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巧的身体
发布时间:2019-12-12 幼儿园身体的秘密说课稿 幼儿身体活动方案 身体幼儿活动方案 设计意图: 幼儿活泼好动,摸、爬、滚、打是他们自娱自乐,相互嬉戏的最爱。学前班的孩子对自己的身体各部份有一定的认识,在嬉戏中能有意识地积极寻找多种方法运用身体某些部位去完成一些高难动作。我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能力,设计了本次活动。活动意在让幼儿在愉悦的情绪下,积极动脑,相互合作,主动地探索出多种动作,按实际能力达到不同层次的要求。在有趣的活动中感受自己身体的灵活和作用,从而意识到要爱护自己身体的每一部位,并能协调地运用。 活动目标:1、知道自己身体的不同部位的不同作用,学习运用身体不同部位移动身体,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身体动作的表现力。2、引导幼儿积极探索新的动作,从不同角度思考,独立或合作设计完成动作要求,发展幼儿创新技能。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游戏的乐趣,培养合作互助的精神。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各类数字卡装扮的数字园,固定1.4米高的绳索,以山坡(上、下)、小河、雷区,电网的标志图分放在绳索下的场地上。活动重点: 想办法运用不同部位移动身体活动难点: 设计并完成脚不沾地移动身体。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1、在音乐伴奏下指导幼儿进行走、跑、跳、蹲、扭动身体、钻、爬等基本动作训练。2、情景导入:“我们的小脚累了,让它们休息一下吧。”幼儿自由地在教师身边坐下。3、提出问题:“刚才我们都用了身体哪些部位做了什么动作?”(脚走跑、腿弯、屈膝、手动、腰弯、臀扭等)师生共同小结:身体真灵巧,脚能走,腰能弯,手能撑…… 二、探索活动1、教师:“我们的身体各部分可以做很多动作,现在,请你们做一个动作使身体移动。”(幼儿迅即走或跑)2、教师深入提出问题:“如果不用小脚,可以用其他部位代替脚移动身体吗?”教师启发幼儿多角度思考:“大家试试看,还可以用什么部位移动身体,比比谁的办法多。”鼓励幼儿独立尝试或自由选择同伴合作,教师观察、启发、引导辅助,发现不同的方法,以语言点拨、肢体动作、表情激发保持幼儿活动兴趣。3、组织集体练习:请个别幼儿示范有代表性的脚不沾地移动身体的动作,集体练习,享受合作学习的愉快。如手膝着地挪动、手膝爬、同伴扶助倒立走、“牛耕田”(两人合作)、攀沿绳、横躺滚、葡匐前进、翻跟头等。教师亲切地帮助个别动作发展差的幼儿。4、游戏:奇妙的数字园①以神秘的口吻激发兴趣:“有一个奇妙的园子里,挂满了各种数字,水果、动物,它们上面都有可爱的数字娃娃,想去奇妙的数字园看一看吗?用什么方法上路呢?”②师生讨论去数字园的方法:上山乘揽车(坐后撑),下山滑滑梯(横躺滚),过河海豚游(鱼跃式),经过地雷区翻个跟头向前走,经过电网小心触电(匍匐前进)。教师与个别动作发展差的幼儿合作,协助其到达目的地。③幼儿用各种方法到达数字园,欢呼胜利,并欣赏各类数字。 三、放松活动1、以问激趣:“数字园真奇妙,我们的身体能变成数字吧?”幼儿单独或相互合作,用肢体动作表现数字。2、讨论:我们还能用灵巧的身体变什么?(各种动植物、人物等的模仿动作)。3、小结:“我们的身体真灵巧,会做那么多有趣的动作,还能脚不沾地做高难度动作,所以我们要爱护身体的每一部分。”4、结束:“我们的身体累了,该休息了,现在回家吧。”在舒缓的音乐声中幼儿走回活动室。yJS21.com更多精选幼儿园教案阅读
幼儿园小班体育活动设计――灵巧的花猫
功能:
1、发展爬、钻能力和反应速度;2、发展创新能力。
玩法:
一名幼儿当小狗,藏在场地边,其余幼儿当小猫,在垫子或地毯上用自己想出的或喜爱的方法爬行。当“小狗”爬出并叫唤时,“小猫”快速爬进由垫子搭起的小“屋”内藏起。“小狗”应用蹲撑跳去追“猫”。被捉到的“猫”应爬到场地边。待“狗”重新藏起时,“小猫”爬出继续玩耍。
规则:
1、必须用商定的方法追捉。
2、“猫”爬进“屋”后即不准去捉。
指导建议:
1、此游戏是由自由爬行和追逐躲闪活动组成。自由爬行是主体活动。
2、自由爬行时应鼓励幼儿变化爬和模仿动作。
3、追逐躲闪时应鼓励“小猫”利用小屋和“狗”周旋,躲进去仍可爬出来,而“狗”则不能进屋。
4、小屋可换成其它器械,也可用幼儿自己搭屋,如俯撑弓起身来当屋或2―3人拉起手来当屋。
幼儿园小班体育活动教案――灵巧的小麻雀
幼儿园小班体育教案――灵巧的小麻雀
功能:
1、发展双脚连续跳能力和躲闪能力;2、培养观察、模仿、竞赛意识与能力以及遵守规则的习惯。
玩法:
画一大圆圈。幼儿散立在圆圈中当麻雀。教师站在圈外当花猫。游戏开始后,小麻雀齐说:“小麻雀,叽叽喳,庭院里说悄悄话。白菜大姐害了病,咱们帮她把虫抓。淘气的花猫摔瘸了腿,他来捣乱咱不怕。”说完就四散跳跃模仿抓小虫。突然,一声猫叫,瘸腿花猫从圈外单脚跳来捕捉麻雀。小麻雀四散跳跃躲闪。被抓到的麻雀要自动钻进圈外的“笼子”里。“喵!”花猫大叫一声后跳出圈外,麻雀跑到“笼子”里救出同伴。游戏结束。
规则:
