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园三只小猪说课稿。

毋庸置疑,当我们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时,我们需要对自己的教育学情况和效果进行分析和思考,而教育笔记可以帮助老师归纳总结教育经验。平常你收集了优秀的教育笔记吗?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只笑不哭》,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今天下午区域活动时,图书区里的宝宝们有的在认真的看书,有的几个小朋友一组互相讲着书中的故事,这时,一边的扬扬(化名)拿了一本书朝我走了过来,她伸手拽了拽我的衣服说:“老师,你坐下来给我们讲故事吧。”我朝她笑了笑便坐在了孩子们中间。这时。彦彦拿着书对我说:“老师,你给我们讲这个吧。”我拿过书一看,原来这个故事讲的是不管遇到什么事不要哭,要笑着去面对。我灵机一动,想了想:最近扬扬小朋友经常耍小脾气,动不动就哭。最近几天爸爸来接她时,她不是嫌爸爸来的早了,就是来的晚了。动不动就坐在地上大哭起来。于是,我就开始给他们讲起故事来,故事的名字就叫作“只笑不哭”,小朋友们都听得非常认真。故事讲完后,我就问:“小朋友,你们说是笑好还是哭好啊?笑起来漂亮还是哭起来漂亮啊?”小朋友纷纷说笑起来漂亮。我说:“对,小朋友啊,以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强,不要一遇到挫折就哭,哭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当我们想哭的时候就对自己笑一笑,只有笑才是最漂亮的。然后我又问扬扬:“以后爸爸来接能不能再哭了?”扬扬笑了笑说:“不哭了,我会笑着和老师说再见,高高兴兴的和爸爸回家。”

过了一会,放学的时间到了,扬扬的爸爸走了进来,扬扬一看爸爸来了,高高兴兴的牵着爸爸的手回家了。班里的两个老师都过来问我是怎么做到的,我说:“我给她讲了一个只笑不哭的故事。”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编辑推荐

图书宝宝不哭了


下面是“图书宝宝不哭了”的内容一文,给你带来丰富精彩的内容,欢迎阅读!

新书拿到手里的那份感觉,在幼儿园孩子们的脸上荡漾开来,别提孩子们那份高兴劲了。

可最近这段时间里,我们班上的书又撕破了不少,我为此想了很多办法,可效果并不明显,孩子们总是有撕书现象的发生,并且元元小朋友总把撕下的书片撕在地上。

我心想一定要想个好办法帮助孩子改掉坏习惯。

今天上午,我决定让孩子们看这些被撕破的书。

让孩子们发觉这样做是不对的,并且让孩子们了解看撕破的书是什么样的感觉。

书发下去不一会儿,元元小朋友便来诉苦了:“老师这本书的小花都撕破了!我没法看下一页是什么了”遥遥小朋友又来说“老师这本书都破了,不能看了!”我就介此机会说:“哎呀,是谁把这好好的图书撕成了这个样子?听,图书都伤心地哭了?”孩子们都说:“不是我!”“不是我!”。

我接着说:“你们看撕破的书好不好”孩子们异口同声说“不好”我又说:“你们把书撕破了,并且书宝宝也会偷偷从你们身边溜走,你们也不能好好学习了”孩子们似乎意识到这是他们平时不爱护书所带来的后果,我趁机又向幼儿进行了一次如何爱护图书、爱护公物的教育。

