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教师,要学会尊重幼儿

发布时间:2020-08-03 幼儿教师活动方案 幼儿教师教育笔记 幼儿教师讲故事 我们班有个叫盛天瑞的小男孩,非常调皮。平时,总有小朋友告他的状。“张老师,盛天瑞打我了。”“张老师,盛天瑞抢我的玩具。”……为此,我们班里的三位老师不知教育了他多少次。今天中午吃过午饭,他和小朋友一起看图书。开始时,他边看自己的书,还边给旁边的小朋友讲解,和小朋友的关系很融洽。过了一会儿,他忽然把旁边韩亦雯小朋友的图书抢了过去。不知道他要干什么?我刚想大声斥责他,可转念一想,不,看看他要干什么?于是,我没有大声指责他,而是走到他身旁,很随意地问:“你在干什么呢?”盛天瑞说:“韩亦雯的图书坏了,我想帮她修修。”听了这话,我才恍然大悟。我鼓励了他的做法

,并帮助他找到了一个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事后,我暗自庆幸,当时如果按以前主观的判断去批评他,没有尊重幼儿的观念,那必然会伤害孩子的自尊。

因此,作为幼儿教师,要学会尊重幼儿。也就是要努力做到不武断地批评或否定幼儿的想法和做法,不简单粗暴的指责幼儿,而是了解实情的来龙去脉,再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幼儿的进步,成为孩子们喜欢的好老师。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编辑推荐

教育随笔 尊重幼儿


刘老师的一举一动,深深地触动我的心。这不正是体现《纲要》中“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的好的案例吗?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努力的方向。

这节课是常老师主讲《我做的蝴蝶很漂亮》。其中主要部分是老师提供蝴蝶模板,让孩子们装饰蝴蝶,给蝴蝶穿上美丽的衣服。当讲到这部分时,孩子们纷纷拿起自己喜欢的橡皮泥、彩纸等,按自己的意愿打扮起蝴蝶来。就在这时只见一位名叫玲玲的小朋友,坐在那里东瞧瞧、西望望,不知从哪里下手。听课的老师不由自主的走到孩子们中间,看孩子们制作。其中一位叫刘霞的老师走到玲玲的身旁,只见刘老师轻轻的同玲玲交流,但玲玲却一点反映也没有。原来玲玲是一个弱智儿童,不但说话吐字不清,反映也有点迟钝。这时刘老师拿起小剪刀将彩纸箭出一个圆送给玲玲,并启发她将圆粘贴到蝴蝶模板上。玲玲好象明白刘老师的意思,她拿过刘老师手中的圆将底层纸接了下来,把圆贴在蝴蝶上,抬头看了一下刘老师,刘老师伸出了大拇指,意思是说你真棒。可玲玲粘贴完后又不知怎么办了,这时只听到刘老师对玲玲说:“你自己试一下”,玲玲还是不动。只见刘老师将小剪刀、彩纸递给玲玲,玲玲又好象明白刘老师的意思,于是“笨手笨脚”的将彩纸狠狠的剪了一下,剪出一个说方不方,说圆不圆,就连三角形也不是的图形。只见刘老师又伸出大拇指,顺便点了一下头,肯定了玲玲的成功。接着又鼓励她粘贴上,就这样不断的鼓励、指导玲玲总算剪了几片不规则的图形粘贴到蝴蝶上。

这时她把剪刀一扔,甩了甩手,意思是手疼了,不干了。见此情景,刘老师微笑着握住玲玲的小手,然后轻轻的揉了起来。玲玲眼睛直直的看着刘老师,过了一会儿,终于自己拿起小剪刀又剪了几片图形,粘贴到蝴蝶上。这时音乐响起,小朋友分别戴上自己装饰的蝴蝶,随音乐偏偏起舞,只见玲玲仍然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刘老师拿起玲玲制作的蝴蝶双手递给玲玲,并告诉她自己去找老师帮她戴上,玲玲接过蝴蝶朝刘老师露出微笑。看到玲玲随音乐走到小朋友中间,刘老师这才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尊重幼儿,等于是尊重自己


