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教随笔:孩子“惹祸”后的反思

发布时间:2021-08-03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毋庸置疑,作为新入职的教师,我们必须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负责,而教育笔记可以某种程度上提高老师的教育水平。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写教育笔记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幼教随笔:孩子“惹祸”后的反思”,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在主要教育活动中要尊重理解幼儿,但在小事上,日常生活中,或处理突发事件时,也绝不能把新生尊重理解幼儿扔在了脑后。

在幼儿园里,小朋友“惹祸”的事时有发生。不是洒了饭,就是碰翻了椅子,或是弄坏了玩具,要不就是你抓了我,我推了你。作为教师如何对待、如何解决呢?我经历了这样一件事。

一天下午,小朋友们正在喝水,忽听“当啷”一声,原来是于滨豪不小心把保温桶的龙头碰掉了,水立刻像喷泉一样涌出来。于滨豪用双手堵在了开关上,一双紧张惊恐的目光看了我一下。

我的头“轰”地一下子。看!把孩子吓成什么样了,我赶紧跑几步来到水桶前,蹲下身,捡起龙头,冲干净,拧在了开关的空洞上,接着我边给于滨豪擦手,边说:“你真勇敢,知道不浪费水,可是下次不能这样了,如果水烫会把小手烫坏的。”于滨豪看到我没批语评他,反而还表扬了他,紧张的目光没有了,不好意思地笑了。

这件事从发生到结束,全过程也就是两三钟的时间,可它却引起了我深深的反思,我们当教师的,每天都能遇到孩子“惹祸”的事情,教师该如何面对,如何处理,这直接关系到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于滨豪事件是我亲眼目睹,他并非故意,我能原谅他,并妥善地进行了处理,但是假如不是我亲眼所见,于滨豪本是个淘气的孩子,把水龙头碰掉了,批语评的话我是否会脱口而出呢?如果批评了无辜的于滨豪,那么他就被冤枉了,这无疑对孩子幼小的心灵会造成极大的伤害。在主要教育活动中要尊重理解幼儿,但在小事上,日常生活中,或处理突发事件时,也绝不能把新生尊重理解幼儿扔在了脑后。YjS21.COM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编辑推荐

幼教随笔:一场虚惊后的反思


这些,才能使我们的工作更好的体现出:“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办园宗旨。

教育管理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时时处处应该为幼儿的安全着想,方便于幼儿,服务于幼儿,时我们工作的唯一标准。

暑假开学后不久,我们带了小班,刚刚开始接收新幼儿,一天幼儿开早饭后,我向保育老师交接了情况后,便去吃早饭。待我用餐后回到班上,清点人数时,突然发现少了一名叫常远幼儿。当时老师们都非常着急,据陶老师讲刚才带幼儿上厕所,清点过人数,这名幼儿还在,根据时间判断,前后不过五分钟,且大门又有专人值班,我们确定幼儿一定还在园内。于是,我们调动班内人员考虑到幼儿可能去的地方,展开了一场拉网式的寻找,结果一无所获。老师们焦急万分,手足无措,这时幼儿教育教学活动的时间就要到了,走廊里又恢复了应有的宁静。突然,一声声焦急清脆的哭声传来,顺着远处的声音,大家快速跑去,原来哭声是从小二班卫生间传出来的。大家焦急的打开卫生间的门,发现了哭得满头大汗的幼儿,孩子见到老师,扑到教师身上说:“老师您为什没么不管我”,抱起异常紧张与不安的幼儿,老师们也都落下了眼泪。心里难过极了说:“孩子,不要怕,老师这不是来了吗,是老师没有照顾好你,也请你原谅”。孩子找到了,原来是因孩子不熟悉环境误入了小二班卫生间,孩子在里边又打不开门,是造成这件事情的发生的直接原因。

事后我们进行了实地观察发现,原来幼儿园卫生间的门是从外边向里边开,并且里边的门拉手安装的偏高,只是适合成人使用,并不适合幼儿使用,所以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虚惊的风波过去以后,我们班及时召开了班务会,对这件事情,进行了专题讨论,并进行了反思,试想,我们对于新幼儿的熟悉环境教育不应只限于按教学进程安排,要考虑到不同时间入园幼儿的实际情况,把它作为常规教育反复进行,这场虚惊也许会避免。再之,幼儿园的一切环境设置一定要以“一切为了孩子”为着眼点,要以幼儿便于操作为最佳设置,只有我们做到了

