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教育随笔:与孩子一起成长

发布时间:2021-05-12

幼儿园优秀说课稿和你在一起。

不容置疑的是当我们作为一名合格教师时,我们应该常常对行为进行观察分析,而教育笔记有助于提高老师的教育水平。你是不是不太清楚教育笔记应该怎么写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教育随笔:与孩子一起成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放学了,看着家长接走一个个孩子。今天的任务圆满完成。

咦,身后还有一个瑶瑶,送她回家吧!可能家长忘了,反正也不远。

门虚掩,姥爷在家,姥爷身体有点不方便,但瑶瑶还是说:“老师你回去吧,我跟着姥爷就行,我乖听话”。回园打扫卫生,考虑一定要给瑶瑶妈妈打个电话,正好有点事情耽搁了,还不如直接去家看看。这时候瑶瑶姥姥回来了,她说因为去大姨家弄酒瓶耽误了。酒瓶?我后脑立刻清醒,看着扎成捆的啤酒瓶,唉!要是白色酒瓶该多好,孩子做青花瓷就有材料了。我顺口问了一句,有白色酒瓶吗?姥姥随便从一个箱中拿出一个白色酒瓶,这种吗?我瞬间喜出望外,这会孩子做手工有戏了。“恩,我需要挺多,买你们的行吗?”“王老师这个东西几分一个,你不早说,为了孩子五十个都有,明天给你送幼儿园”“不不。麻烦了。我自己来拿就行,太谢谢了。”

事后,我反思,如果只是打个电话或许我我还在找白色酒瓶的影子,给孩子多一点关心,与家长多一点交流,收获的将是更大的回报!小班孩子时常出现争抢玩具的现象,我也着急怎样教育活动培养的分享习惯。

今天是颖颖的生日。下午妈妈带来了蛋糕。水果和礼物。孩子们异常的兴奋,我接机向孩子展开教育,“颖颖,妈妈带来了好吃的东西与大家分享,当你有好吃的东西、好玩的东西也要分享哦”,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着。

从那天开始睿一小朋友带来了草莓,凡凡带来了西红柿,辰辰带来了核桃……孩子们在品尝到美味的同时好习惯正进一步培养。

早晨入园,不少幼儿又把“好吃的”放到我手里,“老师,我想与小朋友分享”。下午水果加点时间我把孩子们带来的好吃的一一分给了他们,孩子们的小餐盘里有饼干、瓜子,爆米花、泡泡果还有幼儿园里的大苹果。我发现带来瓜子的辰辰盘子里却没有瓜子,他说都分给了小朋友。我说:“辰辰把好吃的都分给你们他却没有了,怎么办?”孩子们听到后又把手中的饼干给你辰辰一些。看到孩子们的做法,我欣慰的笑了…

我们和孩子都在成长,静等花开.

yJS21.com更多精选教育笔记阅读

教育随笔:伴“小蒜苗”一起成长


孩子们总是对世界万物充满好奇,在他们心里总有“十万个为什么”,他们愿意动手尝试,喜欢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但是在生活中,随着物质生活越来越优越,网络、电视的虚拟世界使他们渐渐的失去了亲近大自然的机会,同时他们又都是家里宠不够的宝贝,很少自己动手参加劳动,以至于更多的孩子不知道果实是如何得到的,更不会清楚种植的过程了。《指南》中提到:要经常带幼儿接触大自然,激发其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我们结合季节的特征,和孩子一起种植、观察、照料、收获、分享小蒜苗,让孩子们在亲自动手尝试中,丰富更多的自然科学知识,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兴趣与热爱,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观察的有效性,同时也大大的增强了孩子的责任感。下面来跟随我们的脚步,一起感受一下我们的快乐时光吧。

“要种蒜喽!”在孩子们的兴奋和期待中,我们开启了种蒜之旅。种蒜之前我们先开始了一项重要的准备工作——扒蒜、挖土。一说扒蒜,孩子们都跃跃欲试,乐乐说:“我在家帮奶奶扒过蒜,这可难不倒我”,接着便是此起彼伏的应和声,孩子们在说笑玩乐中很快就完成了扒蒜的任务。接下来就该挖土了,这可是个技术活,土不能太满,也不能太浅,在老师的指导下,填土的工作也顺利完成,接下来就要真的种大蒜啦。

