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倾听孩子
发布时间:2020-11-12 幼儿学习故事 教育孩子笔记 教育学习笔记 学习倾听孩子这些天无比的纠结,为**也为自己。一直一直,**爱哭,她将我们哭的心烦意乱时,妈妈、爸爸、奶奶、老师、小朋友、、、所有她身边的人都把她当作担心的对象、甚至是厌烦的对象。即使会有安慰的声音,那声音背后也大多潜藏着“请你赶快停止哭闹”的台词。我有时也会病急乱投医,对她的哭冷一会儿热一会儿,却始终是隔靴搔痒、不得要领。有时分明能感到她在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比如,5月的一次放学,她和小朋友玩大型玩具时不知为什么哭了起来,可是她马上擦着泪、就着委屈的笑着对我说:“妈妈,你看我是怎么哭的。”可是她没有从我们这里得到有效的帮助,在自己的哭闹里几乎是越陷越深。直到六月竟然会对我动手踢打,我当时又意外又生气又无助。
后来看到了《倾听孩子》,马上如获至宝地看将起来。原来,孩子踢打最亲近的人不是多么可怕的事,这上升不到道德品质的高度,踢打亲人、说狠话并不是孩子真实情绪的表露,而是她排解自己负面情绪时的口不择言。原来,我们这些大人面对这样的情况也需要帮助。天天打开电脑必看几段《倾听孩子》,我以为我在书里会得到心理上和技巧上的帮助,我谨记“如果你觉得自己没有做好思想准备处理孩子的问题,宁可暂不去理睬孩子的求助,你要记住孩子不会放弃求助,他们会一再地寻求帮助以解除烦恼。”我以为通过这几天的修炼我会功力大增,我甚至还在期待孩子的“再次求助”能早点到来,能让我帮她进行心理修复(或许我在做这些思考时也不知不觉的给了孩子希望)。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你会倾听孩子吗?
你会倾听孩子吗?开卷有益,书还没看完的时候,我经常有这感觉。因为我面对一个爱打闹,爱发脾气的孩子,一直在寻求方法,虽然自我反省,但做的远远不够。倾听孩子,让我明白了,原来孩子每一个“非正常”表现的背后都有一个正当的理由,他们是在完满精神或身体上的创伤所引起的负面情绪,是在呼唤成人的关注能帮助他们更好的宣泄,从而获得最终的康复。明白这一点我们做父母的,应该学会倾听孩子,帮助孩子摆脱负面情绪,使他们恢复正常的思维能力,从而有足够的注意力来理解和接受成人的正确意见和建议。
倾听也是一种从精神上和感情上关怀孩子的重要方式。在物质丰富的当今,一旦孩子哭闹着要某个东西,很多时候,为了让自己尽快摆脱麻烦,让孩子安静下来,我们会满足孩子,不会对孩子说“不”。直到有一天我们发现孩子被“宠坏”了。本书第七章节,对孩子说“不”,也让我再次明白,学会倾听孩子是多么的重要。
很幸运,让我看到了这本书,在育儿的路上,我们不断的在学习,在探索,希望自己做得更好一点,再好一点。
很赞同,虽然文化背景,国情不同,但对于孩子,我们很多方面是相通的....我们尽自己所能为他们铺平成长的道路,努力让自己成为好父母。
本书上篇孩子分8个章节,分别是专门的时间,游戏中的倾听、孩子哭泣的时候、孩子恐惧的时候、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孩子愤怒的时候、对孩子说“不”、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下篇听你听我有4个章节,建立倾听伙伴关系:倾听与诉说、再谈有效倾听:有效倾听的第五个原则、培养倾听伙伴关系、如何有效地帮助父母们。最后附录是作者帕蒂的信箱。
我现在也开始尝试用这些理念来对付我那淘气包儿子,希望自己成为孩子最亲密的伙伴,在成长的路上,让他感受到我们对他的爱、关注和喜悦。
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和阅读习惯
家长朋友们:你们好!开学到现在已经有两个月过去了,在这短短的两个月里,我们开展了主题活动《我和朋友在一起》和《快快和慢慢》。《我和朋友在一起》这个主题活动主要是让孩子们体验和朋友在一起的快乐、知道自己不开心的时候怎样调整自己的情绪以及当朋友不开心的时候怎样让朋友开心起来。通过这个主题的开展,孩子们知道了生气的时候可以深呼吸,可以到外面去玩等调节情绪的方法。也知道了朋友生气的时候可以给他讲故事,把自己的玩具借他玩。《快快和慢慢》这个主题活动主要是让孩子们感知事物运动的快慢,领悟快速运动和慢速运动各自的意义,通过游戏,帮助孩子有意识的控制自己动作的组度以及合理安排时间,提高效率。这个主题的学习,也需要家长们的配合:让孩子们看看各类比赛的慢镜头和一些人潮涌动的镜头的快镜头,体验慢镜头和快镜头的不同作用。本学期里我们重点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和阅读习惯。
