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生日礼物--感恩教育
发布时间:2021-04-05 幼儿园小班生日礼物说课稿 幼儿感恩教育活动方案 幼儿感恩的心活动方案儿子生日快到了,我们给他准备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一盒子的手绘小纸条。
儿子认真地看了每一张纸条,说这是最好的生日礼物,还说一定把它好好收藏起来。有时候自己做一个礼物送给孩子,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楼主:爱心同盟
热词:生日和感恩教育
儿子乐乐今年刚读一年级。李先生说,过去儿子生日,都是买个机器人之类的当作礼物送他。虽然儿子也开心,但都是当作玩具,热乎劲一过,就不怎么在意了。因此,“今年的生日,我和老婆商量决定送儿子一个特殊的礼物,并且要有教育意义。”
李先生说,最后动手的是他妻子。她找来废旧的纸盒,以及各种贴纸、画纸和水彩笔,把平时给儿子讲的故事中的各种人物,像小鼹鼠、海绵宝宝、卖火柴的小女孩以及机器人等,都画了上去,利用这些卡通人物的口吻给儿子留言,像“坚强”、“厉害”这些儿子不认识的词语,他妈妈还特地注上了拼音。
让两口子高兴的是,儿子收到礼物后非常开心,说这是收到过的最好的生日礼物,比任何礼物都要好。
而这件事让李先生也很受启发,他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礼物是越买越贵,动不动就几百块,而孩子还未必满意。倒不如父母自己动手制作的小礼物,不仅不贵,还更有教育意义。”
网友回复:
“为了忘却”:真是有心的爸爸妈妈。
“自驾游ZJY”:点子不错,不过今年的生日已经过了,还是在下次或中国传统节日送祝福比较合适。
“米丫小铺”:如果天下的父母都像你们这样就好了。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最好的礼物是在一起
在上高中的时候曾经做过一个据说是很权威的心理测试,让你想象自己在一个郊外的晚上,抬头所看见的月亮的形象,我的回答是,没有月亮,我看不见月亮,但是我到处都可以感觉到月亮的光。
当结果被公布,这个竟然是测试我心目中母亲的形象的时候,我真的很震惊,很惭愧,这种介怀一直伴随了我很多年。在我的心中竟然没有母亲的形象?这,太不可思议了。
三四岁之前,我的确觉得妈妈是个很神秘的角色,因为她在医院工作,晚上要上夜班。所以大部分时候我都是白天和奶奶在一起,晚上由爸爸带着,我还记得爸爸指着下班回来熟睡的妈妈对我说,那是你妈妈。
上幼儿园的时候,妈妈又去南京儿童医院进修了半年,在这半年,每天都是爸爸来接我回家。
等到上了小学,我才发现妈妈上夜班的最大好处是,我回家不用带钥匙,因为妈妈会在家里。结果不带钥匙的坏习惯一直养成,直到三年级的以后,妈妈不再需要上夜班以后,我仍旧几十次的尝到了没带钥匙闭门羹的滋味。
直到逐渐长大,逐渐的经历了很多事情,才发现,原来不论是爸爸,还是妈妈,都一直深深的溶入在我的生命里,不可分割。就好像我曾经的心理测试一样,父母都不善言辞,对我很少有长篇大论的教育,更多的不断的渗透在我的生活里,用行动让我明白,让我感觉到爱,更学习他们身上的很多品质。
回味多年前黄磊的《我想我是海》的歌词:
没人分享,
再多的成就都不圆满;
没人安慰,
苦过了还是酸。
我觉得这两句说的竟然是父母。
朋友来了又去,聚了又散,因为时间抑或空间,从亲密变得疏远。
当我在每一次遇到挫折和痛苦的时候,第一时间赶到我身边陪伴我的就是妈妈。即使是我们不在同一个城市的时候。
因为妈妈说过,别人的事情,我会难过,我会不好受,但是只有你,会让我觉得心很疼。你小的时候,我没时间陪你,我很内疚,所以现在,我都会尽可能的陪着你。