我班的陈杨很调皮,中午从不乖乖睡觉。在床上,他的小手总是忙个不停,而且身子总翻来覆去,又到午睡时间了,别的孩子都已经安静地睡着了,只有陈杨还没睡。我走到他床旁边,轻声对他说“陈杨最乖了,快睡吧。”他乖巧地点点头,闭上了眼睛。

可是没多久,一阵轻微的歌声传到了我的耳朵里,是陈杨在唱歌。为了不让陈杨干扰其他孩子,我决定喊他起床。于是,我又来到陈杨旁边,还没等我说话,他就笑嘻嘻地跟我说:“孙老师,你和我亲亲。”听了他的话我是又好气又好笑,“为什么要老师亲亲呢?”“你每天都和青青亲亲的啊?”“好,那孙老师以后每天都和你亲亲,可是条件是你每天都要乖乖睡觉!”“好,每天乖乖睡觉!”说完他立即转身躲进被子闭上了眼睛,我也在他的额头上轻轻的吻了一下。这次陈杨一会儿就睡着了。

以后,在午睡之前我都会跟陈杨亲一下。而小陈扬呢从此以后每天的午睡都很乖,此外他在上课活动的时候也变了好多,不在是那个“小猴屁股”了。

经过了这件事,我在想:我们常常以老师的姿态高高在上控制孩子们的言行。可是我们常常忽视了我们的孩子他们也有很强的自尊心,也有他们自己的想法,只要我们老师和家长去尊重他们,他们就会更加的听你的话,如果我们不在乎这些,那么我们之间也就不能得到平等,那么没有平等我们又怎么能和平解决我们之间的问题呢?时间一久,孩子们就会有了所谓的“耳边风”。所以从此以后,我都会放下教师的高高在上的姿态轻松地与孩子们去交流,去探讨。尊重幼儿,等于是尊重自己!

尊重幼儿并正确引导幼儿


游戏时间到了,孩子们很快选择好自己活动的区角,开始在区域游戏活动。

宇轩选择的是建构区,可是刚刚和同伴搭建了一会儿,他就又跑到了图书角。

我走过去问:“宇轩,你怎么刚玩一会儿就换地方呢?”我想看《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图书。

“宇轩说。

”好孩子做事应该有始有终。

”在我的劝说下,宇轩极不情愿地走回了建构区,但他还不时不时地回头看看我。

是强调培养孩子做事的坚持性,还是更尊重孩子的意愿呢?看着宇轩那渴求的目光,我思索了一下,说:“宇轩,我们一起搭个‘图书馆,让图书有个家吧。

”宇轩一听兴趣来了,连忙约了两个同伴高兴地搭建起来。

在搭建过程中,我和他交流了《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故事内容,并对他的讲述表示赞赏。

就这样,在宇轩和同伴的合作下,“图书馆”建好了,我高兴地请他去“图书馆”看书,使宇轩很自然的从建构区过渡到阅读活动中,也实现他想看书的愿望。

由于幼儿年龄特点,他们在游戏及各种活动的过程中,常常会受到环境和他人的影响,如果这些影响和要求适合他们的特点,就可以转为幼儿自己的愿望和动机。

因此既要培养坚持性又要尊重幼儿的意愿,需要教师合理而自然地引导。

教师与幼儿间的尊重、理解、信任


幼儿区域活动是幼儿十分喜欢的一项活动,它的内容比较广泛,他可以是多方面的、多角度、多层次的内容。

在创建活动区时,教师应为幼儿营造一种没有压力的游戏和学习氛围,教师可以扮演多种角色,可以是妈妈、朋友、孩子、小动物,总之,不管是什么角色,只要能把幼儿参与的活动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就行。比如在角色区中,可以扮演客人到“娃娃家”中去做客,可以扮演妈妈看宝宝睡觉、给宝宝缝衣服,在游戏区中可以扮演孩子和小朋友一起比赛拼插各种玩具,在手工区中可以扮演朋友帮助有困难的孩子……

