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锻炼2-3岁宝宝专注力的小游戏
发布时间:2022-01-15 锻炼宝宝自己吃饭 幼儿故事2岁 幼儿故事3岁增强锻炼2-3岁宝宝专注力的小游戏
近年来,孩子的教育已经成为困扰各位家长的最大问题。从停课,做作业再到课外兴趣培养,几乎每个家庭都为孩子倾注所有。但是与付出不成正比的是,很多孩子由于上课时专注力不集中,成绩并不是很好。
据科学研究表明,2-3岁时孩子专注力形成的黄金阶段,今天为各位家长分享一些2-3岁孩子增强与锻炼宝宝专注力的小游戏,可以让宝宝赢在起跑线。
一、找茬游戏
具体玩法:父母先找出两张基本一样但又不全相同的图画,让孩子找不同。
提示:注意开始时,图画要简单,不同处要明显,待孩子习惯后,再加大难度。
二、拼积木
具体玩法:在搭建积木的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和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同时对锻炼宝宝的专注力有很大提升。
小提示:2岁的宝宝还只能搭建一些简单的东西,但无论孩子搭的怎样,家长们都不要干涉,还应该适当给孩子鼓励。
三、阅读绘本
具体玩法:培养孩子专注力与阅读的爱好
小提示:家长再与孩子阅读互动时,应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持续倾听超过20分钟。[OK语录网 WwW.968ok.COM]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培养2-6岁宝宝专注力的小妙招
前几天咱们讲到过“专注力”,专注力差的孩子,学习效率会比其他孩子差一大截。
这个话题也引发了公司老妈子的讨论。
家有4岁男娃的美编NANA抱怨说:
我们家孩子,你让他看书,他看个5分钟就说饿了,想吃饼干。好了,吃完饼干,又陪他看了10分钟书,结果他说他想上厕所……(此处翻白眼)
一看起动画片呢就来劲了!叫他他不应,拉他他还不肯走……以后上学上课可怎么办啊!
刚好资深编辑圆姐路过,也加入了讨论。圆姐家的小姑娘明年上小学,听说是个小书虫呢~
圆姐笑着给NANA支招:
让他玩一些迷宫游戏试试呗!
我家涵涵前阵子特别迷迷宫游戏,一画就能画一个下午。没想到一个小姑娘竟然会喜欢这种逻辑推理游戏。
这下,我们不愁她一年级上课坐不住了。
什么?一画就能画一个下午?这不就是咱们梦寐以求挖空心思呕心沥血想要孩子拥有的专注力吗?!
圆姐接着说:
一开始啊,孩子容易没耐性,很正常。但是只要大人稍稍引导一下,孩子慢慢地就会找到感觉,还会更有信心继续挑战。
无形中就延长了孩子专注的时间。
再想想为啥孩子能盯着动画片看这么久?因为内容有趣又耐看。这一点,游戏书也可以做到。
有一套十分火爆的游戏书,就是专门用来提升孩子专注力的——《神奇的专注力训练游戏书》。
它一共有4册:《迷宫大冒险》、《图形大猜想》、《数字大爆炸》、《综合训练营》。
全套400多个不重样的神奇游戏,在提升专注力的同时,还让孩子得到数学启蒙、逻辑推理等多方面的综合提升。
这套书由英国的童书大牌Parragon公司出品,品质非常高。Parragon公司还独家代理了三方品牌芭比和迪士尼呢~
来感受一下美亚上用户的诚意好评:
△《迷宫大冒险》买家秀
在咱们国内,它也是大受热捧:
△截图来源:当当网
底下有评论说,本以为孩子会不喜欢《数字大爆炸》游戏,结果竟然特别喜欢:
这很正常!因为书里的游戏是经过欧洲教育专家研究设计过的,很懂孩子的心。
美亚上光买1本就折合人民币50多元,咱们这次上的是团购价,全套4本只要65元,还赠送一套12色的环保彩铅。
试读视频戳这里:
下面是这套书的分册介绍(2-6岁)。
01
《迷宫大冒险》
推荐语:可以让宝宝最先玩这一册,上手快,根本停不下来。玩迷宫游戏需要宝宝进行推理判断,很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每一个迷宫都各有特色,满满的新鲜感,孩子怎么玩都玩不腻。
而且,每个迷宫都戏剧感十足,可以让孩子自己编故事,放飞想象力。
比如,在下图左边这个迷宫里,朋友们正在篝火旁唱歌玩游戏,可是小男孩贪玩迷路了。帮助他回到朋友身边吧!