可是,大蒜该怎么种呢?我们把大蒜分成了两种种植方法——水培和土培,还没等老师说方法,好多宝贝已经迫不及待的把大蒜摁到了土里和水里,不过方法好像不太对,应该是把发芽的一头朝上,这样才能让小蒜苗长出来。孩子们分成了两个小分队,一组小心翼翼的把每一颗蒜瓣摁上,还时不时的相互纠正一下:“浩天,你种的大蒜怎么是歪着的呢?应该把它扶正了才好。”一组和老师合作,用细铁丝将蒜瓣穿起来种到了水盆里,真没想到孩子会这么细心、仔细,老师为你们点赞。

完成了种蒜的工作后,等待小蒜苗长出来的时间便显得长了许多,在剩下的半天里,总会有好奇的声音传到我的耳边:“刘老师,蒜苗什么时候才能长出来啊?”“刘老师,蒜苗是从哪里长出来的,从大蒜的身体里吗?”我也总是回答他们:“耐心等待,仔细观察,你一定会有新发现的,别忘了要做好小蒜苗的成长记录呦”。第二天,孩子们早早的就来到幼儿园,晨练过后来到活动室的第一件事情,便是跑到到植物角去观察他们的“宝贝们”,并且给他们浇水,给予他们最好的照顾。

到了第三天,来到教室的孩子们惊奇的发现,大蒜发芽了,绿绿的小蒜苗悄悄的钻出了头,他们纷纷相互传递这一好消息,越来越多的孩子来观察这一新的变化,蒜苗的新变化让孩子们兴奋不已,小蒜苗在他们的精心呵护下茁壮的成长,这该是一件多么值得高兴的事情呀。细心的梓宸发现了不一样的变化:“你们快看,在土里长的蒜苗好长啊,在水里的长得好像很慢呢”,我及时的表扬了她:“只要细心观察,总会看到更多的惊喜”。在老师的提议下,他们记录下了不同小蒜苗的成长变化。

时间一天天过去,蒜苗在慢慢的长大,孩子们的兴趣丝毫未减,他们坚持每天观察、照料这些小蒜苗,并将蒜苗的变化记录下来。时间过得也快,蒜苗在孩子们的呵护下长高了、长大了,该是收获的时候了。在和孩子们说好用剪刀的安全后,我们开始收获自己的劳动果实,“老师,该从哪里开始剪呢?”“我们要从小蒜苗根部往上的地方剪下来,这样才不会伤害到小蒜苗,收割后它们还会重新生长”,一个小问题解决了孩子的心中疑惑,接下来就要大干一场啦。劳动真快乐,孩子们喜悦的神情溢于言表,一会儿功夫,小蒜苗就收完了。

蒜苗丰收了,我们一起来分享自己的收获。中午就餐的时候,孩子们分享了自己的小蒜苗,我不禁问道:“宝贝们,你们的蒜苗是什么味道的?”有的孩子回应我“小蒜苗好辣啊”,也有孩子说:“我不嫌辣,我觉得很好吃,吃起来很香,”“我的也很香,我也不嫌辣”,是啊,自己动手种的小蒜苗肯定是最香的,虽然它的味道是辣辣的,但是孩子们肯定是辣在嘴里,甜在心里。由于怕孩子吃多了不舒服,我们控制了孩子的食用量,并把剩余的小蒜苗分给了孩子,让他们带回了家,分享给自己的家人,有心的妈妈们还把带回家的小蒜苗做成了做饭的材料,让孩子的快乐分享、延续到家里......

小小的种蒜活动结束了,种蒜苗应该是在种植活动中相对比较简单的一种,但是在整个的活动中孩子们兴趣高涨,积极主动,他们期待、盼望了很长时间,用自己的爱心和责任心浇灌出了一颗颗的小蒜苗,活动不仅仅是锻炼和培养了孩子的多种能力,更多的是让孩子感受到了果实是来之不易的,体验到了种植的乐趣和劳动的不容易。在品尝的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孩子懂得谦让,懂得珍惜,不舍得浪费掉一点蒜苗,或许这些品质的获得这是我们活动的宗旨所在。我想:这样的种植活动是比较有意义的,也正是像陈鹤琴老先生所说的那样:能够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到很多知识,而这些活动体验是教育活动不能给孩子的。同时活动也让老师体验、感受到了种植的乐趣,以后我依然会和孩子共同探索、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教育随笔:带领孩子一起玩


教育随笔:带领孩子一起玩

开学时,看见给孩子装书的盒子很漂亮,也很实用,就将这些盒子留了下来,虽然留下来了,可是,一直不知道该把这些盒子做什么用,就一直在那里放着.