在幼儿活动时,教师对幼儿的失误和偶犯的错误应给予理解,如:在科学区玩水时,一名幼儿不小心将流水架上的容器弄掉了,水洒了一身,这种失误得到了教师的理解,确立了自信心,在下一次玩的时候,会很小心地去避免失误。平日对幼儿提出的问题,让他们做事,教师要相信他们的能力,信任他们会一定做好,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样,并不让他们感到你是老师在教育他们,而是一种他们更容易接受的角色,使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来选择他们所喜欢的任何一个游戏进行活动,并对多种游戏材料进行探索,以达到互相间的理解、信任与尊重,使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无需承担失败的压力,只要他愿意,他就可以不断尝试,直至成功。教师的尊重、理解与信任是幼儿积极活动的基础与支柱,反过来,在活动中,教师的各种也得到幼儿的尊重、理解与信任,有一次,我和孩子们到室外放自制的风筝,眼看孩子们的风筝都一个个飞上了天,可我的却怎么也飞不上去,怎么回事呢?我左看右看,也找不到问题所在,这时孩子们都收起了自己的风筝,围到我身边说:“怎么啦老师?别着急,是不是两边翅膀不对称?”一句话提醒了我,制作时,我嘱咐孩子一定要两边对称,而自己却忽略了这一点,当我调整好平衡,将风筝放飞时,孩子们也都放飞自己手中的风筝欢呼起来,这种融洽、理解使我永远不能忘怀。就是这种与幼儿间的平等关系,确保了活动质量。

幼儿教师随笔:幼儿教育中游戏的重要性


今天有幸参加了骨干教师的第二次培训,更高兴的是了解了有名的山东利津第二实验幼儿园,该所幼儿园的游戏观念、理论以及做法都让人叹为观止,此次学习感触颇深,让我深深感受到了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形式。游戏的自主性、趣味性、虚构性以及社会性等最符合并能反映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学习特点。因此,幼儿中的自由游戏和有组织的游戏(课程中的游戏)是与幼儿的生活紧密联系的,是幼儿园认知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游戏是幼儿生活的自然本性和社会性的最佳融合。在游戏中,既有想象、直觉、兴趣、意愿、爱好、情感、意志等主观的体验和感受,又有对客观、真实、具体、规范的社会存在的理智判断和逻辑思考。在游戏中,幼儿过去的经验得以再现,当前的现实得以表征,未来的可能得以萌芽和预期。在游戏中,幼儿既有对自然的亲密接触,也有与人和社会的交往,也有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因此,我们可以说,游戏就是幼儿的生活,幼儿的生活就是游戏。

在幼儿园中,游戏分自由游戏和组织游戏两种。自由游戏本身就是幼儿的生活,幼儿在自由游戏中最开心、最放松,自主性得到了发挥,身心得到锻炼,情感得到满足。教师在自由游戏中担当着旁观者、调解者和保护者的作用,把主动权最大限度地交给孩子,给他们以自由游戏的空间。组织游戏,是对幼儿生活的反映、丰富和改造,是幼儿园在对幼儿进行保育和教育中认知能力的提高。

游戏是幼儿对自己生活经验的再现,直接反映了幼儿的生活经验,游戏又丰富了幼儿的生活,幼儿的生活世界是创造性的,因此,幼儿除了基本的生活需要之外,他们需要更多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为每一天增加乐趣。但由于幼儿不成熟,很多活动无法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因此,在与生活相似的环境中开展的有组织的游戏就成为丰富幼儿生活的主要途径,这时就需要老师的合作和支持并进行有目的的组织。如果游戏发生在教师为幼儿提供的特定环境中,其中有专门的活动材料及一定的活动规则,这时教师就要充当幼儿的合作者和引导者,使他们充分开展想象的翅膀,去面对自我和世界,去创造自己的乐趣。

