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园说课稿喜欢你。

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所以好的家园教育非常重要!不管是幼师还是家长,都应该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我们的陪伴,有时候陪伴才是最有意义的教育!那么,家园共育工作中是否有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如果你有个儿子”,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大众眼里女儿富养,儿子穷养,所以就有了“自古富贵多淑女,从来纨绔少伟男的说法”。但是想要儿子成长成一颗大树,只是穷养是不够的,妈妈们还要做到以下几点才可以。

男孩子野一点很好——自由玩耍

冰心老人曾说过:让孩子像野花一样成长。所以在男孩会走路的时候,不妨把他送回农村老家。他可以在在沙堆里面捉虫子,去树上逮知了,光着脚在田地里跑步。虽然每天脏的你都不想碰,被蚊子叮的全身大包,或者满是都是痱子,但是他一定非常快乐。

而这种快乐,城市里的家或者是幼儿园,都没办法提供。事实这让男孩玩的脏兮兮、乱糟糟顺应了他们的天性,给孩子心灵的涵养是长久的。未来等孩子上了高中,虽然被繁重的学习压力压的喘不过气,但是他一定记得,小时候他有个一个自由的童年,有一段非常美好的回忆。

男孩子就要多使唤——生活教育

敢于在生活中使唤男孩,因为现在很多家长非常溺爱孩子,总是把孩子当做宠物来养,什么事亲都包办,从不让儿子做事情。事实上妈妈对儿子的肯定,是激发儿子潜能的最好方法。做家务不仅仅是女孩的任务,也属于男孩。而且日常的收纳整理,可以培养男孩真的自理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不过男孩在进行物品收纳的时候,可能出现东西摆放混乱,东西找不着的情况。所以建议给他准备一个专门的儿童收纳柜,妈妈们可以再每个格子里面贴上“裤子”、“上衣”等便条,方便儿子定位摆放物品。儿子收纳东西的时候,妈妈也要参与进去,不时夸赞他:“真棒,有你我轻松多了”。听到这种鼓励,儿子会非常得意,同时也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男孩要有责任心——品格教育

在男孩懂事之后,就要开展他们责任心的培养计划。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要及时给孩子指出来,并且告诉他要怎么做才能弥补。比如孩子因为把别人书本搞坏了,那么就叫他向别人道歉,并且把自己的书和弄坏的书进行交换。因为承担错误,不仅仅是道歉,更多的是要让他们学会承担后果,不然孩子就不知道自己的行为究竟有什么不利影响。

男孩要有阳刚之气——性格培养

现在很多男孩都比较“娘”,缺乏阳刚之气。所以不妨让儿子成为你的小跟班,比如逛街的时候叫他帮你拎包;回家之后教他去开门;吃东西的时候,和他抢着吃,先挑好的吃。让儿子知道男孩子就要让着女孩,时间久了儿子口头禅就会变成:需要我做什么吗?逐渐成为能保护姐姐、妈妈的小男子汉,以后也可以成为一个好爸爸、好老公。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宝贝,如果有人欺负你


前段时间,我们妈妈群里十几个妈妈带着宝宝们办party,十几个一岁左右的孩子一起玩,会走的不会走的,满屋子咿咿呀呀的声音,突然,有一个孩子去抢另一个孩子的玩具,两个孩子你争我抢的就要打起来,我本能是要上前劝阻的,但是另一个孩子的妈妈在旁边拉住我,说,让他们抢,这是孩子的天性,要不以后长大了他都不敢去争属于他的东西。我觉得这事儿很有趣,于是拿来说道说道~

关于“你的孩子如果被别的孩子大了,你会教育孩子怎么办?”这个话题,我遇见的每个家长都会有自己的见解,但大致归纳一下,大致有这么几个:1.告诉长辈;2.离远一点;3.要学会吃亏;4.打回去啊。

我家宝宝有个小娃娃,我们总教他说那个是弟弟。上个月,带宝贝回姥姥家,?宝宝玩着玩着突然过去在娃娃的脸上狠狠的连抓带拍,即使他只有一岁,还不会表达,但是也可以从他的眼神中看出满满的恶意,他是故意的,因为做妈妈的我刚刚在抱着娃娃。这时候,姥姥在旁边看到全程,一直怂恿着宝宝,说:打,就这样打过去。我说,妈,不能教他学着打人啊。姥姥说,他是男孩子,你不要太让他克制,要不以后长大了,性格绵软的像女孩子,被人欺负都不懂还手。我觉得似乎这样不对,但又很难反驳。

上周,还是和这个娃娃之间的事,但是是在奶奶家,还是类似的情景,奶奶的反应是,一把抓住了宝宝的手,说,诶!宝宝,这样是不对的啊,不能这样欺负小朋友,要学会友好。

有一次,带宝宝去早教中心,宝宝正在玩一个玩具,突然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过来,推了宝宝一把,还把玩具抢过去,宝宝想过去跟小哥哥一起玩,但是手一搭上玩具?就被打回来,这时候宝宝才意识到这个哥哥的恶意,坐在地上大哭起来。整个过程,我在旁边只是保护着不让这个“小哥哥”把宝宝打伤,但是全程在观察宝宝的反应,并没有做太多的干预,直到他坐在地上开始哭。“小哥哥”大概是意识到自己有些过分了,低着头但仍然紧握着玩具。我跟“小哥哥”说,你是哥哥却跑来抢弟弟在玩具玩具,而且玩具也不是你的,这时,他的妈妈过来,他跟妈妈说玩具是他的,弟弟抢他的。我觉得我得说一下过程,

第一,玩具是大家的,

第二,你儿子冲过来抢玩具还打人,

第三,我儿子不计较要和你家孩子一起玩,结果还被推开。

她面上也说让他道歉,但小男孩并不愿意而是扭头跑开了,他妈妈也没说什么转头就走了。宝宝在我怀里得到了安慰也没在哭,重新拿到玩具又继续开开心心玩他的了。

也曾经,看到过各种“孩子伤害孩子”的新闻:

某某高中女生被同班男生施暴;

某某小朋友在幼儿园里被小朋友拿笔扎伤了眼睛;

类似种种……

百度了一下,“孩子被同学欺负这么办”,有1,310,000条结果,还有专门的书籍教家长在孩子被欺负之后的做法。各式各样,五花八门。

我认为,孩子自有孩子自己的判断,不要过多干预,在孩子的心目中,永远是爱憎分明的,他们对爱他额人充满好感,对伤害他的人也会懂得回击,而这,也是人最初最珍贵的棱角。

所以,宝贝,在受到欺负时一定要懂得还击,而不是一味忍让,也不是以德报怨。要让欺负你的人知道你不是好欺负的,让伤害你的人不敢再伤害你。这是人性之中对自己最本能的保护,不要一味忍让,而让孩子失去最初对好恶的判断。所以,如果一旦有人欺负你,我的宝贝,一定要尊重精神与身体的意愿,勇敢的反抗。但是要注意自我保护和懂得分寸,不要让别人伤害你,也不要伤人太过。

我看到过这样的一段话:

孩子,要做一个勇敢而温暖的孩子,不暖到烫伤自己,也不冷到冻伤身体。

宝贝,没有人能罩你一生,所以,要学会爱着自己。

如果你的孩子被同学欺负,你是否会教育他还手?


在校园里被同学欺负甚至殴打,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只要在百度上搜索“校园暴力”,就能看见许多触目惊心的案例。

那如果是自己家的孩子遇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被同学打是否应该还手?这个问题应该对于大部分的家长都是很矛盾的,一方面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有礼貌、有教养的人,不希望灌输他们以牙还牙的思想。另一方面更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被欺负的对象。

表弟小时候比较羸弱,所以在学校偶尔会被同学欺负和殴打。

当一个孩子面临这样的问题的时候会如何反应?性格比较软弱的会选择连家长都不说自己默默的承受。性格不那么软弱的则会选择告诉老师或家长。

当选择告诉老师之后,通常老师会让打人的学生给被欺负的孩子道个歉,顶多找打人学生的家长,然后就此完事,颇有一种清官难断家务事的无奈。有人会觉得老师不够负责任,但是站在老师的角度也很难做得更多,毕竟双方都是未懂事的小孩。但是通常打人的孩子并不会就此收敛,甚至会变本加厉的欺负受害者。而受害者在得知这样做无效之后可能就再也不会报告老师而是选择忍气吞声。

当选择告诉家长,应该是比较有效的法子。但是毕竟家长没办法时刻陪伴在孩子身边,没办法给出全天候的贴身保护。

那么这个时候你会选择教育孩子,让孩子还手打回去吗?

再讲一个故事,小时候经常是自己搭公车上下学。经常会被一个跟我同年级的胖子欺负。虽然同龄,但是身高体重都完全不是一个量级,于是许多时候选择忍气吞声。但是忍气吞声从来就不是对付“恶人”的好法子。这在他们眼中是一种变相的鼓励。因为他们知道了欺负你并不用付出多大的代价,反正你也会老老实实的不敢反抗。

直到有一天,当时刚好心情不佳,再加上胖子越来越过分了。当时纯粹是很冲动的跟着他在他下车的站下了车,然后一边哭一边追着胖子打,无论他怎么跑都紧追不舍,后来胖子也被吓哭了。从此之后,在公车上还是会经常遇到他,只不过没再被欺负过。

讲这个故事,并不是想表达应该给孩子灌输“暴力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理念。而是身为父母,无法时刻都陪伴着自己的孩子。当孩子遇到被欺负的问题时,不是大人眼里小孩闹着玩这么简单,可能甚至会给他们留下阴影。因此除了我们看重的品质例如礼貌、谦逊之外,还得教会他们怎样在特殊的情况下学会保护自己,培养他们的勇气。不随便动手打人,确实是小孩子的优点。但这个优点是有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敢于出手。

如果你忍不住对孩子发火怎么办


如果你忍不住对孩子发火,就读一读《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很不错的一篇文章,希望对各位宝爸宝妈们有所帮助。

作为小孩子,我们总是希望大人能够很温和的对待我们,是的,作为小孩子,当年我的确是这样想的。如今,当初还是小孩子的70后们也都有了自己的孩子,但是却把当时自己作为孩子时的不愿看到父母发脾气的小小心愿抛诸脑后,更多的是学到父母当时的那一套。现在,我们应该对之前说不,控制好自己的脾气,对孩子多一些耐心。下面梓木和大家分享《牵一只蜗牛去散步》,希望家长们能从中得到启发。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得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每次总是挪那么一点点。

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

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仿佛说:“人家已经尽了全力!”

我拉它,我扯它,我甚至想踢它,

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

喘着气,往前爬……

真奇怪,

为什么上帝要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啊!为什么?”天上一片安静。

“唉!也许上帝去抓蜗牛了!”

好吧!松手吧!

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

任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

咦?我闻到花香,原来这边有个花园。

我感到微风吹来,原来夜里的风这么温柔。

慢着!我听到鸟声,我听到虫鸣,

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咦?

