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心等待吃饭慢的孩子
发布时间:2021-09-16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幼儿园孩子的游戏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在幼儿园里,幼儿进餐慢是很多教师遇到的的问题,也是一个尴尬的话题,因此,对待这样的孩子,我们要有耐心,不能催促他们,还是要求他们细嚼慢咽,独立进餐。中午吃饭我们分饭菜时,可以让吃饭慢的孩子们先上来取菜,或少盛多添,每次盛的饭量少,孩子们吃完了,老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呀,你今天有进步了,一下子就吃完了,再来一碗好吗?”孩子们也会很高兴的点点头,再来一碗。等下午家长来接孩子们的时候,我们就会听见孩子们对妈妈说“妈妈,我今天吃饭很快,吃了三碗,老师表扬我了。”家长们也会高兴地对孩子说:“宝贝,你真棒!”这样的做法不仅让吃得慢的孩子们体验到快乐,同时也让家长们放心。
此外,当其他幼儿都吃完时,我们可以安慰这些吃饭慢的孩子们:“没关系,其他小朋友先去进行其他活动,你们慢慢吃,老师边收拾教室边等着你。”这样也可以消除幼儿吃饭慢的恐惧心理。久而久之,吃饭慢的孩子们也会有所改变,那么我们的进餐就会变得愉快而轻松了。yjS21.com
yJS21.com更多精选教育笔记阅读
耐心对待孩子
一般而言,孩子6岁以后就应尽量减少体罚,而到了12岁就应完全停止了。
6岁以后,多数孩子已经进入学校了,独立自主意识有了较好的发展,自尊心越来越强,开始努力地做事情,渴望着凭借自己的能力、勤奋,不断带来各种成就。
这时体罚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使他丧失成长所必须的成功体验,影响人格的健康发展,养成消极、自卑的人格;而且在这一时期进行体罚,孩子能够清楚地记住父母对自己的体罚,在心灵蒙上一层阴影。
进入青春期后,儿童在肢体运动、认知、道德感等方面日渐完善,逐步形成完整的统一的自我。
他们强烈感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独特的个体,具有认识自我、表达自我、张扬自我的强烈要求。
如果这时体罚孩子,他会感到这是对自己人格的严重践踏,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一些男孩子甚至还会产生某种报复与逆反心理;而且,随着知识的增多,他们会清楚知道父母的这种做法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一种违反法律的错误行为,因而会对父母产生不良印象,认为他们不遵守法律。
耐心等待花开的声音
美美是几个星期前新来的小朋友,她性格内向,不愿意与小朋友交往,更令人头疼的是她不愿意讲话。
开始我以为她是不熟悉环境,有些害羞,但是两周过去了,她说过的话几乎屈指可数,一天下来最多就是:“老师我想上厕所。
”来园离园时也不跟老师问好或再见,虽然我们一直鼓励她:你的声音真好听,但是效果依然不佳。
为了激发她说话的欲望,很多时候我会有意接近她和她聊天,而她的反应永远是安静的看着你,最多来个点头摇头。
怎样才能让她多说话呢?我想必须先与她的父母沟通,从中了解到孩子在家也很少说话。
在大班这个年龄段正是语言发展的时期,多数孩子都是一天到晚嘴巴停不下来,而她为什么不愿意讲话呢?这样下去会不会对她的语言发展有影响呢?我多次向老前辈们请教这样的孩子该怎样去引导,得到的答案多数是要多鼓励多表扬。
这天数学活动是《比较轻重》,这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并非难事,都是“跳一跳就能够到”的内容。
待我讲完轻重的概念后,出示了一张画有天平的图片,天平的左边是一头牛,天平的右边是两只羊,而天平明显看出是平的,在之前的探索过程中孩子大多数都了解了数量与重量是不成正比的,当我问到一头牛重还是两只羊重时,多数孩子都举起了小手,惊喜的是美美也怯生生地举起了小手,我感觉自己都无法掩饰内心的激动,赶紧叫她起来回答。
她只说了两个字:“一样。
”我接着问:“美美把话说完整,什么跟什么一样?”“牛和羊一样重”美美答道。
她竟然回答问题了,孩子们也许也感到了美美的变化,都转头微笑着看着她。
我赶紧鼓励说:“美美回答的太棒了,小朋友们说她回答的对吗?”“对!”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
“是的,在这幅图中,一头牛和两只羊的重量是一样的,为什么呢?我知道美美是知道答案的,你能告诉小朋友为什么一样重吗?”我接着问。