幼儿游戏中的角色扮演。幼儿在游戏中的角色无论是想象性的、互补性的,这些都来源于幼儿对社会中人的认识和人与人关系的把握。幼儿游戏角色的多样化及其转换的灵活性和幼儿在生活中的经验及其观察力、想象力密切相关。游戏的情节无论是趣味性的、故事性的、还是社会性的,都能使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游戏在幼儿品德中的教育价值。我国幼教专家陈鹤琴先生曾精辟地指出:“各种高尚道德,几乎都可以从游戏中学的,什么自治、什么克己、什么独立、什么共同作业、什么理性的服从、什么纪律等,这种种美德的养成,没有再比游戏这个利器来的快、来的切实。”幼儿品德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家都知道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并且从幼儿期抓起最为重要,而育人又以育德为先。我们应重视和大力加强幼儿的品德教育,这是培养幼儿健全人格的必要措施。利用游戏的方式能够培养和巩固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德育的实效,促进幼儿的品德发展。

教育随笔:尊重和理解幼儿


教育随笔:尊重和理解幼儿

人们常说每个孩子都是一本搞笑的书,要想读懂这本书并不容易。只有爱他们的人才能读懂。每个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他们性格特点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存在明显个体差异。作为教师,应善于发现幼儿的差异,捕捉幼儿的闪光点,利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尊重和理解幼儿。

我们班有一位叫佳佳的小朋友,第一天来班上时,她一向拉着姥姥的手不放,恋恋不舍地说:"姥姥,早点接我,早点接我。"在我的劝说下,佳佳满眼含泪地松开姥姥的手。佳佳的姥姥在临走前,悄悄地对我说:"佳佳的鼻子不好,要靠嘴来呼吸,吃饭时要用嘴一边呼吸一边吃,这样吃饭的速度就较慢,她害怕老师批评、指责她,所以一向都不爱上幼儿园,听了这些话,我开始留心注意佳佳。在活动区游戏时,佳佳静静地坐在椅子上,于是我走过去,轻轻问她:"佳佳,你喜欢玩什么"她说:"我喜欢看书。""老师和你一齐看好吗"佳佳高兴得点点头,于是我和她一齐看起书来,开始是我讲,讲着讲着,佳佳也不由自主的讲起来,我高兴地说:"佳佳,你好棒呀!能自己看书讲故事,你愿意把故事讲给小朋友听吗""愿意",于是我叫了好些小朋友来听佳佳讲故事,佳佳很高兴,讲得也更起劲了。

午餐时,为了减轻佳佳进餐的紧张情绪,武老师给她少盛了一些饭菜,但是当一部分小朋友吃完饭,离开座位后,佳佳哭了起来,我忙走过去,问她:“佳佳,你怎样啦”“我吃不下”,“佳佳,别着急,你瞧,就剩下这么一点点了,来,我帮你!”佳佳在我们的耐心帮忙下,最后把饭吃完了,尽管她是最后一个吃完饭的,但是我们没有批评她,反而给她以鼓励,以信心,帮忙她逐步克服紧张、自卑的心理,逐渐培养她进餐的良好习惯。

第二天,佳佳和姥姥一早就来到幼儿园,姥姥手里还拿着几本书,她对我说:“李老师,太谢谢你们了,佳佳以前不愿意上幼儿园,可这天一早说,姥姥,我要上幼儿园,快,咱们别迟到了,我要讲故事给小朋友们听呢!老师还夸我故事讲得好呢。”望着佳佳姥姥高兴的样貌,我也会心地笑了。这一切对于一位幼儿教师来说,虽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但对于家长和孩子来说,却是多么重要。