以前怎么没有这些体会?我忽然想起来,

莫非是我弄错了!原来上帝是叫蜗牛牵我去散步。

感悟:

教育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

和孩子一起走过他孩提时代和青春岁月,

虽然也有被气疯和失去耐心的时候,

然而,

孩子却在不知不觉中向我们展示了生命中最初最美好的一面。

孩子的眼光是率真的,

孩子的视角是独特的,

家长又何妨放慢脚步,

把自己主观的想法放在一边,

陪着孩子静静体味生活的滋味,

倾听孩子内心声音在俗世的回响,

给自己留一点时间,

从没完没了的生活里探出头,

这其中成就的,何止是孩子。

——送给所有正处于忙碌中的爸爸妈妈们。

如果你是一位男孩的妈妈


曾经有人说,如果你是一位男孩的妈妈,你脚下的路将很长很长。我的理解是:男孩子就像一株小树,需要自然地成长,做妈妈的需要知道什么时候浇浇水、松松土,给予养分和足够的空间,才能期待小树自然舒展地成长,长成高大挺拔、郁郁葱葱的参天大树。

1、男孩子就是要野一点——游戏玩耍

“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这是冰心老人的话,对我影响很大。儿子刚会走路时,我就把他送到家住农村的外婆家里。夏天,儿子在沙子堆里捉虫子,在树下捉蚂蚁,赤着脚在田埂上跑,整天脏得像个泥猴子,被蚊子咬得浑身是包,满身的痱子,但他快乐得像小鸟一样。

儿子最喜欢的游戏是捡石子,走到哪儿都要捡几块。每回帮他洗衣服,都会发现不是口袋被小石子磨出了洞洞,就是裤子的膝盖处磨出了窟窿。于是我在小商品市场批发了一大袋小动物贴布,专门用来补他的衣服。每回儿子和我说,妈妈,小熊又逃走了。我就知道他的口袋破了。

不管是幼儿园还是家庭,都没有这样的环境支持和机会让我们的男孩子体验玩得脏兮兮、乱糟糟。而这样的玩才是顺应孩子天性的,给孩子心灵的滋养才长久。儿子上高中时,繁重的学习任务压得他没有喘息的时间,不过他说“好在我还有一个自主的童年,让我总算还有美好的回忆。”真是让人又欣慰又心酸。

2、男孩子就是要舍得使用——生活教育

敢于“使用”男孩,“只知怜惜孩子,不舍得使用孩子”,这是当今父母爱的误区。有的父母把儿子当“宠物”养,什么都替孩子干,从不让儿子为自己做点什么。其实,妈妈对儿子的肯定,最能激发男孩的潜力。家务不仅仅是女孩的专利,而收纳整理往往也是最能培养一个男孩自理和逻辑思维的,在收纳上,通常儿子能做到的,就是把所有的东西放到箱子或盒子。然而,这样的收纳法,其实会有东西找不到、容易变乱及不易维持的问题。所以,在要求儿子动手收纳之前,我一般先做好空间规划的工作。一款专业性的儿童收纳柜至关重要,选用专业性的儿童收纳柜,培养收纳习惯事半功倍,我用一款蔻丝的儿童收纳柜,它是可以根据宝宝的需求喜好来定制的,同时门板上还定了制宝宝喜欢的玩具,这样大大的激发了他的收纳兴趣。给孩子的房间准备了一款蔻丝儿童衣柜之后,家长们可以依衣物种类在每个抽屉贴上裤子、上衣等名称,方便儿子就定位。并和儿子一起参与,我也会经常会儿子说:“有你,就是不一样。”儿子也会十分得意,也会越来越意识到自己在家庭当中的重要性。

实际上,爱孩子,就要舍得用孩子,一个人在被他人需要和为他人付出时,才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3、男孩子就是要责任心重一点——品格教育

儿子懂事后,我和孩子爸爸达成共识,要开启责任感教育。上中班时,我们送给儿子和他堂姐每人一本《动物大图册》,儿子当宝贝似的每天捧在手里。一天,姐姐在看她的《动物大图册》,发现恐龙那一页不见了,就去问弟弟。儿子紧张地捂着自己的书,说:“不知道,你的恐龙自己走了吧。”姐姐说:“你让我看看你的书吧。”“不给,你看自己的书。”我发现是儿子把姐姐书里的恐龙撕下来,放到自己的书里了。我问儿子:“该怎么办?”儿子说:“和姐姐说对不起,把恐龙还给她。”我摇摇头:“不行,除了道歉,妈妈觉得你应该把你的书赔给姐姐,你损坏了别人的东西,自己只好看坏书啦。”儿子一脸的委屈,眼泪汪汪地和姐姐交换了书。现在他的书柜里,还放着那本修补过的《动物大图册》。

承担错误,是要承担事情的后果,如果仅仅只是道歉,孩子体会不到他的行为所带来的影响。

4、补充一句:当男孩的妈,要“嗲”一点

我让儿子从小做我的小跟班。我逛街时,儿子帮我拎包包,尽管有时把我的包包在地上拖着、拉着。每次一起回家,总让儿子去开门;有好吃的,我总是和儿子抢着吃,挑好的吃,因为“妈妈是女孩子,需要男孩子照顾。”渐渐地,儿子的口头禅是“要我帮你做什么?”俨然成了姐姐、妈妈、奶奶的“护花使者”。只有让男孩子眼里、心里装着别人,才能真正成为男子汉,结婚后会是一个好丈夫、好爸爸。

她生了4个儿子,却死在出租屋:养儿防老的谎言


养了4个儿子,却死在出租屋,是我朋友刘小念的老家邻居,周老太的故事。

周老太养了4个儿子。中风以后,生活不能自理,在北京上海的儿子,她跟不去;留在家乡的儿子,忙于处理自己人到中年的一地鸡毛,无力照顾她。最后大家一起出钱,把她安置在出租屋里,每月花7000块钱为她请护工。

周老太觉得自己晚景凄凉,白养这么多孩子,但她的子女,其实也没谁是真正的白眼狼。

哪个成年人活得容易呢,还不是各有各的难处。

单纯的善恶对抗,是童话最爱的题材;现实生活中,亲人之间的彼此伤害,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1

这个故事对我触动很大。

作为一个二胎妈妈,我太明白生孩子、养孩子,要消耗多少精力、放弃多少东西。所以我也经常自问,你为什么要生?这个世界并不美好,你也没征求过他们的意见,茫然把他们带到这个世界,是为了什么?

