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与幼儿的健康成长和成才
发布时间:2020-10-21 幼儿园的母亲节游戏 幼儿成长故事 幼儿园说课稿的格式和写法母亲与幼儿的健康成长和成才息息相关,母亲对幼儿的影响是从生命诞生的那一刻开始的。本文从母亲与胎教,母亲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及个性形成的两方面进行论述,同时简要地论述了父亲对幼儿的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和成才是父母共同努力的结果。
关键字:母亲 幼儿 胎教 健康成长 成才
MotherandtheinfantgrowuphealthyandsoundandChengCai
WangShuZhen
MoralroomofNanjingUniversity
Summary:Motheriscloselylinkedwithgrowinguphealthyandsoundandbecomingausefulpersonoftheinfant,mother\'simpactoninfantbeganatthattimeemergingfromthelife.Thistextfrommotherandprenatalguidance,mother\'spsychologicalhealthandtwothatinbidualcharacterformtoinfantdescribe,describedfather\'simpactoninfantbrieflyatthesametime.TheinfantgrowsuphealthyandsoundandChengCaiisparents\'commondessertsforacourageousperformance.
Keyword:MotherInfantPrenatalguidanceGrowuphealthyandsoundChengCai
在人的一生中影响其成长成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母亲的影响是不可替代的、深远的。特别是对幼儿来说,母亲的作用更明显、更突出、也更重要。郭沫若能成为中国现代杰出诗人,这与他母亲在他幼年时对他的“诗教”是分不开的。他母亲在他3岁时开始教他诵读古诗,在母亲的影响下,他4岁半上学,7岁做诗,他曾感慨地说:“我的母亲是我真正的蒙师。”Www.YjS21.Com
一、母爱从胎教开始
胎教的说法在我国很早就有了,古书《大戴礼记。保傅》中记载有关胎教之说。孟母说:“吾怀妊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古人认为胎儿在母体中能接受孕妇的言行的感化,许相卿提出胎教理论在古时和现在都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他说:“妇妊子者,戒过饱,戒多睡,戒暴怒,戒房欲,戒跛倚,戒食辛辣或野味;宜听古诗,宜闻鼓瑟,宜道嘉言,宜阅贤孝节义,宜劳逸,以节动止以礼,则生子形容端雅,气质中和。”
现代科学也对胎教进行广泛的研究,现在所说的胎教,主要指孕妇的心理活动对胎儿的影响。其实,母亲对胎儿的影响有各种因素,主要是生理和心理因素。
首先,从生理上来说。如果母体营养不良,吸烟、喝酒、用药不当或受X光照射,胎儿就会长不好,甚至产生可怕的病态。例如,孕妇在食物中缺乏维生素B、C、D及钙和磷等,就更容易产生畸形的孩子。不仅如此,营养不良的胎儿在刚生下来时其脑细胞的总量就比正常新生儿减少15-20%。由于营养不良影响一个人脑的发育和智力的发展。
其次,从心理上来说。孕妇的心理活动对胎儿的身心健康影响很大。据研究报告表明,孕妇在妊娠期间,如果具有严重的精神不安和其他情绪问题,将给胎儿的正常发育和出生后的成长带来很大危害。例如费里拉(Ferreire)的报告指出,孕妇剧烈而持续紧张情绪,给新生儿的产后适应带来很大困难。这样的新生儿往往表现出活动过多、挑食、呕吐、腹泻等不良症状。体重也比一般婴儿明显偏低。艾克马思(Eichmam)等人对德国畸形婴儿的一项长期研究表明,孕妇的情绪是影胎儿正常发育并导致新生儿神经系统畸形的一个主要因素。胎儿在7-10周内是腭骨发育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如果孕妇过度焦虑不安或遭受强烈刺激,使情绪过分紧张,就会引起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阻挠胚胎某些组织的联合作用,严重的会使胎儿出现唇裂(兔嘴),腭裂等畸形。