下面这个,是三个外星人开着飞船,打算沿着闪亮的星际轨道到访地球。一路上,它们得绕开那些星际怪物:
孩子一边画脚下的路线,一边要对前方的路做出判断,培养观察力;
遇到阻碍时,回想先前走过的路,想想在哪个分叉口能换其他的路线走,锻炼记忆力。
02
《图形大猜想》
推荐语:这一册可以让娃练习数数,1~20,1~80,各种难度的都有。
原本分散的小圆点,按序号大小连起来,就变成了简笔画图案。经过训练,孩子的数数能力和运笔能力都会大大提高。
每一页都有打散的数字序号,孩子需要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把它们连接起来。
连完之后,“隐身”的图案就“现身”了!
都有些什么图案呢?有动物,植物,等等,还有可爱的小怪兽呢!
有玩过的孩子说,有几页画到一半就能猜出图案,有些呢要全部连完才会恍然大悟,非常有意思。
让孩子在玩之前先猜猜能连成什么图案,可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种“先假设后验证”的科学方法,对将来学习数学、科学等科目大有裨益。
03
《数字大爆炸》
推荐语:这一册太适合给娃做数学启蒙了!加减乘除、坐标系、奇偶数、数列……这些一个比一个“高深”的数学知识,用游戏就能让孩子轻松get!
还有十分锻炼脑力的数独游戏哦,一旦让娃爱上了,成为小学霸指日可待!
话不多说,给大家随便选几个例子,都很妙。
几个恐龙蛋引发的加减法应用题:
蜜蜂必须穿过偶数六边形去拜访蜂后,哪些是偶数呢?
右下角的“找规律”,其实就是孩子以后要学的数列知识:
连高年级要学的坐标系知识也可以在游戏中启蒙了!C5、A4、D1、E2,这几个点在哪里呢?
烧脑的数独游戏轻松入门~
有娃的同事看了都不禁赞叹:这全都是干货啊!
04
《综合训练营》
推荐语:这一册的内容比较综合,里面除了有数学启蒙、迷宫游戏,还有找不同、找规律、英文单词、画画等综合性的知识。
内容更加丰富多样,也更加具有挑战性。
同样的,选几个例子剧透一波~
不伤眼版“大家来找茬”游戏,对孩子的观察力和耐心是个大考验:
等比例画一个大哥哥。表面上看是让娃练画画功夫,其实这个和数学中的相似三角形知识是一个道理呦!
找出隐藏的单词,顺便学习它们的意思;找出哪一件才是闪电侠的衣服。
很不错吧?
有了《神奇的专注力训练游戏书》这个“新欢”,想必能让娃忘了动画片这个“旧爱”了!
这套书适合多大的孩子?
这套书,2-6岁的孩子都适用。但是,《数字大爆炸》和《综合训练营》这两本,6-8岁的孩子也可以用,为小学学习打好基础。
玩沙游戏锻炼宝宝综合能力
说来也奇怪,孩子最爱玩的除了需花高价买的玩具,还有一种就是泥沙、水这些来自大自然的原始材料。这是什么原因呢?专家告诉我们,没有既定玩法的原材料,玩的时候,更自由、更轻松——
“泥沙俱下”玩游戏
玩沙的学问
孩子玩的沙可以分为3种:未经处理的海沙、经过半处理(消过毒)的海沙及经过处理的科学沙。前者未经处理,比较粗糙而且含有杂质,如石灰、贝壳及垃圾等,不适合用作玩耍之用。海沙的好处是较为便宜,兼且较易在坊间买得到,家长可以因个人喜好,选择购买粗沙或幼沙。而科学沙就过于昂贵了。
玩沙的场地
可以到户外,如公园的沙池及海滩去,此外,亦可以在学校的沙池及自制沙箱。不过,无论在哪里玩,都要注意卫生及安全。
自制私家沙箱
孩子最喜欢在沙池玩耍。若你的孩子喜欢玩沙,可以利用简单的工具自制“私家沙箱”,这样孩子可以随时跟其他玩伴一起玩沙。家长可以购买一个稍大的有盖、有轮子的胶箱,只要在箱内注入适当高度的沙子,约占箱子的三分之一容积,孩子就可以玩个痛快了!