如果有人告诉我“养儿防老”,我会跟他打一架。

“养儿防老”有多冰冷,多无知?它意味着每个人的出生,都是一个巨大的骗局。

你以为父母是因为相爱,所以有了你;你以为父母之爱是最单纯的本能,但“养儿防老”一说出口,所有的温情瞬间轰然倒塌。原来我们未经同意被带到这个世界,不过是跟马戏团的猴子一样,为了养大收割的。

养儿防老的危害还不止于此。

它是中国父母普遍缺乏边界意识的根源。很多人把孩子当成自己的未来,对他们付出不计成本、不留后路。当孩子长大,当初付出有多狠,如今索取和压制就有多毒。

2

孩子是自由的星星,只是恰巧落在了我们的庭院。

《上海的金枝玉叶》里,谢家四小姐黛西被下放郊区农场,丈夫入狱。为了陪伴独自在家的幼子,她不像别人那样住在农场,而是晚上十二点到家陪孩子,次日清晨四五点钟又启程赶回农场。

这种难,超过我们现在绝大多数父母。然而她90岁的时候,一个人住在上海的老房子里。

作家陈丹燕采访她,问她要不要孩子们给钱。她说:“我不要他们的钱。他们给我钱,或者回来看我,都是情份,不是他们理所当然应该这样做的。”

黛西晚年与一个老护工住在一起,子女在美国。她用铝锅做戚风蛋糕,去世的时候,子女不在身边,但洁净向阳的窗台上,摆着她最喜欢的白色百合花。

看到这一段,终于明白这个女人为什么一生经历大风大浪,却始终活得阳光向上。因为她想得开,不放债,把苦与乐,都当作是自己的命运,是她自己的选择。

不放债,是人活着的基本。生孩子,无论一胎还是二胎,自己愿意、想生,才是真正的理由。

3

所以每个人都应该考虑清楚一个问题:如果养儿不防老,我们为什么生孩子?

对我来说,首先是“我愿意”。作为好奇的白羊座,我想知道怀孕生孩子是怎么回事,想知道被孩子花瓣式的小嘴吮吸是什么感受。

其次,为了活得更有重量和质感。

如果没有孩子,我一定不会像现在这么努力。孩子作为一种负担,某种意义上也拓展了我们生命的边界,让我们更快成长为一个大人。

第三,孩子是父母最好的老师。孩子属于未来,而我们属于过去。我不求他们养老,只求他们愿意带我一起玩。

4

除了为什么生,我还有三点建议,能让你少后悔。

01 有一定基础再生、心有余力再生。

孩子不值得你耗尽生命的全部光和热,如果生一个孩子,就让你的生活档次降低两个level,别生了,对孩子对你都不好。

02 留钱养老,留健康养老,都比养儿防老靠谱。

不管有孩子没孩子,都要买保险买房子,锻炼身体培养爱好。没孩子的,赶紧赚钱;有孩子的,别把所有财力和精力都投到孩子身上,给自己留点不犯法。

03 对于生命本质的孤独有清醒的认识。

衰老本身就是一件悲惨的事,躺在床上动不了的时候,不是你一睁眼就能看到满脸憔悴的孩子,就叫幸福,而是回想这一生,你的每一个选择,都是为了自己,直到最后,才把自己交给命运,才叫牛X。

王小波说:“似水流年是一个人所有的一切,只有这个东西,才真正归你所有。”

似水流年就是我们当下的每一天。为自己而活,就算以后死在出租屋,毕竟你在年轻的时候,经过了大风大浪,看过了人山人海。

悲哀的不是死在出租屋,而是付出所有,还是死在出租屋。

别再用“老了怎么办”去绑架年轻人结婚生孩子,更不要说他们不结婚不生孩子,是不懂生活。

或许我们都要接受一个事实:即使平凡,也各有各的活法,平凡之中,也有无数选择。

世界的美好在于它的丰富。有人奋不顾身投入到热气腾腾的生活,就有人冷眼旁观说“人间不值得”。

道不同,彼此祝福,是最大的善意。

儿子,你是我们快乐与感动的源泉


儿子学校的老师布置给我们一个任务,要写我们心目中的儿子,老婆说要把这项工作落实给我,我说自己胸无点墨怎么写呀,拗不过就硬着头皮写点吧。

儿子从出生到现在,伴着我们一点点长大,象其他孩子一样,从爬到能走,从说话到识字,从幼儿园到小学,从看书到能写文章还能发表自己的观点,可谓平平常常,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我只能从我的角度谈谈儿子不一般的地方。

我觉的儿子识字比较早,在进幼儿园之前,由于经常来往于平湖乍浦之间,老婆就从公交车上的地名开始让他识字,然后是街道上的店铺招牌等等,很形象易记住,渐渐地认识了很多字,认识了很多字后,儿子就喜欢上了书,于是就给他买书,启蒙读物、百科知识、人物传记、历史故事等等等等,慢慢地他养成了看书的习惯,临睡前是一定要看会书的,出去走亲戚也时常带上一本书,甚至上卫生间坐在马桶上也手捧一本书。书看多了,知识自然丰富了,表达能力也好起来了,偶尔也看过儿子写的文章,感觉词汇丰富、文笔也较流畅生动,时有令人拍案叫绝的地方,当然这是对我们父母而言。

还觉得儿子对感兴趣的东西很投入,很有一股毅力。记得他还很小的时候,给他买了一盒中国地图的拼图,满满的一盒拼块,本打算让他当玩具玩玩罢了,没想到儿子对这特感兴趣。记得那天吃过中饭,他就开趴在客厅的茶几上拼凑起来,我困得很,合眼午睡。大概一个多小时后醒来一看,儿子还全神贯注趴在那里,一幅中国地图已完整地呈现在眼前,我真是大大地惊叹儿子的执着与聪慧!随着年龄的增长,儿子的兴趣也逐渐广泛,如:中国象棋、画画、电脑游戏、篮球等等,他都非常喜欢。尤其是篮球,美国NBA的球队如数家珍,很拗口的外国球星的名字也能记住一大串。然而对于不怎么特别感兴趣的,不钻研,象中国象棋,喜欢跟我下,但基本上每战必输,输了还要下,再输再下,赢不了就哭。告诉他象棋要靠摆棋谱才能进步,他又不干,所以至今棋艺仍不见长进。

在我们眼里,儿子又是很懂事的。大人的话一般来讲都是很听的,也很有心。虽然现在还很小,但很会体谅父母。有一次双休日的早晨,我们起的晚了,朦朦胧胧中听见儿子起床,穿好了衣服,也没有来吵醒我们,而是过来轻轻地将我们的房门关上,然后洗脸刷牙,再后来就听他到厨房里悉悉簌簌的……而当我们起床时,儿子已经自己吃好了面条,还给我们煮了面条,并盛好了两碗。我们真是很感动很感动,虽然这碗里的面条已经干巴巴的了,但那香味永远地飘散在我们的心间。

儿子,你是我们永远的骄傲,是我们快乐和感动的源泉。因为儿子,我们的生活会天天精彩!