可见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上,母亲对胎儿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无论孕妇本身还是即将做父亲的男性,都要注意给胎儿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首先,从生理上,母体要充分地摄取营养,不挑食,努力克服厌食。为胎儿提供充分的养分。其次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家园共育:与幼儿如何互动更有益健康成长
走好人生每一步,是每个家长对孩子的愿望,家园共育就需要大家的努力。
一、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我们经常看到有的家长对孩子大声地呵斥:“你怎么连这都不知道。”“快点过来,听到没有?!”……这样的事在我自己身上也时有发生,我们做父母的往往认为这样居高临下,命令式的语调能体现自己的威严,能让孩子更听话。可是你试过另外一种方法吗: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无论是在自己、亲戚、朋友家里还是在公共场合,当你要对孩子说什么的时候,请试着蹲下来,让自己与孩子处在同一高度,用你的手握住孩子的小手,用亲切的目光看着他,然后和颜悦色地对孩子说出你的要求。你是不是发现,用这样的方式对孩子说话,孩子同样听你的话,而且还会更开心地去执行你的“指示”,而且完成得更快更出色呢?达到的是同样的甚至是更好的效果,所不同的只是你说话的方式而已,而孩子却更开心了,对你的“命令”同样是执行的。这就是因为你蹲下来了,你用和蔼的口气和他说话。
二、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当着生人和外人的面教训孩子最科学育儿知识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其实,小孩子的领悟能力相当强,当你不想让他做某事时,只要轻轻地摇摇头,或悄悄地对孩子瞪瞪眼睛,他幼儿园学习的知识就会明白的,完全没有必要大声说出来。如果你还是不放心,也可以在出门前和孩子达成默契,就当是你们之之间的秘密:“如果你看见爸爸摇头,那就说明不能那么做;如果爸爸点头,那就是同意了。”
三、相互间多多交流
不要只是一味想知道孩子的各种想法,也应该把你的想法告诉孩子,例如,爸爸上班时做什么工作,妈妈平时喜欢吃什么,爸爸妈妈对宝宝什么表现感到很高兴等等。对孩子敞开你的心扉,孩子也会同样对待你,交流的问题解决了,父母和孩子相互之间就有了默契,这对孩子的成长有裨益。
育儿心得:让宝宝健康的成长
育儿心得:让宝宝健康的成长
我一直坚信,所有的孩子都最终是社会的孩子,父母只是在他们成长的阶段给他们提供一片肥沃的土壤而已。如果任何一个孩子在充满爱和关怀的环境之下,不管是和父母一起生活,还是寄宿,寄读,收养,跟亲戚或老人,孩子都会健康快乐的成长。这也是为什么我能两次把三岁半的儿子分别送往中国亲戚家里,学习中文和中国文化,也让儿子跟妈妈家里的人培养亲子感情。而我所有的洋人同事,朋友和亲戚都不可理解不予认同,老公家的一些亲戚甚至有一些“抗议“的举动。他们认为:我是多么的冷血和不可思议,竟然把这么小的孩子让他们骨肉分离!
经过在中国一年的熏陶,俩儿子已经很喜欢中国了。今年一月我们回国探亲度假,没想到大儿子自告奋勇主动要留在中国上学!明明知道我们全家正在移民澳大利亚,也正在跟他办理澳大利亚入学手续。我一贯喜欢让儿子自己做主,反复问了他好几次,他都是很肯定,要留在中国“大妈妈”(我姐)家里。那好啊,听你的!
我这个当妈的其实很糊涂,忽略了一个大问题:儿子这时只能上一年级下学期,而他完全没有中文读和写的基础!办完了入学手续,我居然放心地回澳大利亚了。
问题很快就来了!儿子由于完全跟不上进度,一周不到就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好几次在早上上学之前把自己锁在房间里哭,不肯上学。我一听到这样子,心都碎了。一向爱上学的儿子,竟然这么痛苦!这是儿子第一次厌学啊!我这才想了一下,其他孩子又能听,又能读和写,又能毫不费力的完成家庭作业,而儿子只能在课堂上对着老师和书本发呆,回家对着一堆作业发愣和着急,对一个好强和一向优秀的六岁孩子,能不痛苦和自卑吗?
我很想马上回国把儿子接过来,澳大利亚的小学跟新西兰大同小异,绝不会有什么痛苦的过渡。就当在中国小学的两个星期学生生涯没发生吧!