并且,每当我发下书请小朋友看书时,我都要告诉孩子们看完一页要翻过去,翻书时要轻轻的,不要撕坏图书。

此活动开展以来,激发了孩子们保护书本的热情欲望,幼儿园里以往的碎纸屑不见了,图书角上掉页、褶皱现象没有了。

这以后,孩子们比以前爱惜图书多了。

元元小朋友也不在把书随便的扔纸了,让孩子们亲身体会自己的行为带来的不良后果,这办法有时比只讲道理效果要好。

关于“图书宝宝不哭了”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成成不哭了


成成是班的新宝宝,年龄比起班上最大的幼儿要小一岁半,身体体质不是很好,所以在入园时引起我们的重视。由于家长担心孩子的身体,所以也要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初入园时,成成在妈妈离开后会哭闹,或者自己坐在小椅子上发呆,脸色也不大好看,出现了轻微的咳嗽现象。午睡入睡困难。对于初入园的,第一次离开自己的父母,肯定会出现分离焦虑,从而引起生理上的一些不适应,家长的焦虑和不坚定也会影响幼儿适应的速度。刚入园的一周,他基本上都是在老师怀里的。一天下来,胳膊又酸又痛。渐渐地,他对老师产生了依赖。在生活上,我们对成成很关注,即使在幼儿哭过之后也要检查是否出汗,来决定增减衣服,鼓励成成把饭吃完,同时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东西,如喜欢看动画片,喜欢小贴片,就在他早晨来园时发贴片进行鼓励,请他来给小朋友放碟片。请别的宝宝来跟天天一起玩游戏,一起拉手站队。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成成已经能做到基本上每天早上来园不哭闹,和老师、小朋友也有了一定的交流,还能坐下来参与教学活动呢。看到他有这么大的进步,我们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输了也不哭


幼儿心理发展尚不成熟,他们感情脆弱,意志力薄弱,对挫折的承受力很差,加上现在的孩子是家庭的“中心”,成人处处哄着他们,事事迁就他们,导致他们碰上事情赢了便罢,输了或号啕大哭,或灰心丧气。这样下去,孩子会形成消极、不思进取等不良品质。所以,要引导孩子正确看待生活中的输赢问题,让他们懂得“胜不骄,败不馁”的道理,鼓励幼儿敢于拼搏,用自己的努力去赢得胜利。

我班的诚诚在各项比赛中,他赢了就笑得合不拢嘴,要是输了,会顿着脚大哭。区域活动中,诚诚和文强在下棋,不一会儿,就下完了一盘,诚诚输了,眼里流下了泪珠。文强只好说:“我不玩了,你一个人下吧!”诚诚摆好棋子,对自己说:“红的棋子是我的,黑的棋子是文强的。”红子儿遇见黑的就吃,追得黑子没处逃。如果黑子追上红子了,诚诚就悔棋,重走,反正不让红子吃亏。一会儿,诚诚就赢了。他又拍手又跳:“文强输喽!”这样连赢了三盘,诚诚再也不想一个人下了,他觉得这样赢真没意思。

诚诚走到我面前:“老师还是我们一起来下吧!”“输了哭不哭”我问。“保证不哭!”诚诚真的不哭了。不过他要是输了棋,脸还是涨得红红的,还是想哭。他还嘟着嘴说:“再下一盘,反正我不哭!”

观察笔记《不哭了》


观察时间:**年**月**日

观察对象:杨**

观察地点:小班教室

观察方法:个别跟踪

观察内容:不哭了

过程:

早晨,我正忙着接待来园的孩子,杨**小朋友来了,他是刚转来两天的孩子,他哭着对奶奶说:“奶奶放学接我啊”奶奶说:“好的,奶奶接。”我走过去拉着他的小手,摸一摸他的头,然后又亲亲他的的小脸蛋,对他说:“老师最爱见你了,你才来还不习惯,时间长了就会好的,不哭了,你看其他小朋友都过来和你玩了”他看了看情绪慢慢的稳定了,在我的正确引导下,骑着小松鼠木马坐在上面玩了起来。他过了一会儿走到我跟前,拉着我的手低着头对我说:“老师,我不哭了”。真好,我开心的笑了。

分析:

杨**从小家里大人都溺爱他,有什么要求都会满足他,更何况他才来上小班,马上不太习惯,总是离不开大人,在幼儿园里,他和小伙伴们、老师的共同生活中,幼儿园的生活不能像自己家那么自由,情感和需要得不到充分的满足,因此,他来园情绪就不太稳定。

采取措施:

1、让家长紧密配合,不能一味的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做到恩威并施。

2、坚持每天去让孩子来园,把孩子送到老师手里后,马上离开。

3、创设安全,愉快的氛围,引导同伴和他做好朋友。

乐乐不哭闹了


乐乐聪明、懂事,但也任性、霸道,是惟我独尊的典范。我们一致认为这是家庭溺爱所致。最近,乐乐每到上午十点左右开始哭闹,还攻击别人,一闹就很难收场/接孩子的时候,我与乐乐妈妈聊了聊,了解到他晚上回家总要吃很多东西,我想这会不会影响到早餐的进食量,不到午餐就饿了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不良反应。今天,我开始注意乐乐的进食,一切在预料中,早饭吃的不多,到了十点又开始了他的“进行曲”。好不容易熬到午餐,先由他自己吃,当他说不吃的时候,我走过去端起他的饭碗,对旁边的菲菲说:“乐乐碗里的饭可好吃了,现在他不吃了,来!老师喂给你吃吧!”从不许别人占有自己东西的乐乐不乐意了,主动要求再吃,于是我乘机把饭菜喂完,又盛一小碗喂完。孩子吃饱了,居然表现出从未有过的乖顺,午睡也显示出从未有过的安稳。下午从午睡起床到离园孩子一声都没哭,始终同小朋友一同游戏,离园时见到妈妈也没出现往日的哭闹。看来,乐乐的哭闹原来是教师照顾不够的失误啊!

带着泪花的笑


一、案例背景

小佳是个可爱、自尊心很强的小男孩,从小就不敢当众讲话,喜欢独自玩积木、看图画书,自己一个人感到高兴时才会露出可爱的笑容。经过一个学期的幼儿园生活,他的各方面都有很大进步,唯独怯场现象没有多大改变。于是,我想尽办法创造机会让他在老师、小朋友面前表现。比如,我常请他给小朋友发东西,也常让他带领小朋友玩游戏,鼓励他大胆说话。可这些做法都没能收到成效,都到中班了,我真为他着急。

二、案例情况

今天,幼儿园邀请摄影师来园拍照,我们班的拍摄内容是生活操作。小佳最喜欢吃糖葫芦了,看他边串边时不时的露出开心的笑,我真想把这美好的镜头拍下来。可当镜头对准小佳时,正高高兴兴串糖葫芦的他,突然显得很紧张,一点笑容也没了,我鼓励他抬起头来笑一笑,没想到他头低得更低了。活动结束后,我想通过刚才的事情来培养小佳的自信心,于是我微笑地对他说:“老师知道小佳笑得很漂亮,你给小朋友们笑一个,好吗?”可他低着头,咬着自己的小嘴就是不笑。我见鼓励不起效,急了,大声对他说:“今天你一定要在小朋友面前笑一下,不然老师就不喜欢你了!”看到我态度非常坚决,小佳有点儿难堪,乞求地望着我.我真不忍心再逼他,但想到他今后的发展,我还是狠狠心说:“不要紧张,笑一个。”小佳见躲不过去只好很勉强地笑了一个。我见了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伴随着小佳的笑,一颗晶莹的泪珠从他的眼角悄然滑落,我的笑突然僵硬,心像被针刺了一样,痛了……

三、案例分析

小佳终于笑了,我见到的是一张带着泪花、委屈的笑脸。他的心里是那样的无奈和伤心,这都是我强制要求他在小朋友面前笑一下的缘故,是迫与我对他的一种压力所作出的无可奈何、违心的行为。当时,处于紧张状态下的小佳,并不愿意在大家面前展露他的笑容,但为了维持他在老师心目中的好形象,甚至说不想被老师批评、被小朋友们嘲笑,小佳只好勉强地笑了,可他的泪花真实地反映了他内心的不情愿、委屈。

作为老师,应当尊重幼儿、理解幼儿,本应该考虑到孩子自信心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第一次成功的体验是孩子形成自信心的关键。但我却急功近利,把小佳这次在小朋友面前笑当作是自己的成功,认为是自己的认真负责帮他克服了最大的心理障碍,让他有了自信。但事实上,我采取的方法是他当时无法接受的,我在他还没有做好充分心理准备、极不情愿的情况下,突然把他推到了众人面前!这对于自尊心很强的小佳来讲无疑是痛苦的,无法接受的。我这样做只会让他把自己包地更紧,更加剧他的紧张感和局促感,从而起到了负强化的作用。如果我能再多给他一点时间,减轻孩子压力,然后耐心等待,给予他心理成熟一个缓冲地带,或许更有利于他的成长。我为我自己的行为感到深深地自责!