“天平是平的!”她响亮地答道。
那一刻我真想对她说:亲爱的宝贝你能感觉到老师小兔般跳动的心吗?我开心的对她说:“美美好棒哦!你答对了,你回答问题的声音可真好听,要是每次都能大胆的回答老师的问题就更棒了,以后多说给我们听好吗?宝贝们我们一起给美美一个爱的鼓励吧!”“美美,你真棒!继续努力会更棒!”孩子们异口同声地给了美美爱的鼓励。
我看到了美美害羞的笑脸,流露出无法掩饰的喜悦。
在最近的一个周里,只要听到美美回答问题,我们都会不失时机地表扬她一番,大家都发现美美最近变了,早上能听到她甜甜的问候,上课会偶尔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离园时会主动跟老师说再见。
虽然她的话语还是不多,但是在我看来她的进步不只是一点点,因为在户外活动时我也看到了她有了属于自己的朋友。
美美的变化使我欣慰,只要我们用心去引导,与她的父母一起努力,给她足够的时间,她一定会朝着我们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等待花开的声音虽然漫长,但听到花开的声音肯定是世界上最美的声音。
耐心聆听,平等对待
拜读了《善于与学生沟通》后,感触颇深,我深深感受到教师与学生沟通是一种艺术。
在教师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一下几点:一、善于耐心倾听学生的讲述。
也许学生的讲述是天真的、幼稚的,甚至是错误的,但教师耐心地倾听,能让学生觉得自己得到了老师的器重、认可和尊重,提高学生自信心,达到师生心灵沟通的效果。
因此,教学中不管面对成绩优秀的学生,还是成绩较差的学生,我们都耐心倾听他们的讲述,尊重他们的见解,并给予他们适当的指导和适度的评价,这样的沟通就会有成效。
二、要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不“居高临下”。
教师与学生沟通一定不能摆出师长架子,不可厚此薄彼,而要一视同仁。
要多与学生进行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不要以为教师是在教育学生,是为了学生好,就不注意说话的语气,用生硬的语气与学生交谈,这样使得学生难以接受,也使学生接受到的信息是老师在批评我,老师不喜欢我,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不敢、也一愿意跟老师交谈,这样,与学生的沟通完全无效,反而使学生反感老师。
因此,只有平等地对待学生,及时、准确、和蔼地教育和引导他们,才能达到沟通的效果。
古人云:人之相交,贵在交心。
所以,教师要放下架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机会听听学生们的心声,听听他们的想法,注意他们的情感变化,让学生充分显示自己的内心世界,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教师的关爱。
教育笔记《关注吃饭慢的孩子》
幼儿阶段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记录下孩子在幼儿园学习、游戏、社交等方面的成长进程,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发展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以下是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教育笔记《关注吃饭慢的孩子》”,以供参考。
教育笔记《关注吃饭慢的孩子》(篇1)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关注和处理孩子吃饭慢的问题。因为吃饭慢不仅影响孩子的健康,也可能会影响其它方面的发展。本文将分享如何关注吃饭慢的孩子并提供一些建议。
为什么要关注吃饭慢的孩子:
1. 健康问题:吃饭慢可能导致孩子营养不良和消化问题。
2. 社交问题:吃饭慢可能让孩子在集体用餐时感到尴尬,影响其交际能力和自信心。
3. 时间管理问题:吃饭慢可能浪费大量时间,使孩子难以安排其他活动。
关注吃饭慢的孩子的方法:
1. 观察孩子的饮食习惯:记录孩子吃饭的时间、吃饭的速度和咀嚼次数等信息,以了解问题的根源。
2. 与孩子进行沟通:与孩子交流他们吃饭慢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不喜欢所提供的食物、胃口不好或者只是不喜欢吃快等等。通过沟通,你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3. 提供适当的食物选择:确保孩子的饭菜丰富多样,包含多种营养成分和口感,让孩子有更多选择的机会,从而提高他们的食欲和进食速度。