这些,才能使我们的工作更好的体现出:“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办园宗旨。

幼教随笔:一次数学活动后的反思


这几天我一直在想前几天的数学活动:认识正方体。因为它给了我不少的启发。

这几天我一直在想前几天的数学活动:认识正方体。因为它给了我不少的启发。

活动开始时,我由图形引入。因为常见图形对于大班小朋友来说已经很简单了,作为已有经验,更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我着重请小朋友说一说正方形的特点,他们很积极,回答的小朋友很多。出示正方体时,有的小朋友能说出正方体;有的小朋友则说是“正方形的盒子”,也对。紧接着开始分组讨论,数一数正方形的面与边,测量一下正方形的边得到什么结论。孩子们拿着发给他们的材料,有的在操作,有的则“跑题”了,于是我参与其中。

操作结束后,我采用分组记录在黑板上。小朋友似乎很明白我的做法,我没有过多的提醒,他们就很自然很主动的告诉我他们组的结果。之后,我想请小朋友总结一下正方体的特点。本以为我又要一段话的引导,但事实却不是:刘嘉明首先举手告诉我:黑板上有一个正方形,而这个(正方体)有好多个正方形。我问他有多少个正方形?他想了一会儿后告诉我说:有六个;孙好好紧接着举手,我什么也没有说让好好说:黑板上的正方形拿不出来,是画在黑板上的,但你手里这个(正方体)却可以托在手里,是可以拿出来的。我告诉了他们正方形是平面的正方体是立体的。我又问小朋友:“正方体还有什么特点?”这是我第一次提问。看见方晰好像要举手但却没有举起来。我拿起正方体,用手故意摸着边儿。赵方晰举手了:正方体有好多条边,正方形只有……四条。我问小朋友“还有吗?”本以为没有了就想进行总结。但张笑举手了。她说“正方体有好多个角,正方形只有四个。”我很惊讶她能想到角的问题。然后我鼓励小朋友再想想还有没有别的了。之后我进行总结。

从开始说正方体的特征开始,我就没有说很多的话,大部分时间都是小朋友在说。通过实践操作,他们找到了相应的话题。小朋友与小朋友之间的交流也引起了他们内心的活动,他们真的在思考,并不断的把他们思考的内容用语言表达出来。没有老师的介入或者说老师只是一个维持秩序者。他们像是一个发布会,他们是主体,他们引导着这一话题的继续。所以我得到一个启发:让小朋友融入这个主题,融入这个环境,让他们感兴趣从而他们会主动的去做、去思考这个活动。变主题为他们,或者直白一点说:在活动中,让小朋友多说、多做、多发表意见。

小朋友在动手操作中,既锻炼了手眼协调能力,更锻炼了其思维。他们会在有意间进行思考,面对眼前的各种材料,他们会想这些材料有什么用处,然后会试探性的拿起尺子或木棍或纸条,对正方形进行测量。无论他们怎么量都必须先经过大脑思考,或者应该说是边操作边思考,进行探索研究。思维有了一定的顺序,对自己的操作有了一定的发现,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会慢慢进入老师预设的领域,对自己的思维进行总结,然后用语言表达出来。小朋友的语言不会很逻辑,他们想到什么就会说什么。他们语言表现的差别其实就是他们思维不同的结果。所以先思维后语言。在请小朋友回答问题是,我常提醒他们先用小脑袋想好了,在举手回答问题,这样一提醒,小朋友都能先认真思考,语言确定后他们就会比以前更有信心的举手。通常此时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满意的笑容和自信。通过探索,使他们有了思考的对象,语言的载体;通过探索,实际操作,使他们发现问题从而去解决问题,然后进行表述。

幼教随笔:变化的孩子


“老师,我问你个问题,两只耳朵,会蹦蹦跳跳是谁?”“我再问你个问题,长两只翅膀,会飞,小小的是谁?”这是一个女孩在对我发问,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只凭耳朵听的话,你绝对不会想到这是一个中班的孩子所说的话。看到此时活泼可爱的孩子,又有谁能想到刚入园时她是一个爱哭鼻子的小姑娘呢?今年九月,她的爷爷刚来送时,她趴在爷爷的怀里愣是不下来,手紧紧地拽住爷爷的衣襟,等到好不容易把大哭的她放下来,在爷爷走后的半个小时里,她是绝对不会住声的,任你怎么哄劝。半个月后,和老师、小朋友、幼儿园都熟悉了,家人送她时不哭了,还能和家人大声的说再见。但是又一个现象出现了,如果哪一天哪个好事的孩子去动了她的东西,或撕了她的纸,那么她又会放声大哭,在老师批评了那个惹事的孩子后再哄劝她,就逐渐变成了抽泣,半个小时内,也不会住声,也是任你怎么哄劝。时间总是在一天一天的流动,孩子也会在一点一滴的变化,现在的她已经变成了一个小大人,绝对改变了爱哭鼻子的习惯,还特别懂事,别的孩子读不出的诗歌,她读;别的孩子不会折的纸,她折;别的孩子不会说的谜面,她说;别的孩子提不出的问题,她提。说到这儿,不想知道她是谁吗?无须隐瞒,告诉你吧,她就是我们班的荆晶,相信她的变化吗?不知明天孩子会有什么变化,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幼教随笔:孩子,对不起