透过这件事,我深深体会到,孩子们都有一颗敏感而细腻的心灵,教师善于发现孩子闪光点,尊重幼儿的兴趣,帮忙幼儿成功地表现自己,就会使幼儿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与快乐,从而促使幼儿健康发展。

尊重幼儿语言的学习规律


-->

尊重幼儿语言的学习规律

幼儿的语言学习有其基本规律,成人只有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才能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科学发展。那么,幼儿语言学习有哪些基本规律呢?成人在教育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先听后说。任何学习都遵循“信息输入一→信息整合一→信息输出”这个系列反应链。可以看到,“听”是信息输入环节,听后在头脑中留下印象即在进行信息整合,而“说”则是信息输出环节。因此,“听”在幼儿语言发展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想让幼儿说得好,充分地听、清楚地听是必须的。

逐步建构。人说话的过程有三个能力参与,一是神经系统对上下颌骨、嘴唇、舌头、声带等的灵活指挥能力;第二是发音过程与呼吸、送气之间的协调能力;第三是思维能力。幼儿在初学说话时这三个能力都处于极低水平,随着年龄增长,话会越说越好,从语音和句式方面慢慢丰富、逐渐扩展。

需要重复。幼儿喜欢重复听某个故事,这一点都不奇怪。因为幼儿享受的是听故事的过程,他愿意跟随成人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故事中的句子,这种重复、复习对于他真正掌握语言是十分必要的。

由机械到灵活。在掌握词汇方面,初期幼儿经常表现出机械、呆板的特点。如在托班、小班幼儿对背诵韵文或诗歌有明显偏好。一般到4岁以后越来越多地表现出灵活性,对背诵儿歌的兴趣呈下降趋势,转而愿意多与他人聊天、对话,并灵活地学习和运用词汇。

内部动机。当处于交往的过程中幼儿才有使用语言的强烈需要,即学习和使用语言的内部动机。所以要想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调动他语言表达的内部动机十分必要。

针对以上幼儿语言的学习规律,成人在教育过程中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重视信息输入环节。具体做法是:多让幼儿听故事、听儿歌,多和幼儿说话、聊天;经常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的优秀故事、儿歌,用多媒体给幼儿播放;也可以每天留出一定时间,比如临睡前给幼儿讲故事。

适度重复。幼儿的语言发展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需要通过重复一一重复一一变式重复一一扩展重复等多种重复和多次练习,才能掌握语言表达的某种句式或方法。成人要有耐心,站在幼儿的角度考虑问题,理解他对于重复的需要。

利用幼儿的内部动机。成人要把话题定位在幼儿感兴趣的话题上,而非只是成人感兴趣,这样幼儿会很愿意表达。还要多给幼儿留出自由、自主活动的时间,让他们有时间、有机会进行交往。在交往中必然要用到语言,这也是在利用他的内部动机进行语言练习的绝佳机会。还可以主动以一定的方式引发、调动他的内部动机,如利用小动物等玩具形象,引发幼儿和它们说话,这样也会增加幼儿说话的积极性。

宽容错误。这里说的“宽容错误”,不是说成人对幼儿语言表达方面的错误听之任之,而是当时不指出来,避免打击幼儿说话的积极性;而在以后的时间里,用树立正确示范、暗示等方法引导幼儿。要有耐心地给幼儿发展的时间和空间,随着实践的积累,他会说得越来越好。

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


在一日活动中,老师常常会以挑剔的眼光对待孩子,恨不得孩子们个个都是十全十美,处处都按照我们的要求标准进行才好,可在这过程中我们往往忽略了孩子们的个体差异和主观能动性。

就如我们班的李志远小朋友,他平时是一个特别调皮的孩子,上课的时候也常常自己玩自己的,弄的老师很无奈。

可是在一次玩雪花片的时候他却插了一个特别漂亮的小飞机。

当我走到他跟前的时候他炫耀的举起来来让我看:“老师,漂亮吧!”我眼前一亮把他插得小飞机举起来:“小朋友志远插得小飞机漂亮吗?”“漂亮”我话音刚落孩子们就异口同声的喊着。

