟)
- 使用地震模拟器进行地震演习,教师引导学生按照地震应对措施进行行动,模拟地震期间的情景。
- 学生分小组,彼此协作,模拟在地震时互相保护的情景。
5. 紧急信息(10分钟)
- 向学生介绍紧急信息的获取和传递方法:
- 监听电台报道地震信息。
- 通过手机或其他通讯工具传递信息。
- 注意真假信息的辨别。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
-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当天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进行学习总结,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板书设计:
地震的应对措施:
1. 保护头部
2. 寻找遮蔽物
3. 躲到墙角
4. 远离高大建筑
5. 避免被砸伤
6. 紧急信息获取与传递
教学延伸:
1. 鼓励学生借助家长的帮助,制作地震应急包,并向家庭成员介绍应急包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地震应急演习和模拟活动,增强应对地震的能力。
3. 组织学生参观消防实验室或招待所,增加对防灾减灾知识的了解。
地震来了怎么办大班教案(篇4)
年级:大班(3-6岁)
教学目标:
1. 了解地震的基本概念和危害;
2. 学会正确应对地震的基本方法;
3. 养成应急避险的意识和行为习惯。
教学准备:
1. 地震模拟器或视频资料;
2. 大型翻页画板,上面画有地震标志和相关应对方法的图示;
3. 地震应急包示范物品,如:手电筒、急救箱、食品、水等。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播放一段地震的视频或使用地震模拟器,展示给学生看,并向学生解释地震的基本概念和危害。可以说:“地震是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它会使地面晃动,房屋摇晃,所以我们需要知道地震来了怎么办。”
2. 激发兴趣(10分钟):
教师展示翻页画板,上面画有地震标志和相关应对方法的图示,向学生介绍正确的地震应对方法。例如,“当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迅速躲进桌子或床下,保护头部和躯干。”
3. 实践操作(20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地震应对的实践操作。首先,教师示范如何正确躲避地震,学生模仿教师的动作。接着,教师展示地震应急包示范物品,向学生解释每样物品的作用,并模拟使用方法。
4. 温故知新(10分钟):
教师回顾讲解过的地震知识和应对方法,与学生进行互动问答,以加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记忆和理解。
5. 拓展延伸(10分钟):
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地震应急演练活动,组织小游戏如“抢救行动”,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找到并拿出地震应急包示范物品,以检验学生地震应对的能力。
6. 总结反思(5分钟):
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应对地震的能力和意识。
教学扩展:
1. 家庭作业:要求学生与家人一起制定地震应急预案,并将预案写在家庭作业本上。
2. 进行火灾、地震等紧急情况的模拟演练,加强学生的应急能力。
3. 观看相关的地震安全教育视频,深入了解地震的危害和应对方法。
地震来了怎么办大班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地震的定义和特点。
2. 培养学生正确的自救意识和应对地震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地震安全知识。
教学重点:
1. 学生对地震的认识和理解。
2. 学生如何应对地震,保持安全。
教学准备:
1. 图片或视频资源,展示地震的影响和灾害。
2. 学生的手工活动材料,如彩纸、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准备一段地震的视频或图片资源,为学生展示。
2. 引导学生观察,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这是什么情景?你们听说过什么是地震吗?
二、讲授(15分钟)
1. 讲解地震的定义和特点,简单介绍地震的原因和危害。
2. 向学生传达地震的紧急情况下的正确行为,包括躲避和保护自己。
三、活动(20分钟)
1. 分发学生手工活动材料,让学生动手制作一个地震应急包。
2. 引导学生讨论,包括应该放什么物品在包里,例如食物、水、药品、急救工具等。
3. 学生可以在包上画上地震应急标志,提醒自己和家人。
四、总结(5分钟)
1. 向学生总结地震的定义、特点和应对地震的方法。
2. 强调地震时的安全自救意识,和家人共同制定逃生和安全预案。
五、拓展活动(10分钟)
1. 引导学生讨论其他灾害,如火灾、洪水等,怎样做才能保护自己。
2. 学生自由发挥,制作一个相应的手工作品,宣传安全知识。
教学延伸:
1. 邀请一位专业人士或父母来班级,进行地震安全知识的专题讲座。
2. 学校可以组织地震演习,让学生实践应对地震的行动。
地震来了怎么办大班教案(篇6)
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并学会在地震发生时正确的自救和互救方法。
材料:
- 地震相关图片或视频
- 图书或课本关于地震的知识
- 演练安全的地震自救和互救方法的练习
步骤:
1. 导入:简单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到的地震相关知识。可以问学生他们对地震有什么了解,并指出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发生在地壳内部的地震带上。
2. 呈现: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地震发生时的情景,向他们介绍地震的具体过程和可能造成的破坏。