四、案例反思

为了弥补我的过失,同时更为了小佳能快乐、健康地成长,我采取了以下几步,获得了一定成效。

1、运用消退法,帮助孩子减轻局促感

《纲要》提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为此我采取淡化的方式,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帮助孩子减轻压力,消除局促感。在一次集体活动中,我拿出一张小佳不经意间露出笑容时拍下的照片,用手遮住,告诉全体小朋友:“这是老师见过的最漂亮的笑脸,你们猜猜他是谁?”小朋友们开始交头接耳,从小佳的神态中,我看出他也在努力地猜想着。当我亮出照片时,其他小朋友都很惊讶,小佳也愣了一下,他没想到这个美丽的笑脸会是他。我大声问小朋友:“这个笑脸漂亮吗?”“漂亮!”“是啊,老师也觉得小佳的笑容是最漂亮的!”这时,我看到小佳开心的笑了。从他的笑中,我仿佛听到小佳在说:“原来我也可以笑得很好看!”

2、运用强化法,逐渐建立孩子自信心

以后,每当看到小佳笑,我都会发自内心地赞美他:“小佳,你笑得真漂亮!”“小佳,你的笑容真好看!”当小佳在各方面有所进步时,我也会伸出大拇指夸奖他:“小佳,你的汽车搭的真像!”“小佳,你穿衣服的动作真快!”“小佳,你回答问题的声音真好听!”在我的影响下,孩子们也主动地去寻找小佳的优点,也和我一样真心地夸奖他。渐渐地,小佳从听到夸奖就收起笑容转向能大方的接受夸奖,有时甚至用更灿烂的笑容来回报你。现在,我们经常能看到小佳开心的、自信的笑脸。

3、教给孩子创造表现的方法,提供展示自我的途径

我们应该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而集体活动就是锻炼孩子最佳的时机。在集体活动时,给小佳创设一个表现和展示自我的机会。我们组织“小小故事会”活动,为了鼓励小佳参加表演,我先让几位小朋友陪他一起上台,然后再让他请他最要好的朋友一起上台表演,用陪他的人数逐渐减少的方式减轻他的心理压力。最后,小佳能自己一个人上台展示自己的优点,得到老师、小伙伴和家长的夸奖,提高了他的表现欲和自信心。

4、鼓励孩子勇于表现,增强自主表现欲

《纲要》提出要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努力促进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我们要善于发现、挖掘,依靠孩子自身的优点,弥补、改进他的不足。根据小佳心灵手巧、喜欢折纸的特点,我经常组织班级折纸比赛,当他在比赛中取得成功时,适时对他进行表扬和夸奖。在他愿意的情况下,鼓励他到小朋友前面展示自己的作品,并教小朋友折叠的方法,当一次“小老师”。看着小佳自豪地展示着自己的作品,还像模像样地教着:“角对角,边对边,

中间要压平……”我知道,孩子的自信正在从一次次的成功中走出来。

5、改变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共同配合促使其发展。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取得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以前在家中,家长时常针对小佳这一弱项,采取过分关注态度,用强制的方式要求孩子。他妈妈常说:“没关系,这孩子就是要逼他,才肯迈出这一步!我们这是为他好嘛!”这是家长对孩子理想化的心理在作祟,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实际发展需要,发现一个缺点,就将孩子的所有优点都掩盖了,从而加深了孩子心中的自卑感,更加不敢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了。我们要改变家长的这种教育观念,让家长知道孩子主要是从成功的喜悦中增强自信的。在组织“小小故事会”活动时,我们邀请小佳妈妈帮助小佳一同准备故事材料,并在家里预先练习。活动结束后,我们把拍有小佳在故事会活动中有良好表现的VCD送给小佳妈妈看,当她看到片中与以前完全不同的小佳后,连声感谢我们,并决定改变自己以往的教育方式。现在,小佳妈妈在教育孩子时非常注重鼓励孩子,尊重孩子的意愿,在一种潜移默化的氛围中逐渐培养孩子的表现欲望和热情,使他的个性特点得到更好的发展。