于是跟我姐商量,想接儿子回澳读书。她说:这怎么行?遇到一点点困难,你就让他妥协?将来有困难你又能处处帮他解围?
一晃三个月过去了。
其实学中文是很枯燥的。一笔一划的写,b,p,m,f的拼,对于儿子这个典型的“理工男”来说真是一件痛苦的过程,儿子喜欢的是数学和动手的东西。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儿子也渐渐的适应起来。由最初的语文考试得3分到现在76分,中间的辛苦和努力,我都佩服!假如儿子不去中国而直接来了澳大利亚,那么这一痛苦的历练,绝不会存在。由自卑,自弃,愤怒,郁闷,到如今说:“我喜欢上学了!”这一过程,就是一个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的过程。中间的喜乐,六岁的孩子虽然不会分析和回顾,但肯定感受很深!人生,有很多次是从灰暗走向光明的,每一次的过程,会让你更坚强,更自信!
感谢我姐,真是有智慧的女人!让儿子在充满爱和无压力的环境中健康的成长。
天下的父母,都希望孩子快乐的成长。但是,有的父母生怕孩子吃苦,受挫,把快乐当成毫无条件的前提,把一次次锻炼孩子的机会扼杀掉(我就差点!)我们必须懂得,让孩子从小处理小问题,就是准备他们长大处理大问题!从小替孩子解决小问题,那他们长大了就不会处理大大小小的问题!孩子的韧性和能力其实大大超出大人的想象,父母的作用是给他们爱和关怀的土壤,必要的时候为他们指点迷津,只要父母不放弃,孩子也不会放弃!
习惯了中、新、澳之间的来回切换,儿子并不觉得远离父母是件伤心的事,因为去哪里都是欢欢喜喜地play!以后总有一天他们会离开家门,领略世界,那么现在早早的准备他们,以后去世界的哪一方也自然是欢欢喜喜的去应对!
育儿心得:让孩子健康成长
育儿心得:让孩子健康成长
要说我的育儿心得真的没什么,大家都是从零开始。一切都得摸索,宝宝从呱呱坠地开始到慢慢长大,我也和他一起成长。学习怎样理解、教育、培养孩子,让孩子健康的成长。
辰辰刚开始上幼儿园的时候,他每天放学回家,我都会问他,辰辰你今天在学校学到什么本领呀?你来做小老师来教教妈妈好吗?才开始,小家伙说不清楚,我对他说你要在学校认真学才能做一个合格的小老师。他每天放学回到家里就会告诉我今天学校教了什么,还叮嘱我妈妈你要认真学,不然我一直教你很累。
每个月我再忙都要抽出两天时间带孩子出去逛逛,有的家长觉得带孩子出去太累,其实带孩子出去可以增加他的知识面,乘公交车可以告诉他这是几路车或线路名称,乘车的时候
可以告诉他我们要尊老爱幼。去超市可以让孩子认识数字,去游乐场可以培养孩子与其他小朋友怎样友好相处,吃东西的时候可以告诉孩子不可以随地乱扔垃圾,培养孩子养成好的习惯
在家里的时候,尽量减少孩子看电视玩游戏的时间,有时候孩子不听劝告,可以寻求老师的帮助,前天时间辰辰对游戏有点入迷,我跟老师说了,老师只跟他讲过一次,他就记住了。再看电视的时候,我会提醒他你几点开始看的看到几点。时间快到的时候我会在提醒他一下,这样他基本能遵守时间把它关掉。另外,我去图书馆办了一张借书卡,自己借一本也给他借一本,自己也可以看看,顺便也带动他。每天他睡觉之前给他读一读故事,让他的心也静一静,睡一个香甜的觉。
孩子做错事的时候不要一味的惩罚他,要用其他的方法替代它。明确地表达你强烈不同意的立场,表明你的期望。告诉孩子怎样弥补自己的失误,让孩子体验错误行为自然后果。有时候他把我的电脑里的东西删除了,我就会对他说:“你到旁边站在那里看着妈妈把它重新弄好,我在弄得时候,他就会觉得弄好这件事情怎么要这么久,下次,他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最后要提醒的是:我们不必给自己套上“好妈妈”、“坏爸爸”的枷锁。我们都是普通人,仍然有成长的空间和改变的潜力。和孩子一起生活,不仅需要我们耗费精力和体力,更需要我们付出爱心,智慧和恒久忍耐。即使我们不能做到这些,也不必苛求自己,正如我们不必苛求孩一样。多给孩子孩子一次机会,也给自己一次机会。孩子的健康成长是离不开老师的教育和正确的引导,希望老师和家长为孩子健康成长共同努力。
家长育儿心得:让孩子健康的成长
家长育儿心得:让孩子健康的成长
要说我的育儿心得真的没什么,大家都初为人母,一切都得摸索。宝宝一天天长大,我也和她一起慢慢成熟,怎样理解孩子,学习探索教育培养孩子的方法,让孩子健康的成长。
点点是一个脾气很倔的孩子,但又是一个“吃软不吃硬”的乖孩子,你越对她凶,她就越哭闹得厉害,你要是蹲下来好好和她说,反而会乖乖听话,懂事的让我们吃惊,跟小大人一样。所以我经常和她互换角色,让她来当我的姐姐甚至妈妈,她会一一告诉我这个要这么做,那个不可以这样做,之后她也就慢慢改掉了平时不好的习惯,而我达到了预先的目的,感觉何乐而不为呢?