现在,妈妈已经内退,为了更好的陪伴我,她来到了上海工作,和我住在一起,也为了照顾我的生活。虽然这些年,我自认为已经完全掌握了独立生活的能力,但是在父母的眼里,我永远是一个孩子。
虽然我们和爸爸不在同一个城市,但是我们每天晚上都会用QQ视频语音聊天,感觉就好像从来没有分开一样。
去年冬天,好友的父亲因心脑血管疾病猝死,我看见他的签名写着,“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
通过这件事情,我更加迫切的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全家人都在一起的愿望,迫切的想要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分分秒秒。
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陪伴,就是在一起。
反过来,孩子对父母也是一样。
感谢我的爸爸妈妈,一直在我的身边,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也都要开开心心的在一起。
更重要的是,等到我组建起自己的家庭,有了我的下一代时,这种生命的延续,这种情感的延续,这种全家福的美满结局,虽然很俗气,但我很期待。
宝贝给妈妈的感恩礼物
上班之前,发生在宸宝身上的一件小事,让宸妈激动不已。一开机就开始屡行一下管理员职责,因为激动的心情,让宸妈对感恩两字特别敏感。看着博友怎么尽是叙说感恩,这才知道昨天是感恩节。也许是凑巧,今天宸宝表现出的一个小举动,让宸妈体会到当妈的幸福。我的儿子,开始懂事、感性、长大了。
感恩事件的前后:
今早就像往常一样,母子俩早于宸爸起床、洗涮。宸爸最近升职了,工作特别忙,忙得脚不沾地、夜以继日,同住一屋都快要碰不到面了。老公这么忙,老婆自然要贤惠一点。所以每天早晨,会在宸爸出门之前,把牛奶或豆浆烧好装杯,顺便给宸宝煮蛋的时候多放一个土鸡蛋。家里的土蛋是宸爷自产自销的,最近天冷,产量低了很多,平常我们大人都舍不得吃,都留着给宸宝吃。
宸妈给宸宝喂完奶粉后,宸爸也起来了洗涮完毕后就要出门了。照例,宸妈在门口放好蛋跟牛奶,跟儿子说再见后就匆匆出门了。每回宸宝都要提醒他的老爸别忘了带蛋跟牛奶,今天也不例外。宸爸走时,宸妈坐在宸宝边上看着他把蛋剥了,然后慢慢吃掉,边吃边问了妈妈一个问题:
“妈妈,为什么你不吃蛋,爸爸跟宝宝都吃蛋的呀?”
“宝宝吃蛋蛋,就会长肉肉,壮壮的,以后要抓小偷的。”(今早刚讲小偷的事情,宸宝还说要把小偷放在锅里给煮了吃,小屁孩还不知道什么是小偷呢?)
“妈妈不吃蛋蛋,爸爸最近工作辛苦了。平常饭饭没妈妈吃的多,宝宝的饭饭也没妈妈吃的多,所以要多吃蛋蛋。”
“哦。”
突然就用蛋黄兮兮的小嘴对着宸妈的嘴亲了一下,然后若无其事的看电视了。宸妈愣了一下,反映过来时,宸宝已面带微笑了。哈,太让人感动了。小屁孩居然懂得了感恩了,宸宝开始感性懂事了,这是感恩节送给妈妈最甜蜜的礼物。当妈的幸福就在于此,回报多少的取决在于孩子的成长进步。
感恩是什么,幸福是什么,一切源于生活中的成长,大人小孩都一样。
定投——给女儿最好的礼物
时间:10月~11月
地点:中国某普通家庭
人物:父亲(36~39岁),女儿(7~10岁)
第一场:11月某日
女儿:爸爸,我们卖废品吧?
爸爸:前两个星期不是刚卖过么?
女儿:我要挣钱投资么。
爸爸:好的。
(女儿先搬出自己收集的废品卖掉,得1.2元。又帮助搬出爸爸妈妈收集的废品卖掉,得到搬运费0.3元。)
女儿:今天卖废品,我一共挣到1.5元。按照犹太人“利润分三份”的原则。第一个5角钱放入“想花的”存钱罐,留着买自己喜欢的东东。第二个5角钱放入“必须花”的存钱罐,留着付饭钱和公交车费。第三个5角钱放入“储蓄”的存钱罐。其中拿出1角投资。按爸爸的规定,每周我只要拿出1角投资,就奖励我1元。所以这周要给我记录,投资1.1元。
爸爸:好的。那剩下的4角钱为什么不投资?