4.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鼓励孩子养成固定的进食时间和规律的饮食习惯,让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就餐。同时,要提醒孩子咀嚼食物并品味每一口,以促进消化和享受用餐的过程。
5. 给予积极的激励和奖励:当孩子能够按时进餐、吃饭速度逐渐加快时,给予肯定和奖励。可以通过夸奖、小礼物等方式来激励和鼓励孩子。
结论:
吃饭慢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对孩子的健康、社交和时间管理都产生影响。通过观察、沟通、提供适当的食物选择、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以及给予积极的激励和奖励等方法,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这将有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教育笔记《关注吃饭慢的孩子》(篇2)
简介:
孩子吃饭慢可能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如缺乏营养、时间浪费、食物变凉等。本文将介绍一些关注吃饭慢的孩子的方法和建议。
一、原因分析:
1.注意力分散:孩子注意力容易在吃饭时分散,对吃饭不够专注。
2.咀嚼困难:有些孩子可能存在咀嚼能力不足的问题。
3.厌食心理:可能是对某些特定食物或整个饭菜不感兴趣。
4.社交因素:在集体用餐环境中,孩子可能更关注与同桌的互动。
二、关注方式:
1.餐前准备:规定好就餐时间,摆放好孩子喜欢的食物。
2.提供刺激:制作有趣的餐点,用形状和颜色吸引孩子。
3.给予示范:父母可以充当饮食的榜样,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
4.监督饮食:适当监督孩子吃饭的速度,但不要过度干涉。
5.注意谈话:与孩子共进餐时,鼓励家庭成员之间进行正面的交流。
三、帮助解决问题:
1.增强咀嚼能力:提供适当的食物以锻炼孩子的咀嚼能力,例如坚果、胡萝卜等。
2.培养兴趣:了解孩子喜欢的食物,并尝试根据孩子的口味制作不同的餐点。
3.创设愉快的就餐环境:听听音乐、看看有趣的视频,为孩子创造欢快的用餐氛围。
四、与老师的沟通:
及时与老师交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饮食情况和进展,与老师共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
总结:
关注吃饭慢的孩子,既是为了孩子的健康,也是为了锻炼他们的自理能力。通过了解原因、关注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教育笔记《关注吃饭慢的孩子》(篇3)
标题:关注吃饭慢的孩子
导语: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吃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然而,有些孩子吃饭速度非常慢,给父母带来了困扰。本篇教育笔记将探讨关注吃饭慢的孩子,并提供一些建议与家长共享。
一、了解孩子吃饭慢的原因
1. 心理原因:孩子认真品味食物,喜欢慢慢享受。
2. 生理原因:孩子可能吃饭速度慢是因为咀嚼能力不强,消化系统发育尚未成熟等。
3. 环境原因:尽量提供一个轻松、舒适的用餐环境,避免分心和压力。
二、愿意倾听并关注孩子的需求
1. 倾听孩子的感受:不要急于催促孩子吃饭,试着倾听他们对食物的喜好、对食物的感受和想法。
2. 给予孩子时间:给孩子足够的吃饭时间,不要限制他们在餐桌前的时间。
三、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和技巧
1. 规律饮食:制定一个合理的饮食时间表,让孩子习惯按时饮食。
2. 多样化食物:提供多种多样的食物选择,激发孩子对食物的兴趣。
3. 建立正面的餐桌氛围:家长应该注重餐桌礼仪,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四、寻求专业帮助和建议
1. 营养师:咨询专业营养师,了解孩子的营养需求,获得专业的营养建议。
2. 医生:如果孩子长时间无法正常进食或有其他相关问题,及时咨询医生的意见和建议。