孩子们,我爱你们。

上学时,我的成绩一向是最好的,所以志向挺远大的,没想到,毕业后自己成了一名幼儿教师。我喜欢静,但与孩子们在一起,每天都是吵吵闹闹的。因而对工作没有兴趣,对孩子从没有爱意、没有好感,总觉得五、六岁的孩子知道什么呀?可是自从那一件事后,使我改变了对孩子的态度,提高了对工作的积极性。

那是在一节活动课上,让幼儿玩绳。我先给他们示范跳绳,可是我刚跳了几下,绳子就勾住了我的鞋跟,我毫无准备的就被放到了地上。当时,摔的我半晌才起来。我眼里含着泪,守着孩子没好意思让它掉下来。此时孩子们都围上来了。“老师,摔着胳膊了吗?”“老师,疼吗?”“老师,我扶起你来吧!”还有几个细心的孩子,过来给我擦眼泪。那时我的我的心痛的比摔的还疼,哽咽着说不出话来。“孩子们,老师对不起你们!”我的心好内疚啊!

从那以后,我以一种全新的姿态投入到了工作中,因为孩子们的关心给了我工作的动力,也坚定了我一定要把工作干好的信心。

我知道当幼儿教师比较平凡,也比较清贫,但是这项工作不仅是我自己的,它还属于一个个孩子的。我时常被孩子们的爱感动着,也用同样的爱回报他们。

孩子们,我爱你们。

幼教随笔:慢半拍的孩子


我望着佳威的小脸,突然联想起世界著名的发明大王爱迪生,爱迪生小时候也是被老师判定的“低能儿”,他上课时精力也不集中,总是没完没了的思考天地的奥妙。我想,谁能说我们的佳威没在思考天地间的奥秘呢?他总是在默想,又能回答出一些较难的问题,这就说明孩子是有潜力的,我以前没有认真去发现和挖掘他的这写潜力,这无疑是个遗憾。今后我可要好好弥补自己的过失,为孩子们的明天负责。

佳威在我眼里,是个什么都要慢半拍的“低能儿。”他对事物的反应能力实在是太差了。有时他直着眼睛想心事,我一连点他三次名,他都象没听不见。有时小朋友都去洗手了,他还愣在座位上不知在想什么,等小朋友一个一个都洗好了手,他却突然蹦到我面前,高喊:“老师,我还没洗手呢!”

我不喜欢佳威,说实在的他挺烦人的。然而,有件事却改变了我对他的看法。一天上常识课时,我无意中提了这么一个问题:“哈哈镜里的人为什么会变高?”这个问题对于6岁的孩子来说,是有难度很大的,班上别的小朋友都只有瞎猜。不料佳威却认真的说起来:“老师,镜子不平呀!”我很吃惊,我怀疑他曾经听说过其中的道理,便问:“你怎么知道的?”我是想出来的,佳威回答说。

我望着佳威的小脸,突然联想起世界著名的发明大王爱迪生,爱迪生小时候也是被老师判定的“低能儿”,他上课时精力也不集中,总是没完没了的思考天地的奥妙。我想,谁能说我们的佳威没在思考天地间的奥秘呢?他总是在默想,又能回答出一些较难的问题,这就说明孩子是有潜力的,我以前没有认真去发现和挖掘他的这写潜力,这无疑是个遗憾。今后我可要好好弥补自己的过失,为孩子们的明天负责。

幼教随笔:赏识孩子的优点


俗话说得好,“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的农民。”教育上就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深信这句名言,也会朝这方向去前进。