直到有一天,我们整理储藏室,发现这些盒子堆在那里,没有用又占地方,就把他们从储藏室里都搬了出来,在想,到底该用这些盒子做些什么呢?平时,孩子的体育玩具种类不是那么的多,何不用这些盒子给孩子做一些体育玩具去丰富孩子的课间生活呢?说做就做,中午,当孩子们一个个都睡熟了以后,轻轻的将这些盒子一个个拿出了,先是把他们拼起来,再用透明胶把他们结实的粘在一起.

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就带领孩子们来玩这些自制的我玩具,我们用这些玩具创设了一个情境,叫爬山过河,有山洞,有小河,有跨栏,和孩子说明玩法以后,就让孩子自己玩了,孩子的兴趣都及高,很多孩子玩的都很开心,孩子还是非常喜欢这种自制玩具的.玩过后,孩子都说,还想玩,还没有玩好.

看来,孩子还是很喜欢这些,自制的体育玩具,以后,我们还是要尽量用这些废弃不用的材料多为孩子制作一些玩具.

和孩子一起成长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和孩子一起成长”!

一颗小树苗,可以长成参天大树,也可能单薄无力甚至枯萎,由此至彼之路其实并不漫长,作为老师的我们,在给予孩子知识的同时,还要给予他们更多的“爱”,我们给予孩子的爱包括父母对孩子的爱,姐姐对弟弟妹妹的爱,朋友之间的爱,老师对学生的爱等等。

在给予孩子爱的同时,我们还获得了快乐与幸福,在这简单的幸福里,我们也在不断成长。

孩子会模仿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而且还会模仿的有声有色,老师时时刻刻都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所以,老师应以身作则,做好每一件事、说好每一句话,不可以因一次的失误而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与发展。

所以老师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启蒙老师,那更是重要的。

孩子的成长过程只有一次,我们需要多听孩子的心声,给予孩子尊重、信任与鼓励,还有我们的爱。

孩子与老师在一起的时间是最多的,从早上入园到下午离园放学,一天的时间,孩子可以学到很多的东西,除了学习知识外,更多的则是与老师相处,学习老师身上的东西,老师自身的点点滴滴都影响着孩子,在孩子的眼里,老师是神圣的、伟大的,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甚至于每一个眼神都影响着孩子,所以说老师是孩子在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个人。

孩子与老师是互通的,是相互影响的。

在我们给予孩子爱时,孩子也给予了我们不曾拥有的爱;在我们传授孩子知识时,孩子也给予了我们教学方法;在我们给予孩子快乐时,孩子也给予了我们一张张天真的笑脸;我们在奉献自己的同时,孩子也在回报我们。

我们拥有了更多的欢声笑语,与孩子共成长。

所以,让我们“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让我们的孩子可以变的更开心、更活泼,让我们与孩子共成长而更加努力向上!

关于“和孩子一起成长”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与孩子一起进餐


你知道吗?当老师与幼儿围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时,幼儿会吃得特别香,特别甜。一般教师在幼儿用午餐时,总是在幼儿中间巡视,目的是管理好幼儿的进餐秩序,要求幼儿不讲话,不东张西望,快快地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但此举效果并不好。记得前几周用餐时,发现许程维、高天任、郭秋伊、蔡铭华一张桌子上的小朋友,不但饭菜吃得慢,而且还有把饭菜撒在桌上、地上的现象,有时不吃就拿着筷子在讲话。尽管我来回地提醒他们,他们还会发生类似的现象。偶然的机会,让我同他们坐到了一起进行用餐(徐娅君小朋友没来)。这天吃饭时,许程维、高天任等四个小朋友不但没有说话,而且还每人添了一大碗饭,比我吃得还快,最后的桌子上还保持得干干净净。散步时,我特意问许程维他们:\"你们今天吃饭有什么感觉?\"他们争着说:\"今天我们好开心,我们得了第一名,老师表扬了我们。\"\"我们比老师吃饭还快呢!\"听了他们的话,我觉得我们在幼儿吃饭时也应该与幼儿沟通感情,让他们小声说说话,讲讲今天饭菜的味道、颜色、营养等,并不时鼓励幼儿,幼儿吃起来一定会特别高兴。而现在我们对小朋友提出的要求是好的,可做法却有点不合理。只允许他们一个劲地吃饭,不允许他们讲一句话。甚至还有保健老师来说他们吃得太慢了。说实在的,我们老师有时吃饭时也有快有慢的、有说有笑的。因此,老师向幼儿提出的要求不能太死板,要灵活机动些,不能过分要求,否则事与愿违。