你的儿子不够“野”,可能是你没做好这几点


为什么现在的男孩不够野呢?除了社会环境、时代变迁等无法改变的因素之外,更多的还是跟父母的教养方式密切相关。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儿子长大后成为一个能够顶天立地的大男人,那就多花时间陪儿子做好下面这6件事吧!

一、陪孩子玩刺激性游戏,培养男孩的冒险精神

德国著名教育家福禄贝尔认为:“游戏就是儿童成长的全过程”。幼儿阶段的孩子,主要任务就是玩耍和游戏。其实,玩耍也是一种学习和成长。游戏环境对孩子的刺激作用很重要,幼儿的学习也离不开具体形象的实物或者图片。因此,借助于自然环境与室内环境进行适宜的游戏或活动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瑞士著名的儿童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多年的观察发现,儿童的游戏要经历三个阶段:练习性游戏,象征性游戏,规则性游戏。

练习性游戏,在孩子出生后的两年内出现,这类游戏的主要特点是对各种动作的重复再现。比如:一次次地把刚垒高的积木推倒重来,一遍遍地推着小车来回走,乐此不疲。

象征性游戏,即模仿游戏,出现在幼儿园时期或者说学前阶段,所获得的最主要的认知发展能力就是学会使用不同的象征。儿童常常模仿成人的活动,如“过家家”、“小医生”、“小警察”等,装扮成想象中的角色。

规则性游戏,从孩子六七岁开始出现,代表规则意识的萌芽。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已经学会选择玩伴,变化玩的方式,选择玩的时间,改变玩的空间和环境,约定协商玩的方法等。

除了鼓励孩子跟同伴玩耍和游戏以外,父母同样需要成为孩子的玩伴。经常陪男孩玩一些刺激性的游戏,既可以培养他们的冒险精神,也可以释放他们的高活动力。

跟妈妈相比,陪孩子一起玩刺激性游戏是爸爸的天然优势。喜欢冒险和刺激是男人的天性,而要培养男孩的冒险精神,爸爸则是他们的最佳玩伴。

很多时候,爸爸之所以不愿意陪孩子玩这些游戏,并不是不愿对孩子用心,其实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如何陪孩子玩。

那么,爸爸可以陪孩子玩哪些刺激性游戏呢?

1、对于3岁以内的孩子:可以经常跟孩子玩“举高高”(把孩子举过头顶)、“坐飞机”(双手抱着孩子转圈)、“扔床上”(把孩子从床尾扔到床头)等游戏,可以让孩子体验到一定的恐惧和害怕,但又在可以接受的心理限度内。

2、对于3到6岁的孩子:可以经常陪孩子到公园或游乐场去体验能承受的刺激项目,比如海盗船、碰碰车、高空缆车、荡秋千等等。

3、对于6岁以上的孩子:可以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阶段选择不同的刺激性游乐项目,比如陪孩子坐过山车、跟孩子一起摔跤、同孩子一道去滑雪等等。

除了以上列举的这些刺激性游戏,我们还可以结合孩子的兴趣和特点,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更多刺激性游戏或活动,甚至完全可以自己设计类似的刺激性游戏和玩具。

二、为孩子创造探索机会,满足男孩好动和好奇的天性

很多男孩父母可能都经历过这些“惨不忍睹”的场景:刚换的漂亮灯具,被孩子的皮球砸坏;刚买的骨瓷餐具,被孩子不小心摔碎;刚装修的墙壁,被孩子当作白板进行涂鸦;卷筒纸一溜烟成了孩子身上的“飘带”,飘得满地都是;茶几上摆的东西,被孩子当成玩具进行糟蹋,比如烟灰缸、报纸、剪刀、水杯……

其实,好动和好奇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尤其是男孩,幼儿阶段更是如此。因为好奇,孩子就喜欢尝试、喜欢探索,甚至是喜欢搞破坏。大人认为不能碰的东西,孩子偏偏要去摸;大人认为不能干的事情,孩子偏偏要去做;大人认为很无聊的东西,孩子偏偏觉得很有趣。

而每一次尝试,可能就是一次探索;每一次探索,也可能就是一次成长。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多地为男孩创造探索世界的机会,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让他们在一次又一次的探索中逐渐成长。

那么,我们如何为幼儿阶段的孩子创设更好的探索环境、创造更多的探索机会呢?

1、为孩子创设一个独立的探索空间,比如专门的儿童房、客厅或卧室的一个角落等;

2、购买一定数量的、适合不同阶段和性别孩子的玩具,尤其是那些可以组装或拆卸的玩具,比如乐高积木、玩具枪等;

3、多准备一些可供孩子做手工的材料,比如塑料剪刀、贴贴纸、儿童折纸、废旧物品等;

4、鼓励孩子多尝试没有做过的事情,多接触新鲜的事物,激发孩子多方面的兴趣;

5、允许孩子犯错误或搞破坏,尽可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6、经常陪孩子一起玩耍和游戏,引导孩子自主进行探索和成长。

三、鼓励户外活动,回归男孩的野性

作为高等动物的人类,虽然是被数千年来积累的社会文明所驯化的社会人,但同时仍然保留了部分动物的野性。对于幼儿阶段的男孩来说,这种野性尤为明显。男孩天生就是一个行动派,从小就喜欢用身体“思考”,如果到了一个开放的空间,他就喜欢奔跑、攀爬,以此来体验自己的力量和“野性”,同时锻炼自己的平衡性。