结语:
关注吃饭慢的孩子是一个关心孩子健康成长的表现。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饮食习惯,同时正确引导和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和技巧。通过关注和倾听,家长可以与孩子建立更紧密的亲子关系,并为他们的成长提供良好的支持。
教育笔记《关注吃饭慢的孩子》(篇4)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孩子吃饭慢的情况。虽然这可能是因为孩子本身的特点所致,但也有可能是因为其他原因,例如不良的饮食习惯或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关注吃饭慢的孩子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它不仅影响到孩子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到他们的情绪和社交能力。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您关注吃饭慢的孩子。
1. 跟踪饮食习惯:了解孩子的饮食习惯对于解决吃饭慢的问题非常重要。观察孩子的饮食种类和分量,并确保他们摄入足够的营养。如果孩子只对某些食物感兴趣,可以尝试提供更多种类的食物,以增加他们的食欲。此外,避免给孩子过多的零食和甜食,以免影响他们的饮食平衡。
2. 创造轻松的用餐环境:为孩子提供一个安静、温馨、无干扰的用餐环境。避免在用餐时过多地干涉和指责,以免给孩子带来压力和焦虑。与孩子一起说说笑笑,营造放松的氛围,让他们在用餐中感到愉快。
3. 做好榜样:作为父母或照顾者,我们应该做好榜样,成为孩子良好饮食习惯的榜样。注意自己的饮食行为,并向孩子展示正确的吃饭方式。坚持规律的用餐时间,避免在饭桌上玩手机或看电视,这样能够提高孩子的专注力和用餐效率。
4. 培养自主性:鼓励孩子在用餐中发挥自己的独立性。让他们自己选择食物和摆盘,让他们学会用餐礼仪和适当的餐桌举止。同时,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吃饭,不要急于催促他们。
5.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孩子的吃饭问题持续存在并且与身体健康和情绪问题相关,建议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儿科医生、营养师或心理咨询师可能会对孩子的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并提供更具体和有效的建议。
关注吃饭慢的孩子不仅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身,也是为了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给予关注和支持,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和积极的用餐体验,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教育笔记《关注吃饭慢的孩子》(篇5)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饮食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要。然而,有些孩子在吃饭的过程中表现出速度较慢,这给家长带来了烦恼和困扰。本篇教育笔记将探讨关注吃饭慢的孩子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方法和策略来帮助家长和老师应对这个困境。
一、关注吃饭慢的孩子的重要性:
1. 与健康发展有关:存在进食问题或消化问题,需要及早发现并加以解决。
2. 与情绪调节有关:表现出焦虑、压力等情绪问题,需要关注并提供帮助。
3. 与社交能力有关:会引起同龄人之间的不满或嘲笑,影响其自信心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二、帮助吃饭慢的孩子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
1. 创建有趣的饮食环境:通过给孩子提供色彩丰富、造型别致的饭菜,增加他们对饮食的兴趣。
2. 给予正面激励和奖励:当孩子能够完成一次规定的进餐时间时,及时表扬和鼓励他们,让其感受到晚餐时间的愉悦。