孩子的性格也不是先天的,后天的培养很重要,点点虽然有脾气,但很爽直,我不喜欢孩子像个牛皮糖那样粘。她就是哭也不会很长时间,在她没完没了的时候,我们就采用转移的方式,比如她吵着要去哪儿哪儿玩耍,或者买什么什么玩具的时候,我会突然说“哎呀,昨天爸爸买的那个玩具怎么不见了?”她就马上不闹而是去把那个玩具找不出,还说“你看呀,不是在这吗?”早上孩子往往会赖床,特别是冬天,闭着眼睛缩在被窝里不肯起来,我就拿了一样东西,在她耳边说“看看这是什么呀?”“你知道吗,今天亲公给你买了什么好吃的吗?”她马上就清醒过来,呵呵,还屡试不爽呢。但有时候也会很无理取闹,这个时候什么大道理都不管用,那就不理她,把她晾一边,全家人步调一致,她会哭到东哭到西,然后有个“好人”就站出来,跟她讲道理,这个时候她马上止住哭闹,还一个劲的说“妹妹乖,妹妹不哭了”我们全家就马上会意的笑起来。孩子还小,我们的教育都是正面的,从来不恐吓她,说什么大灰狼来啦,妖魔鬼怪来吃宝宝啦,也从来不把孩子关到黑房子里。不能给孩子稚嫩的心灵留下阴影。老师经常表扬她的小手很巧,我们大人当然很受用,可这也是她每每把家里搞的一团糟后才出的结果,让她收拾干净,必是不愿意的,只有说我们一起来比赛看看谁收拾的最干净哦!她才会跟上了发条的机器人一样兴奋的干起来。孩子从小就好学好动,最会模仿大人的样子,看到我们搞卫生,她就抢着抹桌子扫地,看到她拿了餐巾纸沾了水到处擦,尽管有的时候反而弄脏了,可是看到她认真快乐的样子,我们就都开心了!我们全家还常常跟她一起互动,比如她带上围兜,拿了锅碗瓢盆做饭,还煞有介事的来问这个“你想吃什么菜”,那个“你想吃什么菜”,我们都认真的说“我要吃蛋炒饭”,“我要吃清蒸鱼”,于是她就说好的,马上做。一会就端上来给大家吃,我们就装作吃的津津有味的样子,还不住的夸奖说“真好吃,真香”,她马上咯咯地笑个不停。
孩子是一张白纸,什么好什么不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对他们来说没有一点概念。刚到学校什么都不懂,老师发红花,她扔掉,因为她不喜欢,有的小朋友做了不对的事,老师为了教育大家,让他们站到上面给大家讲什么是不对的,可她会跟他们一起站到上面,这个时候就配合老师对孩子进行耐心的教育,结合在家的表现,她也喜欢玩水,比如把好多器皿在水龙头上冲洗,一来把身上的衣服都弄湿了,二来还浪费了水,我们就跟她说衣服湿了要咳嗽,浪费水是错的,结合南方干旱的事,给她讲南方的小朋友因为没有水而不能洗澡啦等等,让她懂得要节约用水。现在她还经常给我们大家发小贴纸呢,边发边说谁表现好就发小贴纸给她,我们全家都是她教育的对象呢。
孩子从小就有虚荣心,喜欢争第一。开始的时候她看到自己不能得第一了就赖皮,一定要我们等她让她,有时候干脆哭闹,这时我就教育她:第一是要自己努力争取的,而不是要大家让给你,在学校里也是一样的,其他小朋友得第一,那是人家的本领大,你要得第一就要跟人家竞争,得到第一是很光荣的,别人得第一你也该为朋友高兴。慢慢的她懂了,再也不会因为没有得到第一而哭闹了。
因为身体的原因,我们还是会惯着她一点,看着她咳嗽咳的喘不过气来我们都会很心疼,可是医生不让吃甜的,我们就和她说等身体好了吃,结果到超市看看这个甜的,那个又是甜的,说怎么都是甜的呀,讨厌死了!我听了又好笑又怜惜,希望她早早地把身体养好,做一个健康的宝宝!