生活中的每个人都不可能会适时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尤其是在自己忙碌时,在感觉压力特大时。甚至这时情绪更易波动,更甚者是把这种情绪转移、或是发泄到自己周边的人身上。但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永远保持平和的心理,才能胜任这份工作;才能做到用赏识的眼光对看待每个孩子,用爱心去对待孩子;用细心去观察孩子;才能教出健康、活泼的孩子。也只有这样自己才会感到快乐。

王晗宇小朋友在我班上算是较大的孩子,在家里也是一直深受爸爸、妈妈和姑姑的宠爱的孩子。4月份入园的一个星期,每天来园或是离园时,他都是由爸爸或者妈妈抱着进班级的。针对他这个问题,我们两个老师也一直在思考怎么让他自己走着进班级的。这个星期,在自选玩具方面,我发现王晗宇收放玩具方面,比以前算是有进了步。在之后总结区角活动情况时,我当着全班孩子的面,给予他表扬,并奖给他每个孩子都想得到的小贴画。“王晗宇,你现在长大了一岁,本领也大了对吗?如果你明天能自己走路进教室,伊老师再奖给你一张小贴画好不好?”“好的,我们来拉勾。”他很开心地答应了我的要求。

比较以前对他的强行要求,我这次的行动算是有了成功的希望。第二天进教室时,就对我说:“伊老师,给我一个小贴画吧!”在这星期的后面几天里,王晗宇每天都可以得到一个小贴画了,而且每天都是很开心地进教室。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抛开一切生活上的烦恼。做到善于用心去观察每个孩子,去发现孩子的长处,去挖掘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用健康、可行的教育措施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的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这是着名学前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的一句名言。做到这点我们一定可以胜任幼儿教师这个职位。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健康、可爱的孩子。

俗话说得好,“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的农民。”教育上就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深信这句名言,也会朝这方向去前进。

幼教随笔:走进孩子的心灵


“倾听花开的声音,可以读懂花儿的心思;倾听溪水,可以读懂山林的呼吸;倾听孩子,可以走进孩子的心灵,读懂孩子的内心世界。”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幼教工作的我来说,需要认真倾听孩子。其实,每个孩子就像一本书,需要我们用心地来读,从而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我们班上有一位叫伟子的男孩子,他喜欢在地上爬来爬去,有时还把地上的一些东西放到嘴巴里,在孩子的眼里,都认为他是一个不讲卫生的,不听话的孩子。我为此绞尽脑汁,孩子还是老样子,不讲卫生。有一次,我看见他来幼儿园时,穿一件新衣服,干干净净的。今天我再次尝试教育他,我把他拉过来,坐在我腿上。“今天你的衣服好干净,穿着真帅气噢!”他高兴地说“我爸爸刚从宜昌给我买的。”“要小心,千万别把它弄脏了哦。”孩子笑眯眯地点着头。到晚上离园的时候,我发现他的衣服居然还是干干净净的。我给他竖上大拇指,“真乖,你的衣服保持的很干净,今天表现的真棒”。当时我挺高兴,我一句话居然让孩子改变了。我就纳闷了,我以前也批评教育过多次,都无济于事,今天一句鼓励的话语,居然孩子做的很好。第二天我和他妈妈交流了此事,她妈妈还说:“您说他衣服干净,穿着帅气,不要弄脏了。”同样是一件事情,不同的说法,不同的表达方式,收到了异样的教育效果。

我班上还有一个名叫浩浩的小男孩,顽皮,爱出风头,很让我揪心。在一次运动会结束后,全体幼儿集合站队,在给幼儿颁奖时。突然,一名幼儿嚎啕大哭起来,原来他周围的幼儿都有奖状,就他没有,他心里嫉妒,就给另一名幼儿把奖状撕了。通过这件事,可以看出他还是有上进心,爱争强好胜。就在第二天游戏时,有一个小朋友摔倒了,他过去主动把她扶起来,我在班上夸他乐于助人,并号召其他的幼儿向他学习,还奖了他一块巧克力。听说他好几天都舍不得吃,一直放在衣兜里。从那以后,我得知这孩子爱面子、爱听表扬,要多夸夸他。其实,他爱出风头,顽皮,目的是想引起老师的注意,多关注他。我也深思过,这孩子现在听话,进步了,是老师对他的爱越来越多了,我要想办法多关心他,找机会爱他。

孩子你别看他小,他也有自己的思想,都想老师多关注他,多爱他。你和孩子距离越近,孩子越高兴,就会把你当成最要好的朋友,甚至给父母都不说的话,他都给老师讲。因此,幼儿教师要多倾听孩子,走进孩子的心灵,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爱时时处处就在自己身上。让爱的阳光普照每一个角落,使祖国的花朵更加灿烂、美丽。

幼教随笔:关注孩子的兴趣


听了他的话后,我恍然大悟:作为老师,不能一味地只按自己的意思去教育孩子,应该多听听孩子们的想法,因为孩子们的兴趣是来自他们的天真想法的!!