不过,大部分学龄前的孩子都还没有达到可以参加有组织的运动项目的阶段,跟小伙伴们一起在户外活动、疯跑和游戏,对他们来说就已经足够了。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大都还无法专注地进行运动训练,也不能很好地接受挫折和失败,这些恰恰是正规运动训练的重要前提。

这个阶段,经常带孩子到户外活动,鼓励孩子与同龄小伙伴一起“疯玩”,同样可以让孩子回归野性、展示力量、释放活力。这一点对于男孩的成长来说,更为重要。

除了鼓励孩子跟小朋友一起活动外,父母也要经常陪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经常带孩子一起散步,一次达到半小时至一小时;

2、周末和节假日,经常带孩子到公园、植物园、动物园去玩;

3、每年安排几次到周边旅游景点或国内外著名景区旅行,以自然景区为主;

4、根据季节的不同,带孩子采采花、捉捉虫、种种树。

除此以外,当然还有很多活动,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进行选择。

四、鼓励体育运动,释放男孩的高活动力

脑科学已有研究表明,大脑很多部位的发育都跟身体很多部位的运动相关,这里所说的运动涵义很广,既包括手脚等肢体运动,也包括嘴和面部等肌肉运动。心理学也有研究指出,运动不但有利于生理的发育,还有利于智力的发育。

对于学龄期的男孩来说,经常参加体育运动有一个更重要的目的,那就是通过高强度的运动来充分释放自身的高活动力。如果男孩的精力和活力没有通过其他途径得到消耗,那么就很有可能在正式的课堂上通过故意调皮捣蛋或者其他方式来得到释放。因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男孩上课时总是坐不住,跟同伴玩耍时老是动手动脚。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经常看到这样的新闻报道,很多学校害怕学生在学校出事,体育课纷纷取消长跑项目或者危险项目,更有甚者,还不允许中小学生课间休息时到外面嬉笑打闹、只能上完厕所就直接回教室。当然,除了学校因担心安全问题纷纷取消部分体育项目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体育课不是最主要的应试科目,能少上则少上,以免占用孩子过多课余时间。

除了学校以外,部分家长对体育课的认识误区、对体育运动的极不重视,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孩子身体素质的提升,更阻碍了男孩高活动力的释放。

作为家长,虽然无力改变学校这种过度保护孩子的做法,但是我们却可以改变自己的观念,多鼓励自己家的孩子,尤其是男孩,经常参加一些强度比较高、活动量比较大的体育运动,比如各种球类运动、游泳、跑步、跳高、跳远等等。

当然,鼓励孩子参加体育运动和锻炼,并不一定非得到正规的运动场馆才能进行,更多的运动其实完全可以融入日常生活之中,比如滑滑梯、轮滑、跳绳、跑步、骑自行车、爬山等等。

要做到鼓励孩子的体育运动,家长的教养观念也需要转变。健康的身体,绝不是保护出来的。如果我们对孩子过度呵护,他们就会失去很多运动和成长的机会。如果我们不让孩子上蹿下跳,那么,他们就无法学会保护自己的身体不受伤;如果我们不让孩子经历风雨,那么,他们就无法经受疾风骤雨的洗礼;如果我们不让孩子度过寒冬,那么,他们就无法感知冰天雪地的滋味。

中国的家长特别重视小孩子的穿衣问题,宁愿让孩子发烧,也不愿孩子挨冻。特别是冬天,我们总喜欢把孩子裹得严严实实,也不让孩子到户外活动。岂不知,这样做,大多数时候反倒容易引起小孩生病。然而,日本的小孩,大冬天穿短裙在户外行走的,比比皆是,正因为没有得到过度保护,他们的身体反而比我们的小孩强健。

五、陪孩子一起旅行,磨炼男孩的意志力

培根曾说:“旅行对于年长的人来说,只不过是一次经历,而对于年少的孩子来说却是最好的教育。”当我家大宝出生后,我就一直在思考,旅行对孩子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会不会蕴藏着教育的意义。很多人告诉我,如果孩子太小,带孩子一起旅行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孩子还记不住这么多的美景,搞不懂那些古迹承载的历史,更无法领略大自然的神奇。

但是,我一直认为,当孩子已经学会走路时,父母就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外出旅行。目的并不是为了让孩子去记住多少名胜古迹,也不是为了去学习多少历史知识,只是让孩子去放松地贴近大自然,去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去呼吸大自然的新鲜空气。

其实,一次旅行,就是一次体验,甚至是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当然,也是一次绝好的成长机会。美的教育、责任的教育、文化的熏陶、自理能力的提升、独立意识的培养、适应能力的提升、意志力的磨炼等等,全都可以融入其中,潜移默化。更重要的是,跟简单的说教和强制的灌输相比,孩子是在愉悦的心境中感受到的教育,其效果将会更持久。

对于男孩来说,徒步旅行、爬山、露营等活动,是磨炼自己意志力的最佳时机。如果觉得儿子过度脆弱,一点点小事就会意志消沉,而且缺乏韧性的话,那么就应该让儿子多多锻炼。锻炼并非是要让他接受苦难,或者让他悲伤。而是要让他超越自己,战胜自己的极限。

徒步也好,爬山也好,和父母一起行走的时候,儿子在不知不觉中会散发出力量。在这个过程中,儿子的内心也会变得强大。行走对儿子来说是培养他内心力量的最好手段。通过这种方式培养起来的儿子,将来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会勇于战胜它。

曾看到一位男孩在一次徒步旅行后这样写道:“在徒步旅行中培养了我的忍耐力和韧性,也许这次锻炼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会有一定的作用。特别是在解数学题的时候,以前遇到不会的题目会马上放弃,现在学会了不看答案,自己努力把题解出来。”