女儿:我留着下周投资。我只要每周投资达到1角,您不是就奖励我1元投资么?
爸爸:对对对,你说得没错。你算的还挺精明么!
女儿:等等,股市又下跌了?
爸爸:是。
女儿:那我投资加码到2角钱。
爸爸:那你不怕下跌?
女儿:不怕。您不是告诉我,巴菲特越跌越买么?您还说,给小孩的投资至少得10年后才用。那就让母鸡慢慢下蛋,再孵鸡再下蛋。我会有吃不完的鸡蛋喽!
第二场:9月某日
女儿:爸爸。大事不好啦!你的报表显示,我投资的钱,已经从8000多块下跌到3000多块啦。太可怕了。我还继续投资么?
爸爸:当然要继续。越是下跌越要坚持定投。股神巴菲特说,汉堡包价格下跌了,人们就多买。但股票下跌了,却反而不敢买了。他总是在股票下跌的很便宜时去买。
女儿:可下跌那么多,我还是害怕。
爸爸:巴菲特说,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
女儿:可它怎么老下跌呀?
爸爸:股市下跌,过几年总会再涨起来。而且会涨得更高。就好像你跳高,先要下蹲,然后才能跳得更高。
女儿:好吧。可就算我想继续投资,可我现在只有小钱,没大钱了。
爸爸:那好办。为了鼓励你定期投资的好习惯,我宣布,定投门槛下调到每周1角。只要你每周投资1角或超过1角,我就额外奖励1元投资。
女儿:太棒啦!我现在就去拿1角钱!(转身飞奔回房去拿钱)
第三场:2007年4月某日
女儿:爸爸,我的压岁钱,能投资的都投资了。以后还怎么投资呢?
爸爸:没关系。投资讲究积少成多吗。我宣布,从今天开始,我代理你投资的门槛从每次最低100元降低到每次最低1元。
女儿:耶!我上周末刚挣到1块钱!我把爸爸给我讲的,买基金就是买母鸡的PPT文件,给大舅爷爷办了个讲座。挣到1元讲课费。我可以拿来投资么?
爸爸:尽管拿来,没问题。大舅爷爷已经退休,他已经开始进行保守投资。买了债券基金,货币基金,银行理财产品。他很感谢你这个小学生,给他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投资启蒙课。
第四场:2007年2月春节期间某日
女儿:爸,我投资的500元,变成多少元了?
爸爸:已经涨到700多元了。
女儿:哇噻!太好了!我压岁钱1000元,再拿1/2,投资500元。
爸爸:没问题!
第五场:2006年10月某日
爸爸:乖女,你快过生日了。想要礼物么?
女儿:想呀!什么礼物?
爸爸:爸给你看一个PPT文件。
女儿:啊?那算什么礼物?
爸爸:看完你就知道了。我问问你,你将来想有足够的钱,过上幸福生活么?
女儿:当然!
爸爸:怎样达到这个目的呢?
女儿:嗯。。。
爸爸:看完这个PPT文件,你就知道改怎么做了。这是什么?
女儿:鸡蛋。
爸爸:吃了就。。。。
女儿:没了。
爸爸:要是买只母鸡。鸡生蛋,蛋生鸡。鸡蛋多得就。。。
女儿:永远吃不完。
爸爸:对。如果爸爸给你买好吃的,一次就。。。。
女儿:吃完了。
爸爸:如果爸爸给你买基金。基金经理就像养鸡一样照顾基金,不断地钱生钱,将来钱就多得。。。
女儿:永远花不完。
爸爸:对!所以爸爸给你投资“成长先锋基金”是不是送给你最好的礼物?
女儿:是!
爸爸:你也要把你的压岁钱拿出一部分,定期来投资。你交给我多少钱,我买的基金里就有多少归你所有。这样,你也可以从小“养”基金,没准将来就成为中国的“女首富”!