不哭,也可以解决问题


爱哭,是孩子的一种天性。同时也成了现代子女的一种习惯,特别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尤其严重,往往在家庭中三四个大人看一个孩子。对孩子过于的宠爱,孩子一哭她们就会顺着孩子的意愿去满足她们的要求,慢慢地养成了孩子不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要求的缺陷。

坤坤是我们班一个个子高高的小女生,刚刚入园的时候,她不善言谈,但也是规规矩矩的,从来不去主动的和别的小朋友沟通,我一直觉的她是一个懂事的小姑娘,心里对她很放心,直到有一次,彻底改变了我对她的看法。

一天,就在大家津津有味的进午餐时,“哇”的一声大哭,把大家的目光都吸引过去,我也着急地看过去,发现坤坤正满含泪的大声哭泣着。我担心地走到她身边,抱起她。说“坤坤,不哭,你是哪里不舒服吗?”她直摇头,不回答,我以我平常对孩子的了解问“你是想小便吗?”她直摇头,一句话也不说“那你轻轻地告诉老师,你怎么了好吗?”她还是不说话,只是一直大声哭着,我轻轻的抚摸着她和她说,你有什么事情和老师说,老师帮你解决,可以吗?这时她才边哭泣着边回答道“老师,饭太多,我吃不了。”我笑了笑说,坤坤饭菜吃不了,可以吃一半,直到你吃饱为止,剩下的我们可以剩到盘子里面,这样可以吗?“这时她点点头,回到座位上慢慢地把饭菜吃完。

吃完午饭领孩子散步的时候,我把坤坤叫到身边说:坤坤,老师想和你做好朋友,好朋友就是有什么话都可以说,你帮助我我帮助你,现在你能帮老师做件事情吗?坤坤她点点头。我耐心地告诉她,坤坤,点头只是一种表达的方式,我们既然是好朋友就要用说话来表达。坤坤犹豫了一会,终于张开嘴巴说“老师,我能”我高兴地和她抱了抱,说坤坤最棒了,坤坤是老师的好朋友。坤坤会用说话来和老师沟通了。那请坤坤帮我把那个带花纹的小石头捡回来吧!她高高兴兴地捡回来交到我手里。

从那以后,她每次都会以好朋友的关系来和我沟通,向我说明她想要干什么,她要做什么,很少听到哭的声音了,她的性格也变的开朗了。

其实,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一个孩子,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耐心的以孩子喜欢的方式去教导,我们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愿每个孩子都像花一样开放满天下。

托班随笔“囡囡不哭了”


开学啦!刚入园的小班孩子很不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出现了许多现象:哭闹着不肯上幼儿园、和爸爸妈妈打圈圈、粘着爸爸妈妈不松手……这些我们都事先考虑到了。开学初期,我们每天热情的接待孩子,抱一抱、亲一亲他们,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让他们早点适应集体生活。

依依是班上年龄最小的宝宝,嘴里一直嘟囔着:“囡囡不哭了,囡囡不哭了。”可是不见眼泪停下来,看得我们真是既心疼,又心急。怎样才能让囡囡尽快适应起来,高高兴兴的上幼儿园呢?先让囡囡觉得老师、小朋友都是很喜欢自己的;接着让她觉得幼儿园就象家一样