谈到玩法
可以分为干、湿沙两种,其中以后者可塑性较强。
干沙玩法随意任玩
只要预备好各类型沙滩玩具,就可以随兴之所致玩沙去。此外,家长可以为孩子买一个漏斗,让他把沙注入阔的口,然后看着沙子徐徐从窄道流出,此举可以训练孩子的视觉协调能力
寻宝游戏
家长可以在吃完海鲜餐后,把鲍鱼、扇贝、蚬、螺等贝壳洗净吹干后,埋在沙子里。然后,陪着孩子找出不同类型的贝壳。另外,还可以在沙里收藏塑胶动物玩具,玩找“动物”游戏。
数数游戏
家长可以延伸以上玩法,跟孩子玩数学游戏,如要求找出5个圆形的贝壳,让孩子掌握数字及把物件归类的概念。还可以把英文字母收在沙堆里,然后跟孩子玩串字游戏。
沙中作画
只要在箱子盖上铺一层薄薄的沙,就可以拿木棍,或干脆用手指在沙上写字作画,然后问问玩伴到底能否猜到是什么字或什么图画?
湿沙玩法挖挖山洞
只要加入水,沙的玩法就可以变得奇妙无穷,为了卫生起见,家长可以用量器盛着凉开水与孩子将之加入沙中,弄成两个小山丘,并在山丘上造出小洞,然后尝试以手指穿过山洞,勾勾对方的手指。家长可以自行延伸此玩法,如:以笔穿过山洞、以动物穿过山洞,编出一个探险故事。
生物倒模
家长可以为孩子预备一些模具,让他利用湿沙做出不同造型的沙模,如海星、海龟、贝壳,甚至自创其他崭新造型。
自制水道
此玩法与沙中作画有点相似,首先在箱盖上铺一层薄薄的沙,然后从中挖出一条Z形或S形的小河道,孩子可以在小河道上放船,编撰自己的水上历险故事。
这些玩法只是个提案,只要孩子有兴趣,家长有创意,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不妨创造一些新玩法,锻炼身体的同时,也锻炼了孩子的综合能力。
10个月宝宝的锻炼小游戏
导读:在这个年龄段,运动发育又进入了一个令人惊异的阶段。从抬头、坐、爬到了站立起来的时刻,此时是要有依靠的站立,这是为独自站立和行走打基础。所以要给宝宝创造机会锻炼,使他找到直立和行走的感觉,并增强上下肢的力量。很快,宝宝就会独自站立和行走了。
10个月,多数宝宝开始注意自己和周围人与物的关系,有了自己的“小主意”。比如他会做一些事情讨你的欢心,让你满意,以便得到你的称赞。如果你责备他,他还会伤心地哭了;如果他玩得正高兴,你去打搅他,他还会发脾气。累了、饿了或身体不舒服时,宝宝会更容易发脾气,所以你要尽量避免这种情景。但是当他身体好、睡得好吃得香的时候会很愉快。每次看到妈妈爸爸下班回家,他会表现出特别高兴的样子。看见好吃的饭菜,会咂巴小嘴。听到熟悉的曲子响起来的时候,会拍手或晃动身子跟着哼哼。真是太可爱了!