3. 制定规律的进餐时间表:通过规律的进餐时间表,帮助孩子建立起良好的进餐习惯,培养他们的自律意识。
4. 分享家庭进餐时光:将进餐时间打造成家庭共享的美好时刻,让孩子感受到进餐的社交和文化意义,增加他们对饮食的重视。
三、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
1. 关心孩子的感受:了解孩子为什么吃饭慢,并倾听他们的感受。可能有潜在的身体或心理问题需要得到关注。
2. 与孩子合作解决问题:与孩子一起制定规范,让他们参与到改进进餐速度的过程中来。
3. 鼓励孩子表达:通过经常与孩子进行对话和沟通,帮助他们表达情感,减轻因吃饭慢引起的焦虑和压力。
结语:
对于吃饭慢的孩子,关注和理解是最重要的。家长和老师应该与孩子合作,了解他们的需求并提供支持和帮助。通过创造积极的饮食环境、规律的进餐时间表以及有效的沟通,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教育笔记《关注吃饭慢的孩子》(篇6)
一、问题的背景和定义
吃饭慢是许多家庭都会遇到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孩子常常在餐桌上吃得很慢,让家长焦虑不已。但是,我们应该关注这一问题背后的原因,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帮助孩子解决这个问题。
二、慢吃饭的原因分析
1. 注意力不集中:孩子可能在餐桌上分散注意力,被其他事情或思绪所牵扯,导致吃饭速度变慢。
2. 挑食:孩子可能因为对某些食物不感兴趣或者有口味偏好,只愿意选择他们喜欢的食物,而忽略了其他的食物。
3. 经验不足:如果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缺乏正确的用餐礼仪和自己独立进食的经验,吃饭就会变得比较慢。
三、关注孩子饮食习惯
1. 提供多样化的食物:为了解决挑食的问题,家长应该提供丰富多样的食物选择,培养孩子对不同食物的兴趣。
2. 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用餐礼仪:家长应该和孩子一起制定规范的用餐时间和习惯,例如不玩手机、不看电视,专心吃饭。
3.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鼓励孩子独立自主地吃饭,让他们学会用餐工具,自己的盘子自己清理等,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和责任感。
四、注意孩子的情绪和压力
1. 温和引导:家长不应该催促孩子吃饭或者责备他们吃得慢,而应该用温和的语气和姿态,提醒孩子吃饭。
2. 交流沟通:与孩子进行交流,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了解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吃饭速度下降。帮助孩子舒缓压力和焦虑情绪。
五、提供适当的外部帮助
1. 合理安排时间:在确定用餐时间上,家长可以提前计划,确保孩子有足够的时间来吃饭,不需要匆忙进食。
2. 给予适当的奖励:如果孩子表现出改善的动力,家长可以适当给予奖励,例如夸奖或者小礼物,激励孩子改善吃饭速度。
六、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1. 规律作息:保持一定的作息时间和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孩子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和进食习惯。
2. 锻炼身体: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加孩子的食欲和消化能力,有助于改善吃饭速度。
希望对家长在帮助孩子解决这一问题上有所启示和帮助。只要我们关注孩子的需求,采取适当的方法来引导和培养,相信孩子的饮食习惯会逐渐得到改善。
耐心等待花开的声音(大班)
美美是几个星期前新来的小朋友,她性格内向,不愿意与小朋友交往,更令人头疼的是她不愿意讲话。开始我以为她是不熟悉环境,有些害羞,但是两周过去了,她说过的话几乎屈指可数,一天下来最多就是:“老师我想上厕所。”来园离园时也不跟老师问好或再见,虽然我们一直鼓励她:你的声音真好听,但是效果依然不佳。
为了激发她说话的欲望,很多时候我会有意接近她和她聊天,而她的反应永远是安静的看着你,最多来个点头摇头。怎样才能让她多说话呢?我想必须先与她的父母沟通,从中了解到孩子在家也很少说话。在大班这个年龄段正是语言发展的时期,多数孩子都是一天到晚嘴巴停不下来