为什么要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呢?9月,我园承办了县优质课评比,有不少老师抢着借我们班的小朋友,这让作为班主任的我感到无比自豪。她们为什么抢着要我们班的孩子,主要是因为我们班的孩子有好的倾听习惯,上课积极发言,聪明。孩子有好的倾听习惯能更好更快地学会知识技能,虽说我们要追求素质教育,可是高考制度在,中国教育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不如我们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两手抓吧!所以趁现在把孩子的倾听习惯一定要培养好。还有为什么要倡导培养孩子阅读习惯呢?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虽说我们不追求这些,但书中的知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有很多知识不是都能通过实践而得到的,但是读书却能让孩子更快更全面地掌握,所以,请家长们别怕麻烦,每天陪孩子读一本书吧!别忘了,一本书可以重复读哦!最后,让我们为了孩子,共同努力!中二班老师们
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
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我发现有一部分孩子的倾听能力较差,主要表现在:有的不会倾听;有的不能耐心听完别人说话;还有的甚至属于听不懂别人在说什么,这些不良的倾听习惯不仅危害孩子,也让日常教学中的老师感到头疼。犹如一位哲人所说:“上帝给我们两个耳朵,却只给我们一个嘴巴。其中意思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呢?为此,我将分为以下三方面谈一谈自己的见解:
一、教师方面:
想要孩子听你说话、愿意听、喜欢听,教师就必须要注意自身的语言魅力。如说话时声调变化,重点字词突出,语速的变化,绘声绘色的讲解以及教师讲解时的动作,表情都应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当孩子注意到了,自然就安静地倾听了,愿意听、喜欢听了。
另外,教师也可以创设一些机会、条件,用不同的方式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比如,给幼儿布置任务,转告爸爸妈妈一些话,有了任务,孩子自然会主动倾听教师的话,并且转告给家长。对于完成任务的孩子,教师务必及时给与奖励。
二、孩子方面:
作为年龄小的孩子,自控能力差,但并不意味着因此而毫无方圆。对于孩子自身应当做到别人说话时,眼睛看着对方;在别人说话时,保持安静;能够辨别不同的语调;将别人说的话听完听清楚等。
三、家长方面:
孩子大部分的活动时间是在幼儿园,另外一个便是家里了。所以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不能单靠某一方面,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当孩子在向你说一件事时,请放下手中的事情,耐心地听他说完,并给予回应。这无形中也是一种榜样作用。包括当别人在和你交谈时,也是如此,因为你牵着的孩子正在观察你的行为,并学习你的行为。在幼儿园,他有他的老师,在家里,父母就是他们的另一个老师。所以,家长应当配合老师一同帮助孩子进步,一同关注孩子的现状问题。
良好的倾听能力是学习所要具备的重要条件之一,从小培养良好是倾听习惯,对孩子今后的学习、生活都有着巨大的帮助。所以,关注孩子的倾听能力,就是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
如何让你的孩子学会倾听?
铁铁的妈妈最近遇到了烦恼,幼儿园里的老师告诉她,铁铁在班里的表现欲望过于强烈,常常喜欢打断老师的讲话,老师让其他小朋友回答问题时,铁铁也从来不听,有时候,老师明明给了铁铁明确的提示,但铁铁也还是陷在自己的思维里,不断重复自己的讲述,老师要求铁铁妈妈配合训练铁铁的倾听本领。您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这样的问题呢?