教育随笔:俩孩子在一起嘀咕


教育随笔:俩孩子在一起嘀咕

放学后,班里还有小朋友,我一边整理东西,一边对多多说:“多多,星期六到我家去玩吧!”我的话刚说完,只见程程,她跑去和龙龙嘀咕了几句。很快,龙龙走了过来,很不解地问我:“老师,你为啥要让多多到你家去,怎么不请我们呢?”我一愣,没料到我的不经意的举动,竟激起了孩子这么强烈的反应。

多多是我一个朋友家的孩子,平时,我总是严格要求她,不让她有特殊感,所以大家似乎忘了此事。只因她妈妈外出有事,需我照顾一下,这本是情理之中的小事,没想到在孩子的眼睛里,就成了老师对多多的偏爱,是特殊对待,是不公平的,是件大事。难怪俩孩子要在一起嘀咕此事。

可有静心想想,确有自己的不对,他们都还是孩子,那知道大人之间的事情。正如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所说:“一个教师必须好好检点自己。他应该感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着这样严格的监督。孩子们几十双眼睛盯着他,他须知天地间再也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孩子的眼睛更加精细,更加敏捷,对于人生的心理上各种细微变化更富于敏感的了,再也没有任何人像孩子的眼睛那样能捉摸一切最细微的事物。”

这件事也提醒着我,作为幼儿教师,应该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免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留下阴影。

教育随笔:学会和孩子一起商量


教育随笔:学会和孩子一起商量

孩子进入大班后,根据我们班的教室场地环境,我们给孩子开设了一系列的游戏活动,孩子们对我们的游乐场非常的感兴趣,一开始,我们的游乐场只有简简单单的几个小游戏,可是在开展了几次以后,发现孩子们对于这几个项目都很感兴趣,总是愿意排队等待游戏。

于是,我们渐渐的扩大了游乐场的范围,有售票处、门票设计部、礼品兑换处、以及各个不同的游戏项目等,可是,范围是扩大了,规则也就变多了,前两次游戏,效果都不是很好,很多的孩子记不住老师设定的规则,总是自发的新创游戏规则,整个游戏活动很是散乱,因为没有大家公认的游戏规则。为了让孩子们能够更好的记住游戏的规则,我们和孩子一起商量制定新的游戏规则,孩子们纷纷都各抒己见,经过和大伙的商量,我们最终制定了新的游戏规则,门票分成人和儿童,成人式4元一张,儿童是三元一张,也具体到了,每个游戏项目是如何得分的,投中几个是一分,没投中是零分等等。

就这样,经过和孩子一起商量,我们制定了新的游戏规则,在规则制定后的第一次游戏中,孩子们虽然还没有能够完全的熟悉游戏的规则,但比较前次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孩子总是容易接受自己已有的经验,对于一些强加给孩子的经验,它们总是难以接受,所以,有时候,和孩子一起商量,听取一些孩子的建议,也未尝不是好事。

教育随笔:一起盖高楼


今天的户外活动孩子们分两组用砖块和泡沫玩具来盖高楼,每组都有一名大家推选出来的小组长:宋柯馨和任敬宇,游戏开始,任敬宇组这组每人自由搭建,每人将自己拿到的砖块垒成了正方形的围墙,然后将各种体的泡沫垒到院子里,五颜六色的高楼在院子里拔地而起;宋可馨这组在组长的指挥下用砖块垒出了方方正正的围墙,墙面平整,高度一样,拐弯的地方衔接的特别好,一圈的墙上垒上了半圆、三角、拱形等泡沫,墙里盖得是高低错落的城堡。两组搭建完后孩子们欣赏两座高楼,大家分别说说那组的高楼漂亮,那个地方漂亮?宋可馨组盖得楼房得到了小伙伴的一致好评,最后获胜组小朋友每人得到小贴贴奖励,孩子们开心极了。

在主题活动“妙妙屋”的开展下,孩子们对搭建房子特别感兴趣,他们在了解了各式各样房子的基础上,对房子展开了想象,在区域,户外及部室活动中他们画房子、粘房子,剪房子、盖房子等,在友好的氛围中,同伴之间进行了很好的合作,在合作中发展了幼儿之间的合作能力,动手能力、想象力,他们还收获了开心和快乐。

教育随笔:和你一起“飞”


户外活动时间到了,孩子们早已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个个跃跃欲试。我没有一下子把孩子放出去,而是顺着孩子们的热情,对他们说:“你们想出去玩,对吗?”孩子们很期待,立马说:“我想去,我想去!”“孩子们,你们别着急,我知道你们想去玩,我们玩什么呢?”“滑梯,秋千,去树林、、、、、、”孩子们雀跃着。“咱们选几样玩,好吗?”在我的引导下,有的孩子选了玩滑梯,有的选了去树林。“这样吧,我们这次就先玩两样,去树林和玩滑梯,好不好?”“好好好!”“谁能说说,玩的时候我们该注意什么呢?”