,而她为什么不愿意讲话呢?这样下去会不会对她的语言发展有影响呢?我多次向老前辈们请教这样的孩子该怎样去引导,得到的答案多数是要多鼓励多表扬。
这天数学活动是《比较轻重》,这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并非难事,都是“跳一跳就能够到”的内容。待我讲完轻重的概念后,出示了一张画有天平的图片,天平的左边是一头牛,天平的右边是两只羊,而天平明显看出是平的,在之前的探索过程中孩子大多数都了解了数量与重量是不成正比的,当我问到一头牛重还是两只羊重时,多数孩子都举起了小手,惊喜的是美美也怯生生地举起了小手,我感觉自己都无法掩饰内心的激动,赶紧叫她起来回答。她只说了两个字:“一样。”我接着问:“美美把话说完整,什么跟什么一样?”“牛和羊一样重”美美答道。她竟然回答问题了,孩子们也许也感到了美美的变化,都转头微笑着看着她。我赶紧鼓励说:“美美回答的太棒了,小朋友们说她回答的对吗?”“对!”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是的,在这幅图中,一头牛和两只羊的重量是一样的,为什么呢?我知道美美是知道答案的,你能告诉小朋友为什么一样重吗?”我接着问。“天平是平的!”她响亮地答道。那一刻我真想对她说:亲爱的宝贝你能感觉到老师小兔般跳动的心吗?我开心的对她说:“美美好棒哦!你答对了,你回答问题的声音可真好听,要是每次都能大胆的回答老师的问题就更棒了,以后多说给我们听好吗?宝贝们我们一起给美美一个爱的鼓励吧!”“美美,你真棒!继续努力会更棒!”孩子们异口同声地给了美美爱的鼓励。我看到了美美害羞的笑脸,流露出无法掩饰的喜悦。
在最近的一个周里,只要听到美美回答问题,我们都会不失时机地表扬她一番,大家都发现美美最近变了,早上能听到她甜甜的问候,上课会偶尔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离园时会主动跟老师说再见。虽然她的话语还是不多,但是在我看来她的进步不只是一点点,因为在户外活动时我也看到了她有了属于自己的朋友。
美美的变化使我欣慰,只要我们用心去引导,与她的父母一起努力,给她足够的时间,她一定会朝着我们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等待花开的声音虽然漫长,但听到花开的声音肯定是世界上最美的声音。
幼教随笔:耐心等待一分钟
这件小事提醒我,面对孩子,耐心地等待一分钟,说不定就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呢。
前几天,由于地下水管出了点故障,弄得大操场上西边一片狼藉,进口的绿草坪掀起来又放了下来,还没有粘好。
今天上午,我带领孩子们到大操场做操。孩子们一走到拐弯处,就喜欢用双手去抠那些没粘好的数字,感觉很好玩的样子,秩序一下子就乱了。我告诉孩子们不要抠了,因为抠起来之后就更难弄好了,然后又带着孩子们继续做操。
有一个可爱的小男孩吕欣,只见他走到拐弯处时,又蹲下身子伸出了手,好像又要抠那些数字。我在不远处看到了这个情景后,心里想:我刚刚和孩子们说了,他怎么又去动那些数字呢?我刚想大声喊,让他住手,又转念一想,等我看看他究竟想干什么。
只见吕欣轻轻地伸出手,把那些弄歪了的数字一个个摆好,又站起来拍拍手,很满意地继续向前走去。
我暗自庆幸:“幸好没批评他,不然可就错怪了孩子的一片好心。”
孩子的心灵是纯洁的,虽然他们有时会做错了事情,但也不是故意的。很多时候,孩子们是想做好事的,而我们没有耐心地去观察、发现,没有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哪怕只是多等一分钟,从而误解了他们。
这件小事提醒我,面对孩子,耐心地等待一分钟,说不定就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呢。
耐心等待,让幼儿获得充分的体验
区角活动充分提供给幼儿自主探索、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也提供给幼儿实践的机会,所以我们教师切不可操之过急,而是耐心等待,让幼儿获得充分的体验。
案例:大班益智区李成相正在玩扑克,吴向前走过来站在他的身边观看。
李成相抬头看着吴向前说:“你到其他地方去玩吧。
”吴向前不理他,自顾自的拿起扑克牌说:“这张牌错了,方块5不能排在红桃6下边,你不会,让我来。
”李成相伸手去抢吴向前手中的牌:“这里我在玩,你走开。
”吴向前抱紧双臂,护着手中的牌说:“你错了,让我来。
”“老师……”李成相大声地喊着,并用求助的眼光看着不远处一直在观察他们的我。
我并没有走过去,只是伸出手指做了个安静的动作。