女儿:太好啦!我的压岁钱,拿出500元请您帮我马上投资。
儿歌声响起:
人遗子,金满楼。我教子,唯定投。
投有收,戏无益。定之哉,宜勉力。
最好的礼物陪孩子一起玩儿
美国《母亲年鉴》作者、著名儿童教育专家玛格丽特·凯莉指出,在当前被动的电视文化中,陪孩子一起玩儿非常难能可贵。因为玩儿具有极强的示范作用:
★精通一种玩儿法或运动,促使子女热爱生命。
★父母学玩儿一种游戏,即便玩儿得不太高明,也能让子女理解尝试新事物是件好事。
★在玩儿捉迷藏的过程中,如果父母一头撞在了树上,孩子见了便会明白,原来做了傻事没什么大不了的。
★父母鼓励子女尝试新的玩儿法,有利于培养一些他们终身受用的创新意识。
怎样陪孩子一起玩儿呢?玛格丽特·凯莉建议:
玩儿你小时候喜爱的游戏无论是和子女一起玩儿球、捉迷藏、野餐、放风筝、讲故事,还是造纸飞机、烘小甜饼,只要你全身心地投入,子女的生活就会充实、有趣。
简单郊游不是只有花费多、行程远、时间长的旅行才能让孩子开心,其实简单的郊游也很美妙。比如在夏天,晚上带上电筒与孩子一起外出散步,追逐萤火虫和唱歌,孩子会对此终生难忘。
做家务父母和孩子一起做家务,不必做得很完美,而是重在营造欢乐的家庭气氛。
保持天真在孩子眼中,父母越天真越好。有一年万圣节,两个一向斯文、严肃的事业型家长,和他们4岁的女儿在幼儿园一起参加化妆庆祝会,扮成3只小猪,一边学猪叫,一边互相追逐,女儿觉得这是她在万圣节中得到的最大快乐。
寓教于乐与孩子一起玩纸牌等游戏,能通过友谊竞争而培养亲密感情。有一户人家每逢周末晚上就一起玩儿“大富翁”和拼字游戏,不仅孩子可借机练习数学和语言技巧,成年人也能从中得到娱乐和休息。
凯莉认为,陪孩子一起玩儿,就像是“储蓄”一家人的亲密和生气,让孩子在欢乐和纯真的氛围中健康成长,这才是送给子女的最好礼物。
尊重孩子是最好的六一礼物
“六一”国际儿童节临近,各大商圈早就点燃了商战的硝烟,无论走进哪家商场,都随处可见“迎六一”、“庆六一”的条幅和海报以及琳琅满目、丰富多彩的儿童商品,随之而来的是比平日多出几倍的客流和销售额。几乎所有的大人都以为,过儿童节送给孩子学习用品、玩具、衣服,或者领他们去吃一顿大餐,就是最好的礼物了。
一件心爱的学习用品,一个精致的玩具,一件漂亮的衣服……如果孩子喜欢,这些当然都是不错的礼物。但是,什么是给孩子的最好礼物呢?笔者认为,尊重孩子,是送给孩子最好的六一礼物!
许多人认为自己一向尊重孩子,但是,要真正做到尊重孩子并不容易。比如某小学的学生在写《给我一点时间》的作文时,竟有超过70%的孩子选择了一个共同题材——被妈妈逼着整天培优,学习压力大,期望妈妈给自己一点时间。3000名十龄童不约而同地将妈妈刻画成“变色龙”、“母老虎”、“河东狮吼”的形象。
母亲的形象被孩子们妖魔化,令人震惊。但是,如此之多的孩子却代表着社会上所有孩子的声音:请尊重孩子们!可是,我们的父母以爱的名义驱使孩子赶场培优、参加奥赛、练琴学画等等活动,将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孩子,孩子们渴望拥有快乐的童年的天然权利,就这样被无情地剥夺了,也给他们的灵魂深处留下了伤痛,这种痛并不因为血缘关系而消除,不因为父母的良好初衷而磨灭。
孩子是家长的孩子,他们更是自己的主人。但是,现在很多父母不能把孩子看作是一个独立的生命来尊重他(她),而是漠视孩子的真正需要,强制孩子走自己为他们设计的人生目标。试想,那些惟恐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的父母们,那些逼迫孩子拼命学习的家长们,哪一位把孩子看作是一个独立的生命来尊重他?把孩子看作是自己骄傲和自豪的资本,这是多么悲哀的事啊!