1、必须按事先商定的方法跳。
2、跳出圈外算失败。
指导建议:
1、此游戏是由自由跳跃、追逐跳跃和解救同伴三个活动组成,追逐跳是主体活动。要充分发挥3个活动的发展功能。
2、追逐跳活动中要注意培养观察意识,灵活躲闪能力和严守规则的习惯。
3、自由跳跃时要注意改进跳跃动作,发挥和发展幼儿模仿和创新能力。
4、解救同伴活动具有双重教育功能:一是培养关心别人、助人为乐的品德,二是练处于激烈活动状态下的身体平静下来,要重视发展其功能。
5、可引导幼儿从以下几方面变化游戏,发展创新能力:
(1)变化麻雀和猫的跳跃动作。
(2)变化追捉的人数和追捉工具。
(3)设计麻雀的自救方法:如麻雀趴在地上,或以一定姿势站立不动,跳进“安全岛”,几人拉起来就不能去抓。
(4)场内设计障碍便于躲闪。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身体真灵活
教学目标:
1、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了解自己身体能动的一些部位,从而对自己的身体感兴趣。
2、知道多运动,身体才会健康。
3、在大胆探索、自我发现的活动中,增强活动兴趣,提高合作能力,体验愉快情绪。
教学准备:
纸盒制作的木头人;各种图案标记;音乐《健康歌》
教学过程:
一、出示木头人,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听,是谁在哭呀?我们一起把他请出来。(木头人出现)提问:他是谁?木头人怎么了?他为什么不高兴呢?我们问问他。
木头人讲述原因(不舒服、不能动)二、幼儿帮木头人脱掉“外衣”。
请部分幼儿帮助木头人脱掉身上用纸盒做的“外衣”。
四、探索自己身体可以动的部位,并做标记。
1、听音乐,老师带领小朋友一起跳舞2、探讨表演时身体哪些部位在动。
3、幼儿给自己身体会动的部位贴标记。教师巡回指导。
师:其实,我们身体的许多部位都可以动,请小朋友们用自己的身体来动一动,按顺序来找一找,在能动的部位贴上你喜欢的标记。(幼儿自由探索)4、 除了刚才跳舞的时候身体部位的运动,还有哪些身体部位可以运动呢?
师:我们的身体上有这么多部位都能动,我们来找找吧。
五、通过讨论,知道多做运动,身体才会健康。
1、讲述运动后的感觉。
提问:运动后你有什么感觉?老师运动后觉得好舒服呀!(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感受)2、讨论运动对身体的好处。
经常运动身体会怎么样?(强壮、健康、不生病、棒棒的……)3、说说人们常做的运动项目。
你看到人们做过什么运动?(做操、打球、打太极拳、跳舞、健身广场锻炼、跑步……)4、小结:为了健康,小朋友们从小要喜欢运动,经常运动。
四、表演《健康歌》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灵巧的手》
活动目标:
1.在探索性游戏活动中感受手部的各种动作及其变化。
2.学习用语言表达手部动作。
3.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活动准备:
1.豆子、珠子、面团、油画棒、小瓶子、抹布、等,并分组摆放好。
2.幼儿用书第3册第17-18页。
3.音乐磁带或CD。
活动过程:
一、动动小手。
教师:我们大家都有一双小巧手,现在我们让它动起来好吗?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依次活动各手指。
二、认识各种材料教师: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各种好玩的东西,我们来看看有些什么呢?
教师依次出示材料,引导幼儿了解。
教师:我们大家的手都是灵巧,现在看看自己的小手,像想你们用这些东西可以怎么玩?你们想玩一玩吗?(想)那现在就请小朋友们用你们能干的小手来玩玩吧!
三、幼儿分组进行操作活动。
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想玩的材料。自由玩珠子、豆子、面团等。
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谈话活动:
教师:刚才你们玩了什么?是怎样玩的呢?(引导幼儿使用动词回答:如: 穿珠子、捏面团、滚瓶子、擦桌子。)教师:你们的小手真能干,会做这么多的事情,真是一双灵巧的手。我们的 小手除了会做这些事情外,还想做些什么事情呢?
幼儿自由回答。
做游戏:"猜猜看"。
教师:老师也有一双能干的手,也会做许多的事情,你们来猜猜看我在做什么呢?
教师做各种动作,幼儿大胆猜测。如:洗脸、摘果子、梳头、扣扣子、刷牙等。
阅读幼儿用书,感知小手的作用。--教师:我们一起来看看书上的小朋友,看看他们的小手都在干什么呢?
四、教师小结:哦,小手能做这么多的事情,小手可真能干!我们以后也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了,真正成为一双灵巧的小手。
10:05--10:15 盥洗活动正确的洗手,卷衣袖,双手向下把手淋湿,抹肥皂,搓手心。
★10:15--10:45 户外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