在上数学活动课《10以内数的守恒》中,我为了让幼儿明白物体数量与排列方式无关,我在黑板上画了10个小圆圈成的大圆圈,10个小圆圈成的梯形和10个小圆圈围成的三角形。

我让孩子们数数排成各种图形的圆一样多吗?各是多少?幼儿回答完后,我又一个一个圆圈给他们解释,当解释用10个圆圈围成的这个大圆圈时,泽乾小朋友说:“老师,你能不能说10个小鸡蛋围成的这个大圆圈呀?”我说:“老师画的是小圆圈不是小鸡蛋,你别捣乱!”我还是按我的思路给孩子们讲着,可是下课后,我发现泽乾趴在桌子上不出去玩,我过去问到:“泽乾,你还为刚才的事生老师的气吗?”他抬起头眼里含着泪水说:“老师,我觉得把它说成鸡蛋比说小圆圈容易引起我们的兴趣。”

听了他的话后,我恍然大悟:作为老师,不能一味地只按自己的意思去教育孩子,应该多听听孩子们的想法,因为孩子们的兴趣是来自他们的天真想法的!!

喜欢《幼教随笔:孩子“惹祸”后的反思》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笔记,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幼教随笔:一场虚惊后的反思 这些,才能使我们的工作更好的体现出:“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办园宗旨。 教育管理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时时处处应该为幼儿的安全着想,方便于幼儿,服务于幼儿,时我们工作的唯一标准...
    2021-08-07 阅读全文
  • 幼教随笔:一次数学活动后的反思 这几天我一直在想前几天的数学活动:认识正方体。因为它给了我不少的启发。 这几天我一直在想前几天的数学活动:认识正方体。因为它给了我不少的启发。 活动开始时,我由图形引入。因为常见图形对于大班小朋友来说...
    2021-08-06 阅读全文
  • 幼教随笔:变化的孩子 “老师,我问你个问题,两只耳朵,会蹦蹦跳跳是谁?”“我再问你个问题,长两只翅膀,会飞,小小的是谁?”这是一个女孩在对我发问,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只凭耳朵听的话,你绝对不会想到这是一个中班的孩子所说的话。...
    2020-10-22 阅读全文
  • 幼教随笔:孩子,对不起 孩子们,我爱你们。 上学时,我的成绩一向是最好的,所以志向挺远大的,没想到,毕业后自己成了一名幼儿教师。我喜欢静,但与孩子们在一起,每天都是吵吵闹闹的。因而对工作没有兴趣,对孩子从没有爱意、没有好感,...
    2021-08-10 阅读全文
  • 幼教随笔:赏识孩子的优点 俗话说得好,“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的农民。”教育上就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深信这句名言,也会朝这方向去前进。 生活中的每个人都不可能会适时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尤其是在自己忙碌...
    2021-08-15 阅读全文

这些,才能使我们的工作更好的体现出:“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办园宗旨。 教育管理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时时处处应该为幼儿的安全着想,方便于幼儿,服务于幼儿,时我们工作的唯一标准...

2021-08-07 阅读全文

这几天我一直在想前几天的数学活动:认识正方体。因为它给了我不少的启发。 这几天我一直在想前几天的数学活动:认识正方体。因为它给了我不少的启发。 活动开始时,我由图形引入。因为常见图形对于大班小朋友来说...

2021-08-06 阅读全文

“老师,我问你个问题,两只耳朵,会蹦蹦跳跳是谁?”“我再问你个问题,长两只翅膀,会飞,小小的是谁?”这是一个女孩在对我发问,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只凭耳朵听的话,你绝对不会想到这是一个中班的孩子所说的话。...

2020-10-22 阅读全文

孩子们,我爱你们。 上学时,我的成绩一向是最好的,所以志向挺远大的,没想到,毕业后自己成了一名幼儿教师。我喜欢静,但与孩子们在一起,每天都是吵吵闹闹的。因而对工作没有兴趣,对孩子从没有爱意、没有好感,...

2021-08-10 阅读全文

俗话说得好,“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的农民。”教育上就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深信这句名言,也会朝这方向去前进。 生活中的每个人都不可能会适时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尤其是在自己忙碌...

2021-08-15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