3. 观察讨论:与学生们讨论地震可能造成的危险,比如倒塌的建筑物、摔倒的家具等。鼓励学生们提出自己的观察和想法,引导他们意识到地震时要保持冷静并采取正确的行动。
4. 地震自救方法:介绍地震发生时正确的自救方法,例如:
- 尽量躲避高大的物体和易倒塌的家具。
- 立即寻找庇护处,如桌子、桌下等结实的家具。
- 保护头部、颈部和躯干,用手遮住头部。
- 假如无法寻找庇护处,尽量躲在离墙角最近的位置,并将头部紧贴到膝盖上。
5. 地震互救方法:介绍地震发生时正确的互救方法,例如:
- 相互配合,尽量保持冷静。
- 紧紧握住他人的手,以确保不会分散。
- 当地震结束后,互相帮助查看是否有人员受伤。
- 在安全地点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并注意自身的安全。
6. 练习与巩固:安排学生进行地震自救和互救方法的模拟练习。可以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演练并给予反馈。
7.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在地震发生时保持冷静并采取正确的自救和互救方法的重要性。提醒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要了解灾害的基本知识,并与家人一起制定和练习应对灾害的预案。
扩展活动:
- 鼓励学生们整合所学到的知识,设计一份地震应对预案,并与家人一起讨论。
- 在教室内设置地震应急通道标识,引导学生了解逃生路线和逃生点。
- 看一些地震灾后重建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地震后的重建工作和灾民的生活。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生气了,怎么办
活动目标1、看图了解小动物生气的原因,理解图意学习讲述。
2、能知道生气时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缓解情绪,学习调节自己的情绪。
活动准备1、幼儿用书。
2、活动前与家长讨论消气的方法。
活动过程1、幼儿阅读幼儿用书的“我长大了”的三幅图。说说这三只小动物。
① 观察小动物的表情、神态,说说它们怎么了?
小动物为什么会生气?根据画面猜猜可能发生什么事情了?
②你会为这些事情生气吗?
2、交流自己生气的经历。。
你有没有生气过?想一想自己曾经因为什么事情而感到不开心呢?
3、分享交流消气的方法。
①了解生气是一种自然情绪,并且懂得生气过多会影响身体健康。
② 以帮助小动物为契机交流消气的方法,引导幼儿畅所欲言,教师适时引导。
提问:可是这三个小动物还在生气呢,快想想办法帮它们消消气吧,谁有好办法?
③阅读《小朋友书》第16页的三幅图,相互说说小动物是用什么方法让自己开心起来的。
① 当你生气时,你有什么好的办法让自己消消气?把你的办法与大家分享一下吧。
4、教师小结启发。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中暑了怎么办》
小班健康教案《中暑了怎么办》适用于小班的健康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养成自我保护的意识,了解夏季里的集中防暑降温的方法,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健康《中暑了怎么办》教案吧。
活动目标:
1、了解夏季里的集中防暑降温的方法。
2、养成自我保护的意识。
3、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1、各种防暑降温的工具,如:帽子、遮阳伞、防晒霜、绿豆汤、冷饮、风扇、空调等图片。
2、提前让家长给幼儿查阅一些关于动物如何降温的资料。
3、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
(老师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说一说夏天防暑降温的办法有那些)
老师:夏天马上就要来了,天气会变得越来越热,你们在夏天会用什么方法来防暑降温呢?
(幼儿回答)
老师:在夏天的时候,太阳非常的大,出门的时候我们应该带着帽子或者打好伞,最好再涂一点防晒霜,这样我们就不会被强烈的太阳光灼伤了。
(引导幼儿再思考可以降暑的食物)
老师:那小朋友们想一想,除了可以打伞或者涂防晒霜,有什么食物可以让我们解暑呢?
(幼儿思考)
老师:好的,现在请XX小朋友来分享一下他的观点,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幼儿回答)
老师:小朋友们说的非常好,夏天天气很热,我们还可以吃一点绿豆汤呀,或者冷饮来给自己降降温,但是冷饮不能喝的太多哦。
(幼儿回答)
二、观看挂图。
老师:好啦,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老师挂的这幅图画吧!
(幼儿观看挂图)
老师:小朋友们说一说这里画的是什么季节啊?
(幼儿回答)
老师:书上的小朋友用了什么方法来降温呢?这里啊有一首儿歌说了夏天的时候防暑降温的情境,让我们来听听吧!
(幼儿听老师朗读儿歌)
老师交单提问儿歌里面的内容,然后带领幼儿一起朗诵儿歌。
老师:我们还可以利用空调和电风扇来让自己凉快一点,但是空调和电风扇小朋友都不能吹太久,不然很容易感冒的。这些都是防暑降温的小妙招哦!你们记住了吗?那你们回家了,也可以把这些方法告诉你们的爸爸妈妈,这样大家就不会中暑了哦!
三、活动结束。
效果分析:
幼儿百科:中暑是在暑热季节、高温和(或)高湿环境下,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丢失过多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和(或)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根据临床表现,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其中重症中暑又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