游戏推荐
1.爬“山”:准备一些枕头、垫子、被子之类的东西,在大床靠墙的位置或干净的地板上堆起来,像一座小山似的。教宝宝爬上“山”,或从“山”上滑下来,你在旁边保护他,避免发生危险。此活动可以让宝宝在愉快地玩的过程中,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增强大运动能力。
2.藏起来:准备一条大浴巾,几件宝宝喜欢的玩具。比如,你拿出玩具小球,当着宝宝的面,用浴巾将小球裹起来。问宝宝:“球呢?”鼓励宝宝打开浴巾拿到小球。换成别的玩具,反复玩几次。这个游戏不仅让宝宝感到新奇,而且可以锻炼他小手的灵活性。
3.小狗怎么叫:准备小狗、小猫、小鸭子等宝宝所熟悉的动物图片各一张。当你出示小狗图片的时候,对宝宝说:“这是小狗,小狗怎么叫?”教宝宝说:“汪汪。”换一张图片接着玩。这个游戏在教宝宝认识动物的同时,可以锻炼发音。
4.指鼻子眼睛:拿一个宝宝熟悉的娃娃,让他指指娃娃的鼻子、眼睛等。边指边问他:“娃娃的鼻子呢?”“娃娃的眼睛在哪儿?”也可以让宝宝指妈妈的五官。指对了亲一下他作为奖励:对啦,宝宝真棒!此游戏可让宝宝理解语言,同时可训练手眼协调能力。
专家点评:在这个年龄段,运动发育又进入了一个令人惊异的阶段。从抬头、坐、爬到了站立起来的时刻,此时是要有依靠的站立,这是为独自站立和行走打基础。所以要给宝宝创造机会锻炼,使他找到直立和行走的感觉,并增强上下肢的力量。很快,宝宝就会独自站立和行走了。
宝宝此时已懂一些事了,能看懂大人的表情。虽不能完全听懂语言,但能听懂大人的语气。所以此时父母对宝宝做某件事的态度,对他的行为表现有重要作用。肯定的态度和奖赏动作,可使这一行为表现坚持和固定下来,而否定的态度和“惩罚”的动作,或仅仅是冷漠,即可使某些行为消退。这就是强化和负强化的作用。在宝宝不能听懂语言时,这种教育起主要作用。父母们一定注意,用你正确的态度和行为使宝宝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锻炼宝宝手部灵活性的3个小游戏
俗话说:“心灵手巧。”小手越灵巧,宝贝就会得到越多的刺激,发现更多有趣的事物。多和宝贝玩动手的游戏,就会让宝贝变得越来越聪明。
游戏1:开心玩偶(适合8个月以上的宝贝)
推荐理由:
和宝贝玩这个游戏,可以帮助他提高以下技能——
1。有利于发展宝贝的交往能力和表达能力;
2。帮助宝贝发展手指灵活性,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3。如果在游戏时配以儿歌活动或者讲述一些相关的故事,还可以发展宝贝的语言能力;
4。帮助宝贝发展想象力。
游戏方法:
将旧手套或者旧衣服改装一下,变成一顶可以套在手掌或者手指上的小帽子,在上面画上宝贝喜欢的小脸谱和宝贝游戏——
1。妈咪和宝贝一人一个玩偶,套在手上或者手指上,靠手指和手腕前后左右的摆动,使玩偶活起来。
2。一边游戏,一边随机编一些歌谣或者利用宝贝熟悉的故事,与宝贝共同创造一个奇幻的小人国的世界。
3。根据宝贝的兴趣,可以编一些和宝贝生活紧密相关的故事,通过手指来辅助讲述故事。
贴心提示:
比较小的宝贝,控制小手的能力还比较弱,妈咪可以给他制作比较大的玩偶,让他套在手掌上玩。对于比较大的宝贝,除了给他准备大玩偶之外,还可以给他准备一些指偶,充分训练他小手指的活动能力。
游戏2:小小演奏家(适合1岁以上的宝贝)
推荐理由:
1岁之后,宝贝对敲敲打打的事情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不管什么东西拿到手,都会试着去敲一敲,打一打,通过这种方式来探索事物的奥秘。同时,敲敲打打也是培养宝贝音乐节奏感非常好的方式之一,还可以提高宝贝的模仿能力和记忆能力。
游戏方法:
将喝剩下的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易拉罐、饮料瓶收集起来当成小鼓,也可以用金属制的小盆当鼓,用筷子当鼓槌——
1。妈咪敲几下“小鼓”,然后让宝贝模仿,或者反过来,宝贝敲几下“小鼓”,妈咪再模仿。培养宝贝敲“小鼓”的兴趣。