宝贝倾听的能力,是从父母开始倾听宝贝做起的。因为这种能力,是无法通过言语或者有步骤的假话来完成的,它是在双向交流和互动中逐渐建立起来的,这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修养,所以建议父母要做到以下几点:
1.倾听宝贝的声音
有一些年轻的父母很急躁,容不得宝贝延迟,听不得宝贝吞吞吐吐的话。宝贝年龄小,语言表达有限,爸妈应耐下性子,多给宝贝时间,让宝贝心情放松地把话说出来。同时,也要让孩子听一听你的想法。这是一个“讲道理”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彼此倾听的过程。慢慢地,孩子会体验到倾听的巨大力量,当在幼儿园中遇到交往问题时,他会很自然地想到用“对话”来解决。
2.注意宝贝肢体语言、观察宝贝的表情
即使宝贝说不出来,也没有关系,因为宝贝的身体语言是很丰富的,一句惊喜的尖叫,一个快乐的跳跃,一个浅浅的低头,都蕴含着宝贝丰富的内心世界,因此,要注意去倾听和理解宝贝的肢体语言。
3.亲子阅读
通过亲子阅读,孩子能习得正确的语音,感受不同的语音语调,养成耐心地安静倾听别人讲话的习惯。在亲子阅读中,要充分利用提问、追问的方法,提高孩子倾听的专注度与理解能力。
4.指令游戏
为了特别锻炼孩子的专注性倾听能力,我们不妨与孩子一起做一些富含指令性的亲子游戏。如“小手拍拍”,可以在孩子熟悉了原有歌曲歌词并会做出对应动作的基础上,改变唱法,随意改换动词,请孩子配合做出相应地变化动作。
用心倾听孩子的想法
上个月刚升大班时候问过老师儿子上课的情况,总得来说是不错的,因此很久也没有在和老师沟通,昨天下午接他时候顺便问了一下最近的情况,老师说孩子上课说话多了,举手回答问题也不如以前积极了。而基于我对孩子的了解,他是一个上课比较遵守纪律的孩子,但是千万别有人主动和他讲话,一旦有人主动他就活跃起来了。
回家后没怎么说这个事,因为他要写作业,晚上还有小提琴课,但是还是觉得需要和他谈谈关于上课纪律的问题,毕竟这也是学习习惯养成的一个方面。临睡觉前我们会读书做一些习题或者直接就睡觉,这完全根据当天孩子的状况来定,昨天晚上临睡觉时候我们决定来一次谈话,谈话内容如下
妈妈:今天我问了老师你在班里的情况,怎么说你上课时候说话多了呢?
梓歆:我也不知道
妈妈:还记得妈妈和你说过的话么?
梓歆:上课时候不要说话,即使老师教的你都会了也要认真听,因为还有的小朋友不会呢,说话会打扰别人。
妈妈:对,上课就是上课,不能随便讲话,以后上学了上课时候老师更是要求课堂纪律。那高老师怎么反映你最近上课说话呢?
梓歆:妈妈我以后知道了,上课时候不说话了。
妈妈:真好,这样做就对了。(孩子一直没有说出原因,但是我没有再继续问下去,因为我知道他已经知道自己做的不对了,根据我今天早上和老师再一次沟通,也知道了大概因为调换了座位的原因,现在他旁边的女孩子比较爱说话。)
谈话继续中……
妈妈:现在上课怎么不举手回答问题了?