六、帮助孩子打造朋友圈,提升男孩的社会交往能力

同伴交往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或大或小的冲突。而学会如何解决这些冲突,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门必修课。

当孩子之间发生一些不危及到人身安全的争吵、抢东西、打人等小冲突时,父母首先不应该成为“裁判员”,随时打断并立即评价孩子的行为,更不应该成为“运动员”,亲自上阵帮自己的孩子以牙还牙。我们最应该担当的一个角色还是“教练员”,即使心急如焚,也不能冲进“球场”,顶多也只是在场外进行指导。

当然,这必须假定一个前提,那就是家长给孩子创造了足够多的同伴交往机会。而现在的家庭结构,跟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是少子化,独生子女家庭居多;二是小型化,三口之家居多。因此,孩子们的交友范围大大减少,这就需要助孩子打造他的朋友圈。

1、选择一个配套设施完善的居住社区

如今很多大城市里的孩子之所以从小缺少玩伴,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现在的邻里关系远不如以前,基本上都是老死不相往来。当作为邻居的大人之间都互不交往的时候,即使住在隔壁家的孩子也很难成为自家孩子的玩伴。如果父母选择居住在一个有自己的公园、儿童游乐场、步行街、运动场等大型公共设施的社区,孩子就有充足的机会接触到更多的同伴。

2、选择一所寓教于乐为主的幼儿园

幼儿园是孩子迈入的第一个小“江湖”,上幼儿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学会交往。而这样的同伴交往机会主要发生在各种玩耍、游戏和活动的过程中,并非一本正经的课堂教学中。如果父母为孩子选择的幼儿园以寓教于乐为主,重视户外活动、区角活动,并有自己的某一项或几项特色,比如运动、科技、阅读等,那么孩子之间就会有更多的合作和分享的机会,当然也可能产生更多的冲突和摩擦。而这些都是孩子学会交往必不可少的要素。幼儿园里相处得很愉快的同学也就很容易成为孩子的好朋友。

3、经常参加各种各样的亲子活动

在如今的大城市里,适合不同年龄段孩子参加的亲子活动可谓应有尽有,比如阅读、画画、陶艺、手工、合唱、跳舞、钢琴、游泳等。同时,也有名目繁多、各具特色的兴趣班。此外,还有一些面向家长和孩子的公益讲座,当家长听讲座的时候,孩子们就可以一起玩耍。记得在我给家长的一次讲座中,正当一位妈妈向我提问自己的孩子内向、不愿与人交往时,没想到她的孩子却已经跟一个小朋友玩得火热了。如果父母经常带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亲子活动,他们就能接触到越来越多的小伙伴,并且在不同的活动中,同伴交往的体验也不一样。

4、每年组织几次大型家庭聚会

亲戚和朋友不一定住得很近,互相之间的关系却比较亲近。一年到头见面的次数不多,但无论大人还是孩子,一旦相见就会倍感亲切。只要兴趣比较相近,孩子之间很快就会成为朋友。父母可以多带孩子跟同学或朋友家的孩子一起玩。每年组织几次同学或朋友之间的家庭聚会,让孩子们能够多呆在一起,稍微弥补独生子女家庭的缺憾。

恋娃症,你有吗?


恋娃症,你有吗?最近越发感觉自己好像得了一种病,对娃太牵挂,放不下、丢不掉,自己的世界越来越小,孩子占据了大脑四分之四点五的空间。孩子对于大人是一种依恋,大人对于娃娃算不算也是一种依恋呢?自己为其名曰为“恋娃症”。

症状一:每天想的最多的是孩子,聊的最多的还是孩子。

上班闲暇空隙会上上育儿博客,学习妈妈们的育儿经验,和同事聊天也会不自觉的聊起孩子,张家孩子长李家孩子短的,聊的不亦乐乎,甚至午餐和同事吃饭间隙也会动不动说起孩子;下了班更是半刻钟也不想耽误,想着孩子在楼下翘首期盼的等待,想着孩子看到妈妈喜悦的情景,恨不得立刻插上翅膀飞到孩子身边。

症状二:心存包袱,坐立不安。

以前没娃的时候觉得无忧无虑,毫无牵挂,偶尔和朋友们出去吃个饭逛个街,即便是单位派出去负责外地项目也会毫无牵挂的说走就走。而今不行了,自从有了宝后心里像埋藏了小“包袱”,走到哪里都会心神不安,坐立不定,身在外面心在家里。记得上次和朋友约好一起下班后去逛街,快到下班时间又心不安定起来,想着家中见不到妈妈的宝落寞的样子,想着难得的工作一天后的亲子时间不能陪伴孩子身边……。最终因为对孩子的不舍,放了朋友的“鸽子”。

症状三: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走哪带到哪。

自从宝贝一岁后能够独立带着出门了,宝跟着我也去了许多地方,小则市区内的大大小小的景点,大到省内省外,妈妈所到之处都会有宝的足迹。愿望很丰满,现实很骨干。孩子小,需要带很多生活用品,我又没太多经验,路上遇到太多无法遇见的事,每次怀着美好的心情而去,最后大多疲惫不堪、伤痕累累的归来。可是事后回忆起来依然觉得很美好,虽然累了点但是心情是美好的。毕竟孩子成长的路上,有我的陪伴。

最近单位里同事又开始组织出游,询问带娃不,答带,不让带就不去。因为有娃的旅游才完美。

如果恋娃症分级别等级的话,我想我已经到了深度恋娃的级别,病入膏肓了~~~~~~

你爱孩子有“度”吗?


爱而无度的话,往往会违背了爱的本意,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心的父母不妨对照一下,你的爱理性吗?你的爱有“度”吗?