育人如同育树:“能顺木之天,以至其性焉尔。”教育就是要尊重孩子的天性,让孩子自由发展。孩子不是家长的私有财产,尊重孩子,将孩子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是家庭教育的首要原则,也是家教的成功之道。
因此,笔者想善意地提醒家长们:学习用品、玩具、衣服等有形的礼物,可以让孩子度过一个愉快的儿童节,无形的礼物却可以给孩子一生幸福。尊重孩子,就是家长送给孩子最好的节日礼物,更是最好的人生礼物!
信任是父母给我最好的礼物
当我还处在青春期的时候,我狠狠地对母亲说,你要信任我,如果你信任我,我会做的最好给你看,那时候,我十五岁。
十年后,当我硕士毕业,回头去看走过的十年的时候,突然想起青春期的那个细节。往事须臾,十年后的我现在拿着稳定的工资,有一个爱我的男友,等待着和他步入婚姻的礼堂。父母的信任,是给我最好的礼物。
我是个自尊心很强的孩子,到了读硕士的时候,每个月竟然也有了3k到4k的收入,这些都离不开母亲对我的信任。记得很小的时候,她和我说,钱是要一点一点积攒下来的,如果你不是很会赚钱,那么你只有好好存钱。
我是个大手大脚的孩子,上大学的前几年,每月拿着父母的几百块零花钱,加上学校的补贴,还有零星的稿费,生活无忧无虑。但是突然有一天,母亲告诉我,除了住宿费(硕士是公费的,不用出钱),我们将不再给你提供零花钱,如果你要用钱,那么,请你自己去解决自己的零花钱,我们很信任你。
我一愣,点了点头。不赚钱的时候,拿着父母的钱觉得自己很富裕;但是一旦断了经济来源,却发现自己好像找不到北了,怎么赚钱,去哪里赚钱,这些问题在脑海中纠缠了很久很久……
终于,我找到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家教。老实说,我实在是一个懒惰的孩子,家离大学也就1个小时的车程,后来开通了地铁,本科时的一大半日子都在家里度过,身边的许多人都做家教,只有我,笃悠悠地吃遍了学校后门所有的小饭店。终于,在读研一的时候,我开始了我的家教旅程。
好在本科学的是师范,一开始我教的是中学的语文,微薄的收入还是无法解决我平时的开销,只是孩子的笑脸和频频点头,让我觉得教师的心灵十分充实。突然有一天,我问自己,你除了教语文,还有什么其他的特长?我是凭兴趣做事的人,本科的时候,我考过了英语口译,也通过了日语2级,两门语言的特长几乎渐渐被我忘却,突然,我恍然大悟,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我开始教起了外国人汉语,美国人、日本人、韩国人都成为过我的学生,我的视野渐渐被打开了,对外汉语的教学也让我的荷包渐渐丰厚起来。我发现,有的外国人不仅仅需要汉语学习,一些日韩国家的学生还需要英语辅导,而我的英语也不错,于是我又接下了教英语的任务……
教学是相长的事情,除了教书,我渐渐发现了自己的不足,由于以前讲课的经历不多,所以和人沟通的方式也要重新学起,日语和英语的学习尚有发展的空间,于是,我一边学着一边教着,渐渐地,我忘记了父母不再给我零花钱这件事,甚至偶尔也会买些礼物给爸妈,让他们有着小惊喜……
一眨眼,我终于要结束7年的大学生活了,也凭自己的能力顺利找到工作,我没有成为老师,而成为了一名收入稳定的公务员。我也找到了那个最爱的人,他是个博士,不是富家子弟,但是踏实肯干,写着一手好文章。我知道,那才是真正适合我的男生,不纨绔,不自满,而是兢兢业业地前进着。在毕业典礼的晚上,我带着毕业证和学位证回家了,母亲交给我一个信封,打开信封的时候,我愣住了,信封上写着“零花钱”,里面是一张三万块的存折,母亲说:“这几年,我们都没有给你零花钱,但是每个月都帮你存了钱,现在,我们把零花钱交还给你。因为我们信任你,我们认为女儿会努力计划自己的人生,所以一横心,三年没有给你一分钱。我们的女儿果然没有让我们失望!”那时候,我的眼睛湿润了……
想起很多年前,我的那句大话,“你要信任我,如果你信任我,我会做的最好给你看”,父母的信任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带着这份礼物,我信心满满地走入了社会,成为了一名社会人。感谢父母,感谢他们的信任,让我在生活的道路上,越走越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