2。妈咪敲几下,宝贝也必须敲几下,反过来,宝贝敲几下,妈咪也必须敲几下,谁模仿错了就刮谁的鼻子。
3。妈咪敲一个节奏,让宝贝模仿,此后不时变化节奏,让宝贝模仿。
贴心提示:
妈咪一定要根据宝贝年龄的大小以及认知能力来调整游戏内容,如果宝贝很快就能准确地模仿敲击的点数和节奏,可以增加难度,逐渐培养宝贝的记忆力和模仿能力。
游戏3:花样叠罗汉(适合2岁以上宝贝)
推荐理由:
2岁后,宝贝的观察和模仿能力越来越强,不管妈咪做什么,他都会乐于去模仿。叠罗汉的游戏可以更好地培养宝贝的观察能力和应变能力。
游戏方法:
1。妈咪将一只手手掌朝下放在膝盖上,然后让宝贝将他的小手摞在妈咪手上;妈咪再将另一只手轻轻压在宝贝的小手上,宝贝再将另一只小手压在妈咪的手背上;妈咪将压在最下面的一只手抽出,压在宝贝的小手上,如此反复。
2。等宝贝学会玩手掌的叠罗汉游戏之后,可以改为玩手指的叠罗汉游戏。妈咪伸出食指放在膝盖上,宝贝也伸出同一只手的食指压在妈咪的食指上,其他同第一步。
3。妈咪不断伸出不同的手指,要求宝贝也跟着妈咪变换手指继续游戏。
4。妈咪加快速度不断变换手指,鼓励宝贝也跟随着变换手指和妈咪游戏。
贴心提示:
妈咪可根据宝贝的情况调整游戏难度,也可以改变手指头的数目和宝贝游戏,即一次伸出不同数目的手指头,让宝贝响应。还可以在变换手指头的数目时,让宝贝快速计数,通过游戏培养宝贝理解数的概念。
0-3岁宝宝专注力培养方法
很多人都在为宝宝注意力不集中而发愁,其实宝宝专注力很大程度决定于平时的生活习惯,整理了0-3岁宝宝专注力培养方法给大家,希望对宝宝专注力培养有所帮助。
情景重现:1岁半的睿睿,做什么事都是三分钟热度,玩玩具总是坚持不了多久,就找别的新玩具去了;看故事书,也是这一页还没有看完,又要翻下一页了,一点也不专心。妈妈担心,睿睿这么不专心,以后上学可怎么办啊?
我们都知道,良好的专注力是宝宝今后学习的有力保障,对他的整个人生也有重要的影响。那么,到底哪些因素会影响宝宝的专注力,平时怎样培养宝宝的专注力呢?别着急,爸爸妈妈先来做几道简单的小调查。
1、你会觉得宝宝缺乏专注力吗?
A、是,总有这个感觉
B、有时,我觉得宝宝不够专注
C、没有,从没这样想过
分析:如果爸爸妈妈凭感觉给孩子贴上“不够专注”的标签,就很有可能带给孩子强烈的心理暗示。我们要科学地了解专注力,不要随意给孩子贴标签。
2、当宝宝正在专心做一件事的时候,你正好有事叫他,会怎么办?
A、大声叫他,让他过来
B、耐心地等他弄好
C、帮他一起快速完成手上的事
D、看事情的缓急再定
分析:专注力是长期在专注做事的过程中形成的,如果在这过程中总是被打断,势必会影响宝宝专注力的提升,爸爸妈妈要注意咯。
3、宝宝不能专心地做一件事情,你会怎么做?
A、批评教育他
B、看着他,和他一起继续
C、无所谓,随他去
分析:可能有很多客观和主观的原因阻碍了宝宝的“继续”,如果随意打断他或者一味陪他完成,并不能有效提升他的专注力,了解原因再采取陪伴或顺气自然的做法会更科学。
4、宝宝吃饭的时候,你是哪种表现?
A、一边吃饭,一边说话
B、催促宝宝吃饭快一点
C、以身示范,食不言
分析:吃饭时专心咀嚼是很好的训练静心专心、提高情绪察觉和控制的方法,爸爸妈妈不要浪费掉这个培养专注力的机会哦。
上面的小调查,主要是关注爸爸妈妈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破坏宝宝关注力的行为,具体怎么做,每个问题都有分析说明哦。
到底哪些因素影响宝宝的专注力?
先天气质
宝宝的先天气质不同,对事物的坚持度也不同。专注力低的孩子,性情容易紧张,即便只是受一丁点儿外界干扰,也无法再集中注意力。而专注力高的孩子,则会比较专心一些,即使受到干扰也会很快回到主题上来。
外界干扰
爸爸妈妈的过分热心和无意干扰常常是破坏宝宝专注力的“元凶”。比如,给宝宝准备过多的玩具,会让他们无所适从,摸摸这个,摸摸那个,反而不能专注于一项。又比如,宝宝在专心做游戏的时候,有些家长隔一会儿就问宝宝“饿不饿”、“要不要喝水”,这样很容易让宝宝急躁起来,不利于宝宝集中注意力。
0-3岁培养宝宝专注力 这样做!