梓歆:妈妈你不是说要我给那些不会的小朋友机会么?我回答了他们还没回答呢。
(原来原因在我,中班时候上课没有这么严格,老师问一个问题,经常孩子们就边举手边回答了,很闹,老师也搞不清楚哪个孩子还不会,我就告诉他假如老师讲得新课他都会的话就要多把回答问题的机会留给其他不太会的小朋友。)
妈妈:哦,对,是这么说过,不过呢现在老师说希望你能积极举手,再说了你要是举手了也不一定叫你啊,对吧。
梓歆:是,那我就举手。
很多妈妈在和老师沟通后发现孩子的问题,第一反应是马上在老师面前教育孩子,其实我认为是不妥当的,首先,你虽然当面教育了孩子老师或许认为你很配合工作,但是孩子会如何呢?他可能会暗自害怕你回家怎么收拾他呢。其次我们还没搞清楚状况就当众批评孩子,伤害了他的自尊。因此听到老师反映的情况后我当时并没有批评他,但是他还是有些紧张的看着我和老师,我只是摸了摸他的头对他说:“今天有些冷,赶紧回家喽!”然后他又快乐起来了。前面的铺垫使得我们在沟通时候他能实话实说,知道妈妈是在帮助他解决问题的,而不是单纯的批评他。
做一个用心倾听的的父母,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幼升小衔接的这段路……
倾听孩子的内心声音
倾听孩子的内心声音周末xx说吃想吃我包的三鲜饺子,她最近一直生病感冒,胃口不好,每顿饭都吃的不太多,难得有想吃的,又有时间,我马上去买菜给她做饺子。xx爸带着xx出去玩,我自己在家包饺子。
其实自己一个人包饺子我还是有些怵头的,自从xx出生我的腰打了麻药之后就很不好,经常疼,再她几个月的时候又查出来腰椎间盘突出,平时站着太久就会钻心的疼,但孩子难得胃口好,想吃我做的三鲜饺子,我没有理由拒绝。
买了半斤虾、半斤肥瘦肉馅、三两韭菜,然后就开始和面、和馅,开始准备包饺子,xx很喜欢吃我包的三鲜饺子,一是自己家里做的用料足,二是在肉馅中我加入自己熬的高汤,煮出来的饺子鲜美多汁,一咬的话满嘴流油的感觉,但又不是油,没有那么油腻,所以全家都爱吃。
我自己一个人折腾,准备的时候还好,因为一会干这个一会干那个,还活动着,腰并没有特别难受,可包起来因为站在那一动不动,腰一会就酸疼的要命,快包完的时候我的额头一个劲儿的冒冷汗,最后终于都弄完了,就三个人的饺子我就折腾了近2个小时。
包完后xx爸煮饺子,让我坐着歇了一会。我还特意问了一下有破的没有,因为充满汁水的饺子破了就不好吃了,好在xx爸说都没有破。第一锅盛出来之后因为太烫,我给xx夹了碗里2个,然后就把碗碟都摆好去收拾厨房了。xx这么大了已经完全可以自己吃饭,而且有分寸不会被烫到,也就没进去看她。等过了几分钟我进去一样,她的饺子一口没吃,可一盘子饺子都被她用筷子捅破了,汤汤水水的。我当时就气坏了,怒吼她,你干嘛呢?不是给你夹碗里了吗?干嘛把好好的饺子都捅破?当时我腰疼的要命,特别生气,觉得把我一上午的劳动成果都破坏了。xx爸也急急忙忙跑出来,批评她,妈妈辛苦包的饺子,你看都弄破了。
xx看我俩都说她,一低头,眼泪就流出来了,没有出声,但眼泪不断。我一看孩子病刚好,才有点胃口,就没继续批评她,就说,吃饭吧,下次别淘气了,你看把饺子都弄破了,怎么吃啊?xx一边流泪一边低声说,我想给爸爸妈妈夹。我一听特别震惊,我错怪孩子了,她本来筷子就用的不是特别好,饺子还特别烫,再加上里面是汤汁,特别软,她根本夹不上来,所以都捅破了,我再一看,我和xx爸的碗里果真都躺着饺子。我马上和xx道歉,谢谢她为我们夹饺子,谢谢她看到喜欢的饺子都顾不上吃还想着我们,但同时也告诉她这样做很危险,而且也把饺子弄坏了。xx听我这么说,渐渐的止住了眼泪,歪头问我,妈妈不生气了?我说不生气,妈妈很开心你想着爸爸妈妈,但是以后一定等饺子凉了再弄,要不太危险了。xx听后开心的吃起了饺子。
看着孩子吃的那么开心,我再一次心酸了,我又批评错孩子了,新手妈妈,在育儿路上一再受挫,给了孩子太多的委屈,究其原因就是不倾听孩子的心声,如果每次遇到事情首先想到的不是责备与发难,而且蹲下来,和孩子平等的交流,倾听孩子心的声音,我想父母收获的是更多孩子纯真无邪的感动,而我相信听了孩子的解释,回馈给孩子的肯定是拥抱和亲吻,而不是怒吼与愤怒。
孩子,最纯真的名词,让我们放下家长的身段,蹲下来倾听他们的心声,一定会被他们纯真而又真诚的心声所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