我观察到很多孩子在举手,但我故意请特别调皮一玩就疯的尹逊超、石嘉乐,孙文斌来回答。“老师,玩的时候不能跑,不能手里拿着树枝,拿树枝会戳着小朋友。”“在滑梯上不能推不能挤。”“不能扔石头,会砸着小朋友。”孩子们纷纷说出要注意的事情,这个过程加强了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尤其是这些太活泼的孩子的安全意识。“老师,我想在树林里捡树叶!”“我想在地上画画!”“我想、、、、、、”

孩子们知道了在哪里玩,怎样玩,玩什么,这个时候,我带领着孩子们去尽情“放飞”了。

玩耍是孩子们的天性,在幼儿园每天的生活中,玩耍是孩子们的主要内容,我们不能因为害怕安全,而不放手让孩子去玩。我们可以在讲清安全要求,玩耍地点,玩耍内容后,在老师的观察陪护下,放手让孩子做回自己,和孩子一起放“飞”。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教育随笔:与孩子一起成长》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笔记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优秀说课稿和你在一起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教育随笔:和孩子们一起成长 新的学期已经开始了,每天和小班的孩子们朝夕相处,不知不觉已经三个星期过去了,感叹时间过的飞快的同时,也感叹小班孩子们慢慢的变化。回想开学前和姚老师一起去进行家访,当我们走进一户户孩子的家里,看到的...
    2021-05-21 阅读全文
  • 育儿心得:与孩子一起成长 育儿心得:与孩子一起成长 我把这篇心得作为孩子小班的总结,事实上,这一学年成长的不仅是孩子,还有作为父母的我们。因为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复制粘帖,也没有一本证书说我们可以成熟上岗,只能是边学习边摸索。但...
    2020-09-28 阅读全文
  • 育儿观念:与孩子一起成长 育儿观念:与孩子一起成长 做为家长,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聪明,活泼,可爱,这除了孩子先天的本性,和后天的教育也是分不开的。 教育孩子这门功课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没那么容易,既想让孩子快乐健康的成长...
    2020-10-06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伴“小蒜苗”一起成长 孩子们总是对世界万物充满好奇,在他们心里总有“十万个为什么”,他们愿意动手尝试,喜欢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但是在生活中,随着物质生活越来越优越,网络、电视的虚拟世界使他们渐渐的失去了亲近大自然的机会,同时...
    2021-05-05 阅读全文
  • 让我们与孩子一起成长吧 《与孩子一起成长》是一本亲子情商系列的书,引导家长遇到某些问题的时候,能够正确的引领孩子走出误区,同时也是没有经验的家长与孩子一同成长的好方法。作为教师的我们在进行家园共育时能为家长们提供更有效的见解...
    2020-08-07 阅读全文

新的学期已经开始了,每天和小班的孩子们朝夕相处,不知不觉已经三个星期过去了,感叹时间过的飞快的同时,也感叹小班孩子们慢慢的变化。回想开学前和姚老师一起去进行家访,当我们走进一户户孩子的家里,看到的...

2021-05-21 阅读全文

育儿心得:与孩子一起成长 我把这篇心得作为孩子小班的总结,事实上,这一学年成长的不仅是孩子,还有作为父母的我们。因为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复制粘帖,也没有一本证书说我们可以成熟上岗,只能是边学习边摸索。但...

2020-09-28 阅读全文

育儿观念:与孩子一起成长 做为家长,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聪明,活泼,可爱,这除了孩子先天的本性,和后天的教育也是分不开的。 教育孩子这门功课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没那么容易,既想让孩子快乐健康的成长...

2020-10-06 阅读全文

孩子们总是对世界万物充满好奇,在他们心里总有“十万个为什么”,他们愿意动手尝试,喜欢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但是在生活中,随着物质生活越来越优越,网络、电视的虚拟世界使他们渐渐的失去了亲近大自然的机会,同时...

2021-05-05 阅读全文

《与孩子一起成长》是一本亲子情商系列的书,引导家长遇到某些问题的时候,能够正确的引领孩子走出误区,同时也是没有经验的家长与孩子一同成长的好方法。作为教师的我们在进行家园共育时能为家长们提供更有效的见解...

2020-08-07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