李成相见我没过去,朝着吴向前瞪圆了双眼,理直气壮地说:“老师说过的,这个游戏只能一个人玩,你要玩的话等我玩好了再来。
”吴向前看看我,又看看李成相把牌扔在了桌子上,咕哝了一句;“那你玩好了给我玩”便走开去找其他内容玩了……当在活动中遇到问题或发生冲突时,我时常是多一份观察,少一份干预,根据冲突程度来决定是否介入。
在案例中可以看出,李成相对教师制定的区域活动规则很清楚,如果他请求教师帮忙,而我马上就去干预,那他就没有机会帮助同伴明确规则,认识到自己的不对,更没有机会利用规则来保护自己,收敛他人。
在这一过程中,我看似只是一个旁观者,但事实上是给孩子创设了一个无形的自我体验的空间,使孩子冲突中获得一些必要的经验,或学会保护自己,或学会调节自己过度的行为,学习以适合的方式与人相处。
试想,如果孩子一发生争吵,我就急于以权威的角色替他们作出这样、那样的安排,孩子积极的实践体验又任何而来?长此以往,只能使孩子养成告状,依赖成人的习惯,不利于社会性行为的发展。
由此可见,区角活动的观察指导是一种极富灵活性、创造性的工作,在活动中,我们教师还需根据的活动情况,不断分析、调整和反思,以便更好的引导在区角活动中自主探索、体验、学习和发展。
对症下药、耐心对待孩子的哭泣
今年我接的是小班,由于孩子年龄比较小,又加上刚离开父母,来到幼儿园对周围的环境比较陌生,就会产生不安全感,所以出现的问题就比较多。一次活动课,我被一声低低地啜泣声吸引,不仅寻声望去,原来是家辉小朋友。家辉的年龄小又加上性格比较内向,刚开始的时候问也不说叫也不答,每次有事总是以哭泣来让老师注意,从不主动告诉老师。我连忙走过去蹲下身子问道:“家辉你怎么了?你的身体不舒服吗?是要大便还是要小便?还是小朋友欺负你了?……”一声声的问候换不来孩子的一点点回应,我真想一走了之,但是作为孩子的老师,我的职责不容我就这样走开,于是我又拉着她的手问:“家辉,你到底怎么啦?告诉老师好吗?”这次只见她指着自己的衣服,哭得更伤心啦﹗我连忙让她抬起头,原来她的衣服扣子掉了一颗,我连忙把他抱到怀里找来针线给他缝好,刚才还哭泣的她变得平静了很多。
终于有一天,家辉在早晨入园时有礼貌地说了一声“老师好”,这是她第一次主动与老师打招呼,我赶快抱起她说道:“家辉,你真是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老师喜欢你。”怀中的家辉甜甜得笑了,看着孩子灿烂的笑容,就象看到天使的微笑,那么幸福、那么快乐。
总之,幼儿园无小事,只要老师细心地去观察、认真分析原因、对症下药、耐心对待孩子的哭泣,就会让他们愉快地重新投入到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去。
我长大了不哭
有一天,户外活动——队形队列练习的时候,誉翔不知怎么摔倒了,我赶忙跑过去扶起他,问到:“誉翔,你摔伤了没有?怎么回事?”指了指脚上的鞋子说到:“鞋带开了,”果然我看到了散开的一只脚上的鞋带还躺在他的脚底下,于是我让他站好帮他系好了鞋带,并安慰他说:”你长大了不哭”,原本含着眼泪就要掉下来的誉翔说:“老师,我长大了,摔倒了我不哭。”硬是用带泪的笑脸转向了老师,我高兴的把他抱在怀里,并语重心长得对他说:“誉翔,你长大了,勇敢了,老师很高兴,但是你知道为什么会摔倒吗?”誉翔不好意思的低下头说:“知道。”于是我又说到:“老师希望你做个听话的好孩子,跟着老师和小朋友一起练习,好吗?”听了这些誉翔使劲点了点头,把脸上的泪擦了擦,又继续跟着老师和小朋友们练了起来。
通过这件事,让我明白孩子虽小,我们作为他的启蒙老师,也要教育他有困难自己解决不了要懂得寻求帮助,不要为了一点小事,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成长中的儿子
九年前,从儿子背上书包上小学起,老师给的评语就是聪明、自信,但缺乏耐心、上课小动作太多,对于这样的评语,虽然自己早已也发现孩子的这些毛病,但经老师的口说手传,自己的内心还是被深深地刺了一下。
儿子从小做事虎头蛇尾,自己看着也觉得不对,但内心却并没拿此事当事,期间也曾就此事对儿子进行纠正,但在儿子的耍赖和撒泼中也就妥协了,对其争只眼闭只眼,总想着“树大自直”。随着儿子年龄地慢慢长大,课业负担的加重,儿子竟然出现了偏科的现象,由着自己的性子、根据自己的喜好,乐意学的就学,不乐意的就应付,致使在一次考试中出现了偏差太大的现象,对于这次的情况,我狠狠的批评了他,跟他讲道理,讲偏科的弊处,看到他一脸的后悔样,鉴于他的认错态度,我采取了以观后效的策略。
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子成龙、女成风”,针对儿子的表现,我回忆了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