看动画片的度

爱看动画片是孩子的天性,真正优秀的动画片还能满足孩子的求知欲,陶冶情操。然而如果过多地看不经选择的电视节目,不仅会影响孩子的语言及肢体的发育,连续时间过长还会影响视力。

建议:家长适当挑选节目的类型(儿童、知识类节目为宜)。

陪孩子边看边交流。对于孩子特别感兴趣的话题可以展开讨论,同时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来扩大孩子的知识面,帮助孩子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

注意控制时间,30分钟为宜。

包办代替的度

孩子到了幼儿期,十分喜欢模仿成人,希望自己能做大人做的事情。想自己洗衣服、自己系鞋带、自己买东西等。家长出于爱或者是怕麻烦,常常把孩子想自己做的事情包办了。这会扼杀孩子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心智发展的最好时机。

建议:根据孩子不同时间段的愿望和家长的实际条件,满足孩子的动手需求。当孩子有做事的愿望时,家长可提供一定的环境条件,由浅入深。可以多和幼儿园的老师联系,借助幼儿园的游戏方式以便让孩子尽快掌握想做的事。对孩子想自己动手而惹出的一点“麻烦”,要心平气和地做预防工作或扫尾工作,而不是指责或代劳。

期望成材的度

总有的家长用絮絮叨叨的责怪、批评自己的孩子来表达对孩子的爱。经常夸奖别的孩子,总觉得孩子不如别人,忽视孩子的点滴进步,还以为这是严格要求孩子。然而经实践研究证明,在批评中长大的孩子将会使孩子失去自信心,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建议:多用鼓励的眼光,欣喜的语调,挖掘孩子即使是小小的优点,再心平气和地指正其缺点,孩子将更乐于接受。当亮亮为了学洗碗,不小心把水弄得满地都是时,可以说:“亮亮,你的碗洗得真干净,不过水溅到地上了,可以把水龙头弄小一点吗?”不久你将会发现孩子更有兴趣去做所表扬过的事,同时也在努力接受你的提议;即使做得不够好也是因为心有余而力不足,即手指肌肉的发育及控制能力还未完全发展好。出现这种情况你还忍心再次责怪孩子吗?孩子处事的主观能动性在表扬声中会随之增强。

穿名牌的度

爱穿名牌原本无可厚非,如果在别人面前特别强调,“我们孩子穿的可是名牌。“让孩子从小在炫耀中生活,只会增加孩子的虚荣心。

建议:衣服穿着主要考虑干净整洁,美观大方是一般家庭通常能做到拓。在日常生活中提醒孩子穿戴好坏并不重要,更不必和别人攀比衣着的价格、品牌。到幼儿园主要是学知识,比谁的知识学得多才是真正的本领。

赠予礼物的度

很多家长在过节或孩子过生日时,不考虑孩子的实际需求,时常以吃、穿、红包作为送孩子礼物时首先考虑的对象。

建议:家长送孩子礼物时,需考虑到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知识的充实,动手能力的提高,良好道德修养形成的引导,因此不妨试着选用有意义的适龄书籍、磁带、碟片等。

能在节假日带孩子去野外活动,感受大自然的气息,也不失为一个扩大孩子阅历,调节身心的特别礼物。

相信《如果你有个儿子》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说课稿喜欢你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如果你的孩子有意说谎 导读:父母的榜样作用至关重要。父母平时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保持一致,诚实做人。如果一时失信于孩子,应向孩子说明原因、虚心承认错误并改正。 当孩子说谎时,父母最应该关心的不是谎言本身,而是谎言背后的含义,...
    2021-09-10 阅读全文
  • 【推荐】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如果你有了翅膀》 一、活动目标 (一)认知目标 1、帮助幼儿学会专注地倾听同伴谈话,迅速掌握别人的谈话内容,学习别人的谈话经验。 2、围绕话题用连贯的语言谈论“有了翅膀”后的事情,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思维的开拓性及语言表...
    2021-10-06 阅读全文
  • 孩子,如果有人打了你… 教育界曾经有一个课题是:“你的孩子,如果被别的孩子打了,你会教育孩子怎么办?” 辩论很多,印象最深的是四个观点: 1.用合适的方式告诉长辈。 2.要尽量避免正面冲突。 3.如果不是什么大事,则要懂得吃...
    2021-01-07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大班语言优秀教案《如果你有了翅膀》及教学反思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如果你有了翅膀》”。让幼儿围绕话题用连贯的语言谈论“有了翅膀”后的事情,培养想象力、思维的开拓性及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幼儿学会专...
    2020-05-29 阅读全文
  • 宝贝,如果有人欺负你 前段时间,我们妈妈群里十几个妈妈带着宝宝们办party,十几个一岁左右的孩子一起玩,会走的不会走的,满屋子咿咿呀呀的声音,突然,有一个孩子去抢另一个孩子的玩具,两个孩子你争我抢的就要打起来,我本能是要...
    2020-12-21 阅读全文

导读:父母的榜样作用至关重要。父母平时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保持一致,诚实做人。如果一时失信于孩子,应向孩子说明原因、虚心承认错误并改正。 当孩子说谎时,父母最应该关心的不是谎言本身,而是谎言背后的含义,...

2021-09-10 阅读全文

一、活动目标 (一)认知目标 1、帮助幼儿学会专注地倾听同伴谈话,迅速掌握别人的谈话内容,学习别人的谈话经验。 2、围绕话题用连贯的语言谈论“有了翅膀”后的事情,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思维的开拓性及语言表...

2021-10-06 阅读全文

教育界曾经有一个课题是:“你的孩子,如果被别的孩子打了,你会教育孩子怎么办?” 辩论很多,印象最深的是四个观点: 1.用合适的方式告诉长辈。 2.要尽量避免正面冲突。 3.如果不是什么大事,则要懂得吃...

2021-01-07 阅读全文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如果你有了翅膀》”。让幼儿围绕话题用连贯的语言谈论“有了翅膀”后的事情,培养想象力、思维的开拓性及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幼儿学会专...

2020-05-29 阅读全文

前段时间,我们妈妈群里十几个妈妈带着宝宝们办party,十几个一岁左右的孩子一起玩,会走的不会走的,满屋子咿咿呀呀的声音,突然,有一个孩子去抢另一个孩子的玩具,两个孩子你争我抢的就要打起来,我本能是要...

2020-12-21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