0-3岁宝宝的专注力特点
这时候,宝宝对事物的注意还是很随意、被动的,缺乏目的性,每次专注的时间大概在5-10分钟。
无目的性
这时候宝宝还不能进行有目的的注意,很容易受到其他事物的干扰。比如,宝宝很可能一会儿玩这个玩具,一会儿又要另一个。
不能持久关注
宝宝能够持续注意的时间很短,并且年龄越小,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就越短,一般2岁为6-7分钟,3岁为9分钟。案例中,睿睿的“三分钟热度”,是这个年龄宝宝的典型特点。
无细致性
这阶段的宝宝只注意事物表面的明显的轮廓,还不注意那些比较细微的特征,比如,让3岁的孩子找两个相似图形的区别,他们还不大能说出来。
培养宝宝专注力的建议
营造合适环境
整洁安静的环境能够让宝宝安心。比如,让宝宝在安静的地方看书,周围要避免摆放过多玩具或者容易发出声响的东西;把电视、音响关起来;宝宝专心玩玩具的时候,爸爸妈妈不要急着指导,或者再拿别的玩具逗他,使他原本在追球,突然看到车,就忘记了球的存在。应该等他玩过瘾了再给新的,并且把旧的收起来。
不能独自继续玩的时候给予适当关注
宝宝是不是已经玩够了,还是不会玩了,又或者是想让人陪一会儿,这需要爸爸妈妈耐心观察,了解原因后,才能帮助宝宝更好地提升关注力。
以身作则
宝宝每一天都在观察爸爸妈妈的一言一行,在你还没有察觉的时候,他们就不断地模仿学习着。爸爸妈妈的做事习惯,也会对宝宝有很深的影响。所以,爸爸妈妈也要以身作则,平时做事要认真完成,跟宝宝一起进行亲子活动时,也不要总是因为突发的事情而中断。
0-3岁培养宝宝专注力 这样做!
0-3岁以内宝宝专注力简单游戏
提示:6个月以内的宝宝,视觉和听觉灵敏度都在发育中,还不适宜过于刻意地进行专注力的训练。
1岁以内
摇铃:宝宝3-4个月左右的时候,爸爸妈妈刻意拿着摇铃在宝宝耳边轻轻摇出声音,然后慢慢移动,让宝宝追踪摇铃转动头部,还可以训练颈部肌肉。
移动的小车:宝宝6-7个月会坐以后,可以让宝宝坐着,或者妈妈可以抱着宝宝,把小车放在他面前左右移动。
滚动的小球:宝宝9-10个月会爬以后,可以给宝宝一个小皮球,让他自己滚球,追球,学习如何集中专注力。
1-2岁
推推大箱子:准备一个装有物品,底部有轮子的大箱子,跟宝宝一起推,可以每推完一圈,就往箱子里放一点东西,让宝宝感受差异性。
躲猫猫:妈妈和宝宝面对面坐,将手或者丝巾盖在自己脸上,可以唱一首简单的儿歌,唱到最后一个词时,摘下丝巾。再重复玩。可以激发宝宝的好奇心,引导他去探索。
积木搭高高:“哇,越来越高了”“还差一个,还差一个了”,这样跟宝宝互动非常必要,宝宝会很期待最后推到的那一刻,搭得越高,他们就越兴奋。
2-3岁
快乐找一找:把一些小动物的玩具或者图片分散放到房间的角落里,跟宝宝玩角色扮演,“我们去找一找树林里都有多少小动物”,每当宝宝找回一个,都要给予赞扬和鼓励哦。
宝宝猜一猜:准备一个可爱的袋子,里面装一些玩具或者物品,每次拿出一个物品,妈妈描述,然后让宝宝猜一猜是什么。这个游戏让几个小朋友一起来猜,会更好玩。
小小故事家:找几本宝宝喜欢的故事书,跟宝宝一起“演绎故事”,妈妈先讲一段,再让宝宝来讲,让他自己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