点点超喜欢跳舞,说的具体一点就是扭屁股,每次都让我打开手机里的音乐,然后让我们坐好,她就开始舞起来了。其实从她六个月的时候就开始对音乐有感觉了,总能抓住节拍,扭的很欢,而且是自编自演,而我们只需要当她的观众就行了,结束了还要鞠躬致谢呢。有时还要唱上一段,虽然有的歌词唱不全,但我们都笑着给她鼓掌,所以她就更喜欢舞蹈了吧,而我们全家也一致决定要她去学拉丁舞,绝对不埋没她的这个小天分。
其实,我并没有要她有多聪明、多能干,顺其自然,告诉她生活的常识、做人的道理,我觉得就够了。幼儿园是孩子最快乐的地方,是孩子的天堂,是最先感知的大家庭,让他们有节制的玩耍,认知,让他们知道尊老爱幼、亲切待人、友爱同学、关心别人,做一个善良的好孩子,首先是做人,其次是学习,身心都健康这就足够了。
和宝宝在一起,自己常常也会变成小小孩,甚至一家人都会变成小小孩,亲婆常笑称全家都要变弱智了。我们用她的心感受这个世界、解读这个世界,亲爱的宝宝,希望你健康成长,这是我们每个家庭的希望,也是全社会的希望!
父母是幼儿最亲密的成长伙伴
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的行为,尤其是情绪,是幼儿心理健康发育的直接影响因素;父母的行为是孩子的标杆,是孩子心理发育的影响指针。研究表明,父母在家中情绪友善平和,接人待物谦虚礼貌,有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发育;而如果父母在家里经常情绪恶劣,吵架斗嘴,则会让幼儿经常处于紧张和恐惧之中,对于孩子的心理发育极其不利。
因而,从孩子的心理健康发育角度出发,家长在日常家庭生活中要特别注意情绪控制,谨防因父母不良情绪而影响孩子正常的心理发育。专家提醒家长,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发育,以下几点情绪需要特别注意控制:
1.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动粗。
父母在孩子面前不做任何避让的吵架动粗,或者家长与他人吵架动粗,都会让孩子产生紧张心理和恐惧感。家长经常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闹,会让孩子精神高度不安,心理会滋生不安全的感觉。因而,家长们必须谨记不要或尽量不在孩子面前吵架动粗。
2.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或表露颓废的情绪。
父母是孩子的最大靠山,父母对生活的态度直接影响孩子的生活安全感和成长信心。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或者经常表露颓废的情绪,会使孩子过早接触到社会或生活方面的压力,会让孩子心理产生不安全感,对生活怀疑或颓废的生活态度可能会因此伴随孩子的成长,会让孩子身心过早受到不该承受的压力。因而,特别需要提醒家长朋友们,无论你暂时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为了孩子的健康发育,请一定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或表露颓废的情绪。
3.不要在孩子面前责骂或批评他人。
有些家长经常毫不避讳地在孩子面前责骂或批评他人,这些家长以为,孩子年幼不懂事,在他们面前责骂或批评他人对孩子没有什么影响。事实上,这不仅是一种非常不好的处世方式,更是一种有害于幼儿健康成长的不良教育方式。这样的行为会让孩子对于家长日常正规教育产生怀疑,也会让孩子因此也学会这种不良的处世方式,会扭曲孩子的心灵,让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极大的影响。
4.不要在孩子面前用偏激的语气来表达对事物的看法。