志远似乎有些害羞了低着头笑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孩子们居然都模仿起了志远插的小飞机,顿时教室里充满了“呼呼呼…”飞机起飞的声音志远的表现让我们刮目相看,也让我感受到了以前那种齐步走的统一管理模式对孩子来说是多不公平。

每一个孩子生活的环境不同,受到的家庭教育不同,自身的发展也不同,我们又怎么能用统一的目标要求他们呢?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发展每一个孩子的优点是我们作为幼儿教师的责任。

因此我们一定要把眼睛擦亮,不放过孩子的任何一个优点,是孩子的明天发展的更好。

相关推荐

  • 幼儿园管理要体现尊重 导读:每一位教师都有自身的特点,只要尊重每一位教师,合理使用,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才能,他们都会做出一番成绩的。 我的老师讲过:他在参加一个地区的校长竟聘活动,要从一百名校长中选拨出三名作为后备干部。他...
    2021-05-08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 尊重幼儿 刘老师的一举一动,深深地触动我的心。这不正是体现《纲要》中“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的好的案例吗?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努力的...
    2021-07-08 阅读全文
  • 尊重幼儿,等于是尊重自己 我班的陈杨很调皮,中午从不乖乖睡觉。在床上,他的小手总是忙个不停,而且身子总翻来覆去,又到午睡时间了,别的孩子都已经安静地睡着了,只有陈杨还没睡。我走到他床旁边,轻声对他说“陈杨最乖了,快睡吧。”他乖...
    2020-06-18 阅读全文
  • 幼儿教师演讲稿:尊重儿童什么 尊重儿童是教师应履行的义务。而且平时教师挂在嘴上较多的字眼就是“尊重儿童”。但在实际的教育中往往缺少对儿童的尊重,以至于辱骂、体罚儿童现象十分普遍。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教师到底应该怎样尊重儿...
    2020-09-10 阅读全文
  • 育儿心得:父母要学会尊重孩子 育儿心得:父母要学会尊重孩子 光荫如梭,在幼儿园老师们辛勤的教育下,豆豆从开始上贝贝班那个离不开奶奶,随时都捧着老师脸哭着、嚷着要奶奶,咿咿呀呀的小宝宝变成了如今的“小大人”了。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
    2020-08-28 阅读全文

导读:每一位教师都有自身的特点,只要尊重每一位教师,合理使用,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才能,他们都会做出一番成绩的。 我的老师讲过:他在参加一个地区的校长竟聘活动,要从一百名校长中选拨出三名作为后备干部。他...

2021-05-08 阅读全文

刘老师的一举一动,深深地触动我的心。这不正是体现《纲要》中“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的好的案例吗?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努力的...

2021-07-08 阅读全文

我班的陈杨很调皮,中午从不乖乖睡觉。在床上,他的小手总是忙个不停,而且身子总翻来覆去,又到午睡时间了,别的孩子都已经安静地睡着了,只有陈杨还没睡。我走到他床旁边,轻声对他说“陈杨最乖了,快睡吧。”他乖...

2020-06-18 阅读全文

尊重儿童是教师应履行的义务。而且平时教师挂在嘴上较多的字眼就是“尊重儿童”。但在实际的教育中往往缺少对儿童的尊重,以至于辱骂、体罚儿童现象十分普遍。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教师到底应该怎样尊重儿...

2020-09-10 阅读全文

育儿心得:父母要学会尊重孩子 光荫如梭,在幼儿园老师们辛勤的教育下,豆豆从开始上贝贝班那个离不开奶奶,随时都捧着老师脸哭着、嚷着要奶奶,咿咿呀呀的小宝宝变成了如今的“小大人”了。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

2020-08-28 阅读全文
Baidu
map