,有好玩的玩具、有好吃的饭饭;最后让囡囡在幼儿园有精神依托,感受到幼儿园里有许多朋友在等着她,要和她一起玩。经过了一个月的观察、引导,渐渐地,囡囡的哭声少了,笑声多了。在平时的活动中,囡囡会和小朋友一起唱唱歌、跳跳舞了;做个火车头,开着小火车一起去操场上转转了;吃饭、睡觉的时候也不要老师陪在一旁了……如今在囡囡的嘴边,你再也听不见:“囡囡不哭了。”因为囡囡真得不哭了。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只笑不哭》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笔记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三只小猪说课稿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推荐

  • 图书宝宝不哭了 下面是“图书宝宝不哭了”的内容一文,给你带来丰富精彩的内容,欢迎阅读!新书拿到手里的那份感觉,在幼儿园孩子们的脸上荡漾开来,别提孩子们那份高兴劲了。 可最近这段时间里,我们班上的书又撕破了不少,我为此...
    2020-05-19 阅读全文
  • 鳄鱼不能笑的故事 1、鳄鱼不能笑的故事 早晨,一条鳄鱼在池塘的边上晒太阳。它多么希望有人来和它说说话。这时,—个小女孩走过来,说:“瞧,—条鳄鱼!”鳄鱼听见有人叫它,眼睛骨碌碌一转,而后朝看小女孩张大嘴巴阿呵呵地笑起来...
    2020-08-12 阅读全文
  • 成成不哭了 成成是班的新宝宝,年龄比起班上最大的幼儿要小一岁半,身体体质不是很好,所以在入园时引起我们的重视。由于家长担心孩子的身体,所以也要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初入园时,成成在妈妈离开后会哭闹,或者自己坐在小椅子...
    2021-12-20 阅读全文
  • 摔倒了我不哭 案例: 一次户外活动跳皮筋时,于景小朋友被皮筋拌倒在地上,她小嘴一咧就要哭,我走上前去说:“看看我们的小于景多勇敢啊!摔倒了也不哭”,马上就有小朋友要来扶她,我对小朋友说:“于景可勇敢了,自己摔倒了自...
    2021-05-10 阅读全文
  • 输了也不哭 幼儿心理发展尚不成熟,他们感情脆弱,意志力薄弱,对挫折的承受力很差,加上现在的孩子是家庭的“中心”,成人处处哄着他们,事事迁就他们,导致他们碰上事情赢了便罢,输了或号啕大哭,或灰心丧气。这样下去,孩子...
    2021-10-01 阅读全文

下面是“图书宝宝不哭了”的内容一文,给你带来丰富精彩的内容,欢迎阅读!新书拿到手里的那份感觉,在幼儿园孩子们的脸上荡漾开来,别提孩子们那份高兴劲了。 可最近这段时间里,我们班上的书又撕破了不少,我为此...

2020-05-19 阅读全文

1、鳄鱼不能笑的故事 早晨,一条鳄鱼在池塘的边上晒太阳。它多么希望有人来和它说说话。这时,—个小女孩走过来,说:“瞧,—条鳄鱼!”鳄鱼听见有人叫它,眼睛骨碌碌一转,而后朝看小女孩张大嘴巴阿呵呵地笑起来...

2020-08-12 阅读全文

成成是班的新宝宝,年龄比起班上最大的幼儿要小一岁半,身体体质不是很好,所以在入园时引起我们的重视。由于家长担心孩子的身体,所以也要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初入园时,成成在妈妈离开后会哭闹,或者自己坐在小椅子...

2021-12-20 阅读全文

案例: 一次户外活动跳皮筋时,于景小朋友被皮筋拌倒在地上,她小嘴一咧就要哭,我走上前去说:“看看我们的小于景多勇敢啊!摔倒了也不哭”,马上就有小朋友要来扶她,我对小朋友说:“于景可勇敢了,自己摔倒了自...

2021-05-10 阅读全文

幼儿心理发展尚不成熟,他们感情脆弱,意志力薄弱,对挫折的承受力很差,加上现在的孩子是家庭的“中心”,成人处处哄着他们,事事迁就他们,导致他们碰上事情赢了便罢,输了或号啕大哭,或灰心丧气。这样下去,孩子...

2021-10-01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