一些家长朋友性格比较极端,对于事物的看法也比较偏激,往往会在孩子无所避讳地发表过激的语言。心理专家认为,家长过激的言语和情绪会让孩子的心理也往偏激的方向转化,会让孩子的性格塑造和心理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因而,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发育,不要在孩子面前用偏激的语气来表达对事物的看法。
育儿心得:做孩子快乐和健康成长的引导者
育儿心得:做孩子快乐和健康成长的引导者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孩子已经满了5周岁了,现在中(一)班上幼儿园。为人父母者,是小朋友的第一位老师。看着小孩天天在成长,我们要如何去引领他认知这个世界,让他快乐的成长,健康的成长。这是我自己的一些做法,也是希望小孩能开开心心的成长,有个快乐的童年。
玩,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方式,也是我认为最没有强迫性的教育方式。轩轩老是叫爷爷奶奶陪他一起玩,叫爸爸妈妈陪他一起玩。玩玩具,出去玩滑滑梯,散步,跑步,踢球等。在玩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让他获得无尽的乐趣,还可以学到基本的认知,在家里,和他一起玩玩具,他会用螺丝刀去打开玩具电池盖,会动脑去学习一些新的玩法;去踢球,他敢于踢,多跑动,结实身体,增强体质,不做现代的小胖子;通过玩还可以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苦恼,在家里玩“纳爱斯”牙膏赠送的扔骰子走几步的游戏,有时候他扔得好,先到达终点,就非常开心,而有时候大人们先到,他就有点不开心,我们就会教他“胜负乃兵家常事”这个道理,有输有赢,才是最理想的结果,刚才你赢的时候我们输了,现在我们赢了你输了,公公平平大家都开心。
说真的,我不看重他现在能认识多少字,会写多少字,也不强迫他学习。梅花香自苦寒来,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时间的慢慢雕琢。拔苗助长是急功近利的方法,昙花一现不可取。平时他自己会学习一些字,他的身边有电视,广告牌等等现代媒体呈现出来信息,能接收多少算多少。然后他也会念错一些字,我们会去校正他的发音,并且组一个词给他去想象,或者解释给他听。有一天,轩轩妈妈和他在看《爸爸去哪儿》这档节目,当我问他这四个字读什么时,他念出来了,“踉踉跄跄”,把我惊呆了,这......说真的,我的记忆里我是读中学的时候才学会的。
至于现在大行其道的英语呢,已经进入小学和幼儿园了。一边是家长的望子成龙,希望早点学习英语,一边是国家准备削弱英语在高考里的比重,而我们家长呢,顺其自然吧。如果家长强行报了兴趣班,即便是走在了前面,而小朋友的童年快乐则少了很多,周末其他小朋友在户外亲近自然,而他则在和英语一起在屋子里。轩轩的英语,我们没有强行去叫他学习,给他了一个有26个字母的“大苹果”发声玩具,每个字母都代表一个动物的单词,他的兴趣自己就有了,能学多少是多少,捡了多少是多少。上周末去东莞香市动物园,让他去看了很多动物,也可以看介绍那里的英语。所以现在社会的信息量惊人,我们要去引导小朋友接受好的方面才是最最关心的。
旅游也是一种让小孩快乐的成长方式,不但增长见识,还可以宽心胸。轩轩学校组织去了深圳海洋世界,认知了很多海底动物;深圳华侨城大峡谷,体验了空中缆车;我们公司去丹霞山旅游,带上轩轩,去南华寺领略佛教文化,去丹霞山欣赏丹霞地貌;去南昆山旅游,体验了爬山的乐趣,见了石河里的各种形状的石头,还看见清澈的水里有自由自在的小鱼儿,把落叶当成小船顺水而下,然后泡了温泉,给他讲了地热的一些基础知识;去阳江闸坡体验海边冲浪,认知大自然的威力,用游泳圈学习游泳;我认为这些体验可以给他带来进步。
1岁半到3岁半,轩轩还没念幼儿园之前这段时间,和其他小朋友在玩滑滑梯时,偶尔会发生小摩擦,老是去打其他小朋友,而我们只能教他要和其他小朋友分享,一起玩,效果不甚理想。后来读了小班,老师教了他们要礼貌,他回来就说大家一起玩,都是好朋友,不能打其他小朋友,不然不文明。这里得感谢幼儿园,让小朋友能学习到文明和礼貌。
给小孩适当的夸奖和鼓励,能激发小孩的动力。爱听好话,这个是人的天性,能带来愉悦的心情。爬山时,他觉得累了,还有好远,我则会说很近了,一会儿就到了,鼓励他继续前进。
有时候,我们应该放下家长的架子,多点朋友式的沟通,把他当作家庭的一份子,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重要和责任,给他信任,让他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有时候,轩轩看见奶奶在打扫卫生,他兴致来了,偶尔会帮忙拖地,这个时候不能说他没弄干净,这只能让他的信心受到挫折,积极性也会逐渐降低。
在轩轩的成长中,犯了错过后,我们也动手打过他,可是,打了过后,心情没有愉悦,反而后悔,干嘛要打他,他这么小,好多事情不明白的,为什么不给他犯错的机会?这中间就是少了沟通,大人只看了结果,没有看过程,然后就打,没给他一个很重要的信任。这个我们得认真反省,多和他做朋友,蹲下来,平视着小孩,和他有话好好说。
俭,是一种好的品德。现在在家里,我们是从严要求的,吃完饭,碗里必须清光,不能剩一粒饭。至于在学校,则不得而知。在购物时,轩轩有时候是看见他需要的,都想买下来,我们先是跟他说,住在超市里吧,然后再跟他讲道理,有些是必需品,有些不是必需品,钱不能乱花。而后,他则通情达理地点点头,知道有些东西没必要买,还有就是KFC和M这2家很多小孩趋之若鹜的地方,我们则很少带他去,这不是苛刻的对待他。古语说得好,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不能让小孩养成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这才是最重要的。
以上的只言片语,只能代表这5年来的一些见解,其实每天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成长的历程,我们觉得是大人和轩轩在共同成长,他是一天一天在长大,我们则是一天一天在增加人生阅历,家长和孩子的沟通是最重要的,鼓励和信任是走近孩子心声的重要桥梁。
每个小孩都有缺点,我们帮他发现和一起更正,但每个小孩也有他独特的个性和优点,我们要懂得欣赏他可爱的一面,一起和他分享,让他健康地,快乐地成长。
育儿观念:放在父母的面子让孩子健康成长
育儿观念:放在父母的面子让孩子健康成长
学习内容:在孩子健康成长中,你会放下自己的面子对待孩子吗?请您学习《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第二十五卷P17页“放下父母的面子让孩子健康成长”,分享您的体会。
父母在斥责孩子之前,应该主动询问孩子的想法。有时候,当你明白了孩子的意图.就会理解原先觉得“不可理喻”的行为,消除亲子沟通中的误解。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还有助子父母缓和情绪。
以下两个问题请家长诚实地回答:
我一定要孩子这样做,是为了他好,还是为了我的面子?比如,孩子很小的时候,你有没有不顾他怕生,逼他叫人甚至要他当众表现特长?比如,一定要孩子学跳舞,而不愿意让她学象棋,是不是因为跳舞有利于“炫耀”?我采取这样的方式教育孩子,是为了他好,还是为了我的面子?比如,孩子考试没考好,你有没有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他考不好,自己心里也难过,但家长还要给他脸色看。如果是为了孩子好,为什么不理解他的心情,鼓励他,帮他分析原因?
家庭教育的主体是父母。父母在爱孩子、教育孩子的同时,也要尊重孩子的感受,不能强迫孩子成为你想要他成为的人,而要帮助孩子成为他想成为的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面对孩子的错误和成绩,父母如能做到坦然自若,这对孩子的成长更重要!还是以平常臼对待孩子吧,孩子的快乐、健康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